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1:24
序论:在您撰写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多媒体 重要性 主体作用 课件 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和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后,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它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的优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国际教育改革提倡的是主体性教育,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家曾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3.节省教学时间
学校近年来在教学方面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加快,使学生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自主学习时间。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做到省时、高效。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多媒体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可喧宾夺主。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1、流于形式,盲目追求。
不少人认为只有选用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才显气派,才跟潮流,认为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手段越先进,教育思想便越先进。“有没有使用信息技术”迅速成为了评选优秀课例及讲课的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主要条件,并成为了当今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像语文、数学这些常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科目,其实也只有部分章节适合于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可用可不用的知识点,或者根本就不适合用的知识点生硬使用计算机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在多媒体被泛用的今天,越来越流行于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在电脑课件上体现,包括课本插图、录音、录像、练习、板书、作业布置等。其实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是不能以计算机代替一切的,黑板板书、挂图、学具等作为传统的教学辅助用品,在教学效果上它们具有难以摸杀的作用。计算机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他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算是真正好的课。
多媒体教学工具,它在课堂前就需要教师去精心准备,把有效的知识形成图片及文字,在课堂上结合学生情况充分地展示出来。这样,就突破了语文教学因一堂课40分种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性,突破语文教师在设计重点难点的无序性。以往的课堂,总是有因为教师的表达或不到位,或距离太远,部分同学听不清楚而要重复许多遍。而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直接看屏幕或视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样,多媒体的使用,开辟了一条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科学途径。这一切有利于发挥学生多个感觉器官对文字信息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有研究表明,在学生接收的语文信息总量中,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获取94%的语文信息。
2、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学习效率
多媒体是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视频等图像语言与文字相结合的教学工具。它能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多媒体教学工作,它能通过图文形式使生硬的、抽象的教材内容变为形象,可感的具体东西。有时通过生动的直观的接触,可以使教材内容的真情实感得到提升,让学生从表面认识上升到深层的认识,化疑难为浅易。
3、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这种素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石,更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4、促进教师学习,增强业务能力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光荣职责。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不能再停留在“一只粉笔,一本教参”。那样只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停滞不前。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法,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要有创新意识,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要懂得一些多媒体电化设备的基本操作知识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电化工具的教育效率。
多媒体电化工具在优化语文学科课堂效率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却不可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而去一味地追潮流赶时髦,不择文体,不问内容,一律使用多媒体手段,低估乃至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在过热地运作多媒体电化工具的同时,我们要保持冷思考。作为语文教学,其方法还有其特殊的一面。现实中多媒体电化工具的使用就存在一些缺点,甚至是一些不可忽视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课件的观赏,忽视文本的解读
①追求课件多杂,学生充当看客。
基于课件的观赏性强,对学生有直观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视线。所以很多的教师主观地认为课件是越漂亮越好,越多图片,越多颜色越好,背景越复杂越能吸引学生。这样的结果自然能吸引住学生,可事实上学生看的只是图片,只是五颜六色的背景,只是对画面的欣赏而已,对课件中要学习的知识,课堂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却完全忽略。
②盲目热衷视频,远离朗读主体
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能非常大的程度上给予学生感官需求,让学生在上课之余,调动各种感官投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在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于是很多教师变想方设法在这一块大做文章。在课前制作课件时,把大量的声音图像信息塞入其中,并充分运用到课堂中。于是,在课堂上学生除了看就是听,几乎没有安排什么以读来感悟文本的时间。
2、依赖工具的对话,忽略情感的交流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的语言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的独特的艺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自然需要人的思想情感的参与,需要师生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对话,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教学情景,走近学生自己的内心情感等,这样人文性基本特征才能实践。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多媒体教学 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用它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课堂效果好。把电视、放像、投影等电教手段,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使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充满了整个课堂,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不仅提高数学能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和课业负担。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教师发出感叹:数学复习课难上、累、效率不高,等等。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学,必须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特别是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上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在九年级的后期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数学复习,不仅能使学生感到新奇,而且能使学生视野开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平台,更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我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我深深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复习课中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在高三年级数学复习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课件,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各章各节的知识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用计算机,不仅能使知识显现快,而且可以利用软件设计知识结构图表,形象地表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复习几何《立体几何》《函数》等可以利用一张图片表示出各知识之间的结构。这样的图片,可以使学生明确本章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重点突出,明白哪些问题与哪些知识有关。
其次,在复习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上多见题型,多作练习。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料库,设计合理的选择题,通过显示屏快速播出,而且做出一道出现一道,完成一道消失一道。在全部讲完后又再将各个题全部重现。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形成解题时思维过程的紧迫感,而且能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并及时批改、讲评。这样的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往往超过一般课堂容量的三倍。容量大之后,使得知识的再现率就高,而且覆盖面广,就可以使知识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展现,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实质。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一个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立体课堂环境,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序、生动地在课堂上展示各个直观素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状态处于最佳,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再次,在数学复习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回顾便捷。
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对每一章节进行归纳小结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板书功能(如文字、表格、图形、动画),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使知识网络化,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和知识漏洞,以便让学生课后进行阶段性复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计算机的贮存功能,可以对一些重点课的重点知识、重点例题进行方便的再现,也可以使学生对一段时间内的知识进行方便的回顾。由于知识的再现,不仅能使学生“温故”,而且经常能让学生“知新”。如果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并适当拓展知识或例题,那么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觉得数学也不再难学。例如,把一个数学问题加以改造、延伸或推广,得到一些新的命题,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题多变;对一个数学问题经过探索形成多种思维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例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的命题立意新颖,富有生命力。对巩固基础知识,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利用多媒体(如几何画板中的移动、翻转、变换,Flash的动画功能)来实现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概念,深化知识,掌握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构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鲜明特征。但是与其他教学仪器和教具一样,“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就是“辅助”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破用其它教具或仪器难以突破的难点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各种教具和教学仪器在课堂教学中的补充和提高。
一、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透镜”一节,课本的插图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上的动画片(可以运用Power-Point的制作幻灯片功能),集图像、文字、声音、色彩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通过“透镜”,大胖子“变成”小孩,而小孩也能“变成”大个子,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如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有关“透镜”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从心理和思维来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是习惯于静态分析,而对于许多“瞬变”的物理现象,一些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感到比较困惑。因此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则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从而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比如:“透镜”中透镜成像作图是难点,它的焦点在哪里,透镜有多大,平常在黑板上的画图,以及在实验装置上比划,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然而,笔者用AUTHORWARE事先画好相应的光路图,燃后再分成若干块,并排列好先后顺序。播放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一块或几块地播放,而且块与块之间时间可以随意控制。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把物体上反射光线通过透镜的这个瞬变的物理过程,以慢镜头的形式,用静态形式进行阶段性分析、观察和研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既可表现宏观又可表现微观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
3.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所以尽管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容量较大,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比如在“透镜”一节中,用粗细适当的红线表示物体的反射光线,用激光声伴随着光线延伸,图画上或者附近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学生经过图、文、声、色的共同刺激,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状态。另外也节省了平常课堂上仪器搬来搬去的麻烦,免去下课之后沾一身粉沫的尴尬。从而使教学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娱乐中“消化”了关于“透镜”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基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所以现在学习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老师越来越多,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课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
(1)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
(2)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3)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2.可操作性原则
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先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
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能对后输入的内容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明之一,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符合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也要准确。但在科学性的评判上宣粗不宜细,要做具体分析。如果片面强调科学性,就会束缚人的手脚,不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发展。
所以,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4.简约性原则
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动物与静物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5.艺术性原则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
6.适度运用原则
适度运用原则就是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不要满堂电灌)。
7.适度信息量原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囫囵吞枣,这就是“电灌效应”,要避免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适度信息原则就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8.有机结合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辅助作用 学生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优越性,又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成效。在教学的实施中,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视、听、想等多种方式,借助声、像、图、文等形成的教学系统进行形象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只有这样合理的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和灵活运用辅助模式,才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系统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和计算机的模拟把抽象的原理、规律形象化,再通过计算机图形、音频等技术分解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复杂的事件和难懂的事实,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事物的规律,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有利于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是指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自主进行的学习行为,教师则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相互性,使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教学内容也能够适合每个学习者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心理特点,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在限定的知识范围内,学生可自行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顺序和学习速度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3.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以书本内容为教学,但如果仅靠阅读抽象的文字,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知识的理解以及思想感情的发展。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并用的综合信息,积极开拓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探求思维,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直观,使学生可以形象地体会教学内容,从而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和信息。
4.扩大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就是要通过它的强大功能,将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以便丰富课堂容量,可以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以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传导尽可能多的信息,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节约教师板书绘图的时间和一些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解的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时间,既充实了教学内容,也开扩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注重“辅助”这个概念,要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出其辅助作用的特点,而不是用它来代替教师充当课堂的主导地位,要合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灵活运用其辅助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教学目的的要求,这就要在同一课程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交叉使用这些辅助教学模式。灵活使用辅助模式,才能科学的设计练习,合理补充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理解并创造出知识应用的环境,使学生以多种途径掌握相关的技能,并恰当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从而增强了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1.运用多媒体,促进教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强调教学中探索为教学构造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和扩大学习空间的。最根本的还是为了消除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合理的构建出丰富多彩复合型的教学模式,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模式和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是长足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媒体将为我们提供更加优化的视听媒体信息渠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要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就是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思维的延伸,在学习中可以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这种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基本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就是教师的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程,做一个课件并不简单,这需要凝聚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等基本功。为了更好的提高各种媒体教学领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教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掌握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操作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都需要老师去掌握。面对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传统方法已显得落伍,需要改革创新,因此在未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势必将成为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全新要求,所以现在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要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还是要全面发展可以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师。
3.多媒体教学突显辅助作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媒介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诠释,进行绘声绘色的情景创设,创造认知“冲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依据信息传递与教学反馈的实际需要去调控教学,充当人机交流中情感的中介,去激发学生心中的求欲望。多媒体教学往往只是一些素材的堆积。如果使这些素材活起来,还需要教师起着导向的作用,在感情基调和文字风格体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文情境,使学生由“感知展现于眼前的教材文字”转化为“感知融身于其中的图像声音”。所以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补充,它突显的是辅助作用。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应用当中,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促进了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所以多媒体教学是教育适应时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惠茹,刘丽华,周妹.浅析多媒体教学[J].品牌与标准化,2010,(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发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更。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课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类型
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有4种类型。
1.1课堂教学型
课堂教学型也称为演示型,在教学软件中占大部分,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特殊的问题或者教学重难点而开发的,可以演示要讲解的知识内容。
1.2模拟型
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仿真软件,展示现实中难以再现或无法实物描述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参数实时反映事物的状态特征的变化情况,供学生进行模拟试验或者一些特殊的研究。
1.3自学型
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反映教学内容,提供课堂练习,甚至还有学习功能,能够让学生通过课件掌握知识点。市面上的CAI软件通常就是这样。
1.4训练复习型
通常包括知识点回顾,提供大量的练习,并能够检查学生自我测试的结果给出分数或者评价。这种课件主要用于训练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脚本设计、素材收集、模块设计、软件设计、调试和维护等过程。
2.1选择课题
课题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制定,一般包括熟悉大纲及授课计划、内容、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预期效果的设定。
2.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教学需求为基础,确定知识点、基本理论、实践环节、练习环节、教学对象、媒体类型和软件架构,同时考虑软件用到的公式函数、数学模型和算法等。
2.3素材收集
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要用到大量的素材,包括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利用素材处理软件自己制作,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建议软件设计者平时注意素材资源的积累,手上常备几张这样的光盘。
2.4脚本制作
脚本类似于电影电视剧本,用于说明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媒体类型和教学方法等。制作规范化脚本能够提高软件设计的效率,保证课件质量。脚本通常以文字描述或者表格形式体现出来。
2.5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模块设计和详细设计,任何一个多媒体软件都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将这些部分组织成模块,教学时可以进行模块选择,从而达到灵活掌握的目的。然后对每一个模块可以进一步细分,划分为更小的模块,即二级模块,最后精确到每一个模块讲授一个知识点。注意设计时要能够方便操作者返回。
3案例分析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本节主要内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途径及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本节知识既是对前几节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延伸,又为后面《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章作铺垫。教材通过介绍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使学生明确心脏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心脏的结构和特点,决定了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完成人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通过血液循环过程及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人们每天所摄取的营养物质和通过呼吸所吸入的氧气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组织细胞,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勇于探索和实践。这个时期的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喜欢直观形象。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理学知识,并具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了生物学教学中的观察、探索、合作讨论交流、归纳等学习方法。
教师先给学生观看血液循环的光盘,让学生从宏观角度了解心脏的位置、功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化。播放3D课件“心脏的结构”指导学生观察心脏各心腔、心腔壁特点。然后向学生展示解剖猪的心脏的演示实验,尽量露出4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壁和心室壁。教师用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播放Flash课件“心脏的功能”,呈现出心脏工作的动态画面。播放时注意分节播放,让学生明白心房心室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学习血液循环打基础。
讲授血液循环内容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血液循环的光盘,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播放图片“血液循环模式图”,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边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边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知识点。然后播放Flash课件“血液循环的途径”,使学生检验自主学习的结论,并加深理解、记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介绍相关网站、拓展知识。
结论
总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鲜活、形象、直观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琦,陈辛欣. 浅谈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改进[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87-88.
[2] 朱桂萍. 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103-10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发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更。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课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类型
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有4种类型。
1.课堂教学型。课堂教学型也称为演示型,在教学软件中占大部分,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特殊的问题或者教学重、难点而开发的,可以演示要讲解的知识内容。2.模拟型。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仿真软件,展示现实中难以再现或无法用实物描述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参数实时反映事物的状态特征的变化情况,供学生做模拟试验或一些特殊的研究。3.自学型。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反映教学内容,提供课堂练习,甚至还有学习功能,能够让学生通过课件掌握知识点。如CAI软件。4.训练复习型。通常包括知识点回顾,提供大量的练习,并能够检查学生自我测试的结果,给出分数或者评价。这种课件主要用于训练学生某方面的技能。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脚本设计、素材收集、模块设计、软件设计、调试和维护等过程。1.选择课题。课题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制定,一般包括熟悉大纲及授课计划、内容、重点和难点、目的要求、预期效果的设定。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教学需求为基础,确定知识点、基本理论、实践环节、练习环节、教学对象、媒体类型和软件架构,同时考虑软件用到的公式函数、数学模型和算法等。3.素材收集。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要用到大量的素材,包括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利用素材处理软件自己制作,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建议软件设计者平时注意素材资源的积累,手上常备几张这样的光盘。
4.脚本制作。脚本类似于电影电视的剧本,用于说明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媒体类型和教学方法等。制作规范化脚本能够提高软件设计的效率,保证课件质量。脚本通常以文字描述或者表格形式体现出来。
5.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模块设计和详细设计,任何一个多媒体软件都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将这些部分组织成模块,教学时可以进行模块选择,从而达到灵活掌握的目的。然后对每一个模块可以进一步细分,划分为更小的模块,即二级模块,最后精确到每一个模块讲授一个知识点。注意设计时要能够方便操作者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