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专数学范文

时间:2022-07-03 15:13:21

序论:在您撰写中专数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专数学

第1篇

关键词:中专数学 教学方法

(一)当前中专数学教学方法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中专数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仍然局限于“就数学谈数学”的怪圈。同时,应试教育的环境迫使很多学校在教学方法上着重设计“思维体操”的高难动作,一遍遍地重复“基本训练”,让学生习惯于题海战术,被动地由教师支配着进行紧张而低效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进入中专课堂后注重机械模仿,急于掌握解题技巧,而不愿深一步思考所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结果是一见到没做过的题目就束手无策。而高等数学又是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进入中专后从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这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后继课都要应用其中的数学知识,还因为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即主要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这些思想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实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们普遍感到所学的知识与中专教材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在工作后更是觉得数学的帮助不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是中专数学教学的失败。如果我们贯以与时俱进、与实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毕业后虽然不一定处处用到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可以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进而增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专数学学习采用的依然是单一的标准化考试,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作用。在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在形式上被定格为考试,而考试被定格为笔试。这种方式使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却给了大部分学生失败的体验,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害怕考试、厌学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这样的方式使得大部分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结果,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简单运用,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合作与交流意识的形成及能力的体现。忽视对学生在各个时期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的形成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我认为在中专数学学习质量体现方式上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不要再采用这种一张考卷定成败的方式。vvvvvvv

(二)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

1、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数学是由于自然界实际存在的实际事物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是由两个概念构成的学科,一个是数,另一个是空间,二者都是现实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较抽象的方面常常联系到数,比较直观的方面常常联系到空间的概念。当然,在数学中这两方面是犬牙交错、相辅相成的。数学是借助于数量关系来揭示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的科学。在证明一个数学结论之前,必须先猜测其内容,推测证明的思路,将观察到的结果加以综合、归纳、类比及联想。这即是合情推理的形象思维过程。例如,在讲函数的极值、最值概念及例题时,引导学生想象平面上的曲线上的点;在讲二元函数的极值时,引导学生想象三维空间中的曲面上的点。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每一种数学方法都是数学家通过把数学或其它学科的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为“纯粹”的数学语言和符号,借助已知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运算和推导,获得重要的启迪和认识,然后再将这些结果返回到相关问题中去。如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导数、定积分和二重积分,就是把几何学中平面曲线切线的斜率、曲边梯形的面积、曲顶柱体的体积以及物理学中的非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变力所做的功、液体的静压力等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为“纯粹”的数学语言和符号,通过对各种纯粹的数学的量、量的关系、量的变化及在量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推导和演算,获得一系列重要的结果。正是由于经过抽象与概括后的分析、推导过程中没有客观事物的任何本质属性,所以所得的结果适用于一切具有共同前提的所有问题中。

3、教学中注重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讲解定积分概念时,我们通过曲边梯形的面积讲解。在这过程中,利用了对曲边梯形的面积的形象思维,同时又要从中抽象出来,与逻辑思维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对定积分概念有个深刻的认识,并从中深刻体会“无限细分,无限求和”的数学思想。只有这样讲透数学思想,学生才会真正地理解,才会对数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4、重视知识教学,兼顾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主,涉及到某种思想方法时则着重明确地指出,然后给以此方法的理论描述和相应的实例,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能接受,并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在研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结构之后,得到方程组的解的情况。方程组有解,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无解。这其中蕴含了分类思想方法,亦即将所研究的问题利用等价关系或根据研究特性分成若干类,做到不重不漏。

5、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不同的教学法,有它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使用范围和条件。如“发现法”优点是:能提高智慧潜力,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获得“再发现”真知的能力。学生可以自己试着寻找数学思想方法,但花费时间较长。缺乏经验的教师则难于随机应变解决意想不到的问题,难于驾驭课堂教学的进度;而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对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掌握教学进程。

第2篇

关键词:注重积累;复习;预习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贯穿我们的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数学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儿总是学不好数学。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明白可是课下自己做题总是无从下手。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将给出一些见解。

第一,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一样的,在课前要进行预习,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方面薄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听课的重点,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但是许多学生预习的效果不佳,存在预习的误区。我们应该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课前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理解学习的方法,重点做教材中的例题。这样有针对性地去看书,注重理解书中的概念和解题技巧。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善于总结课本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看不懂或者是不太明白的地方以便于上课仔细听讲,寻求突破。

第二,学会听课。在上课时要注意一些听课技巧。听课首先要专心,认真做好笔记,在听课的同时多问自己为什么,仔细考虑老师是怎样分析题目的,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手、心、脑并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三,要多做题,善于做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我们做过的题多了,了解的解题方法也就多了,看到相似的题型就很容易下手了。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有时候题海战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要求:(1)认真审题,只有明白了题目的要求,我们才能知道这道题是让干什么,要分清哪些是条件,哪些是结论。(2)学会分析题目,要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步地去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从而培养自己做题的自信心。

第四,要经常的去看上课的笔记,由于人类记忆规律的存在,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忘记一些解题方法。时常的复习有助于我们记忆的牢固。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过去的笔记时有时会产生新的见解。这就是儒家思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复习前面的知识。

第五,学会总结和概括。好多学生学习只是泛泛的学习,认为归纳总结只是浪费时间。这只能说明学生还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总结和概括,这样我们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书本例题、习题和课外练习的作用。在课前做到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和完成作业。同时要注重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习数学才不会成为难事,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才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邹婷婷,杨田.中专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科教导刊,2011(15).

第3篇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偏离和违背教师的正确的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的不协调,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而我所面对的学生就是属于以上问题较重的学生。

面对这种现象,我的体会是必须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根据不同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法,对于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为对面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伟大感到骄傲。”而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 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在教学中我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他们的兴趣:

(一)上好“第一堂课”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50人的班级中,数学中考成绩80%的都在60分以下(中考满分120分)。学生非常怕学数学。第一堂课是让学生告诉我怕学数学的原因,我仔细的听他们说并做好记录。我会告诉学生我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并且让学生喜欢自己。让他们走出对学数学的恐惧。从我的经验中我发现学生喜欢老师,他会喜欢这门学科的教师。第一堂课可以为我的备课提供重要的信息,我会根据实际进行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法的调整。

(二)语言艺术和感情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作为数学老师语言要通俗化,在听课中我会听到有的老师说:“我们来探讨这个不等式的解法。”其实这样的语言学生是不会领会的。原因是不通俗。说话要明白,即语言要清晰、准确、有条理、逻辑强。有的数学老师会把“非负数”与“正数”,“除”与“除以”混为一谈。如把“ ”说成“ 平方”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

数学课学生觉得枯燥,教师语言就需要有形象性,学生听课就会感到情绪高涨,轻松愉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 的化简时,我是这样说的:“先脱衣和摘帽,再穿裤子”,学生一下就把二次根式转化为绝对值 ;取绝对值的时候是这样说的“看在什么场合脱裤子,若在自己的房间就是它本身 (即 ),若在有人的地方就要遮羞布负号即 ”。

数学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即简洁清楚、干净利索。我在讲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时,用《墨经》上的“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来解释。“有之必然”的那种是充分条件,而“无之必不然”的那种为必要条件。“有之必然,且无之必不然”的那种条件是充分必要条件。

数学语言要有逻辑性。教师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都应该符合逻辑,语言要符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充足理由律。数学教师要注意“整除”与“除尽”若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说 的定义域是x是不等于3的一切实数,也违背了矛盾律。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要循序渐进,遵循认识规律,要把课本的知识充分体现到教学中。让学生能自己体验,例如在讲“函数”这章的函数定义时,我用了一个工厂生产产品的过程来解释,具体做法是:

学生看到此图后就能明白一半的内容,这是教师就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解释函数的定义了。有关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的相关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课堂上形成一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对课堂上表现较好学习努力的,进步较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可以让学生充当自己的角色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练习或习题承认他们的劳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比较活跃。

(四)用知识迁移、操作演示引发学生兴趣

所谓知识迁移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时,把原来学过的并已掌握的旧知识转化迁移过来,为学习新知识服务。操作演示就是利用直观的东西来展示所学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我们首先要复次函数 的图像,从图像上让学生找到图像在X轴上方、下方、在X轴上的Y值特点。学生就知道 和 ,这也是知识迁移的典型应用。教具演示在几何教学中是常用的、和常见的,例如在点的轨迹时,可以利用一根线把其中一端固定而另一端系上粉笔,让该线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圆周,这样点的轨迹也自然清晰可见。

(五)用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解答复杂的问题

在一些应用题中会碰到一些方案设计题,题目内容较多,数字较多学生见到就头疼,不知怎样分析。这时我就教他们比较简单的分析方法,让他们会分析。例如:进货单价为80元的商品400个,按90元一个出售时可以全部卖出,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一元,其销量就减少20个,那么每个定价多少元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该题是利润设计的题目,涉及的量较多,学生分析起来困难就大。我就教学生一中比较直观的分析方法即表格分析法。具体如下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往往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调动起来。所以在备课是我认真分析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广度,尽可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在绝对值 的化简计算时,我将分成以下的三步骤:第一先分析题目中的条件;第二,比较绝对值符号内的式子与0的关系;第三,最后利用去绝对值的法则去完成。可以总结成一些简单的语句让学生记步骤,总结为一看二比三用四计算。

在几何的教学中许多的图案很漂亮,学生也想画但是却不能很标准的完成。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去画,学生很有兴趣的。我在教学中碰到过这种例子。五角星的画法许多学生不会的,只是凭模仿画的,当我把五角星利用尺子和圆规画出时学生都发出惊奇的叫声,并要求我教他们画,我就借此机会教他们,每个学生都很认真的学画不会的还问,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画五角星,并且还很高兴的,上课他们就不会觉得很无聊。

可以从历史的发展到科技的进步,告诉学生数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远比他们知道的多得多,重要得多。

三、引导学生创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知识与思维能力是紧密相连的,脱离开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失去基础,不去发展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掌握知识,两者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第4篇

关键词:中专学生;数学;兴趣;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甚至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 过去,是最好的学生上中专,考不上中专的才去读高中,因为中专毕业可以早就业,有一份铁饭碗,一些优秀的农村学生往往选择上中专,所以,中专生大多比较优秀。但近几年来, 随着中专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中专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属于“无淘汰招生”,生源质量下降,因此中专学生难教,学生的文化知基础普遍不扎实,对文化课不感兴趣,特别是数学学科,难度相对高,学生更是有畏难情绪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现状呢?我自己在中专学校从教多年,而且一直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现状,如何解决中专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浅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中专生现状分析、

1、刻苦努力型:

这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品学兼优,不上高中,考大学,并不是学习差,主要是家庭无力支付高中、大学的学费,他们中有的是单亲家庭,除了难以承担大学的费用外,就业也是这些学生放弃上高中的原因,一些农村家长,担心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读个中专,早日找一份工作。这部分学生,品行优秀,在学校听老师的话 ,学习刻苦努力,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专业课也学得好,可惜的是,这样的学生不是太多。对这部分,我们当教师的,要耐心地启发诱导,告诫他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不读高中、上大学,只要用真本事,将来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真正学到真本事,中专生比大学生还好找工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2、想学而学不走型:

这些学生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及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的还不错,但是,到了中专,随着功课的加深,知识点的增加,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及时解决,很多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不够扎实,学习慢慢退步了。再加上读了中专,压力没有初中大,社会上的诱惑又多,他们并不是不想学,是想学但是学不走,一位名叫李梅的女生对我说,“老师,我也想好好学习,可就是听不懂,一听到那些数字、公式,脑袋就大了”。虽然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如机械类专业,学生至少应掌握工件下料的划线、加工作业点的定位计算等,这些计算问题必须用到三角函数。计算机专业的深入学习更需较好的数学训练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等等。但数学学科在课堂上的确是有些枯燥的。我们一定不能放弃这部分学生,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他们顺利完成中专阶段的学习。因为,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是一个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充满矛盾与困惑,如果人生是一个链条,每一个链接都很重要,即使再小的一段,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它生了锈,或被风雨浸蚀了,就会悄悄地断裂,或许人生的悲剧序幕也就从这里拉开。作为一名教师,怎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3、得过且过型:

这些中专生走入校门,大多是被迫无奈之举,心理迷惘,从而反映其学习动机的模糊性,混杂性和缺陷性。他们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克服困难好胜心,听课听得懂就听,稍有点不懂就不听了。课后又不复习,,越学到后面,觉得听不懂。到最后干脆就放弃了,得过且过。由于自身文化课基础差,对学习也存在恐惧心理,而且他们是中考的失败者,多少存在着自卑感。我感觉:这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习兴趣不大,数学这们功课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读中专,只不过是因为年龄太小,走上社会为时太早,上中专,并不想学多少知识。他们就是抱着文凭的目的来的,他们与高中生、大学生比,有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而且大学生毕业就业都难,更何况中专生,所以学习态度不是很积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不浓,有的学生连初中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不知道,一些学生不熟悉分数计算、正负数计算。连最基本的数轴不懂,这部分学生上课基本不听课,即使想听,也听不懂,更不要说解析几何知识、高等数学了。有一部分中专生可能还会有这样的看法,中专学校毕业后在社会上当一名技术工人,学不学数学没有关系。的确,社会上有相当多的岗位,并不需要多深的数学知识,因为数学不仅是工作中的一种工具。又是训练思维的有效方法,其实,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如财会专业,学生至少应掌握百分数的计算、对数据的分析。计算机专业的深入学习更需较好的数学训练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等等。 这些中专生,数学基础薄弱的, 学习起来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初中的有理数的运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一 些知识都不会,对现在中专的数学知识就更无法继续学习。于是困难重重,兴趣全无,自然他们就放弃了数学学习。 有点数学天分的 这类学生往往是偏科,但数学学习不太困难,理解力不错大部分中专生认为数学是基础课,实用价值不大。在以后的就业中竞争优势也不大。而专业课可以立竿见影,所以他们看重专业课而忽视数学课。对专业课是精益求精,对数学课是视而不见。加上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好多学生学起来就非常乏味,所以对数学有一种厌倦的心理。

二、教学中采取的对策

1、在教学中要关爱学生。

中专学生对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教育工作者是塑造完美个性的工作,教师的职业是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作为一名中专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你只有与教师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从思想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才能走近他们,也才能很好地与他们沟通,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老师要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课后要找机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还可以通过讲或数学家的故事等,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如:可以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我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为喜欢这个老师,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这门功课,并努力学好这门功课。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与老师坦陈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实事证明,这种观点是多么的正确。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观点来说,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教师在投入时间、精力的同时,还要投入感情,事实证明,教育若不把感情融入其中齐总,将是机械的教育,失败的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是知识传递和情感传递两条路同时进行的,没有那个学生只注意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二忽略教师的情感。当教师传递的是冷漠的鄙视,学生会拒绝接受他传递的知识:当教师表现出关爱、信任的态度时,学生会欣然接受并努力记住教师所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适我们要善于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有人曾经对学生作调查, 70%的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课,30%因不喜欢教师而讨厌教师所教的课,由此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 态度与学习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数学老师在工作中要多与学生接触,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使学生逐渐由接近数学教师而喜欢学数学。平时对学生要多些微笑、多些赞许,多些沟通,多些了解,把关爱传递给学生,把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把老师的关爱化成发奋学习的动力,重树自尊与自信。真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再不求上进的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下好的印象。每年接手新的班级,上新生的第一、二次数学课时,我都不讲新课,而是和学生聊聊天,从大体上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告诉他们数学不难学。并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告诉他们数学的浅显易懂,比如讲一点模糊数学,在学生管理的用处,如评操行分,就把学生的日常行为分化为几块,进行量化。到时评优秀学生是就用数据讲话,不用投票。这样就比较公平。学生听了很感兴趣。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学是有用的,我问学生学习时遇到困难咋办?有时有个别学生说:凉拌。我就说难道你就没有想热拌吗。我还耐心地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告诉学生一个优秀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之一就是遇到困难迎着上,去解决困难,而不是躲。只要解决了困难,你的学习又上了新台阶,你还会获得愉悦感,那种感觉就是学习的快乐。而迎着困难上的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事业都会受益无穷。我还从一些小事着手,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就此提出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预习、认真听课、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并讲了预习、听课的方法,要求学生上课不要怕,要多思考,多回答问题,不要怕错。老师不会责怪的,在学习时出错,比以后在社会上出错好。在一开始的几节课中,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时,我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随时调整讲课速度 ,让学生慢慢适应新的环境现在上中专学生的课,表面上看,是没有初高中的教师压力大,但新的形势对中专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水平良莠不齐,鱼目混杂,这就要求我们上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讲课时,不能一味的忙着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观察学生的反应,看他们学会没有,理解没有,看到他们有困难,要及时解决。讲课时,要考虑到他们基础差,理解慢,要多给点时间让他们思考。有不懂的地方要多举例,反复讲,力争让学生有所收获。

3、想方设法把课上的活泼有趣、化难为易。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不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有思维能力的人,不是把他们只看成学习者,二是看成知识的接受者,不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除了交给学生一些加减乘除外,没有把数学知识的灵魂传给学生,展现给学生的 是数学抽象、深奥的一面,难怪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讲课时还考虑学生的差异,引入新课时,一定从学生知道的知识、简单的出发,让学生易懂。如在讲写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我的第一个例就是;1,2,3,4,5,……,也许有人认为太简单,没有讲的价值。但在上课时,学生都看得出来规律,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一下得出答案。我又写了二个数列:2,4,6,8,10,……,和1,3,5,7,9,……。让他们观察,比较,有些学生看出规律猜出公式,一些对一些不对,我让学生验证,得出正确答案。能做出二道题学生心里很高兴,我又出了三个难点数列:10,100,1000,10000,100000,……。9,99,999,9999,99999,……。1,11,111,1111,11111,……。这是书上没有的。不少学生忙着找答案,我把学生的答案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一验证。找出正确答案。由于一开始学生易懂,学习的兴趣有了,对难点的题也可作对,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觉得有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大增。此外,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对自己今后就业的直接联系, 从而产生就业的危机感和对自己的责任感,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获得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内动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现实中的数学素材渗透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取得成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心理反馈,使学生饱尝到成功的兴奋与欢乐,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增强学习信心。 数学是严谨的学科,我们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之美 ,可以说,数学的定义是非常精炼严谨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没有多余的。讲定义时,每一句话,每一个要求都要讲清。

如二次函数y=ax+bx+c (a≠0),就必须解释清楚为什么a≠0,如果a=0,二次函数就变成y=bx+c就不是二次函数而是一次函数。这样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定义的严谨性。

总而言之,在中专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注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进而学好数学这一门功课,愿我们用自己的真情激发学生的潜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丑小鸭,都在老师的关爱下,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拥有一片湛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导数;中专数学;数列;方程;切线问题

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导数应用,作为中专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大家用来处理各类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整个数学领域以及数学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导数区别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中专数学添加了新鲜的数学知识,增加了中专学生的学习动力。导数的基本内容包含了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在更多的科学领域都有所应用,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技、工程学甚至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经济学等社会自然科学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中专数学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一些初等数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运用导数知识进行完美的解决,以下是利用导数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实例,证实出山了导数应用的强大之处。

1 运用导数针对曲线切线问题的应用

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习题类型之一是进行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如果采用初等的中学数学知识来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比较繁琐,求解过程困难。运用导数中的几何意义(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进行对问题的解决可以简单地对这类型问题进行处理。

6 结语

总而言之,导数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方面还有很广泛的应用,作为中专数学教师,通过对导数知识的以及微积分知识的掌握,可以对中专数学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教学作用。所以中专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把导数在数问题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掌握数学学习通法,简化繁杂的数学问题。导数应用所涵盖的层面有很多,所以进行导数学习时,除了需要对导数概念、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此类的基础知识进行精准掌握,对于利用导数在函数单调性和最值、曲线的切线等问题上的应用也需要进行对中专学生进行要求。与此同时导数作为中专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有机的把每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对于中专数学的教学与学习,都有显著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 生活数学 中专数学课堂 教学实践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所任教的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数学兴趣不浓厚,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问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在中专数学课堂中体现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学生经常问:“我们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他们想知道的是: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哪里。为此我们要把数学的实用性强调出来。如:要讲均值不等式,首先摆出问题:建构一个容积为8m3,深为2m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120元和80元,那么水池的最低总造价为多少元?通过分析,只要令长方体的长为x米,总造价为y元,就可列出方程y=480+320(x+4/x)。经分析要求y的最小值,先要算出x的取值范围。带着问题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目标性。

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作为背景: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给我一个棋盘,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觉得这很容易,就同意了。可是国王后来发现就算拿出全国的粮食,也不能把棋盘装满。听了这个故事,学生觉得很吃惊,迫切想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时教师提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揭示出新的课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这时展开新课的学习,学生就会愉快、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后来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如果将这个数字的麦粒铺在地球表面上,其谷层的厚度可达9毫米。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数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生活,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以小李家国庆旅游如何选择旅行社为题引入课题。各旅行社推出的不同收费方式为:甲旅行社:大人全价,小孩半价并赠送150元的现金红包;乙旅行社:大人、小孩每人8折。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案?从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这类决策问题。

接着以小徐买了新手机用哪一种方案入网为线索把例题套进问题中,给出下列表格。

步骤为:(1)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分4人小组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立即用解析法解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繁杂性,最后引导学生用图像法解决问题;(2)由学生讨论做出这2个函数的图像;(3)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作图,并分析用图解题的过程;(4)提炼,师生共同总结图像法的具体步骤。

这样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去合作探究,把“知识课堂”变为“生活课堂”,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中专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排列组合问题:“在5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出5件,至少有2件次品的抽法共几种?”数列求和问题:“某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共需120万元。付款方式如下:购买当天先付30万元(首付款),以后每月的同一天付款5万元及欠款的利息,月息1%。全部房款付清时实际花了多少钱?”概率问题:“东方商厦打算在元旦举办促销活动,策划部决定从4种洗衣机、2种彩电、3种冰箱中,选出3种商品进行促销活动,求选出的3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冰箱的概率。”再如指数函数可以解决一些银行的利率问题。还有有关方程(不等式)、几何体、圆锥曲线问题,等等。这些例子都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练习设计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认为对于“有价值的数学”应该理解为学生学习课堂数学后能在实践中或真正的生活中进行运用,并提炼出有效的数学思想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展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成立一些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

在学习课堂知识后,可以结合课内知识让学生课后搜集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事例,对生活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写成研究报告或者制作成网页的形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7篇

学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应对措施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中专数学教学 专业课 服务美国数学史家莫里斯·克莱因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一书中这样描述:“数学是一颗富有生命力的树,她随着文明的兴衰而枯荣。她从史前诞生之时起,就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这场斗争经历了史前的几个世纪和随后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几个世纪,最后终于在肥沃的希腊土壤中扎稳了生存的根基,并且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茁壮成长起来了。”可想而知它的历史古老以及强大的生命。而在今天,中专数学既是中专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必要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同时也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中专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注重中专教学对专业课所起的作用。因此,对于思考我们的中专数学教学该如何为专业课服务,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专数学教学与中专专业课的关系及中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专数学是中专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课学习, 因此充分认识数学课对中专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中专数学教学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对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专数学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一些问题,中专数学教学如何服务于专业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建议来改革目前的中专数学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质量。

(一)端正态度,明确目标,为专业课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数学教育为专业课服务,笔者认为首先要端正态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采取行动,改革教育的不足。对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校,首先都要认识到中专数学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使明确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重要工具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课的信心。而作为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更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具有把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有机联系起来的意识,在追求中专数学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学中与专业课教师多沟通,了解专业课对数学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专业课的过程中准确、自然地应用数学,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专业课的培养目标,制定中专数学教育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验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一部好的教学大纲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规范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以提高教学质量。中专教学的专业门类丰富,其各专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专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不同的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从而打破一刀切的数学教学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教学大纲的重新制定,注意与专业课需求的衔接,删减与专业课学习关系不大的内容,增加与其密切相关的应用部分,对数学教学的各部分内容有所偏重,从而精简教学内容,节约教学时数,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根据专业特色和要求,强调数学应用教学。

中专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毕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中专数学教学时也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和要求,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数学应用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防止数学教学与专业课脱节。

(四)结合专业课教学,提高业务素质

在中专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具有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的义务,同时也担当着专业课的间接教师的角色,仅仅拥有数学的专业知识,而完全不懂其所教学生的专业课知识的中专数学教师已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因此,作为一名中专数学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学习专业课知识,深入了解专业课对数学教学的需求,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使数学教学与专业课进行有效的协接。如果数学课能联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际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大大减轻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压力,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结论

中专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中专数学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中专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熟练﹑灵活得运用于专业课,不仅有助于克服数学教学的盲目性,避免数学课教学走入“闭门造车”的误区,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色的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意义深远!但是,目前的中专数学教学还无法完全做到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我们的教学方式还需做更多的调查与研究,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以期完善我们的数学教学体系,为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美] 莫里斯·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张祖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郭连,《浅析中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载于《现代阅读》,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