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8:39
序论:在您撰写系统操作培训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做好“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2012年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百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人口计生发展环境,确保全员人口宏观信息管理工作“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服务好”,从而实现“技术精、数据实、效率高”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首府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百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活动的开展。
三、活动对象及内容
(一)活动对象
市、县(区)、乡(街)、村(组)四级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操作人员。
(二)活动内容
1.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对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系统操作人员熟知操作规范和流程,熟练掌握常住人口的信息变更、各类查询、信息纠错、迁移和管理权移交等流程性操作;育龄妇女的建档、信息修改、注销;流动人口的流入流出管理、建档、信息协查和开展网络化协作;三项制度相关信息的补录、项目户各类查询和流程性申报等操作;电子报表的生成、修正和上报等操作;各类证件的录入、打印与查询;VPN和CA证书的管理使用等内容。
2.强化信息采集和更新维护,提升全员人口信息质量。积极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开展信息采集和更新维护工作,进一步夯实全员人口信息库基础数据,更新完善个案信息,及时维护各类信息。
3.强化业务信息系统操作,提升信息应用水平。要及时录入出生、死亡信息,变更个案信息、处理流程性操作和各类待办事宜、纠错,提交流动人口协查信息,按规定反馈、接收协查和网络化协作信息。
四、实施步骤
1、3月份,组织市、县两级信息化工作人员参加自治区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培训。按照培训要求,有计划地对乡(街)、村(居)两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4月上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县(市)区开展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工作的调研,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找准问题症结,做好对基层的日常指导工作。
3、4月中旬,抽调县(市)区相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对各地全员人口个案信息采集和更新维护工作进行入户调查,比对个案信息质量,核查常住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入库、信息变更、信息准确和超生治理等情况,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5月上旬,各地要结合自治区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百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的评奖标准,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切实提高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以扎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迎接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的考核评比。
五、考核评估
5月中旬,市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百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岗位练兵竞赛活动进行评估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年终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开展好本次活动是贯彻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升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因此,各地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把活动组织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动员辖区村(居)级以上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认真组织好岗位练兵竞赛活动。
(二)制定活动方案。各县(市)区要根据区、市人口计生委的安排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好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百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3月3日前上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及参加人员名单,5月25日前上报活动开展情况的工作总结。
悲剧的诞生一方面是决策者的心存侥幸,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内的决策系统缺乏责任认定,导致每个决策者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做出选择,“个体理性”的结果或是隐瞒了风险,或者屈服于风险,往往导致更大的损失。
发生在30年前纽约的悲剧足以给人们决策的警醒。
7月的曼哈顿已是炎炎的酷暑了。
数以万计的市民龟缩在钢筋混凝土的空间里,城市的制冷机器加足了马力,喘着粗气把热浪吐到大街上,整个纽约仿佛都快中暑了。
在渴望清凉的日子里,遥远的大西洋上正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13日晚上9点,暴雨袭击了纽约。雷声隆隆,狂风挟带豆大的雨点砸向这个被热浪冲昏了的城市。
对统一爱迪生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电力控制中心的系统操作员来说,灾难正是从这样的风雨之夜开始的。
统一爱迪生公司负责纽约5个镇、韦彻斯特郡和纽约市北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拥有9.88兆瓦的供电能力,为了保持低成本,他们还向外购买电能。而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电力控制中心则是这个庞大电网的神经中枢。
由于夏季是用电高峰时间,这对整个电网的负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输电线路故障、电力不足、雷击等意外都会给整个电网供电平衡造成干扰;因此,3家电力供应商通过架空电线,通过5家电厂同时为纽约提供电力保障。
而电力控制中心的系统操作员就是保证电力供应,平衡电网内负荷以及处理意外事故的第一责任人。
由于供电系统容易受到闪电雷击的破坏,对于系统操作员而言时刻掌握天气变化就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预报,7月13日当天的天气出现暴风雨的概率为50%。系统操作员根据天气预报、可提供的供电量和季节用电资料对用电量进行了预测:如果高压电网超过负荷,警报就会自动响起,7个用电节制开关将被激活。系统操作员为了均衡负荷会中断城市一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保证整个系统的工作稳定,以防止全城停电。
即使有了这样的预案,意外还是发生了。
晚上8点,第一次闪电击中了一座变电站,破坏了两条输电线。
为了弥补电力不足,统一爱迪生公司加大了发电机的运行负载。大约30分钟后,第二个雷电击中了另一座变电站。
奥尔巴尼调度中心建议统一爱迪生公司均衡负荷,但是统一爱迪生公司系统操作员没有采纳建议,而是选择了降低5%电压的举措,5分钟后又降低了8%的电压。他们希望这样会降低系统的负荷。
但是,由于第一次雷击事故导致电力负荷转移到第二套系统上,而第二套系统的过载导致了其余电力系统的过载,连锁反应在15分钟内发生了,整个纽约市的输电线路都被破坏了。
9时34分,整个纽约市都陷入了黑暗。灾难降临了。
全市一片混乱。
在黑暗的笼罩下,纽约市的犯罪分子进行了疯狂地掠夺,破坏大厦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布朗士区的纵火把夜晚照如白昼,洋基体育场的暴乱如同“布朗士动物园”,一名洋克市居民持枪沿途杀死六人,击伤七人。黑暗使纽约市八百万居民生活陷入恐惧。
混乱持续了整整一天,整整25个小时之后才全面恢复供电。断电期间1700多家商店被抢,三千多人被捕,财产损失总计达到了2800多万美元(如果按照今天的价格水平计算将超过1亿5000万美元)。
时任纽约市市长比梅称之为“恐怖之夜”。
操作员的两难选择
虽然雷击属于意外事件,但是导致整个城市的全范围停电仍然让统一爱迪生公司难辞其咎。
在针对事故的调查中,愤怒的人们质问统一爱迪生公司,如果操作员在第一次雷击之后就采取均衡负荷,哪怕是第二次雷击之后均衡负荷,断电事故都有可能避免。
是什么原因导致操作员不愿意采取均衡负荷的决策?
在调查中发现,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系统操作员有15分钟的时间进行均衡负荷操作,并且有关方面先后7次要求实行均衡负荷,但是所有的要求都被忽视了。
难道是因为系统操作员的个人原因?抑或是他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或者行动的紧迫性?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统一爱迪生公司的内部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控制中心系统操作员的决策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
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系统操作员拒绝采取行动有以下几条原因:
公司管理层在是否需要实施均衡负荷方面提供的培训很少。
电力公司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城市的电力供应,如果选择电力均衡负荷,那么意味着一部分的地区将无法得到供电保证;并且,如果这种情况没有事先通知,则非常容易引起外界对公司的不满和抱怨。
供电线路永远畅通无阻的思维定式使操作员很难采取主动断电的措施,而且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又非常罕见。罕见的事件被当成了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因此也就不需要应急计划和如何执行这个计划的模拟培训。
电网内负荷波动的原因是非常模糊的。
由于电网涉及一个庞大的系统,任何微小的原因都会导致用电负荷的异常(比如美国曾经热播一个电视剧,由于情节非常吸引人,导致该时段用电负荷的异常)。这里还存在着大量模糊不清和不确定的因素,对于控制中心系统操作员而言很难把主动均衡负荷与其他非正常的电力波动区分开来。
更重要的是对于直接责任人而言,均衡负荷的决策是一种两难的抉择。
无论是局部断电还是全城断电,事故的后果对于控制中心系统操作员都是一场灾难。
由于公司没有关于主动均衡负荷方面的明确指示,以及对主动均衡负荷责任的认定,控制中心系统操作员有理由认为,无论是否采取均衡负荷的措施,他们都会受到指责,甚至是失去工作。对于这名系统操作员来说,没有一种情况对他是有利的。
因为担心承担责任,系统操作员就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停电。
系统操作员有理由认为,他们的目的是防止服务损失,但却不清楚应该如何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均衡负荷就无法向很多客户供电,这就违背了公司无论什么情况都要保持供电的命令;如果均衡负荷决策没有得到批准,那么这名操作员的职位就危险了。
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管理者也没有为操作员提供任何决策依据,帮助他们做出这种困难而又重大的决策。
所以,对于系统操作员而言,均衡负荷的决策风险实在太大,因为断电的后果是无法预测的。这导致了他的高度紧张,极端的压力产生了简单的思考,驱使他匆忙寻找另一种方法,以避免即将发生的危机。最现实的选择就是维持电力,并直接减轻负荷(降低电压)。
统一爱迪生公司意识到了可能带来的城市混乱,但是操作员却没有意识到,让一名没有受过培训的系统操作员在危机时刻做出一个理性的系统方案评估是不可能的。系统操作员的个人需要驱使他把组织和技术方面的考虑搁置一边,逃避责任的心理压制了他从全局风险的角度来考虑损失。
在这致命的15分钟里,决策发生了致命的错误。
公司的囚徒困境
为什么公司认为全城断电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故?
首先是因为这种发生整个系统连锁反应的事故是非常罕见的,需要多个条件的组合才可能发生。历史资料指出,雷电、线路和变压器故障、夏天的温度和用电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不利因素全部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尽管导致系统崩溃的情况非常罕见,但是公司的责任在于将罕见的事件当成了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因此也就没有制订应急计划和针对这个计划的模拟培训。
实际上这并不是偶然,历史上早就出现过一次类似的事故。
在此次事故的12年前,在纽约市北部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故。在那一次断电事故结束后,保险机构的调查就指出,未来断电事故的经济损失赔偿范围为200万美元至44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万美元至2亿美元),这可以说是避免再次发生断电事故的强制理由。
统一爱迪生公司也意识到了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他们在硬件上设置了一个均衡负荷系统,却没有相应的软件系统来保证这个系统的应用:操作员没有经过培训,统一爱迪生公司没有提供直接的操作指导,缺乏制定均衡负荷决策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应部门的责任认定。
如果建立了相应的软件体系,完全可以避免这场灾难性的事故。
另一方面,公司也没有显示电力短缺或短缺发生地段的电力状况记录,这样导致公司及其电力供应商对可供应电力资源的额度缺乏必要的掌握。
公司也缺乏危机事故的预警体系,没有建立一个跟踪这些不确定和变化的条件和预报危险事故的信息系统。
事实上,在断电事故之前的3个月里,联邦动力委员会就通报了17起电力中断事故。虽然没有一起事故导致全城的供电瘫痪,但起因都是因为自然原因、设备故障和人为错误共同作用引起。这与纽约市断电事故的原因非常相似。
而统一爱迪生公司忽视了这些警报信号。
另一点,电力储备也不充足。
在事故发生的数月前,公司为了削减成本,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做了调整,统一爱迪生公司在晚上8点之后就不再安置职工工作。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燃气机的发电量减少了80%,意味着高峰时期的供电保障能力减少了将近50%,这对于正常状态下供电是足够的,但是在应对意外是严重不足的。
后来迫于媒体以及管制的压力,统一爱迪生公司安排备用燃气轮机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这让统一爱迪生公司认为断电事故的出现概率几乎为零。但是他们过于依赖一个电力供电来源,分散的电力资源有助于避免灾难的出现。如果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电厂能够采取交叉供应的话,那么此次灾难至少是可以减轻的。
更重要的是统一爱迪生公司的道德问题。
公司为两个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群体服务:客户和股东。
客户要求安全供电,这样必然有安全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均衡负荷又会导致客户之间的不满,在充满竞争的市场客户有可能选择其他的供电公司。自然,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存在,削减成本和尽最大可能满足用电需求这符合公司对利润的根本要求。
在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管理中,既没有定期检修不足电力储备计划,也没有灾难预警方案。统一爱迪生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些管理缺陷和不足。采取的行动只能对一方有利,但是当管理层忽视了公众安全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很难为公众利益服务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统一爱迪生公司的决策也处于一个两难的困境。
这种道德的两难困境并不是偶然的,很多企业都面临这个决策陷阱,不过因为没有发生事故而被忽略过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内的决策者由于缺乏责任认定,以及事故压力而心存侥幸,在决策中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做出选择,这样就导致了整个系统的灾难。
从每个个体的决策行为来看,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其决策也是有理由的;但是“理性”决策叠加的效果却是整个系统的崩溃,福特汽车的延迟召回事件如是,索尼电池爆炸引发的召回事件也如此,甚至在苏丹红事件的采购环节也有这样的原因。
如何决策?
总之,这是一个面对不确定状况的决策案例典型。
对于系统操作员而言,面对断电威胁,操作员有两种方案:均衡负荷或者等待。每个方案都会因不确定的未来事件――可能出现的断电――产生一个不同的后果。两害相较取其轻,系统操作员本能选择了等待。
对于公司而言,是在股东和客户,客户和客户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没有一种选择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面对着一种困境,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于将决策依据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比如统一爱迪生公司就认为发生全城停电的恶性事故为零(增加了储备电力供应、危险因素不可能同时发生、已经安置了自动均衡负荷系统等一系列预防措施),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危险系数的判断上。
可惜的是,哪怕是1%的系数导致的事故都将是100%的损失。
如何建立正确的决策观?
首先,这是一个系统观的问题,如果不能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局部的理性将毫无意义。
另一方面,这里也有决策的技术原因。事实上,决策者应该把出现断电事故的可能性看成是未知的,而不应该依据事故出现的概率进行决策。对于医生而言,万分之一的事故概率对于患者而言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痛苦。
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和图表的方式把风险评估纳入到决策评估过程中。可以确定每一个可选方案的净支出,具体可以按照不同关键要素出现的几率,按每个要素的预测加权计算,把这个过程融入到方案评估中(见图2)。
表1表达的是从不同角度衡量断电事故的损失,显然,如果选择均衡负荷将不可避免对企业带来损失,而公司高管是不可能考虑社会成本的。
图1、2为不同成本角度下的决策选择(横坐标为断电事故发生的概率,纵坐标为损失),在图表中,均衡负荷和等待方案的后果分别用各自发生的概率加以衡量,从而解决了断电事故未知风险的问题。
显然,不同的成本观(企业成本观或者社会成本观)对决策依据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统一爱迪生公司的角度考虑的,只关注公司的损失。当断电事故发生的概率超过4.8%时,均衡负荷方案是最好的选择。当断电事故发生概率超过5%的时候,均衡负荷方案可以为统一爱迪生公司提供更廉价的支出。
而从社会的观点来看(抢劫造成的损失、商业损失、保险索赔、司法程序以及其他类似问题都必须包括在预测费用中),当断电事故发生的概率超过0.3%的时候,均衡负荷的方案是最好的。这就要求统一爱迪生公司让操作员在每一次大暴雨时,或者在他们无法预测未来结果的情况下都要准备好均衡负荷。
实际上,均衡负荷的风险远远低于统一爱迪生公司的官员们当时所考虑的断电风险,可是直到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的时候公司才有所醒悟。
为了避免下一次的失败事故,统一爱迪生公司制定了指导方针,告诉他们的操作员,在负荷达到什么程度时可以采取均衡负荷措施,以及应该在什么时候实施均衡负荷。
结局与教训
事故是以悲剧作为收场。
公众对此次事故非常愤怒,甚至就此向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统一爱迪生公司对灾难后公众的抗议做出的反应是,他们也是“一系列无法预料事件”的受害者。公司发言人声称:20分钟内,两座变电站被雷电击中可以说是“一生中只能经历一次的偶然事件”。公司首席执行官在记者会上向广大用户道歉,并将停电的原因归咎为该公司多条线路发生前所未有的故障。
但是联邦动力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这种事件的可能性远比统一爱迪生公司所描述的大得多,在过去15年里曾经先后有过29起这样的例子。
有关部门指定多个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小组调查这起灾难。负责调查能源事故的纽约市专家委员会把这次断电事故归咎于统一爱迪生公司的管理不善。他们认为,如果统一爱迪生公司的官员继续这种缺乏依据的判断,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下一次灾难的发生。委员们呼吁改革管制程序,以确保统一爱迪生公司为他们的行为承担经济责任。
除了经济上的赔偿和损失外,统一爱迪生公司被迫改进电力预测的准确性,制定了一项“暴风雨观察”程序,这项程序在预报有暴风雨之后就改变电力平衡,强调发电的重要性,降低对传输线路的依赖程度,由计算机提供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导行动的规则必须在危机之前形成,而不是在危机发生期间。
PROMIS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管理软件,它可以应用于项目的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和提款报账等各阶段。
1.直观性
PROMIS采用界面式设计,显示界面内容一目了然,十分直观。该系统数据采用逐级录入、分级汇总,下一级将本项目办数据传输给上一级,中央项目办传输给世界银行项目经理,中央项目办和项目经理可以查阅每个项目省、市、县、区的项目计划、采购、进度方面的数据,可以查阅每个合同的进度情况,数据管理非常直观。
2.效率性
在PROMIS管理的数据中,合同中的每一项投资内容通过设置连接关系与项目的投资概算相连,自动生成项目与概算、年度计划相比较的投资进度报表。进度报表根据合同中的进度数据动态显示出项目的形象进度、付款进度和提款报账进度。进度数据可以实现一月一报,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每个月初都能够了解到新的进度情况,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实用性
PROMIS系为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专门设计的,在基础数据录入部分的设计,是以合同为单元进行分解的,面向项目管理实际;数据输出部分,设计了20多种报表,有投资进度监测、土建工程采购进度监测、货物采购进度监测、咨询服务类采购进度监测等报表。表格输出格式是EXCEL,通用性很强。此外,PROMIS设计了3张用于提款报账的EXCEL表格,得到财政部和世界银行支付官员认可,可直接用于提款报账,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
二、PROMIS在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中的开发与应用
1.充分做好系统方案论证工作
项目准备阶段,在对项目所在的4个省(直辖市)、27个县(市、区)的硬件条件、通信条件和人员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总体设计方案的初稿,并将初稿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专家、项目管理专家,特别是世行贷款项目管理专家、节水技术专家分别审阅,同时下发项目省(直辖市)提出意见,经过几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形成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既考虑了世行项目管理的要求,又考虑了项目区操作人员的总体水平;既考虑了各项目区的通信条件和硬件条件,又考虑了专用软件开发中功能设计的可能性。
2.做好编程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世行贷款项目管理的要求,我们组织软件专家为该项目开发了专用程序。在系统设计方案阶段,有多家软件开发公司要求承担专用软件的开发。我们对这些公司的MIS系统开发经历、技术人员组成和经营业绩进行了比较,并听取了世行的意见,最终选定中科院下属的北京海立信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程序开发任务。该公司从1999年初就介入项目筹备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开发前和开发期间,程序编制人员数次登门拜访世行贷款项目的项目管理专家,对世行有关项目管理尤其是采购方面的规定作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在开发中充分考虑了这些管理要求。2000年9月,专业软件PROMIS开发成功,该系统运行于WINDOWS98、NT、2000操作平台,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通过半年多的试用,各项目管理单位对专用软件总体评价是肯定的。
3.深入开展操作培训,不断完善系统,制定《世行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从2000年10月,水利部世行节水灌溉项目办公室组织项目所在的4省(直辖市)、27个项目县(市、区)系统操作人员和采购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邀请系统开发人和世行贷款项目管理专家同时讲课,全面介绍软件的功能与使用。通过培训,使系统操作人员全面掌握了系统操作要求。
随着系统应用的逐步开展,对系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这一需要,水利部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起草了《世行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经过多次修改下发项目所在的4省(直辖市),使该系统的操作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推动了仿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就是利用过程数学模型来模仿生产装置的动态行为并进行试验的技术。计算机仿真培训就是在计算机上建立过程仿真培训模型,设置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不用投料,没有危险,能大大缩短培训时间、节省培训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国内各单位不仅把仿真培训作为岗位练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把仿真培训与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使仿真培训成为生产装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培训手段。
2.技术特点、创新点概述。研究基于知识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架构、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体系结构,原型系统功能构架,体系结构,产品开发流程描述,在研究分析设计知识定义及基于“规则+实例”的包括加权频率属性约简等算法的推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库系统,进行基于知识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集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实现的原型系统具有集成智能辅助功能。
(1)项目策略采用以项目为导向,项目和典型过程贯穿,配以真实装置和合适的仿真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通过项目的仿真讲解和切合实际的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避免建设之间的冲突,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校内实训场所、资源的整合。(2)技术特点,建立一套通用的计算机仿真培训硬件系统。这一套硬件是基于高档微机为主机(服务器),仿真操作站兼工程师站(客户机)。该硬件系统可以满足现有各种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化工过程单元、系统操作仿真;制冷仿真;过程自动化仿真等),也可根据以后其他生产装置建立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进行扩展。(3)方案创新,在于建设方案中采用计算机仿真与实际工业对象相结合。实际装置设备解决了仿真无实物对象存在的问题和仿真可能与实际存在的偏差。
3.项目实施目的、意义。实训中心建设存在投入大、规划难、设备淘汰快、实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计算机仿真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内容上:各类规范、标准、安全要求为重点,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线。形式上:计算机仿真+真实装置。管理上:集中管理,联合开发,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服务上:为社区、地方、行业的培训事业提供运行平台。
4.在专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与考核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表现在:降低投入成本,体现在:设备投入一个标准班10组(需10套);设备需维护、维修;设备的需更新、淘汰;实验实训有较大的能量的消耗和材料的消耗;大大提高实验实训效果。(1)每人一台,各自互不干扰,并可反复练习,任意起点;(2)可以改变时标,太快的可放慢,太慢的可加快;(3)具有在线帮助系统,实时提供学习提示;(4)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将不易实训的内容变为可能。①消防过程(危险过程)的实训;②易燃易爆环境下(危险场所)的实验实训;③易损设备的操作实训;④一次性设备的实验实训。
5.项目实施的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项目组、工作程序、工作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认真制定工作程序和工作计划,逐步实施。子项目负责人,负责开放课题及课题经费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定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术交流、资料和档案管理、运行及开放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报送阶段总结和统计。
二、 项目的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内容包括:网络版课件类素材库、网络版仿真实验教学软件、网络版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基理仿真――机理的研究和教学过程,课件教件;操作仿真――操作技能的培训、岗前实训、实践能力的训练;环境仿真――模拟各种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便于对真实环境下的事物展开研究);学生和教师可在任何一个终端登录使用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合法用户们可在同一个机房进行不同的实验实训的练习;集中管理资源更安全,添加、修改使用更方便。其他工业装置。
2.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岗位(群)开发仿真教学课件与教件的软件;根据专业实验实训的能力培养要求编写文字脚本,进而开发仿真培训软件;开发符合教学过程和学习要求的互动网络应用平台;开发实际装置(过程)的仿真系统软件。
三、 实施的技术路线
1.实施方式。在内容上规范教学、实验、实训项目建设。教学、实验、实训资源的网络化整合,实现资源优化。
2.技术路线。开发工业对象装置的真实过程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硬件系统可以满足现有各种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化工过程单元、系统操作仿真、制冷仿真、过程自动化仿真等),也可根据以后其他生产装置建立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将仿真操作站的个数适当增加。
实施仿真模拟培训系统与真实生产装置在线连接,通过网络将有关数据传输到仿真系统,将仿真模拟培训系统操作数据与现场真实数据对比,指导学员操作。同时保证这种数据传输方式是单向的,即由现场到仿真系统,而仿真系统不能反馈给现场,不影响正常生产及控制。即仿真培训系统增加在线功能。软件技术支持平台主要有五部分:总体监控软件、通信软件、工艺模型软件、仿真软件、智能操作诊断软件。仿真系统通信软件在基于微机软硬件上开发,主要实现教师站与仿真操作站之间的实时通信,即实现化工装置仿真系统所要求的仿真运算主机与仿真操作站之间的实时动态数据交互。仿真运算主机所产生的工艺模型运算数据结果实时传送到各学员操作站各学员操作站的操作、运算数据和信息实时传送仿真运算主机。
采用三层局域网模式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统一维护管理。包括进行远程登陆、调试、系统组态。所有资源共有共享。
第一层,操作层面(实物层面)。第二层,方案组态对象及连接层面(同一对象下可进行多个实验实训项目)。第三层,对象模型或实际对象层面。
四、项目的前景、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工作平台,完成高职院实训资源网络版的整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新校区建设实现实验、实训资源统一规划。保证教学要求,重点强调性价比,详细计算投入产出比。在淘汰快的实训领域、多专业方向和多方向培训使用计算机仿真加小型实际装置进行实训、实习、设计,增加学院的市场适应能力,把学院做大。学院的拳头专业、重点专业除计算机仿真实训外,加大实际装置的投入,重点发展,进而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把学院做强。
关键词: 仿真系统 仿真培训 应用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想尽办法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拥有大量具有良好操作技能的一线生产工人是石油化工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化运行的必要保障,所以操作工人的全员技能培训是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和长期的工作内容,近年来随着石化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及企业的改制与裁员,一线生产操作工人的相对数量明显减少,然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企业生产效益不断挖潜更要求一线生产操作工人具有良好的岗位操作技能,甚至要求一人具备多个岗位操作技能的“系统操作人员”,尤其是随着生产装置工艺技术、仪表与控制技术及部分设备的不断改进与升级换代,操作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快速掌握新技术、新的生产控制手段更显得急迫与突出。
石化装置仿真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是国内外公认的石化操作工人最佳的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的现代化手段,现在,我国大部分石化企业都结合自己的操作工人状况和生产装置情况,建立仿真培训基地和相应的装置级和单元级仿真系统,并在应用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对企业操作人员的技能提升和技能考核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为企业良好运行和下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基础。
二、石油化工仿真系统简介
石油化工仿真培训系统是建立在石油化工工艺与控制、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实用技术,也是一门建立在相似理论、控制理论、工程技术和计算技术上的综合性和试验性科学技术。以现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在深入了解石油化工各种过程、设备、控制系统及生产操作的条件下,借助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出石油化工各种过程动态模型,并设计出计算机易于实现而在传统教学与实践中无法实现的各种培训功能。它由计算机创造出与现实化工生产操作十分相似的环境,从而让从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操作的各类人员进行操作与试验,达到提高操作工人与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实际操作经验、处理各种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目的。
三、建立石油化工仿真培训系统的意义
石化仿真培训系统可让受训人员进行装置全流程操作培训,在真实装置上,一套装置往往分2至3个工段,每个工段又分若干岗位,岗位职工只精通本岗操作,对其他岗位的操作只是比较熟悉或了解。要培养全流程系统操作工,不仅时间长,而且难度较大。在仿真培训系统上,将装置模型集于一体,可对装置的开车、停车操作进行训练,对本装置或同类型装置上发生过的事故(大多数软件可假设)进行模拟处理。因此,可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有一定操作技术的系统操作工。
用石化仿真培训系统培训操作人员既安全又经济。石化产品易燃易爆,其生产装置较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装置开停车过程中,事故发生率高于正常运行过程中),而且装置生产规模大,原辅材料耗量大,许多装置的关键设备造价高,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在真实装置上,不可能也不允许反复开停车和返复事故演习。装置一旦开车失败或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少则几十万元人民币,多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在石化仿真系统上操作,安全系数很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较糟的情况不过是模型停止运行(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某个参数超过其计算边界值会导致模型停运),关闭后重新启动即可。
石化仿真培训系统除了可以用来进行操作培训外,还可以用于装置工程师对装置的不同开停车方案、生产控制方案优化及节能降耗等基础性研究。还可用于解决限制装置提高生产负荷的“瓶颈”问题。
四、石油化工仿真系统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
已经建立了仿真基地的各石化企业根据本企业员工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员工培训与技能考核体系和仿真系统应用模式。
(一)中国石化上海某大型石化企业从1996年开始着手仿真系统建设,先后建立“典型单元级仿真系统”和主要装置的“装置级仿真系统”,在其人力资源部下配备了3个仿真培训机房。他们结合自己的生产管理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仿真系统使用方式。
1.在装置运行期间实行5班3倒制的情况下,利用副班休息时间安排进行仿真培训,充分实现对在岗人员的操作技能轮训。在此期间的重点培训内容是装置常见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操作训练和生产调整训练。
2.装置检修期间,利用操作工人的空闲时间进行全员统一的仿真培训,重点是装置的开工培训。
3.针对新入厂的操作工人和大学生,他们采取一边在装置上进行倒班实习,一边进行仿真培训的方式。先安排新入厂人员进行一个阶段的装置生产实习,再进行仿真操作训练,二者交替进行。
4.仿真系统不仅在工人的技能培训中发挥重大作用,还在企业的操作人员技能考核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操作工人的技能考核(技能等级鉴定)是企业人事劳资部门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他们针对操作工人的技能状况每年进行技能鉴定工作。通常针对初级工采用单元级仿真系统进行技能考核;对中级工采用装置级仿真系统和单元级仿真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级工采用装置级仿真系统。
(二)中石化浙江某石化企业从1998年建设石化工艺过程仿真培训系统以来,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催化、常减压、加氢裂化、重整、PX、尿素、合成氨等28套大型生产装置的仿真培训系统,每年仿真培训人数约300人左右。生产装置开工前仿真培训保证每套装置开车一次成功,为装置的安、稳、长、满、优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1.培训计划。每年9至12月,由公司人教处和职工学校有关培训教师一起,下生产厂做培训需求调研,通过与厂领导、主管领导、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多次沟通和座谈,结合职校培训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下一年仿真培训计划。该计划经过公司教育委员会审定批准后,正式作为培训计划下发给公司各二级单位。教培中心职校根据培训计划再制订出详细的仿真培训实施计划,作为培训实施的依据。
2.培训实施。职校仿真教研室根据培训实施计划,在培训开班前一个月,落实“培训学员”、“培训教材”、“培训教师”、“培训场地和设施”,在做到“四个落实”的基础上,填写办班内审表,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实施仿真培训。仿真培训教材和师资由职工学校提供。
3.仿真系统的应用。(1)各生产装置开工前的培训,有仿真培训的生产装置,一般在实际生产装置中前三个月,开始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仿真培训,培训内容为开工、停工、正常维护、事故诊断和处理。培训时间约为两个月,确保每人在仿真装置上经过5至6次的训练,并保证仿真考试合格。在此基础上,把班长、主操集中起来,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强化训练,培训主要内容为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2)转岗人员的培训,由于工作需要,调转到其他生产装置的操作工,需要至少一个月的仿真培训,以胜任工作。培训内容为开工、停工、正常维护和事故处理。(3)新进公司大中专毕业生的培训,新进公司的大中专毕业生经过生产装置跟班操作满一年后,到仿真装置接受系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到生产装置独立顶岗,做一名合格的操作人员。(4)系统操作员的培训在公司推行一人多岗技能的系统操作后,对一名内操提出精一套装置、会二套装置、了解三套装置的要求。不少系统操作员仿真接受第二套装置、第三套装置的仿真培训。培训采用业余时间仿真基地接受训练。(5)技能鉴定,技能鉴定一般分为应知、应会两大块,仿真是鉴定生产装置应会的主要手段。目前公司的催化、常减压、加氢裂化、重整等主要装置的应会鉴定主要通过仿真考试。(6)技能竞赛,公司每两年举办技能竞赛,而技能竞赛的实际操作采用仿真操作代替。根据仿真的成绩,折算成实际操作得分。
五、仿真培训的应用展望
(一)仿真培训从最初的航空工业发展到如今的多种行业,有其独特优势。在石油化工生产及其他化工生产行业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二)仿真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仿真软件的高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仿真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仿真软件应针对具体装置开发,针对各过程建立的数学模型要机理型、高精度。仿真培训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际操作,还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样的教师在学校中不易培养出来,只有厂校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出来。
我方根据方案提出的要求及采用的相关技术提出全面培训计划并征得贵单位同意后实施。培训工作满足本章要求的培训服务。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培训包括硬件设备的使用、系统软件、管理软件和应用系统的使用等等。
2、培训目的
为了使本项目所涉及的系统管理员和维护人员能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增强维护和使用系统的技能,我们除了向用户提供整个系统的技术说明、操作说明和相关的文档之外,还将负责组织对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全面高质量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管理和使用系统的人员不仅对整个系统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并达到最大效益。为此,我们针对人员各自的工作性质,对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分类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开发能力。
我们将提供多种培训课程和按客户所需要的各种深度、广度的产品和技术知识讲座。由本期项目主要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获取国内外大型综合系统的成功经验,熟练掌握所提供的设备及软件的运行维护操作,同时掌握各种先进的软件技术。另外,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培训教师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最新技术信息。
3、培训对象
3.1相关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的部训
针对该类培训对象,使其最终达到能熟悉系统的用法和意义,并对本项目的深入应用作总整体上的指导、规划,推动整个系统的整体应用深度和广度。
3.2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由于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有效管理及正确决策是保证系统顺利实施和运行,因此对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的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安排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到进行集中专项培训,使他们提高管理水平,学习成功经验,掌握相关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方向。
3.3系统维护人员
系统维护人员是指对项目中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经过培训,主要能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系统的初始化和主要参数的设定方法;
对一般性故障进行诊断、定位和排除;
掌握系统故障后的恢复方法;
熟练查阅各种系统操作和维护手册;
指导一般操作人员的工作。
4、培训形式
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使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将采用多种途径对用户进行培训:
授课:由专业资深的教师,在现场对用户进行培训。通常由课堂讲授和现场操作讲授组成,通常由用户的使用手册支持,适当的操作为辅助。
现场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工程时在实际操作中,会详细讲解操作步骤,指导客户操作,并解答客户的问题。研讨会:我们将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和用户一起对项目管理、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交流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与客户相互交流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另外,我们公司还将专门为本项目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和知识培训的内部网站,并将其办成我公司与业主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的网上社区。
4.1培训策略
对于本系统的培训策略主要是:
A、由**厂商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系统技术培训
B、由原厂商进行较有深度的、涉及面较窄的集中技术
因此,本次培训采用现场培训方式,由***和原厂家共同提供。
4.2培训大纲
我方对业主方技术人员进行有关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操作、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直至能熟练独立操作。详细的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将在合同签定后征得业主方同意后实施。
我方或原厂商的培训教员具有至少三年的相同课程的教学经验。
所有的培训教员都采用中文授课,并提供培训用计算机、网络环境、文字资料和讲义等相关用品,所有的资料都为中文书写。
4.3现场培训
现场培训是指在项目所在地免费为现场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人员不限,培训内容:
一、前端**系统概述,包括系统设备和功能描述;
二、系统的日常运行操作及熟练训练;
三、在各种不正常情况下,维持系统运行的操作;
四、值班、监视、记录、数据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训练;
五、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及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的学习。
4.4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与业主协商确定
培训地点:具体地点与业主协商确定
培训计划:培训开始前我方提供一份培训的详细计划,包括培训日期、授课方式、教材及教员职称与经历,并报业主批准。
培训内容:系统操作使用,系统结构及原理,设备维护等培训费用:免费技术培训。
4.5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是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由**厂商和我方编写的**实施、维护的内容,培训教材以中文格式编写,教材应保证每个学员有一整套。培训教材内容应包括:
一、组织机构
县政府决定成立OA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OA系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负责领导、协调和解决OA系统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明确如下:
二、基本建设内容
大方县党政机关OA系统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管理、系统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管理、领导办公管理、个人日常办公管理、督办管理、车辆管理、日常办公用品管理、内部邮件管理、电子公文平安传输及电子公章管理等系统。
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办公室报送文件及其它资料。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含垂直系统)必需配备一台电脑(若单位原已有电脑则可不重新购买)用于接收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办公室下发的各类文件。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办公室公文的收、发将改由网上进行,全县OA系统建成后。各乡镇、各部门将通过党政机关OA专网收取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办公室下发的文件,同时各乡镇、各部门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办公室上报的文件资料都将通过OA专网报送。
要安排专门领导和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专网接入和计算机配备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必需高度重视OA系统建设工作。确保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顺利实施。已经建立了内部业务内网的单位和部门也必需依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同步建设党政机关OA系统。
三、建设方法
10月20日起正式全面运行。建设方法共分以下几个阶段:全县党政机关OA系统建设工作计划从2010年9月18日起至2010年9月30日结束。
第一阶段(2010年9月18日至2010年9月20为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是研究制定OA系统建设方案。
第二阶段(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9月25日)为网络建设阶段。本阶段主要由县电信公司依照项目立项—设备推销—组织施工—完成系统调试工作的流程负责进行建设。
设定OA系统的功能,第三阶段(2010年9月26日至9月27日)为系统开发阶段。本阶段主要由县委办、政府办、县电信公司共同负责。主要是确定OA系统的操作权限。完成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各乡镇、各部门须指定专人配合系统装置。
全面完成OA系统建设工作并进行调试运行。同时,第四阶段(2010年9月28日至9月30日)为OA系统调试运行及系统操作培训阶段。本阶段由县电信公司和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完成。各乡镇、各部门要指定一名OA系统操作人员,由县委办、政府办、县电信公司组织指定的系统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操作人员通过培训,要能够熟练操作OA系统。
并由县委办、政府办制定相应的OA系统使用管理方法。各乡镇、各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失密规定、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第五阶段(2010年10月20日起)为正式运行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阶段。正式运行大方县党政机关OA系统。
四、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实施办公自动化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既是办公自动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者,也是具体运用和操作者,要充分认识加快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各部门必需依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网络接入工作,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的及时准确下达和各种政令信息的上报。
(二)县委办、政府办和县电信公司负责全县党政机关OA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检查和验收工作。
(三)县电信公司必需对各乡镇、各部门的OA系统建设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置。确保按时限、高质量完成各单位的接入及调试任务。
(四)各乡镇、各部门若没有电脑或电脑配置较低、需重新购置电脑的由各单位自筹资金进行购买。
(五)OA系统专网建成后。出现问题后必需及时处置,系统障碍要在4小时内修复,单位宽带障碍要在8小时内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