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学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5:02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学业规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学业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大学,学业,规划

 

推行"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意义在于:使大学生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主动性,使大学生积极向上和自我完善,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完善高等院校管理制度、提高高等院校管理水平.大学生学业规划的"五大步骤":学业规划选定、强化学业规划、学业规划分解、学业规划评估与反馈、激励与惩罚。

一、学生学业规划设计现状

据有关部门对去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就业准备属于“临阵磨枪型”,直到毕业前夕才考虑就业。另有50%的学生到大二下学期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只有4%的学生是在进大学以前考虑就业问题的,记者采访多名求职者发现,就业方向不明或就业准备不足是导致他们求职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建立起一个学业发展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

在美国,孩子们上八年级(高中)时,就要请专家给孩子们做学业兴趣分析。十几岁的孩子学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学业日、学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其显露出来的特征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相比之下,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学选专业也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学业生涯设计普遍不重视。

对我省一些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表明:只有5%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发展、学业、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设计。事实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无目的、无规划的盲目就业,将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

据我市人才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有些人频繁地跳槽,换工作,除了追求高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没有清楚定位。研究表明,在学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由于人的可塑性强,学业转换成本低,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对一个人的学业有准确定位和长远规划,非常有利于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 学业规划设计的作用

1、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

2、提高学生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4、端正学校的学风。

三、如何设计学业规划

大学生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进行设计?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规划时,该怎么办?有关学业规划专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明确学业目标。在学业生涯中,人生的学业目标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学业目标提出一定调整。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个领域成才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学业生涯的设计,也会影响个人成功的机会。

正确分析自我和学业。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学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带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的盲目性。

学业规划设计时,要对该学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等;不同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学业规划设计时,还要了解所需要的学业素质要求,除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业生涯设计时,大学生要能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重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如今的社会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综合性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有良好人文修养,既能发挥群体优势,又能展现个人专长。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学习和积累,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辛勤耕耘。

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强、知识面广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最主要依据。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参加有益的学业训练。当前,大学生进行的学业训练较少,即使是学业测评,也只有少部分人开始运用它为自己学业设计做参考。目前,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毕业实习、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学业训练的很好形式。论文参考网。在这方面,高校应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实习,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学业实践活动,开展学业意向测评,开展学业兴趣分析测评等。

四、设计学业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和几点意见

(一)设计学业扬长避短

在设计学业生涯时要根据社会需求,把握社会动向。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这就是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的基本依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大学生专业方面的特长。如果学业生涯设计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当中增加了许多“补课”负担。所以,专家建议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精深、广博,除了要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特长设计学业生涯。学业生涯设计要与自己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

专家提醒大学生,知识多、学历高不一定能力强,大学生切不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能力高低的唯一尺度。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大学生应在对白己能力特长正确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特长设计学业生涯。

(二)大学生学业规划的主要参考指标

1、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方面;2、专业学习方面;3、技能培训方面;4、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方面;5、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6、文体艺术、社团活动与身心发展方面。

(三)进行学业规划设计的几点意见

1、别把大学生活想像得太美好,要熟悉周围环境,克服初来乍到的忐忑不安的心情;

2、要加强同学间初始的融合,增进同学友谊。面对不同的生活习惯要学会宽以待人;

3、给自己设立计划,克服目标的迷茫;

4、面对新的教法与学习模式要尽快适应,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到学习的良好氛围中;

5、克服想家的情节以及生活问题,学会独立生活,不依赖父母;

6、要有安全防范意识,谨慎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以免不必要的损失;

7、劳逸结合是学习的最佳方法,但切忌迷恋网络;

8、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培养自学能力;

9、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卫措施,要勇于面对挫折,以积极的态度向挫折挑战。

加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所有参与大学生管理和教学人员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大学生入学之后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做好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从一定意义上能成就一个学生的未来。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学业规划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恒亮 学业规划 2003

2. 孙林元.李阳 当代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 [期刊论文] - 文教资料 2009(7)

3. 卢美贞.李俊杰.董华青.叶建国 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创新精英人才 [期刊论文] - 文教资料 2008(15)

第2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学业规划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而职业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认识到职业规划开始得越早越有利,同时大学阶段是职业目标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职业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指求学者对与其职业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学生对其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确定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人生目标,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样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能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职业道路。

二、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今天大学里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已趋于接近,但在求职择业上,女生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社会的,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1.社会的原因。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女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发展,不愿意接受女大学生。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如“不得以性别为由”在执行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人和单位可以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规避这一约束而把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这也会加剧女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秩序下的不平等就业。

2.女大学生自身因素。传统的性别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地制约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发展。导致许多女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就业心态。⑴从心理上看,不少女大学生存在诸如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怀疑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主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⑵从择业观念看,一些女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只向往大城市,大企业,追求高薪水,高待遇,不愿到基层,到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⑶从自身素质看,部分女大学生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只是把上大学看作是为将来嫁个好丈夫增添一些资本,最终因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而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学生规划,为职业生涯发展迈出良好的第一步

学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业的筹划与安排,实现以最小的求学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投入来取得自身的职业理想,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人生发展效率。学业规划 是个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职业潜能的重要环节,只有学其所爱,学其所长,学以致用才能让个人避免走人生职业发展的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职业发展效率

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求职择业上,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有着不同于男大学的特殊性。所以女大学生在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准备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认识专业与职业。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把“知识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格外重视,因为他们往往认为选择的专业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个体是由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观体系共同构筑而成的,三者应均衡发展。许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注重的也是综合素质。

2.学业与爱情。大学中虽不提倡谈恋爱,但也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目前有两类观点:⑴认为爱情是成就事业的助推器。爱情不能代替事业,但爱情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⑵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大学期间要学会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如果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智地把握情感,对于美好人生的创建,成功事业的开创意义深远。

此外,社会和学校教育应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帮助女大学生了解社会种职业动向;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她们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她们做长,中,短期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但是当今社会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的学业目标;同时也要随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

许多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缺乏个人规划,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以至于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压力,往往表现为虚度大学时光、成绩不理想、频繁违反学校纪律,致使大学期间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些学生不仅个人没有得到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校风和学风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国大学生欠缺学业规划意识和能力,而国内高校又普遍缺乏对学生学业的引导、指导和帮助。近年来,国内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有的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学生学业生涯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云南农业大学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探索与实践三年多来的经验和问题,旨在为广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

一、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其根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理论。王秋夜认为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对与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具体而言,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与未来社会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制定的学业发展计划。换言之,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打好基础[1]。同时,有学者提出大学生学业规划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理解[2]。从狭义上讲,大学生根据其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对修满学分、成绩合格要求,为顺利毕业或取得优秀学习成绩而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活动所做出的计划与安排,这是浅层次的大学生学业规划。从广义上讲,大学生根据毕业后意欲从事的职业方向,或继续学业深造的目标,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旨在提高学习成绩和专业素质,拓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对学习活动和课外社团活动、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做出的计划、设计与安排活动,这也是深层次的学业规划。笔者认为,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人格特点和志向,以职业目标为基础,而对学业进行知识、理论、实践的学习安排和筹划。

二、国内外学业生涯规划开展情况

美国是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最早的国家。美国的众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学生学习指导中心,主要职责在于全面系统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四年,各高校学生学习中心的主要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规划学业,为其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帮助。但在侧重点上有一些不同,有的侧重于如何学习的通识类课程;有的针对目前学习困难进行学业指导与补充教学;还有的是提供学习、学术建议[3]。

德国早在1902年就已经出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发展至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内容涉及面很广。英国政府早在1909年就颁布了《职业交换法》,1948年通过了《雇佣和训练法》,明确规定了各所中学对所有的在校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指导[4]。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已将学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列入必修的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我国的学业规划研究始于20世纪初,由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研究者张恒亮先生发起,继承了美国职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理论。张恒亮提出了学业规划的求学决策与学业管理两大要素和相应的学业规划理论体系[5]。

三、学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及经验

云南农业大学作为西南边疆的一所农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不发达地区,环境相对封闭,经济和文化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其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较有很多不足,并且个性特征上也有其自身特点[6],导致了其学生对学业规划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我校于2010年以新生教育工作为平台开始学生学业规划教育系列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和能力测试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为学生合理的制定学业规划,提供保障。

2. 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每学期都开展各种专题讲座、调研、社会实践、座谈、竞赛等专题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并适应大学,掌握学习技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择业、就业观等。通过各种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业规划。

3. 编制学生生涯规划手册。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印了《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生涯规划手册》,手册内容涵盖学生大学四年,分为适应、定向、冲刺、腾飞四个章节,针对大一到大四各个时期不同的侧重点设计相应的内容,帮助学生剖析自我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专业方向、研究领域和社会需求,制定自己每学年的学业目标,形成最初的学业规划,通过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整体规划。

4. 建立学业规划跟踪监督机制。学业规划形成后如果没有跟踪和监督,规划的有效性将无法体现。我们在制定《学生生涯规划手册》中明确要求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业目标完成情况,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和建议。学校每年对各学院学业规划教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确保了学业规划能够有效的实施。

(二)取得的成效

自2010年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新生尽快渡过适应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的个性特质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发现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通过自我剖析找出问题根源,从入学开始就培养学生树立大学的目标和规划,缩短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时间。

2.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校学风。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尽早认识清楚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并开始有目标、有计划的安排大学生活,而不是临近毕业了才开始想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从而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即时开展学习指导使得学生在“我要学”的同时能够实现“我会学”。从根本上提高了学校整体的学风。

3. 拓展了学生综合能力,达到自我完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志向远大、愿成就个人价值的心理趋向,通过老师的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正确自我认识、客观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明晰自我的不足,使得他们会自己主动进行各种“充电”,潜移默化的就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学校在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部份学生学业规划意识不强。部份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渡过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了解程度不够,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生活盲目被动处于一种“混日子”的状态,根本没有想过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还有的学生有学业规划意识但很模糊,不知道如何去规划。在学业规划过程中还容易受到特定群体的影响,盲目跟从、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没有为自己量身定做学业规划。

2. 部份教师对学业生涯规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学校现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重心在学院层面,班主任、辅导员就成为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关键人员,他们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督促、指导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执行。但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的老师因为忙于教学科研等其它事务,还有的老师由于班级学生人数众多难以面面俱到,忽略了对学生规划的指导和监督。还有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不重视,缺乏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直接影响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树立与规划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不高。

3. 学校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由于学校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时间不长又没有有效的经验可供借鉴,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体系。例如:学业生涯规划执行的检查、评估、反馈、指导修正的工作机制不全面,为学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执行提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不完善;教育缺乏系统的教育计划和内容安排;从事学业生涯规划专业的指导教师人员太少等,都是目前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今后工作的重点

由于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时间不长,并且国内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针对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急需改进的方面主要是:

1. 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针对目前很多新生学业没有规划、没有职业理想,甚至有学生从来没思考过怎样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的情况,对新生开展规划意识培养非常重要。学校通过讲座、座谈等各种方式开展规划意识培专项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业规划的重要意义,才能积极主动性完成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

2. 完善学业规划教育体系。学校目前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还不太完善,很多地方还有可提升的空间。结合实际情况,目前需要完善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学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教师数量。针对目前专业指导教师人数少的情况,可采用学院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学校开展的专项培训来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以点带面方式增加专业教师数量,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2)丰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方式。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学校层面组织的育,形式、内容和手段还相对单一。今后在原有的教育活动基础上不仅可以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设置为大一基础课扩大教育程度,还可以充分发挥学院积极主动性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加教育深度。以发挥学业规划的最大效用。

(3)建立学业生涯规划的跟踪反馈机制。学校要定期对学生学业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测评,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和调整,保证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4)建立学业生涯规划监管和考评机制。为保证各学院学业规划实施落在实处,要完善监管和考评制度,对各学院开展教育情况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评体系中,建立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如何能将这项工作做的更好、更具时效性,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积极探索、不断改进,以期望使学校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能够贴近学生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在此,将我们工作实践经验予以总结,希望给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秋夜.高职院校推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2] 张晓霞.大学生学业规划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 闫琼,李红燕等.美国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概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9).

[4] 温多红,姚苗苗.学生学业规划的国际借鉴及目标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5] 张恒亮.学业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王训兵(1981-),男,江苏赣榆人,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晓波(1961-),男,吉林辉南人,江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王飞(1978-),男,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学业规划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SIB880073)、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1年立项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生学业规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R-19807)和江苏大学201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大学生学业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DXGA201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73-02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新型的人才成长理念,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国外十分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将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必修课程,引导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学业生涯指导与咨询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国内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少部分本科院校尝试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好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大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顺利实现从学业生涯到职业生涯的平稳过渡。

一、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大学生的学业是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进行的一切以学为主的活动,是广义的学习阶段。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简称“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对与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即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业发展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人生事业(职业)发展效率,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大学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科学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合理自我定位。大学生要不断发掘专长,认识不足,进行调整与修正,找出真正感兴趣的领域,确定优势所在,明确进入社会的起点,最重要的是明确人生目标。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确立的过程是一个弹性动态的循环过程,此过程使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促使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2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业目标的分解强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观念,从而增强其目的性和自我约束力,重视、把握现在,集中精力完成选定的学业目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成才的主动性。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大学生认识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优势,确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引导大学生评估个人目标,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增强学业竞争力。培养学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成才的主动性。

4 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就业的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大学生没有实现所学、所用、所爱和所长的统一,没有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没有将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充分展示出来。学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上,确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不断发掘潜能,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原因简析

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党团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一些本科院校已经开始将学业生涯规划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部分院校甚至将学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可以推广的实践模式,还没能引起高校、家庭和大学生的足够重视。这影响了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学业生涯规划没有普及,缺乏系统的内容安排。目前,虽然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大学生的重视,但真正普及面还没有辐射到中学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大学专业分得越来越细,11个学科门类,近700个专业,高二年级文理分科时就已经开始考虑专业定向问题。高中生经过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录取(专业调剂)三个阶段后进人大学。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行了解和分析,没有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仅考虑专业的热门程度和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使很多学生盲目被动地选择专业。这种情况下,升入大学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相冲突的情况,迫切需要得到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咨询。但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一部分院校把学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内容,只针对新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指导,且主要以集中教育为主;极少数高校开设了学业生涯规划的选修课程,开展个性化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咨询。总体来讲,已开设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校多集中对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理论、意义的讲解,忽略了对大学生的自我分析、职业测评、个性化目标制定、学业生涯规划阶段评估的引导和教育。

2 学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少,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学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引起高校和大学生的充分重视。一方面,长期以来高校的工作主要围绕教学、科研和管理进行;另一方面,学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引进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可以推广的实践模式。因此,很少有人关注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引导,在政策、设施、资金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较少,使得目前专业的指导人员少。每个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特点、能力兴趣、经济条件不同,各自的学业生涯规划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学业生涯规划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高校要积极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大学生的专长,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但绝大多数高校在个性化

指导方面比较欠缺,主要原因是不具备学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条件,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高校专门从事学业生涯规划理论指导和咨询的教师较少,目前从事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人员主要是学生工作人员(学生管理者、就业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繁忙的日常管理工作,使他们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三、提高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学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主动适应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等,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高校要围绕学业生涯规划目标,完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全面提高学业生涯规划的效率,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第5篇

关键词:学业生涯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理想

一、 学业生涯规划概述

所谓学生生涯规划是指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正视和剖析自身,了解自身的特征和兴趣、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是学生为自己实现大学期间及毕业后的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其具体目标涉及政治思想与道德素养的目标、外语水平目标、计算机水平目标、阅读目标、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目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目标、技能与专长目标、体能目标、求职准备十个方面。

二、 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学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学业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学业生涯规划则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也就是前进的指南,旅途的航标。学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美丽人生的开始,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进而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但是,如此关键的环节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关研究表明:在学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由于人的可塑性强,学业转换成本低,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对一个人的学业有准确的定位和长远规划,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但实际

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因素很多,除了学生本身的不重视以外,社会、学校、家长也未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这些"瓶颈"性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就业形势和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导致个人的学业生涯规划和现实出入很大

从近几年就业市场的内部环境看,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式更趋严峻,随着下岗职工、农民工的转移,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持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显示,其就业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但就业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提前做好学业生涯规划,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才能顺利就业"。但是,由于学业规划和就业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加之社会发展不发日益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很难把握学业所在行业的前景,造成了理想和现实的脱节。

(2)家长的过分干预,使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从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家长在孩子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期望体现在了孩子选择学校及专业上,大多数孩子没有独立自主选择自己喜欢学校和专业的权利,只能按照父母的旨意继续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形恰恰相反,西方国家的孩子在成年或更早就学会了独立,已拥有了选择道路的自由和权利。

(3)高校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体系严重滞后,阻碍了血液生涯规划的顺利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激发广大同学的成才愿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另外还可以帮助广大同学合理地利用大学时光,规划自己的精彩人生。目前很多高校并为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未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轨道中,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体系,造成学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在高校中尚处于摸索阶段。

三、 构建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未确立对学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态度和认识。基于目前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国家、社会层面

每位大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社会,社会史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学业生涯规划始终围绕"社会需要"而进行,要根据社会需要塑造自己,通过生涯规划提前作准备,让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应该尽可能提供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便利条件和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建构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

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对学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仅靠大学生自身难以掌握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建构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有助于给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一时间获得关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及具体要求,及时调整规划,严格按照专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求职中稳操胜券。

(2)要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学业生涯规划旨在提高就业率,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此,国家和社会要努力打造一个为学生成才的平台,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养、开拓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市场,不断扩团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其理想不断向现实迈进。

第一,"举办形式各异、规模不同的就业洽谈会,收集招聘信息并组织供需交流;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制度"。

第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窗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服务和招聘活动。

第三,取消进入非公有制单位的指标限制,跨省市的指标限制和时间限制;有条件地区,有地方政府确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小额贷款和担保,对于以非全日制的大学生,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要组建一些由专业人士组成的专门咨询服务机构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涉及的内容多,是在全面分析个人和社会因素后制定出来的,这就需要一些专门机构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建立一只高素质、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有奉献精神的学业指导队伍,实现学业指导服务个性化,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专业、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进行不同的指导,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学业规划,真正发挥学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充分的准备。

2、学校层面

大学生活作为人的生涯历程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形成的正确的血液自我概念、学业发展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对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主要是针对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内容设计德、智、体、能四个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成才的园地,有责任有义务协助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人生目标,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1)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关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运作程序,形成一种"前程话学业生涯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要从学生入校起组织和规划好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将之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学业辅导教育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并与其他课程具有同等地位。

(2)要有学业指导的专家队伍,专业指导的机构,还要建立学业指导的制度,以制度保障学业规划的开展和实施。另外,高校要定期举办一些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邀请校外知名人士及成功的校友回校与大学生座谈,为其解决学业生涯规划中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

(3)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人才素质的多维性,借助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从而在时间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3、个人层面

学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做好学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才能赢得人生起跑的第一步。

(1)要树立正确的学业理想,明确学业目标

确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和学业理想,学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学业表现出来地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学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学业理想在人们的学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大学生树立学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学业规划的过程,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学业目标,就会为其努力。在学业生涯中,人生的学业目标有短有长,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学业目标提出一定的调整。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成为哪个领域的人才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学业生涯的规划,也会影响个人成才的时机。

(2)要正确分析自我和学业

自我分析室学业生涯规划中的关键一环。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学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优势和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规划的盲目性。

(3)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能力既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实施能力主要指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能力,它是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在规划学业生涯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开辟道路。用人单位不仅考核求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具备自己专业所需的各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业生涯规划是全面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来自于各方面的困难,如果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规划实施的进程。因此,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培养以下几种心理素质,从而应对挫折,实现梦想。

以上就是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的探索性分析,不可否认学业生涯规划只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但它却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缩短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为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要做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毕业生择业与就业指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

[2]烨子..北大人生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

[3]程社明,卜欣欣,戴洁.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团结出版社

[4]钟锦,王焱,马国玉.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创新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5]罗增贵.以生涯发展辅导提升大学生[J].中国大学生就业

[6]李海怡.理性规划,把握未来[J].成才与就业

[7]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8]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6篇

[关键字]学风;学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目标;调查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业指导,针对本院各年级学生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学业生涯规划认知和执行情况的调研。调研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抽查各年级30%的学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100%,基本能够反映大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需求和目前的实施效果。

一、学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维度

此次问卷设计共20题,包括3道多项选择题,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旨在全方面了解学生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学业生涯指导工作提供思路。本次问卷共设置5个维度,分别为:自我认知,对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对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学业生涯的执行和学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其中,自我认知部分包括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值,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选择专业的依据4道问题;对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包括对大学进行的规划,对学业生涯的兴趣,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学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及渠道5道问题;对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部分包括是否需要有关辅导,规划途径,提供学业规划的内容及达到目的4道问题;在学业生涯的执行方面,包括制定学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执行情况,在学业迷茫、出现学业困难时的处理办法4道问题;学业生涯规划的效果方面,包括受访者的认可程度,对学业自查的态度和学业生涯规划后对于未来的认知3个问题。

二、参与问卷学生的基本信息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级的330名学生开展,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各年级学生分布较为平均,旨在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以及学业生涯规划在不同年级的实行情况,男女受访比例适中,保证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覆盖面。受访者中还包含学期内有挂科的学生,对其学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各专业的人数平均分配问卷发放,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及实施情况。

从调研结果看,该问卷能够全方位覆盖本校的大学生,有助于从是否挂科、各专业特点、各个年级特点等多方面了解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及目前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构建良好的学风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研可知,大学生入校后,虽普遍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要求,但尚未有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课程制度,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课程的兴趣不高,未能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沦为形式。

2.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目前,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活动仅限于讲座,形式单一。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包括针对全年级学生的学业生涯讲座,还包括针对小众的团体辅导和针对个体的个人辅导。除此之外,学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辅导不仅仅是年级辅导员的工作,学生更偏向于想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但实际情况是学生遇到学业困难时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通过自己的渠道寻找答案,甚至放弃学业。因此,大学生的学业生涯指导缺乏专业课教师这座桥梁。同时,学业自查模式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值得在大学生中试行或全面推广。

3.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学院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活动都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涉及得较少,大四的学生基本上脱离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包括大一新生的适应性学习教育,大二学生的发展式教育,大三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大四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应提供不同的教学设计。在调研中发现,大三的学生因受到课业压力、求职压力等多方压力的影响,自我认同、专业认同、未来认同感反而低于大二、大一两个年级,更需要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其指点迷津。同时,学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的学业指导势必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势必下降。

4.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研了解到,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学业生涯规划,但真正认为其行之有效的、认知制定并执行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专业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业生涯规划成为一句口号。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有很大不同,一学期学习多门课程且课业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但又不愿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导致他们不重视学业生涯规划。

四、进一步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意见

1.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指导

在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时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仅仅针对大一学生开展指导,而针对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学生,因为意识上认为学生已经熟悉校园环境或熟悉学习方法,却鲜少展开。从调研的纵向数据比较,高年级学生因课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专业的认可度反而小于低年级同学。另一方面,目前的学业生涯指导缺乏针对少数群体和个体的指导。因此,未来的学业生涯规划要做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真正发挥学业生涯指导的作用。

2.在学生层面进一步强化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从入学之初就开展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讲座不断在学生层面强调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让学生首先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家校联动、朋辈指导的方法,扩大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圈,让每个学生都能重视此项教育工作。

3.提高学业生涯指导的质量

通过问卷可知,学生对于学业生涯指导认可度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业生涯指导质量不高,不能M足其对学业指导的需求,认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未来的学业生涯指导一方面从大局上讲,完成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顶层设计,学院层面要重视学业生涯规划,调动一起可以调配的资源完成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从具体实践上看,开展学业生涯的教师要了解学业的需求,将需求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做到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问题,实现学业指导和规划,让学业生涯规划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彼”即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环境。知己与知彼相互关联,确定的个人生涯目标要符合现实,而不是一厢情愿;对从事的职业要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去做;所从事的工作要能发挥专长,而不是自己的短板;对工作的环境能够适应,而不是感到处处困难,难以维系。只有这样,才是科学、正确的学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赵伟.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等院校学风建设[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2]张建宝.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5).

第7篇

作者简介: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早上6点“起床、锻炼、吃早饭”,40分钟后便开始一天的学习,晚上10点半“听英语新闻”,11点到深夜1点“读书、背单词”……最近几天,清华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马冬晗、马冬昕姐妹俩原本平静而忙碌的生活被这张不胫而走的“学习计划表”打破。

舆论将这对清华姐妹花称为“学霸”,对她们,网友们羡慕嫉妒都有。有羡慕的,说要是自己有这样的孩子就好了;有赞叹的,认为她们给予其他学生“正能量”,是学生们的榜样;也有加以嘲讽的,说她们没有个性,大学生如果都这样,离世界一流大学将越来越远。

在笔者看来,这对姐妹花的学习计划,就是属于她们的个性学业规划,她们的学业规划,之所以引起社会如此关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我国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学业规划,进入大学之后,目标缺失,陷入迷茫,很多学生面对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无所适从,在这一背景下,姐妹花详细的学习计划,自然会引来“围观”;其二,从小学到大学,我国教育基本上都是用一个模式要求学生,教育缺乏个性,学生也缺乏个性,因此,当发生在一个或几个学生身上的行为引起关注,大家就担心,这一方式会被拷贝、复制到他人身上。

很多大学生网友称,自己不会效仿这一方式,也不认为这对姐妹花就是成功的。不盲目效仿,这是对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针对目标的个性规划,不能把别人的照搬过来。至于“成功”,这是个人的判断,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他人身上,姐妹花自己是否开心,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不要追求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