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2:26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农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于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农业是民生之本。农业发展关系经济发展全局。作为百业之本,我国农业自从改革开放后政策变化就不太明显。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实,我国正式提出了新的农业发展计划,这必将带动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工农经济性质的变化以及新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必然会倒逼我国的农业经济格局新发展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这样的形势下必然也要提升和发展,适应新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1]。便是本文索要讨论的问题。
一、农业转型期经济新特点
(一)工农产业性质的变化
中国建国之始,效仿的是苏联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这一模式,自开始到改革开放这种模式为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地位从封建王朝的百业之本沦落为工业、服务业的附庸。尽管农业在这段时间跟随工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农业想要真正发展还需要等待契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工农性质的变化,我国的农业经济模式必须改变。农业经济转型改革,是为了平衡城乡差距,也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国家农业宏观调控能力。目前经济改革大趋势下,我国农业转型已经具备了条件,国家农业转型期已经到来,农业转型势在必行。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乡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形态,格局,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二元趋势已经逐渐缩小,目前国家城乡结构想要进一步得到优化,必须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福利状况和教育水平这些方面下手,更应该从农村发展之本农业经济着手整理。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了农村人均收入、城乡经济人均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速等方面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关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要必然与之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在这样的状况下深入了解城乡发展趋势、差异,将城乡之间的二元发展变成社会经济一体发展。
二、经济转型期农业转型新变化
(一)我国当前的工农性质变化为农业发展学科带来的变化
农业经济的重心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生产,而应该更加紧密的关注国家工农业政策,国家工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目前,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趋势正在不断增强,打破了传统的农业政策,其更加注重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深加工、绿色产品的发展、农产品产销销售链的发展、互联网+与农业经济一体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质量监察等方面都成为今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二)城乡二元结构变化为农业发展学科带来的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问题倾注必要的、足够的关注。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正在一点点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农业经济结构在不断提升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伴随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生产要素的生产、流通、销售将成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发展重点。
(三)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发展学科带来的变化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2]动包含着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方面,其政策为农业转型提供了保障。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将会深刻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走向生态化发展趋势,农业经济走向生态化是农业经济提质提效的关键,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便是实现生态化。农业发展学科必然将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面发展,与新技术贴合性更强。其次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必然会对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缓慢、发展潜力不足、农业发展前景受限等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全盘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能力,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会更具备自己的部门独立性,提升起产业联系性,挺高农业产业国际化水平。
三、面对新特点、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新发展
(一)差异化学科战略
农业经济转型期,是农业发展全方面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经将农业4.0政策提上日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应该将培养专业的农业化人才提上日程,早日为国家工业4.0做准备。就农业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在此之外要提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农业学科独立性提升来提升农业发展的独立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行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
(二)科研人才战略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想要做到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科研人才。人才是劳动力,只有提升劳动力素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才能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我们的科研人才,要能具备吃的下苦,收的住心、忍受得了寂寞、愿意风险和付出的精神。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新变化引导下,其理论内容、教学内容、科研内容必然随之变化,要适应得了变化,将提升自己与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提升科研人才比例,提高科研人员素质。
(三)学科互补性战略
当前,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不再仅仅是只懂得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而是需要懂得国家经济各个部门与农业经济之间所有紧密关系农业经济的人才。只有具备行业前瞻性,才能正确管理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学科发展提供广阔前景。这就是学科互补性战略的意义之所在,命脉之所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转型期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科研发展意义重大。要深刻了解农业经济转型,了解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学科带来的变化,培养农业学科人才,这才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应该做的。对政施措,这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提;众筹广议,这是农业经济发展学科发展的基石。要发展好农业发展学科,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做好准备,真正为三农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马维东.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3,(22):15-15.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145-145.
关于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二: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生活,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形式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长期以来,人们过度的重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但却忽略了环境问题,付出了高额且沉重的代价,为此要在发展中调整方式。低碳经济讲究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因此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我国农业入手,分析了发展中的存在的弊端,对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错略做了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够为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低碳经济;转变;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根基的稳固,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的稳定。由于长期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足够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愈发恶劣,雾霾等生态问题逐渐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以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核心在于技术和政策的创新,提倡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将此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经济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农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
(一)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因而在农业生产方面,很多人创新性不强,不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新科技,仍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也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比较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在农村建立工厂,给当地土地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一些农民由于认识不到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而继续在污染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粮食污染的程度。
(二)农业科技滞后
农村地区一般都偏僻落后,农民大多都依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生活,整体生活水平比较低,再加上农村教育发展程度不高,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因此,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于新型农业科技认识不足,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与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三)农业产能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而且,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将支持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工业和服务业上,从而导致如今农业经济之后、农村地区落后的局面。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城市开始反哺农村,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但是,因为农村地区广阔,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日,因而,如今农村很多基础设施,虽已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问题却仍然存在,尤其一些落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例如,农业必须的水利设施,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沿用20世纪中期修建的那些,不仅灌溉能力不强,而且损坏严重,也影响了农业产能的提高。
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是在21世纪初英国首次提出。不同的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要求也不同。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绝对量,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相对量。低碳经济实现的是世界各国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低碳经济发展,以有效杜绝环境污染和气候改变,做到节能减排并促进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一种强调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形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将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土地、环境和大气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能提高农民保护土地、环境的意识,以及生产创新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来进行耕作,这样,不仅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会提高,最终,将会从整体上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污染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的,在确保人与土地、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农业高效、高质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技术、新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产品污染。
(二)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目前,低碳环保理念在工业产业中,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宣扬,但是,在农业领域还没有进行大力宣传。农民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多,因此,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要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地区,要加强对低碳生产管理的力度,当地领导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注意培养典范和标兵,让更多农民认识到低碳生产的好处,这样,将有助于低碳生产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三)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
在推进农业生产低碳化的道路上,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目标指导下,政府应在坚持市场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实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例如,低碳环保税就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融入到农产品生产成本中,利用经济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等行为,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和资源协调统一。
(四)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实行农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培养出一批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头脑比较灵活、肯钻研的带头人,在此带领下,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往往缺少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而,培养出一批带头人,将有助于加快农业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农民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对于快速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发展进程,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农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规范低碳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为发展的依据与参考,农业生产才会真正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农业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符合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理念,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变和农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六)加强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坚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的目的,就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合理配置低碳农业发展的各项资源,以促进低碳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国家积极倡导走科学化发展之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将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农村、农民都获得充分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要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能源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逐步的改善农村环境,做好产业结构及社会、发展、生态三方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健康的现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04).
1.1水稻插秧育秧技术要求较高
一是想要使用机械插秧,需要一块标准的水稻插秧地,水稻的秧苗要均匀分布;二是水稻的秧苗需要健壮,并且无病虫害,满足水稻高产的要求。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户家庭均采用家庭劳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户更加偏好传统的插秧技术,机械化的插秧技术成本较高,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户家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导致机械插秧技术不能够在水稻插秧技术推广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1.2机械插秧的技术限制
机械插秧所选择的秧苗一般是带土移栽,秧苗的年龄在15~20天,叶龄在3.5~4叶龄之内,秧苗的高度在12~17厘米。若地里的水越深,秧苗就不会露头,就不能够使用机械进行插秧。在插秧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天气的影响,在秧苗的插秧季节无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导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而机械并不能够采用大秧苗进行插秧,这样插秧机就成为了摆设。
1.3水稻农田中的灌溉水利设施落后
在大多数的水稻农田中,用于供水排水的系统比较落后,不能够做到自如地供水和排水,使得农田水深得不到有效控制,这就为插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4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由于农村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慢。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人还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插秧模式,且没有办法去创新和改进,改良水稻的种植环境。这就在客观上阻碍了水稻插秧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落实。
2解决水稻插秧难以推广的有效措施
2.1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
要将土地集中在比较优秀的种粮大户中去。过去,为了提高粮食的生产率,国家推行了,将土地落实到每家每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农业需求,这种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有将土地集中到农业大户中,对土地进行集中的管制,才能够有利于水稻插秧技术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进。
2.2改良供水及排水系统
进一步推广水稻插秧技术,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使农田实现有效灌溉和排水。推广的技术人员还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对农田实行随时灌溉随时排水,为水稻的种植和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满足农户对插秧的要求,进一步推广机械插秧技术。
2.3加强水稻插秧技术的宣传与培训
想要进一步推广水稻插秧技术,就要加大新技术的宣传力度,还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提高了,农民配合推广的积极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水稻插秧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推广人员还要加强农民插秧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机械插秧技术,让农民群众主动的改造水稻的种植环境,为机械化的水稻插秧提供良好的条件。
3结语
(一)农业科技项目具有很大的社会性。
农业科技项目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农业科技项目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牧业4个领域。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例,就涉及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利用保护和产业服务等方面。农业科技项目的作用旨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有的还提升了周边地区农户的规模化种植,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带动相关贸易、服务、信息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可见,与工业项目相比,农业项目的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二)农业科技项目有较强的应用性。
与基础研究相比,农业科技项目具有较强的应用特征。农业项目多数为农、林、牧、渔业产业经营中实际应用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如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目的是建设一批农林种苗花卉农业、稻米加工、天然蜂业中蜂健康养殖、水产罗非鱼加工、宝桑园果蔬汁饮料、水稻育种技术、百得佳有机先米国资源精深加工、春麟化工磷肥、微补植物营养、鸿威农渔产品加工机械等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一大批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加速以企业为创新中心的建设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业科技项目具有成熟期长、社会影响深远的特点。
农业领域的种植、养殖、加工至少需要1年以上时间,而林业产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农业科技项目带来的效益不止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农业项目对当地社会生活、经济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是深远和长期的,其社会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包括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业增收、辐射带动农户致富、培训农民技术进步、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促进生态平衡、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四)农业科技项目的社会效果很难量化。
除大多数的经济效果可以量化外,农业科技项目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很多是属于较难量化的,以货币计量或者实物计量都艰难。正因为农业项目的社会影响较之经济效益突出,而社会效益的难以量化特征导致我们很难去对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现今,人们对科技项目的社会效益都不是十分重视,要么将之附属在经济效益评价,或借用对工业项目的社会评价方法来套用在农业科技项目上,是不符合农业科技项目的发展规律的。
二、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设计
考虑到农业科技项目的上述特点,对农业科技项目的评价就不能只简单停留在经济评价这个层面,还应该深入研究其社会评价方法。农业科技项目的评价应包括两方面: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一)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包括对财务支出合理合法性的评价和经济指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1、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性。
根据项目结题验收时提供的专项审计报告和其他财务资料,与项目合同预算科目进行对照,逐一审核其合理合法性。第一,审核所提交的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数据的正确性。是否有承担单位提交的审计报告与所附的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或因项目负责人缺乏财务知识,或审计人员原因导致的审计报告中项目经费科目与合同书科目不相符等情况。第二,审核承担单位提交的附件的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所附的附件至少应包括:(1)项目承担单位出具并加盖财务印章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及项目专项经费明细账。明细账包括专项经费明细账和配套经费明细账。并据以核实科技经费是否专款专用等;(2)项目合作单位出具并加盖财务印章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及项目明细账。明细账也包括两部分:专项经费明细账和配套经费明细账;(3)大额支出的原始凭证复印件。关于大额支出的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项目经费额度的大小来确定。第三,核对项目的预算支出与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相符,凡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变更合同支出必须经科技部门批准方可变更的,要查实其是否履行手续及手续的完备性。国家没有规定的,凡实际支出与合同预算科目差距较大的,应有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具体说明,并分析其合理性。第四,检查政府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以及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核查项目的专项经费的使用率、检查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以及是否存在虚报配套资金等。
2、经济指标的完成程度。
核对经济指标时,考虑到农业科技项目的应用性较强,应核对是否有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反映其经济指标完成与否的证明材料,如销售合同、应用单位的证明、合作企业的财务报表等。
(二)社会评价。
对科技项目做社会评价是分析项目的实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力。农业科技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应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项目的实施对国家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一,评价项目对国家或地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分析项目是否完成合同书的要求,包括出版的与项目相关的专著、科研论文、获得的专利、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励、研制成果的应用情况如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科技成果应用的转化率等,以及项目的成功程度。第二,如果属于基础研究的农业科技项目,即使没有相关的应用效应,也应当视作项目所从事的工作是其他技术发明的后盾,而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第三,关于科技服务类的农业项目,评价项目的实施对当地关键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农业科技攻关取得的创新成果,只有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才能实现其最终价值。对广东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计划,要依据项目所派出的农业科技专家、免费为农民群众发放的科技资料和技术资料、赠送或者以优惠价格向农民销售水稻、蔬菜、玉米等种子,赠送肥料、农药,受益农民等情况来评价。对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项目,要依据派出的省农业科技特派员数量,这些特派员在各村镇、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点开展的“点对点”技术服务工作来判断,包括:举办技术培训专场、发放技术资料等。
2、项目的实施对国家或地方其他社会目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分析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环境的其他影响,如带动社会就业、收益分配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比如,对广东省森林生态建设网络项目进行社会评价,要通过分析项目对定位站的建设,逐步开展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效益建设的研究,对促进森林小气候、森林土壤、森林水文、森林部落、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长期而深远的。再如,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推进的现代渔业建设,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广州、梅州、深圳、佛山等地所发展的集垂钓、美食、娱乐、度假、旅游、商务于一体的高层次休闲渔业,每年观赏鱼产值10亿元,占全国的60%,该项目所促动的配套渔具产业也迅猛发展起来,有200多家渔具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60%以上。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已成为观赏鱼养殖集散地,产品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对农业科技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的评价往往需要大量的定性分析。
三、案例解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课题名称为“水产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承担单位略,项目执行期间为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该课题研究内容为:在广东、湖北两省,围绕水产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开展重要鱼虾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监控技术研究与集成、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机制和模式、重要鱼虾健康食品安全养殖示范与推广研究。
(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目前世界上正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有几千种,而我国所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也有上千种。农药每年的使用量在50万~60万吨之间,使用面积达到了2.8亿hm2,使用的农药中有大约80%直接进入环境。我国生产农药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地,农药使用量较大的地区是浙江、山东、江苏等地。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南方地区农药使用量相对于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的北方地区要大,生产实践中,蔬菜水果的使用频率较其它作物要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更为直接。近年来,由于农药的频繁使用,导致各种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最终导致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浓度不断的增加,各种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频繁发生、屡禁不止,导致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危害。大量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还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引起急性中毒或导致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富集,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同时由于农药的使用使得害虫的天敌和益虫数量急剧减少,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而其中最容易引起农药食物中毒的是有机磷类杀虫剂。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农作物本身有影响,同时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着影响。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农药中有一部分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降解,水溶性低,脂溶性高,这些性质使得这些农药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而残留在环境中,有的已经停止使用几十年的药物,至今在一些环境要素中都可以检测到其残留物。WHO曾对19个国家进行过统计,统计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起农药急性中毒事件,真实数据高达200万起,有大约4万人因为农药中毒而死亡。农药的使用会对生物链带来严重的影响。高毒农药的使用会使得自然界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鸟类资源,其中有着许多受到保护的物种,但农药的使用使得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高毒农药对与野生动物而言没有安全剂量可言,例如呋喃丹。据调查在多年使用呋喃丹的浙江省义乌市某甘蔗种植区内,在一个由低丘陵地、村庄、农田组成的约5km2的生态环境中,仅发现一只麻雀;在使用多年呋喃丹的甘蔗地lm2的耕作层土壤中,只发现3条蚯蚓,而在邻近末施用呋喃丹的对照地中有30多条。据当地农民反映,使用呋喃丹初期,施药后的土表可见到大量死亡蚯蚓,现已少见。当时还可以见到小型兽类被毒死情况。还有研究表明,在珠穆朗玛地区东绒布冰川海拔高达6500米以上的地区有有机氯农药痕迹,这表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基本已经无处不在了。因此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矛盾
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为246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干旱区。全国各地由于地下水过度开发,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
(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开采新的水资源以及研制各种水资源替代品成为科研主题,但是这些研发工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研发工作进展较慢[2]。因此就农业领域来说通过提高农业灌溉水利技术,节约农业发展用水量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过建立农业灌溉工程降低农业灌溉成本,促进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如芮城县通过扩建及改造五大泵站引黄灌溉工程,打造五个精品灌溉区,提高灌溉面积,促进工程的长远发展,在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招投标制,促进工程的良性发展,提高了灌溉工程对农业发展的效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建设新农村发挥积极的作用[3]。
二、实现节水目的的措施
(一)节水的途径
1、建立灌溉工程。建立灌溉工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等减少农业灌溉在输水过程中水损失,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如芮城县为实现全县农业灌溉面积85万亩,根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借助黄河的天然水资源扩建引黄灌溉工程,同时相关部门降低了灌溉水价,降低了农业灌溉成本,从而提高了农业使用引黄灌溉工程灌溉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农业灌溉的规模化,有利于节水目的的实现。
2、工程灌溉的措施。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如采用合理的沟渠灌溉、小畦灌溉等技术提高灌溉效果。沟渠灌溉和小畦灌溉相对于大畦漫灌有利于减少深层渗漏和田间蒸发导致的水损失。在灌溉之前平整土地,有利于提高水流速,减少水损失,从而扩大灌溉面积。
3、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水利部门应该走在农民的前面,树立节水意识,做好农业灌溉管理工作,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如芮城县为了提高引黄灌溉工程的灌溉效果,采取了加强农业灌溉领导制度,该县首先明确农业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农业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5]。因此该县领导高度重视引黄灌溉工程的建设,确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负责灌溉工作的进行,同时加大农业灌溉物力、技术、人员的投入,为该县农业灌溉问题的解决保驾护航,为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4、完善考核制度。通过建立灌溉资金机制,确保灌溉资金的用途,对每一笔资金进行逐级报账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灌溉工程的后续发挥作用提高资金保障。同时不断的完善灌溉绩效考评机制,保证花钱办成事,出效益。绩效考核制度包括自评、上级领导考评、农民考评,保证了考评的全面性与真实性,提高灌溉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程的灌溉效用,促进节水目的的实现。
(二)节水对策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较广,各地农业环境和资源不尽相同,因此农业灌溉节水措施的具体使用应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来制定,但是各地的节水对策具有互通性,可以相互借鉴,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节水目的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只有完善农业灌溉投入机制,加强政府对农业灌溉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农业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中央地方都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农业灌溉预算,加大对农业灌溉的资金支持。其次,通过各种补助措施吸引农民将资金投入农业灌溉,提高农民参与灌溉工程的建设。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灌溉的需要,加大先进灌溉技术的投入,为农业灌溉提高技术人才保障,切实促进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
2、提高灌溉工程的服务效果。相关部门应该带头引导农民建立灌溉小组,研究农业用水管理组织模式,研究灌溉工程设施维修策略,发动农民参与灌溉工程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灌溉技术的提高降低灌溉成本,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灌溉工程服务农民的质量。
3、创新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运用的途径。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不断的探索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途径,扩大农业水资源的范围,如在农业灌溉渠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钻井,开发商品井,实行统一管理和收费原则,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发挥经济手段对节水的促进作用。要想农民主动采取节水措施仅仅依靠简单的口号宣传是肯定行不通的,必须将节水与农民的经济利益挂钩才能鞭策农民采用节水措施,因此对于农业灌溉价格的管理应该实行动态管理措施,对每亩地用水量少的用户给予较低的灌溉价格,反之,给予每亩地灌溉量大的用户提高其灌溉价格,在动态价格的实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每亩灌溉地的地形与土质,决定用水价格,从而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在保证灌溉效果的基础上节约用水。
5、结合水利与农业生产措施的相互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中实行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的相互结合,提高农业灌溉效果,取得农业用水减少和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的综合发展。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不断改进灌溉技术,降低每亩灌溉区的用水量,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如使用新的栽种方法,减少植物生长对水资源的依赖性等。
三、结语
“那”是壮族文化中最能代表稻作文化的一个词,壮族聚居地中很多以“那”命名的地名是其缩影。壮族的稻作文化,内涵丰富,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各种独特的节日和隆重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等都与之有关,“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提出就是体现壮族稻作文化的一种极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传统。隆安也不例外,如那桐、那重、那朗、那门、那降、那料、那营、那昆、那湾、那可、那娄等地名,具有鲜明的“那文化”印迹。由“那”衍生出的节庆、祭祀仪式、传说在隆安壮民族文化中普遍流传,如四月初八农具节、六月初六芒那节等节庆和祭祀活动,《会走的谷子》和《再生稻谷》等民间传说,紧紧附会于稻作文化而产生的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农具节和稻神节这两个活动,与稻作文化紧密相连,是无可置疑和客观存在的。但是,仔细研究后我们会发现,其一,从东起我国的珠江口,西到缅甸西南部,南起泰国南部、越南中部、老挝和我国的海南省,北到我国的贵州省中部这一片壮侗语民族生活的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那”字地名以及与“那”紧密相关的民风民俗。但“那”字的原意,据刘志一的研究,“那”原生语义是“厚”“密”(指植物生长又厚又密的地方),以后就略微音变为“水田’,的“那”他认为“那”原先指的应该是野生稻生长的地方,后来才转化为称人工载培水稻田为“那”。从广西生长大量的野生稻来看,这个推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次,壮语和壮族不是最原始的语言和民族,她是原始侗台语母体与原始越人(侗族)在和其他民族(淮人)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民族语言和次生民族。氏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于隆安一带的壮族先民是骆越部落,该部族出现的时间为先秦至两汉时期,至宋时趋向于发展成具有共同特征的民族。因此,隆安围绕稻作农业产生的一系列活动应该是在语言出现和民族形成之后,时间比较晚。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南宁市坛洛和那龙一带发现5处打制石器点,这是南宁地区至今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存,出土打制石器94件,没有其他伴出物。这个时期的广西地区,气候温热,雨水充沛,植被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低下,以简陋的打制石器从事狩猎、捕鱼和采掘各种野生植物的根茎和果实维持生活。进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在琶江一左江流域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早中期以分布于琶江两岸的贝丘遗址(图6)为代表,晚期发展为大石铲遗址(图7)。从发掘的顶狮山遗址、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鲤鱼坡遗址等贝丘遗址来看,第一、二、三期(10000一 7000年前)仍以各种水生动物遗骸—螺壳为主要堆积,并包含大量陆生动物遗骸,说明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仍以食用水生、陆生动物与采集食物为主,过的是渔猎、采集生活,农耕文化的痕迹则不太明显。到第四期(6000年左右),蚌器基本不见,堆积中不含螺狮壳,出现夹植物碎末的轮制陶器,而且在顶狮山遗址第四期的土壤样品中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稻属植硅石,此时可能已出现农业经济。
有学者根据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磨制石斧、锌、柞、磨棒等工具和陶器等推断此时已有原始锄耕农业出现,但这一结论与考古发现相矛盾。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广西一带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如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出土大批野牛、野猪、象、鹿等动物的骨骸。因此,游修龄教授认为“广西的块根、块茎类植物源如薯菠、魔芋、芋等,是极其丰富的,这些植物的栽培加工要比稻作简便。这也是根茎类作物先于禾谷类驯化的普通规律。石磨和磨棒与其说是稻谷加工工具,不如说是根茎类加工工具更为合理”。这一解释更符合广西当时的生存状况。再者,在琶江两岸分布的十余处贝丘遗址,从顶狮山遗址的内涵来看,在距今100006000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遗址面积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器类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技术进步有限,附近的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西津遗址也相似,这反映出南宁一带经济长期处在渔猎、采集的形态,发展极为缓慢。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采集、渔猎为主的贝丘类遗址让位给农业经济类型的台地遗址,南宁地区的贝丘遗址此时己消失,山坡类型的遗址则大量出现,琶江、左江、右江交汇地带汇合成的三角地带分布密集的大石铲遗址群即是这种变化的突出体现。这一时期的石铲,制作精致,工艺水平较高,是对之前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石斧、石锌的改良,反映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经济生活已发展到以农业为主的阶段。
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提供的服务看,主要任务是执行青岛市农委指派的推广任务,主要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防治,农业公共信息和农民教育培训,主要通过在农忙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发放科技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农民技术培训等方式将农业科技推广到户。例如2009~2012年实施的“青岛市百万亩果蔬花卉现代示范园建设项目”,根据青岛市区域布局、生产结构以及各市农业产业特色,市财政拨款,建设粮食、蔬菜、果茶花卉和花生四个特色品种的示范基地,通过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推广如设施栽培技术、培肥地力、绿色控害技术等关键技术,依靠基层农技推广员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民远程培训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从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两方面保障了该项目的落实推进。从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发展演变的历程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岛市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以及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然而,随着青岛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不论是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推广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都日益凸显,难以适应并满足农业转型需要。
2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状况,发掘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革完善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提供决策建议,课题组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对来自胶南、胶州、平度、莱西、即墨五市来我校参加青岛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的150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及其对口服务村的400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和352份,有效率为89%和88%,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把握了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状况和存在问题。
2.1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构设置不科学
目前,除了个别区市外,青岛市绝大部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直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和区市农、林、水务业务部门的双头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农业服务中心人、财、物的管理,以及推广人员的职称评聘、薪酬福利,区市业务部门只负责相关业务的分派与指导,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政出多门,多头领导,政府管理和业务职能混淆,不可避免出现推广员任务的重叠性和多样性及工作效率低下的结果。另一方面,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顺,农业服务中心是隶属于乡镇党委、政府的事业单位,必然决定乡镇党委、政府对其拥有直接管理权,由于乡镇工作繁杂多样,常把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当作行政干部使用,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其本职工作———农、林、水利、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和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水土保持监测等职能被削弱,推广服务功能弱化。调查发现,51.4%的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工作是从事本职农业技术推广,余下的48.6%的人则在完成乡镇政府指派的非推广任务,或是满足农民其他需要。座谈会上,推广员也反应工作内容繁杂,有时需要身兼数职,从事一些非专业性工作,比如农业保险、防火防汛宣传、落实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等等。
2.2推广经费财政拨款不足,缺乏履行公益性职能的经济保障
农业科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政府理应为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当前,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用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三项经费偏低,被挤占或挪用的情况较为明显,农业服务中心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人员经费不足,导致推广项目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工作环境条件差,推广手段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推广缺乏履行社会公益性职能的经济保证。调查中,有40.5%的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在3000元以下,福利待遇情况不容乐观,下乡经费、办公条件、技术装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推广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不活,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运行
目前对农业服务中心推广员尚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责、权、利没有很好地结合。一是推广员进入推广系统缺乏相应考核。由于推广机构编制少,为了维持推广工作的正常运转,存在政策性安置人员以及临时招聘人员充抵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现象。访谈中了解到,莱西、胶南此现象比较明显,农业服务中心正式编制人员少,莱西五人,胶南九人,余下全部是“杂牌军”。这种临时拼揍的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难以担当农技推广的重任。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的职称晋升、薪酬发放更多依靠的是资历和年龄,能够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作为有效激励方式的教育培训,目前还难以较为普遍的应用。调查显示,仅有24.3%人员能得到每年培训的机会,51.4%的农业技术人员2~3年才有机会接受培训,甚至有20%以上的人员几乎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由此也导致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青岛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中43.8%是本科以下学历,其中13.5%的人员只有高中学历,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只有5.4%。座谈会上了解到青岛市农技人员年龄40岁以上居多,县级单位以本科生为主,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的学历以专科和高中为主,年龄偏大。
2.4农业科技推广方式落后,限制了技术的传播
当前青岛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73.2%推广员主要还是采用现场讲解示范、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的推广方式,使用现代传播方式如网络、电视的仅占14%。从接受者看,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渠道较为混乱,有70%以上的农民选择向亲友、邻居学习,以网络、电视、报纸、短信等媒体作为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选择政府科技下乡和村干部宣传指导的只有20%[2]。从科技信息传播与接受对照看,显然存在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错位现象,究其原因,调查的农民认为,一是推广内容与自己所需不匹配,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起来;二是遇到问题无法及时与推广员沟通,后续跟进指导几乎没有。
2.5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质量较差,农民满意度不高
农业科技推广必须注重市场和农民实际需求,才能激发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才能发挥科技的现实效力。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使得农民接受新技术、新产品受阻。调查显示,在推广技术是否满足农民需要这一问题上,只有40%的推广员认为农民十分需要政府推广的新技术。在“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农药、良种选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推广员推广的技术则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农药、良种选用技术”[2]。由于农业服务中心推广服务未能与农民需求完全对接,导致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评价较低,满意和很满意占22%,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则占到49%。农民对推广服务评价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推广员数量少,平均三个村才有一名推广员;二是农业科技服务次数少;三是提供的技术理论性太强,难以与农业生产结合[2]。
3推进青岛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青岛市作为现代化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从粮食作物的增收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发挥的作用相当明显。近几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于2012年围绕科技创新、推广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展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2013年以科技作牵引,实施现代农业“十大工程”项目。在青岛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背景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体制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成为传统农业向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转型的桎梏,亟需通过改革和创新等方式加以解决。
3.1理顺农业科技推广的管理体制,强化区市主管部门管理
青岛市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双头管理体制导致农业服务中心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限制、推广服务功能弱化的状况。必须以理顺管理体制作为改革的抓手,强调区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解决人事分离的问题。为此,可以考虑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的管理职能收归区市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建立“三权归县”的管理体制,可以实现管人与管事的统一,保证农业服务中心从事本职工作,也有利于区市农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区市范围内的工作安排,发挥县乡农业服务机构的整体作用。另外,结合青岛市镇行政区划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以及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状况,可以考虑撤销现有农业服务中心,成立跨乡镇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全面负责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疫病防控、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事务,充分发挥区域站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的职能。
3.2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政府是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要确保每年投放到农业科技的三项经费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和推广项目经费的支持,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的发挥;其次,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依据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要逐步满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农业科技需求,逐步增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集中统一育苗育秧等推广项目上的经费投入,针对青岛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对涉及到的重要新品种、重大新技术设立专项资金,保证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顺利开展;第三,在明确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推进推广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鼓励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加入农业科技推广,吸引其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拓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来源渠道,尤其要注意对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各类经营性组织或个人在税收、信贷方面给予优惠。
3.3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以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为了弥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本身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服务方式滞后,推广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建立政府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有效结合、充分合作的农技推广长效机制。青岛市现有农业院所10余家,拥有丰富的技术、信息和人才资源,可以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成果、知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此,围绕青岛市农业主导产业,农业院所与政府合作建立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的价值与作用,开展各种技术下乡、科技咨询、农民教育培训服务;利用农业院所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开展应用型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使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取向与农民实际需求有机结合。
3.4拓宽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形式
青岛市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主要以田间地头示范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为主,手段陈旧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有效传播。丰富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除了继续加强推广员的下乡下地直接指导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如现代通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农业技术信息平台,通过视频交互、远程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实时对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指导;通过广泛开展诸如专题技术讲座、农民田间学校等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逐步把农民培养成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并能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另外,强化农民合作社、农业各类协会、专业大户及科技核心户“人际传播”的科技示范辐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的示范推广模式。
3.5以农户需求为导向,驱动政府科技推广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