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4:09
序论:在您撰写本教师思想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思想政治工作以教师为本,体现在理解尊重信任教师,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一)满足教师的思想需求
今天,教师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教育事业也并非世外桃源,社会的变革,名利的诱惑,多元的观念,浮躁的心态对教师产生深深的影响,带来种种考验。同时,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并有刚性标准和硬性规定,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教师有很大的压力和许多的困惑,他们对思想有强烈的要求,需要理性的阳光照进现实,需要迷津指点。面对教师的需求,我们的思想工作必须与时倶进,不断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思想工作的品位,才能满足教师的思想需求,才能使思想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满足教师成功的需求
思想工作不是单纯的说教,要以工作为平台,以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品质为目标。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师素养,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老师们看多了,学多了,心里自然有底,课上好了,差错少了,干起工作得心应手,就会有成就感。成就感会增添工作信心,有信心工作才会干得更好。
(三)满足教师对精神的需求
我认为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尊重关怀,尊重关怀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精神需求,从而调动其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情操,坚定教育信念,激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追求上来。可以开展与名人对话活动,或是请专家到校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或是播放专家讲座录像片等,使老师的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开展健康的文娱活动,消除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使教师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活动有助于领导者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当然,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化、社会化。
二、思想政治工作以教师为本,就是要体现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教师是学校真正的主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人翁意识。因此,思想工作必须着眼于学校全体成员,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都是思想工作者的局面。
(一)发挥党员作用,加强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充分发挥党员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党员、群众谈心制度,以制度做保证促使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位群众心田。我们提出谈心要求,要求党员谈心做到“六必谈”:教师思想苦闷、情绪波动时必谈;工作遇到困难或出现失误时必谈;与别人闹不团结时必谈;对领导有意见时必谈;对分配有看法时必谈。促使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口才,并以实际行动引导教职员工积极上进。
(二)发挥党支部作用,以“五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抓好学校教职工思想建设是党支部的重要职责,思想工作以师为本就要求思想工作必须用心去做。党支部提出以“五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即教师思想波动要谈心,教师有困难要关心,帮助教师要真心,说服教师要耐心,鼓励教师要安心。“五心”要求促使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去解决实际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充分发挥工妇团的作用
工妇团是学校群众组织,思想工作以师为本就应体现群众化。一是做好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工作,坚持校务公开,坚持重大事项向教职工通报,坚持定期听取教职工意见,让教师知晓学校的发展,支持学校的发展。二是在教职工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活跃生活,陶冶情操,激励精神,凝聚人心。民主意识的增强带来的是教师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增强,学校出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生动活泼的管理局面,思想工作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变成了平等的交谈,甚至是思想的互换。
三、思想政治工作以教师为本,体现在要多倾听教师心声,与教师交流沟通,真情感动人心
沟通是尊重人格,消除隔阂,增进友谊、达成共识的一剂良方,是心与心的交流、换位思考的过程,也是领导者掌握主动的一种手段。
(一)深入实际进行沟通
思想工作绝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所以一定要深入到教师中,多与他们进行私下交谈。私下交谈能听到正式场合下听不到的意见,有利于沟通和统一认识,了解教师的真实思想、情感态度,增进感情联系,加强相互了解,从而产生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气氛,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学会交流
善于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所遇到的困难与教师交流,并获得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了解教师的困难。
(三)学会倾听
许多管理者不愿倾听,特别是不愿倾听下属的意见,那就自然无法与下属进行真正沟通,进而影响了做思想工作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工作以教师为本,要求思想工作者本身就应具备人文精神
在教学上,首先工作态度认真,治学严谨。为了尽快进入状态,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提高业务水平,我常抽出时间听李立泽老师的课,基本上节节不落,并注意与其他老师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他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适合于普通班、北辰班的教学方案。我在每次备课前都深入研究挖掘教材教参,同时阅读了大量课外刊物;在备课过程中力求做到精、简、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课之后即时将讲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补充到教案中,不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断调整教学方法,结果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教学效果更好。在讲课中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线索明了,语言简练、生动、幽默,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学生的喜爱。每次讲完课,都精选习题留作作业,作业全收全批,还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注意写一些鼓励性的话,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我时刻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作为任课教师我经常找学生谈话,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增强他们学历史的兴趣和信心。有些学生在与我谈话之后成绩提高很快,如班的孙冠、邓涛等同学。对于后转来的学生和后进学生我也一视同仁,帮他们找教材,辅导资料,总之力争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比如班的李志强,由于初中历史学的就不好,高一几次考试考的都不理想,而对历史产生了畏难和厌学情绪,我及时找他给他讲方法,帮他串重点,串线索,并鼓励他一定要树立信心,结果他很快赶了上来。
经过努力的工作,在教学方面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校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二等奖,教案评比一等奖,所教班级会考通过率较高,高二以来班班历史成绩均在同类班级中领先。
对待上级指定的任务, 积极完成, 速度快, 质量好, 不讲条件, 不提要求。任劳任怨, 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范。每当接到领导下达的任务,我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光以上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以后还会继续努力,我今后的目标是:
一在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不是停滞不前, 自以为是。
二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在工作中, 虚心学习同事的先进教学经验,主动与同事搞好关系。言语谨慎, 举止得体, 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标准要求自己。
三在其它方面,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有缺点就改, 有不足就纠正, 争取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无可挑剔。总之一句话, 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 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我将一如既往地为保定二中的发展抛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在思想上,我与时俱进,关心时事,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工作,关注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认真钻研和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决定为教育,竭尽所能。
在工作上,认真对待,坚信“虽然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是我会努力做得更好”的信条。由于自己是个新教师,各方面经验较缺乏,也曾遇到许多的困难,但是我没有放弃,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老师、同事也都很热心地帮助我。平时的工作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认真工作,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爱每一个孩子,与我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地将以学生为本落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首先,“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价值取向。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一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人们应该从主体的需要来认识价值,客体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即是它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符合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呈现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2]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诉求是不同的,有的时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有的时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体发展价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两个方面。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前提,尊重人、关心人、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切社会工作的开展要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就要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具有充分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蕴藏着无比潜能的个体,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就要将“以学生为本”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牢牢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这个核心,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既然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应该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实际状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人得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属性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凸显其教育的特殊性,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满足学生正常的的思想政治诉求,又要建立在教育的一般性原理基础上,注重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想向自由王国的过渡是终极追求。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科技日新月异,产业不断变化升级,劳动逐渐实现从体力向脑力的过渡,实现不断变革。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劳动者,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的规定,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上的规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出来具有什么样思想政治素质的大学生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是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要求接受适合其个体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人生最大的自我价值,关键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发展成才。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不但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必须是主动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主动性这个内在因素。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体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真谛。让学生主动发展就是要特别注重学生发展的内发性和能动性。所谓内发性,指学生的发展是出自其内心的要求,而不是被迫的。所谓能动性,指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因此,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觉获取这些理论知识的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觉性、主动性等品质。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怎样坚持“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07-02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水平。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人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其社会性是毋庸置疑的”[1]。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目的是“人”,这就决定了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表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对“人”这个工作对象的关注,而且从根本上体现了其在培育人的使命中尊重“人”的价值取向。只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思想政治工作所承担的使命,也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青年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正因为如此,党历来高度关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时期新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交融深化,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信息时代,有利于青年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部分青年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必要的信心。他们对自身的前途和对社会的公平正义缺乏信任。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学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对待日常生活和学习态度懈怠,行为散漫,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缺少对个人发展清晰的规划。
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盲从心理严重。一些青年学生在发型、服饰以及生活方式上跟着潮流走,盲目效仿某些西方生活方式。他们崇尚金钱至上、实用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对传统美德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目标不明确,韧性不足,不能严于律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往往消沉颓废。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
二、坚持“以人为本”,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职业院校的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排斥纯理论性的说教。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拓宽新思路,积极探索工作的新途径,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具有实效性。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必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工作、廉洁从教。对待学生,做到公正、公平,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公平与正义。教育工作者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中,要保持平常心,淡泊名利,做正义善良的人,拥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情洋溢的生命活力。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为学生作出表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二)增强文化认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文化是一国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亦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3]。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必然途径。
优秀的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凝聚、激励作用。“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舍己利他的群己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和为贵的人际观,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4]。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教学中加强优秀中华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人本;思想政治;发展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尽管每个人的能力,知识与思想存在诸多差异,但是终究都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每个人在接受教育、引导的同时,更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与理解。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保持与员工的密切联系,脚踏实地地向员工学习,不断从员工中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尊重人的前提下,凝聚人的作用,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具体而言,在人本视角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修养高低决定着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程度,以及开展的成功与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本的理念,虚心向员工学习,关心员工,心系员工,成为员工的贴心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成为学习的带头人,努力学习先进的文化与技术,用自身的行动带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并坚持多层参与制度,完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在企业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不但要努力提高职工干部素质,同时要培养管理团队,实现管理能力的高水平、高效率。也必须完善监督机制,广开言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死角和空白点,接受大家提出的好的建议和意见,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并完善其创新。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是重要的管理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以发展与利益为目标,而思想政治工作则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都是服务于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能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若想调整整体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具体的实施起来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根据以下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第一,组织进行规划:遵循组织计划目标的设定,科学的建立组织机构,渗透到管理阶层的建设,根据工作性质分配工作,明确各阶层及其工作人员的只能所在,对于各阶层的工作人员随行进行沟通协调,不仅能掌握员工对组织公司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合理正确的分配员工职责;第二,员工计划和工作岗位分析:要了解组织的需求,近几年员工的需求,员工是否需要进行岗位的调换。掌握与岗位有关的信息是分析工作岗位的根本,例如,岗位内容,员工素质等。要让员工有尽其所能之地。招聘、绩效、分配资源以及报酬补助等因素均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第三,职业发展规划:组织有没有发展?个人有没有发展?这肯定是员工思考的问题。组织要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人生的理想,必须使组织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结合起来。促进员工的职业潜能达到最大化是组织整个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强调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之外,更多的是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得受教育者将正确的思想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与道德信念。将受教育者的内在认知外化为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自然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受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思想认识是否正确,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靠相应的社会实践来检验。在具体实施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首先要统一企业内部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的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局面,把自身体系建设推向纵深。其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要积极鼓励广大职工参与,做到各层面共同参与管理,对于员工思想政治出现问题要在改革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推动改革的成功实施。
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
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要想提升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更好的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的大局,就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客户服务的的工作方法,为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客户的市场满意度与认可度奠定基础。结合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方法、机制、作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拓宽路径,建设和谐文化,实现“软治理”。思想政治工作从机械化向电子化方向转变,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多层次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在“软治理”方面不断探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调节和优化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初衷。
五、加强对于人的激励
激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催化剂。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的激励必须具备多个条件。例如,思想政治工作所使用的激励方案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激励对象的客观需要,能够创造积极的客观条件,为完善进一步激励提供相对的导向作用。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保证激励方案对于每个人的机会均等,保持其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好激励时间和强度。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核心的改变,激励制度在不同时期有必要进行不同调整,以便能够随时调整人员的最佳状态,发挥出个人最大价值,加快达到预期目标的效力。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因此长期有效的实施激励制度需要提升激励的期限和强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顺应人的独特性心理,用更多激励鼓励人,使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信息化程度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先进的载体。信息化时代,先进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第一,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被思想政治工作者所使用。第二,是联系主客体的形式,能够使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形成互动,最终达到教育目的。思想必须借助载体,即利用物化形式承载与表现,才能得到反映。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开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有效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宣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众传媒载体既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影视、电视传媒等,还包括新型媒体,即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自媒体;其次,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传播快捷、交流宽松、信息丰富,能够满足人对信息的需求。第三,在文化建设和活动举行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顺应人的独特性心理,用更多激励鼓励人,使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使得人性不断提升的工作。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体现,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终极目标价值的追求。
参 考 文 献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就是人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生活变化发展极其迅捷的时代。现代社会人口的急剧增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跨越式发展,造成了更加激烈的人际竞争、职业竞争、职务竞争、岗位竞争,接踵而至的21世纪竞争将更趋激烈。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要适应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复杂的、转型的社会环境,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大学生虽然是同龄人中比较优秀的群体,具有较好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同样无法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具备适应时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的规格要求。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任务。高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才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3.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当前高校存在着只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而相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倾向,所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和行为规范呈现出滞后于大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发展的倾向,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健康全面发展,就不能适应社会科技进步和时展对大学生素质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必须加强和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依靠多种途径并采取多种措施具体落实这项工作。
1.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是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是启动大学生主体接受教育信息并保持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所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2.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影响,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忽视大学生个体差异,单纯利用和采取集体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个别教育,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要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育目标,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关于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南京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于2016年4月正式成立,我单位负责为期一年的培训工作。来自溧水区15个初中的50名数学骨干教师成为培育站的学员,笔者担任培育站的主持人。
回顾一年来的主持人工作,笔者深刻感受到,突出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培训工作,理解“线状”培训内涵,践行“陪伴式”培训,是培训工作能取得实效的关键。
一、突出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培训工作
培育站主持人的工作从制订计划到选取导师,再到实施培训都要立足于学员的知识基础、工作品质、教学实际以及家庭环境等的共性特征来全面思考、科学规划,为学员主动学、方便学、学得好而努力。
(一)充分做好调研,了解学员学情
在培育站准备阶段,笔者和整个培育站团队多次到溧水区农村初中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学员的学情。其中,问卷调查覆盖了全体学员,个别访谈抽样了20%的学员,以充分了解学员的学情。调研发现,在这些学员身上,既存在踏实、认真的良好工作品质,也存在缺乏理论指导、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以及“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通过调研,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学员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除了希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外,更希望参加由专门导师作长期指导的培训,获得较为系统的学习。
(二)立足学员需求,为主动学打好基础
根据学员专业成长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规律,笔者计划围绕当前学科教学热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数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邀请一批江苏省特级教师以课例为载体,做结构化、连贯性的专题讲座,就如何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做深入浅出的研究。笔者还计划邀请部分市区内一线青年骨干教师和学员共同开研究课,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学员理论学习和自身工作相结合的要求,又给予学员近距离接触江苏省特级教师研究成果的机会,还让学员和市区内一线青年骨干教师“同台竞技”,增加了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氛围,为学员主动学打好了基础。
(三)考虑学员实际,为方便学努力策划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培育站研修期为一年,需要完成总时间为30天的培训。如何安排培训学习能够与学员的实际工作和家庭生活和谐统一,成了笔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一开始,笔者计划让学员在暑假集中学习10天,在学期中间集中学习20天(也就是每月两天),从而完成整体的学习。但是经过了解,笔者发现大多数学员的孩子都处于学龄阶段,暑假独自在家10天不太令人放心。于是,笔者调整了计划,让学员在暑假集中学习4天,在学期中间每月集中学习3天(而且是2个星期六和1个星期四)。这样最大限度地协调了学员实际工作、家庭生活时间和培训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学员方便学提供了充分条件。
(四)建立导师团队,为学得好提供保障
要想学员“学得好”,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外,来自外部的帮助是必要的保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每个培育站都要安排6位导师。毫无疑问,只有教育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才能作为导师。但是从市区范围内看,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很多,应该邀请怎样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呢?考虑到不少优秀教师平时的工作任务繁重,不一定能满足学员的需求,笔者经过仔细的筛选,最终选择了南京市宁海中学的卜老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渠老师、黄老师、张老师,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教学教研室的陆老师和笔者自己作为导师。这6位导师中,卜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专业素养深厚,为人谦逊和善;其他老师都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渠老师、黄老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笔者)或高级教师(张老师、陆老师),而且都是教研员,有着丰富的教研经验。特别是有了陆老师的参与,培育站的培训工作和日常的教研工作就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员的发展持续提供动力。实践证明,这样的导师团队既可以充分保证导师把精力集中在学员的身上,又可以集中广泛的资源为培育站服务,从而为学员学得好提供了保障。
二、理解“线状”培训内涵,践行“陪伴式”培训
如果我们把在某一个时间点,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的培训称为“点状”培训的话,那么在某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围绕某一个主题持续进行的培训就可以称为“线状”培训。显然,培育站的培训属于后者。如何让这种形式的培训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觉得,除了要在学习内容上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更要在整个培训期间通过任务驱动、建立“网家”、精心管理,打造一个长期培训的空间,营造一个培育站导师以及管理团队始终在陪伴学员学习的氛围。我们把它称为“陪伴式”培训。
(一)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在培训过程中设计较多的实践任务,让学员除了“听”(讲座)还要“做”(任务),从而巩固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由此达到了拓展培训空间的目的。
我们组织了写学习心得、写读书笔记(读G.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写教研论文、设计课堂教学、制作微课等多项活动,并且要求导师通过面向全体的讲座和面向个体的交流,促进学员的学习效果。以写学习心得为例,部分学员提交的学习心得文档如图1所示。
以任务驱动为基础,我们还设计了丰富的研修活动,让导师全程陪同学员,既有关心,又有督促,真正促进学员的成长。比如,针对“教学设计”这一专题,我们设计了学员设计、导师批阅点评、学员修改、导师听课指导、学员二次修改、再次上课展示、共性问题集中指导、观摩示范课、教学设计比赛九个环节。
此外,我们还以赛促学,以评促教,为学员组织专门的解题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竞赛。在这些竞赛中,我们都做到对每一个学员进行赛后指导,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建立“网家”
为了方便研修活动的灵活开展,激发每位学员的学习动力,促进大家的交流共享和学员的自我教育,我们建立了一个可以陪伴学员成长的“网家”——初中数学培育站QQ群,将学员凝聚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群里,学员心态轻松,有问题可以个别或群体交流,还能不断分享学习心得;导师也可以围绕特定专题,推送各种资料,组织网络研讨。由此拓展了学习空间。
比如,我们围绕新授课探索活动的设计,在QQ群内推送了一些南京市名师的课堂实录,学员积极学习,踊跃发言。
又如,围绕学员普遍反映的论文写作难点,我们在组织理论讲座后,不断地在网上推送写作参考资料和范例,并且组织导师定期在网上指导、答疑:有群体指导,也有个体答疑。
总之,基于骨干教师的现在与未来,我们采用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网上课例点评、作文诊断、问题解答、资料推送等方式,由导师组对学员进行个别化、针对性的指导。
(三)精心管理
除了专家及导师团队的养分滋润外,精心的管理和贴心的服务也是“陪伴式”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开班时,笔者面向全体学员认真解读培育站培训方案,介绍研修思路、研修目标、研修重点、研修方式、研修内容以及研修时间安排,公布导师职责、学员守则,为培训明确了规矩。每次活动前,笔者都提前在QQ群里活动通知,预告活动内容以及相关专家,以便于学员准备问题与专家交流;每次活动后,笔者都及时在网上布置相关作业,以及公布每位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这可以促使学员学有成效。每次活动,分管校长、教研员、班主任均全程参与,各司其职,为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培育站培训的收获
长达一年的培训改变着每一位学员。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出学员的成长:学员在学习初期和学习中期各撰写了一次教学设计,第二次质量明显好于第一次;学员读过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后,从初步了解解题的四个步骤,单纯模仿G.波利亚的解题表进行解题教学,过渡到开始深层次地理解解题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设计解题教学;学员从完全不会独立命题,过渡到能根据效度和信度的基本指标尝试命制原创试题;学员从在网络上下载论文进行模仿,过渡到能根据自己的教学案例独立写出较深层次的论文;学员从从来没有制作过微课,过渡到自己尝试成功制作一个微课……种种表现都体现出学员们的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