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1:16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宣传工作要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局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学分制实施的瓶颈与改进研究》(ZD006)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专题教研重点项目(2213J214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不仅对高校的招生有重要意义,还对学生正确的选择学校有很大的帮助,究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个高校想要在众多高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发展,就必须对学生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而要想要优秀的学生填报本学校就要研究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宣传方式,让社会、家长、考生对本学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避免学生在选择了学校以后出现后悔的现象。其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规范招生管理、对高校招生进行监督等都有利于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还维护了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招生的公平进行。最后,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对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对本校的具体情况、招生政策、就业情况等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喜好来正确、合理的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学校和专业。
(二)招生宣传包含的内容。
一个学校生源的质量直接影响本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所以在招生的过程中争取到高素质、高质量的学生不仅对本学校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还对高校所在地区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专业选择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都想选择一个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学校,所以高校的宣传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涉及的内容也广泛了起来,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招生政策。学校在进行招生宣传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与招生相关的政策措施,将本校当年的招生情况向社会做一详细的介绍,确保考生了解本校的招生情况,使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指导。第二,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介绍。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会对学校做一简单的了解,这也是学生选择学校时最关心的方面之一。所以高校在做招生宣传工作时,应该要将学校的建校历史、学校规模、师资力量、实验设施、图书、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等学生比较关心以及本校比较有特色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在对学校了解的情况下填报学校,避免盲目选择。第三,就业情况。学生选择去高校读书,最直接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他们对高校的就业情况考虑比较多,又基于高效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应该利用本校就业率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学校来吸引学生。第四,奖助学金的设立和发放。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各个地区,有的学生家庭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在选学校的时候奖助学金也成为一些优秀学生以及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考虑是填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所以高校在做招生宣传工作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对本校的新生奖学金、助学金等做详细的介绍,来消除学生的顾虑。第五,专转本。高校在为一些没有步入高校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的同时也为大专、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实现本科梦想平台,所以高校在进行宣传工作的时候要将其升本的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列举出来,以便学生更好的参考。第六,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对学校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校园的学习环境、住宿环境、娱乐设备、健身设施、医疗保险等日常生活服务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在参考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学校和生活上如果能得到满足,学生自然就对学校产生好感了。除此之外,在宣传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对学校文化的宣传即对第二课堂的介绍,这样一来能吸引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使高校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高校招生宣传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诚信的原则。
高校在进行招生宣传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诚信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夸大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能缩小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是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介绍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和发展前景。•此外,还要把学校的近几年的招生录取情况、人才培养方向、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习分配等情况做一介绍。学校还要将其学校的一些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向学生和家长解释清楚,对学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使学校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的形象。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高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应该把服务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首先,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并为自己和学校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招生宣传工作人员,在进行招生宣传的过程中,应该把为学生答疑解惑作为工作的重心,而不是一味的宣传学校各方面的情况。除此之外,招生宣传工作人员,应该为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在耐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之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三)坚持连续性和针对性原则。
高校要想使招生宣传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意识到招生宣传的效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一特点。首先,随着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在意识到招生宣传效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一特点之后,学校则需要对招生宣传做出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案。而高校在招生时有长远的计划,这也是地区和学校对高校认识的一个断强化过程。其次,在认识到持续性这一原则后,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还要坚持针对性原则,这就要求学校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在进行招生宣传工作时,应该根据学校招生工作的进展情况,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如在填报志愿这一时间段,学生和家长关注最多的是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学校的专业设置等情况,这时期招生工作主要是对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提供可靠的信息及指导。第二,宣传对象的针对性。每所高校的地位和办学理念都各不相同,学生对各个高校的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高校在进行招生宣传工作时,要对本校所要招收的学生层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招生宣传的对象应该是适合本校的生源主体,同时还要把本省以及邻省的学生选为招生宣传的侧重点,这样才能使招生宣传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在招生宣传的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招生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对考生填报职员造成了不利影响。就各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来说,最大的弊端和误区就是在考生考试之前和考试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学校的招生信息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大量的宣传,这样做招生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思想被学校的声望以及地理位置、专业的强弱、就业情况、收费的高低等因素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学校在宣传的过程中致力于宣传广告的制作,将心思放在怎样设计精美的宣传广告和宣传内容上,还有一些高校在电视上、广播上、网络上都进行大力的宣传。考生经历人生重大转折点――高考后,本来就压力很大,这样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招生宣传信息更是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负担,这样一来学生和家长陷入了“数据过剩,信息危机”的两难境地,对考生和家长选择合适的学校造成了阻碍。
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以上所述内容之外,还存在招生方式陈旧的问题,虽然传统的招生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如在广播电视宣传的过程中,虽然其信息覆盖面比较广,但是由于其宣传时间短暂,在考生和家长的心中职能留下短暂的记忆,不能进行深入的展示;在宣传单宣传的过程中,虽然其覆盖面比较大、持续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但是由于宣传单信息承载量有限,不能完整的将学校的整个风貌都展示出来,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映像;除了以上两种宣传方式以外,还有一种是一对一的交流宣传,这样虽然可以及时的解决学生在报考时出现的问题,还具有说服力,但是宣传人员在口头宣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加入一些自己的主观感情,使其失去真实性,这样以来就对考生报考学校造成了误导。面对以上误区及弊端,在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中我们首先应该坚持宣传的持续性原则,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将招生宣传工作融入到考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避免招生过程中“一哄而上”和“信息轰炸”的现象发生。
(二)如何有效的进行招生宣传工作。
1.加强对招生宣传队伍的建设。
招生宣传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招生情况。因此,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人员必须是具有较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高校还要建立一支合格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招生宣传队伍。这就需要高校对招生宣传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还要使招生宣传人员意识到招生宣传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开展招生工作。此外,学校还需要提高招生宣传人员各方面的才能,招生宣传人员不仅口才要好,还要对本校的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做到及时的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指导他们填报志愿。
2.利用网络进行宣传。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当今社会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成为各高校招生信息、与广大考生相互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加强对招生信息网的建设,争取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为考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在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宣传,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够完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完美对接。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应该在部分省、市、自治区等招生处举办网上咨询活动,并在广播、电视、等诸多网络媒介上对本学校进行宣传。
3.全员参与和进行开放校园宣传。
本校老师和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所以在做招生宣传的时候会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本校教师和学生这一资源,并动员全校师生一起参与到招生宣传工作中去。在此过程中,高校应该主动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宣传资料,让他们把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招生信息等信息及时的提供给他们的亲朋好友。此外,高校还应该向社会开放,在填报志愿之前专门开设一个招生咨询点,将学校的基本情况、招生事宜介绍给需要的考生及家长,并随时欢迎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对其环境、硬件设施进行参观。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和各个中学之间加强联系,在高考之前请中学校长以及高三班主任来本校进行参观,并将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让学校相关负责人在参观完学校后对本校高三学生进行宣传,增强高校的知名度。
4.对宣传工作进行精心的策划和组织。
要使高校的招生工作得到一定成效,就要求各高校在宣传之前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生源的要求精心策划一套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本校自身情况的宣传策略。在宣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媒介的优势,及时的将招生信息传递到各考生的手里,此外,还可以通过通讯、报纸、网络、报纸等传播途径进行全员宣传、时时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同时还要将集中宣传与分散宣传结合起来,更好的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并使高校的信息深入人心。
总结: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的影响下,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招到更多高质量的生源,就必须意识到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本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其要求,在分析本校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同时,不断的改进招生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力度,为考生提供正确有效地信息,确保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能够正确的报考自己喜欢的大学及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守中:信息时代高效招生宣传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5年第11期
[2]黄兆信:论高效招生宣传工作 [J],《江苏高教》,2004年第04期
一、办好事务工作
1.文宣工作。起草重要会议讲稿、经验交流材料、日常各类文稿,做好会议记录,完成集团官网、官方微信号的编审工作。截至目前,共发送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20份、党委会议纪要9份、专题会议纪要6份,下发抄告单60份;编送《集团工作简报》9期;编审集团网新闻信息259条;编审推送官方微信各类信息130余条;向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省教育后勤信息网、省教育工会网站、学校官网等平台信息近200条。
2.协调工作。协助做好“校庆节”暨优质服务系列活动、“暑期中层干部会议”“双代会”等工作方案;协同做好工会、离退休工作,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牵头做好党务公开、司务公开、信息公开,保密等工作;协助落实集团领导外出考察交流活动30余次,安排集团领导接待日35次;做好省教育后勤协会行专会协调工作。
3.接待工作。接待上级领导、专家和省内外兄弟院校以及商务来访29批次180余人。
4.督办工作。执行集团定性工作目标考核;督促各中心(公司)、部门每月报送工作简报;实行收发文、领导批文OA运转,通过OA进行工作督办;根据《后勤集团下属公司及二级单位班子会议议事规则》及时督办落实相关事宜。
5.机要工作。截至目前,通过OA、纸质形式登记、处理来文800余份;收、转校发等上级来文683份;处理中心(公司)、部门请示报告文件223份。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队伍培训。举行信息宣传工作业务培训1次、摄影培训1次,提高办公室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思政大讲堂”举办了管理执行力修炼、幸福管理与自我成长等4期主题培训。
2.加强对外交流。参加全国教育后勤系统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业务交流研讨班、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高级研修班,牵头举办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行专会年会、办公室公务礼仪文化培训等活动,促进与省内外高校办公室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推进创新工作
1.集团党建工作。印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制定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举办“思政大讲堂”、纪检干部培训会。组织开展“喜迎 保安全促生产”系列行动,“荷·和”廉洁文化摄影书画作品征集活动,“支部好案例”征集活动等。
2.文化建设工作。制定《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完成集团大厅文化物化建设。结合“优质服务活动”、工会工作开展系列后勤文化品牌活动。获“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3.制度创新工作。出台《后勤集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校属企业 后勤集团工会经费提取及使用管理办法》《金华市浙师大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后勤集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校属企业 后勤集团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校属企业 后勤集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校属企业 后勤集团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校属企业“荷·和”廉洁文化建设方案(试行)》等;修订《后勤集团信息与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起草《后勤集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成了《后勤集团制度汇编(2005-2017)》。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年共有毕业生185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3人,应用统计学专业67人,经济统计学专业55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接近千万人,刷新历史新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受到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为了实我院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年度就业率在95%以上目标,本年度就业工作要点如下:
一、宣传党和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在落实国家、省市、校各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政策的同时,根据我院实际,积极探索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保障和鼓励我院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考研、到基层就业、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就业。
二、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信息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学生就业最新精神,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深入动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参军入伍。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将会同毕业班班主任,完善和制定相应鼓励办法,明确分工,共同协作,做好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地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就业市场信息的调研、综合、分析工作。及时将市场就业信息、我院就业状况向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工作。由于主动联系我院的以皖北地区为主的用人单位多是教育行业,以应用数学为主的类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也倾向于教育行业。这就更加迫切要求我院强化这类专业学生从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普通话水平、教态、教学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案编写板书等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从师素质。非类师范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
3.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在巩固上一年度上海、杭州、南京教育培训机构就业市场的良好基础之上,继续加大走访省内就业市场建设力度,尤其是县一级基层用人单位。同时加大省外就业市场的开拓,组织到昆山、连云港等地调研开发新的就业市场;在上海参加校企合作交流会,向多家企业咨询他们的用人政策,宣传推荐我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了解我校毕业生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组织好2020届毕业生参加学校各类校园招聘月活动。始终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基地为依托,校园招聘为主体,服务学生为宗旨,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思路,积极配合学校招聘会等活动,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并邀请多家金融、教育机构到我院开展大学生就业讲座和专场招聘会。总结洽谈会的经验,在组织、筹备及邀请和审核用人单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等方面,将更加完善、合理、规范。争取让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
5. 在组织好大型洽谈月的基础上,将继续组织好用人单位的日常接待、信息、毕业生洽谈等工作。
三、加强就业指导,推动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学时为不少于38学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及指导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对学生择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
2.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结合毕业生思想教育来进行;要将课程和讲座、报告、座谈、咨询、测评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促进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3.做好贫困学生、孤残学生的个别指导,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政策、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倾斜和帮助。推进个别性指导。即对有不同需求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一、发生火灾的原因
火灾是自然灾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有效地战胜火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经常研究火的习性,掌握火灾发生的各种规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人为意识失火
人为的失火行为是指人们缺乏安全知识和违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思想麻痹,以至于引起火灾。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防意识淡薄。2、消防法制观念差。3、缺乏必要的防火知识是造成火灾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4、侥幸心理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5、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二)因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火灾。
实践证明,常见的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如果使用部门或使用者了解必要的消防常识,火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高校由于大学生的因素,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如下:
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违章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会造成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违章乱拉接电线,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因此,大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在学生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加粗保险丝、乱拉乱接等违章用电,避免火灾的发生。
学校的有些学生在公寓内私自将电线进行改造,很可能引起短路而发生火灾,因此每个单位有必要以不同的环节严格把关,做好电器防火。高校作为群居场所,必须将电器防火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不断在学生和职工当中进行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听从指挥。
综上所述,造成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来预防火灾的发生。
二、高校预防火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防火宣传教育、规范安全检查流程和普及消防常识。
1、宣传工作是一项群众性极强的工作,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只有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全心全意地依靠消防参与者进行消防管理,消防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使消防参与者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消防知识,才能有效地控制火灾的发生。
2、加强管理人员、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以学生公寓为例,针对学生公寓人员密集,安全隐患多的特点,学生公寓管理部门从预防入手,注重宣传,对员工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防火知识及突发事件演练培训等。采取各种方法对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相关部门的消防安全培训,以提高学生公寓管理处理消防隐患的能力。
3、对学生公寓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中应制定消防器材和安全隐患检查表。严格要求公寓管理人员使用,并指定具有消防安全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消防器材和安全隐患检查表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跟踪解决处理;对安全工作严格把关;对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明确指出,限期整改;对消防器材、设备,按规定配置齐全,并随时可以使用。
4、严格执行《学生公寓安全巡查规定》,加强对公寓的巡查力度,按照经常性安全六检查(一查责任、二查措施、四查设施、五查隐患、六查意识),通过严格的检查去消除隐患。
(二)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防火责任制。
健全的规章是预防火灾的基石。高校和社会都应将消防规章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落实各项消防责任制,防范于未然。高校作为师生高度聚集场所,更要将消防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方针落实责任制。
高校应该依法管理、制定安全管理细则,加大管理力度。对学生公寓依法进行管理,除了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外,主要还是要依据公寓的消防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持学生公寓的正常学习甚或秩序,维持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的环境。建立各级安全责任人,一级督促一级,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形成一个合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问题未查清不放过,事件未处理不放过。
(三)深入进行防火检查,切实整改火险隐患。
防火检查,是落实防火措施、预防火灾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开展防火检查,一般采取经常性的检查和季节性的检查相结合,群众性的检查和专门机关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主要组织形式有基层单位自查,企事业主管部门的检查,消防监督机关的检查,地区性的联合检查。防火检查的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干部和职工的防火观念和实际掌握消防知识技能情况;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重要物质生产、贮存过程中的防火情况;消防队伍活动情况;火险隐患整改情况;消防设施、器材配备情况;对发生火灾的处理情况等。对检查出来的火险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切忌拖延。不断对违禁电器进行收缴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以便督促进行自检,消除火险隐患。
(四)加强内部消防队伍建设,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缺乏自我保救意识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一个关键因素。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火灾比较忌讳,很少有家庭和单位进行模拟救火、模拟逃生等训练,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慌了手脚。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对消防队伍进行预警演练,不断提高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战斗员的战斗能力,使一旦发生火灾能“拉得出、打得响”,减少火灾的伤亡。高校要组建一支专兼职消防队伍,公寓宿管员及学生干部也要列入到消防队伍建设行列,切实提高群防群治的能力。
(五)提高消防意识,将消防安全常抓不懈。
【关键词】高校 发展规划 战略管理 监控评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目前,很多高校都正在完成或已经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发展和满足本校发展需要的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加强高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贯彻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落实发展规划的行动举措、实现发展规划的期望目标、使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本文就如何实施规划的科学管理,增强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探。
一 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应加强对发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工作,强化全校师生员工执行规划的自觉性,提高全校师生员工规划纲要的执行力,为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
1.充分调动,群策群力
可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范围的座谈会,如派、离退休老领导、现任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各学院院长、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等专题研讨会,在座谈交流中统一思想,集中民智。
2.广泛宣传,充分解读
通过校报、校园网、高校广播电台等相关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发展规划,请学校领导、规划编制专家和工作人员对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的认同感。
通过交流,建立师生对学校发展的信念和动力,形成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成为统一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增强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最终完成发展目标,实现高校的科学跨越式发展。
二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增强规划纲要实施的可操作性
高校应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结合各院系和机关处室等直属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分解到各个二级单位并建立涵盖所有成员的责任人体系,使每个人的工作都成为实施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个体责任,这样才能使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学校领导将制定的发展规划总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并安排学校督查部门对重点工作进行及时的督查;第二步,将分解的子目标、任务再分解到学校各组织(职能)部门和学院,形成各二级单位的目标,就这一步而言,可以与一些高校实行的校院二级单位目标管理相结合;在年初,制定和签订目标任务书的时候就按照发展规划的任务目标,进行年度分解,并具体细化;年底进行考核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第三步,各组织(职能)部门内的每位教职工确定自己为实现部门目标的个人目标,将发展规划和个人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作为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和干部任期绩效考核的依据。 转贴于
纵向分解目标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整合一致的管理目标体系,即高层次的总体目标是低一层次分目标的依据,而低一层次的分目标应服从于高一层次的总体目标的要求,这样通过目标网络把组织中的所有成员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使整体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 加强监控、有效评估,确保发展规划落实到位
1.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评估体系
发展规划管理是由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和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系统性管理,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高等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发展规划的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进行绩效评估和偏差分析,一直到最后的总评估。在规划实施监控中,总结发展规划实施与监控的经验与教训,做出是否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发展规划、重组发展规划或终止发展规划的决定。
2.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
高校应及时进行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现并准确判断发展的最佳机遇,通过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及时获取和处理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与发展规划目标的差异,通过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对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奖惩和调控,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只有将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和发展规划绩效评估有机结合,不断地将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与发展规划实施过程融为一体,才能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
总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规划的宣传、评估、控制和管理,建立一套围绕规划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并将规划落实工作与目标管理、学校人、才、物等资源的配置紧密结合起来,使规划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动指南,确保高校“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肩负高校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袁仁贵.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8
[2]郭必裕.高校战略评估对战略管理调控机理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87~89
【关键词】高校 发展规划 战略管理 监控评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目前,很多高校都正在完成或已经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发展和满足本校发展需要的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加强高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贯彻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落实发展规划的行动举措、实现发展规划的期望目标、使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本文就如何实施规划的科学管理,增强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探。
一 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应加强对发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工作,强化全校师生员工执行规划的自觉性,提高全校师生员工规划纲要的执行力,为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
1.充分调动,群策群力
可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范围的座谈会,如派、离退休老领导、现任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各学院院长、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等专题研讨会,在座谈交流中统一思想,集中民智。
2.广泛宣传,充分解读
通过校报、校园网、高校广播电台等相关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发展规划,请学校领导、规划编制专家和工作人员对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的认同感。
通过交流,建立师生对学校发展的信念和动力,形成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成为统一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增强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最终完成发展目标,实现高校的科学跨越式发展。
二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增强规划纲要实施的可操作性
高校应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结合各院系和机关处室等直属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分解到各个二级单位并建立涵盖所有成员的责任人体系,使每个人的工作都成为实施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个体责任,这样才能使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学校领导将制定的发展规划总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并安排学校督查部门对重点工作进行及时的督查;第二步,将分解的子目标、任务再分解到学校各组织(职能)部门和学院,形成各二级单位的目标,就这一步而言,可以与一些高校实行的校院二级单位目标管理相结合;在年初,制定和签订目标任务书的时候就按照发展规划的任务目标,进行年度分解,并具体细化;年底进行考核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第三步,各组织(职能)部门内的每位教职工确定自己为实现部门目标的个人目标,将发展规划和个人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作为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和干部任期绩效考核的依据。
纵向分解目标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整合一致的管理目标体系,即高层次的总体目标是低一层次分目标的依据,而低一层次的分目标应服从于高一层次的总体目标的要求,这样通过目标网络把组织中的所有成员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使整体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 加强监控、有效评估,确保发展规划落实到位
1.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评估体系
发展规划管理是由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和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系统性管理,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高等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发展规划的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进行绩效评估和偏差分析,一直到最后的总评估。在规划实施监控中,总结发展规划实施与监控的经验与教训,做出是否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发展规划、重组发展规划或终止发展规划的决定。
2.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
高校应及时进行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现并准确判断发展的最佳机遇,通过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及时获取和处理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与发展规划目标的差异,通过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对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奖惩和调控,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只有将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和发展规划绩效评估有机结合,不断地将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与发展规划实施过程融为一体,才能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
总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规划的宣传、评估、控制和管理,建立一套围绕规划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并将规划落实工作与目标管理、学校人、才、物等资源的配置紧密结合起来,使规划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动指南,确保高校“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肩负高校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袁仁贵.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8
[2]郭必裕.高校战略评估对战略管理调控机理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87~89
关键词:高校 发展规划 战略管理 监控评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目前,很多高校都正在完成或已经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发展和满足本校发展需要的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加强高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贯彻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落实发展规划的行动举措、实现发展规划的期望目标、使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本文就如何实施规划的科学管理,增强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探。
一 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应加强对发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工作,强化全校师生员工执行规划的自觉性,提高全校师生员工规划纲要的执行力,为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
.充分调动,群策群力
可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范围的座谈会,如派、离退休老领导、现任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各学院院长、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等专题研讨会,在座谈交流中统一思想,集中民智。
.广泛宣传,充分解读
通过校报、校园网、高校广播电台等相关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发展规划,请学校领导、规划编制专家和工作人员对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的认同感。
通过交流,建立师生对学校发展的信念和动力,形成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成为统一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增强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最终完成发展目标,实现高校的科学跨越式发展。
二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增强规划纲要实施的可操作性
高校应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结合各院系和机关处室等直属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分解到各个二级单位并建立涵盖所有成员的责任人体系,使每个人的工作都成为实施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个体责任,这样才能使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学校领导将制定的发展规划总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并安排学校督查部门对重点工作进行及时的督查;第二步,将分解的子目标、任务再分解到学校各组织(职能)部门和学院,形成各二级单位的目标,就这一步而言,可以与一些高校实行的校院二级单位目标管理相结合;在年初,制定和签订目标任务书的时候就按照发展规划的任务目标,进行年度分解,并具体细化;年底进行考核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第三步,各组织(职能)部门内的每位教职工确定自己为实现部门目标的个人目标,将发展规划和个人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作为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和干部任期绩效考核的依据。
纵向分解目标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整合一致的管理目标体系,即高层次的总体目标是低一层次分目标的依据,而低一层次的分目标应服从于高一层次的总体目标的要求,这样通过目标网络把组织中的所有
成员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使整体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 加强监控、有效评估,确保发展规划落实到位
.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评估体系
发展规划管理是由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和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系统性管理,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高等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发展规划的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进行绩效评估和偏差分析,一直到最后的总评估。在规划实施监控中,总结发展规划实施与监控的经验与教训,做出是否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发展规划、重组发展规划或终止发展规划的决定。
.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
高校应及时进行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现并准确判断发展的最佳机遇,通过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及时获取和处理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与发展规划目标的差异,通过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对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奖惩和调控,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只有将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和发展规划绩效评估有机结合,不断地将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与发展规划实施过程融为一体,才能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