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2:06
序论:在您撰写档案重点工作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项目概况。2010年,我县新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二五”中央补助投资项目规划,享受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的扶持。项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2亩,建筑面积约4080平方米的二类标准4层楼房,其中档案库房1491平方米、对外服务用房1000平方米、档案馆业务和技术用房800平方米、办公用房400平方米、附属用房389平方米。设计应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项目建成后将具有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档案信息利用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功能,将极大地提升我县档案工作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全县各项事业服务。所有列入项目建设必须在“十二五”(2015年)之前完成。
2.资金来源。项目概算投资775万元。资金来源:国家投资469万(每平米1900元),省档案局补助设备购置资金80—140万,其余由县财政负担。项目资金由国家发改委分年度拨付,优先考虑已经申报立项、落实了项目用地和配套资金,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并已在建的县(市区)。
3.项目立项情况。2009年,我县完成了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编制了《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等材料,完成了首次向市发改委申报的材料呈送工作。2011年委托县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图纸设计,并通过了省档案局对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再次向市发改委呈送了申报材料。2012年,市发改委已向省发改委申报列入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省发改委已经将项目上报至国家发改委,从省档案局答复情况来看,2013年市只上报了我县1个新建项目(还有1个是兴国县的已建追加资金项目),按照惯例一定能顺利获得国建发改委批准,项目资金在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后可下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键词】会计档案;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档案是指会计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中(包括以磁性介质和光盘存储)和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资料相比,他有自己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档案电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1.存储的内容更大,相比传统的会计档案来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外,还包括了程序开发设计说明书、源文件、操作规程、会计科目代码表、计算公式等存贮在电脑硬件上及其它磁(光)盘上的各种数据、信息。
2.存贮形式更多。会计数据不但以打印出来的纸质形式存在,还可以存贮在磁盘,硬盘,光盘等介质上,相比传统的纸质形式,磁盘、光盘等磁性化介质便得会计档案的管理更加快速、方便,使用起来也更加高效。
3.存放方式更严格。由于会计档案电算化是纸质与磁性介质并存的形式,磁性介质的存贮要避潮、防尘、防磁,防火,所以对这些磁性介质要创造一个干净、无尘、无外力磁场的环境进行保存。
4.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更加科学、更加严格。目前市面上的会计核算软件有多个种类和版本,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计档案与会计软件的版本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管理要更加的科学合理,否则会计档案会越来越乱,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让会计信息使用起来更方便、更顺手。
二、会计档案在电算化应有重点内涵的拓展
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会计档案电算化应用除传统概念会计档案外,还包括电算化应用重点纸质文件、电子文件以及系统软件。会计档案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原来传统的载体在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包括了打印出来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记账凭证外,还包括所有的系统、会计软件程序等。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形成电子档案时应实行“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即对所有的会计数据进行双备份。
电算化会计核算不仅要电子会计数据,而且还要保留各类打印出来的纸质档案,这就从制度上决定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双重会计档案载体的特性,即会计档案以传统的模式贮存与存贮在光盘、计算机硬盘以及其他磁性介质上的电子会计档案。
三、计档案在电算化应用中的技术知识含量
对会计核算业务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由于计算机是一种特殊的操作工具,财务人员首先需要设计能被计算机识读的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然后才能借助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由于这些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既是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故障维护查询资料,因而这些资料虽然不是会计核算活动的产物,没有具体的数据和表格,但是由于没有它们的支持,整个会计档案无法予以保存。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不断推陈出新,电脑操作系统不断更新换代,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也不断升级,这说明会计档案也在不断技术化、知识化和信息化。
四、会计档案在电算化应用中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
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安全是会计档案工作的核心要求,是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几点要求。由于会计档案的使用者为了更准确的对会计信息作出判断,要求会计资料务必准确。会计档案通过复式记账、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方法进行系统的连续不断的记录、记载、计算形成的,要求严格的准性与严谨性。
然而,在电算化应用中,现在的电子技术能将记录在光盘、磁盘等介质上的资料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如果修改后,从直观上很难识别出来原有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那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得不到保障;会计数据高度集中在磁盘、光盘等磁性介质上,未经授权的人员出于私利和不正当的目的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一些重要的会计数据,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也因此受到挑战。
五、会计档案管理在电算化应用中的科学性要求更高
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对电子形成的会计档案。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更有存贮价值。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运营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快捷、更直观,而且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信工的处理也更容易产生一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可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较好的支持。
总之,各单位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应当依据其特点与规律,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合理利用各种电脑技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更为方便高效地提取、使用会计信息,真正使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支华.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M].2002.
[2]姚玉芬.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路。山西财税.
一、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一)高效便捷,易于管理。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将档案管理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将纸质的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在电脑中进行存放。由于数字档案其存放于电脑之中,以电子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在,因此数字档案仅占有虚拟空间,而不占据实体空间,这就有效的减小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查询与整理过程中的困难,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由于电脑系统在查询,搜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进行档案查找与编辑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系统严密,安全性高。传统纸质档案由于数量巨大,占地面广,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管理过程中的疏漏造成档案信息的外泄或者档案的丢失与损毁,使得档案管理的质量下降,并对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个人隐私造成影响。对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管理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技术的应用,建立起有效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并针对档案的重要性设立不同层级的安全保护措施。同时,针对档案的查阅进行严格的规定,可以通过设立密码,指纹识别等方式,提高档案的管理的安全性。
(三)网络管理,调取方便。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都建立起了适宜企业内部工作展开的局域网络,企业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的应用加强部门间联系,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共享。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后,企业中的各部门可以通过单位内部局域网络,通过密码验证的方式进入档案数据库中进行档案的调取与查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档案调取过程中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工作人员的档案资料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快速的流通,提高企业各部门间的办公效率。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工作重点
(一)建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数字化在我国刚刚开始普及,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在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关事业单位应加大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了解,在原有档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新制度的建立,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促进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保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断的向前推进。
(二)培养专业人才,保障录入质量。由于数字化档案管理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支持,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有效的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无法完成正常的信息录入与管理工作。鉴于此,有关事业单位应对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首先,事业单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对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需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技术的考核,以便验收培训的成果。其次,要保障信息录入的质量。档案信息是事业单位员工的基本信息,其对事业单位内部员工未来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对员工的了解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关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档案信息录入的监督,确保信息录入的准确性。
(三)关注网络安全,提高技术应用。就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而言,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稳定性。尤其网络安全问题更是现在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档案管理数字化需要将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流转。因此提高网络安全是实现网络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对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给予关注,积极引进最新的病毒查杀软件,提高网络的安全系数。其次,工作人员在进行电脑操作的过程中,应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避免进入不安全的网站,点击不可靠的邮件。最后,工作人员应做好电子档案信息的备份,避免因病毒袭击造成电子档案的丢失,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完善硬件设施,打造保密机制。要想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有关事业单位不仅要从人员与制度等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过程中硬件设施给予足够的关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硬件设施主要指电子计算机设备,扫描设备等。由于现代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的对市场上的电子产品进行关注,对于本单位中过于陈旧的电子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与维修,以满足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工作;电算化;档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43
[中图分类号]F232;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1
会计档案作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料,对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便利,会计人员由以前的手工操作逐步向现在的电算化方向转变。电算化会计档案主要是指会计电算化方向所形成的会计数据,与以往的会计手工档案相比较,其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存储相关数据,极大地方便了会计资料的存档与查询。但是,由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兴起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电算化会计档案迅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接踵而至。
1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在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下,许多单位的会计工作都走向了正规化的轨道,但电算化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在大规模的电子档案管理中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一,部分单位没有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应用方面的经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规范、任务模糊不清的问题。使用会计电算化后,许多单位的领导只看重核算部分,而略掉同样重要的管理部分,导致会计档案杂乱无章。其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未能体现。电算化会计的档案优势未被认知,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然惯用陈旧的会计档案管理方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还不熟悉,常常只通过计算机输出会计报表、账簿等,而没有重视数据的更新、存档和保护,导致系统信息缺失,为后期查询造成不便。
另外,由于许多会计人员并没有长期接触会计电算化工作,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都没有有效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也不强,导致业务综合能力不强,影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可采用的一些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当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保管和归档制度还有待完善,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分别对档案的保管方式、归档内容、归档类型、鉴定用途、载体类型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作出规定,并严格执行,保证归档数据及时、完整和安全,严格监控操作过程,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档案信息的质量。
2.2 提高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
首先要更新观念,逐步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档案应用,以取代传统方式,投入重金建立完善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同时,在电算化会计的档案管理室配置监控设施,为会计档案的安全性打下基础。
网络时代危机四伏,为减少电脑与网络给电算化档案带来的伤害,避免会计数据的泄露与人为修改,要在购买会计软件时,选择有会计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以便及时修补和维护系统漏洞,为开展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做好软件准备。
最后,转变管理意识,将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视为财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环节,让专业人员从事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与查阅工作,保障会计档案的完整性,以利于信息使用者快速方便地查找到相关数据,使电算化会计档案真正发挥作用。
2.3 加强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护
计算机上的会计数据很容易被不法之人侵入,肆意篡改会计信息,因此,要加强各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密管理。首先,各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之间、不同岗位之间要做到相互制约,以防非本职责的会计人员使用电算化造成会计数据错误。其次,要对会计电子档案设置高级别的密码,使无关人员无法进入系统,从而防止另有企图的人进入会计电子档案篡改会计数据。
再次,要做好备份工作。把整理好的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到电脑的存储盘中,同时使用准时备份与自动备份两种功能,不仅在电脑中备份,还要在移动硬盘中备份,或刻制光盘。存放在电脑中的数据要备份两份,一份放在电脑的存储盘中,另一份放在电脑的备份盘中,这两份会计档案要由专业的档案人员分类保存在单位的档案室与会计电算化中心,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性。要注意检查电算化设备存储盘的使用容量,按时检查、复制和更换,以防因存储盘存满造成数据无法保存的现象。
最后,在会计电算化操作中所做的每一步都要让电脑自动记录下来,设置密码保护,以方便审计检验系统准确查出数据。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电脑网络安全管理,只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才能拥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才能确保会计数据的正确性。
2.4 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质量,最终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因此,要吸纳和培养会计专业能力强、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和维护能力的人员,对在岗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法律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使其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服务。
3 结 语
电算化会计作为新兴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会计档案仍有一定联系。这就好比传统的会计档案是一个载体,现如今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就是它孕育出来的一个生命,它预示着会计以后的发展方向会更加规范,更加便捷。因此要充分发展电算化会计,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洁,颜国新,王蕾.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刍议[J].山西档案,2014(2).
一、严把公文制发质量关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一要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要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要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二、坚持正确的立卷归档原则
“以我为主”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立卷归档原则,这一点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与彷徨。所谓“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正确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
三、切实提高案卷装订质量
提高案卷装订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不断深化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重要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他们对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负有比一般工作人员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问题。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
2.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确定保管期限的原则是,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机关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而保密期限是根据国家秘密事项在一定时间内,如被泄露,将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危害程度来确定的,它表示该国家秘密事项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限。《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3.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救。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仅保证档案实体安全,也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致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排架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4.认真贯彻落实《保密法》。一是要注意密级的变化。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变化,及时确定和调整升密、降密、解密具体文件、保密范围及保密时限。二是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档案文件的清查鉴定。三是要建立划定密期制度、调密通知单制度和档案接收标准等制度,使档案保密工作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尽快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重要性
一、会计档案的作用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
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
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
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
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
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转贴于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4)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用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辽宁经济,2008(3).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试论
一、会计档案的作用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
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
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
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
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
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4)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用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2]周卫珍.谈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变革.山东档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