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摄影课程范文

时间:2022-02-19 05:39:48

序论:在您撰写新闻摄影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闻摄影课程

第1篇

关键词 新闻摄影;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45-02

新闻摄影并不是用相机摄取影像的过程,而是摄影师用某种思维方式认识感知事物的过程。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为主导[1]。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模式,强调对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笔者以此教学模式为指导,开展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实践。

1 认知学徒制简介

所谓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种从改造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2]。其理论框架主要聚焦于4个维度,即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科林斯认为这四个维度也是任何理想的学习环境应涵盖的组成部分[3],如表1所示。

2 基于认知学徒制的新闻摄影教学实践

2.1 教学过程

认知学徒制主张学生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学习,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一主张来源于“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即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就是采用的这种双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建模。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教师首先传授课程的领域性基础知识,包括摄影器材的基础知识、摄影的基本技术和技巧、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以及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等;接着以经典案例的形式进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案例重点放在分析部分,以思维过程为主线,分维度进行解析。

2)情境设计。设计情景化的活动,并与相关的预期结果关联起来,以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模拟学习,发展远迁移能力。设计的活动一般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预期结果没有标准答案,开放性和自主性较大,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3)提供支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架”,如概念支持、元认知支持、过程支持、策略方法支持等。由于上述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包括完成活动需要的基础知识、过程、方法、资源等方面。

4)清晰表达。较强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清晰表达既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伴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实现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活动成果的展示来实现这一环节。

5)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反思、评价或修正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活动过程与专家的示范进行比较,在作品展示时,评价其他学生的表现,指出别人的优势和自己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2.2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整体编排上,遵循认知学徒制的以复杂性递增的顺序原则。内容体系包括4个单元:单元一,摄影器材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单元二,摄影技术基础;单元三,现代新闻摄影理论;单元四,普利策获奖作品评析。在单元内容的编排上,遵循认知学徒制的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的顺序原则。在建模过程中首先明确单元知识的总体目标、应用成果,继而是单个知识、技能的传授、应用,让学生首先从全局上把握目标,进而探究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局部知识、技能。

2.3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认知学徒制的示范、脚手架支撑、清晰表达等方法。1)示范。教师主要通过典型性案例示范展示课程知识的应用情境、操作步骤,还能展示整个思维过程,给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供很好的帮助。2)脚手架支撑。本方法的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表述。3)清晰表达。本方法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两种方式,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学生以教师的示范为参考,阐述自己的实践过程,并且能解答来自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

2.4 教学环境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学习方式单一、实践管理困难、缺乏互动等问题,笔者设计、开发新闻摄影网络辅学平台,以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环境为主、以网络学习环境为辅的教学环境。平台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3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来自师资、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帮促性教学技巧。在占主导地位的建模和情境设计部分,要求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实践,并以规范的思维模式分析、表述实践过程,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易于理解、便于模仿的思维框架。在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提供支架、清晰表达和反思部分,要求教师既能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又能加以引导,避免实践的盲目性。

2)学生花在完成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可能会更多。认知学徒制主张学生在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中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而这种特质的学习活动往往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问题也给部分学生造成一定压力,在提交的作业中出现从网络下载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胡立德.以素养能力为主导的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新闻界,2009(5):191-192.

第2篇

关键词 应用人才 新闻摄影课程 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摄影是一门由摄影技术、画面造型和新闻报道等多科知识交叉而成的课程。在传统的新闻类专业教学中,新闻摄影课程一般强调知识传授,同时结合必要的实践教学,来增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期末考试中,一般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笔试考核。2005年以前,笔者所在教研室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实施教学。

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内容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业界人才需求的变化,过去专业基础课广泛采用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与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业界需求相适应,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思路,是以能力素养为导向,具体围绕以下三方面内容进行。

1.明确以本科为基点的教学目标

新闻类应用人才,毕业之后是要到媒体从事新闻业务的。因此,新闻业务能力不仅应成为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要着力培养的目标,同时也应成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着力培养的目标。根据这样的思路,同时结合新闻类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本身的特点,笔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既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注重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争取理论与实践知识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新闻摄影报道的基础能力。”笔者认为,即使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阶梯课程群”中的新闻摄影课程,也应追求“一星管二”的教学目标,即在发挥课程本身独有的功能过程中,兼顾到为电视新闻摄像课程打基础(形象思维与构图训练等)的职能。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内涵,不仅包括人文索养,还包括专业素养。

(2)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型人才具有“上手快”的特点,但对于本科人才,课程教学不能单纯强调“上手快”,还必须要做到“厚基础”。即不能仅仅从操作和应用层面进行培养。从新闻业务本身来看,业务能力的发展后劲也主要来自广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

(3)就业的需要。世界范围高等教育虽然出现了专业教育上移的迹象,如美国很多专业教育就是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但从中国的本科教育看。往往还是与专业和就业紧密联系的。从新闻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看,其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级各类媒体和社会文化单位。而新闻摄影课程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既与新闻摄影实用人才紧缺这个现实需要相契合,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就业选择奠定了宽泛的基础。

2.建立以实用为原则的授课体系

根据本科应用人才侧重能力培养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对庞大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删繁就简的梳理,并确定了以实用为原则的授课体系:第一单元围绕摄影器材及其性能、摄影曝光及其原理、摄影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讲授;第二单元围绕摄影构图对象、摄影构图角度、摄影构图方法进行讲授;第三单元围绕摄影报道的体裁、摄影报道的要求和摄影报道文字写作进行讲授。确定以上授课体系,是因为新闻摄影这门学问在应用方面对学生普遍存在着“三个门槛”。而要跨越这“三个门槛”,客观上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三个门槛”是:

(1)技术门槛。新闻摄影的基础在于技术。没有娴熟的摄影技术,就谈不到应用的问题。这既依赖于实践教学环节,也依赖于理论教学环节。特别是原理性和应用性知识,对学生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造型门槛。摄影报道不是技术展示,而是根据新闻事实的报道要求,并结合画面表达规律和特点所进行的报道活动。从新闻事实的形象化过程来看,不仅需要事实本身的新颖性。还需要画面处理的新颖性和准确性。而这方面的能力,往往来自各种造型手段和技巧的学习。

(3)应用门槛。对于绝大多数新闻类学生来说,非语言图像符号及表达方式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如何使他们尽快根据摄影技术和造型手段的表达特点,结合摄影报道体裁和质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摄影报道应用的一般规律从而学以致用,也是需要跨越的一个门槛。

从“三个门槛”的关系看,改革后的授课内容环环相扣,具有渐进性特点。而“三步走”的课程体系,总体上满足了应用性学习和能力培养对知识结构的需求。

3.明确以能力为目标的具体要求

考虑到新闻类、本科规格、应用人才这些培养基点,笔者对课程教学提出了培养“三个能力”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确定以具体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要求,不仅会影响并决定教师如何教,也会影响并决定学生如何学,从而最终影响并决定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培养“三个能力”的具体内涵是:

(1)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否则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提出动手能力目标的另一目的,是避免教学中的一般性知识传授。虽然教师不能将能力直接传授给学生,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建造通向能力彼岸的“渡轮”或“桥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接近能力目标的条件。

(2)培养学生相应的研究能力。本科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学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工匠。因此,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专业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一定的创造能力。新闻摄影不仅需要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更需要基于新闻事实的创造能力。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启发、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也是课程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明确上述课程的具体能力培养要求,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不同能力培养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配套改革

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之后,接下来是围绕教学闷标和教学要求,进行具体的教学改革,以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得以顺利实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行以启发示范为主的课堂教学

因为将授课内容进行了有目的的精简和集中,教师课堂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不到总课时的1/2。课堂教学以精讲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和示范式。示范式教学主要是结合知识点选择具体事例,采取图示方式,建立起比较和参照系。让学生通过直观对比掌握相关知识、启发式教学是借助典型案例,通过问题启发、直观启发和示范启发(先由教师解决某个问题,再设置同类问题由学生破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举一反兰、触类旁通的应用能力。

2.加强以点评分析为主的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

(1)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地设置实践作业。作业设置是否科学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设置作业既要考虑跨越“三个门槛”的知识需要,又要考虑“三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还要考虑作业次数比较适宜。太少难以达到教学

要求,太多则容易过犹不及。根据以上考虑并结合新闻摄影课程的实践特点。笔者将实践作业确定为“一小”和“一大”两个部分。“一小”以技术为核心,“一大”以应用为核心,包括消息、特写和专题三项内容。从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看,作业量比较适当。

(2)加强对实践的点评与指导。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受不同技术导致的不同效果。一种是在讲评环节,通过作业点评,指出其成功或缺陷之处,并对成功或缺陷做出理论讲解与分析。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最初的实践往往比较盲目,抓不住要点。而经过点评和分析之后,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实践和应用意识,其学习效果普遍得到增强,并且点评次数越多,学生们的收获越大。所以后来适当增加了点评课时。

3.开展以小组协作为主的课外自学

开展小组协作课外自学,出发点是为了弥补课堂授课内容过于单一和集中的缺陷而设计的。通过搭建小组协作课外自学平台,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程知识与营养。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协作学习作为一种集体与个体有机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没有讲授的课程内容分成若干课题,由同学组成对应小组,再由小组将课题分解到每个成员。每个小组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协作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课题。其中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查找资料以及分析研究等工作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而教师的任务是事先指导、事中辅导和进度检查,并在课程结束前两周,安排时间让各小组进行结题交流报告。

4.实施以能力素养为主的教学考核

实施以能力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客观上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考核体系。否则课程教学改革难以落到实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考核,让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起到检验和促进的作用。

(1)确定了以实践作品和课程论文(一般结合小组学习分解课题,也可自定选题)为主的考核方式。作品考核既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是否拥有扎实的知识,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论文考核可以较好地检验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平时作业成绩核定由一次改为两次。过去平时作业成绩是一次核定,现改为两次。每次作业事先公布评分标准。学生对作业所获成绩不满意,可以通过重做来提高。将成绩与作业质量挂钩,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考核角度,分数只是手段,而素养能力培养才是真正目的。

(3)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评分小组。由学生选出若干学习好、有原则的同学组成评分小组。在教师的主导下参与作业评分。让同学代表参与评分过程,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作业评分的公平和公正;二是有利于学生了解作业好与不好的原因;三是作业中的问题可以迅速反馈,有利于其他同学在实践中借鉴和避免。单纯的教师评分,学生很难了解到分数背后的原因,自然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也就难以察觉。

三、需注意的问题

当然,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1、点评分析的分寸把握。分析和点评中难免会涉及具体学生的问题和缺陷。特别是首次点评,问题和缺陷比较普遍。在公开分析点评的情况下,如何既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又使问题和缺陷得到充分揭示,从而起到促进学习、提高能力的作用,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对学年制的依赖。

第3篇

关键词:新闻实验;摄影;技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 218

新闻摄影课程是新闻学专业所特有、实践操作性强、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门实验课程,若要将此门课程进行的更加切实有效,就必将对摄影技术和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新闻摄影即是以摄影技术将新闻事件的片断记录成照片、图片,其以直观真实、现场感强、冲击力大、形象具体的表现形式,一经应用就取得了良好的受众。

新闻摄影学科成熟于近六十余年间,且不断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被更新,这样的学科没有历史的包袱,可以轻装前进,但也面临着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和新技术的挑战。

新闻摄影最重要的属性是真实性,这也是新闻的根本属性,对于大众来说,虚假的新闻是不可容忍的,也可能引发不良的舆论导向。同时新闻摄影还要注重时效性:即照片要体现新闻的“新”字;典型性:即所拍摄图片要具备一定的涵概力,展现独特视角;感染力(即所摄照片要能抓住观众某一心理,使其受到感染;视觉冲击力:即所摄照片能在浏览报纸的一瞥间被图片所吸引;信息量:即所摄照片应有完整的意思表达,而尽可以能的展现更多的和更深层次的涵意。以上这些都要依靠对新闻摄影知识的掌握和一定的摄影技术和技巧方能展现。

新闻摄影主要形式有两种,即抓拍、摆拍。下面我们就分别对这两种形式的技巧进行解析。

1 抓拍技巧

新闻摄影的主要拍摄方式,绝大多数的新闻暖意都是稍纵即逝的,这不只要摄影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需要摄影者对于器材的熟悉程度和把握能力。所以有条件的同学还是自己准备一台,离校实习期也可以使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单反相机在新闻摄影抓拍中的应用技巧。

1.1 迅速测光法

摄影photograph原义即为用光作画,可知光在摄影中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过暗和曝光过度的照片都是难于处理的“废片”。所以在摄影现场要迅速目测光线,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被摄物体的侧、逆光情况,迅速判断相机的设置,根据不同情形选择是否闪光灯补光。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摄影抓拍时,单反相机的“程序自动曝光”拍摄效果要优于“全自动拍摄”,因为前者更注重光圈和快门的合理搭配。

1.2 活用高感光度

在不适宜用闪光灯的情况(如:有婴儿在场,或是激斗现场),需要补光时,不应考虑牺牲快门速度来补光,这样可能错过拍摄机会。建议使用高感光度(ISO1600-6400),虽可能产生噪点,但不会影响照片的整体效果。

1.3 活用连拍功能

启用连拍功能,在按住快门后,将获得每秒5-15帧的连续图像。连续的两种情况下,连拍功能会建奇功,一种是要获得组图的情况下,另一种是摄影者不能直观通过眼睛取景时,凭感觉扫射取景(比如被人墙遮住后高举相机进行抓拍)。

1.4 全手动的使用

在对于相对稳定的现场,需要拍摄不同效果的照片,就需要使用全手动功能,此功能可以在同一场景下获得不同焦点,不同色调,不同景深的画感。利用手动对焦,可以对景深内任一事物进行特写;利用快门、光圈和感光度和白平衡的调节可以在较亮的场景下造出黄昏的效果;利用大光圈可以制造小景深来突出某一事物。

1.5 定时拍的妙用

说到定时拍大家都会想到用定时功能自拍,但事实上定时拍在新闻摄影中还有特别的用途――单人多器材,多角度摄影。同一事物需要从不能角度同时拍射时,可以将器材用三角架固定好,算好时间,定时,然后操作另外的像机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

1.6 广角和鱼眼镜的使用

中长焦的相机可以适应大多数场景的拍摄,但不是所有的。在对于视角很宽的事物取全貌时,中长焦会显现它的短板,广角镜可以获得和人类视角类似的135度角的拍摄,而鱼眼镜头更可以将拍摄视角扩展到180度。

1.7 B快门和夜视功能的应用

在极端黑暗的场景下抓拍新闻现场绝对是刺激和挑战性的工作,此情况往往不允许闪光灯参与工作。B快门时快门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直到拍摄者松开快门,这样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光线来完成暗场景的捕捉,由于快门开启时间长,容易造成图像模糊,所以尽量使用三角架并开启防抖功能。夜视功能是数码相机特有的本领,相机的感光元件都具有捕捉红外线的能力,一些相机将这种能力形成捕捉图像的功能,就是夜视功能,在几乎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还是会暴露物体,被相机捕捉成像。

2 摆拍技巧

新闻摄影实验课程中的摆拍指采访或其它现场场景、人物先行布置,预设好各种参数和设备器材来进行拍摄。摆拍的特点是准备充分,可以提前构思。主要有以下几点技巧。

(1)造型灯的使用。造型灯是摄影行业中比较常用的器材,用于获取平衡的光线以获得优质的图像。实验中应该注意根据场景的大小选用不能功率的造型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支架和掉架来固定造型灯。

(2)外挂闪光灯的应用。在会场而大场景下,像机自带的闪光灯有效距离有限,可能无法应用,要利用相机的热靴来外挂闪光灯补光。

(3)测逆光的补救。新闻摄影常会遇到逆光和侧光的场景,正常情况下要配备返光板从正面或侧面补光,而一些时候我们没有配备返光板,可以利用质地和色调均匀的浅色板材来替代,但不能用镜面反射。

3 结语

以上的技巧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揣摩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而长期的摄影实践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技巧与领悟,这也正是哲学中所提到的认识与实践的往复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我辈能做的或只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经验,使其少走弯路,从一个高点攀上别一个高点。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摄影;教学;课程;人文;数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7-02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全国开设摄影专业本专科教学的高校大约有100所,(不含仅开设摄影课程的高校),在校生人数1万多,每年毕业生大约有4000人。虽说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然而经过一轮粗放式的增长,中国的高等摄影教育在逐步摸清办学规律的同时也同其他任何专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不足、产学分离、就业困难……由于传统认知下的低门槛技术职业定位和非科班出身同行强有力的竞争,影像泛滥的时代里摄影专业的学生获得社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空间仿佛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不断进行宏观的反思和细化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使得高等摄影教育整个系统从每一个环节得到深度优化和发展。摄影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构建便是其中的重点环节之一。

一、 理性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并突显办学特色

当摄影教育的专业培养方向确定后,作为教学系统的设计者就必须仔细考虑接下来如何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地配置相应的课程,并突出办学特色。这个过程必须是严谨的,来不得一丝马虎,往往需要系科领导、专家小组、任课教师在一起经过反复地研讨磋商才能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常常会借鉴其他院校现成的课程设置办法,虽然无可厚非,但有一些院校基本上完全照抄照办兄弟院校的课程设计,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软硬条件和专业方向的特征问题,以至于在这样的课程系统下出现有些课程无法货真价实地开设的情况。临到某门课程要开课了却没有老师上课,有的课程没有相关的硬件支撑导致教学成了纸上谈兵。有些院校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上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导致课程衔接不良等诸多问题产生。

课程的总体设置是否理性并能紧扣专业方向并且体现专业特色,这还需要摄影教育界人士多多思考,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中央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如何体现其办学特色的: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上达到商业摄影需要的高级摄影师的层面,在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纯粹的摄影艺术家。因此它非常重视对摄影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开设了《彩色影像基础理论》、《数字影像体系基本原理》、《影像品质控制》等课程对摄影专业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工,讲解比较深入,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它注重艺术理论教育,开设了《摄影史》之类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摄影与设计在商业领域、现代艺术创作领域中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媒体复合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因此央美摄影系在大四的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平面设计与印刷基础》,这门课程弥补了学习摄影的学生不懂设计印刷的缺陷,避免学生在照片的商业加工、广告制作过程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产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此外,央美的课表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模块:《综合训练――个人推广》,这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作为自己的或他人的照片经纪,如何把作品推向行业圈、推向社会的问题。这个环节恰恰是很多学摄影的学生甚至很多教摄影的教师最为陌生和薄弱的环节,也恰恰是关系到一个摄影师成功与否的重要的环节 。在国外的摄影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行业介绍和行业操作规范及流程的介绍,我在2007年参加澳洲摄影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时就被澳方专家告知在澳洲摄影课程体系中含有此项课程内容,比如在澳大利亚拥有较高的摄影教学质量和声誉的TAFF学院就是如此。然而在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照片经营与管理类的课程,央美在这一点上的确是走在了我国教育同行的前列。

二、 不可忽视相临学科课程的融会贯通

《中国商业摄影》杂志2006年对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摄影专业院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高等摄影教育的采样采访,其中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毕业的商业摄影师柯伟谈到:“四年的大学摄影学习不能直接成为商业摄影师,国外,学校老师会当面教授怎样看市场行情、如何拍产品、怎么用设备、用光、怎么打报价单、甚至怎么开发票,让你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作为一项工程的商业摄影任务中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张剑则提出:“功夫在画外,商业摄影师从事的工作中只有30%是拍摄。”

对于当今的摄影师尤其是商业摄影师来说,摄影不是简单化了,而是越来越成为一项与市场运作密不可分的繁琐工程,摄影师很多时候不仅仅要关注拍出照片,实际上更需关注照片的流通。而这样的理论经验和技巧必须从貌似相去甚远的市场学、营销学、广告学中去获得。而作为纯艺术或新闻传播的照片,其审美和传播价值,恐怕也不是照片本身体现出的摄影特性之美,而更在于照片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洞察力、哲学思辨力、美学价值观等人文深意。从这个层面上讲,“摄影学”必须包括“视觉”、“摄影”、“传播”三项理论、技术、材料的知识,才算“完整的摄影学”。

把目光投向摄影的起源地――欧洲,法国巴黎第学以人文艺术学科实力雄厚著称,在其中,摄影及多媒体影像系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特色的系。在课程设置上,摄影史、美学、艺术史、当代艺术等理论课程占了总学分的一半。同时,巴黎第学还可以在同一学科领域跨系选课,艺术方向包括电影、艺术造型、舞蹈、音乐、摄影、哲学、戏剧、艺术收藏、影像技术与艺术等多个系,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学校结合成熟的商业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相关的课程,以便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能顺利创业、谋生。在摄影专业和印刷专业等课程设置中,就包括了这些专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版权的界定及维护、合同制作与业务洽谈等内容。

相形之下,我们在课程的制定和设计时往往只看到了摄影作为摄影的单一属性,而忽视或难以驾驭摄影必然具备的社会性、传播性、市场性,狭隘地将摄影教育锁定在传统的摄影光影控制范畴。而偏废了那些看起来相去甚远,实际上与学生真正迈入行业门槛后习习相关的课程内容。这将导致学生的知识被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缺乏变通和迈向更高层次的结构之中。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摄影专业的人文教育。顾铮老师提出:“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能帮助学生修成一种现代文明所公认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等一系列有关人的完全成长所必须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科。”那些传世经典的照片正是因为具备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艺术、商业、传媒等领域形成独有的价值才得以被珍藏、记忆。可以说摄影和其他艺术学科一样天生就是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且不说那些奠定人文素质的跨专业学科如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史等课程不在摄影专业课程体系范围之类,就连开设属于专业课范围内的强化人文修养的课程如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院校都并不多见,即便开设了,只是把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平台课,其地位和效果都差强人意。我在2007年10月曾经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方摄影学院摄影专业近200名本科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技术性专业科目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明显高于理论性专业科目。同时,迫于用作品说话的现实压力,学生更关心怎么拍出好照片,如何对照片进行文化分析,艺术解剖却漠然置之。“殊不知没有了历史的梳理,文化的对视,影像的发展要么是浅水行舟,要么是盲人摸象。”诸多的井底之蛙就是这样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摄影史解决了艺术创作“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问题,避免了学生在创作中浪费精力唱别人已经唱滥的调还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而摄影批评课程的开设,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只动笔杆子,不动镜头盖”的影像批评家,而是要求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具有一种慧眼识珠的眼光;一套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创作的基本准则;一种能够在纵向把创作放在历史的维度上加以衡量,在横向能够把自己与他人的创作、与同时代人的创作加以比较评判的能力。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充分了解摄影的丰富性,防止因为视野狭窄而成为一个趣味褊狭、甚至一旦有所成时成为一个趣味霸道的人。当然,如果经过此类课程的训练,日后在学生中也完全可能出现专业的影像评论家,影像史学家,像林路老师、顾铮老师、王瑞老师这类人才目前在我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他们后继也需有人。 如果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课程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这对于养成学生宽容对待各种不同摄影观与风格的风度、情商、心智,自觉地严肃对待前人的知识遗产大有益处,对于院系来说又可以真正树立起一个大学专业应有的文化氛围,带动起科研热情,而使摄影摆脱 “低门槛学科”的尴尬身份。

三、走出数码摄影课程的定位误区

随着数码技术在摄影领域大刀阔斧的运用,进入21世纪,在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都列入了数码摄影的相关课程,通过对多所学校此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比较,不难发现这门课程中的“数码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两个环节――1、对前期拍摄中数码技术的讲解,其主体知识内涵是对于数字成像原理,数码相机的功能、及操作,数码名词的解难释疑。2、对后期图像处理方法技能的讲解,其主体知识内涵是教授诸如PHOTOSHOP之类的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看起来仿佛没有问题,然而我想提出的是,如果仅仅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去理解数码摄影,去教授数码摄影,是否真的让学生获得了专业的数码摄影教育?关键点就在于我们往往忽视了数码摄影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创意、制造幻像,而不只是拍立得的痛快直接和对照片的缝缝补补。

因此,对于数码摄影的教学来说其难点重点其实在于如何引领学生在技术的支撑下发挥想像力!如何实现呢?通过对一些专业教师的访问发现大家对此都感到无从下手。以往的摄影教学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示范,然而对于创意来讲,如果一味示范,势必会适得其反。将老师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一方面会压制学生开阔思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学生激情消退甚至反感。相对比,另一种办法似乎更加有效,具体说来分以下步骤:给出一个概念性的任务命题――学生群组的头脑风暴理解命题并展开自由想像――明确创意目的和表现技巧――制定拍摄计划――根据创意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一个组织者和监督者激励者的角色而不是教育和示范,学生在一种自由而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想像并通过相互讨论论证其想像画面的效果、意义以及实现的可能,再去根据一个明确的目的合理选择所需要用到的数码技术,这样才能实现对数码技术的主动驾驭,而并非很肤浅且漫无目的地使用数码相机和PHOTOSHOP。

综上所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构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一个细密严谨的复杂系统,对于目前我国的高等摄影专业教育来说,应该更新教学概念,明确办学方向,开拓视野,合理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并行与衔接,重点与外延,定位与特色,培养出更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网站

[2]摄影专业毕业生看中国摄影教育 .[J].中国商业摄影.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1)

[3]张宇.不以学历为惟一目的巴黎第学摄影系主任克里斯蒂安谈法国摄影教育[J].《中国摄影报》北京:中国摄影报社

[4]吴嘉宝.台湾还没有摄影系,可是已经不再需要了![J]. 中国摄影报》北京:中国摄影报社.总第795期

第5篇

制作《新闻摄影》的慕课课程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视频制作团队。和商业广告、影视作品相比,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制作难度较低,所需要的设备种类和后期技术也并不复杂。因此,在选择制作团队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制作团队对于课程内容的熟悉和兴趣,以及是否具备较为优化的工作流程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最终,本人选择了“辛迪加”这样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公司,他们自身在年龄、兴趣和收入等方面与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受众有诸多的重合特征,不仅能够在制作方面完成基本要求,而且还可以在具体讲授细节的设置以及课程的互动性营造等方面提供创意资源。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决策是录制场地的选择、设计与布置。当今绿屏抠像和虚拟演播室技术日益成熟和廉价,很多在线课程都选择了虚拟演播室作为基本的录制标准,并通过背景的置换和二维三维动画等方式将课程的相关资料融入讲解的过程中。但是,对于技术要求并不太高的课程录制来说,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很多制作团队其实较少或者干脆不聘请专业的动画与设计人员,而依靠剪辑师来完成相关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虚拟演播室的呈现反而容易显得粗糙、单调。在与制作团队商议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实景录制,通过少量的家具和灯光控制现场的曝光层次和视觉体验,并将大多数教学图片打印后、通过讲授人将照片举起、钉在软木板等动作来进行教学场景和教学资料之间的切换和串联。

慕课课程《新闻摄影》主要包括十一章内容,学员定位是零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了基本的技术知识如相机的原理和操作,构图曝光等技艺性的创作规律,以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等不同题材和风格这三大块主要的内容,同时再根据线上互动的情况录制了若干答疑视频。其实,对于大多数自成体系的课程来说,慕课录制中要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安排录制工作时间。我的有些同事选择在开课前的寒暑假集中工作,一鼓作气;有些老师则选择每周录制,在正常的教学学期中平均用力。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前者容易造成讲授人的高负荷疲劳运转,实际上会降低授课的质量和眼神、表情、体态等非言语互动的频率;后者则容易变成根据上传时间截点为节奏的赶工过程,字幕、剪接等技术细节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得到最优保障。我的经验是,把信息量较多的知识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录制完成,而对于需要更高互动性的创作规律和不同题材风格的讲授,则借助知识部分集中录制所留下的提前量、每周录制一堂课。

第6篇

一、变“乏味”为“趣味”

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活动巧妙联系,使之符合小学生好动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1.在游戏中做作业。小学生天真活泼特别爱做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作业方式。如教学完词语,可以让学生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学习形近字,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在绘画中做作业。“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学习完古诗,可以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来表现古诗的内容,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二、变“被动”为“主动”

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对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1.设计“超市”型作业。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诱因中,成就动机则是普通的、有效的一种。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作业,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可能的提高,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

2.设计实践性作业。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在设计作业时,应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一些社会性实践活动作业,使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性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学生二到三天的时间。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老师为学生制定出主题目标,让学生写出简短的观察报告,例如,观察爸妈一天的活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有趣见闻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提高注意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

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语文学习活动要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学习可以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习呈现出多样化。与此相适应,语文作业形式也不仅仅是读写,也应呈现出多样化。

三、变“独立”为“合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第7篇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体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因此关注课堂提问设计就是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动”起来,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符合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需要。要真正打破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就有必要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课堂问答是师生间最有效的互动活动,一个科学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以往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设计指向性不明确。课堂提问是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心,提问要有清晰明确的目的指向。

新世纪英语课文《Metropo lises》的案例,老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Which city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in the world?”结果学生冷场,很明显学生不知道老师问题中的great的标准,老师又问,“What is New York?”学生继续冷场,而老师所预设的答案是“New York is a polnical,cultural and economic center.”显然案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不够清晰,学生难以理解老师的问题指向。从而师生循环不畅,阻碍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二)课堂提问设计过细、过大或者难易不当。老师设计的提问要引领学生对文本最核心的内容,对于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品读和理解,而问题设计假如过细、过大或者难易不当,则浪费了课堂宝贵时间,又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本人在教授新世纪英语《An interview with a pop pianist》一课中,在播放了刘伟的视频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How did he succeed?”这样的问题明显太大太难,学生不知道根据什么思路和线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课堂提问设计重展示性问题,轻参阅式与评估性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针对不同的目标选择对应的提问类型,如展示型问题,参阅式问题,以及评估性问题,而我们平时的课堂提问设计多的是以一些阅读活动为主的展示性问题。比如本人在对《Miracle in the rice field》一课的科学家生平进行提问设计时,我只注重了展示性问题设计,设计一张时间线索的表格,罗列出关键的时间,让学生找事件。即使学生都找出了答案,但是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应该适当增加参阅式和评估性问题的设计。这样就避免了对文本只流于浅层次的理解,能够锻炼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品质。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吃透文本。南汇中学的朱淼妙老师的《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一课,当老师提问“Why is he so successful?”时,学生的产出令在场所有人震惊,对浦外学生的英语功底钦佩之余,也感悟到,在整节课中朱老师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做铺垫。没有一个是多余的,低效的,无效的提问。之后当我私下问及朱老师是怎样做到师生互动这么流畅的时候,朱老师回答我:“学生的任何回答都是有价值的回答,无论学生回答是B是C还是D,我都能把她引回到A,因为我平时非常重视提问设计,而且我对文本非常熟悉!”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和兴趣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华师大一附中的姜振骅老师执教牛津版教材《growing up》一课时的经典案例:当姜老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What are your solutions to these growing pains?”的时候,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其中一位学生的回答是:“To become a monk,”而且还自圆其说给出了三点非常到位的理由:“First,becoming a monk involves eating less meat or olly food,which will result in less pimples on your face……”在这种意外的答案面前,大部分老师都会以简单的“good,sit down,”等没有内容的评价,但是姜老师给出了相当智慧的评价:“Don’t be treated or tricked by him,Monk is a person you can be when in adulthood,But we’re now talking about problems in puberty,So let’s go back to puberty,Monk is a deci s ion you can make when you fully go into adulthood,”在这样的教师反馈给学生以启迪与感悟。在这由老师启动,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循环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才是课堂教学舞台真正的表演者。

(三)课堂问题设计类型的多样化是三维目标达成的保障。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海市延安中学杨卓琳老师执教的《Two Truths to Live by》一课为例,杨老师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在读后环节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评估性问题“In your life,what do you want to hold fast to?What do you have to let go of?”这两个问题既复现了本课两个关键短语“hold fast to”和“let go of”,促进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知不觉得到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