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据安全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16 18:03:44

序论:在您撰写数据安全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数据安全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无线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一、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

1.1插入攻击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这种部署或创建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可对接入点进行配置,要求客户端接入时输入口令。如果没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入点通信,从而连接到内部网络。但有些接入点要求的所有客户端的访问口令竟然完全相同。这是很危险的。

1.2漫游攻击者攻击者没有必要在物理上位于企业建筑物内部,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扫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用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移动设备嗅探出无线网络,这种活动称为“wardriving”;走在大街上或通过企业网站执行同样的任务,这称为“warwalking”。

1.3欺诈性接入点所谓欺诈性接入点是指在未获得无线网络所有者的许可或知晓的情况下,就设置或存在的接入点。一些雇员有时安装欺诈性接入点,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已安装的安全手段,创建隐蔽的无线网络。这种秘密网络虽然基本上无害,但它却可以构造出一个无保护措施的网络,并进而充当了入侵者进入企业网络的开放门户。

1.4双面恶魔攻击这种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无线钓鱼”,双面恶魔其实就是一个以邻近的网络名称隐藏起来的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等待着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户进入错误的接入点,然后窃取个别网络的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1.5窃取网络资源有些用户喜欢从邻近的无线网络访问互联网,即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企图,但仍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网络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

1.6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视正如在有线网络中一样,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线数据包分析,即熟练的攻击者用类似于有线网络的技术捕获无线通信。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捕获连接会话的最初部分,而其数据一般会包含用户名和口令。攻击者然后就可以用所捕获的信息来冒称一个合法用户,并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一些非授权的命令等。第二种情况是广播包监视,这种监视依赖于集线器,所以很少见。

二、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技术方法

2.1隐藏SSIDSSID,即ServiceSetIdentifier的简称,让无线客户端对不同无线网络的识别,类似我们的手机识别不同的移动运营商的机制。参数在设备缺省设定中是被AP无线接入点广播出去的,客户端只有收到这个参数或者手动设定与AP相同的SSID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而我们如果把这个广播禁止,一般的漫游用户在无法找到SSID的情况下是无法连接到网络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黑客利用其他手段获取相应参数,仍可接入目标网络,因此,隐藏SSID适用于一般SOHO环境当作简单口令安全方式。

2.2MAC地址过滤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AP的设定,将指定的无线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输入到AP中。而AP对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都会做出判断,只有符合设定标准的才能被转发,否则将会被丢弃。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支持大量的移动客户端。另外,如果黑客盗取合法的MAC地址信息,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适用假冒的MAC地址登陆网络,一般SOHO,小型企业工作室可以采用该安全手段。

2.3WEP加密WEP是WiredEquivalentPrivacy的简称,所有经过WIFI认证的设备都支持该安全协定。采用64位或128位加密密钥的RC4加密算法,保证传输数据不会以明文方式被截获。该方法需要在每套移动设备和AP上配置密码,部署比较麻烦;使用静态非交换式密钥,安全性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但是它仍然可以阻挡一般的数据截获攻击,一般用于SOHO、中小型企业的安全加密。

2.4AP隔离类似于有线网络的VLAN,将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使之只能访问AP连接的固定网络。该方法用于对酒店和机场等公共热点HotSpot的架设,让接入的无线客户端保持隔离,提供安全的Internet接入。

2.5802.1x协议802.1x协议由IEEE定义,用于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中的端口访问与控制。802.1x引入了PPP协议定义的扩展认证协议EAP。作为扩展认证协议,EAP可以采用MD5,一次性口令,智能卡,公共密钥等等更多的认证机制,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

2.6WPAWPA即Wi-Fiprotectedaccess的简称,下一代无线规格802.11i之前的过渡方案,也是该标准内的一小部分。WPA率先使用802.11i中的加密技术-TKIP(Tem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这项技术可大幅解决802.11原先使用WEP所隐藏的安全问题。很多客户端和AP并不支持WPA协议,而且TKIP加密仍不能满足高端企业和政府的加密需求,该方法多用于企业无线网络部署。

2.7WPA2WPA2与WPA后向兼容,支持更高级的AES加密,能够更好地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由于部分AP和大多数移动客户端不支持此协议,尽管微软已经提供最新的WPA2补丁,但是仍需要对客户端逐一部署。该方法适用于企业、政府及SOHO用户。

2.802.11iIEEE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的无线规格,致力于彻底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草案中包含加密技术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与TKIP,以及认证协议IEEE802.1x。尽管理论上讲此协议可以彻底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适用于所有企业网络的无线部署,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支持此协议的产品问世。

第2篇

电子数据安全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上的一个子项安全系统,它既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的一部分,但又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紧密相连,从一定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安全其实质即是电子数据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为:“计算机系统有保护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不被偶然或故意地泄露、更改和破坏。”欧洲几个国家共同提出的“信息技术安全评级准则”,从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来衡量计算机安全。对电子数据安全的衡量也可借鉴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保密性是指计算机系统能防止非法泄露电子数据;完整性是指计算机系统能防止非法修改和删除电子数据;可用性是指计算机系统能防止非法独占电子数据资源,当用户需要使用计算机资源时能有资源可用。

二、电子数据安全的性质

电子数据安全包括了广义安全和狭义安全。狭义安全仅仅是计算机系统对外部威胁的防范,而广义的安全是计算机系统在保证电子数据不受破坏并在给定的时间和资源内提供保证质量和确定的服务。在电子数据运行在电子商务等以计算机系统作为一个组织业务目标实现的核心部分时,狭义安全固然重要,但需更多地考虑广义的安全。在广义安全中,安全问题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安全问题的性质更为复杂。

(一)电子数据安全的多元性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环境中,风险点和威胁点不是单一的,而存在多元性。这些威胁点包括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安全管理三个主要方面。物理安全涉及到关键设施、设备的安全和硬件资产存放地点的安全等内容;逻辑安全涉及到访问控制和电子数据完整性等方面;安全管理包括人员安全管理政策、组织安全管理政策等内容。电子数据安全出现问题可能是其中一个方面出现了漏洞,也可能是其中两个或是全部出现互相联系的安全事故。

(二)电子数据安全的动态性

由于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电子数据安全问题就具有动态性。因为在今天无关紧要的地方,在明天就可能成为安全系统的隐患;相反,在今天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将来就可能已经解决。例如,线路劫持和窃听的可能性会随着加密层协议和密钥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而客户机端由于B0这样的黑客程序存在,同样出现了安全需要。安全问题的动态性导致不可能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三)电子数据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的多元性使仅仅采用安全产品来防范难以奏效。例如不可能用一个防火墙将所有的安全问题挡在门外,因为黑客常常利用防火墙的隔离性,持续几个月在防火墙外试探系统漏洞而未被发觉,并最终攻入系统。另外,攻击者通常会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例如对物理设施或协议、服务等逻辑方式对系统进行试探,可能绕过系统设置的某些安全措施,寻找到系统漏洞而攻入系统。它涉及到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软件知识,从最底层的计算机物理技术到程序设计内核,可以说无其不包,无所不在,因为攻击行为可能并不是单个人的,而是掌握不同技术的不同人群在各个方向上展开的行动。同样道理,在防范这些问题时,也只有掌握了各种入侵技术和手段,才能有效的将各种侵犯拒之门外,这样就决定了电子数据安全的复杂性。

(四)电子数据安全的安全悖论

目前,在电子数据安全的实施中,通常主要采用的是安全产品。例如防火墙、加密狗、密钥等,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会被提出:安全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是如何保证的?这个问题可以递归地问下去,这便是安全的悖论。安全产品放置点往往是系统结构的关键点,如果安全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差,将会后患无穷。当然在实际中不可能无限层次地进行产品的安全保证,但一般至少需要两层保证,即产品开发的安全保证和产品认证的安全保证。

(五)电子数据安全的适度性

由以上可以看出,电子数据不存在l00%的安全。首先由于安全的多元性和动态性,难以找到一个方法对安全问题实现百分之百的覆盖;其次由于安全的复杂性,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再次,即使找到这样的方法,一般从资源和成本考虑也不可能接受。目前,业界普遍遵循的概念是所谓的“适度安全准则”,即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度的安全目标并加以实现。

三、电子数据安全审计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是对每个用户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操作做一个完整的记录,以备用户违反安全规则的事件发生后,有效地追查责任。电子数据安全审计过程的实现可分成三步:第一步,收集审计事件,产生审记记录;第二步,根据记录进行安全违反分析;第三步,采取处理措施。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工作是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凡是用户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活动、上机下机时间,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内敏感的数据、资源、文本等安全有关的事件,可随时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便于发现、调查、分析及事后追查责任,还可以为加强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一)审计技术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技术可分三种:了解系统,验证处理和处理结果的验证。

1.了解系统技术

审计人员通过查阅各种文件如程序表、控制流程等来审计。

2.验证处理技术

这是保证事务能正确执行,控制能在该系统中起作用。该技术一般分为实际测试和性能测试,实现方法主要有:

(1)事务选择

审计人员根据制订的审计标准,可以选择事务的样板来仔细分析。样板可以是随机的,选择软件可以扫描一批输入事务,也可以由操作系统的事务管理部件引用。

(2)测试数据

这种技术是程序测试的扩展,审计人员通过系统动作准备处理的事务。通过某些独立的方法,可以预见正确的结果,并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用此方法,审计人员必须通过程序检验被处理的测试数据。另外,还有综合测试、事务标志、跟踪和映射等方法。

(3)并行仿真。审计人员要通过一应用程序来仿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当给出实际的和仿真的系统相同数据后,来比较它们的结果。仿真代价较高,借助特定的高级语音可使仿真类似于实际的应用。

(4)验证处理结果技术

这种技术,审计人员把重点放在数据上,而不是对数据的处理上。这里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选择和选取数据。将审计数据收集技术插入应用程序审计模块(此模块根据指定的标准收集数据,监视意外事件);扩展记录技术为事务(包括面向应用的工具)建立全部的审计跟踪;借用于日志恢复的备份库(如当审计跟踪时,用两个可比较的备份去检验账目是否相同);通过审计库的记录抽取设施(它允许结合属性值随机选择文件记录并放在工作文件中,以备以后分析),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设施抽取用户数据。

二是从数据中寻找什么?一旦抽取数据后,审计人员可以检查控制信息(含检验控制总数、故障总数和其他控制信息);检查语义完整性约束;检查与无关源点的数据。

(二)审计范围

在系统中,审计通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来实现。审计范围包括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审计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检测和判定对系统的渗透及识别误操作。其基本功能为:审计对象(如用户、文件操作、操作命令等)的选择;审计文件的定义与自动转换;文件系统完整性的定时检测;审计信息的格式和输出媒体;逐出系统、报警阀值的设置与选择;审计日态记录及其数据的安全保护等。

应用程序审计子系统的重点是针对应用程序的某些操作作为审计对象进行监视和实时记录并据记录结果判断此应用程序是否被修改和安全控制,是否在发挥正确作用;判断程序和数据是否完整;依靠使用者身份、口令验证终端保护等办法控制应用程序的运行。

(三)审计跟踪

通常审计跟踪与日志恢复可结合起来使用,但在概念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日志恢复通常不记录读操作;但根据需要,日记恢复处理可以很容易地为审计跟踪提供审计信息。如果将审计功能与告警功能结合起来,就可以在违反安全规则的事件发生时,或在威胁安全的重要操作进行时,及时向安检员发出告警信息,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对策,避免损失扩大。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

审计跟踪的特点是:对被审计的系统是透明的;支持所有的应用;允许构造事件实际顺序;可以有选择地、动态地开始或停止记录;记录的事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被审讯的进程、时间、日期、数据库的操作、事务类型、用户名、终端号等;可以对单个事件的记录进行指定。

按照访问控制类型,审计跟踪描述一个特定的执行请求,然而,数据库不限制审计跟踪的请求。独立的审计跟踪更保密,因为审计人员可以限制时间,但代价比较昂贵。

(四)审计的流程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工作的流程是:收集来自内核和核外的事件,根据相应的审计条件,判断是否是审计事件。对审计事件的内容按日志的模式记录到审计日志中。当审计事件满足报警阀的报警值时,则向审计人员发送报警信息并记录其内容。当事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满足逐出系统阀值,则将引起该事件的用户逐出系统并记录其内容。

常用的报警类型有:用于实时报告用户试探进入系统的登录失败报警以及用于实时报告系统中病毒活动情况的病毒报警等。

第3篇

关键词信息链;信道;安全策略;容灾;访问控制

1引言

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的不断演化,通信、计算机、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发展与融合,人们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与施用等方面的能力空前提高,信息技术革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信息极度膨胀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的可靠和信息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本文着重对以计算机、网络传输等为载体的信息链作简要阐述,对如何保证其安全提供一些方法。

2基本概念

质量、能量和信息是物质的三大基本属性,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和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所谓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运动状态的直接或间接表述。信息具有时效性、寄载性、共享性、可计量性和可控性等特征[1]。

其中信息的可计量性已由信息论奠基人、美国数学家C.EShannon和控制论的鼻祖维纳在上个世纪以概率论为工具从数学上证明了平均信息量,即信息熵H(x)

H(x)=∑P(xi)h(xi)(i=1,2,,n)

由一组xi(i=1,2,,n)事件组成的集合为信源,每个事件出现的概率分别是P(x1)、P(x2)、P(x3)、P(xn)且

∑P(xi)=1(i=1,2,,n)。

定义h(xi)=-P(xi)(i=1,2,,n),h(xi)称为这一事件xi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的可控性体现了信息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复杂性。为了更有效地将信息系统应用到不同的任务和需求中去,应运而生了各种信息技术,如信息的搜索技术、信息的传输技术、信息的存储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信息的施用技术等。这些技术广泛运用于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于信源、信道、信宿等几个重要环节。

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信息的获取和产生主要依赖于信源;而信道是信息传递的物理通道或媒介,是衔接信息与信宿的桥梁;信宿是信息传输的终点或目的地,是信息的接受者或利用者,是信息的归宿。信源产生消息,而信宿接受消息,信道用于传递消息,因此信息系统产生了信息链。信息链以其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化、集成化、多媒体化为显著特征,每个环节的信息链中各子系统的侧重点不同。而信息在信息链中快速传递与广泛共享大大加强了需求各方对信息的搜集、传递、处理和施用的能力[2]。

图1信息系统的流程框图

为了使信息系统内的资源少受或不受自然和人为等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必须对信息系统中信息链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加以保护,使其能够正常、稳定、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转。信息系统的流程图可参见图1。

3信息链中的数据安全策略

以网络与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发生、收集可以采用自动数据采集与人工采集录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具有某些特征的数据进入该系统中,并通过网络等传输媒质将数据送至数据中心,再分发到信息处理系统中,通常是高性能的计算机平台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其运算结果发送到数据中心或需要施用数据的部门中去。

上述系统中存在着信息链,存在着若干个模块或子系统。每个模块或子系统又由更小粒度的模块或子系统构成,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若干个输入/输出、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等模块。因此,需要建立多级安全模型,把系统中所有的主体和客体分别设置需要的登记和范畴,并按照确定的规则设置访问监督器。每当信息链中的一个主体要访问一个客体时,访问监督器根据该主体的安全属性和其要访问客体的安全属性,按照规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建立安全的信息防护体系时,必须考虑到危及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它包括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和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威胁。

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系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脆弱性,如果利用这些弱点,信息系统中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可以被不留痕迹地窃取,非法访问可以造成系统内信息受到侵害,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①电磁辐射泄漏;

②存储媒质失控;

③数据可访问性;

④磁性介质的剩余磁效应;

⑤通信和网络的弱点等。

而对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两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信息系统的健壮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等。

信息链中的系统安全遵循“木桶原理”,任何一个子系统或模块出现问题,则会殃及全系统的安全。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可靠、完整、安全,必须对系统进行分层安全设计[3]。根据该思想我们可将系统的安全策略分为环境安全策略、子系统内部安全策略和子系统间的安全策略等。

3.1环境安全策略

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来自多方面,有信息的泄漏,如击键窥探、电磁泄漏窥探、内存空间窥探、磁盘缓存窥探等等,有信息的伪造与篡改,有资源的窃取,有系统遭受蓄意破坏等。为保证系统安全必须首要考虑环境安全,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兼顾,做到:

①物理实体的选址考虑;

②应急措施与路径冗余;

③防电磁辐射泄漏;

④媒质的安全如介质的保存、保护与备份等;

⑤防止线路截获,如线路的短路、断路,并联盗窃,感应窃取以及通信干扰等。

3.2系统内部安全策略

信息系统内部常用的安全策略有:

①信息系统容灾技术;

②安全操作系统及访问控制技术;

③数据备份与加密技术等。

3.2.1容灾基本概念

在考虑信息系统容灾策略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按照数据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地位进行级别的划分,按照划分结果对数据采用不同的备份方法。划分时一般要考虑几个因素:

BWO(BackupWindowObjective):备份窗口目标,主要是指创建备份数据时所耗费的时间;

RPO(RecoveryPointObjective):即数据恢复点目标,主要指的是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针对的是数据丢失;

RTO(RecoveryTimeObjective):即恢复时间目标,指的是能够忍受的服务停止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系统恢复服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针对的是服务丢失。RPO和RTO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图2容灾系统的七层架构

容灾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采用不同的容灾方法,具有不同的数据恢复能力,即RTO与RPO的差别。

图3容灾系统处理能力与代价

而当恢复策略转向更高层时,COST参数将呈指数增长。图3说明了这种关系。因此在选择容灾方案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三个参数之间综合考虑。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容灾系统处于SHARE中的第2层,仅有少数系统具有“零数据丢失”的能力。

3.2.2信息系统容灾策略

除了环境安全策略外需要考虑的是信息系统的数据容灾技术。它包括本地容灾策略、异地容灾策略、系统管理和系统恢复策略等[3]。

3.2.2.1本地容灾系统

本地容灾的主要手段是容错,容错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体系结构上精心设计,利用外加资源的冗余技术来达到掩蔽故障的影响,从而自动地恢复系统或达到安全停机的目的。容错是依靠外加资源的方法来换取可靠性的,附加资源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附加硬件,附加信息,附加时间和附加软件[4]。

硬件冗余是指通过硬件的重复使用而提高可靠性的方式,包括:硬件堆积冗余,待命存储冗余,及混合冗余等。时间冗余是通过消耗时间资源来达到容错目的的,例如:程序卷回,指令复执等。信息冗余是靠增加信息的多余度来提高可靠性的,附加的信息应具有如下功能:当代码中某些信息位发生错误(包括附加位本身的错误)时能及时发现错误或恢复原来的信息,一般来说,附加的信息位越多,其检错纠错能力越强[5]。软件冗余包括两个方向:研究无错软件,研究容错软件。

3.2.2.2异地容灾系统

异地容灾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当主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备用系统可以接替工作,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异地容灾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异地间各个系统关键数据和状态参数的一致。它可分为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同步复制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主系统主机向本地的存储设备发送一个I/O请求时,这个请求同时被传送到备份系统的存储设备中,等到两个存储设备都处理完成后,才向主系统主机返回确认信号。这样确保两个存储设备中数据的一致性。但是,当两个系统距离较远或者通讯效率不够时,向容灾系统发送I/O请求,会造成主系统明显的延迟,甚至会使主机无法正常工作。

异步复制是指主系统内主机与存储设备间的I/O处理与数据复制过程无关,即主机无须等待远端存储设备完成数据复制就开始下一次I/O操作。这样主系统与备份系统之间数据复制的通讯效率高,不会影响到主系统内部的处理能力,但是这样可能产生两系统中数据不一致问题。

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广域网范围的远程故障切换和故障诊断。当故障发生时,确保快速的反应和迅速的业务接管。在管理软件的控制下,广域网范围的高可用能力与本地系统的高可用能力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多级的故障切换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各个范围的可靠与安全。

3.2.2.3容灾系统运行过程

一个完整的容灾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情况下,主系统和备份系统都处于运行状态,但业务处理程序只在主系统中进行;而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会同步地复制到备份系统。当主系统的某些部件发生故障,冗余部件将接替工作,直到损坏部件修复,在整个过程中,系统不受影响正常运行。当自然灾难发生,主系统瘫痪时,备份系统将启动业务应用系统,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主系统修复后,将备份系统的当前数据复制回主系统,然后将应用系统切回到主系统,备份系统重新回到备份状态;或者主系统修复后,作为备份系统使用,而备份系统作为主系统。这样能够很好应付各种软硬件故障、人为或自然灾害对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影响,保护业务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3.2.3安全操作系统及访问控制技术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健壮是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基础,只有这样它才能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并为所管理的资源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设计一个安全操作系统通常采用下列关键技术:

①隔离性设计;

②核心设计;

③结构设计。

一个安全操作系统必须保证系统控制和管理数据的存取、程序的运行、I/O设备的正常运转时以最小的负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对系统中的数据库也可以采用安全策略,如安全管理策略、存储控制策略、库内加密、整个数据库加密、硬件加密等方法,来实现数据库的安全与保密。

为了有效地管理所属资源,实施访问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访问控制是对处理状态下的信息进行保护,是系统安全机制的核心之一,它保护被访问的客体,并对访问权限进行确定、授予和实施,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一般访问控制机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最小特权原则;

②对存取访问的监督检查原则;

③实体权限的实效性原则;

④访问控制的可靠性原则;

⑤存取权分离原则;

⑥最小共享存取原则;

⑦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⑧用户的承受能力与经济性原则等。

访问控制可以保护系统信息,保证重要信息的机密性,维护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延缓病毒的传染时间。

3.2.4系统备份与数据加密策略

备份技术与故障恢复技术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信息系统在遇到各种不测事件、遭到破坏时能尽快投入再使用的保证。备份技术包括全系统备份技术和部分系统备份技术,备份方式有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等,另外对系统数据加密和加密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3.3系统间的安全策略

由于自身的安全缺陷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人们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改善其弱点,在系统间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讯双方必须有身份验证机制才能保证彼此的信任,否则通讯就失去了真实性。

为了保证系统间的安全机制,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可用性等,其安全信息传输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安全功能:

①身份及信息验证;

②网络的访问控制;

③通信信息的加密;

④鉴别技术;

⑤安全审计技术等。

系统间的安全策略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如链路-链路加密和端-端加密等方式;也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如基于分组过滤的防火墙、基于服务的防火墙、基于VPN的防火墙等;还可以采用智能卡技术。另外系统间还必须十分注重抵御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病毒,注意管理预防与技术防范相结合。

4结束语

目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外,技术保障是基础。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策略着重研究信息系统间、信息系统内部以及数据链的诸多环节的容错、容灾、访问控制等问题。对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安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投资保护原则、实用性原则等,既要保证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安全性,也要保证系统间的友善性和互联、互通、互操作性,避免有价值信息的泄漏,避免己方受到外界的恶意攻击。

参考文献

[1]赵战生,冯登国,戴英侠,等.信息安全技术浅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顾锦旗,胡苏太,朱平.实用网络存储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

云计算是下一代的IT架构。运用云计算,可以把应用软件和数据迁移到很大的数据中心。云计算的这一特点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要研究云计算数据的安全特征,就要首先了解云计算的数据安全模型。

1.1云计算数据应用系统模型

云计算的平台构架主要技术有并行编程的模式,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处理模型。其层次如图1所示。云计算的数据应用共分为三个层次:应用层、索引层和数据存储层。同时要了解云计算数据应用系统的三个要素:用户、应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这三个要素各有着不同的功能,用户的功能是存储数据,在数据计算的基础上,计算个体用户和组织用户的数据。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是维护云计算的系统。数据中心的功能是存贮实际的数据信息。但是,在云计算数据应用系统模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威胁,主要是来自传统数据的威胁,容易受到影响的对象有客户端、主从结构和病毒的传播,通信的安全性。其中,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交易服务,病毒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它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单机系统,用户也很难进行防范。现在的互联网中,病毒一般有隐蔽性,传播速度也很快。另外,病毒的制造技术也越来越高级,不仅可以破坏用户的程序,还可以窃取信息,造成系统的交叉感染。这种感传染性的病毒危害性非常大。对于通信故障,网络中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的安全攻击类型: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常见的攻击手段有偷窃、分析、冒充、篡改。对于数据安全来说,除了上述的数据安全,还有新数据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保密失效威胁、分布式可用威胁、动态完整性威胁。

1.2云计算数据安全模型

典型云计算数据技术如图2所示。该数据安全模型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的功能是负责验证用户的身份,保证云计算中数据的安全;第二层的功能是负责对用户的数据进行保密处理,保护用户的隐私;第三层的功能是恢复用户误删的数据,是系统保护用户数据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三层结构是相互联系,层层深入。首先要验证用户的身份,保证用户的数据信息不被篡改。如果非法用户进入的系统,则进入系统后还要经过加密保护和防御系统。最后是文件恢复的层次,这一层次可以帮助用户在数据受损的情况下修复数据。

2多维免疫的云数据安全

2.1多维免疫算法

多维免疫算法的组成主要依靠生物原理、免疫系统的多维模型、多维免疫的基本原则组成。其中,生物原理是把生物学的理论应用在云计算中。人工免疫系统发展到现在,在免疫能力的发挥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免疫能力的增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后天的免疫的生成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一个系统生成初期,完全没有后天的免疫能力,但是随着身体的成长,免疫细胞逐渐增多,免疫系统也开始形成。多维免疫系统的形成也是这样的。

2.2多维免疫的数据安全原理

阻碍多维免疫的数据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不可靠网络、节点故障、超大规模的用户访问、数据更新引起的数据不一致性等。为了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一致的入口,只有向用户提供透明的文件,进行文件数据的定位数据选择。对于数据管理服务,应该注意,这项服务是连接用户和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共同组成了云计算数据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器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访问历史和相关的文件信息。

2.3多维免疫的云数据安全策略

主要包括文件分布的策略,HDFS文件冗余度计算,多维免疫的文件分布,数据块选择机制等。对于云计算中的用户文件,需要考虑到数据块的数量分布、数据块的颗粒度和数据库的创建时间。多维免疫的文件分布中,首先要掌握文件分布的原理,多维免疫算法和云计算中文件的创建和文件块的分配法是一致的。

3结束语

第5篇

电子数据安全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上的一个子项安全系统,它既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的一部分,但又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紧密相连,从一定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安全其实质即是电子数据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为:“计算机系统有保护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不被偶然或故意地泄露、更改和破坏。”欧洲几个国家共同提出的“信息技术安全评级准则”,从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来衡量计算机安全。对电子数据安全的衡量也可借鉴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保密性是指计算机系统能防止非法泄露电子数据;完整性是指计算机系统能防止非法修改和删除电子数据;可用性是指计算机系统能防止非法独占电子数据资源,当用户需要使用计算机资源时能有资源可用。

二、电子数据安全的性质

电子数据安全包括了广义安全和狭义安全。狭义安全仅仅是计算机系统对外部威胁的防范,而广义的安全是计算机系统在保证电子数据不受破坏并在给定的时间和资源内提供保证质量和确定的服务。在电子数据运行在电子商务等以计算机系统作为一个组织业务目标实现的核心部分时,狭义安全固然重要,但需更多地考虑广义的安全。在广义安全中,安全问题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安全问题的性质更为复杂。

(一)电子数据安全的多元性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环境中,风险点和威胁点不是单一的,而存在多元性。这些威胁点包括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安全管理三个主要方面。物理安全涉及到关键设施、设备的安全和硬件资产存放地点的安全等内容;逻辑安全涉及到访问控制和电子数据完整性等方面;安全管理包括人员安全管理政策、组织安全管理政策等内容。电子数据安全出现问题可能是其中一个方面出现了漏洞,也可能是其中两个或是全部出现互相联系的安全事故。

(二)电子数据安全的动态性

由于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电子数据安全问题就具有动态性。因为在今天无关紧要的地方,在明天就可能成为安全系统的隐患;相反,在今天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将来就可能已经解决。例如,线路劫持和窃听的可能性会随着加密层协议和密钥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而客户机端由于B0这样的黑客程序存在,同样出现了安全需要。安全问题的动态性导致不可能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三)电子数据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的多元性使仅仅采用安全产品来防范难以奏效。例如不可能用一个防火墙将所有的安全问题挡在门外,因为黑客常常利用防火墙的隔离性,持续几个月在防火墙外试探系统漏洞而未被发觉,并最终攻入系统。另外,攻击者通常会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例如对物理设施或协议、服务等逻辑方式对系统进行试探,可能绕过系统设置的某些安全措施,寻找到系统漏洞而攻入系统。它涉及到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软件知识,从最底层的计算机物理技术到程序设计内核,可以说无其不包,无所不在,因为攻击行为可能并不是单个人的,而是掌握不同技术的不同人群在各个方向上展开的行动。同样道理,在防范这些问题时,也只有掌握了各种入侵技术和手段,才能有效的将各种侵犯拒之门外,这样就决定了电子数据安全的复杂性。

(四)电子数据安全的安全悖论

目前,在电子数据安全的实施中,通常主要采用的是安全产品。例如防火墙、加密狗、密钥等,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会被提出:安全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是如何保证的?这个问题可以递归地问下去,这便是安全的悖论。安全产品放置点往往是系统结构的关键点,如果安全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差,将会后患无穷。当然在实际中不可能无限层次地进行产品的安全保证,但一般至少需要两层保证,即产品开发的安全保证和产品认证的安全保证。

(五)电子数据安全的适度性

由以上可以看出,电子数据不存在l00%的安全。首先由于安全的多元性和动态性,难以找到一个方法对安全问题实现百分之百的覆盖;其次由于安全的复杂性,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再次,即使找到这样的方法,一般从资源和成本考虑也不可能接受。目前,业界普遍遵循的概念是所谓的“适度安全准则”,即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度的安全目标并加以实现。

三、电子数据安全审计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是对每个用户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操作做一个完整的记录,以备用户违反安全规则的事件发生后,有效地追查责任。电子数据安全审计过程的实现可分成三步:第一步,收集审计事件,产生审记记录;第二步,根据记录进行安全违反分析;第三步,采取处理措施。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工作是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凡是用户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活动、上机下机时间,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内敏感的数据、资源、文本等安全有关的事件,可随时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便于发现、调查、分析及事后追查责任,还可以为加强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一)审计技术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技术可分三种:了解系统,验证处理和处理结果的验证。

1.了解系统技术

审计人员通过查阅各种文件如程序表、控制流程等来审计。

2.验证处理技术

这是保证事务能正确执行,控制能在该系统中起作用。该技术一般分为实际测试和性能测试,实现方法主要有:

(1)事务选择

审计人员根据制订的审计标准,可以选择事务的样板来仔细分析。样板可以是随机的,选择软件可以扫描一批输入事务,也可以由操作系统的事务管理部件引用。

(2)测试数据

这种技术是程序测试的扩展,审计人员通过系统动作准备处理的事务。通过某些独立的方法,可以预见正确的结果,并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用此方法,审计人员必须通过程序检验被处理的测试数据。另外,还有综合测试、事务标志、跟踪和映射等方法。

(3)并行仿真。审计人员要通过一应用程序来仿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当给出实际的和仿真的系统相同数据后,来比较它们的结果。仿真代价较高,借助特定的高级语音可使仿真类似于实际的应用。

(4)验证处理结果技术

这种技术,审计人员把重点放在数据上,而不是对数据的处理上。这里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选择和选取数据。将审计数据收集技术插入应用程序审计模块(此模块根据指定的标准收集数据,监视意外事件);扩展记录技术为事务(包括面向应用的工具)建立全部的审计跟踪;借用于日志恢复的备份库(如当审计跟踪时,用两个可比较的备份去检验账目是否相同);通过审计库的记录抽取设施(它允许结合属性值随机选择文件记录并放在工作文件中,以备以后分析),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设施抽取用户数据。

二是从数据中寻找什么?一旦抽取数据后,审计人员可以检查控制信息(含检验控制总数、故障总数和其他控制信息);检查语义完整性约束;检查与无关源点的数据。

(二)审计范围

在系统中,审计通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来实现。审计范围包括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审计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检测和判定对系统的渗透及识别误操作。其基本功能为:审计对象(如用户、文件操作、操作命令等)的选择;审计文件的定义与自动转换;文件系统完整性的定时检测;审计信息的格式和输出媒体;逐出系统、报警阀值的设置与选择;审计日态记录及其数据的安全保护等。

应用程序审计子系统的重点是针对应用程序的某些操作作为审计对象进行监视和实时记录并据记录结果判断此应用程序是否被修改和安全控制,是否在发挥正确作用;判断程序和数据是否完整;依靠使用者身份、口令验证终端保护等办法控制应用程序的运行。

(三)审计跟踪

通常审计跟踪与日志恢复可结合起来使用,但在概念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日志恢复通常不记录读操作;但根据需要,日记恢复处理可以很容易地为审计跟踪提供审计信息。如果将审计功能与告警功能结合起来,就可以在违反安全规则的事件发生时,或在威胁安全的重要操作进行时,及时向安检员发出告警信息,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对策,避免损失扩大。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

审计跟踪的特点是:对被审计的系统是透明的;支持所有的应用;允许构造事件实际顺序;可以有选择地、动态地开始或停止记录;记录的事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被审讯的进程、时间、日期、数据库的操作、事务类型、用户名、终端号等;可以对单个事件的记录进行指定。

按照访问控制类型,审计跟踪描述一个特定的执行请求,然而,数据库不限制审计跟踪的请求。独立的审计跟踪更保密,因为审计人员可以限制时间,但代价比较昂贵。

(四)审计的流程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工作的流程是:收集来自内核和核外的事件,根据相应的审计条件,判断是否是审计事件。对审计事件的内容按日志的模式记录到审计日志中。当审计事件满足报警阀的报警值时,则向审计人员发送报警信息并记录其内容。当事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满足逐出系统阀值,则将引起该事件的用户逐出系统并记录其内容。

常用的报警类型有:用于实时报告用户试探进入系统的登录失败报警以及用于实时报告系统中病毒活动情况的病毒报警等。

第6篇

关键词:无线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1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

1.1插入攻击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这种部署或创建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可对接入点进行配置,要求客户端接入时输入口令。如果没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入点通信,从而连接到内部网络。但有些接入点要求的所有客户端的访问口令竟然完全相同。这是很危险的。

1.2漫游攻击者攻击者没有必要在物理上位于企业建筑物内部,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扫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用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移动设备嗅探出无线网络,这种活动称为“wardriving”;走在大街上或通过企业网站执行同样的任务,这称为“warwalking”。

1.3欺诈性接入点所谓欺诈性接入点是指在未获得无线网络所有者的许可或知晓的情况下,就设置或存在的接入点。一些雇员有时安装欺诈性接入点,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已安装的安全手段,创建隐蔽的无线网络。这种秘密网络虽然基本上无害,但它却可以构造出一个无保护措施的网络,并进而充当了入侵者进入企业网络的开放门户。

1.4双面恶魔攻击这种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无线钓鱼”,双面恶魔其实就是一个以邻近的网络名称隐藏起来的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等待着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户进入错误的接入点,然后窃取个别网络的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1.5窃取网络资源有些用户喜欢从邻近的无线网络访问互联网,即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企图,但仍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网络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

1.6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视正如在有线网络中一样,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线数据包分析,即熟练的攻击者用类似于有线网络的技术捕获无线通信。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捕获连接会话的最初部分,而其数据一般会包含用户名和口令。攻击者然后就可以用所捕获的信息来冒称一个合法用户,并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一些非授权的命令等。第二种情况是广播包监视,这种监视依赖于集线器,所以很少见。

2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技术方法

2.1隐藏SSIDSSID,即ServiceSetIdentifier的简称,让无线客户端对不同无线网络的识别,类似我们的手机识别不同的移动运营商的机制。参数在设备缺省设定中是被AP无线接入点广播出去的,客户端只有收到这个参数或者手动设定与AP相同的SSID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而我们如果把这个广播禁止,一般的漫游用户在无法找到SSID的情况下是无法连接到网络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黑客利用其他手段获取相应参数,仍可接入目标网络,因此,隐藏SSID适用于一般SOHO环境当作简单口令安全方式。

2.2MAC地址过滤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AP的设定,将指定的无线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输入到AP中。而AP对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都会做出判断,只有符合设定标准的才能被转发,否则将会被丢弃。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支持大量的移动客户端。另外,如果黑客盗取合法的MAC地址信息,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适用假冒的MAC地址登陆网络,一般SOHO,小型企业工作室可以采用该安全手段。

2.3WEP加密WEP是WiredEquivalentPrivacy的简称,所有经过WIFI认证的设备都支持该安全协定。采用64位或128位加密密钥的RC4加密算法,保证传输数据不会以明文方式被截获。该方法需要在每套移动设备和AP上配置密码,部署比较麻烦;使用静态非交换式密钥,安全性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但是它仍然可以阻挡一般的数据截获攻击,一般用于SOHO、中小型企业的安全加密。

2.4AP隔离类似于有线网络的VLAN,将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使之只能访问AP连接的固定网络。该方法用于对酒店和机场等公共热点HotSpot的架设,让接入的无线客户端保持隔离,提供安全的Internet接入。

2.5802.1x协议802.1x协议由IEEE定义,用于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中的端口访问与控制。802.1x引入了PPP协议定义的扩展认证协议EAP。作为扩展认证协议,EAP可以采用MD5,一次性口令,智能卡,公共密钥等等更多的认证机制,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

2.6WPAWPA即Wi-Fiprotectedaccess的简称,下一代无线规格802.11i之前的过渡方案,也是该标准内的一小部分。WPA率先使用802.11i中的加密技术-TKIP(Tem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这项技术可大幅解决802.11原先使用WEP所隐藏的安全问题。很多客户端和AP并不支持WPA协议,而且TKIP加密仍不能满足高端企业和政府的加密需求,该方法多用于企业无线网络部署。:

2.7WPA2WPA2与WPA后向兼容,支持更高级的AES加密,能够更好地解决无线

网络的安全问题。由于部分AP和大多数移动客户端不支持此协议,尽管微软已经提供最新的WPA2补丁,但是仍需要对客户端逐一部署。该方法适用于企业、政府及SOHO用户。

2.802.11iIEEE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的无线规格,致力于彻底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草案中包含加密技术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与TKIP,以及认证协议IEEE802.1x。尽管理论上讲此协议可以彻底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适用于所有企业网络的无线部署,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支持此协议的产品问世。

3结语

第7篇

1.1财会数据安全性差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都是以磁性材料为介质以文件形式保存,这给会计数据的安全留下了隐患。财会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在出现软硬件故障、非法的操作和病毒,使会计电算化系统瘫痪时,难以恢复完整数据。多中小型企业在会计实务中操作权限设置不规范和口令密码不严,导致会计数据丢失、非法篡改或外泄。而且会计档案管理在存储过程中,没有脱机进行保存,未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划定职责,造成档案损毁,乃至企业会计信息外泄。

1.2注重核算而忽视管理功能

只有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起来的电算化才是真正意义上全面电算化。中小企业只有在实现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同时,推进管理会计电算化,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后的电算化才能实质性地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从而真正实现会计的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和控制职能。管理会计电算化是以财务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电算化只是实现了基础而对于向中级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却停滞不前。

1.3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电算化相关人员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以致无法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造成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没有随着手工业务环境向电算化环境转变而相应地调整内控模式和制度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迟缓甚至停滞。

二、基于以上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列示

不难发现针对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企业、财会软件开发商以及政府三个方面分别提出有效性的解决对策。

2.1强化数据安全建设

正因为对会计电算化的不重视才加剧了企业财务数据的风险,所以首先应该在整个企业文化之中增强“领导———财会人员———其他工种”各级人员的电算化安全意识。防范计算机病毒,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其次,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的稳定: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会计工作人员相互制约;建立适当保密制度,通过设置用户权限、密码、定期更新加密钥等措施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再次,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备份以防不测。给电算化计算机安装UPS,解决电源干扰问题。保证出现电源问题时,可以为系统提供10—25分钟,进行数据的紧急存储等。经济业务活动通过账务处理系统处理之后,应该及时备份,防止储存介质磁化、侵蚀,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和复制,防止数据丢失。采取双重备份,异地保管,对于能够打印的数据应该进行打印,同时以纸质和电子形式进行双重保管。可以与开发商签订合同,使用其提供的“云+端”服务,给企业的财务数据安全再加上一重保护。而且电算化的硬件维护也是电算化数据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硬件的维护一般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但小型企业一般无力配备专职硬件维护员,因此硬件设备只能在日常使用时注意使用要求,不乱拆乱动硬件设备。

2.2积极转型

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的认识,明白企业的真正需求,在财会软件层面上推进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向“管理”过渡。将会计电算化系统与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库存管理、劳资管理等管理业务子系统对接,建立计算机财务系统指标分析系统,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和评价依据。完善财会软件功能模块,向财务管理方面过渡,将会计电算化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财会软件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块。

2.3加强交流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