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2:14

序论:在您撰写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第1篇

 

为全面实现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标,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卫生改革步伐,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强化部门职能,不断提高我县妇幼卫生工作水平。同时,根据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及“降消”等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为全面实现项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2010年全县产妇总数为1444人,活产数145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1174人,系统管理率80.52%,无孕产妇死亡数;全县7以下儿童11462人,保健管理10575人, 保健管理率92.26%;3岁以下儿童5267人,系统管理4999人,系统管理率94.91%;新生儿死亡4例,死亡率2.74‰;婴儿死亡7例,死亡率4.8‰,母乳喂养率90.6%。

 2011年上半年全县产妇808人,活产81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716人,系统管理率87.96%,无孕产妇死亡;全县7以下儿童11089人,保健管理10247人, 保健管理率92.41%;3岁以下儿童5261人,系统管理4964人,系统管理率94.35%;无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2例,死亡率2.46‰;母乳喂养率91.26%。

 1、孕产妇系统管理是妇幼保健的重点工作,而高危妊娠管理是孕产妇管理的核心。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为此,全县在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保证孕期监测质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高危妊娠管理上,严格抓好高危妊娠的筛查、随访、追踪、转诊和上报等工作,对重症高危妊娠实行首诊医生报告制和严密的随访跟踪。2010年共筛查出高危孕产妇54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管理率均为100%,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积极开展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儿童保健工作水平。按要求配备了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所需的房屋、设施、设备等,落实了儿童保健人员,能够较规范地开展儿童保健各项工作。在抓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体弱儿童的筛选、随访工作。

    三、认真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切实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1、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

根据《四川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县和卫生院妇保人员参加市妇幼增补叶酸项目培训,同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暨培训会。主要工作通过19个乡镇卫生院和51个村卫生室筛查、发放叶酸药片。截止目前我县已为2070名妇女发放叶酸2070份,随访2744人次,知晓率为86.62%。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1)县政府以及县卫生局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作,实行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积极组织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息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各单位内醒目位置处张贴《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收费标准》及各种具体要求,动员农村孕产妇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并在孕妇保健建卡时,明确告知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2)2009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启动以来,加强对助产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使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采取定期督查与日常监管、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督促助产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广大孕产妇生命安全。规范高危孕产妇筛查、转诊和救治流程,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按“降消”项目方案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生命**”,急救电话(24小时)畅通,为做好全县急危重孕产妇的快速转诊和紧急救治,提供最佳的抢救时机。

(3)我县2009年住院分娩1020人、发放补助29.22万元,2010年住院分娩1110人、发放补助44.4万元,2011年至今住院分娩353人、发放补助14.12万元。

3、“降消”项目

(1)根据《四川省“降消”项目实施要求》要求在省市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于2005年正式启动实施“降消”项目。

(2)领导重视,责任到位,县妇儿工委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与各个乡镇府及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签订了项目承诺书、责任书;卫生主管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县项目办制定了《 “降消”项目实施办法》、《贫困孕产妇救助方案》、《“降消”项目乡镇卫生院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实施方案及技术要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领导小组、死亡评审小组,安排具体信息统计人员,各类机构工作运行状况良好。

(3)每年均安排县乡“三基”培训3次以上,参训人员达到600人次;县乡产科人员脱产进修学习60多次;每年各乡镇对村级妇幼人员“三基”培训考核达3—4次,参训人员共计3325人次,有力提高我县县、乡、村三级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我县降消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2005年至今“降消”项目共贫困救助1038人,贫困救助资金30.88万元,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673人,补助资金33.83万元。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1)根据《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2011年度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了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工作,要求各类医疗单位认真落实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并于2011年1月4日召开了该项目启动会暨技术培训会。

   (2)2011年1月至4月对全县20个医疗机构单位发放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600份,已经检测353份;发放梅毒螺旋抗体诊断试剂1200份,已经检测205份;检测乙肝234份,未检到筛查阳性孕产妇和婴儿。

5、孕产妇急救绿色**通畅

我县地势偏远,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部分村组离乡镇所在地远并且不通公路,同时部分乡镇暂时不能开展产科接生,因此,怎样才能使孕产妇尤其是偏远山村的孕产妇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入院分娩就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这些措施:

(1)在不通公路的村组成立担架队、护送队,人员主要由村、组干部、村卫生员等组成,负责从妊娠开始到入院待产期间的健康教育、督促产前检查、临产时的入院陪护等工作。

(2)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分、地域、交通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暂时不能开展产科接生的乡镇卫生院,其区域内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由临近的能开展产科接生的乡镇医院负责,其他工作仍由属地卫生院负责。

(3)通过电视、标语、传单、短信息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公布孕产妇急救电话,并24小时安排专人值班。

(4)急救车辆、产包、急救药品、人员都到位。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每一例孕产妇由村组到乡镇、必要时到县、到省市的医疗救护都全程护送,使每个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适宜的救助。

四、存在问题

1、我县属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县,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且受传统习惯影响,农村妇女保健意识不够强。

2、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采取切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和方法使健康教育工作长期化。

2、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认真为群众讲解住院分娩和增补叶酸的好处及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争取完成任务。

 3、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相结合,两者相互带动。

 近年来,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妇幼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产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缺乏创新;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滞后等。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产科安全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完善信息管理,提升妇幼保健业务和管理水平,为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第2篇

这次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回顾我县年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研究部署年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妇幼公共卫生、降氟改灶和农村改厕项目工作。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一、年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回顾

年,公共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能力建设,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县公共卫生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特别是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妇幼保健项目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结核病、癫痫病项目获得省级先进称号,艾滋病防治工作获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一)艾滋病防治项目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群众的防艾意识普遍增强。年春节期间,共印制《致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一封信》30万份,逐级发放到各乡镇村组的每一户家庭;依托电视、报刊、网络,刊载专栏、报道35期次;在乡镇公路两旁刷写墙体标语150条;印刷宣传册5万册,县计生局提供3万只安全套,用于高危人群干预和大众宣传;“三八”国际妇女节、“6.26”国际禁毒日、“12.1”国际艾滋病日,卫生、公安、教育、妇联、司法等部门联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万人签名、咨询教育等宣传活动;在县城500多个公共服务场所张贴防艾公益广告牌800块,宣传干预服务小姐及暗人员1500多人次;在党校和乡镇举办讲座7期,培训机关及基层干部、乡村医生1500人次,在县监管场所对被监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艾教育。二是强化监测与干预,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卫生、公安、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全年共监测暗423名,发现阳性2例,监测吸(戒)毒人员及监管场所被羁押人员3500人次,检出阳性3例,监测务工人员512人,均为阴性;自愿咨询检测1432人,检出阳性4例;全县各医疗单位实施术前、产前检测1.9万多人次,检出阳性6例(其中产妇2例)。至年底,县城关医院美沙酮门诊累计入组人数782人,持续治疗125人,其中HIV感染者13人;县城关医院针具交换门诊干预吸毒人员50人,累计发放清洁针具17672支,回收17130支。各类预防艾滋病的干预和监测措施,提高了疫情发现率,有效阻止艾滋病在高危人群及普通人群中传播。年按现住址报告,全县新增疫情35例,其中本县报告15例,外地网上报告20例。三是落实救治与关怀,艾滋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病例个案调查、随访率达100%,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人30例,治疗12个月存活27人。县卫生部门安排了专人为患者进行全程医疗服务,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我县于2007年起实施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以来,加强了宣传、监测和病人救治力度,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65例,发现率明显提高,全县已有33例艾滋病人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在治死亡4例)。自1997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年底,全县累计报告疫情112例(其中已死亡44例),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二)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印制宣传资料2万份用于“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等各类宣传活动;印制《县人民政府关于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有关事项的通告》2000张、制作永久性《通告》600块、乡村医生职责牌900张,分别在全县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村民小组进行永久性宣传。二是归口管理全面落实。按国家关于肺结核病人归口县疾控中心管理的规定,通过下发文件、召开医疗单位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将归口管理落到了实处。全县疫情报告、登记、督导、转归网络逐渐完善,较好保证了病人的规范治疗与管理。三是病人的查治日趋规范。可疑病人筛查人数有所增加,病人发现率进一步提高,年县疾控中心共接诊可疑结核病人5753例,免费拍胸片5105张,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68例、涂阴病人245例,全部落实全程督导化疗。我县自1993年3月启动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截止年底,县疾控中心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55379人次,发现涂阳(传染性)肺结核病人7692例,发现的病例全部落实了归口管理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治愈率达91.5%,有效控制疫情流行。

(三)癫痫病防治项目工作不断深入

一是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县政府对癫痫病防治项目领导小组进行了及时调整,加强了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县卫生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技术、治疗、管理流程进一步健全。二是广泛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共举办各级医务人员培训班2期,80多名医生接受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治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乡村医生、村干部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有效提升了病人、家属和社会公众对癫痫病的认识。三是筛查与治疗同步开展。各级医务人员走村入户开展调查与宣传,督促病人参与筛查,落实规范治疗。年共查出并免费治疗病人189例。我县2006年起实施癫痫病防治项目,至年底累计筛查1199人,全县累计入组治疗739人(中途脱组251人)。坚持治疗的患者488人均按要求落实乡村医生、患者监护人全程督导和监护免费治疗措施,每例60元的督导补助全部发放到位。

(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顺利实施

年,我县相继启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妇女病和宫颈癌普查普治、婚前医学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六个由国家财政补助的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各项目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全面落实。4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孕产妇落实300元的补助,同时实行医疗保健机构限价分娩制度,有效促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至年底,全县4206名农村孕产妇受益,补助金额126.18万元。实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以来,全县住院分娩率维持在99.1%的较高水平。二是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及宫颈癌检查项目有序开展。全年在10个乡镇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检查妇女37527人,检查率35.2%,查出妇科病22890人,患病率61%,其中发现宫颈癌20例,乳腺癌9例。10月份启动免费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全县完成筛查13350人,筛查宫颈癌4例。通过实施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及宫颈癌检查项目,患者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三是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面实施。年11月1日起,我县依托财政按每对100元的补助标准落实了免费婚检,全县完成婚检800对。四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顺利开展。10月份对全县乡镇妇幼专干进行了培训,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全年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3例,其中1例及时终止妊娠,另外2例产后落实了追踪管理与治疗。

(五)降氟改灶和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全面启动

年,县卫生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各乡镇开展氟中毒调查,结果显示我县燃煤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乡镇村民氟中毒状况比较严重。县卫生部门及时写出汇报材料向省卫生厅及国家卫生部进行报告。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我县获国家地氟病防治项目(即降氟改灶项目),年安排3000户的改灶任务。与此同时,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于去年8月份正式启动,年确定两市镇村等12个乡镇的18个村为项目村,共2000座任务。到今年4月底,完成三格式无害化厕所372座,正在动工的126座。截至目前,两市镇云山村、石株桥乡的公田村、简家陇的金田村、爱国村、砂石镇的跃新村完成情况较好,廉桥镇的新坪村、火厂坪镇的龙环村、两市镇的湖塘村、应山村、堡面前乡的杉木年村进度滞后。昨天接市爱卫办的通知,2011年1200口农村改厕任务原定明年4月完成提前至今年年底必须完成。农村改厕两年的任务要一年完成,任务大、时间紧、要求高,希望各项目乡镇、项目村引起高度重视,倒排时间表,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同志们,年我县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也是全体卫生工作者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县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工作在公共卫生工作一线的卫生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特别是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艾滋病防治面临挑战,形势严峻。当前我县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传播感染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去年占80%以上),民工成为主要感染人群(其中去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21%),这些特征表明艾滋病疫情已经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流行因素已经存在。但是,防艾经费不足,监测覆盖面不广,宣传难以更加深入;人民群众的防艾意识还不很浓厚,部分单位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少数部门配合不够到位,《艾滋病防治条例》难以全面贯彻落实;及注射吸毒等高危行为依然存在,以及较多的感染者未被发现而成为传播艾滋病的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遏制艾滋病疫情的难度,制约着防艾工作深入开展。二是结核病防治形势逼人,任重道远。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是防治经费不足,宣传力度和深度不够,部分群众对结核病的危害性认识不高,有的怕受到歧视而隐瞒病情不予就诊,造成不能及时发现疫情而成为传播隐患;医源性复治、难治病例和慢性排菌病例增多,严重影响结核病疫情控制;部分流动人口病人及副反应强烈的病人中断治疗,成为难以切断的传染源;截留肺结核病人,实施不规范治疗的现象在部分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都加大了疫情的控制难度。三是癫痫病防治入组率不高,脱组现象比较严重。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病人家属不够配合,接受免费督导治疗积极性不高;人口流动性大,成为病人脱组的主要原因。项目开展以来共脱组251人,这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四是妇幼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网络建设有待加强。部分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滞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致使一些服务与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影响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农村改厕进度较慢。按照项目要求,到今年9月,2000座改厕任务要全部完工。但到现在为止,竣工或在建的只占总任务的18.3%。主要原因是个别村对项目工作不够重视,部分群众自筹资金存在缺口,积极性不高。同时已完工的也存在未按技术标准施工,建设欠规范等质量问题。5月17日省爱卫办在对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调研中发现两市镇的应山村改厕质量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公共卫生各项目的全面开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二、年项目工作目标和任务

国家每一项公共卫生项目,都是根据当前的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需要来实施的,是关注民生,保障人民健康的具体体现。今年,我们要抓住实施项目的机会,突出重点,创造亮点,进一步深入推进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幼保等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一)艾滋病项目工作

一是加强支持性环境建设,保证艾滋病防治服务的全面普及。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防艾宣传、综合防治各项工作,保障防艾工作顺利开展。要扩大防治宣传覆盖面,保证广大群众普遍获得防艾知识和艾滋病防治服务。以社区、村(组)为单位,防艾知识城镇覆盖95%以上,农村居民达90%以上;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娱乐场所人员、吸毒人群以及在校学生的教育和培训,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二是加强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积极预防母婴传播。要继续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娱乐场所暗安全套使用率要达85%以上,注射吸毒者安全套使用率要达70%以上。要实现暗、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上年有所降低的目标。要扎实做好高危人群监测。完成600名暗和600名注射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检测,完成500名农民工检测,完成600名自愿咨询者检测。要积极开展母婴干预,90%的阳性产妇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三是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治疗关怀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要及时追踪随访和治疗病人。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规范随访,完成27名艾滋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要落实“四免一关怀”措施。7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家庭得到综合关怀支持和服务。四是加强艾滋病监测检测和督导评估工作,促进防艾工作有序开展。要全面落实产前、术前艾滋病病毒检测,积极推行婚检、孕检检测。要让8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落实结核病筛查。要落实督导评估。县艾防办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全县性防艾工作督查,及时评估疫情流行形势,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政府提供防治艾滋病的决策依据。

(二)结核病项目工作

一是继续推广现代结核病策略,覆盖率维持在100%。现代结核病策略(DOTS),指的是为非住院肺结核患者实行全面监督化学治疗,从而保证患者规律用药,提高治愈率。要广泛开展“遏制结核,健康和谐”主题宣传活动。各级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承担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防治结核病防治政策宣传,群众知晓率达85%以上;要全面落实督导制度,规范管理率达100%。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网络,实行专人跟踪管理,全程督导患者规律用药,落实规范化治疗。二是继续加强疫情筛查,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要达70%以上。要落实就诊病人痰检制度。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病人要进行痰检筛查,全县要完成4130人的查痰任务;要落实结核病患者及家属检测。病人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痰检,确定是否痊愈。同时做好其家属的筛查,痰检率达100%,并完成1308人的密切接触者追踪任务;要积极搜索发现疫情,圆满完成381例涂阳病人、381例涂阴病人、55名复治涂阳病人发现任务。三是继续落实归口管理,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要严格病人治疗管理规程。乡村医生或患者监护人要切实负责,为每一个结核病人建立档案,定期定时送药,真正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了才走”;要落实归口管理制度。凡医疗机构发现非住院及出院后的肺结核病人,一律转到县疾控中心治疗管理;要高度重视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因艾滋病中30-40%死于结核病,因此要特别加强这两种病人的联合控制。

(三)癫痫病项目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关怀癫痫病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卫生部门要加强癫痫病防治知识宣传,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国家免费治疗政策。同时,要倡导社会群众关心癫痫病人,改变歧视态度,努力提高癫痫病人的生存能力与质量。二是加强队伍培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癫痫病诊疗技术,并形成癫痫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加强病例筛查,落实入组管理。7月底要完成患者集中筛查和入组工作,完成入组病人444例以上。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配合项目办做好病人筛查和管理工作。四是加强随访与治疗,提高癫痫病患者治愈率。各乡镇卫生院要认真做好项目工作开展5年来入组患者和新入组患者的追踪随访,入组随访管理率达80%以上。各乡镇卫生院要按项目要求,落实病人的免费治疗,县人民医院要完成扩展治疗病例50例以上,60%以上的患者达到良好以上的效果。

(四)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工作。各妇幼保健机构要严格落实限价住院分娩制度,认真执行助产“服务包”相关规定,坚决控制剖宫生产率。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二是全面落实妇女孕前与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项目工作。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目标人群服用叶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叶酸服用率达60%以上,努力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三是全面落实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和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做好范家山等8个乡镇的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普查率达80%以上。全年完成35447人宫颈癌筛查目标任务。四是全面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工作。要继续加强婚前检查工作的宣传,不断建立健全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婚前检查率达95%以上。大力推广婚前、孕前、孕产期保健综合服务,提高服务效果。五是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将预防将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组织做好所有孕妇的艾滋病病毒筛查,年度筛查率达70%以上。切实做好抗体筛查阳性孕产妇和婴儿的追踪管理,落实定期检查、定期监测制度。

(五)降氟改灶和农村改厕项目工作

一是加强降氟改灶和农村改厕项目的领导。各项目乡镇要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村支部书记、村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安排。要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各项技术指标、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依照国家及省技术方案,结合我县实际,今年选择在范家山镇龙潭村等7个乡镇的7个村推行降氟改灶项目,新改降氟灶3000口。各相关乡镇要在6月份前做好前期组织发动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改灶工作有序进行。10月份全面完成任务,新改的降氟灶合格率达95%以上。各改厕项目乡镇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和技术辅导,要帮助困难村民解决资金缺口,抓进度、抓质量,确保在9月份前全部竣工,改厕合格率达95%以上。已申报2011年改厕项目的7个乡镇的12个村要尽快明确改厕户主,抓紧培训施工员,解决资金缺口,争取在今年6月启动项目,确保在年底完成1200座中央财政补助无害化厕所建设任务。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努力降低氟中毒疾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卫生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在抓好项目乡镇、村组改灶或改厕工作的同时,开展全县性的防治氟中毒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宣传,提高群众对改灶、改厕的思想认识和卫生意识,努力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项目工作长效机制

实施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关系到我县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肠道传染病、氟中毒疾病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按照项目工作和控制相关疾病的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实施,确保成效,并依托项目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一要强化领导,将项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项目执行单位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具体负责,将项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来抓,确保项目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二要强化宣传,提高项目工作知晓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降氟改灶、改厕和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首要环节,也是开展各项目工作的共性。在各项目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宣传资源,统一部署宣传工作。首先,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宣传培训,重点学习相关疾病的危害性,学习防治知识和防治策略。只有各级干部重视了、学通了,才能向群众做好宣传。今年,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各行政村,以及每个学校均要编制2期以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及防治知识宣传专栏或黑板报。其次,要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大众宣传教育活动,要增强针对性,采取有效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宣传教育,鲜明地反对并逐步消除社会歧视,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为艾滋病人、结核病人和癫痫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项目工作的差异性,各项目执行单位还要注重做好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宣传,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妇科疾病防治宣传要特别针对重点人群和流动人口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要持续加强中小学生防治知识和健康教育,把广大学生培养成贯彻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才能促进重点人群高危行为的转变,才能实现防治服务普遍可及,才能实现公共卫生事业的大发展。三要强化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多部门,必须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才能搞好。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对照各自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认真做好项目规划,抓好检查,督促落实,保证项目工作有步骤地实施和开展;县财政部门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确保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并对项目资金实行全程监督,保证专款专用。要设法将艾滋病人的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农合报销范围,设法提高农村结核病门诊治疗费报销比例,并将城镇居民门诊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各乡镇政府要对照项目并结合本地实际部署项目工作,层层抓落实,抓出成绩。乡镇政府要召开专门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议,各行政村要召开党员、组长会议予以贯彻落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国家对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癫痫病,开展降氟改灶、农村改厕和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公共卫生事业深入开展。四要强化考核,落实责任追究。公共卫生项目是党和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项目工作纳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落实。县政府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将组织专项考核,并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而造成项目执行受阻,或不能完成任务指标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减乡镇文明目标管理有关卫生工作考核分值;造成疫情扩散流行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最后,基于目前我县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特就其防控工作作如下强调。截止月日,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03例(月日至日报告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死亡4例,现有重症病例3例。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于5月4日召开了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县卫生部门对全县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积极开展病人救治和疫情监测,大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组织开展手足口病防控与督查。县教育部门召开了全县各中心学校校长会议,下发专门文件部署防控工作。全县各小学、幼儿园严格落实晨检、消毒防控措施。全县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但疫情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当前正值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必须进一步加强防控力度。一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各乡镇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防控知识家喻户晓。教育部门要建立教师、学生、家长防控联动机制,深入持久地在小学、托幼机构开展宣传教育。二要继续落实晨检、定点医疗制度。各小学、托幼机构要继续做好晨检和消毒工作。各医疗机构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发现病例及时转诊到县人民医院治疗,重症病人要及时转送到市中心医院治疗。各乡镇公卫办要严格落实病例随访督导。三要继续加强疫情监测,确保手足口病不暴发流行。卫生部门要充分利用预测预警平台,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我县不再发生死亡病例,确保疫情不暴发流行。

第3篇

一、深刻认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

第一,正确把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本内涵。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效果,确定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需要,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第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必然要求。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新老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我省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有420万人,每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有2.2万人,艾滋病、布病等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形势依然很重,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也给社会和群众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健康问题。我省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据专家估计,我省约有700万高血压患者,有140万糖尿病病人,如不及早进行干预控制,将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差异明显。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衡量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在我省依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四是老龄化进程加快。据统计,2008年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已达到11.1%,高出全国3.4个百分点,老年人患病率高、病程长、行动不便等特点,给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有效控制疾病流行、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异、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幸福。一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利于改善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大变革。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城乡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利于提高卫生服务效率。我国人口众多、卫生资源相对匮乏,优先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既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又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负担,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三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利于医改重点工作的整体推进。人民群众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十分关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标志着医改工作在贯彻落实上取得又一重要进展。启动这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到各级政府在切实履行承诺、扎实推进改革工作,有助于提振群众对医改的信心,从而理解医改、支持医改、参与医改;也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全面推进医改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9个项目,按人群和疾病划分,具体包括三类服务。

第一,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两项服务: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今年,全省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70%以上,农村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要达到15%以上,要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实现全省城乡居民健康“一卡通”。二是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要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时更新内容,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第二,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三项服务:一是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二是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三是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服务。我省现有65岁以上老年人约428万人,年内要完成全部免费健康检查任务。

第三,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四项服务:一是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二是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三是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四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为落实这些任务,国家和省里已经安排专项经费。今年全省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各地务必按照统一部署,尽快组织实施。

三、认真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今年,国家按照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先期启动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我省的主要有5项。

第一,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世界的1/3,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范围是控制乙肝流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国家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经统计,我省需补种乙肝疫苗人口为55.7万人,三年完成全部补种工作,今年国家安排我省35.9万人,占应接种人群的65%。

第二,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宫颈癌、乳腺癌是威胁农村妇女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今年,卫生部、财政部和全国妇联联合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我省拟对35岁以上农村妇女进行基础筛查,据统计,我省应筛查对象为450万人。2009年至2011年国家项目支持我省宫颈癌检查16万人、乳腺癌检查4.2万人。今年,完成1/3项目任务,分别在尚志、克东、东宁、富锦、宝清、密山、安达等7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扩大检查范围,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第三,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国家计划对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免费补服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省今年需要补服叶酸的农村妇女约20.8万人,年底全部完成。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组织人员培训,加强基层预防出生缺陷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妇女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

第四,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国家利用三年时间,对目前全国现有和当年新发的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解决他们因经济问题给生活带来的困难。我省今年共需要完成白内障复明9 020例,国家为每例补助800元。要通过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力争使符合手术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第五,农村改水改厕项目。部分农村地区使用非卫生厕所,是造成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地区进行无害化厕所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至2011年,国家下达我省农村卫生厕所建设项目27.5万个,今年下达我省农村卫生厕所建设项目15万个,将较好促进我省卫生厕所普及率。同时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监测,今年国家下达我省水样监测项目4 600个,努力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群众受益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制度设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落实,稳步推进。

一要统筹协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经费及时到位,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好本地区实施方案。要分解、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各项目标。

二要搞好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保证服务质量。要充分调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确保群众受益。

第4篇

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自2009年起,各级财政对全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各地区按照不同比例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地方财政配套。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的持续改善和城乡间差距的进一步缩小。通过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孕产妇经济负担。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了产科培训和监管,规范了住院分娩服务内容和流程,基层产科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广大群众逐步享受到了免费的、有质量的基本服务。陕西、河南、湖南、甘肃和重庆加强产科质量管理,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其中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32%降至2010年的26%。

二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全国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在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生育妇女出生缺陷防治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2亿元,有2356万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服用了叶酸。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加速下降,中国农村地区群体推广免费补服叶酸的措施已初见成效。2009年至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年均下降速率达16.6%,明显高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全国年均6.6%的下降速率;其中农村地区年均下降速率达17.8%,明显高于同期城市年均下降速率。2011年,项目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速率达21.4%,其中农村地区下降速率达22.4%,仍高于城市地区18.5%的下降速率。通过项目提供主动的服务和宣传,明显提高了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识和服用率。项目的实施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各地区间服务可及性的差距,明显改善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已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2009年开始,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分别为全国1000万和120万35岁至59岁的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55亿元,共有1169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宫颈癌检查,146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乳腺癌检查。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妇女常见病得到及时诊断,促进了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减少了农村妇女死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农村妇女对“两癌”检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从项目初期接受率不到50%,到现在广大农村妇女愿意接受并主动寻求服务,健康意识明显改善。同时,各地都建立起了卫生、妇联、人口计生等多部门合作机制,以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制度,初步构建了农村“两癌”防治网络,大大提高了基层机构和人员的“两癌”检查服务能力。

四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通过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筛查、咨询指导和相应的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2010年起,中央财政投入从8266万元增加到每年8.39亿元,项目内容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先天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有助于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大大减少了儿童艾滋病新发感染,体现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普惠性。2010年联合国组织提出了到2015年“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的目标,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2年,该工作被联合国2012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选为最佳实践。

第5篇

【关键词】 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实践;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7746-02

开展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措施。上级各部门制定实施了相应政策和发展规划,多层次、多角度地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妇幼卫生服务条件有了重大改善,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现将工作实践过程和体会报告如下:

1 思 路

为了更好的在我县开展及实施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自2009年项目开始,根据文件精神要求,多次与周边地市各兄弟单位以及全县的各医疗机构、相关部门进行走访、交流、沟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合我们自己的项目实施方案、工作流程、领导小组、技术考核小组以及考核、评估、督导方案等。通过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县民政、计划生育、妇联等相关部门、全县各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使得我县的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现已初见成效。

2 做 法

2.1 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 我县根据鲁卫社发【2009】24号通知要求,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展此项目。启动之前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海报等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先期补发了(2009――2010.5.1)之前的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资金,让符合条件的人员持相应证件到县妇幼保健领取。之后全县所有符合项目条件的孕妇,持相应证件到县妇幼保健站办理住院分娩补助卡,并且早孕建册,做完相应产科检查的孕妇持卡无论在全县那家具备产科资质的医疗机构分娩都可以在出院时享受省、市、县配套的500元农村住院分娩补助资金,符合条件的农村产妇在县以外具备产科资质的医疗机构分娩的持相应证件到县妇幼保健站领取。这样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孕产妇的需求,简化了工作流程,方便了群众。2010年发放住院分娩补助5878人,2011年发放住院分娩补助5033人,2012年发放住院分娩补助5209人,三年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发放100%。

2.2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开始采取了各种措施,开发宣传载体并利用中标商提供的宣传光盘等资料,强化对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意义,切实提高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和叶酸服用率。最初与县计划生育部门合作,利用育龄妇女办理准生证的同时发放叶酸,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容易出现漏发和重复发放的情况并且发放、服用、随访等信息登记不及时不完善。通过多方调研论证与县民政部门合作在领取结婚证的同时进行叶酸发放并且把相关信息与乡镇、社区共由他们及乡医负责做好进一步发放、服用、随访等信息登记工作。2010年叶酸服用人数6211人,2011年叶酸服用人数5442人,2012年叶酸服用人数6106人,符合条件叶酸发放率100%。

2.3 35-59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自2009年5月1开始至2010年10月结束,由县妇幼保健站负责,通过妇联、乡镇政府部门召开全体干部项目动员大会,讲解项目要求及开展的相关意义,并且发放了大量的宣传资料,让所有适龄农村妇女做到知情同意。在计划生育部门及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的大力配合下,为全县852个村89900名适龄农村妇女通过走村入户以及计划生育集中查体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共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51例,检出率为56.73,/10万,乳腺癌46例,检出率51.17/10万。大大提高了我县农村妇女对“两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两癌”的早诊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两项基本公共妇幼卫生项目我县于2011年1月开始实施。由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承担。我县有8家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服务中心,具备产科资质的只有2家乡镇卫生院,对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致使产前随访工作和产后42天查体工作滞后。通过给县卫生行政部门汇报与各医疗机构沟通协调后,加强了全县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严格《母婴保健技术许可证》的准入条件,各基层医疗机构充实了相关工作人员。于2011年下半年全部开展了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相关服务规范。但是由于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大部分单位都是由乡医承担,相继出现了访视质量低,相关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为此对各单位加强了师资培训,并定期对乡医培训、督导、检查使工作慢慢步入正轨。0-6岁儿童健康管理。0-3岁儿童结合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途径系统管理率一直在90%以上。但4-6岁儿童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多方与教育部门沟通,在辖区内幼儿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使得在园儿童查体率达到95%,并且指导家长对小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儿童保健指导。

3 效 果

通过三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开展重大及基本妇幼卫生公共项目的

效果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3.1 通过对广大群众的健康教育,充实了人们的妇幼保健方面的医疗知识,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

3.2 提升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及乡医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降低了我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

3.3 与多部门及各医疗机构沟通、协调、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团队合作,使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大大增加。

第6篇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意见建议

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不断增加,资金量越来越大,管理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加强和细化项目资金管理已成为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必然要求。

1国家和地方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不断增加

目前,国家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其他重大传染病防治,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改水改厕,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专项培训等。各地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上海市增加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江苏省增加了血吸虫病防治项目,安徽省增加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和妇幼卫生监测等项目。从2009年开始,国家和地方投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越来越多。笔者所在的县2010年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7个,总投入241.6万元;2013年项目数增加到17个,增长了2.4倍,总投入增加到476.9万元,增长了近2倍。

2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只有管理原则,没有管理细则

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财政部和卫生部制定了《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地根据财政部和卫生部规定也先后制定了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细则。如安徽省于2010年印发了《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0]1168号),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筹集、拨付,使用范围和报账要求,监管主体和内容,违规责任的追究等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而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如何管理使用,至今没有出台具体管理办法。

2.2只知道不能做什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如何使用管理,目前能够作为政策依据的,只有2004年财政部和卫生部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第11条规定:专项资金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及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调、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卫生部、财政部下达项目管理方案规定用途之外的项目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费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抵充行政事业经费;不得用于各种罚款、偿还债务、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这些原则性规定,使县级卫生和财政主管部门只知道项目资金不得用于什么开支,哪些支出是违规的,是不符合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的;而对于项目资金可以用于什么支出,哪些支出是合理的,是符合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的,却并不明确。

2.3使用部门不知道如何用,管理部门不清楚如何管

由于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使用部门不知道如何使用,管理部门不清楚如何监管。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只能根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一般原则去分析判断某个具体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由于对政策和原则的理解不一,项目资金在具体使用管理时无章可循,各自认为各自有理的情况时有发生,项目资金使用进度慢,效率低,直接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效果。

3细化项目资金管理的基本要领

目前,当务之急是参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结合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实际,研究制定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细则并由财政和卫生主管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

3.1确定项目资金管理原则

项目资金管理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是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必须符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一般原则。即: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项目资金必须专项用于项目实施,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开支。必须按项目设置明细账,专账核算每个项目资金的收支和结转余情况。未经主管部门批准项目经费不得拆借使用,不得自行留用。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特殊原则是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应符合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特殊要求。包括符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原则,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原则和注重实效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一是所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国家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可以开支的项目应予以保证;没有明确规定的开支项目一般不得在项目经费中列支。二是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认真编制项目经费使用预算。项目经费使用预算包括项目经费总额、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和支出进度等。项目经费预算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报卫生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备案,作为项目资金使用和监管的依据。三要注重实效。项目资金的使用必须以完成项目实施任务为标准。在不违反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范围之外,凡是能够保证项目任务完成的开支都是应该允许的,不能以各种借口阻碍实施单位使用项目资金。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这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3.2明确界定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和标准

根据国家制定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结合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实际,一般来说,项目资金开支的范围可以界定为服务对象补助费、劳务费、药品费、耗材费、误餐费、交通费、宣传费、督查费和其他费用等9个方面[1]。服务对象补助费是指支付给项目服务对象的专项补助费用,包括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费用、重大传染病病人医药费补助和生活费补助等;劳务费是指支付给项目组织实施人员的加班等劳务费用,包括外请专家劳务费用;药品费是指项目实施直接消耗的药品费用;耗材费是指项目实施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用,包括医用耗材、办公耗材和其他材料费用;误餐费是指确因项目实施需要统一安排误餐的费用;交通费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用,包括租车费、加油费等;学习宣传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实施开展的项目培训、会议及各种宣传活动发生的费用;督查费是指项目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对项目实施开展监督检查发生的费用;上述未包括的专项用于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开支的经费列入其他费用。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实施方案有明确规定的,按实施方案规定的标准执行;实施方案没有明确的,按当地卫生和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标准开支,总额不得超过项目预算。

3.3使用专用报销封面

项目经费报账时须使用“财政专项补助项目经费报销专用封面”,经项目经办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按规定程序报账。这是为区分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完善项目资金支付管理,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而专门设制的报销封面。使用专用报销封面既方便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又便于外部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参考文献】

第7篇

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绍兴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现就促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总目标: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阶段性目标:到明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公平性、可及性和效率明显提高。

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国家、省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阶段,继续全面实施浙江省三大类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附件1)。以后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在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服务内容。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继续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避孕方法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实施避孕节育和恢复生育力手术,随访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诊治等。

(二)扩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继续实施孕前优生检测、婚前医学检查、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农村妇女常见病普查、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血吸虫病预防控制、血液安全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孕妇产前筛查及诊断、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等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实施主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实现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根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按照各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要求和任务履行部门职责,承担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以及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等工作,要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资源,加强对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指导、培训和专业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计生服务机构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完善管理体制。各乡镇、街道要健全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明确卫生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公共卫生管理员,公共卫生管理员由在职的中层干部担任;每行政村有一名固定的公共卫生联络员。

明确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口计生等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职能。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发展建设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制定并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负责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机构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实行和完善信息公示及奖惩等制度;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负责组织实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县财政局负责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财政投入机制,保障各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顺利实施。

(三)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养全科医生,要采取培养招聘充入一批、在岗培训提升一批、柔性流动扶持一批、保障待遇稳定一批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公共卫生、农村(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离退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四)健全经费保障。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县财政统筹安排(含解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今年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为20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需要全额安排。政府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给予合理补助,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根据所承担任务和考核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安排;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对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给予合理补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组织开展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政府按原经费渠道核拨。县财政局根据每年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核拨相应经费。

(五)深化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推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合理拉开差距,形成促进工作任务落实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社区责任医生和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制度。转变服务模式,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加快推进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加强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建成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全科诊疗、双向转诊等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城乡居民个人健康电子档案,实现全县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强化绩效考核。县委县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县卫生局、财政局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重点考核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社区居民健康指标改善和满意度等情况。每半年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将考核结果与财政核拨单位经费挂钩,并作为单位主要领导和医务人员业绩评价、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四、加强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