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2:46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工作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1.1 会计信息存在失真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会计工作上做手脚。比如,私自更改会计数据、假账真算、真账假算、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公司规定制作会计报表等。
1.2 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弱化
因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比较差,所以导致在会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法行为。首先,我国会计人员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的维护企业的利益和经济效益;其次,会计人员同时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应该在所在的单位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规范。但因为会计人员不具备独立的地位和决策权,当国家利益与各会计主体利益相冲突时,难免受制于人,最后必然产生权力和利益的倾斜结果。
1.3 法律认识不到位
法律和制度是依赖于文字和条文来呈现的。我国出台的法律条文非常的多,学者的相关著作也很多,但是能真正被人们所实行的却很少。
1.4 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
会计工作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守法聚财;二是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大多数企业在评选先进时,主要标准是以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评选标准。而没有把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作为评选先进的标准。
1.5 凭证填制具有随意性
凭证的填制具有随意性,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单位会计不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不认真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比较大。例如,记账凭证摘要部分描述不清、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等。
2 加强会计工作改革的意义
实现现代化,必定要实现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的,也与管理手段和方式有关。首先,我国传统的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而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市场经济,传统的会计理念已经无法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实现会计现代化,新型的会计理论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探索,我国的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要从思想上实现会计现代化,同时改变过去的会计工作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会计现代化,并实现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3 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的素质情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时巨大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水平的发挥和高质量工作水平的实现。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在职会计人员培训时十分必要的,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提高现代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3.2 会计法规将不断加强和完善
目前,我国对造假的处罚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这种处罚力度的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公司造假闹剧不断发生和加剧。如违反税法偷逃税款,往往是责令企业补缴税款和罚款了事,当事者(包括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所以,他们仍会无视法律法规,变本加厉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因此,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法规将不断加强和完善,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3.3 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素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强化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调动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会计队伍的发展壮大和素质的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来源的复杂性,加上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所以说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人才缺乏,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在大力发展会计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组织好大规模的会计在职教育,要不断改进培训渠道、组织形式、教材体系,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超前性。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的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以激励会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3.4 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
会计工作改革的第一步是贯彻和落实我国《会计法》,而实现会计工作改革的关键是保证制度和法规的执行。一方面,为了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会计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工作人员,都要对在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实行会计现代化,同时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企业财务人员就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当前由于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人员的管理还没有完全正式进行,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管理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工作制度。
3.5 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
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积极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可靠手段,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其关键就在于信息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关键点就在于做好四项工作:首先要制定一个总体的工作规划,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的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推向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会计工作软件管理要加强,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促进我国会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实行电算化的培训,培养一支与时展并肩前行的会计电算化新队伍。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发展带动了会计工作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会计管理工作也将由事务型逐渐向管理型转变,会计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方式也同样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也更加严格。当前我国会计工作还存在着各种不足,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努力。企业要更多的重视会计人员的培养,和在职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培训,不仅要在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上下功夫,更要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上做努力,建造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让会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总体说来,与原有制度相比,新制度调整变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新增了会计核算内容。增加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内容;第二,规定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以期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第三,完善了自制药品和材料成本核算,明确了科教收支会计处理;第四,为兼顾预算管理需要,规定通过专设预算会计科目或采用备查簿方式提供预算会计信息;第五,进一步完善了报表体系,将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改为“收入费用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在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方面,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医院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组成。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以及有关附表。按编制时间不同,分为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在成本控制方面,新制度打破原有定式,如“总说明”第十条特别规定,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医院的下列情况做出说明,包括:业务开展情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资产利用、负债管理情况;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绩效考评情况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二、新定义、新标准下的会计工作重点探讨与若干建议
(一)在理解掌握科目新定义和入账新标准的基础上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新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了全面梳理,补充并完善了会计科目定义,同时为了保证医院的日常核算更为准确,对入账计量标准也重新做出界定,如新制度调低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金率为2%-4%,而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提高到1000-1500元),充分体现了财政部对医院应收款项变现能力的重视。
(二)认真分析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新旧会计科目的对应与衔接在不违反新制度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对一些账目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妥善处理。由于新制度会计科目有较大变化(新制度设置了52项一级会计科目,其中调整12项,新增11项,删除1项),会计核算中可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鉴于此,新旧会计科目的衔接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为准确反映医院承担的科研教学任务等相关收支,新制度专设科教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结转(余)予以单独核算;为配合医药分离改革,新制度将药品收入归入医疗收支统一进行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内增设财政应返还资金科目;把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归到应收医疗款统一核算;库存物资和药品统一归入存货科目;专用基金中取消修购基金,新增医疗风险基金;新增应付职工薪酬项目;新增待冲基金等等。
(三)科学编制报表确保财务报告体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新制度下的报表体系更加完整,涵盖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一系列的成本报表,与企业的会计报表已经非常相似。这些报表可以把医院各种各样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成本展示出来。同时,公众可以通过成本报表判断医疗收费是否合理。因此,医院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的编制工作十分重要,会计人员必须根据新情况,科学妥善编制新增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以确保医院财务报告体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而保证医院其他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此外,还要通过建立财务评价体系,加强对医院财务的准确分析,财务分析指标重点考评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体现管理部门对医院运营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四)完善内控制度和资金监管制度,强化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和资金监管方面,其工作重点一是要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新制度要求由财务部门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包括对预算、收支、资产负债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从防范财务风险入手,加强对医院运营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二是加强医院资金监管。新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规定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相关领域,不得从事风险项目投资,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三、总结
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会计的成本核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成本会计利用收集、整理的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的工业生产、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做好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重要性;完善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进一步提高自己所处地位和经济利益,就要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为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合理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如今的工业企业还存在着一些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问题。本文就从工业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的完善方法来阐述成本会计在工业的地位。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现代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地降低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加快企业资金运用和循环的效率,提高企业在事成综合竞争力。但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所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对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完善的意见,希望能够对成本会计核算在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谭振华 单位:武汉文景钙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41-01
一、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从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如果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实物款项、财务报告、财务收支发生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后果不堪设想。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各单位要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依法行使监督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资料要实行定期的内部审计;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监督的任务。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它与会计核算相互交叉密不可分,会计不能离开核算而孤立地进行监督,所以一切财务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重要程序之后,才能得以认可和实现。
新《会计法》在强调了会计监督的同时、也为内审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和实施为内部审计监督的健全提供了契机,使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有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尺度。内审监督是内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是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门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我们把会计与审计的职能、对象、任务、原则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控制和监督费用开支,审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的对象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运动,审计的对象是财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的效益。会计的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是审计监督,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性、真实性、政策性、社会性,审计的基本原则是独立性、依法性、权威性、客观性。
三、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这就造成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轻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使得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无人检查的状态。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存在诸多的不符。
2.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体制也不够灵活,会计教育也同样如此。不少单位和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管理并不严,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只知皮毛,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会计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会计基础规范得不到重视,只满足于记账不出错为原则,忽视了最基本的会计规范,造成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混乱。
3.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单位因为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 甚至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消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对今后财务会计工作提出的建议
1、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更深入组织内部,从而达到防范会计舞弊目的分析会计舞弊的行为实质上是主观化、个性化的,如果刻意掩饰那就很难被观察到。内部审计人员根植于组织内部,对单位管理理念、经营哲学、人员素质最为了解,在有效防范舞弊发生等方面,内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及单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实现,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2.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是为实现企业和单位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财务会计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如企业: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人们通常认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三个: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科学合理。而会计记录反映这种经济活动。企业之间需要相互交易,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交易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了经济空间的联系。财务会计工作是对交易行为中的交易时间、交易内容、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进行记录,实际上是对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记录。所以,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是为实现企业和单位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关键词】会计管理 建议
一、当前基层央行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职责职能划分不当,易产生管理上漏洞或重复
基层央行涉及会计核算的部门主要指会计财务、营业、国库等职能部门。从部门性质来看,三个部门都是央行同级内设机构,不存在隶属关系,并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业务上分别接受上级行会计财务、支付结算和国库部门的垂直领导。就基层央行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ABS)、国库会计数据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TCBS)等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后,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操作分别由营业室(核算中心)和国库部门负责,会计部门作为负责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全行会计工作承担着统一的管理职能。这样的职能定位使得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难免错综复杂:既分别接受上级行具体工作布置和管理,又在单位内部存在着一定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难免出现不够协调的情况, 进而可能产生管理上的漏洞或重复。
(二)制度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严重损害了会计基本制度的严肃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近年来,总行在修订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就ABS、TCBS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和业务操作规程,在规范业务操作,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某些规定过于原则,致使一些制度和规定在基层的贯彻和执行出现了偏差,比如对制度实施细则制定权限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基层央行在上级检查约束下就某一制度、规则层层制定实施细则,造成会计制度五花八门,不是对总、分行制度、细则的翻版就是对基本制度的曲解,增加了基层行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损害了基本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会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当前,基层央行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调研轻基础工作、重财务基建轻会计核算、重发行保卫安全轻会计风险防范等错误意识;部分领导对会计核算管理表现出消极态度,不重视会计机构和队伍建设,不看重会计反映管理职能发挥,不关心会计人员的工作生活,影响了会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会计检查与事后监督存在局限性和滞后性风险
一是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上线运行后,各网点会计原始单证及系统打印的凭证、账表都集中到事后监督部门,日常进行的会计联行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等缺乏相关资料,直接从事后监督部门调阅资料又十分不便,存在检查现场与检查资料出现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二是由于事后监督工作与前台截然分离,事后监督只是依照打印出的凭证、账簿等资料,对会计核算进行事后的检查监督。而操作人员是否按制度、规程办理各项业务,在具体业务操作中是否隐含风险等,事后监督就无能为力,缺乏对会计核算全过程的监督。同时,由于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再加上各网点票据传递的“时间差”,对业务监督的时效性不强,如会计核算出现问题和错误,事后监督最快也只能在次日下午才能发现,一旦发生问题,资金损失就难以追回。
(五)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
一是会计人员配备不够,导致岗位设置、定期轮岗、强制休假等内控制度难以落实。基层央行的人员编制不断缩水,人员只出不进的状况使得会计人员的配备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人员配备与岗位设置存在一定矛盾。遇人员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替班就更不可避免,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能很好地体现,风险隐患较大。二是会计人员培训不够,难以胜任新业务需求。当前,对于新会计人员仍然实行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做法,缺乏完整、系统的业务培训,致使一些新进会计人员不能全面熟悉掌握会计业务知识及各项制度、办法,业务综合素质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因岗位特殊性和工作固定性等原因,会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不少会计人员多年来未参加过一次上级行组织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的业务知识及技能无法适应业务发展。
二、意见和建议
(一)厘清职责,理顺关系,明确各会计职能部门的职能定位
一是要突出核算部门的操作管理主体地位,即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由营业部门完成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和调动营业部门的会计核算组织职能,在制度执行、业务处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方面,建议赋予(营业室)核算中心负责全辖会计账务核算的管理和考核的职责,使其正确组织核算,提高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二是要凸显会计财务部门会计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既充分发挥制度和机构队伍建设、检查督导、会计信息反映等职能,会计管理部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对全辖的会计业务进行检查指导,重点在会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内控制度建设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方面开展工作。
(二)完善制度,明确责任,维护会计基本制度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规定总行负责制定人民银行系统的会计制度和规定,各省级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所制定的细则要报总行备案,并不得与总行制度和规定相抵触。但是到了基层执行层面出现了一些偏差,省级会计主管部门、内审和监察部门在进行业务检查或审计时候,往往要求地市、县一级机构也要制定相关细则,甚至还对一些制度进行曲解,这样就造成市以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不得不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纷纷制定自己的实施细则或者操作规则,形成了基层央行会计制度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的奇怪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基层行的工作量,严重损害了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潜在的制度风险。因此建议总行在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专门就各级行对总行制定的会计制度,规范、规程的解释权、制定细则权做出专门规定,明确哪级人民银行有权就那些事项制定细则或做出解释,哪个级别的人民银行不能解释或补充制度,以避免制度重复制定和相互冲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三)提高会计重要性认识,全面发挥会计管理职能,努力防范操作风险
会计核算工作是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其核算质量和信息反映对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各级行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会计重要性的认识,从防范业务风险、提高决策和信息反映水平的角度去认识加强会计机构、队伍建设,人员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性,在加强机构建设,合理配备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关心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上加大工作力度,从而增强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促使其严守制度、按章操作,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增强风险防范和会计信息反映、会计管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监督检查,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和事后监督一体化的多层次无间隙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要将会计制度的学习作为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前置基础,加强对制度的正确理解。二要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加强授权、岗位制衡。三要在监督检查方面,将突击性检查和常规性检查充分,做到制度建设无死角,制度执行无例外,检查监督无缝隙。四要加强部门协调,促进管理信息共享,做到会计制度建设和学习会计管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事后监督部门共参与,同步学,事后监督的信息会计管理部门和核算部门共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会计风险控制体系。
(五)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1、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弱化。在会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法行为,大多是因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不强。我国会计人员一方面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为维护企业的利益和经济效益而努力;另一方面,他们还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证,在所工作的单位,会计人员要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执业规范。
2、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认真履行会计工作原则,私自更改会计数据,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导致企业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样,不法人员就可以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一些不法人员有意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公司规定制作会计报表,故意制造出混乱,以便趁机浑水摸鱼、谋取私利。
决策权,所以难免受制于人,听人指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出现权力和利益的倾斜。
3、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保证企业财政的完整,还要对企业复杂,确保企业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可如今,却出现了中效益,轻执法的情况,但我们看到的那些企业在介绍会计人员的种种先进工作事迹时,相关企业对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严格会计管理说的头头是道,但真正去维护现代企业的利益时,这些会计人员又显得力不从心,不严格执法,疏于管理,各种会计工作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会计工作不但在企业的发展中受到排挤,更严重的是,还无法得到外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整个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
二、加强会计工作改革的意义
实现现代化,必定要实现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的,也与管理手段和方式有关。首先,我国传统的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而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市场经济,传统的会计理念已经无法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实现会计现代化,新型的会计理论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探索,我国的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要从思想上实现会计现代化,同时改变过去的会计工作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会计现代化,并实现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的素质情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时巨大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水平的发挥和高质量工作水平的实现。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在职会计人员培训时十分必要的,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提高现代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是完善社会经济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将会计工作引入正常发展轨道的关键。如今,我们应对相关的会计法规开展大力的宣传活动,采取切实措施,调查和处理在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规的同时,会计人员还要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法体系。
3、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贯彻和落实我国《会计法》是改革会计工作的第一步,能保证制度和法规的执行,是实现会计工作改革的关键。
4、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积极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可靠手段,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其关键就在于信息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关键点就在于做好四项工作:首先要制定一个总体的工作规划,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的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推向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会计工作软件管理要加强,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促进我国会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实行电算化的培训,培养一支与时展并肩前行的会计电算化新队伍。
四、总结
第一,要熟知与工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工会法》是工会组织一切行动的依据。企业工会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组织活动、经费收支等事项都由《工会法》予以确定。企业工会会计只有熟悉《工会法》,掌握《工会法》的内涵才能确保在工作中依法办事,避免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情。
如果说《工会法》是工会组织的法律根据,那么《工会会计制度》就是工会会计的工作标准。《工会会计制度》在工会会计的建账原则、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科目使用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掌握《工会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企业工会会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报表的填列、经费收支处理等有据可依。因此,学习和掌握《工会法》和《工会会计制度》是做好企业工会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二,要遵守企业工会组织的工作流程和内控制度。《工会法》和《工会会计制度》的原则性、指导性是比较强的,是所有工会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的有共性的法律、法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工会组织,又都或多或少的有其自身特点。再完备的法律法规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每个企业工会因其会员人数多少及组成不同、所属企业经营范围的差异等原因决定了单个工会组织的自身特性。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对企业工会会计自身能力的一种考验。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每个工会组织一般都会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内控制度,这些工作流程和内控制度是对《工会法》和《工会会计制度》的有益补充。
企业工会的各种活动往往最终会在会计环节得到体现,留下痕迹。可以说工会会计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环,因为只有在会计环节才真正实现工会经费收支的现金流动。按制度办事,工会会计既能得到工会组织其他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又能防范和规避风险。
第三,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企业工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企业行政的拨缴,又由于企业工会工作人员自企业产生,这就可能导致企业工会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该企业,从而失去其经济独立自主性,成为企业一个变相的小金库、账外账,也有可能在出现企业损害其会员利益时不能很好地给予会员以帮助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工会财务的独立性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要加强业务学习。很多企业工会的会计往往不是专职的工会会计,而是由企业会计兼任的。企业工会会计和一般企业会计虽然基本会计原理是相同或相通的,但是具体会计内容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要很好地完成企业工会会计工作,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会计都必须加强工会会计业务学习,尤其是在新《工会会计制度》实施后。一般企业会计每年都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有组织的会计继续教育,而工会会计却很少有这种有组织的培训学习机会,外在学习条件的不足就更需要企业工会会计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会出现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会计报表数据填列不规范等问题,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工会会计人员业务不熟练造成的。
第五,要注意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保护会员合法权益的组织,通俗地讲工会就是为会员服务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多站在会员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急会员之所急,想会员之所想,不能抱着一种会员到工会财务报销是“从我手中拿钱”的态度而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会计工作中的耐心和细心,爱心和关心也是工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素质。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协调,不仅可以更好地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工会经费的收缴有帮助,对工会工作的开展有帮助,也能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工会组织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