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8:02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双语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核心提示:近些年来,双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开展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幼儿园在引入双语教育时要谨慎。也有学者明确反对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然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热并没有因学者的意见不同而降温,反而越来越热。面对现实,一些学者指出,仅仅讨论幼儿园能不能教幼儿学英语就像讨论幼儿园“能不能教幼儿学舞蹈”一样,已经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当务之急是要在理论层面阐明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内涵,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回答幼儿园可以在何种条件下开展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活动,并提供相应对策,以切实提高学前儿童双语教育质量。
今年1月14日~15日,中华女子学院召开了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在会上介绍了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据此,本刊约请专家分别就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概念界定、学前儿童双语学习与心理发展、中国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现状、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特点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研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本刊更希望能借此引发更多有益的争鸣,为切实改进我国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指导。敬请关注。
【摘要】幼儿园双语教育是指运用两种语言组织幼儿活动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它与外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有本质区别。幼儿习得外语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这种优势在双语教育中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在满足了幼儿有学习外语的需要、幼儿园能配备合格的外语教师、课程设计和组织中能合理分配两种语言、有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目标等条件的基础上,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是可行的。
【关键词】幼儿园双语教育;外语习得;可能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3-0001-06
双语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双语教育已经存在5000多年,〔1〕但直到上个世纪中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双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双语教育作为一种宏观的国家语言政策,曾经在解决民族冲突,“加强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各个民族之间和平共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时至今日,双语教育已成为一种更加微观的课程编制策略,其目标是为日益全球化的社会培养掌握两种语言的人才。我国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本文拟从幼儿园双语教育概念、幼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可行性等几个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入手,讨论我国方兴未艾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热现象。
一、幼儿园双语教育概念界定
在西方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对“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例如,《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词典》将“双语教育”界定为“在学校里运用外语或第二语言教授知识性的学科”;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双语教育”指的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语言的教育系统,这两种语言未必要同时使用”;《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双语教育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传授科学、数学等学科内容的情景”;〔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双语教育用来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4〕
尽管这些定义对双语教育的表述各有侧重,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双语教育是相对于单语教育而言的。从宏观层面上讲,双语教育是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最终目的是促进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和相互尊重,实现两个民族和两种文化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学习两种语言只是国家教育政策的目的之一;从微观上看,双语教育是一种整体课程编制策略,而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整体课程中存在两种教学语言,部分课程内容使用一种语言组织和实施,其他课程内容使用另一种语言组织和实施。双语教育课程通常包括用母语组织的活动和用外语组织的活动。仅仅使用一种语言组织活动,而“这种语言并不是儿童的母语”,或者“课程中设有其他语言的教学科目”等情景,均不属于双语教育,“使用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如标准语与方言)的教育系统”通常也被排除在双语教育范畴之外。〔5〕那种认为双语教育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先用一种语言组织活动然后用另一种语言翻译一遍的观点,其实是对双语教育的误读。
幼儿园双语教育可以理解为以两种语言组织幼儿活动的幼儿园教育系统。具体到教育实践层面,幼儿园双语教育强调将母语和外语作为幼儿活动的交往媒介语言,教师要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间使用这两种语言,而不仅仅是教授两种语言。幼儿园双语教育强调创设真实的语言交往环境,要求教师在用外语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优先培养幼儿的外语倾听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围绕一定的话题或任务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活动。在使用两种语言组织的游戏、生活、散步、观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
与幼儿园双语教育有关的另外两个概念是幼儿园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它们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讨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文章之中。外语教育或第二语言教育是指以外语或第二语言作为教育内容的学科教学活动,目的是帮助幼儿感受和学习不同于母语的另外一种语言,学习与说该语言的人进行有效交流。一些国家还对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作了明确的区分。例如,在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语言学研究中,外语教育特指在教育机构进行的引导儿童学习一种国外的并且不用于国内日常交际的语言的学科教学,第二语言教育则指在教育机构进行的引导儿童学习一种非本民族通用的但在国内特定场合可以作为交际媒介普遍使用的语言。但也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对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一般不作区分。在这些国家,外语或第二语言教育既指引导儿童学习一种外国语言,也指帮助儿童学习国内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6〕由于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同属学科教学范畴,且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方法具有同一性,因此,这两个概念在本文中相互通用,泛指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另外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的学科教学体系。
严格地说,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分别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存在本质的区别。
首先,在双语教育、外语教育中,外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双语教育中,外语和母语都是教师组织活动、与幼儿交往的语言工具,教师和幼儿关注的是有实用价值和真实内容的游戏、生活等活动本身,而不是外语;而在外语教育中,外语是教师组织幼儿学习的内容和对象,对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否使用外语进行交往没有提出特别要求。
其次,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追求的目标不同。在双语教育课程体系中,用外语组织的活动与用母语组织的活动相互关联,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帮助幼儿获得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外语能力;而外语教育则主要追求提高幼儿外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虽然也有可能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产生消极影响。
再次,幼儿学习外语的方式不同。在双语教育系统中,幼儿主要是在用外语组织的活动中运用外语而无意识地习得外语,在活动中幼儿关注的不是教师使用的语言而是语言所指的内容,幼儿的外语能力是伴随有意义的活动习得的;而在外语教育中,外语是教育活动的唯一重要内容,幼儿需要通过有意识地练习习得外语(余珍有,2002)。
单就让幼儿学习外语而言,通过两种语言组织幼儿活动的双语教育比仅仅在课程中开设外语课或者组织外语学习兴趣班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双语教育符合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如果运用恰当,双语教育不仅不会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而且有可能在倾听、模仿、互动等活动环节中帮助幼儿自然习得外语。
二、幼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
关于“幼儿园是否应该教幼儿学英语”的争论一直存在于幼儿园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理论研究之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幼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和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可行性两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幼儿处在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或关键期,存在学习外语的优势,他们赞同幼儿学习英语。〔7-9〕另外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对语言学习关键期尚没有定论,而且国内幼儿学习英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有人甚至明确提出,“在我国,让年幼儿童学外语既不科学亦不经济”。〔10,11〕也有人针对我国现有的幼儿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学习英语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还会造成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混淆,不利于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学习。〔12〕
在众多争论中,有关幼儿期是否存在外语学习优势的争论最为激烈,争论双方均以国际上有关语言学习关键期或敏感期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论据。赞同者的依据主要来源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假设。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假设最初是由Lenneberg(1967)提出的,其基本内容包括: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可塑性和语言学习的潜能将逐渐丧失;青春期前是左脑语言功能定位的完成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期,青春期前的儿童“能够从少量的语言接触中自动或不自觉地获得”外语能力;起始学习年龄越小,外语学习的效果越好。〔13〕有关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研究和听力损伤研究的临床资料为此提供了证据,一些实证研究也支持Lenneberg的观点。Asher等人(1969)以71个在美国生活了5年以上的7~19岁古巴移民为被试,进行语音测验研究。结果表明,和7岁以后移民美国的儿童相比,6岁以前移民美国的儿童在语音、语调方面更加接近当地儿童的发音。〔14〕Johnson和Newport(1991)分别对成年后和4~16岁间到美国生活的两组中国人进行比较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开始学外语的年龄越小,越能习得外语,受母语语法的影响越小;如果成年后才开始学外语,此时受母语语法影响较大,较难习得外语语法规则。〔15〕
反对者则较多引用了国外反对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认为,成人可以和儿童一样学好外语,甚至学得更好。Snow等人(1978)对初到荷兰以外语为母语的人和已经在荷兰生活了18个月的人学习荷兰语的效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并对初学者的发音、词汇、语法等进行测验,还以当地本土荷兰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2~15岁儿童和成人被试在学习荷兰语最初几个月的进步最大;一年后,8~10岁和12~15岁儿童在各项测验中表现最好,而3~5岁儿童成绩最差,而且差异明显。〔16〕Krashen等人(1987)对年龄与学习外语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年龄越小学习外语效果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的研究还进一步证实,当接触外语的时间和数量保持一致时,在学习初期,成人的外语能力发展比儿童快;大年龄儿童比小年龄儿童学习外语的速度快。但他们还认为,在自然情境中习得外语时,和成年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相比,从儿童期就开始学习外语的被试最终获得的外语能力更强。〔17〕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设是否成立,仅仅以语言学习关键期作为赞成或反对幼儿学习外语的理由是不充分的,这是因为关键期并不是影响幼儿学习外语的唯一因素,幼儿的母语水平、语言输入特征、教学方式等因素同样会对外语学习的最终成绩产生影响。〔18〕Snow(2000)认为,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年龄,而是“最佳配套条件”,其中包括正确的语言学习及使用观念、适合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丰富的语言输入及互动机会、正面的回馈及鼓励等。〔19〕在这些影响因素(或配套条件)中,语言输入及互动机会的质和量起着核心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幼儿拥有学习外语的优势,特别是习得外语的天然优势,幼儿学习外语的“最佳配套条件”相对容易满足。例如,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性和对新经验的开放性使幼儿在学习外语时较少受到已有习惯和先前经验的影响;〔20〕幼儿在使用外语与人交往时自我控制可能更少,说话机会可能更多,他们还可能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也很少因出错而烦恼,教师或家长也会积极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使用外语进行交往。〔21〕
当然,过了幼儿期甚至青春期,只要能满足“最佳配套条件”,成功掌握外语也是可能的。Bongaerts等人(1997)对部分青春期后开始学习并成功掌握英语的荷兰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这些荷兰人学习英语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曾经或一直大量真实地接触和使用英语并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等。如果像目前一些幼儿园进行的外语教育那样,幼儿每周接触外语的时间只有几节课,这种早期引入外语教育的方法“是不会产生更好效果的”。〔22〕只要不超过青春期,“最好晚一点开展外语教学”,因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晚一点学习的学生很快就能赶上早学的学生”,〔23〕这一观点也被一些实证研究证实。
三、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可行性
目前对幼儿园双语教育是否可行大致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具有一些学习外语的优势,有条件的幼儿园或家庭教幼儿学英语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在目前国内缺乏合格教师和合适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在幼儿园教幼儿学英语是不合适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幼儿园无法满足自然学习英语的条件,幼儿没有自然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生活的需要,也没有可供幼儿吸收原汁原味英语的环境,因此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不具备可行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面对幼儿英语学习热,“不能简单地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更不容置身事外”,而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研究,〔24〕应当像探讨“是否可以教幼儿学舞蹈”一样,研究“如何因势利导,回归幼儿教育及语言学习的本质,探讨适龄适性的教学模式和实施原则”,〔25〕研究“如何为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幼儿英语学习定位,如何指导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英语,如何让幼儿的英语学习不影响并对母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周兢,2004)。
从目前已有的少量研究成果看,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第一,外语已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前提。当幼儿能够经常接触说外语的人,能够在图书、玩具、服装、电视节目以及生活场景中经常看到或听到外语时,幼儿便会产生学习外语的潜在动机和欲望,学习和了解外语就会成为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的一种自然要求。如果缺乏足够的环境支持,幼儿很难真正产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双语教育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幼儿园必须配备合格的外语教师,这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关键。外语教师必须是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外语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其他活动,能够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是对外语教师在幼教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同时,外语教师的外语发音必须准确、熟练、流利,而且符合外语国家的文化特点。除了需要掌握比较牢固的外语知识外,幼儿园外语教师还要能比较自然、流利地使用外语组织幼儿的各类活动,使用的外语应当具有生活化、儿童化等特点,而不是生硬的课本式外语。教师还要能够熟练使用非言语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外语。这是对外语教师在外语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在配备了基本条件之后,幼儿园要开展双语教育,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双语环境。双语教育的核心是用两种语言分别为幼儿创设两种自然或模拟的语言环境,因此,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除了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的母语交往环境外,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幼儿创设一个外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自己要尽量使用外语,鼓励但不强求幼儿使用外语进行交往。
其次,幼儿园双语教育课程包括用母语组织的活动和用外语组织的活动,这两类活动应当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如何在整体课程中分配两种语言是设计和组织双语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双语教育有三种典型的分配语言方式,即以教师、活动时间、课程领域或学科分配两种语言。在以教师作为参照物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中,一位教师在带班时间内一直使用母语,无论是在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还是正式学习活动时,他使用的语言始终保持不变。另一位教师则在带班时间内始终使用外语。在以活动时间为参照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中,每周的某几天,所有教师在全日活动中均使用母语,另外几天则全部使用外语。在以课程领域或学科为参照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中,教师在某些领域的教学活动和部分日常生活环节中使用母语,在其他领域活动及生活环节中使用外语。〔26〕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采用某一典型形式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很少,幼儿园通常是每个班有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部分时间内全部使用外语组织活动,而在其他时间以及另外一位教师在所有时间内都使用母语。这样既能保证幼儿每天接触外语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又能为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留有余地,因为并不是所有活动内容都适合用外语进行组织。
对幼儿而言,以外语歌曲、儿歌、故事等为材料组织的音乐游戏、表演游戏和体育游戏等比较适合用外语进行组织,因为这几类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而且相关的外语材料容易与游戏规则融为一体,既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也可以实现幼儿外语学习的目的(余珍有,2000)。
再次,外语学习是幼儿园双语教育追求和伴随实现的一个目标,用外语组织的活动除了能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之外,还应该能实现外语学习的目标。这些目标主要不是表现为幼儿对语言形式(如单词、句型等)的掌握,而是表现为获得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对外语的敏感性和与外语文化有关的经验等。用外语组织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外语、外语学习和外语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外语发音、语言结构的敏感性(如对外语发音特点、语句构成特点、念诵节奏、歌曲韵律等产生敏感),帮助幼儿了解外国儿童生活、游戏等方面的经验,理解和学习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外语单词和歌曲等。这些目标虽然是教师有意追求的,但对幼儿来说却是在无意之中自然获得的。
如果幼儿有学习外语的需要,幼儿园配备了合格的外语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组织时考虑到合理分配两种语言,并能提出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双语教育目标,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是可行的。
双语教育以两种语言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是幼儿学习外语的一种重要策略。但是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如何开展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可能产生何种长期影响等问题尚未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因此,在合格的外语教师和足够自然的外语交往环境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贸然大面积开展双语教育显然不合适,有时还可能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必须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1〕MACKEY W F. The import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s〔M〕//ALATIS J.(ed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table: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78.
〔2〕〔4〕〔5〕〔20〕〔22〕MACKEY M P, SINGUAN M. 双语教育概论〔M〕. 严正,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5,45,101,102.
〔3〕〔6〕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4,6.
〔7〕王敏勤. 婴幼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设想〔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8〕〔24〕赵寄石. 谈谈幼儿园的“英语热”〔J〕.幼儿教育,1994,(4).
〔9〕陈琳. 小学开设英语课会加重学生负担吗〔N〕.光明日报, 2000-02-09.
〔10〕桂诗春.“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11〕刘晓东. 幼儿学外语过热是误区〔J〕. 教育研究,2000,(12).
〔12〕邹敏. 幼儿园英语教育热的冷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4).
〔13〕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 New York: Wiley & Sons,1967:176.
〔14〕ASHER J J, GARCíA R.The optimal age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69,53.
〔15〕JOHNSON J S,NEWPORT E L.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on universal properties of language: The status of subjacency in the acquisi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J〕. Cognition,1991,39(3): 215-258.
〔16〕SNOW C F,HOEFNAGEL-HOHLE.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Child Development, 1978, 49.
〔17〕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 New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7:43.
〔18〕BIRDSONG D.(e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99.
〔19〕吴信凤, 张鉴如. 英语学习年龄的迷思:从语言学习关键期谈台湾学前幼儿的英语教育〔J〕.人本教育札记,2002,158:36-39.
〔21〕MCLAUGHLIND.(eds.)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84:215-225.
〔23〕LIGHTBOWN P M, SPANDA N.How language are learned〔M〕.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68.
摘要:语言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在我国虽然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已经普及,但由于学前儿童双于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概念出发,阐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总之,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它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过程。虽然学前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潜能,但是同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发挥教育合力,摆脱目前存在的误区,正确处理好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任良玉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3,3:78—79
[3]彭杜宏,刘电芝.家园结合的第二语言获得模式探究[J].早期教育,2002,12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婷.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
关键词:幼儿园 双语教育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语言环境问题
学习双语的幼儿主要通过模仿语音、语调来习得第二语言,习得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所以,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第二语言环境刺激,这样才能为其输出第二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幼儿在学习第二语言期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异常重要。
当前,我国大陆单汉语区的幼儿在学习英语这门第二语言时,大多数幼儿园并不具备自然的双语环境,没有外教或外教资源较少,这就需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模拟环境,以给幼儿提供地道的、标准的模拟对象。
首先,教师为幼儿所提供的双语教育环境应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 能够激发起幼儿学习欲望的环境材料。并运用幼儿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教师也应该注重介绍言语信息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尽力扩展儿童接触英语的范围,使幼儿习得英语不仅局限于英语教学中,应扩展到其它教学活动或生活中。
其次,培养幼儿双语能力,主要是培养其听说能力,应以听说为主,认读为辅。教师可为其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视机、VCD、录音机、电脑、幻灯片和投影仪等,让幼儿在直观感受的同时,能听到匹配的英语输入。教师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如在幼儿日常生活用品上都可以贴上英文标签,并在适当的时间,用英语介绍各件东西的名称。
最后,在幼儿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的创设中还应该注意家园配合,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适时适量的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家长在幼儿的双语教育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除了在园其它时间一律与家长度过,家长也有责任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双语环境。
二、教材问题
在幼儿园双语教育领域有许多教材,但有些教材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幼儿英语教材的编写状况和使用状况也很复杂。从编写方式看,有的直接引进国外原版的幼儿教材;有的虽然做到了本土化改造,但效果不佳;有的为国内外研究者联合研发;还有教师自己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和幼儿的身心特点自发编写的教材。面对种类繁多的幼儿双语教材,选择起来也异常困难,有的教材需要老师参加系统的培训,培训期满合格后才能上岗;有的教材按字母顺序编排;有的按单词的难易程度编排,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幼儿园及家长选择教材的盲目性,为了保证幼儿更好的学习第二语言,选择优秀的幼儿园双语教材至关重要。
因此,在选择幼儿园双语教材时应该注意:首先,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园的师资、硬件设施、经费条件和安排教师的培训工作等方面来选择适宜的教材。其次,所选教材应该是成套、成体系的、配音像的多媒体教材,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让幼儿在情境中更直观,更真实地感受第二语言,以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总之,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自身特点就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双语教育内容体系必须是经过科学研究的,是在幼儿已有认知经验水平的基础上被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与小学双语教材相互衔接、能综合运用声音、画面、VCD、DVD、幻灯片等多媒体的成体系的教材。
三、师资问题
幼儿园提高双语教育的关键就是师资,良好的师资是开展双语教育的基础。不要认为幼儿园中的英语就是短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只要懂点英语的人就能教,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时,主要依靠模仿,这就需要幼儿双语教师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英语发音和地道的英语表达。
幼儿园的现状是合格的双语教师比较贫乏,并且双语教师的质量普遍不高,目前幼儿园双语教师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幼师的大中专毕业生,英语专业的教师,聘请的少数外籍教师。从幼师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其英语水平不是很高,英语熟练程度不够,基础不扎实,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少数人能过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英语专业毕业的幼儿双语教师有相当雄厚的英语功底,但他们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不深,不精通幼儿教学法。空有一肚子学问,在教幼儿时,不懂得如何激发起幼儿学英语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欠佳。而外籍幼教专业的教师毕竟是少数。
针对现状,解决幼儿园双语教育师资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首先,提高幼儿师范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现有英语课的基础上,增加课时,多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提高表达能力,使其能胜任幼儿双语教育工作。其次,对幼儿双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为幼师毕业的双语教师提供英语口语培训,修正其语音、语调、规范其英语表达,而为英语专业毕业的幼儿双语教师提供幼儿教学法的培训。并为这些教师提供互相观摩的机会,利用优缺点互补的方法使这两类教师从对方身上吸取长处,改正自身的不足,已逐步成为合格的幼儿双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2]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01(4).
[3]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5).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55;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779(2011)05—0055—04双语教学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的推进和深入的开展,在评价双语教学取得的成效时,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双语教学成效的影响。总体上来看,近些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等。
一
、双语教师的内涵研究关于双语教师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门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_1]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任务要通过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水平。但是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一个双语者。
双语教师的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2]笔者认为双语教师通常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科课程的教师。
二、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一项有独特学科性质的工作,双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教师应具各的素质,而且还应具备双语教师所特有的专业素质。有人认为双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技能、基本理论素养(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和掌握学生母语等基本素质。l3另有学者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特点和客观需要的角度认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1)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奉献精神;(2)应该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3)应该具有一定水平的双文化的知识;(4)应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的知识。[]综上所述,双语教师是双语教育的实施者、执行者和实践者,双语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双语教师的质量,而双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双语教师的质量。因此,双语教育对双语教师的素质和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双语教师至少应具备汉语技能、专业知识理论和教学技能三项素质。
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研究(一)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对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通过运用双语语言、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所教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它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等,也是双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最终能达成双语教学目标的能力。或者说是教师运用已有的双语知识和经验,完成双语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L5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双教学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直接影响双语课堂教学活动效率,促使双语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l6本文的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在借鉴以上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特指中小学民汉双语教学中(各年级各科)教师应具有的共通的、基本的核心的能力。
(二)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格莱斯(GressJR)指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艾摩尔(E.T.Emmer)等人的研究则表明,教学能力发展水平高和能力发展水平低的教师在课堂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上有明显的差异。
(C.M.Everlson)的研究表明,教学能力发展水平高的教师和教学水平低的教师在反馈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方面有明显的差异。[7(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对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能力。(1)双语表达能力。双语表达能力在双语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基础地位,不具备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2)用双语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是教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授学科的内容并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使教学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力。(3)用双语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为了有效地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师还应当具备用双语处理、组织和传授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双语切换。(4)用双语组织教学的能力。第一,双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
第二,精湛的双语授课能力。(5)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了保证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目56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L8]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熊建辉博士认为双语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学科教学的能力,课程实施的能力,班级管理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学习网络建立的能力,教学与学习评价的能力,行动研究的能力。lg]也有学者认为是由四个方面的能力构成。(1)双语表达能力,即双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师借助民、汉两种语言文字表达教学内容和自身思想感情的能力。双语表达能力在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中居于基础地位。(2)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双语教学的设计能力包括:双语教学目标设计能力,双语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双语教学措施设计能力(方法、手段、策略和教学结构)等。(3)双语教学实施能力,在双语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具备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能力,双语教学环境创设的能力,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掌握双语切换时机的能力,合理分配两种语言的能力,将教育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有机整合的能力以及双语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等。(4)双语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判断。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教的表现。l1叩另有学者认为应当是由以下五方面的能力构成:(1)研究教学的能力。双语教师在授课前应该收集各方面资料,挑选整合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以便于他们理解,又要融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于一体,科学性与趣味性一体。(2)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变万化,加之双语对象的千差万别,双语教学更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思维,获得知识。(3)捕捉学生动态信息。真实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在这种动态发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捕捉和整合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以保证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4)驾驭课堂的能力。双语教师应该具备特殊的教学策略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使双语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5)评价能力。评价能力是在双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双语教师们除了要评价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们自身的授课之外,还应该随时对双语教学的进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做出及时的改变。双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理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个档案评价袋。l_1(四)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何菲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借鉴以往学者们对影啊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的研究成果,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角度提出了影响蒙古族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1)政府:宏观性因素。首先,双语教师政策制度为幼儿双语教师物质方面提供保障,影响着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其次,双语教师政策制度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2)教师教育机构:奠基性因素。主要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因素。(3)幼儿园:关键性因素。主要涉及到幼儿园园长因素、幼儿园的生源因素和幼儿园的时间因素。(4)教师:根本性因素。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受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在教师本人身上,教师个人的背景,个人发展的需要和意愿,个人的知识结构等都对教学能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l1纠另外吐尔地·买买提通过谈话和口述史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相关教学能力形成的特点,将他们双语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出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新人职阶段(参加工作不到1年)本阶段影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主要是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2)适应阶段(经过1~5年的教学实践)这一时期影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除了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实践经验之外,非常重要的是他的工作环境,即来自工作群体对一位发展中的同事的双语教学能力发展所产生的影响。(3)成熟阶段(从事5年以上的双语教学工作)在这一时期,进修学习、模范事迹、主题报告、经验交流虽然都会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有影响力的是教师本身的“自我反思”过程。
转贴于 四、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有学者在对高校双语教师的调查与分析后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和提升高校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1)自主发展。通过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行动研究,通过借鉴学习,提高教学能力。(2)高校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第一,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为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保障。
第二,构建双语教师培训体系,力提力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奠定基础。第三,开展双语教学效果检查和评比活动,为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增加动力;第四,建立双语教学科研实施方案,为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搭建平台。(3)政府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第一,·构建终身性双语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何菲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给出了几点关于提升蒙古族幼儿园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1)完善政府保障政策与激励机制。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第二,制定适宜的双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第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2)双语师资培养途径多元化及培训渠道的多样化。第一,拓宽双语师资的培养途径;第二,在高师增设“蒙汉”双语班;第三,进行多样化的双语师资培训。(3)搭建与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第一,加强园长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及引领;第二,科学安排双语教师的时间;第三,建立基本的双语招生和编班制度。第四,建立基本的双语招生和编班制度。第五,加强系统化的园本培tJiI。(4)自主自觉,坚定双语教学信念和进行系统反思。第一,提升民族情感,坚定为双语教学奉献的理想和信念;第二,加强与双语专家、同行、幼儿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第三,成为行动研究者,以科研促发展;第四,勤于双语教学能力系统的反思。_1另外吐尔地·买买提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1)建立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变忽视实践教学能力的倾向。(2)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双语教材。(3)能够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调整双语教师培训的内容,鼓励双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4)提供政策保障,给双语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13j综观近年来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涉及多方面,主要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为我国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既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理论,又指导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发现,虽然国外、国内学者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做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但有关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研究却屈指可数,相关研究散见于双语教师的论述当中,探讨的比较笼统,而且主要针对“英汉”双语教师、“民汉”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极少有人涉及,无论是在研究范围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很不成熟。另外,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只是在一些学位论文上有所涉及,并没用相应的著作。目前,很少有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直接研究,虽在一些文献中有所论述,但是研究深度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细化。在评价双语教学取得的成效时,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双语教学成效的影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现如今,双语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结合具体实际,加之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寻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的完成双语教学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双语教育;浸入式;关键期; 自然习得;语言环境;语言刺激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语言。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应当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的能力。作为一名幼儿英语浸入式的教师,我同样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英语浸入式教学是儿童以惊人的速度轻松愉快的习得了第二语言,不但没有影响儿童的母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且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将要研究的浸入式教学与我们原来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完全用英语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他们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浸泡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减少本族语与英语之间的中介活动(心译活动)。采用主题教学形式进行浸入式教学,一方面我园开展主题教学,能和汉语教学衔接,另一反面从幼儿兴趣出发,能够激发幼儿习得语言,生成语言。如何更好的捉到这一点我们还在实践,有一些初步的结果,拿来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对象
西北大学幼儿园大一班,幼儿平均年龄5岁。
2.实验时间
2008年9月――2009年7月
3.实验方法
(1)该实验选用侵入式整合课程为主要教材,与此同时,适当增加五大领域的内容。
(2)从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和英语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我们的英语教学注重口语,以听说为主,逐步培养幼儿增强语言感知能力。
(3) 在教学活动中,以全英语面对幼儿,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4)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娱乐活动)渗透英语教学。
(5)采用自然习得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法、绘画法、游戏法、视听法进行英语教学。
4.步骤与措施
(1)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① 课题组总计划(2008年9月)
② 实验教师根据总计划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2008年9月)
(2)开展实验研究工作。(2008年9月――2009年7月)
①提高教师素质。
A、成立英语教学科研小组,每月进行一次英语教学理论(重点是浸入式教学理论)或案例的分析与学习。
B、每学期组织一次英语教学观摩活动。
C、及时总结、反思,撰写经验论文参加市、区内的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②深入开展浸入式英语教学。
A、一日生活中在班定时播放英文歌曲、故事、儿歌、影碟等,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B、要求教师半日进行英语全浸入式教学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和游戏。
C、班级环境创设中体现英语教学。
D、班级物品有英语标识,每位幼儿有一英文名字。
E、开展家园活动,组织英语展示,增强幼儿说英语的自信心。形式不限,包括英语歌曲、儿歌、童话剧、故事等。
F、利用外宾、外教来访的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对话练习。
三、教师体会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陈鹤琴先生极力提倡活教材,英语教学更应该适用。与“活教材”相适应,陈鹤琴提倡活教学,要求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高水平的师资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保证,要提高幼儿英语学习水平,就必须具有既掌握相当英语知识,有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其中,熟悉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口语发音不标准,容易使孩子产生误导,为今后的纠正带来极大困难;而如果仅仅英语好却不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或者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则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会为幼儿学习好英语带来一定难度,是不可取的。
2.寓教于乐,将英语教育融入幼儿园整体活动中通过表演游戏,节奏活动,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等形式开展
幼儿的思维还处于表象思维阶段,在教学时应注意到这一点,多利用木偶、实物、模型、图片、投影、电视、录音等手段为幼儿提供多种语言刺激。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早在1921年,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及教育之方法》一文中就把儿童心理特征归结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语言与思维是同步的,而在非母语学习中,往往不少人语言与思维是脱节的,他们不是直接使用英语思维,而是要把思维变成母语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的“物体-中文-英语”的三段式思维,专家告诉我们,如果节省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幼儿英语学习的效益。为了从小让孩子学得流畅,我们英语教学开始注重“直接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认识事物的同时直接接触英语,教师不去用语言明示中文意思,而是用形象的动作、用已学过的单词、短句引入新的内容,让孩子懂其意思,直接掌握其英文。这使英语教学从热闹的外在的模仿学习转向沉浸的内发的思维学习,这样的好处在于更能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能脱口而出。英语教学的思维内化式学习,我们还处于尝试阶段,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3.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陈鹤琴说:“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的。幼稚园教育,即根据游戏的本能,语言的诞生离不开交流,尤其是口语更是人们用来直接交流的工具。幼儿英语口语的教与学都要重视其交流习惯。而英语交流习惯是孩子们最陌生的,因此,我们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交流习惯与风土人情。了解交往的背景后,孩子们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也就提高。如我们经常把孩子们带到社区的各个地方,商店、图书馆、公园等,让孩子与各类人员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园领导还定期请来外国友人,让孩子与国际友人接触,让孩子有开流的实践,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
4.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幼儿起行成的,英语教学处在这个时期,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主体活动中要制定出幼儿的情感培养目标、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如:关于儿童独立思考问题,实为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儿童社会化。陈鹤琴先生指出:“未达学龄的时期,从心理上看来,是养成习惯的基本时期,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时期,若此时不加注意,不加良好的教育,听任自流,等他大起来就不容易感受良好的教育了。”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帮助幼儿克服娇惯、自私的习气,形成关心、帮助他人,爱护物品的品质使幼儿英语教育的责任,也是每位幼儿英语教师的责任。语言的诞生离不开交流,尤其是口语更是人们用来直接交流的工具。幼儿英语口语的教与学都要重视其交流习惯。而英语交流习惯是孩子们最陌生的,因此,我们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交流习惯与风土人情。了解交往的背景后,孩子们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也就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4月第1版
[2]《陈鹤琴全集》.第五卷,第171页
(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大洋小学561022)
【内容提要】对民族教育是采取因地制宜、因民族制宜和分类指导的方法,还是一刀切照搬城市教育那一套办学经验,这成为我们研究民族教育的关键性问题。我校从2004年起,完成了促进适龄儿童入学的历史任务,实现了“普九”目标后,大胆改革,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引进课堂,开展“蜡染工艺美术课”和“双语”教学,率先在全区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聘请女生辅导员给当地布依族女孩讲解生理卫生知识,初步探索出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综合发展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民族;教育;发展
一、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不一定照搬城市学校教育发展模式
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教育的今天,如果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仍然依照城市学校的模式,全国上下统一用一个标准、一套教材,显然违背了新一轮课改的精神。那么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又如何开展?黄果树大洋小学的做法也许有一些可借鉴的东西。
我校建校于民国廿三年,历史悠久,早已远近闻名。因校舍为石木结构,年久失修,加上规模小,直至2001年3月,特申请使用了《李嘉诚基金会西部教育计划》基建资金七十万元人民币修建了配套完备、功能齐全,于2003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型学校。
2004年,基本实现“普九”目标后,学校根据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大胆改革。(一)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外,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优秀民族民间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整理编写《布依族民间文化艺术》校本教材,把布依族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引进课堂,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二)引导学生学习操作和品评欣赏民间文化艺术,让学生体验到求知的快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因此而受到各级各界的重视。国家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省、市教科所(民族局)的领导和专家曾到校视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滋根基金会(海外华人组织)的友人曾到校访问,对大洋小学的做法表示肯定和赞赏。
二、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地区小学可以挖掘的一笔宝贵财富
各民族都有自己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都受到保护、受到重视。2002年10月8日,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宗委下发了《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黔教发[2002]16号文件),2006年贵州省“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写成提案,2013年12月,党的十三中全会提出的“保护传统文化”政策。近几年,各级政府不仅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有了新的举措。而且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民族地区小学完全可以结合实际,把当地最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引进课堂,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弘扬和传承宝贵的优秀民间文化。
2002年10月8日,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宗委《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黔教发[2002]16号)颁布实施以来,大洋小学按照文件精神,率先把布依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引进课堂,每周每班安排两节民族文化课,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校担任民族文化艺术辅导员,传授技艺。2007年大洋小学被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优秀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实验研究》的课题实验学校。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们自主研究、采访、调查、搜集、寻求一脉相承的文化根源,触动教师的思维习惯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聘请专家、老师整理编写三至六年级的《布依民间文化艺术》校本教材,让学生学习、领会和感悟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从而自觉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
2008年秋,罗仕慧老师执教的“快乐的布依女孩”恰入其分地渗透了蜡染工艺服饰的教学,他能用自制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风格朴质、美观大方的布依蜡染服饰,孩子们画出了许多漂亮的身着布依族蜡染裙的布依少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我们结合美术欣赏课《剪纸》,有机地融入了民族剪纸艺术,把勤劳、纯朴的布依人的民风民俗,都创作成为剪纸作品:身着布依蜡染服饰的布依族大嫂喂年猪,布依族汉子挑年货等,方寸之间,尽显布依韵味。
由罗仕凤老师执教的课题研究课《布依族传统蜡染裙的认识》将布依蜡染制作及服饰文化恰如其分地引进美术课堂,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这节课代表大洋小学参加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堂教学优质课录像评比中荣获省级壹等奖;同时,我校还编写了一份《布依织锦工艺流程》教学设计,操作性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的研究已深入课堂。我们还将布依民间文化艺术引进校本课程,伍德超老师执教的《布依民间文化艺术的分类》一课在全区校本课程验收活动中得到考核小组的高度评价。
2010年3月,大洋小学出色地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优秀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实验研究。2011年3月,罗仕凤老师指导学生作品在参加“贵州省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省级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同时她自己作品在参展中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并接受记者采访。2012年5月,黄果树大洋小学舞蹈----《斗笠下的布依娃》荣获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黄果树选区一等奖。2012年6月,笔者撰写《美术课程与布依族蜡染艺术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荣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教育学会主办的(2012)教育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一等奖;2012年11月,笔者撰写《布依族蜡染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荣获贵州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次年2月,此文荣获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论文二等奖;2012年11月----2013年5月,笔者主持课题组教师进行校本课题《美术课程与布依蜡染艺术相结合的研究》的教学实验研究,在参加首届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7月,笔者撰写《地方文化转化为美术课程的尝试性思考》,荣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教育学会主办的(2013)教育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一等奖。在“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制作表演,学点蜡、蜡画及图案设计、脱蜡技巧、评选最佳布依蜡染制作设计师等。笔者认为:在开依文化进校本的进程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对校本课程不仅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走出教室走出校门的学习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民间故事,探访布依名人,查询民风民俗。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记述着,创作着,尽管还很肤浅,但他们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逐渐对布依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会有意识的了解布依文化,谈论布依文化,并尝试着设计蜡染工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校教师“站起来了”、“动起来了”,积极收寻资料,寻访名人,进行乡土采风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科学以外的知识,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学生也真正“回归生活了”,开始“主动发展”了,于是,校园文化氛围不再单单是学科知识,更多的是学生在实践中收获了。
黄果树大洋小学的师生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笔可以挖掘的宝贵财富。
三、开展双语教学是民族地区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布依族学生从小在母语的环境里生活,用的是母语的思维习惯进行思维,母语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最精确、驾驭最熟练的思维工具,用这个工具去学习新适应,
认识新问题,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懂汉语的布依族学生来说,由于语言障碍,在接受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学时,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极少能理解和接受。而双语教学的优势则在于它充分认识到布依族学生的语言使用特点,使语言思维和语文文字符号相一致,学得快,认得牢,跨越了语言障碍,开起了学生智慧的天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贵州布依族是一个有语言有表音文字的民族,布依族教育主要以汉语言教学为主,黄果树大洋小学刚刚进校门的学生大多数不会使用汉语,过去使用汉语言教学,教学成绩并不理想。近几年来,学校在使用汉语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多数不懂汉语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开展布依族语言辅导教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学校教师伍德超等4名布依族教师成了“双语”教学骨干,其中一人参加了省级“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学习。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大洋小学的探索表明,开展“双语”教学的确是帮助民族地区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四、开设英语课是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加,多掌握一门语言将增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英语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使用语言,占全球语言工具中的显著位置。新一轮课改也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开设英语课,因此开设英语课将是今后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大洋小学在一次对升人中学的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布依
族少年儿童因为家庭贫困,语言障碍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大多数对学好中学课程缺乏信心,成绩不理想,有些少年儿童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利用本校罗仕慧老师是师范英语专业毕业的这一资源,率先于2004年开设英语课。学生毕业计人初中,由于在小学打有英语基础、英语成绩突出,受到中学老师的重视,学生普遍增强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其他科目的成绩也相应上升起来。我校毕业生伍明霞同学升人初中后,英语和数学成绩在中学全年级获得第一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大洋小学开设英语课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得到上级的好评。
五、聘请女生辅导员是对民族地区小学女童的关爱
2013年9月黄果树大洋小学聘请安顺市知名专家包友刚医生为女童讲解生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我校根据布依族女孩爱跟本民族年龄稍大、有文化、有知识的女孩交流的实际情况,聘请当地一位20多岁的女孩(高中毕业)经过卫生部门的一些培训后到校担任女生辅导员(伍秀),主要给学生上健康教育课和讲解生殖卫生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投人低,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民族教育没有真正从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因人、因材施教,无论办学体制,教育模式或是教学方法都一贯沿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难得进、留不住、学得难。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大洋小学的做法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学校不断创新的办学形式,必将焕发出民族教育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02年7月7日)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主编:朱慕菊)
荣获骨干教师称号又一年了,我深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是一份责任。因此, 这一年中,我始终以开放的积极心态,面对现代教育,努力实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辛勤耕耘;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索教育的真谛。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骨干教师年终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骨干教师年终心得120__年12月,我有幸被评选为伊宁市首届中学物理骨干教师,自20__年1月起,任期三年。光阴似箭,一年半的骨干教师时日悄然过去了。回首这一年半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知道,过去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 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勤垦垦,兢兢业业。我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 好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 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 ,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 敬而亲之 。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 是我作为教师的信条。任职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幼儿园教师年终总结)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对那 些留守学生,我总是特别的关注。
在物理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20__年5月18日在伊宁市第六中学所上的《压强》一节观摩课深受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20__年5月21日根据市教育局安排在伊宁市达达木图乡中心学校上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课受全 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20__年7月24日在伊犁师范学院上的《巧妙解决初中物理电学问题》课和《双语物理教学几个突破点》讲座深受全州进修老师和师范 学院物理系领导的好评。
学生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在20__ 20__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中,我所带的八年级双语物理成绩取得全市双语第一。
教师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思想者,一个探索者,所以本人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在会上,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科研成果,力求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日渐成熟以上是我半年来的个人工作总结,很肤浅,也很不全面。作为首届市级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作为激励自己的鞭子,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更多 的贡献。
骨干教师年终心得2本人于__年__月__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至今两年来一直在南庄三中任教。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奉信 以生为本,言传身教 的准则,发扬奉献精神,热爱学校,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刻苦钻研,勤于总结,积极进取。在各位前辈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飞跃。现把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中灵活地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__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 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 20__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培优转差。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虽未能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在一年多的副班主任工作中,与班主任一起,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共进的班集体。我主张把管理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是他们的指路者和知心朋友,师生共建和谐班集体。我紧守 人本 观念,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上,我除直接参与管理外,还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
我把所有学生都作潜能人看待,把教育的重点始终放在德育渗透上。作为副班主任和生物教师,结合生物科的特点,尽可能的发掘每一位学生潜在的特质,鼓励和支持他发挥自己特质,让他们把那些无作为的时间转移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向,认识到自己应该是时候学习一点知识充实自己的理想了。在注重优生的培养,积极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重视后进生的转转化,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成功让多位后进生重拾信心,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这样的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的被调动起来,每位学生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理想,也有了共同实现理想的家,自然一个良好团结向上的班级体就渐渐形成了。
我始终对教育充满着激情,同事之间精诚合作,互相进步。在如此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工作,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相互碰撞,产生无穷力量,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有阳光亦有风雨,在两年来的教学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用持久和饱满的激情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骨干教师年终心得3二年的教学时光即逝,现就我这二年来我的思想、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
为了在思想政治方面进一步缩短与思想觉悟高的教师之间的差距,我一直坚持收看中央新闻报道,积极阅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上的有关文章杂志,关注时事政治,并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听课培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积极做好理论学习笔记,以此督促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
二、抓好日常教学科研,积极探索有效教学。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们商讨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再次,抓好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新途径。第三,我作为骨干教师,一直推动教改在新领域的探索《小学英语综合评价》, 通过读书看报,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使自己的观念跟得上时展的“快车道”,使自己的知识适应于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身体力行地读了许多有关《教育评价》教育论著,书写了数以万计的教育评价笔记。
三、确立教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英语教学不断向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多维性的体验教学的方面发展。我要“把英语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探究。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课堂蕴涵着生命的资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于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围绕“两纲”教育,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主题教育。
五、坚持言传身教,关心爱护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言传身教”是我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引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时时以我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在我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也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也不做。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种激励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我班有一个叫耿建强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虽然多次教育,但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对老师有礼貌,关心班级体等,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一经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他,在他犯了错误时,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
总结过去,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由于年龄身体的问题,工作学习未免存在惰性;大胆创新不够;工作压力较大时有点想放弃和退缩等畏难情绪等。今后将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新思路,把各项工作再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骨干教师年终心得4荣获骨干教师称号又一年了,我深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是一份责任。因此, 这一年中,我始终以开放的积极心态,面对现代教育,努力实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辛勤耕耘;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索教育的真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敬业献身、尽职尽责,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骨干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思想素质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为此,我仔细阅读了新基础教育的黑皮书、二期课改大纲纲领,利用节假日认真研读《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参考》、《教育科研新视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等等书刊杂志。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仔细阅读了二期课改的行动纲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为人之师,必须德高为范"。同时,为适应数字化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变革,我放弃休息,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
二、教育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县级骨干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不仅教学好,教研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以教书为手段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我牢记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几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
我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精心备课。在备课的同时,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知识。多年的教学使我懂得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得成为水的源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们千奇百怪的好奇心。因此,我在课下,十分注意自己的知识积累,大量的翻阅课外资料,来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
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我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甚至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还充分选择应补充的资料,做到了有备而上。除此之外,课前我还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分析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能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每个学期上一节教学研讨课,一个学年上一节教学展示课。同时积极参与片级联合体活动,在20__年6月13日上了一节“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的片级研讨课。
三、教学科研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处处以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学科研中,我都努力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且经常和年轻教师交流,在指导他们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的教育理论知识。20__年4月,我申报的课题《小学数学作业之略见》被批准为校级重点课题。另外,我能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在20__学年崇明县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评比中,我的“小学数学作业之略见”一文获三等奖。为了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我在20__年9月,为我们的全体数学教师作了一个主题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专题讲座。
四、其他方面
作为数学条线负责人,在县教研室及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能认真制定学校数学条线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为摆脱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落后面貌出谋划策、尽心尽责;作为联合体负责人,我又能认真履行职责,开展好联合体活动;同时我作为学校的现金出纳,我也能认真仔细地做好学校的现金帐户,为我们学校的健康发展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五、努力方向:
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
2、及时总结,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3、对学困生给予更多地关注,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提高。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开拓进取,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年终心得5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一年的骨干教师生涯已悄然而过。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能够被聘为骨干教师,这既是一种荣 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老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回顾一年的工作,我觉得既忙碌,又充实。现在 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反思,以此来促进自己更快成长。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积极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我知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 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我认真参加市、县、乡、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 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学期我还认真制定了自我发展三年规划,给自己定下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 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觉得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中的先进教育经验。
我订阅了包括《江苏教育》、《连云港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设计》等各级各类教育类报刊杂志,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与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学校同事与名师的教学方法,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织梦好,好织梦
4、我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三、打造全优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我积极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备好课。我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听课,听讲座,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撰写课后反思。回到学校,我把学到的知识应 用在教学上。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改,虚心向名师及同事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查资料、做教具,集 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内容。
(2) 上课。我听了许多名师的课,发觉他们上课有激情,有很深的教学艺术,也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力求抓 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做练习巡视时,我注意对后进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争取让他们更快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