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7:29
序论:在您撰写装备制造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加强基础、突出特色”
构建特色突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校交通装备制造类专业涵括了交通装备的设计、制造、维护与运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形成了以交通装备为特色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格局。为保证培养计划的有效落实,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建设的教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在制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时突出适用性、科学性、创新性,注重能力培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细化了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教育4个模块,其学分分配呈金字塔格局,实践及创新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多学科加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在整个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采取行业市场评估、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根据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按照“2.5+1.5”的模式,分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突出交通装备特色,围绕“交通装备施工与维护技能”“交通装备设计制造技能”“交通装备检测与自动控制技能”和三个课程群建立健全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二)“理顺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
构建交通装备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统筹兼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与创新性,合理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级理论知识平台和实践教学、课外活动二级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专业教学体系。理论知识平台由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组成,实践教学平台由实践教学方案和课外科技活动方案组成,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维教学体系。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构建了合理的专业课程群;借助国家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设计、研发、运用、工程建设等相关企业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针对单位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相关课程与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工程背景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
(三)加强教学研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
“交通装备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械设计”“交通机电系统(双语)”“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课程先后被评为校、市、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重点课程群在学校评估中获得优秀,“交通装备施工组织与管理”重点课程群通过学校的合格评估。两年来,进一步深化了这两个重点课程群的建设,制定了合理的重点课程群建设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在重点课程群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力推动下,“交通装备液压与液力传动”“交通装备发动机原理与底盘理论”等课程将创造条件申报精品课程。
(四)贯彻教学改革思想
制定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基于以上培养计划及教学内容的要求,近年来学院组织大量师资力量,在广泛调研和交流的基础上,突破原有教材的束缚,认真制定教学大纲,理顺教学内容,突出交通装备特色。如在“交通装备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液力传动”等设计类课程中增加交通装备的设计案例,在“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床数控技术与应用”等制造类课程中增加交通装备的工艺设计案例,以提高学生对交通装备技术的认知。在制定教学大纲、理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工程机械发动机原理与底盘理论》等21世纪交通版规划教材10部。其中在2007年出版重庆交通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的基础上,重新优化课程内容,于2009年1月修订重印,2009年被确立为应用型高校省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五)强化实践环节,切实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基地建设
1.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全面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集机、电、液、控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环境。精选传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实践和训练;增加先进技术技能训练;补充创新制作。开设机械创新模块、液压传动模块、电控模块、机电综合模块、车辆特色模块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创新教育寓于工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营造课内课外创新活动的平台。
2.广开渠道
切实加强工程实践环节整体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对已广泛采用而教学硬件设施又不具备的先进设备,“硬件不足软件补”,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加强实践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购置教学挂图、模型,扩充了实践教学展示,合理安排学生观摩,教学效果明显。机械工程实践中心加强与企业合作,增强横向联系,借助企业力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了“虚实结合、虚拟仿真、校企合作、以研养教”的新教学法。
3.加强基地建设
营造学生的创新环境和活动条件建设校外基地。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嵌入式技术培养为方向,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指导教师,积极推进创新设计与制作竞赛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培养适应于交通装备类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创新试验区。提出了“课堂—实验室—创新型试验区”的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新理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实践、必修基础实验与选修个性化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得到学习、实践、锻炼。积极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们自主选题、设计、制作,建立学生创新活动与科技制作工作室。每年组队参加“挑战杯”、全国数模竞赛、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竞赛。
(六)规范教学环节
建立过程督导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构建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建立实效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真正做到“开课有计划、调整有论证、过程有管理、质量有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小组组成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规范和检查各个教学环节,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过程督导。
二、教学队伍建设
从整体设计来看,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通用的工程人才。为了确保该计划的成功,关键问题之一是建设一支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工程教育专业化的教师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突出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制度与措施,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健康和谐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形成一支数量满足需求、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科研、教学、管理三大团队,形成了以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以教研系、室为核心的教学团队。他们是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的青年教师培养的摇篮,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在团队带领下,科研促教学效果显著,以高水平的项目为支撑的培养条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和保证。
三、实践效果
(一)创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
以学生为本,采取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培养模式,合理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级理论知识平台和实践教学方案、课外活动方案二级实践教学平台。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将教改成果用于教学过程,从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精神等方面建立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专业教学体系,既保证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术水平高,教改及科研成果丰硕
经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多年的合作和努力,目前在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筑路机械施工与运用、交通建设装备液压与液力传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造、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水平。近年来我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部交通建设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项目8项,横向合作项目9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得和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团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与教改论文58篇,其中EI、SCI、ISTP三大检索收录30余篇,出版教材5部,负责和主研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项。《机械设计CAI》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工科组全国二等奖。
(三)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
目前,国内对产出服务化的分析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所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提高服务水平,顾客在采购产品时获得相应的产品安装调试服务和产品的操作培训,使产品的使用得到保证,对产品品定期维护和检查,保障了产品的正常运行。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一些龙头企业服务化水平较高,已经有向服务转型的迹象。作为机床行业的领头企业,沈阳机床已经明确向服务转型的战略意图,从“工业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东软集团正在逐步转型成为综合性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2013年公司解决方案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经超过60%。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务未来还将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和框架
1.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本文建立制造服务化模式的目标是改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实施制造服务化模式,提高产业的服务化水平,使企业完成服务转型,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沈阳市经济发展。
2.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框架。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即政府引导,产业支撑。政府引导是制造服务化模式的外部客观条件,所谓的政府引导,即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产业支撑是必要条件,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内部服务支撑,使服务嵌入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两者从外部和内部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缺一不可,同时两者互相促进,即政府鼓励生产业支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使政府产业政策得以落实。
三、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建立
政府引导是沈阳市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业支持、助推科技创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制定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各个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吸引和发展产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鼓励专业物流企业为集聚区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和客户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其物流服务水平,深化铁西、浑南和东部集聚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与科技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其科技服务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各产业集聚区以大企业总部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生产业的有效聚集,为其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企业的服务化水平。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专项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双示范区”、汽车产业聚集区、国家级检测平台等项目建设。同时,政府带头,沈阳市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发展以高技术关键类设备为主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率先突破,为装备制造业推动制造服务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主动搭建产业互动服务平台,一方面使装备制造业迅速获得信息、技术、资源等,加快产业服务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产业互动平台,集中各产业集聚区的相关优势资源,进行合理传递与配置,使企业将非核心部分外包,集中精力研究核心环节,最终使企业的生产制造更具有协调性。
产业支撑是指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使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实现升级,将生产业嵌入进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在产业链上游,沈阳市各产业集聚区的科技服务企业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研发支持,使得企业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通过科技企业扩散,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也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产业链中游,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三大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其两大配套产业区的企业,实现集聚区之间的协同生产制造。在产业链下游,以沈阳制博会为代表的会展服务业,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提供展销服务,提高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品牌的知名度,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银企联合,形成金融生态区,提高整个集聚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在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支撑下,沈阳市的生产业也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特点的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开发与应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生产业能够将新技术进行最有效的推广和传播,通过提高生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需求、技术开发需求、新产品的技术需求以及开阔新的市场需求的满足。
四、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实施路径
1.1“两业”协同互动的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市场交易手段来完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活动外部化过程。企业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可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降低经营成本,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①剥离独立出服务部门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实力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的一些服务能力随着企业的壮大而不断地壮大,且服务水平、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在满足了本企业的服务需求后,还剩余较多的服务能力,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这类部门可考虑从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剥离独立出来,成立专业的生产企业。它不仅可以为原装备制造业企业本身提供生产,还能为其他此类服务需求企业提供生产业。同时,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还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②企业服务活动外包形式。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企业终止一些本来由自身内部部门而提供的与核心业务关联性较小的非战略性环节服务活动(如物流、IT服务、会计等),转为运用市场交易机制,引入企业外部的独立的生产企业来提供相关服务,从而降低装备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凝聚力。同时,也扩大了生产企业的业务量,便于其形成规模效应。
1.2“两业”协同互动融合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生产企业逐渐呈现出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的趋势,“两业”的产品特性、组织特征、产业边界等方面逐渐模糊。“两业”协同互动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①服务制造化形式。生产业凭借着与制造业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以及制造业的工业化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服务活动的交付效率、扩大规模,并呈现出大量的制造业类的要素(如:资本密集、流水线生产、大规模定制生产等)逐渐向制造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在这种发展趋势与市场环境下一批主动性强、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开始占据产业链中较高端的位置。这些生产企业不仅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服务,而且也为其他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向产业链后向进行延伸,逐渐形成装备造业产业链上一体化趋势较强的生产功能企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发挥生产业的功能优势。②装备制造服务化形式。与此同时,一些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成长中,自身服务能力、服务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进而逐渐转变为提供生产的供应商,而不再是单纯的装备制造企业,并再次模糊了“两业”的界限。这几种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协同互动模式并非是按照产业发展、经济进程阶段等标准进行划分的,而是可能共同处在同一时期的。在一个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也可能同时包括着剥离独立服务部门、企业服务活动外包等多种“两业”协同互动的市场化模式。同时,各种模式之间也没有优劣之分,每种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企业类型。
2装备制造企业与生产企业协同发展路径模式分析
2.1转型模式:加快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进程根据上述分析,“两业”之间的界限随着产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模糊,呈现出服务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向。具体来说,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有两种形式:①业务主体转型。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供应商转型;②价值链转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抓住升级机遇,逐渐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现价值链升级。实现方法如下:①政府积极引导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进入行业关联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向服务化方向转变,加速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品牌打造、营销策划、网络构建等关键的综合供应商。②政府扶持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挥其自身的品牌、设计、研发、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从单纯装备制造企业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③政府针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项目建立适当规模的专项引导基金,对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困难给予补助。并对于转型效果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给予公开表彰、奖励、推广。
2.2剥离模式: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进行服务活动剥离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专业化经营的趋势,装备制造业企业剥离服务活动是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而漫长的趋势。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专注核心竞争力,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进一步凝聚和培育核心业务环节的同时,可将非核心服务活动逐步剥离。对于自身服务能力强的服务部门,可剥离出来成立专业的生产业企业;对于自身并不擅长的服务,可转包给专业的生产企业,并与之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得装备制造企业更容易集中资源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②政府引导、扶持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提供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更好的为未被剥离服务的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③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功能,引导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主辅分离”。如明确“主辅分离”后的税负,如果高于分离前的,对于高出部分,政府给予适当的减免、补贴。
2.3升级模式:促进生产企业与时俱进,升级换代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实现生产企业与时俱进的产业升级、完善服务体系,会为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政府引导生产企业实施服务业制造化转换。加速生产企业在运行中更好地融入“制造业元素”,促进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帮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的保护,在保持拓展服务活动大规模定制的同时,突出个性化发展。②政府设立适当规模的专项资金,鼓励生产企业进行创新(商业模式、服务界面、服务内容、服务技术等方面)。同时,利用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支撑平台建设,对于列入重大项目建设平台的,从专项资金中按比例给予扶植。③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培育与扶植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
2.4外包模式: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外包顺应国际形势,主动抓住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剥离的的机遇,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外包。具体措施如下:①鼓励各类生产企业在产业组成服务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承担复杂性高的大型订单。②政府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培育本地区生产企业发展,如当本地装备制造业企业与本地区生产企业合作时可减免一定税额。③打造公平竞争的透明市场环境,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颁布的政策,维护经济机构间的信任和政府机构的诚信。
3结束语
加强实训基地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功能强大、设施齐全、服务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真实企业化育人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衡量共享实训基地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
1.发挥区位优势
将实训基地打造成装备制造业的教学中心基于实训基地建成于大同市城区的区位优势,基于职教集团校的发展规模,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我市建立共享实训基地,可惠及四方。以建成后的基地为平台,将会对大同市装备制造产业工人、下岗再就业人员、部队转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挖掘大同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
形成品牌产业研发中心大同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于2009年规划建设,是大同市为实现“经济强市”而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云州街两侧,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园区分为重型汽车及配套区、汽车整装车及配套区、食品制造区、煤机制造区、新材料区、新能源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仓储物流区等8个区,配套设施齐全。被山西省确定为“产业转型园”、“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大同市实现“经济强市”和“转型跨越”的重要载体。共享基地要坚持“三贴近”(基地贴近园区、教学贴近产业、教师贴近车间)的办学思想,鼓励教师结合产业发展生产需要开展科研活动。基地的建设将针对大同装备制造基地的特点,挖掘特色产业,开发特色品牌,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
3.强化现代机电技术教学
形成促进当地装备制造发展的技术服务中心(1)依托基地,加强现代装备制造技术推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地建设过程中将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于现代装备制造技术的推广,对学生及受训人员进行培训。(2)依托基地,加强新型产业工人的培养,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是新型产业工人培养的三个基本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是生产者的素质。(3)依托基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园区已有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公司、陕汽大同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同煤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锐风电(大同)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落地装备制造园区。我市将依托基地对新型产业工人进行系统培训,促进当地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4.师资建设该实训基地的建设
对于我市机电专业教学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对于晋北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意义重大。不断培养和引进师资,扩建教师队伍,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从高职院校中聘请10名专业建设专家和从省、市机电企业中聘请20名企业经营专家,指导专业建设。从合作办学企业聘请20名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岗位技能培养、科研、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基地生产实践情况,结合大同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开发适合指导本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所需的校本教材等,并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标准化培训。在发挥基地实践教学、科技示范的同时,按市场需求,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良性循环与自主发展。
二、基地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基地建成后,将在如下各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1.面向市场需求,强化应用,以培养技能为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级技能人才。
2.面向社会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3.面向本地及周边地区各级各类院校提供可共享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4.面向本地及周边地区各级职业技术院校提供师资培训业务。
5.可不定时、不定期的为当地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转岗等进行培训。
三、结语
(一)严把供应商新增关
首先调查物资、零部件和委外产品供方的产品质量水平、生产能力、交货期、价格以及信誉等情况进行初选并提出推荐名单;然后根据物资、零部件和委外产品的重要程度决定选用一种或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及评价准则,对推荐供方提品的能力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及选择评价供方准则,确定物资、零部件和委外产品的合格供方。一般来讲,QSY公司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了解供应商是否具备这些能力:(1)根据其产品在铁路行业使用的历史质量状况、产品实现的持续能力(产品生产能力、交付能力、过程能力等)、服务(及时性、合理性、技术证件的提供、质量问题的处置响应、顾客要求的满足等)、价格和管理体系建立的情况资料,考虑选择供应商。(2)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首件评审来选择供应商。(3)对供应商的能力进行现场审核来评价选择供应商。(4)根据是否取得有关的认证机构的产品或体系的认证来选择供应商。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对供应商进行调查。QSY公司对既有或新增供方的调查称为供应商注册,通常供应商应满足一定条件才允许注册,即和谐型机车零部件生产型A、B类供方的注册资金应达到500万元及以上人民币,并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其它生产型A、B类供方的注册资金应达到300万元及以上人民币,并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商贸型A、B类供方的注册资金应达到200万元及以上人民币;C类供方的注册资金应达到100万元及以上人民币。二是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QSY公司基于“和谐型机车零部件供应商资质认证评审细则”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管理和组织、环境、安全和卫生、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报价和项目、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过程、不合格品控制、检验及实验控制、培训、售后服务、物流管理等15方面的内容。三是对供应商的首件评审。经过供应商的调查、供应商体系审查、供应商首件评审后,符合QSY公司质量要求的即为备选供应商。但是供应商的选择除了考虑质量要求外,还要考虑价格、信用、管理水平、客户指定、特殊认证要求等因素。另外,同一采购物资的供应商数目应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和供应商的可靠程度而定。一般可以保持2-3家,以保证供应的可靠性并形成竞争,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认真开展供应商业绩评价供方业绩评价
每1年组织一次,每年的第一季度为供方业绩评价的工作时间,对供方上年度的供应业绩进行评估。供方的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供方管理体系、实物质量、售后服务、产品价格、物料供应情况等方面,业绩评价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阶段。输入阶段:评价前应首先收集评价的依据如供方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EHS管理体系等)、产品价格、物料供应及供方问题点(现场审核、专项检查、质量问题反馈等)整改与验证等情况;AB类物料入厂检验不合格的信息及在公司内组装或试验的质量情况,C类物料入厂检验不合格的信息,公司外供方产品的质量信息;售后服务的相关信息。输出阶段:评价后会输出合格供方清单并向供方通报评价结果,根据供方的业绩评价结果,将供方划分为I、II、III和IV共四个等级,划分标准是:I级≥95分,95分>II级>80分,80分≥III级≥70分,IV级<70分。II级及以上供方均为良好级供方,但进入I级的供方才有可能获得公司“优秀供方”荣誉的资格,III级供方为合格级供方,IV级供方为不合格供方。评定为III级的供方通报业绩评价结果的同时,要求供方提出业绩改善的措施,并进行验证。对评价为不合格的供方,当需恢复合格供方资格时需重新认证。
(三)加强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QSY公司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动引入主动退出,另一个是对供方管理办法进行动态修订。每年公司都会根据采购原物料的特点、原物料供应商现状等制订供应商开发计划,并根据开发计划进行供应商开发工作,储备和引入一定数量的供应商,营造供应环境中的竞争氛围,提高供应水平。同时对于合作供应商开展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工作,并根据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通过供方纠正通知书、供方质量问题通报、供应商现场审核等方式督促供应商加以改进,对于符合企业供应商退出标准的供应商在不影响供货的情况下果断退出。实现原物料供应商发展同企业发展的动态匹配。每年都会随着企业内外部供应管理相关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办法例如供应商准入评价标准、供应商日常考评标准、供应商定期考评标准、供应商退出标准、核心供应商评定标准等进行检核和动态调整,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二、结语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始于“十一五”,总量跃至全国第7位,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企业完成增加值902.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4%,实现销售收入3294.7亿元;201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248亿元,2012年达到近9100亿元[3][4]。在输变电装备、农业机械、矿山装备、基础件等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磨机和球磨机、支护高度最大的矿用液压支架、第一套特高压开关和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等一批重大标志性产品和技术装备。当前,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针为: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持续做大做强51户重点企业和20个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壮大“两谷-基地”,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输变电装备、矿山装备、现代农机等8条优势特色产业链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4]。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已初具规模,但同时也存在龙头企业不强,综合竞争力不够。从装备制造产业的全球价值链(GVC)现状分析,河南省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企业目前还不能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在装备制造业GVC中占据有利地位,产业整体价值增值偏低;此外,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成套产品的集成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弱,部分零部件配套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处在劣势地位,竞争力不强。
2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工业设计现状分析
2.1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现状调查
通过对河南省重点培育的51户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考察,包括登陆企业官网,与企业管理层(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邮件访问,获取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现状。从企业网站的招聘信息来看,明确提出招聘工业设计专业的有8户,占15.7%,招聘人数在2人,均是成套设备生产商。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产业的现实状况,即目前河南省有能力生产成套(台)设备的企业虽然都拥有自己的产品价值链,但由于技术差距、品牌差距的存在,价值链的效益不高,产品的研发投入不够,产品外观造型多是抄袭或跟风模仿,对工业设计的投入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非成套设备生产商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零部件配套商,根本不会去关注工业设计的价值。通过网络邮件调查“工业设计的作用(多选)”,调查一共发出153份邮件,共收到131份回复,其中明确回复“不知道什么时是工业设计”的有23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使产品更美观”的有98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使产品更好用”的有32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有16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有15份,认为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有9份。
2.2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工业设计相关数据调查
对企业管理层回复的邮件进行分析,统计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造型设计阶段主要采取的形式、企业工业设计师的岗位规模、学历结构现状。对“企业在产品造型设计阶段主要采取的形式”的统计,由工程师负责的占63.6%;由企业工业设计师负责的占18.2%;与设计公司合作的占11.4%;与设计院校合作的占6.8%。对“企业工业设计师在岗人数”的统计,0人占54.8%;1-5人占28.6%;5-10人占11.9%;10人以上占4.7%。对“工业设计师学历结构”的统计,大专学历的约占34.3%,本科学历的约占65.7%。
2.3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现状
从调研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整体发展滞后,与国内其他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比较,工业设计发展水平远不足以支撑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的转型与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51户河南省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企业中仅有8户近两年在招聘工业设计人员,而其它工程、营销、管理、财务等人员几乎各企业每年都在招聘,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在大多数企业中处于边缘地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工业设计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美工”层面,依然把工业设计与“表面功夫”混为一谈,对于工业设计在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加品牌价值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在成套装备产业链中的价值。(3)企业工业设计人才层次普遍偏低,无法参与或不足以承担企业产品研发的重要任务,在企业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工业设计人员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本、专科层次,几乎没有工业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设计在企业应用的深度。总之,在调查的河南省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企业重技术轻设计,一味地强调技术创新,几乎忽视了工业设计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3产业升级背景下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发展策略
3.1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设计的基础
比较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发展之路有以下共性:一是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二是政府引导,搭建平台,在企业推广工业设计,为企业与设计机构建立合作桥梁;三是通过地方高校加强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积极推动企业与地方院校进行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5][6][7]。目前,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从规模上具备了发展工业设计的产业基础,同时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3.1.1政策基础-行政导向2006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了工业设计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作用。2007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6次提到了发展工业设计。2010年,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在重点推进的八个领域的高技术服务中,排第一位的是研发设计服务,对发展工业设计给出了相关的行政建议。2012年,工信部印发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工业设计,但是,通过在河南省工信厅网站以及文献资料查阅,发现河南省政府部门关于发展工业设计的政策文件还相对较少,政策基础较为薄弱。3.1.2人才基础-高校规模河南省经教育部批准设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9所,近年来部分院校也相继获得了设计学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教学水平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外设计大赛中频频获奖,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但是,跟其他设计教育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以下差距:(1)办学层次有待提高。河南省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办学主要还是集中在本科阶段,有硕士点的高校也不多,目前,河南省还没有工业设计博士层次的教育。(2)培养体系有待改进。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完全照搬国内其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能力不接地气,不符合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要。这是目前很少有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留在河南本省工作,人才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3.2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的发展策略建议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高精尖知识技术的集成载体,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是其发展的基石和原动力。创新活动是创造性、革新性的活动,是目前任何机器都无法代替人完成的活动,人力资本作为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凝结,与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承诺、技术以及思想和健康相关联,对创新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征,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人,本质上是无形资产。如果在现企业个人发展遇到瓶颈或工作缺乏吸引力,会导致员工流失;关键员工若遭遇意外灾难,将会给企业带来重创,人力资本的这种流动性和风险性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组织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同化的过程促进隐性和显性知识的转换,新旧知识的更替,实现组织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的提升。知识管理的成功对人力资本构成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关注于用知识管理流程框架和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测量知识管理的绩效和知识管理的效果,但对知识管理维度的构成,以及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本开发的关系很少。王润良认为人和技术是知识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组织知识管理策略就是在这两个维度上做出选择,但并未涉及人力资本开发问题。Birasnav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领导者可以通过参与知识管理流程,建立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之间的沟通影响员工的人力资本开发态度和行为。尚珊珊则认为知识管理能否成功实施要受领导与支持、企业文化、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实施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从人力资本开发视角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维度的研究将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知识管理过程;二是知识管理平台。知识管理过程一般包括显性知识管理过程和隐性知识管理过程。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说,研发和自主创新能是发展的基石和原动力,人是创新得以持续的内生力量,核心人才拥有的隐性知识是竞争成功的秘诀。王润良,李柏洲等研究发现显性知识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知识创造的源泉来自隐性知识,构成核心能力的知识基是建立在隐性知识之上的。于米,于桂兰通过实证研究也得出“隐性知识与技能是一切显性知识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的结论。Noruzy发现因为独特的隐性知识会给员工带来竞争力和现实利益,促使员工对人力资本开发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本次调研也发现关键员工的隐性知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复杂和创新环境解决问题和做决定时增加了价值。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是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主导新型产品真空清洁机器人关键部件钢带安装,在全企业甚至全国仅一人能完成,而该员工因独占该隐性知识成为真空清洁机器人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来源。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在高科技含量产品大型压缩机制造中,外壳普遍采用的是由高级焊接技师靠经验在工作中一步步地摸索出来分体焊接制造技术,这一创新打破了大型压缩机多年由外国垄断的困局。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隐性知识管理过程是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的知识管理过程维度。知识管理平台一般涉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组织文化。解决问题的路径会影响人力资本开发的效率。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甚至制造过程频繁使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局域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和沟通平台,促进人力资本开发,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Berliant等认为通畅的沟通文化有利于知识创新。Shu-MeiTseng发现鼓励创新、创造和冒险行为的文化与知识创新正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性,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传统的刚性管理已经不适合他们,需要更多的柔性管理。持续、动态、双向的沟通可以鼓励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互相学习、协同工作。鼓励创新的文化有利于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是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开发重要的知识管理平台维度。根据假设1和假设2的内容可以勾勒出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利于人力资本开发的知识管理框架的轮廓: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知识管理由知识管理过程维度和知识管理平台维度构成;知识管理过程维度下有隐性知识管理过程子维度;知识管理平台维度下有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鼓励创新的文化三个子维度。但对于这种结构是否最优,其中某些维度是否可以合并成一个维度尚存疑虑。为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引起高端装备制造人力资本开发的知识管理维度在性质上是特别的。
2研究方法
2.1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取来自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航空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的具有高价值和独特人力资本的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大规模调研,问卷使用包含19个问项的5等级Likert量表,征得企业管理部门同意后,本着自愿参与、信息保密、匿名原则,在工作场所、讨论会和会议上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69份,无效问卷32份,最终有效问卷437份用于本研究。为确保不存在无应答误差,进行了无应答分析,结果表明应答者和无应答者没有显著差异。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查问卷主要由研究对象背景信息和测试问题两部分组成,19个测试问题都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背景信息用来分析员工特征和组织特征,员工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称,职位;组织特征包括组织规模。为增加变量测量准确性,所用到的题项来自成熟量表,对知识管理过程的测度主要借鉴Noruzy等提出的测量指标;对知识管理平台的测度主要借鉴了Denis-en的OCQ组织文化量表以及Quinn和Cameron构建的OCAI组织文化评价量表中的题项,并根据小范围测试结果及测试组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题项。对于因变量人力资本的测量,由于学历只代表显性知识,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实践工作来说隐性知识更有价值。因此,本研究对员工人力资本的衡量借鉴柯江林等提出的测量指标:专业理论知识的丰富度;工作经验的丰富度,专业技能水平。借助SPSS17.0软件和LISREL8.70软件对各知识管理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分析中采用Cronbach''''sα测量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一般情况下,Cronbach''''sα大于0.6即可接受。在本研究中,Cronbach''''sα=0.829,表明内部一致性良好,调查问卷信度很高。为确定知识管理过程维度进行了检验性因素分析。结果说明知识过程仅包含隐性知识管理一个维度,因素分析的解释量为42.614%。结果表明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测量工具由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鼓励创新的文化三个维度构成,因素分析的解释量为53.529%。
3结果与讨论
为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所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维度模型(Model1)和其他替代模型的指数拟合优度,以确保结构因子的有效性。开发的替代模型分别为:将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沟通导向的文化两维度合并为一维度(Model2);将解决问题的路径与鼓励创新的文化两维度合并为一维度(Model3);将沟通导向的文化与鼓励创新的文化两维度合并为一维度(Model4)。测量本研究提出的模型(Model1),GFI=0.924,CFI=0.967,TLI=0.961都超出建议值0.9,SRMR=0.066﹤0.08,因此,所收集的样本数据与本研究所提出的知识管理维度模型(Model1)拟合程度良好。χ2/df=2.863﹤5,表明模型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他替代模型(Model2、Model3、Model4)验证性分析结果也说明所提出的模型(Model1)比其他几个替代模型(Model2、Model3、Model4)更可取。因此,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独特的维度隐性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基础设施中存在独特的维度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和鼓励创新的文化。进一步验证这些维度对人力资本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管理、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鼓励创新的文化这4个知识管理维度对衡量人力资本开发的3个指标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度,经验丰富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假设1、假设2、假设3获得支持。在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开发活动通过知识管理过程正式或非正式地进行着。讨论新开发产品或过程、知识资源使用、分享工作经验、邀请专家指导工作中缺少的知识、在员工中进行无障碍与工作相关的讨论等形式的隐性知识管理过程可以使组织成员获得知识、应用知识,从而提高员工的知识和创新行为,因此,隐性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本创造正相关。结果也说明高端装备制造业是通过解决问题的路径、面向沟通文化和鼓励创新文化的知识管理平台促进人力资本开发。解决问题的路径通常是收集信息、明确问题、找到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确定最佳方案。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这种路径是通过故障管理和品质圈进行的,鼓励员工应用通过经验获得的隐性知识和通过知识库获得的显性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决定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员工参与解决问题的路径可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网络节点间关系越强,节点的相互信任程度越高,对知识流动投入的时间、感情和努力越多,知识流动效果越好。沟通导向的文化可以增强组织成员彼此间的信任,提升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承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逐渐增加,结果是人力资本也得到提高。当沟通导向的文化提升员工能力和承诺时,它与人力资本开发正相关。以鼓励创新的文化为特征的企业提供资源鼓励员工进行与创新战略一致的创新行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为经理和工程师提供空间讨论企业内现有产品或方法来提高创造力和创新,鼓励员工灵活地参与决策。因为创新文化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人力资本开发更可能提高。因此,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鼓励创新的文化与隐性知识管理这些知识管理维度都有益于人力资本开发。因此,在高端装备制造业,设计实施知识管理活动来提升人力资本,关注隐性知识管理过程、建立解决问题路径、沟通导向的文化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是人力资本开发的先决条件。
4结论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