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党员发展对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17:48

序论:在您撰写党员发展对象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党员发展对象总结

第1篇

一、党员发展对象是大学生党员建设的二次质量保证

我校大学生党员选拔程序规范,制度完整,质量上有基本保证,但在学生党员思想方面应加以完善。目前所存在问题是:在选拔入党发展对象环节(递交入党申请书至少一年以上,党课培训合格者)时,并不能保证被选出的发展对象能够了解自己本阶段应该学习与进步的目标和方向,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发展对象的时间具有不稳定性。

首先,每期优秀团员推荐参加党课培训的人数约是发展对象人数的两倍以上,第一期未被选为发展对象的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每一期与通过党课培训的优秀团员共同进入发展对象选择的范围中。换言之,拟发展对象与近期参加完党课培训的学员在领悟党性党史思想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此阶段更容易忽略对发展对象思想觉悟的考察。

其次,鉴于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在提高工作效率与避免重复工作的前提下,对拟发展对象的考察除了考察其应符合选拔的基本条件,还应及时为他们提供培训与学习条件。比如,参加党课培训,为拟发展对象提供各种机会;通过二次党课培训,反思自身的入党动机,继续熟悉党员发展流程,更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信念,以此对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严格把关。

最后,考察人与入党介绍人的确定应区分开来,从而更客观地综合考察发展对象。尤其是在介绍人的选择上,可以由发展对象自行选择同系正式党员,确保入党介绍人对发展对象的正确引导,同时也是对正式党员熟悉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培养。

总之,在选拔发展对象这一阶段,唯有将制度细化,才有机会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中把好二次质量关,将培养发展对象与锻炼正式党员统一起恚为学生党员发展奠定基础。

二、正式党员的持续发展是大学生党员建设的三次质量保证

党员发展不能因转为正式党员而告终,应是党员终其一生的自我发展与共同发展。大学生是一个昂扬奋发、具有强烈感召力的群体,而大学生党员更是优秀青年的行动代表。

正式党员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多方向发展,但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即开展以学生党支委为代表的党内活动策划、活动宣传、政策文件的组织学习等活动,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完整性。

三、辅导员党内业务培训是大学生党员建设质量保证的核心力量

在大学中,学生党员的发展与建设通常是由各系辅导员或思想政治教师作为领路人进行组建,因此,对于辅导员的培训与培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教师党员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模范性,因此,只有先保证负责党员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先进性,保证教师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认知度,熟悉发展流程,能对党建工作进行思考总结,才能使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高校学生党建质量的把握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中找切入点,将以人为本的宗旨融入党建工作中,才能使高校党建工作具有严谨的态度,从而得到满意结果。同时也需与新时代的背景相结合,高举与时俱进的旗帜,不断探索思考不同时代下党建工作的合理性,对其加以完善,从而为学校开展好党建工作而奋斗。

参考文献:

第2篇

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学校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十分重视,始终把此项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支部认为,学校党的组织要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必须不断地把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

今年年初,学校党支部专门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会议,要求各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党支部把发展党员列入年度的工作计划,深入了解入党申请人的各方面的实际表现,将政治素质好、工作积极、作风好、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

学校党支部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对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的,通过培养联系人对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指导和培养。要求每个培养对象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知识讲座、新党员入党宣誓、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专题学习,参加学校党校的培训,在学校党委开展活动时,也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同时,注意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在一些重大活动或关键时刻交给重要任务,在实践中考察其政治表现和工作情况。

三、 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积极发展新党员。

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在培养对象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党小组讨论、党支部审查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今年年初,我校**同志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确定为发展对象以后,学校党委严格按党员发展程序开展工作:一是对其及时进行了政治审查,政审全都合格;二是安排她参加了县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并通过了统一考试;三是学校党支部对她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四是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他们的入党申请;五是学校党支部派人与她进行了谈话,使她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认识,端正了入党动机。

第3篇

一、调查设计及实施情况

为了解天津高校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入党工作的认知、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012年10月,课题组对五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98份。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项调查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包括两个问题:“所处的年级”和“现在的身份”①。二是调查对象的入党动机。这部分包括“是否想入党”和“为什么想入党”两个问题。三是关于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认知的调查。这是本项调查的主体,共包括11个问题,其中8个问题是选择题,3个问题是填写题。选择题分别是: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知道班级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知道班级里谁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参与过班级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的活动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完整、严密了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吗?填写题分别是:如果您是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的话,对自己有哪些要求?您对班级里的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有哪些希望?您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益经验

1.各高校普遍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该机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各二级学院分别负责。在二级学院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党建办”)。“党建办”由专职辅导员老师任主任,优秀学生党员任副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入党教育、发展学生党员以及进行党员教育工作。“党建办”之下是各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人数的不同,有的支部建在班上,有的建在系里,有的按年级建立,每个支部都有具体的负责人。这样一种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为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大学生入党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

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程序是:第一步,接收学生的入党申请并对申请人进行考察。一般是由班级的团支书接收入党申请书并上交学院“党建办”。“党建办”对申请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初步审查并建立档案。之后由“党建办”指定学生党员对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考察。第二步,推举入党积极分子。以班级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每学期举行一次“推优大会”,推举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一是“党建办”指定“入党介绍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大约1年的一对一考察。二是学校和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学习并考试,通过考察的学生即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第四步,举行发展党员前的群众座谈会。在班级团支部的组织下,每学期举行一次针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群众座谈会。座谈会在“重点发展对象”回避的情况下进行,要求同一班级同学谈其对“重点发展对象”优缺点的认识。第五步,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并继续对其进行考察。通过了群众座谈会后,“重点发展对象”即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在这一阶段,要对预备党员名单进行公示、组织员与预备党员谈话、填写入党志愿书、对预备党员继续考察。第六步,发展成为正式党员。预备期满一年且通过了考察后,即举行“转正”会议,使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

总体而言,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大二至大四对此题目进行了有效回答的670名学生中,共有75.8%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基本做到了完整严密,只有6.6%的学生认为没有做到完整严密。

3.大学生入党工作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在上述大学生入党程序中,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和举行群众座谈会是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关键。调研发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这两个环节的相关工作。

首先,推举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如下:在听取学生党员对申请人考察情况的汇报后,学院团委和“党建办”共同提出入党积极分子的候选人名单。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举行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大会。大会先由候选人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然后由团员投票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了“党建办”派人监督、当场唱票、投票人签名(仅仅作为参加投票的记录,投票中还是实行秘密投票)、投票结果公示等办法。由于名额限制,一般是每班每次推举出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由于申请人较多,所以每次推优几乎都采取差额的办法。产生条件是参会者达到班级团员数的80%以上,且得到参会者50%以上赞成票的前两名。

其次,举行群众座谈会的情况如下:座谈会由“重点发展对象”所在团支部组织,“党建办”每班下派两名党员主持并监督座谈会。座谈会上,每位团员都要发表其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看法和评价,且形成书面材料。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一般是,大一、大二为全班团员数的50%左右,大三、大四为30%左右。如果座谈会上群众对“重点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的话,可以延期发展甚至不再发展。座谈会后,入党介绍人及时将座谈会的情况反馈给“重点发展对象”,并听取其意见。

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入党的这两个重要环节上,当前的机制基本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调研显示,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43.1%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只有12.9%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56.6%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只有7.4%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68.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只有5.2%的学生表示既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77.7%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者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认为没有做到的学生只占5.4%。

4.发展党员的结果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从有效数据看,各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例如,在对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评价中,82.0%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2%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在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评价中,82.2%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1%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

三、大学生入党工作中的问题

1.出现了部分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

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参与类型,即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冷淡、不关心,甚至不参加政治生活。[1]参加政党及其活动是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回避或者不参加政党、不参与政党活动则是政治冷漠的表现。调研发现,当前几乎每个年级都出现了相当数量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且表现出二、三年级的政治冷漠者较多的特点。具体而言,一年级有13.1%的学生表示不想入党,或者无所谓;到二年级,这一比例上升到34.3%;到三年级,则进一步上升到35.1%;到四年级,可能认识到党员在就业等方面的一些优势,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8.7%的较高位置。从理论上讲,政治冷漠的原因既可能是公民对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反感,又可能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信任,即认为不需要自己参与也会很好。但不管怎样,公民的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掌握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较高比例的政治冷漠会使管理部门“以党建带团建”的计划难以实现。

2.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有待端正

这是当前大学生入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入党功利化,即为了达到某个功利目的而申请入党;二是本身的入党积极性不高,是在外力(家庭、身边同学等)的压力下才“被迫”申请入党。从本项调查的情况看,只有52.7%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而申请入党的,高达36.9%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而申请入党,10.4%的学生认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更为严重的是,有23.2%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表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究其原因,近年来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的招考中,很多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才有资格报考。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入党,相当于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入党功利化。

3.入党过程的某些环节还有待明确细致

第一,在入党的标准上如何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根据有关规定,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怎么算是“成熟”则没有具体标准。这给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例如,调查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入党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由于挂科、英语四级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优秀,但思想、作风等方面很好的学生被挡在了党的大门外。

第二,发展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各高校每年都制订发展党员的计划,但由于专业、申请人数量等的不同,以及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党员的计划数目并不是非常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数目和比例又往往给“协商”和“暗箱操作”留下了余地。调研中,很多学生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民主性和透明性,不要内定发展对象。

第三,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如何发扬民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这两个环节中,存在凭人缘、主观印象投票和评价的情况,甚至存在私下拉票,找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参加群众座谈会等问题。这无疑背离了在这两个环节发扬民主的初衷,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破坏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严肃性。

4.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还有待加强

真正解决思想上的入党问题,还需要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但是,大学生的入党工作往往只是关注入党过程中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培养。这造成极少数大学生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就感觉万事大吉,自我放松了。相对于其他新入党的群体而言,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的限制,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放松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容易造成极少数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行为失范。

四、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对策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入党寄予了很大期望,认为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只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够入党。而对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都认为应该给予较为彻底的解决,这样才能始终保证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课题组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

1.改进党的知识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从小学到大学,关于党的知识的教育并不少,但却缺乏灵活多样的、实效性突出的教育。在大学这一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大学生渴望获得好的党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因为好的教育的缺乏而苦恼。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和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与党的知识教育方式落后不无关系。在调查中,很多调查对象提出应改进当前党的知识的教育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摆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从功能来说,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德”的教育,一种是对“才”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德”的教育重在对人心灵的触动,培养人正确的“三观”,而不在于现实的功利性目的;对“才”的教育重在增长人的技能和才干,培养其一技之长,可以有功利性目标。党的知识教育显然属于前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混淆了两种教育的界限,用对“才”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党的知识教育,使学生为了考试、为了“入党”而去学这些知识。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党的知识教育的初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端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其次应改革相应的教育方式,用讲座、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革考试方式,用谈感想、做演讲、写论文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向党靠拢。

第二,加强入党的责任教育。如果说前一个建议重在吸引学生向党靠拢的话,第二个建议则重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应当使每一个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的学生都认识到,入党绝不意味着“升官发财”,绝不意味着“享福”,而是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责任。在教育中,应设计一些环节去考验学生的意志,使其真正认识到做一名党员是要付出很多的。这样,以净化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学生的心灵,使其早日实现思想上入党。

2.从细化过程着手完善入党程序,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第一,应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的“德”、“才”标准,克服现实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问题。党员首先是品德高尚的人,这在大学生中也有普遍认识。在对“您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一题的回答中,44.6%的学生选择“思想和学习都要特别好”,47.3%的学生选择“关键是思想好,学习一般以上就行”,二者相加达到91.9%。相反,只有1.4%和6.8%的学生选择“学习要很好,思想无所谓”和“差不多就行”。相对于“才”的考察来说,“德”的考察似乎更难进行。课题组建议,应通过经常化的考察来克服这一难题。具体而言,应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学生“德”的考察,按照班级进行投票,评选本班品德好的学生,将平时考察结果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在吸收入党时才进行“德”的考察。

第二,应总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入党的数量和比例,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在大学生入党过程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申请入党以及入党的数量和比例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这样的区别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探寻规律性,在不违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克服发展党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应做好充分动员和规范工作,切实发扬入党关键环节的民主。解决入党的两个关键环节上民主不真实的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之前的动员和活动过程中的规范工作。首先,应在两个关键环节举行之前的一定时间(至少一周以前)召开动员会,使学生都知晓此事,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其次,应在举行两个关键环节时,向学生说明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其出以公心,认真负责地行使民利。再次,应认真对待一些学生的意见和举报,经过详细调查,严肃处理存在的问题,创造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入党环境。

3.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思想上入党

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大学生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标兵、工作上的骨干、生活上的榜样。[2]因此,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党员这一特定群体,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本课题组的建议是:首先,党课和入党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向预备党员延伸。在预备期内,应继续上党课和参加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还能够对想入党的学生和入党过程中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以党建带团建”。其次,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责任教育,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预备党员和党员的重大责任。

总之,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意义重大,各高校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其中的问题,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 释

①身份包括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五种情况。

参考文献

第4篇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每方面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作风建设是主要环节。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要切实加强并落实到实处,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制度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把党建设好的关键与保障。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包括:“”制度;党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报告工作制度;党支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党支部保密制度;党支部请示汇报制度;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八个方面,在目前高校党支部建设过程中,这八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渗透于党支部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实践赋予它们更多新的内涵,以便使党支部的制度化建设更适应于党建工作的发展。

党支部的建设中处处需要制度建设作为保证,保证支部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有效的开展,我们分为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培养发展工作制度、作用发挥考评制度三个方面来归纳总结党支部的制度化建设的内容,除去日常工作中程序性较强的如党课“推优”制度、政治审查制度、发展党员票决制度、组织员谈话制度等方面,我们选取党支部制度化建设中创新的特色内容加以介绍:

1 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1.1 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培养制度

随着我院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党员作为培养人的培养任务也日益加剧,党员的课余时间和精力不能做到与培养时间较短、尚不够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一对一培养,所以建立了集体培养制度,即在学生党员较多的班级进行班级内部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培养的方法,选取一个好的培养内容,集体培养,让每个积极分子表达看法,畅谈学习体会和感受,并可以相互交流,省时、高质、高效的完成培养工作。

1.2 网络学习交流制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面对面的讲授和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学习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更及时、更便捷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于是,我支部创建了党支部博客,开设了理论学习专栏,将支部指定的理论学习内容和网站公布在理论学习专栏,要求学生党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完毕,并上交学习体会,支部选取优秀的学习体会登载在博客上,共学生党员相互交流、学习,同时,把这些优秀的体会结集成册,做以总结,以供后来的学生党员参考学习。

2 培养发展工作制度

2.1“三公示”制度和群众意见反馈制度

公示制度是党支部组织制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党内的公平和民主,我们继承并发展了公示制度,并命名为“三公示”制度。“三公示”制度即在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前、确定党员发展对象党委预审前及预备党员转正党委审批前进行全院范围内的公示,同时完善了公示程序规范化制度、实名举报制度、公示结果公开反馈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制度等保障制度,精心设计了包括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工作表现、群众基础、自律意识等方面的公示表格,确保公示制度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同。

在各学生支部加强了群众意见反馈制度,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重点培养对象的不足,由培养联系人负责整理汇总,并由各学生支部的书记找到相关入党积极分子,反馈出群众意见反映出的缺点不足,并进行谈话,强化了学生党员对于不足改正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今后的培养工作。

2.2 党员发展材料审核责任制

入党材料的整理是党员发展过程中,培养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党员发展材料将跟随学生档案,伴随党员一生,体现了学院对于党员的培养过程,也反映了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理论学习水平等方面,因此,学院十分重视党员培养过程,细化每一个步骤,分层次把好党员发展材料质量关。党员材料的整理审核分为:党员培养联系人-学生支部委员-支部书记-院党委预审-组织员-组织部备案六个层次。为了严把材料审核关,支部编写并修订了《材料审核标准》,印发给每一个培养人,并召开专题讲解会,向培养人讲解并强调材料中注意事项,保证培养人清楚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对上交的材料负责。

通过以上程序,我们尽可能的在把材料给组织员审看、谈话以前,保证党员材料的完整、充分、准确。

2.3 党委预审环节中的副书记谈话制度

院党委预审是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各学生支部党员发展时间安排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发展人数和时间较为分散,于是,我院增加了党委预审时的副书记谈话制度,使发展对象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前,及早树立党员意识,更清楚的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也使党委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发展对象的个人情况,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学院党员发展工作。

3 作用发挥考评制度

3.1 党员助理班主任岗位实践制度

制定学生党员联系班级、宿舍,担任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是学生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为了确保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我们制定了《学生党员助理班主任工作职责》,要求学生党员协助各班班主任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入党程序解释工作、班级特色建设工作等,定期召开会议汇报近期工作情况,并在党员助理班主任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增强了党员责任和服务意识,也锻炼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员的工作能力。

3.2 党员考核评议制度

细化征求群众意见调查问卷,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征求群众意见中,真实反映被征求对象入党动机以及各方面表现情况,明确地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分析并尽快地改正。

实行支部大会答辩制度和转正会述职答辩制度,向其他党员展示自己的工作效果,增加党员间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机会,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第5篇

关键词:五级量化;创新;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发展标准,建立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规定的党员标准是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导致有时标准难以把握。所以如何把握党员发展标准,一直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实践中一些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尝试着对党员发展的标准进行量化,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代表性的如上海市教育工委在上海各高校实践基础上总结的“先进性四要素综合分析法”就是比较权威的一种发展学生党员参照标准;再有许多高校都在实行的“多级党课培训”制度,是在考察考试中培养学生的一种制度。这些方法和制度对保证党员发展质量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仍然难以明显改变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其量化考核多停留在学生党支部层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班级、学生团学组织、学生党总支更多层面更广泛的民主,其合理性、客观性和综合性的量度不够。

本文介绍我校学生党员发展五级量化目标考核的实施方案并总结成果,希冀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进步。

1.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考核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完善的党员发展机制,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中国共产程》的有关规定以及中央、省委和省教育工委的相关文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以下五级量化目标考核实施方案。

1.1五级量化考核的内容、程序和计分方法

(1)考核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考核要求学生在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一周内从思想政治学习、专业学习、工作表现、日常行为等方面制定个人成长目标(一式两份),上交党支部审核通过后备案并公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一年考察期满前2个月(已满一年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提交)撰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成长目标总结(一式两份),上交党支部审核通过后备案并公示。

各学生党支部要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管理记录本,由党支部委派专人负责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具体表现情况如实进行考核记载,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以便加强对其培养。

各学生党支部、相关班级和学生党团组织要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开展目标考核工作,考核工作在每学期中期对将满或已满一年考察期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照考核程序和量化方法组织开展,针对考核项目计算出具体的分数。考核结束后,由学生党总支统一公布考核结果。

(2)考核程序和量化方法:学生党员发展由个人政治理论考试、班级民主评议、学生党团组织推荐、学生党支部讨论、学生党总支审核等五个级别分别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成长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考核。

第一级,个人政治理论考试:由学生党总支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统一进行政治理论考试,考试采取百分制计分。

第二级,班级民主评议:由学生党总支组织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班级的部分同学分别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民主评议,评议采取百分制计分(详见表一: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班级民主评议表)。

第三级,学生党团组织推荐:每个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基础分为70分,由校主要学生组织、药学院学生党团组织各部门和药学院各学生班级一定比例按向学生党总支推荐各自的优秀人员入党一处推荐优秀者加15分,两处推荐优秀者加20分,三处推荐优秀者加25分,四处及以上推荐优秀者加30分(详见表二:《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生党团组织向药学院学生党总支推荐优秀人员入党量化考核汇总表》)。

学生党总支助理办公室将上述第一至三级量化考核的结果分别按30%、40%、30%的比例折算出前三级量化考核的总分,总分分为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不合格”者不能进入第四和第五级考核。学生党总支助理办公室根据学生党总支下达给各支部每学期党员发展计划数的4倍数按前三级量化考核总分从高到低选出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名单供各学生党支部讨论拟列发展对象(详见表三: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前三级量化考核总分汇总表)。

第四级,学生党支部讨论:上述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在各学生党支部支委会上汇报自己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间的表现,支部书记(或辅导员)和学生支委(或支委助理)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学生党支部支委考核表》(详见表四)中的考核细则对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量化考核,各支部结合支委考核平均分根据学生党总支下达给各支部每学期党员发展计划数的2倍数由高到低的大致顺序讨论出拟列发展对象名单。

第6篇

   按照年初制定的党员发展工作计划,以及县委组织部“8531”工程要求,根据我村发展党员情况,总结如下:

   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下,今年共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5名,党员的年龄大都在35岁左右。

   新发展的党员中初中文化的4名,高中文化的2名,文化程度较高,分布较合理,改变了过去发展党员慢,老党员多的现象。

   按照把青年农民、女同志和致富能手作为发展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发展的党员中有致富能手3名,其中有1名女预备党员。

   严格落实县委组织部“8531”工程,保持党员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理性。共确定先进分子10名,其中写入党申请书的8名,重点解决了因支部不健全、久拖不决的先进分子的考察,确定3名入党积极分子,并从中考察2名发展对象,已经全票通过。

   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如对于原来没有并村前的党支部发展的预备党员问题的,由于在并村后,党员人数的增加,原来几个村的党员互相不了解,其中,红一村和红二村之间过去的矛盾很深,而且两村党员悬殊有一倍以上,造成3月2日的3个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没能最终在支部大会上通过,只好延长半年,给党员的发展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预备党员思想情绪大,需要党委多做党员的思想工作,为今后的党员转正工作打下基础。

   

第7篇

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下,今年共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5名,党员的年龄大都在35岁左右。

新发展的党员中初中文化的4名,高中文化的2名,文化程度较高,分布较合理,改变了过去发展党员慢,老党员多的现象。

按照把青年农民、女同志和致富能手作为发展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发展的党员中有致富能手3名,其中有1名女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