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1:10

序论:在您撰写乡村医生事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乡村医生事迹

第1篇

——最美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我叫***,男,现年41岁,1999年从衡阳卫校毕业后,为方便村民就医立志回乡从事基层医疗工作。20年来,我多次到遍全村15个村民小组286户1386位村民家中巡访、送诊。

一、随喊随到出诊2万人次,危重病症私家车变救护车

青峰村地处偏僻,村民小组分散,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小孩。只要一个电话,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挎起药箱及时赶到,对病人进行诊治,有时等到深夜病人病情稳定后才离开。去年冬天晚上三点钟,毛冲组的孤寡老人唐月生突发心绞病,打电话给我,我二话没说,立即冒着严寒来到唐月生家为其诊治。今年3月份新屋组的刘经全老人突发心肌梗塞,我获悉后立即将其送到县人民医院。回子组的一患间歇性癫痫的孕妇,我更是三番五次送其到栗江中心卫生院就诊。二十年来,我先后出诊2万人次,坚持先诊疗后付费,对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困难村民,减免诊疗费、医药费近万元。邓亚组的贫困户刘亚诚,患有严重脉管炎,需长年服药不间断,我就定期免费送药上门。

二、苦练医术群众信赖,群众花小钱治大病

从医以来,我认真学习基层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不放过。村民对我由最初刚回乡的怀疑,到现在的特别信赖。2015年,毛冲组的唐辞德老人因患急性肾炎,被市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回家后,他和家属找到我,在我的诊治下,竟慢慢好转了,现逢人就讲“这条命刘医生给拣回来的”。下达组的王幼诚外甥,由于患急性肠炎拉肚子,在广东和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数天也未明显好转,就转接到我处治疗,一周后竟治愈了。

三、积极完成上级部署任务,做优公共服务

第2篇

大山里的乡村医生  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李丽在很小的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因父亲是一名乡村保健员,从小看到父亲经常半夜三更穿梭于乡间小道,为生病的人看病,父亲常常教导儿女: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耳濡目染下李丽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成为医生的种子。长大后看到了农村由于极度贫穷闭塞,经济极为落后,村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于1998年9月,为了实现这一信念,她用三年时间参加了县职中开办的卫生函授班。在学习期间,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多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2004年,她到乡卫生院实习,实习期间,她日诊临床夜读书,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向卫生院的老师们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和乡村医生执业证。

情系群众一心一意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2016年10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丽刚刚睡觉。突然间,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电称果园组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哮喘病发,病情十分严重,急需救治。李丽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备齐药品,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出发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太多了。十三年来,她共接诊病人两万余人次,出诊几百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这十三年来,李丽跑遍本村和周边民主、新建等村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熟悉了本村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2017年云南省开展健康扶贫以来,谁患过哪些慢性病、哪些重大疾病,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李丽坚持每年4次面对面随访、至少两次家庭随访,对于病情控制不满意者及时进行转诊治疗。由于工作繁忙,她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完整的节日,常常端着饭碗,接到病人的电话就背着药箱出门了。

签约服务落实到位

作为乡村医生,李丽同志把党和政府健康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称赞。

第3篇

——南阳市XXX镇乡村医生XXX同志先进事迹

XXX同志,男,汉族,生于XXX年XX月,大专学历,中医主治医师职称,XXX年参加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任XXX村卫生所所长。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年,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他钟爱的农村卫生事业,2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扎根农村,怀着对党的卫生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发展祖国医学,也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乡村医生,20年来,靠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忠实地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以自己的默默付出传递着白衣天使的爱心,以自己的从业之路,展现出新时期中国乡村医生的风采。

“医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要的是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廉洁自律的精神,我要把荣誉当作自己新的起跑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倡导亲情服务、创新服务、廉洁服务,把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作为自己终生的使命……”这是XXX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和始终追求的人生目标。20年来,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家孩子,成长为对中医、西医治疗技术熟捻于心的乡村医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青年,成长为数千农民群众患病后“钦点”的最放心的人,从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乡村医生,成长为数以万名百姓公认的“半仙” 医生,他以精湛的医术造福农村群众,以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谱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

1991年7月,XXX从XX卫校中西医专业班毕业后准备到县城找一份工作,当时所在的简村村缺少医生,看到一位位父老乡亲因为病痛折磨而一贫如洗的局面让他焦虑,让他愧疚。他便毛遂自荐进入XXX村卫生所当一名乡村医生。在村所工作中看到老一辈医疗工作者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他,渐渐地,他对农村医疗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纵横在纸上的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条条关系国计民生的、须臾不能放松的生命大动脉,并深感自己如同森林里一只负责反复巡视病虫的“啄木鸟”,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决心要用中医中药来解除父老乡亲的病痛,空闲时,他就拿着中医药书独自钻研,领略祖国中医药学的精深和奥妙,体会着进步带给自己的喜悦。长期以来,他潜心学习各种医疗卫生知识,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以及请教名师等途径,不断提升自我。1994年-1996年,在XX理工学院中医专业学习,取得大专学历,XXX年获得中医主治医师资格证书。他擅长运用传统中医技术诊治农村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咽炎,消化道疾病,麻疹,水痘,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效果都很显著,特别是对肱股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风症、三叉神经痛、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治愈率达90%以上。20年来,他平均每年都要诊治病人33000余人次,其中运用中医诊治达12000余人次。

20年来,XX、XXX、XXX等乡镇数十个村庄沟寨都反反复复留下他的足迹。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XXX同志一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为当地群众提供就医服务,确保群众小病不出村,花小钱就能治疗好病。对2700多个村民家的情况烂熟于心,一些常年患病的病人电话号码更是过目不忘,有大病流行时便开展逐家逐人排查,标准化实施,为当地政府部门及时消除隐患。2003年的非典流行期间,传染病疫情一直牵挂着李青泽的心,为了让群众预防为先,让广大群众心里有底,XXX亲自抓草药给群众熬草药喝,全村2700多村民无一被感染。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李青泽多次到村里的困难病患家中,为他们熬药,为他们确诊。这些年的春节和重要节假日期间,他始终战斗在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一线,并且为群众提供的医疗技术过硬,让很多群众一些小病基本可在村卫生室得到较好的治疗。

XXX从成为乡村医生之时起,就为自己定下了从医行规,即在群众常见小病面前,是医生;在大病情形下,是参谋,在病人重病时候,自己扮演的就是病人家属角色。每遇家境困难的病人,他总是主动减免医药费,或者免费为他们治疗,坚持让每一个病人用得起药,看得起病。

2005年, 村民XXX瘫痪在床几十年,两天就要花去药费1000多元,家庭收入有限不堪重负,XXX知道这个情况后,当即骑车到他家为其问诊,坚持免费为他采用中药、针灸医治,自已为其垫上500多元医药费;村民XXX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前年腿不慎骨折后,每天要花去药费300多块钱,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XXX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骑车给他送去一罐熬好的草药,分文不取。三个月后,村民申华得到痊愈。

第4篇

许乃银简历

许乃银,女,1973年9月出生。1993年在徐溜中心卫生院学习并实习,一年后分配到村卫生服务站工作。平时认真学习医学知识,积累医疗经验,提高静脉注射水平。2004年顺利通过卫生部门考核,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2007年-2010年顺利通过成人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了全科医疗证书和中专文凭,并于2012年参加了全市执业医师,考取了职业助理医师证书。

本人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慢病建档和随访,能够做好及时建档和录入档案。面对病弱者,能够细心地为他们检查,耐心的为他们讲解病情和注意事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他们早日康复。先后多次被区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在2013年荣获淮阴区卫生系统“最美乡村医生”称号。这些荣誉都时刻激励着我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卫生服务事业。

第5篇

出诊,是乡村医生行医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看病方式。村民只要一个电话,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间,__总是随叫随到。“她在特大台风期间来我家看过急诊!”“她节假日还来给我量血压!”“她大雪天来给我吊盐水”和村民们随便聊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__常说,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医风医德甚至比医术还要重要,要真心考虑病人的难处,随叫随到,甚至不请自到。__村4组__自患肺癌病倒后,他就指名要__给他出诊挂盐水,测血压、测血糖等。2014年2月,__癌病已入晚期,医生建议回家疗养,有一天傍晚时分病痛发作,用了以往的方法都无济于事,家人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匆忙打电话让__来,可当时__正在__大润发购物,如果她让别人去出诊的话也可以,但是她想到既然病人相信她的医术,她应该自己亲自去,好让病痛中的病人得到心理上的一些安慰。她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冒着雨雪路滑的困难,坚持让老公送回来到__家出诊。为病人尽自己的能力帮他减少一些痛苦。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2009年,__村__庵的__患有高血压中风出血,经__二院抢刀理疗出院后,在无果的情况下,想继续加固理疗,经人介绍找到__。__在详细了解他病情的情况下,决定运用中医针灸的方法给予治疗,__为他制定了一套合理的针灸方案,为了照顾他行走不便,__利用早出晚归上门为其针灸推拿,这样每天上门连续坚持了二个月,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病人逢人便说“__村的__医生不仅会西医,对中医也很内行,我的中风病幸亏了她才没有瘫痪。”

经过几十年从医的历练,经验的积累,__的医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她能通过询问、症状、测血压等途径,大至能推断病人患上了何种病,并建议去做些什么检查,让病人少走弯路。2010年,她在为原__3组的__测血压过程中,发现该村民可能患上风心病,建议他去__中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患有风心。为病人赢得了及早治疗的时间。2013年4月,__村2组__来诊,__根据她口述肚疼,她给她摸摸都痛得上不了手,判断她可能患有疝气。可当她建议__去作疝气检查、手术时,李怎么也不信女同志也会得疝气,但在__的坚持下,__还是去做了检查,结果确实患上了疝气,并进行了手术。2014年5月,__发现来诊的__村19组__可能胃部患有疾病,但她委婉地建议__阿姨去做好胃部检查,阿姨去了上海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胃癌,及时进行了胃切手术。象这样的例子在__身上已不胜枚举。

__医生不仅能对就诊病人善于察言观色、和蔼对待,而且对病人也非常负责,提供帮助。早在1997年,那时的大病风险金和合作医疗风险金还是分开参保的。当时__5组村民__不想参加大病风险金,但__耐心细致地宣传参加大病风险的好处,积极争取动员。终于__同意参加了大病风险。后来,__高血压中风住院,花费了很大的治疗费,给家庭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__知道后,及时上门安慰,并主动为他们办理大病风险报销,报销金额达到了一万元左右,缓解了病人家庭经济暂时的压力,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大额报销了。__事后逢人便说:“都亏了__医生,让我在经济上挽回了很大的损失。真是负责的医生呢!”

第6篇

初中总算毕业了,大家呼啦啦地冲出校门,商量着聚聚,一人付70块。那几天,我常常在网上看到同学们说“今天看了某某电影”、“去某某店吃甜点”之类的话,我也留了言:“当大家看着3D电影,吃着西式快餐、甜点,一次消费上百时,陕西山区有很多孩子因为付不起一年几百块的学杂费而被迫辍学。”

去年,爸爸到陕西省西乡县采访,发现那里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他通过“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资助了一名叫婷婷的8岁小女孩。他到西安后给大学同学王平伯伯说了这件事,王平伯伯又号召了一些朋友来资助了七八个孩子。

今年年初,爸爸给婷婷家打电话才知道,婷婷18岁的大姐要上技术学校,两年需要两万多元,但她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婷婷的妈妈实在没办法,想让姐妹俩退学。爸爸赶紧号召朋友们筹了些钱,不让她们辍学。

爸爸想再多帮助一些孩子,有一天对我说,让我和王平伯伯的儿子王邦杰一起到西乡去,了解一下那些穷孩子的情况,为他们募捐。爸爸妈妈一直都热心公益,我自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只是那时我正上初三,面临中考,无法成行。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准高中生”了,暑假有大把的时间。我给王邦杰打电话交流了一番,制定了一些计划,就收拾行李,出发前往陕西。

2012年7月10日,我在西安与王邦杰会合,然后换乘大巴,四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的衡琳阿姨到车站来接我们。

一、婷婷和罄馨的梦想

到达西乡的第二天(7月12日),衡琳阿姨租车带我们到峡口镇的圈腰村去看望婷婷一家。

一路上,两旁的玉米和水稻像绿毯子铺在地上,进了山,车在山坡脚下拐来拐去。他们住在山沟里,土筑的房子后面是山坡,房前是一片不大的田地,8岁的婷婷和10岁的馨馨站在门口等候我们。婷婷穿着红裙子,馨馨身着灰色马夹。到了房前,下车,婷婷的妈妈李阿姨跑出来迎接我们,让他们叫“哥哥”。

叫完“哥哥”,两个孩子就躲进了“卧室”。我和邦杰拉开帘子跟了进去,馨馨坐在床上,在一张破桌子上写作业,李阿姨不停地拉他,让他到外面去,他连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写着。李阿姨很不好意思,笑着说:“他刚才还盼着你们来J农村的孩子怕见生人,他又觉得家里不好,害羞。”她又拉了一下馨馨,小男孩却流出了眼泪。见此状况我们走了出去,让邦杰留在屋里陪着馨馨。

后来邦杰告诉我,他哪里是在写作业,眼中一直含着泪水,在作业本上一遍一遍地描着作业题目。邦杰还看到了馨馨的日记,上面写着:“我是个活泼机灵的孩子……我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爱吃蔬菜……我想变成孙悟空,把这里的地变成金子,分给所有的穷人们。”

婷婷带我到山坡上去看茶田,她穿着拖鞋,走得很快,不停地扇着扇子,样子极为潇洒。我跟在她后面,担心有野狗,她笑着说:“没有,我上学就走这条路。”我问婷婷,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做什么。她走了两步,突然停下,转头对我一笑,说:“想当医生!”

馨馨也慢慢和我们熟了,午饭后,他蹲在地上就着椅子写暑假作业,并让我们辅导他。我拿同样的问题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大人们在一旁笑着说“孙悟空啊”,他的脸涨红了,垂着头,靠着墙坐到了地上,咬着手指。我把他拉到院子的一处角落,小声说:“来,只告诉我!”他悄悄说:“我想当发明家。”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

回到县城的旅馆,我们把一天中拍下的照片发到微博上,并附上解释,真实地展现出婷婷一家人的生活。我也写下了在婷婷家这一天的内容,希望能够让别人来关注他们。

二、生活在寂静世界中的梅梅

7月13日早上,我们从县城汽车站坐车去骆家坝镇。听说那里有很多穷孩子。

“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的何老师长期住在骆家坝镇金家岭村,何老师把我们接到他的办公室(其实那就是他的家)。这里还住着一位薛叔叔,是研究生,正在村中准备论文材料,他已经在村里一个月了,认识了不少村民,他带我们去看一些人家,手持一根细棍,走在前头开路,并提醒我们防备野狗。

我们先去了一户姓郭的人家。穿过村中最“繁华”的小巷,走在田间的路上,玉米和水稻左右包夹着我们。一条小溪流过稻田,我们踩着石头到了对岸。走上一个土坡,土坡最上面就是郭家。

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小女孩走出来。他就是郭叔叔,小女孩六岁半,叫郭冬梅,小名梅梅。他把我们领到一间低矮的土屋前,墙都是土坯做的,密密麻麻的裂缝像蜘蛛网一样。我们低头钻进屋子,坐在门口。屋里没有窗户,很黑,靠从门外射来的一点光照明。

薛叔叔曾在梅梅家住过,送了她一些做手工的书和玩具。梅梅一坐下来就开始专心地剪纸。

“梅梅,叫‘哥哥’!”郭叔叔对梅梅说。她呆呆地看着爸爸,然后很费劲地从嗓子中挤出一点声音。

“她是个聋哑孩子。”薛叔叔小声说。“啊?!”我惊讶地把目光转向了她爸爸。郭叔叔叹了口气,告诉我们,梅梅一岁半的时候得了一次病,发高烧,送到镇上医院都说没救了,后来去了县城,抢救了一个星期才醒过来,然后她就听不见,也不会说话了。

我们默默地听着。梅梅还在做手工,有些难度较大,她想让薛叔叔帮她,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我们谁也没听懂。她开始着急了,脸涨得通红,一边跺脚一边使劲地拍桌子。薛叔叔连忙接过她完成了一半的剪纸,小心地剪起来,梅梅这才渐渐平静下来,凑过头去,漂亮的眼睛专注地看着。

第7篇

生物制品多由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制成,从化学成分上看,多具有蛋白质特性,因此,生物制品一般都怕热,保存条件不佳会影响其质量,一般宜放于冰箱中,保存温度2~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质量。生物制品都有有效期,如过期应报废,不可再用。

生物制品在使用时,经常发生反应,特别是破伤风抗毒素,易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应做皮试反应;白蛋白也会发生反应,如引起患者发热、呕吐等,应注意放慢滴注的速度,因此,为了预防反应的发生,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干扰素

常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尖锐湿疣亦可采用病损基底部注射。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对过敏者不可使用,一旦发生过敏,应立即停止用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用注射水溶解时应沿瓶壁注入,以免产生气泡,溶解后宜一次性用完,不得放置保存,以免生物活性下降或污染。

2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必须做过敏试验,阴性后方可注射,阳性者必须进行脱敏后方可注射,若发生过敏,应立即采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给氧、保暖、抗过敏等治疗,对于有发热或过敏史者一般不用。

3 精蛋白锌胰岛素

应于早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由于本品作用缓慢,不能用于抢救糖尿病昏迷患者,故不能用于静脉注射。用前须摇匀,用药期间应注意低血糖反应。由于一瓶可多次使用,故应注意防止污染,用后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

4 人血白蛋白

应用盐水稀释后静滴,滴注速度应缓慢,根据病情用5g或10g装,不应分次使用;对于幼儿要合用时应注意操作,均应按严格的消毒程序进行,人体发热时应不用,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

5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对膜透析病人,皮下给药较好一些,对非透析病人皮下或静脉给药皆可。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治疗期间可适当补充铁制剂、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增加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