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4:23
序论:在您撰写小升初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学习时间上,要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必须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能够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以保证学习时的充沛的精力。
小升初学习计划二:学习方法
1、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
2、认真听课。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
4、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认真审题;明确解题思路;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
5、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继续参加奥数、英语等学习,多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为考上理想的初中而努力。
在学习时间上,要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必须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能够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以保证学习时的充沛的精力。
小升初学习计划二:学习方法
1、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
2、认真听课。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
4、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认真审题;明确解题思路;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
5、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继续参加奥数、英语等学习,多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为考上理想的初中而努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两极分化 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Polarization of Primary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LU Gang
(Yixing Youtang Primary School, Yixing, Jiangsu 21424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 find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s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is relatively common,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is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 the result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have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students after learning, so we need to for language learning in primary polarization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auses of polarization formed primary language is analyzed, proposed a series of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polarization;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s
1 小学语文学习两极分化的分析
语文教学中的两极分化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学习兴趣足并且学习积极性高,因此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会越来越好;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本身语文成绩差,再加上部分教师的严厉批评,所以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进而与学习好的学生之间产生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会导致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成绩差的学生其语文运用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然而成绩好的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就一定好吗?其实不然,一般我们所说的“成绩好”是指学生考试分数高,但是语文学科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因此分数高不一定代表语文能力高。由此我们看出,目前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问题,不管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对成绩差的学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两极分化会严重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另外,分析两极分化时我们发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并不明显,然而在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知道一定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在影响着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2 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其二是学生个体行为差异因素。
第一,学生心理方面的因素。首先个体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发展过程中其心理特征会发生变化,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就是:随着个体成长小学生自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独立性得到很大发展,此时小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固执,会由于某些小事而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其自身的语文成绩。其次,随着个体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差异逐渐加大,较低的智力水平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效果。
第二,学生行为方面的因素。首先,随着个体的发展其学习习惯会发生改变。一些小学生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自身成绩的进步;而另一些小学生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其次,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进入小学三年级以后,部分小学生会逐步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而,也有部分小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造成小学生之间成绩的巨大差异,进而产生两极分化。
2.2 学生自身以外的原因
学生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教师和学校。
第一,教师方面影响学生两极分化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存在错误的教学理念。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的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因为小学生自主意识不高,所以课堂中小学生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而此时教师却过分重视课本讲授的教学方法,忽略了能够增强师生交流的课堂活动的运用,从而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难以取得效果。最后,教师的评价方式存在错误。现阶段,部分教师评价学生的好坏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坏学生”。这种评级方法太过片面,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成长,进而加重了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第二,学校方面的因素。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多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然而现阶段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图书资源库,所以学生无法得到更多的课外读物,因此学生的阅读训练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产生两极分化。
2.3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一方面,现在大多数的小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对其过分溺爱,所以学生从小就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父母意识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此时习惯的养成已经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了,父母就把这个责任推给了学校。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或者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在外奔波,使得其对于学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疏忽,家庭教育方面几乎为空白,由于缺少家庭教育正确的引导,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基础以及学习习惯方面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甚至有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村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所以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4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因素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全面实施,其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更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因此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而且对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给予了老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如果老师没有认真备课,上课内容刻板、不生动,则很难吸引学生,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性,这使得一些思想懒惰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 避免两极分化产生的对策
3.1 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这种意识还不强,因此依靠小学生自己转变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很难的。所以,教师和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首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改善这一现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交流,更重要的还在于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切不可过分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学生。学生感受到平等之后,便不会产生消极低沉的情绪,从而其语文学习也就更有效果。
其次,教师要多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我们要改变以前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要更多地采用谈话、鼓励等教育方式。教师要针对成绩差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肯定学生哪怕十分微小的进步,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3.2 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第一,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单调的课堂讲授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活动为辅的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课堂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小学课堂中过多的课堂活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活动变成“闹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是要将课堂讲授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然后辅以适当的课堂互动,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成绩好的学生会习惯性地凑到一块,学习差的学生会凑到一块,如果教师让学生自主分组就会加速两极分化的产生,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组,不要按照成绩分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两极分化。虽然合作学习会使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但是在小组中成绩好的学生会很容易成为“焦点”,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成为“背景”,因此教师要适当增加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关注,多给他们鼓励与机会,从而帮助他们融入集体中。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自身程度不同,使得他们对于新课程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大多数老师对于教学的态度就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然而这种态度可能会加剧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分层教学。按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分层,程度相近的学生在同一层次,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这样有助于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学校要加强自身硬件设施的完善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因此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校要加大对图书资源的引进开发,在学校内建立小型的图书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4 结语
小学教学中的两极分化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并且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严重的两极分化会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以及教育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具体而言,我们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师教学方法,改善学习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通过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避免两极分化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徐芝梅.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6).
[2] 邹卡卡.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两极分化[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7).
[3] 陈常惠.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2(26).
一二年级: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以学习拼音及字词句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必须培养孩子一个能力:朗读。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更好。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三四年级: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会更加亲近还是远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
1.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力的时候,要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
2.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然后是阅读。
五六年级: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
2.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
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
七八年级:阅读/作文/文言文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初中的学习,由于初中语文和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孩子在上初中的开始阶段,会有不适应。家长在看到孩子语文成绩退步时也不要惊慌,应该帮助孩子仔细分析丢分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这个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重点,因此基础的字词拼音不该成为学习补课的重点,在学校认真读书记笔记即可。
2.阅读理解方面,需要开始系统掌握初中阅读知识点:文章的语言、结构、主题、材料、表达方式的内容。并且积累一定的阅读答题的技巧。
3.作文方面,需要了解考场作文的评分要求,学会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有意识地运用写作技巧,比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立意的新颖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文言文的学习,要注重字的积累,总结每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文章中的含义,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
九年级:归纳/梳理/总结
关键词:细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学习效果
【分类号】G712;TP301-4
由于高职高专的入取分数线越来越低,今年分数线150分,生源的基础普遍偏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加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 教师很难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要着眼细节, 做到细化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1细化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从三个方面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的小目标, 并在课堂教学中把细化的教学目标内容告知学生, 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1.1细化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和技能
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分层次细化,做到每个层次的目标都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以达到的、合理的,例如:Word中“插入图片”这个知识点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细化为1确定插入图片位置,2插入--图片--插入图片,3选定图片,打开格式--大小--裁剪,其中12两个目标是要求所有同学都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3个目标作为知识扩展,由每个学生能够接收的小目标,逐层提高,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会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1.2细化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t专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会学生利用课本、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学习,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教会学生今后在工作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先围绕问题把目标细化,然后各个击破,再综合,解决问题。
1.3细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树立美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例如:在讲“图文混排”时,通过美文、美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追求美的积极情感。 在讲“字体设置”时,在不同的字体设置中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美感。在讲“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时,通过模仿淘宝网,给出100件商品,要求学生又快又准的从中找出开运动会用的队服:衣服、裤子、鞋子组合,总价格不能超过100元。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实用性。总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知识以外的情感素养,树立美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2细化教学活动,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1创设趣味性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图文混排”时,我指着教室后面学生办的黑板报说,谁能把黑板报搬到电脑上,学生兴趣马上来了,积极动手。在讲 “共享文件夹”时, 我说教师机的共享文件夹上有很多小游戏, 同学们怎样才能偷这些文件玩呢?学生对游戏类的话题很感兴趣,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高涨。
2.2任务驱动, 分散教学难点, 逐层提高
如在讲授“插入表格”这个知识点时,先布置任务:要求插入一个外框双线型实线的表格,再分散难点:把一个任务分为两个小任务,小任务一: 插入--表格,小任务二: 表格工具--设计--表格样式--边框,小任务看书或在网络上找操作视频, 一看就会。由小任务一到二,分散难点,由简到繁、逐层提高,形成不同层次的任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3细微观察,及时答疑解惑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内容,不随意打断学生说话, 不急着提前作出评判。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几分钟前才讲过的内容, 即使学生提的问题听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教师也要耐心、细致的解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开认识上的疑惑,让他们的思维在模糊--清晰--模糊--清晰的反复中,不断理顺。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有一次讲授完“将文本转换为表格”,学生做练习:将用文本表示的“姓名,高数,物理,英语,总分 ”转换为用表格表示。课堂巡视时发现某学生, 刚开始做很认真,不一会儿就烦躁起来,原来他用“插入--表格--文本转换为表格--文字分隔位置--逗号--确定”作题时,总是显示不正确。这时,教师提示这里的逗号是英文状态下还是中文状态下的,她恍然大悟,原来中、英文状态下的逗号看起来相似,但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课堂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能正确听辨学生的发言,细致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 并对倾听获取的信息迅速作出教学决策,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细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效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细化教学评价,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在细化评价标准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积极上进。
3.1二次评价,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积极上进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好,笔者在平时测验时,通常给学生二次考试机会,二次评价。例如,利用“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模拟考试”系统进行课堂测验时,当学生交卷后,系统立即给出成绩,并说明学生哪些地方做错了。若学生对成绩不满意,允许学生再考一次,二次评价。通过二次测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积极上进。
一、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手段。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品质良莠不齐,勤懒迥异。环境是成长的摇篮,生活是活生生的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给学生一影响、熏陶、感染。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身边的美与丑,以恰当的方式提示班级同学身上的优点或缺点,让他们在对他人取长补短的同时,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受到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向学习品质好的同学看齐,在班集体内部确立自己某一方面的榜样。弘扬正气,摒弃缺点,营造比、学、赶、帮、超的集体氛围,激发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在班集体的墙壁上贴上名人的图像,或名人名言的书法条幅;黑板的顶上贴上一条大的标语作为班规,后墙上设宣传栏、表扬栏、竞赛栏并充之以切实的内容等,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指日可待。
二、打造高效课堂,优化学生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拥有时间才能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对语言的学习只有学生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的理解。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时,教师不防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新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说明预习的重要性。预习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按“预习”提示自学,找出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字的意义,了解内容。然后大声的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过,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课后“思考练习”自学。
(二)教师做好学生循循善诱的引路人
1、在预习中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力求学生自己通过对课文的再次深入理解来解决。
如教学《凡卡》一课结尾时,引导学生讨论:凡卡能否回到乡下?为什么?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回到乡下,他的命运又如何呢?为什么?通过步步深入,有创新,有价值的答案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引导、点拨不但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而且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生中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效果。
2、在每节课上都要留出充分的时间,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找答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不要满足于学生的某一种正确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角色:我们只是一个引导人。课堂上大胆的放手,注意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等方式,掌握方法,学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第一,要求学生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把在教室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二、课前预习,标出疑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预习:预先学习。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多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长期坚持,就能达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学会。优秀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平时自学也显得特别重要。
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初入小学时他们在学习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但在经过两三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成绩就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不当。有些教师对性格调皮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对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么简单粗暴地批评,要么放任自流,有时还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学生,从而挫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一些教师学历不达标,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不合理,一些偏远学校教师严重缺失,小学低年级往往是一些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的老教师担任教学,或一个教师包班教学。教师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平时不注重钻研业务,教学方法陈旧,仍采用“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讲课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教学手段简单生硬,使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加上个别教师缺乏耐心和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学生方面的原因
第一,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有些学生自我管束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还没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加之自身的年龄特点,活泼好玩,课下又没有进行一定的复习与巩固,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学得快也忘得快,久而久之便前面学着后边忘着。结果成绩往往不够理想。
第二,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消除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做法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爱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了解每一个学生,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心去积极地引导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要多鼓励,细心捕捉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挖苦、讽刺学生。让我们记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一,加强学习。(1)理论学习。认真研读各科《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各科的总目标和各年级的阶段目标,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认真学习各种课改资料及有关文件。从中领悟课改的实质,明确课改的一些关键环节和好的做法,及时了解课改的动向和要求。转变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老师们和一些课改先进的兄弟学校进行相互的观摩、交流和学习。让老师们真正地长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思考自己的课改。(3)学习教材。教师们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教材,熟悉本套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使用教材时才能有一种居高临下、运筹帷幄的感觉,懂得怎样合理地、科学地、有选择性地运用好教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课前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课上我们要充分展示教学技能,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不但抓好双基的落实,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课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第二,加强教研。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所以一定要加强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1)校内教研: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教研、不同学科之间的教研。(2)积极参加市、县级的一些教研活动。
第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俗话说:“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所以我们应博览群书,接受一些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而对新课程,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更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逻辑思维不强,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教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第一,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关系。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学生就完全是老师的事,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他们完全依赖教师在学校的教导。但是教师每周每个班就几节课,难免有疏漏,如果孩子所学的课程能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必然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在与家长沟通时,注意交谈的方式和用语,切不可过于严厉或谴责,我们要让家长明白彼此是平等的关系,都是能够而且应该督促孩子学习的。
第二,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可以电话交流、定期家访、家长来校,对于工作繁忙无法与教师交谈的家长,我们也应尽量找时间、找机会,或以书信形式进行交流等。但如果采用电话交流,第一个电话一定要是褒义的,否则家长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每次老师打电话来,都是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什么事,老师找来了。如果教师和家长在时间上都很方便,可以面对面谈论,那样更有利于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师对孩子在家复习状况的掌握。有了这份了解,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共同协商出一个更好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