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2:13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做一体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

第1篇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重点是以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为主,并且企业现在需要的是“到岗就能上手”的人员,而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科目会计电算化以实际操作为主,因此会计电算化要求学生在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软件的操作与基本维护。同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对于纯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适合动手操作,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有其必要性。既有助于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实际应用水平,实现与企业工作无缝对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索

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中依据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财务软件自身系统,多采用任务驱动法,对所学内容多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业务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提出任务要求,老师讲解同时学生分角色进行操作。最后进行综合模拟实训练习,这样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3.1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实施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这需要学校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需要配备电算化多媒体机房,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每台电脑上装上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同时配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话筒,方便教师演示操作,同时学生跟着做。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维护电脑,保障课堂使用。

3.2建设一体化教学的师资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软条件是培养或拥有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给学生提供咨询帮助,教师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双师型教师不单单有双证就可以,同时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不仅能讲授理论知识,也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师资的培训,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让会计专业老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是聘用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兼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教师。

3.3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班级同学进行小组分配,每组有一个或几个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实现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先进”带动“后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化教学,分岗分角色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熟悉并能处理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课余时间机房可以免费开放,供大家学习。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类技能大赛和考证,比如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注重平时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积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和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规范和熟练度。目标考核,即结果性考核,采用闭卷与上机模拟账套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以上机考试为主,兼顾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操作能力。

第2篇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将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做好衔接,将理论与实习在单元的教学时间内融合在一起。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想应当以培养出具有高技术、高技能的第一线专人人才为目标,将重点放在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能力的运用上;将核心放在教学内容的有序化、精简化上;将教学知识、专业技能与态度联系在一起,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方法,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于将原本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也就是将原本的“静态教学”转变成“动态教学”。然后,在根据职业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来调整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目标的实施一气呵成,逐渐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从教师为中心的“教给”学生,转变成学生为中心的“教会”学生。

(二)从教材为中心,转变成培养目标为中心。

(三)从课堂为中心,转变成车间实习、实验室为中心。

通过三次的转变,能够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都实践教学,并从实践教学中体会到职业素质教育。

二、中职学校“教、学、做”一体化

(一)建设相适应的教学场地和设施

“教学做一体化”其实质是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掌握了必须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拥有一定相应的硬件设备与学习环境的配合。考虑到“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是时间与空间的有效统一,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在同一块场地完成多种教学任务。因此,想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就需要既能够满足理论的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所需的场所。对此,需要合理的规划场所,逐步的建立出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实训室,使实装、模拟器材、实践设备、工具、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真正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来知道实际的操作,做到边教学、边学习、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交替,从而能够确保“教学做一体化”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二)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老师队伍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当中,也需要“双师型”的教师,要做到即能够拥有完美的教材,还能够拥有完善的实践中心,没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教学做一体化”也就无从谈起。“教学做一体化”不仅仅是要求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过硬的职业专业知识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指导能力,其中,还需要注重教师的组织能力的培养,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与训练的结合,懂得用理论知识去指导操作实践,并能够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知识,还需要充分的了解社会、企业岗位的需求,了解有关专业的新的知识点、新型的工艺以及新的技术等等。其中,不仅仅是包括了知识、技能、态度、经验等为了完成任务所需的内容之外,更多的是能够将各个点相互的渗透、融合。所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中,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是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所采用的是贴近岗位,集中训练,进行专业的实践操作等有效方式来强化学生实践的技能与经验的培养,使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环节、手段和特点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根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训模式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集中培训、示范课程观摩、结对帮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主能力。

(三)制定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3篇

1.“教”的管理有难度

在“普职比1∶1”的国家教育政策调控下,各中等职校办学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永康素有“中国五金之都”的美称,机电专业更是人满为患,不仅班级多,每班人数也多(65人左右)。学校受资金和办学场地的限制,无法短时间内建立足够多的实训基地,难以满足那么多班级、那么多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况且,这么多的学生挤在一个车间里实习,对教师来说,无法应付。因此,如何改善实践教学管理,使学生能学有所练、学用结合,是“教学做一体化”课堂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百闻不如一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操作演示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实践教学,教师一般先按机床数量将参加实践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分小组演示讲解。这样教师要分组讲解好多次,不仅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师在费力地演示讲解,本组的学生在看、在听,而其他组的学生却无所事事,造成教学管理失控。

2.维持“学”的连续性有难度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要求“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学几个课时,再实践几个课时。其教学内容往往有一定的连续性,如“阶梯轴的加工”这一项目中“,光轴的加工”是为“低台阶轴的加工”做准备的。虽然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衔接恰当,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学习效果。众所周知,学校普通车工实训的材料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一方面,这些材料存放一段时间往往会生锈,严重影响学生下一个加工任务的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在加工零件过程中,不必要的装拆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所以,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一般都先分析加工过程的各种注意事项,然后简述加工工艺,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加工流程操作。学生只能够按教师吩咐的、依样画葫芦地操作,至于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流程加工,可不可以调换其中的某些操作步骤等问题都不十分清楚。所以大部分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只能死板地根据指定的操作程序加工工件。

3.“做”的实际操作有难度“

教学做一体化”要求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指导。在车间实践时,一个教师要指导几十个学生实践操作,安全问题就已经让教师十分头痛。还有刀具磨损、车床维护等一系列的车间实训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操作难度大大增加。例如,对照机床实物熟悉各种部件功能,教师对照机床设备,一边讲解机床上的各个部件分别有什么作用,一边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此时,学生往往一大群地围在教师身边,有很多学生其实根本看不见教师的操作、也听不清教师的讲解。所以,这部分学生上机床操作时,往往还是不清楚该怎样操作机床。

4.做到“评”的及时、全面有难度

适当的反馈评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很大帮助,而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大有裨益。但是,教师要检测学生实践的效果,只有课后检查学生工件时才能知晓,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馈学生操作练习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拖延了时间,降低了教学效果。怎样才能解决以上新困难,使普通车床加工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促使教学改革有更大突破?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投入少、效率高、效果好”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

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信息技术课件的表达能力很强

它能将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能增大一节课的信息量,有效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但在实践教学中却几乎没有应用,最多也只是播放一些操作录像。因此,笔者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校内车间实习,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新的教学路子。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解决“教”的管理困难问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将机床设备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教师可以轻松地讲清机床的各部件结构和用途;而且学生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教师还可以方便地放大重要部件进行重点辅导(如车床中的各刻度盘);也可以随时中断讲解,向学生提问,检测学生对机床设备的熟悉程度。由于数字特技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图形设计技术等新型传播技术的介入,现代教育技术由过去的隐性教育元素转变成现代的显性教育元素。教师可以从单调、沉闷,甚至是烦琐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单调乏味的实践教学,逐渐被充满色彩美、构图美、立体美等声形并茂的视听教材所替代,人们向往的“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的教育愿望也变成现实。

2.解决“学”的连续性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用录像具体地演示,而且还可以用动画生动地模拟整个操作过程。这种全班示范的教学模式,方便全体学生同时观察每个动作的操作要领,将诸多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学生掌握不好的操作要领进行重放,直到每一个学生都看清,并熟记在心为止,达到“手把手教”的效果。

3.解决“做”的实际操作问题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方便地用软件模拟加工过程,特别是CAXA等仿真模拟软件。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加工需要,选择不同的刀具、改变切削参数,利用这些软件仿真模拟整个加工过程给学生看,而不必浪费材料去加工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学生通过观看仿真加工,很自然地理解哪个工艺比较合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减少因不理解工艺而造成加工不当。

4.解决“评”的及时、全面问题

教师从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的目标及指导中发现的典型问题,编写出有针对性的脚本,在电教人员的协助下制作出信息技术课件用于阶段性小结或总结。此时,教师采取课堂化授课方式,将课件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形象生动,重点突出,且以点促面、点面结合,学生兴趣盎然,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用数码相机等设备,将学生现场的操作过程拍摄下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在哪里。“教师纠正多遍,不如学生自己看一遍”,学生在屏幕上看见自己的操作,大多数学生马上就明白错在哪里;即使没有马上反应过来,经其他同学的提醒也立刻清楚了。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不仅能让问题学生纠正错误,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1.实训车间要配套改革,便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时代的需求。而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一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新的教育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简单比拟的。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只重视实习生产设备的更新,却忽视了实习教学设备的更新。学校的实训车间还是老样子,机器设备不断更新,却始终没有配备信息技术设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在车间内配备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建设现代化的实训车间,从而方便实习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2.实践教师要勇于挑战,敢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指导教师要主动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教师不能对信息技术应用自如,当然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魅力。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已经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辅导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指导、演示,更多的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并编写一些辅助教学的课件来丰富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容量和质量。

3.实践教学要真刀真枪,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第4篇

1.1对象选取

我校2009级护理本科生597名为对照组,在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2010级护理本科生709名为观察组,在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护理教学模式。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大学前4个学期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课+实践课+医院见习的培养模式。

1.2.1.2观察组教学方法①教学过程融通: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让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临床实践,并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悟,提高学生融人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每月安排1次或2次让学生进入校内实践基地及各专科病区,并根据课程进程有计划地安排科室,见习专科护理或在指导老师的带教下实施专科护理,完成简单的专科护理任务,培养职业认同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②教学情境融通: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临床的病例资源,按照“展示病例一病例分析一找出健康问题一选择护理措施一制订护理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练习,然后进入医院临床实践完成真实病例的护理工作,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让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1.2.2评价方法①期末成绩:包括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两部分。两组学生理论课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由任课教师出试题库妇产科护理学共2400题,内科护理学共3200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6类题型,由学校考试中心按照组题原则随机形成考试试卷;实践成绩(含技能操作)由任课教师根据每次实践课考核标准进行评议。②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向观察组(2010级)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调查表”,该调查表白行设置,共8个条目,包括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调查评价结果为“赞同”“中立”及“反对”,发放问卷709份,回收有效问卷7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护理职业岗位出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探索和发现;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培养了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护理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做中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建构知识,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缩短学生进入医院实习的适应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参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强化职业引导,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病例分析、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执业能力。张秀英一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表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脉络清晰、思路明确、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操作程序和内容的熟练掌握,在边讲、边学、边做中,理论知识很自然地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可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2.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与学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设疑、讨论、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教师处处通过释疑、引导、点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紧跟教师的目标,使知识真正通过理解而获得,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按照“记忆、理解、应用、创新”的能力层次去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在有利“做”的实践环境指导学生、电子条、1日期示例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点拨者。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临床评判思维能力

第5篇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就要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正是实现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从教学改革入手,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做中找出差距及时更正,重新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再重新动手操作,学生学的过程也是融入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的操作,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实操的验证,专业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

2如何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每个项目设置了多个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这些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一般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行动来实施教学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情境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实践”模块中,项目分成“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与检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的方法”,“用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观察、测试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波形和输出直流电压值”,“能按工艺要求进行电路的装配与调试”,“能排除装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4个任务,让学生先了解要制作一个直流电源,不是照着电路图进行机械装配,还要了解其每个部分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任务后,教师可以对任务进行描述:在电子设备中,内部电路都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在使用时,能向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其中变压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将市电220V电压降到电路所需的交流值,整流电路由半导体二极管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组成,把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变换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电容滤波后送给稳压管组成的并联型稳压电路得到一个平滑的符合负载需要的直流电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情境,再分别列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必须具备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通过此项目训练得到那些收获。这样,学生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带着兴趣学习,为了完成感兴趣的实训项目,而学习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了顺利实现项目,必须按照技能要求来操作,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圆满完成了设置的任务,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达到教学目的。其它的项目情境也是一样,理论是依据设置的实践项目而展开的,实践是依据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而开展的,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遵循够用为原则,相应的设定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践知识以深化为原则。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检验理论、深化理论。因此,在项目制定中,实践教学部分要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延伸,真正体现做中学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只有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一体化教学方式,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结论

第6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有5个特点:(1)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指导教师一体化;(2)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践课教材一体化;(3)教室和实验室一体化,即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一体化;(4)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即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师由“主讲型”向“指导型”转变,“教学做”一体化;(5)教学手段一体化,即由“讲授、板书”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学”转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教学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他将“教学做”视为一体,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理论对现代职业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德国采用“FH”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加拿大实施CBE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英国推行NVQ(职业资格证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教学。从国内外一些实际经验来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调整教学大纲和学时。课前教师集体备课,准备教学资料和实验用品,如模拟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护理”为例,将学时从2学时调整到6学时,分3次课完成教学。教师根据病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然后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完成项目任务,最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学实施步骤: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视频观看与临床病例讨论相结合,评估病人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教师示范相关技能操作,将简易标准化病人与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结合,学生操作,教师点评,教师再示范,学生再操作,教师再点评。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将内科护理技术分为若干个模块,包括呼吸内科护理技能、心血管内科护理技能、消化内科护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为例,实施步骤如下:选择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任务,学生总结理论知识,上课前抽2名学生测试,教师总结。

4讨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在相关职业教育目标指导下实施,教学方式不强求统一,因为每个院校都有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尚未摆脱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2)“双师型”教师偏少,理论课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实验指导教师严重不足;(3)教学软件资源不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4)缺乏与专业技能课程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和实训条件。改进对策:(1)巧妙创设教学情境;(2)制定新的课程标准;(3)建立先进的评价机制;(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是先进行理论学习再实践,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只能凭想象去理解、记忆,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操作时无从下手。而“教学做一体化”可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为主要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目标更加明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其次,要根据教学大纲挑选出适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章节,重新调整课时,加大实践课比例;再次,教师开课前要精心准备和设计;最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应用,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增强师生互动。只有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项目任务的完成相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目的,实现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第7篇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含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训室和岗位实习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训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以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实践环境的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运作为重点,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学校、企业、政府紧密结合,创造真实(仿真)的学习环境,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学校教育与企业接轨,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零距离”和“零适应期”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一体化考评机制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

(二)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行业调研和与行业专家研讨,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出纳、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在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珠算技术与点钞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基本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实训;手工会计混合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践培训;多证强化训练;顶岗实习。按照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结合毕业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各门课程的质量标准。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与运作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传统的教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最好场所就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走上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投入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指导,确保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化、岗位化、模块化,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强化职业素养。目前我们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财务咨询公司”等实训基地。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细则》,建立满足实训用的资料库、编写会计模拟实训指导书等,开发了仿真度高、职场氛围浓的虚拟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始终把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放在企业、放在职场,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财瑞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正凯空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场地的建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奠定了企业平台,也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顶岗实习教学学习场地在企业,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针对顶岗实习学生,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还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加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顶岗实习报告。

(四)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必须优化教学手段。我院教师从传统教学法中脱离出来,进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初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三个层次;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双轨并行;单项岗位实训+混合岗位综合实训+技能竞赛+考证强化+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六位一体”。同时,我们创新了“教、演、学、练、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定学、多证培养、教学做一体、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方法,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课证融合,保证了学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重要。我院一是让教师“走出去”,即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等机构兼职,为企业做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税务咨询等;也让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提供支持;同时还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双师队伍素质。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聘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教学。

(六)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考评机制检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效果,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考核为要素,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对于学生行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考核,包括作业、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单元测验、学习态度、进步系数等。终结性考试分为笔试和实务考试。(1)笔试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固化在试题库中,理论知识的试题库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库按照教学大纲组建,题库系统可以通过对考核范围、难度系数、分值分布等进行定制的方式自动组建试卷并评卷。学生随时可以申请在机房参加考试。(2)实务考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珠算技术与点钞能力;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出纳基本技能;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手工会计混岗综合技能;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顶岗实习报告;技能竞赛;多证强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级。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