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外线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4:48

序论:在您撰写外线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外线实训总结

第1篇

一、薪资管理、社保公积金方面:

每月按时完成工资的核算和编制,遇到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确保员工工资能够准确、及时发放;

按时完成社保年审、年检工作,在年审过程中实现顺利通过,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操作,现对社会保险网络申报、年审流程、社保法律条文及西安市高新社保局各类社保业务流程,从门外汉逐步掌握、熟悉待遇报销、养老转移等操作流程及规范。

及时办理公积金的增减变动、转移、员工公积金支取等相关手续。

为全体员工办理团体意外伤害险,及时做好新增人员的参保、离职人员的变更、出险后的报案、理赔资料准备等工作,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有效降低公司管理风险。

二、招聘、公司内部竞聘、员工入职手续办理方面:

在人员招聘方面,通过加强内部、外部招聘渠道建设,全方位及多渠道整合内外资源,最大化的拓展人才资源渠道,同时加强个人在人力资源招聘方法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积累招聘面试经验,使促公司招聘工作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加强对应聘人员工作能力的把控确保公司新聘员工的质量。2014年全年共计招聘入职员工 86人、离职25人,最大化的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人力需要。

在干部选拔方面,完成了中层、班长竞聘及考察工作,选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有经验的优秀干部、班长上岗。这次竞聘动员充分,组织得力,给广大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公司发现人才,储备了人才。对新聘中层的考察中,着重考察了各中层的岗位职责履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此项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公司日后干部选聘积累的宝贵的经验。

员工入职管理方面,规范入职流程、完善人员内部档案资料,强制入职体检,使员工入职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教育培训工作

2014年培训工作主要坚持公司育人理念,培养公司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重点提高公司人员整体职业化素质及职业情操,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能力,为工作开展注入活力。2014年培训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积极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提高入职人员对公司文化规章制度了解,融入公司集体及团队生活。

(2)开展公司操作层技术培训、新“ERP”系统操作培训、交通事故预防、处理培训、销售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激发员工掌握新知识、新思想,合理应用知识及针对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规范试用期员工转正管理工作。2014年施行员工转正面谈制,实现了对员工试用期工作能力的有效评估,也对我个人开展人力资源工作起到了良好作用。

四、劳动合同方面

配合内控部起草了劳动合同,所有条款都仔细推敲,避免漏洞,并经律师的严格审查,与员工签订了全员劳动合同430余份,即维护了员工的利益,也保护了企业的利益,达到双赢。

五、印信管理方面

严格执行公司用印制度,把好公司用印关,杜绝公章滥用、不规范使用等现象,确保印信使用管理。全年未出现用印违规现象。

六、工会方面

在工会方面,组织了3·12扶贫村植树活动;关心职工生活,慰问生病员工,为有红白喜事的员工送去慰问金等;关爱员工身体健康,全年组织了两次员工健康体检;关注员工子女教育,为不满14岁的员工子女发放六一儿童节书卡;积极组织参加集团羽毛球比赛及举办的“第九届拔河比赛”,并在拔河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体现了新达公司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七、档案管理

严把档案、资料借阅管理关,杜绝公司档案、资料丢失。及时督促未返回的商砼合同、各类协议,2014年度共计收文128份、发文 45 份,返回商砼合同 24份、各类协议 75 份,同时在陈莉萍的配合下,完成所有归档文件的电子版条目录入及归档工作。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感器实训教学;创新

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被测信息,并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电信号进行输出、处理、存储、显示、记录与控制的检测装置。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看到了市场对传感器人才的需求,开始对传感器教学进行逐步改革,通过实训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传感器操作技能,以适应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传感器实训教学的现状

(一)理念陈旧

传感器实训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将传感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运用于实践项目中的动态过程。然而目前传感器实训教学的理念相对陈旧。一方面,许多高职教师还没有理解实训的内涵,认为实训就是实验,所以,其实训教学就成为了狭隘的实验教学;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忽视或放弃传感器相关理论的学习。无论哪种理念,都没有正确摆正实训教学的正真内涵。

(二)项目单一

一方面,实训项目不明确,即教师在学生进入实训室进行实训之前没有明确规定实训项目,以致于学生没有做好实训准备,教师也很难在实训室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进入实训室之后只能机械地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或模仿教师课上的演示步骤。短暂的实训课时就这样浪费在无意义的机械操作与回顾上。这种教学不仅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检修、调试、维修传感器的能力,更不利于激发高职生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实训项目相对单一,即教师往往选择一个或两个相对简单的项目,让学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而对每个项目的能力要求、设置意义及方案设计的整体规划不足。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能力不足。一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只把实训教学当作学生休息的时间,以致于其对整堂实训课的实训教学缺乏完整的规划。另一部分教师只精通传感器的理论知识,而毫无实践经验,所以也根本无法设计出一个全新的实训项目。

(三)方法单一

传统的实训教学大多采用实验箱或者实训平台的方式,所以,高职院校的传感器一般都为装置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不利于高职学生认识与测试传感器的基本特征。另外,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都封装在试验箱的内侧或背面,受此限制,高职学生无法直观地了解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运作流程。同时,高职学生的实训学习主要围绕传感器连线、搭建、调试与验证而进行。这种实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不利于推动传感器实训教学改革。

(四)评估不全面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主观臆断,对学生实训成果的评价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二是教师严格参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将学生的实训成果与教材的研究成果相比,摒除对不同于教材的实训成果。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评估还没有将传感器的实训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以致于传感器操作技能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失衡。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传感器实训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实训教学理念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传感器实训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传感器理论教学。相反,我们应将传感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中巩固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完善实践步骤,不断提升传感器理论知识与技能。

二是在做中学。有些传感器理论需要在实训教学中进一步理解与落实。另外,传感器实践技能的提高有赖于实训操练,即教师的演示与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每一个实训项目的教与学都需要师生的不断操练,但是一味地操练又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地操练、在操练中不断反思总结,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学生的操练融为一体。

(二)选择恰当的实训项目

一是在遵循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基础上选择实训项目,将知识、技能与态度等目标的实现与项目介绍结合起来。二是对每个项目的意义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了解每个项目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能主动参与实训教学、讨论。三是充分考虑实训项目的难易程度,由简入繁,确定项目的难度等级。四是将项目具体分为基础项目(例如,饮水机温控指示电路、磁性产品计数器、声光控路灯、红外线防盗报警器、小型电动机测速器等)与拓展项目(例如简易数字电子秤、数字温度计、红外线遥控小型电风扇等)。

(三)设计合理的实训方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完传感器相关理论后做1-2个实验,以验证相关原理与参数。同时,现有的传感器设备也只允许高职院校师生做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针对这一现象,考虑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应根据基础项目与拓展项目,将传统的实验教学转变成为实验、实训与课程设计为一体的教学。这种教学既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传感器的相关特性,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又采用模块化实训模式,将实训环节与学生设计、制作相应物理量结合起来,旨在训练高职学生合理选择传感器、处理信号、设计电路的能力。

具体说来,每个实训设计都可以划分成温度传感应用实训、压力传感器应用实训、磁传感器实用实训、转速测量使用实训等小项目。根据每个小项目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现有水平,继续将实训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以确保每个模块的教学都能发挥出最佳效果,起到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这种实训方案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调试方法与步骤,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另外,我们应该进行小组实训,即让3-5个学生为一组,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实训教学。例如,在“温度传感器应用实例”项目中,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器-译码与驱动-数码显示器的实训顺序完成实训教学。根据每个小组水平,我们可以对这个实训项目进行调整,即让水平较高的小组完成这五步实训,而让水平较低的小组完成前两个项目。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估机制

将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估机制。在实训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就应该全面评估全班学生的水平,看学生掌握传感器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合理进行配置性评价;在实训教学进行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合理进行矫正性教学,既评估学生的操作过程,又评估学生的操作结果。所以,教师既要评估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综合考量学生的技能与水平。

与传统的传感器实验相比,项目实训教学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实训理念,合理选择实训项目,全面推动传感器实训教学改革的进程。

(作者单位:1. 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2.三联维修中心)

参考文献:

[1] 葛海江,徐迅成.《传感器技术应用》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3(8):36-37.

[2] 华泽玺; 王栋.基于实验的传感器教学改进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5-36.

[3] 李金宪.传感器课程实训教学策略优化举隅[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7-48.

第3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 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导向,为了让学生面对工作的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力内外线施工》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好。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 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巧妙设计的教学任务,将要求掌握的知识融于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实践实现目标。变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在《电力内外线施工》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1.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大多脱离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差。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到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比如在讲到电气照明这一章节的时候,这其中包含单处控制单盏灯线路、两处控制单盏灯线路、荧光灯线路等常用知识点,包括照明灯具的选用、安装要求、电气照明图的识读和设计、线路的敷设等内容,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一个的任务要求同学们分别去完成。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当他们通过努力完成任务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让他们体会到驾驭知识时的愉快心情,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且通过这样“真刀真枪”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进入厂门”。

2.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在上课时,教师先准备好单极双控开关,不采用书上的双联双控开关,让学生设计一个楼上楼下两处控制单盏灯的任务。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各种工具及方法来进行设计。这些具体任务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充分发挥其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3.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任务驱动”法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电力内外线施工》教学中,学生根据任务自主思考分析完成任务采用的方法、工具,同时与团队同学一起探讨解决,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样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1. 明确任务。即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紧扣电工基本技能实际操作设计工作任务,在任务中体现课程内容,做到合理、真实。在“电气照明”的教学中,笔者直接从应用和任务出发,将“一室一厅公寓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这一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完成该实际工程项目,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通过任务和目标的提出与实施,使学生在任务中学、在任务中用。

2. 分析任务。分析任务是对任务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将总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任务,逐步去解决。在“一室一厅公寓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项目的教学中,可以将任务分成以下小任务:电工安全知识、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导线的选择、线路的连接、照明灯具的选用、安装要求、电气照明图的识读和设计、电气工程质量的要求等。学生分工合作,再分析一个个的小任务。

3. 实施任务。实施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整个实施过程主要是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自主完成任务,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及时的指导和服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知识技能、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设计客厅照明时学生根据讨论出的电气图,制定出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然后各个小组按该方案进行工程的施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训车间大胆尝试,从中体会、感受和领悟。

4. 交流评价。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形成反馈。任务评价的方式可以采取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结合小组之间的评价和指导老师的评价,对于任务中表现出的闪光点或者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评价,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全面提高。

四、任务驱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进度不易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较开放,但每一组的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而进度很难把握,实训结束时,有的组提前完成,可有的组不能按时完成,影响效果。以后需采取一些措施,能保证教学效果又不影响进度。

2. 课堂管理待改进。课堂开放了,课堂管理就需要加强,有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乘机作乱,自己不学习、不动手、不动脑还会干扰别人。对此还要想些办法,采取措施在行动上约束他,最好能使他“忙”起来,没有时间乱来。

第4篇

关键词: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35-02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此,结合我院供用电专业实训课程建设,进行以下探讨。

供用电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学生实习岗位较分散,很难做到所开设的实践课程完全与岗位能力要求相符。

第二,受到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供用电设备投资大,动辄上百万,对于非电力类高职院校,购置经费很难满足;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虽然能解决实训设备等问题,但企业更多考虑生产发展,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紧密合作。

第三,供用电行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等,也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用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建设思路

积极到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学习走访,使所开设实践课程尽量满足就业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科学布局,有序推进;多方争取,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行业及企业实践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二)建设举措

供用电技术专业每年邀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供用电专业实践体系如图1所示。具体举措如下。

重视基础实践课程 基础类实践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形成基本技能,是后续实践课程的基础。为此,本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了一系列基础类实践课程,配套《电工基础》理论教学,开设了电工实习、维修电工考证实训、电工仪表装配调试实训;配套《工程制图》理论教学,开设了电气CAD制图实训课程。在第三学期,配套《模拟电子技术》、《数子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开设了电子实习;配套《单片机技术》理论教学,开设了单片机实习;开设了《电气控制与PLC》(80课时)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上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生基础实践能力,学生维修电工考证通过率达到100%。

加大专业专项能力实践课程比例 本专业专项能力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对学生的顶岗及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设《供配电技术》项目教学课程,把供配电实训室作为教学场所,学生实训使用真实的供配电系统,有利于建立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内外线电工》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在成套实训室开展教学(内线部分)。第四学期将学院35KV变电站作为主要授课地点(外线部分),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常发集团110KV变电站)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第四学期,还开设了《高低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将教学地点设在高低压配电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外,随着现代社会智能电网建设,各种智能控制技术及仪表陆续投入使用,为此,本专业在二年级结束后的暑期开设了集表(远程抄表)、配电网调度(仿真)、微机保护等三门实训课程。集表实训系统的设计通过由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组与企业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完成,并起草了集表实训指导书。采取这一形式,一方面,可节约项目资金,另一方面,教师的工程能力可得到提高,对开展教学很有益处。配电网调度仿真实训在微机房进行,通过软件模拟变电站运行控制,实践形式新颖,很受学生欢迎,实践效果良好。微机保护实训借助常州工学院微机保护实训室完成,实训内容根据本专业教学及学生情况设置(我系微机保护实训室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另外,本专业还开设了小型设计项目《电力课程设计》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变配电小型设计,初步建立设计理念,掌握设计方法。

加强毕业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 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学院出台了毕业设计技术规范,严把选题关,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结合实际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实际,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一人一题率达到100%。同时,教务处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从管理文件、管理人员、审题程序、指导教师、中期检查等方面,在毕业设计规范化、答辩组织与程序、评分标准、成绩公布、总结与归档等环节上严格进行管理,保证了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订单培养,提高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本专业与行业企业广泛接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十多家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提高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也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已与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职业技能鉴定融于课程 本专业与市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紧密合作,将进网许可证培训的理论部分内容融于教学中,实践部分于培训中心现场完成,既节约了资金,又密切了校企关系。考证通过率每期均为100%。

实施效果

第一,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及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以直接体验的形式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职业能力。

第二,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实践体系。各实践环节有序设置,层层深入,实践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保证。

第三,校企合作初见成效。专业与多家企业及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桥梁;另一方面,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根据对第三方公司“麦可思”的跟踪调查,供用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高,薪资位于各专业前列,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

参考文献:

[1]吴金星,魏新利,王保东.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J].化工高等教育,2006(1).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

[3]张茂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2005(9).

[4]吕景泉.借鉴德国职教经验打造中国高职品牌[J].天津成人高校联合学报,2004(5).

作者简介:

第5篇

一、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一)安全运营情况

1、2019年安全运营部共接收新建燃气管网9698.6米,其中中压A管网3631.4米、低压管网6067.2米,阀门井6座,各类调压箱7处11台,新增通气点火用户2244户(表数),其中居民用户1621户,壁挂炉采暖648户,商业用户27户,工业用户1户。

2、累计各类用户接点11处,上报总公司生产运行部11处,维修大线管网漏气3处,庭院管网漏气8处,引入接口漏气2处。

(二)安全检查情况

1、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24次,参加总公司安全培训11次,安全技能培训6次(其中参加总公司技能培训1次)。

2、开展春秋季管网安全排查2次、阴极保护桩检查2次、节假日安全排查5次、日常安全排查各岗位共计36次。

3、安委会安全检查12次,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共查处各类问题25项,其中及时整改20项,限时整改5项,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整改。

二、安全运营各班组工作开展情况

(一)客服维修组

1、完成各类平台派单情况,总计派单数2009单,其中开锁930单占比46%、没气406单占比20%、安装自闭阀54单占比3%、安装壁挂炉231单占比11%、中燃宝售后72占比4%、安装报警器3单占比1%,更换波纹管12单占比0.6%、漏气200单占比10%、安装热水器1单占比0.5%、改管15单占比0.8%、换表17单占比0.8%、其他58占比3%。主要数据原因分析,没气406单,主要原因为没费后插卡导致表发门锁死106户、没费57户、燃气表电池没电122、灶具电池没电121户;漏气185单,真正漏气57户,经查不漏的128户,主要原因是铜球阀与镀锌管连接处37户、表卡连接处20户、128户经查不漏主要是用户对燃气气味不熟悉,家里长期每人需安检等原因。

2、2020财年总计各类燃气用户总表数为10876块,居民用户7962块、壁挂炉2665块、工业12块、商业237块、全部入户安检,安签率达100%。

(二)外线抢修

1、2019年度,外线抢修组接受各类燃气管网9278.6米,其中包括中压A管网3631.4米、低压管网6067.2米;接受各类阀门井6座、调压器7处11台;大线安全置换送气6次,抢险接点11处、维修大线管网漏气3处、庭院引入漏气3处、阀井漏气5处、B类C类调压器计划检修23处49台已全部完成检修检修率为100%。

3、完成春秋两季管网打孔检测3822处,阴极保护装检测142次,阀门井排查1440次,B类C类调压器检查968次,检修调压器23处49台,巡线人员岗位安全检查192次,安全教育12次。

(三)门站工作

1对门站各类制度、台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优化制度完善管理漏洞。

2站内日常巡检推出巡更打点制,做到定时查运行,定时做记录

3月度例会,周会,晨会按时开展,将日常计划性工作布置并实时监管

4推行人员绩效奖罚考核,将全员的日常表现“公开、透明”在考核中鞭策员工工作中的不足,放大并表彰优秀个体,建立互评,督促共进。

5实行站内人员岗位调整,充分挖掘各岗各员正向潜能,将个人优点充分借用与工作,以此实现员工自我价值体现。

6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利用月例会与周例会进行,安全教育与燃气知识应知应会学习培训,全员参与备课,授课课后出题考试,试后成绩与绩效奖罚挂钩

7安全运营部在站内组织 “消防应急演练”、“应急保供演练”、“反恐防爆演练”等各项实训演练,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将“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做到入脑入心。

8、门站2019财年接收气量(11803520.88立方米)、输出气量(11694950立方米)、年度输差负108570.88,总加臭量:284.58KG、单位加臭量(24.1Mg)。

三、工作亮点

1、2020财年全年无三方施工破坏管网事件。

2、发挥自身优势,完成管网漏气维修保养、新报装用户自主接点、大线置换送气等工作。

3、紧用3个季度的时间完成用户安签率100%。

4、结合托县子公司安全工作开展了反恐、消防、中压A管网漏气、综合性商场着火等多方面应急演练,极大的提升了托县子公司人员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5、完成托县子公司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员工的实战能力。

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业务技能不足

1、培训多数是自我摸索,没有形成系统化。

2、一线员工对于安全风险把控能力较差。

3、对于所培训内容讲解多,检查考试少。

(二)实干多宣传少

1、对于各类燃气安全知识宣传少,导致用户对燃气设备如何安全使用不清楚。

2、检查多,对重点用户的稽查少、教育少。

3、如何解决用户安全用气的方法思路少。

4、工作效率低,执行力不强。

五、改进方法及思路

1、每周开展安全知识理论培训,汇总后进行月度考试,并与月度考核挂钩,考试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停岗培训一周待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期间扣除一周绩效工资。

2、集合理论,利用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实操培训,培训时间没春季和夏季、并与月度考核挂钩,考试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停岗培训一周待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期间扣除一周绩效工资。

3、制定年度检查、稽查计划,按计划安排检查稽查工作,由安全运营部经理、副经理、安全员、班组长组成稽查小组,对安全运营部各班组、场站及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

4、针对用户的用气性质,制定宣传计划,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安全宣传。

5、对安全运营部进行整体调整,进行网格化管理,提升人员工作效率。

第6篇

【关键词】焊接;实训教室;通风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焊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焊接技术成为各的热门专业。由于焊接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烟尘、有毒气体等,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和周边人员身体健康,必须对焊接教室进行通风换气,排除和稀释有害物,建立良好的焊接环境。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对焊接教室进行通风排烟一直是个难题。本文结合焊接实训教室的特点,将对国内各焊接实训教室的通风排烟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供焊接实训教室管理和设计人员参考。

1 焊接烟尘和和有毒气体的形成与危害

1.1 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的形成

在电气焊接过程中都产生有害烟尘,包括烟和粉尘。我们知道,焊接电弧的温度都在3000℃以上,特别是等离子焊接与切割,电弧温度可以达到30000℃。气焊与气割时氧--乙炔火焰的温度也高于3000℃。可见电气焊接过程中在如此高温下进行,就必然引起被焊金属和焊材金属元素的蒸发和氧化。被焊材料和焊接材料熔融时产生蒸汽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和冷凝,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细微颗粒。这些微粒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尘。

在电气焊接区的周围空间形成多种有毒气体。特别是电弧焊接中在焊接电弧的高温和强烈紫外线作用下,使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离解,重新结合成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在用碱性焊条焊接时,还会产生氟化氢气体。

1.2 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的危害

焊工长期接触金属烟尘,如果防护不良,吸进过多的烟尘,将引起头痛、恶心、气管炎、肺炎,甚至有形成焊工尘肺、金属热和锰中毒危险。烟尘还能引起像肺粉尘沉着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些放射性粉尘还有致癌作用,有毒粉尘的吸入还可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焊接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被吸入人体,都将对操作者产生危害。臭氧和氮氧化物对人的眼、鼻、喉、肺有刺激作用,特别是氮氧化物,能引起精神衰弱,如失眠、头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高浓度的氮氧化合物能引起急性中毒;一氧化碳引起人体缺氧甚至窒息;氟化氢能引起眼、鼻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严重时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2 焊接实训教室的特点

2.1 焊接实训教室为了便于开展教学,使不同教学班级互不影响,往往教室面积较小,高度低,有些受条件所限,甚至是将普通教室改作焊接实训教室,不利于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的稀释与排出。

2.2 焊接实训工位密度大,人员集中,每个教学班级通常有二三十名学生上课,并且由于教学特点所互致,常出现多台焊机同时施焊的情况,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焊接烟尘有毒气体。

2.3 焊接工位一般采用固定式,相邻工位之间采用隔离板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这样使各个工位互不影响,能有效防止弧光辐射、熔渣飞溅的危害,但不利于空气的流通,使区域内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聚积。

2.4 所焊接的工件尺寸较小,常进行板对接焊、中小直径管对接焊、角焊缝的焊接操作,焊缝长度一般在300mm以内,基本不涉及大型工件,这对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排出是有利的。

3 常见通风排烟系统及应用

目前,在现有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并不能从焊接工艺本身根本地消除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主要是从通风排气上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结合焊接实训教室特点,常用的通风措施有以下几种。

3.1 固定全局式通风排烟系统

全局式通风也称稀释通风,一方面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物中的有害浓度,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出室外,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这种通风方式适合于面积不大,单跨式焊接实训教室,在靠近焊接工位一侧的墙壁或窗户上,每个工位上方开洞,安装一台轴流风机,可以取得一定的排烟效果。其优点是成本较低,但焊接所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在排除过程中还是会经过操作者周围,对操作者产生一定危害,对于存在死角的部位,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不易排出。并且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直接排入室外,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对室外空气造成污染。

3.2 中央固定式局部焊烟外排系统

此种方案是在焊接工作区域的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定长度的万向吸尘臂,使其活动半径可完全覆盖整个焊接工作区域。采用负压吸收式,每个万向吸尘臂的吸风罩在距焊接产烟点约30cm处将烟尘和有毒气体吸走到主通风管路。主管路采用变径的方式保证每个吸气口风量、压力均衡,最后与风机相连将烟尘和有毒气体直接排出到室外。中央固定式局部焊烟外排系统的优点是从源头上直接吸走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不对操作者和教室内部产生影响;缺点和固定式全局式通风排烟系统一样,会对室外空气产生二次污染。

3.3 中央固定式焊接烟尘净化系统

中央固定式焊接烟尘净化系统是在中央固定式局部焊烟外排系统的基础上,将万向吸尘臂从焊接点收集到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吸入到中央净化主机,经过滤后将洁净的空气排入出来。此种方案既可保证彻底消除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又不对教室及室外空气产生污染。但目前烟尘净化系统成本造价较高,一般新建实训教室或原有实训教室改造,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此种方案。

3.4 单点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系统

第7篇

关键词:综合实训 综合素质 制作 电子产品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的前身是原宁夏商业学校中职层次的家用电器维修专业。该专业创办于1980年,是宁夏第一个培养家用电器维修人才的基地。2003年,随着学院的合并、重组,更名为《应用电子》专业,并升格为高职。经过二十多年不断地建设与发展,本专业不仅为宁夏本地区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应用电子专业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搭建起了设备较完善的教学平台,也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综合实训》课是我们在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专门针对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具有独创性的实践性教学课程。

《综合实训》课的设计思想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具有创新激情、想象能力的人才;强调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意识,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训》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没有实训指导书,只有一个总的时间安排和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及自己掌握的程度,独立设计并制作出一个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电子小产品,并写出较为详细的设计和制作报告。

《综合实训》课的先修课程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

《综合实训》课的总体要求是,电子小产品的功能构想、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所用元器件的选择、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原件的焊接与组装、整机参数的调试,所有环节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只起辅导、解疑的作用。

《综合实训》课的技术要求是:每个学生最后制作出来的作品,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电子小产品,而不是单元电路,制作产品时使用的电子元件必须是常用的通用元件,而不能使用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模块。

《综合实训》课的评价体系是:根据每个学生制作出来的电子产品的复杂程度,涉及知识面的广度,电路设计的科学性,选用元件的合理性及产品制作的工艺性来评定。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综合实训》课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是,产品制作出来之后,首先在全班展览,并由制作者本人演示其功能,讲述其工作原理,然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集体研讨,并依据评价体系中规定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给出评语,最后由指导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打出一个合理的成绩。

2005年第2学期,我们在04级应用电子专业开设了《综合实训》课,每周4课,全学期共72学时,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构思、选项阶段,大约用了两周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查资料、选项目,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第二阶段为电路的设计与修改阶段,大约用8周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选定的项目,设计电路图,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改进和优化设计。在实验台上进行可行性实验。第三阶段为产品的制作、调试阶段,大约用4周的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制作印刷电路板、焊接电子原件、调试设计参数。第四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大约用4周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写实训报告,二是作品的展示、研讨,三是评定成绩、总结经验。

《综合实训》课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比预想还要好的结果。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选定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由于目标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平时学得稍微差些的学生,设计并制作了比较简单的电子小产品,如充电器、音乐门铃、婴儿尿湿报警器、声控照明灯、光控照明灯等。平时学得稍微好的学生设计并制作了比较复杂的电子小产品,如红外线报警器、频率计、电子时钟等。学生的部分作品还参加了当年学院举办的教学成果展览,受到自治区教育厅及学院领导的高度赞扬。

通过《综合实训》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教学成果在以后的专业课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组装黑白电视机是我们的传统教学内容,过去学生由于对各种电子元件的理解只停留在符号上,对实物不熟悉,对印刷电路板和原理图的对应关系不熟悉,焊接电子元件的功夫不到位等原因,装机时经常出现元件插错,电路板损坏,接焊搭桥、虚焊等错误,一个班派2―3名教师还忙不过来,装机一次成功率达不到70%。2006年《综合实训》课的第一次组装黑白电视机实训教学,由于学生已有了较扎实的基本功,大部分学生具备了独立完成组装的能力,我们只派了1名指导教师,该教师也只起监督进度的作用,结果提前完成了装机任务,一次成功率达100%。

2006年7月份,实施开放式教学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参加国家技术等级考核,全部拿到了相应的等级证书,经用人单位考核面试,均按本人意愿实现了对口就业。2006年10月份,我们对大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回访。企业普遍反映,这批学生与往届学生相比基本功更扎实,一到岗就能胜任工作,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目前毕业生供不应求。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下几点体会:

1. 实施开放式教学,改变传统的实训模式,变固定的产品组装、调试为学生自主设计、组装、调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极好锻炼。

2. 实现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打破了传统的评价体系,变横向比较为纵向比较,强调结果,更注重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3. 《综合实训》课只是整个实践性教学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它只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能取代具有共性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只有全面加强实践性教学,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4. 学生自己设计电子小产品,其结果必然是五花八门,由于有些电子元器件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或买到后的元件与要求不一致,在调试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会有反复,这样一来,学生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不好就会虎头蛇尾。

5. 实施开放式教学,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理论设计的指导、把关,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组装与调试,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因此,对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6. 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求学生做出电子产品,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电子元件,加大了教学成本,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应用电子专业开设《综合实训》课,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