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7:59:24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化学物质用途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3-0029-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成为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化学内容繁锁、抽象,知识点“易学难用”、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高中化学的正常教学。
初中与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是一种“短期衔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而真正科学的教学衔接是初中与整个高中阶段的“长期衔接”,它涵盖了短期衔接,并将其进一步拓展、延伸和优化了的教学衔接。
2 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结论
笔者于2009 年4 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找到学生化学学习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华东师大三附中(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
本次调查研究从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的角度,共设计客观性问题12个,开放性问题2个,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初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采用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有关统计结果与分析如下:
有关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只有3.97 %的学生认为初、高中化学“联系紧密”;在初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性”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性的认识普遍不及初中。究其原因――初高中化学教材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难免存在脱节的现象,其具体差异表现为:
(1)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主要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最基本的化学技能,知识容量小、知识点零散、不连贯、教材内容表达浅显,属于“生活中的化学”;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形象转为抽象,除了要掌握物质的个性,还要寻求物质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立体网络结构。
(2)基础理论
初中化学没有相对完整的化学理论。例如:提出了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却没有涉及到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却只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高中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论指导下教学,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具有理论丰富、应用广泛的特点。
(3)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知识点、对某种具体的性质或具体操作进行局部性、浅显性、单一性的观察,主要为“定性分析”;高中化学实验在实验的目的性、计划性方面更加深刻,实验过程中要求把变化与能量、运动、性质、理论等联系起来,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加入了“定量分析”实验、“设计(评价)实验”等实验类型,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进一步。
(4)化学计算
初中化学淡化了学生对化学式概念的理解,对不纯物质参加反应的计算要求降低,对化学反应的多部计算不作要求,主要围绕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高中化学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到一起,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气体体积、溶液浓度等相关计算,因此在计算难度和方法以及综合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有机化学
初中有机化学介绍的是“身边的化学”,以科普知识为主,只对常见物质(酒精、蔗糖等)常见的物理性质及应用加以介绍;高中有机化学在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制备方法、鉴别方法、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拓展,并对有机物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变形应用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有关初、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与初中相比,到了高中以后,一方面对于一些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例如“课前预习”(高中34.92 %―初中26.19 %)、“归纳知识点”(高中52.38 %―初中42.06 %)、“总结学习方法”(高中29.37 %―初中15.87 %)等,学生们能够比初中阶段更加重视;另一方面在高中阶段,有42.06 %的学生很少预习;有39.68 %的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偶尔”进行总结;同时有38.10 %的学生对于自己“自学能力”的情况没有把握。这说明进入高中后,由于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和主动调整的意识,因而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初三“题海战术”的反复操练,许多高一新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指令,学习主动性差;二是教师上课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学法指导的力度和频率不够;三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有“休息一下”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取精神影响较大。
有关初、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一般都能想办法解决,但其中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比率由初中阶段的40.48 %下降到高中阶段的35.71 %;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的比率由初中阶段的30.95 %下降到高中阶段的23.81 %;②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自己化学成绩“信心不足”的比率高达44.44 %;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来源,有49.21 %的学生是来自于“在集体中不甘落后”,“对知识的渴望”只占到19.84 %;③初中阶段近七成的学生感到课堂节奏慢或是适当,完全可以适应教师上课的节奏;到了高中,过半数的学生感到教学进程快,难以或是勉强可以跟得上教师上课的节奏。产生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与初中相比,高中化学课程难度明显加深,内容繁多、抽象,这使得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和不适应的情况。“我要学”变成“要我学”,靠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来维持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在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焦虑的心理状况:学生感到“听课时好像都听懂了,可做作业却毫无思路”;在难度不一的频繁考试中往往难保成绩的“绝对优势”,因此,很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心理上萌生了“自信危机”。
2.3 关于问卷结果分析的讨论
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化学的物质观、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网络的构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这些方面正是教学衔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对策及实践
3.1建立科学的化学物质观,保障衔接
从表象到本质,这就要求学习的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化学物质观是保障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以下介绍三种培养科学化学物质观的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策略
合理的化学物质观应该是在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建构的,没有化学知识做基础的化学物质观是空泛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培养学生化学物质观应该是在讲授化学知识时,结合学生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有倾向性的渗透。当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及时的给予指明或直接进行教授,即直接教学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在初中化学知识――“CO2性质”的基础上,在“晶体类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直接教学策略:
[学生]①写出碳、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描述CO2的物理性质
[教师]①展示石英图片,结合SiO2用途介绍其物理性质;②展示CO2、SiO2结构模型
[学生]通过物理性质、结构模型,判断CO2 SiO2晶体类型分别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教师]进一步总结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相似,但其性质可能不同;提出“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
(2)前导性信息教学策略
在物质观的建立过程中,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认知观念可以同化新观念时,教师可以在教授新观念之前,为学生提供引导性的材料,它比将要学习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学生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的学习材料,即前导性信息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获取新知识。
[案例]:在“乙醛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乙醛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键断裂方式,总结出乙醛的化学性质。首先提供给学生“前导性信息”:①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可以打开,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加成反应;②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乙醛分子中的甲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碳氢键的断裂――取代反应。
[围绕前导性信息,探究新知识]前导性信息出现后,学生对上述乙醛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①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②乙醛能被氧气等氧化;③乙醛与氯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总结新规律,完善物质观]在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回头重新审视“前导性信息”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对信息加以充分说明上升为学生的化学物质观,作为今后分析问题的工具和同化其他新知识的基础。
(3)自然科学方法论教学策略
自然科学方法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包括化学科学在内的各门具体自然科学认识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形成物质观的有效途径。自然科学方法论教学策略通过实验事实和资料的收集,一方面将所获得的化学物质观指导个体的科学行为,应用于科学实践;另一方面进一步从科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巩固或发展个体的化学物质观。
[案例]在“乙醇的结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初中化学“乙醇的性质”,通过性质实验来判断乙醇的结构。
[明确问题]乙醇的分子结构式是怎样的?
[收集事实和资料]a.分子式:C2H6O;b.化合价:C、H、O的化合价
[提出假说]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和碳、氢、氧的化合价,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对假说进行推理和判断]如果为结构(I),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2.5 mol或0.5 mol氢气;
如果为结构(II),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3 mol氢气。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乙醇分子的结构式是结构(I),而不是结构(II)。
以上三种培养学生化学物质观的教学策略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为保障初高中化学科学物质观衔接的连续性、流畅性,进行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化学物质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化学小实验,举行化学物质专题讨论,举办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化学物质观。
3.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落实衔接
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基础。从初中到高中,是思维方式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过程,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很大。在思维过程中,一方面将现实中联系着的东西分解开,另一方面又将它们结合起来,这样就在思想中产生了分析综合。在概念形成的教学活动中,可采用此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观察“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现象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②锌片上的电子为什么会流向铜片?③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氢气泡产生?④锌片和铜片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⑤从氧化――还原分析,两极各发生何种变化?⑥从能量转变角度分析,原电池是一种什么装置?
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每一个现象,综合得出原电池的概念。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经历反复思维的活动训练,对开阔探索科学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2)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所谓抽象与概括,是更高一级的分析综合。抽象就是通过分析,在思想上分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则是通过综合,在思想上将事物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在教学中用科学家发现概念和定律的研究过程来启发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是非常有效的。
[案例]:在“物质的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都没有看到单独的原子或分子,但是他们通过千千万万个原子或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客观现象,抽象得出原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概念。可以说他们是利用思维的力量,把物体“分割”成组成它的分子,将分子“分割”成组成它的原子。
这说明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可以达到实验手段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3)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同时这也是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其中,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是归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是演绎。在对规律性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时,可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在梳理“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时,由“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这一规律可知,由于非金属性:Si
[案例二]:在“卤族元素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由氯气的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②与某些非金属(如氢气)反应;③与水反应;④与碱反应;⑤与某些盐(如Na2S)反应,可推知,卤素单质大多有以上性质,此为归纳。
这类思维方式容易掌握,而且一经掌握,学习的思维就更具有逻辑性,同时对所学规律性知识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4)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心理学家指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创造现象力的发展速度快,开始把创造想象同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对理化实验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心理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有组织、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设计实验就是按照课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案例]: 在“测定NaHCO3(含NaCl杂质)的纯度”这一实验课题中,向学生提供烧杯、过滤装置、胶头滴管、滴定管、分液漏斗等仪器,另外提供BaCl2溶液、稀HCl溶液、稀H2SO4溶液、指示剂等。实验过程中,学生先分组讨论并设计出可能的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进一步评价、比较出最佳方案。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取m1 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称量m2 g沉淀。
方案二: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测生成气体CO2的体积(标况下)V1 mL。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方案三:取m1 g样品溶于水,加入指示剂,用标准盐酸C mol・L-1滴定,到滴定终点,耗酸V2 mL。
……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分析、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3 有效构建知识网络,促进衔接
初高中化学在体系上既有内在联系,又有阶段性变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到好处将新知识与过去所学知识以及后期将要出现的知识进行复习性、导向性和预见性的教学处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对于每一个新知识都要努力找到与之相关联的初中化学认知基础,从而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有效的构建。
(1)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
新知识总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遇到新情境时,教师应判断学生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初中知识是否稳固和清晰,从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案例]: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首先从初中介绍过的“酸性氧化物”和“元素化合价”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原有认知,然后,让学生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硫的价态”两方面考虑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这样,既完成了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认识,又在知识和方法上进行了积累和进一步构建。
(2)理清高中教材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呈现顺序
理清高中教材的逻辑结构就是要掌握学生在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知识上的联系和衔接,适时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教材的逻辑结构,熟悉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其整体结构。在向学生呈现新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进行推敲,这对于学生有效构建知识网络至关重要。
[案例]:“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这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在高中第一次学习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元素族的概念,为接下来学习氧族、氮族做准备;为后面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
(3)创设认知情境,引发知识碰撞
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的获得,也是对旧知识的改造。学生原有的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被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所补充、修正或替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不断地被破坏,新的平衡不断的形成,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努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改组与重建知识结构。
[案例]: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硫酸、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学生会根据初中已有的酸碱盐化学知识做出如下判断:pH7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这时,教师请学生动手验证这五瓶溶液的酸碱性,进而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入手,自然地引出了“盐类水解的概念”;接下来又通过形成该盐的酸碱性强弱,又顺理成章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在实验结果和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对知识结构的重整和构建将是非常深刻的。
(4)构建知识网络,揭示化学知识的有序性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化学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类比、归纳等方法,将已有的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分类,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使知识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案例]: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会感觉到高中化学所学的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在总体上很难把握。这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从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这条主线来组织整理各主要有机物如:醇、醛、酸、酯等物质的内部知识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建立知识网络图,从而,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就被提炼出来,整个有机化学的知识就显得更加有规律、有序。
4结束语
教学衔接是教学中永恒的研究课题。在高一新生入学后,很多教师在初中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就不赘述了。笔者认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在思想上做好长期衔接的准备是前提;建立科学物质观的衔接是重点;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关键;有效构建认知结构是保障。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以下变化:在组织线索上,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按照“元素族”组织内容,而是以突出“元素”为核心来学习;在研究思路上,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物质,而是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到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当中;在教育功能上,原来重点掌握物质性质的具体知识,现在不但要求掌握物质性质,同时还要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思路,树立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新课程的变化,必需调整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育教学功能。
一、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落实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的、概括化的、上位的认识观念[1]。
新课程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线索突出元素观和分类观,即围绕某一种元素,学习含有该元素的主要物质的核心性质,以及该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主要按照物质的类属来研究,而不是遵循传统的“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线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能够树立元素的观念,知道自然界的林林总总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其次树立分类观,如知道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有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等,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的物质性质不同;再次形成转化观,转化充分体现物质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如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
二、注意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树立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由于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发生了改变,课程内容的组织也发生了变化,整个中学化学课程分为三个连续的、不断深化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入门性的启蒙教育(义务教育化学),第二阶段是共同的全面发展(必修课程模块),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课程模块)。这三个阶段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各部分之间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构成一个由具体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前后一脉相承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层次性不仅表现为知识内容不断深化和提高,也表现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化合物部分内容的选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在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指出“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只要求简单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则要求学生“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并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组成和性质方面进行了丰富、发展和深化;到了高中选修化学,要求学生“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3]”。从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各方面做了全面深化与提高,从面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想顺利地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清醒认识,要清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分别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程度,要树立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而不能不顾学生实际,从高一就直接瞄准高考,“一竿子插到底”地实施教学。
三、重视实验教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牢固掌握提供事实依据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和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思路是:在学习典型的金属族“碱金属”和典型非金属族“卤素”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元素周期律”,然后利用周期律指导其它各元素族的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无机物部分)都编排在了必修1,在必修2中才开始学习元素周期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和化学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新的课程结构弱化了元素族的观念,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周期律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和氯、氮、硫、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
教材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般理论到个别物质”演绎式的教学思路,而是充分利用实验,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事实材料,经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和心理体验,思考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个别材料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经历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记忆才能久远。笔者记得读高中时,铝热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但同学们一直掌握得很好,原因得益于这个反应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和化学老师当时激动自豪、手舞足蹈的神情。
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促进知识建构
传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去情景化的,直接介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导致学生认为化学枯燥、难学、易忘,同时学生在应用物质性质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对话与合作产生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加工设计,积极开发和有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进入学习和活动的状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五、为学生设计以探究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活动,经历探究过程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的结论,还要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核心的化学观念,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5]。
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精讲多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忆,通过回忆、联想、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多种探究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的锻炼、情感的培育。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研究材料、进行探究、形成认识、领悟方法、习得能力、体验情感的过程。
六、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渗透STS理念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与今天社会生活中的能源、环境、粮食、生命的进化等热点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经常接触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渗透STS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及时梳理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
以前的教材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是以族为中心,周期表上典型的几族元素都要学习,每一族都是找出一个代表物,系统学习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存在形式、用途等,然后学习该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大多数教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研究思路。
化学新课程是以元素为核心的,而不是以“族”为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处理和组织跟原来的教材相比,系统性和结构性都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新的知识体系,建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系统。
在每一个主题单元完成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例如以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为线索,也可抓住不同物质性质的某些相似性或不同点加以对比,还可按物质结构、性质、存在形式、制取方法、用途之间因果关系加以总结等。
另外,教师除了要向学生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归纳、整理的方法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47
[2] 肖川,邹海龙,明海.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72
[3]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73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兴趣;细节;互动;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化学对教学目标也不断更新完善。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高中化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还要使其具备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现以上目标的重点教学模块就是实验教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比较消极,我认为想要真正推进实验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比较理想。
一、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当前学生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态度消极,提不起兴趣,做实验敷衍了事,无论结果如何,做完就置之不理了,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学生兴趣的缺失。据观察了解,其实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是有兴趣的,只是开展实验的方式和教师、学校的实验态度导致学生丧失兴趣。
第一,很多学校关注升学率的高低,因为实验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极少,又都是书面实验设计,因此学校把实验课减少代替为课堂教学,学生长久不做实验无法发现实验的乐趣,就养成惰性思维,懒得动手。因此学校应该先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实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日常课余时间自主设计小实验,激发动手兴趣;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示范性实验演示,让专业教师为学生展示准备完全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校内形成积极的实验氛围,促使学生兴趣的产生。
第二,学生失去兴趣可能是因为实验过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没有自主思考和进行的空间,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压迫感,对实验产生排斥情绪。不少教师为了赶快完成实验,敷衍教学任务,就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提示一步一步照搬,学生主体性被严重压抑,因此对实验提不起兴趣来。教师应该注意到高中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发展需求,因此建议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多设置问题让那个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活泼金属单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单质被氧化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第三,经实践发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现场为学生演示简单的实验,例如金属燃烧实验,通过五颜六色的色彩冲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促使学生产生实验欲望,从而产生兴趣。总之,兴趣的培养是为了更顺利地开展实验教学做好铺垫。
二、化学实验需要注意细节问题
之所以把细节单独列为实验的重点,是因为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不仅是为了保护仪器设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不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或者态度随便导致实验失败严重者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高考中也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安全、科学意识的考查。
第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来为学生敲响警钟,高尚学生只有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可以促进实验的顺利完成,甚至能带领学生发现新的化学物质,例如青霉素的诞生等。借助著名的化学研究者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提高学生注重细节的意识。
第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强调化学实验仪器、化学物质等的使用、存放要求和注意事项。例如试管的多种用途,每种用途是使用方法不同;试剂有的容易被氧化,如亚铁盐、苯酚等;有的容易被风化、升华或者遇热易分解。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些基本常识了如指掌,这是顺利开展实验的前提。总之,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实验科学意识。
三、互动是实验教学的过程要求
互动是一种理想的实验状态,要求班级整体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每个人的参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帮助,彼此激发新的想法。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实验课的时候实验氛围较差,学生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甚至还有学生故意扰乱他人实验进度,这都是缺少互动的原因。
第一,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其进行合理分组,一个小组内成员互相弥补和促进,这是实现有序互动的前提。例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性格浮躁、实验粗心大意,而有的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好,但是实践信心不足,却相对谨慎细心,教师应该让互补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互相带动。
第二,不少教师对实验不上心,一般就是先讲实验流程,然后就让学生自主操作,虽然把时间交给了学生,但是教师的缺位导致学生实验过程出现阻碍。教师应该实现和学生的互动,以此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是实验的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引导者,要负责发挥自己的作用,随时观察学生的实验进程,促使其得到理想实验结果。总之,互动是包括教师在内的班级整体互动,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实验的习惯。
四、创新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创新作为重要内容和化学实验联系起来。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今后为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打破思维禁锢。但是当前高中化学实验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实验流于形式,只要定期做实验就行,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压制,一直在做没有挑战性的简单实验。
第一,教师可以借助简单实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让学生猜想替换反应物质会发生什么结果或者改变反映试剂的量会有什么实验现象等,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多思考、多做、多总结反思。
第二,实验创新要求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在课堂开始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使其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化学公式;化学实验;化学总结
一、掌握化学课本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与初中化学教材相比,高中化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加深,也更加注重推理,对知识综合了解和掌握的要求也更高。高中化学逐渐把问题的研究由现象深入到本质,出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出现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化学是理科学科,因此它的课本阅读起来不那么容易:首先,让学生应该全面阅读教材,大体了解每一节的内容,在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反复琢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好记录,方便以后的复习。最后,教会学生把知识系统化。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化学成绩,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还有,在看书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笔记。高中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且繁杂不集中,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教材知识浓缩到笔记中,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教师的课堂讲解,不断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复习并不是单纯地回顾知识,而是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坚持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记的知识点很多,死记硬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所以,要掌握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比较法、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这些都离不开里教师的帮助和辅导。如在涉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比较学习,让其记住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掌握这两类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并使之联系教材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记忆和学习,从而达到令学生一看到某个化学反应,马上就能想出相关的化学现象;一看到某个化学方程式,马上就能想到这个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每个化学物质的性质,想到这些化学物质又能跟其他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的程度。
二、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最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化学实验不容忽视。
化学实验从观察开始。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学生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教师要对锌放在稀硫酸中能够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的现象提出“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一来,既则能够让学生的感性知识得以升华,也能使之对化学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化学实验操作中还有许多注意事项。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三、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知识,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化学总结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教会学生从知识点出发,以知识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例如在教授研究卤素知识点时,可应用这样的教学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在这个施教过程中,学生可以知道:( 1 )结构的规律性。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2)性质的规律性。由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断知道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后形成离子还原性较弱。而其他含有卤素(正价)的化合物大多数都有较强的氧化性等。又如,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依据物质的特点,把所学过的一类物质归纳起来,如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可以归纳总结为原子晶体有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等。再如,让学生根据典型的习题归纳出常用解题方法,如高一化学的物质守恒计算、混合物计算等。
此外,学生在进行化学练习过程中,在订正答案之后把重点归类、总结,则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才能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型得心应手。例如:在既能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的相关题中,只需总结出:两性物质〔Al,Al2O3, Al(OH)3〕,弱酸弱碱盐、氨基酸、蛋白质等这类物质能满足上述要求,其他的都不行,这也方便了记忆。又如,在对有关物质组成的计算中,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含硫量为a%,让你确定Fe的百分含量。只要稍加注意,量自然是1-3a%了。类似题目很多,如: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硫的百分含量,求含氧量;CH3COOH和CH3COOCH2CH3混合物中,知道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要求碳的百分含量等解题思路都相同。只要多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自然手到擒来。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化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敏感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自我表现欲望也很强烈。教师要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去自然地关注学生的变化,肯定学生的优势。高中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在教学中,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也会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得到建立。一位平易近人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依赖。化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对待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给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轻松和谐。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跟着自己进行化学学习。当学生勇于表达观点时,哪怕存在错误,也要从其他角度进行肯定,激励学生与自己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形成,大大提高化学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科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讲解《氨硝酸硫酸》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关于三种化学物质的性质,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到三种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并利用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三种物质的用途。当学生对其具有基本认知时,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得以创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对化学知识进行验证,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三、加强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改革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只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让化学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各学科学习模式的相似化,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过于枯燥。作为一个自然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且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比如在讲解《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总结尽可能多的能源利用方法。在课堂中,通过抢答的方法去回答能源应用方面的问题,以计分的方式决定胜负,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
四、结语
一、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如今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尽管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低,课堂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个人主观行为,教师不可用自己的地位代替,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章中《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这节内容时,我就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让他们通过网络技术或者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有关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资料,如金属资源的开发,金属冶炼,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等等,然后将寻找到的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课堂上,让各个小组轮流进行总结性阐述,然后展开分析、交流和讨论。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进行论述,一方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化学课堂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一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讲授课本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而是在新课的引入环节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对铁这种物质比较熟悉吧,它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你们知不知道铁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还有,钢铁易腐蚀、铁锅易生锈、铜质水管易长铜绿,这究竟是为什么?你们在吃零食时,经常会在包装袋里发现一小包铁粉,那么放铁粉的目的又是什么?以上这些问题,都涉及今天我们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这样,我通过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了本节内容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进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化学新知的学习中来。
三、开展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教师应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和体验,通过化学实践促进化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除了必要的课内教学,我们还应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 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99-02
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诸多元素化合物的组成、性质、规律、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等。然而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有繁重的课业压力,课下很少有时间去复习和记忆课上所学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师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分类教学法将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法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简单快速地记忆化学知识。
一、性质分类,鉴别物质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鉴别各种不同的元素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如果对每一种化合物一一进行分析,讲解鉴别该物质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的记忆,而且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对相似性质的化合物进行归类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鉴别物质的规律与方法,学会熟练地解决这类题型。
比如,笔者在讲到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鉴别与分离时,讲到了Na2CO3 与 NaHCO3 之间相互鉴别的方法。于是笔者对碳酸正盐与碳酸酸式盐之间的这一类型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讲解。一般来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碳酸正盐的热稳定性要强于碳酸酸式盐;碳酸正盐与氯化钡、氯化钙溶液容易生成碳酸盐沉淀,碳酸酸式盐与盐类溶液不易生成沉淀;碳酸正盐不能与氢氧化钠等发生反应而碳酸酸式盐则能与之发生反应产生水并放出气体。当然两者也有相同的性质,比如都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等。在鉴别碳酸正盐与碳酸酸式盐时,可以利用两者性质的不同之处,例如利用碳酸酸式盐的热不稳定性进行鉴别。加热两个目标溶液,产生气泡的则为碳酸酸式盐。也可以利用碳酸正盐能与氯化钡、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这一性质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衍生了其他的分类,总结了可以通过加热法进行鉴别与分离的化学物质,例如碳酸铵加热后会生成气体,氯化铵受热会分解成气态;利用沉淀生成法进行鉴别与分离的化学物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讲解,使知识变得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元素分类,构建网络
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相联系起来,构架出一个知识网络。可以通过将各种元素进行分类,建立每一种元素相关联的化学物质的知识结构,分析各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从而使知识在头脑中更加具体与清晰。
比如在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复习时,笔者构建了一个以钠元素为中心的辐射图。由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笔者分别对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讲解,例如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白色无定形片状或粉末,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强刺激性,到 400℃以上可以分解成金属钠和过氧化钠,应当密封干燥保存。介绍完每一种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后,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各个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问题,例如如何从固体钠得到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先将钠放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钠,4Na+O2=2Na2O;然后将适量的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最后使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使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碳酸氢钠,NaOH+CO2=NaHCO3。另外,学生可以利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转化关系生成另一种物质,例如得到碳酸氢钠后,可以对其充分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碳酸钠2NaHCO3Na2CO3+ CO2+ H2O。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元素进行分类,讲解由具体某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与网络,达到了很好的复习巩固与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反应分类,强化认知
在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习很多的化学反应,并且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成为学生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记忆与书写这些方程式,总是会犯一些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根据不同的形式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认知。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的化学反应时,将众多的化学反应分为基本反应与非基本反应两类。基本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笔者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了每种类型的基本反应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非基本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CO2+Ca(OH)2 =CaCO3+H2O 等。
此外,在有机化合物的复习中,笔者也同样应用这样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梳理与巩固了无机化合物这部分内容中重点的化学反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多元分类,全面理解
每一种分类的标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往往会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教学,从而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促进学生全面理解与吸收知识。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硫元素进行复习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首先从存在状态的角度入手,将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其中气体的化合物有 SO2、H2S、SO3 等,固体的化合物有 MgS、CS2、FeS2、Na2S 等,液体的化合物有 H2SO4、CuSO4 等;然后接下来从性质入手,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硫化钠、浓硫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例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酸性与吸水性,可以与铁、铜等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笔者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复习各个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例如三氧化硫受热分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硫与氧气。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从多种分类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复习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具体的化学反应等,使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并全面理解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巧用分类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鉴别物质、构建网络、强化认知、全面理解,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与吸收化W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小媛,李江波.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 提高高中化学复习课效率[J].课程教学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