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7 15:17:09

序论:在您撰写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1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

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二、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上课前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

(听写:重叠、均匀、逐渐、触角)。

2、 背诵第二自然段(指名背、齐背)

三、新授: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背诵,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着密切联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详细的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我们随着叶圣陶爸爸一起去学习写“脚”的部分。

1、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形状、颜色;爬;触着墙,没触着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书上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呢?请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填一填

(3)我们已经对爬山虎的脚有所了解了,根据文中所描写的,现在请你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好,指一名同学上台画;

(4)评一评,是否画得准确(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体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描写得生动具体)。

(5)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写得非常细致,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写得细致呢?因为他……(生答后板书:仔细观察),你从本段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抓“注意”一词)

(6)让我们一起细致、认真地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小结:因为作者仔细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课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合作学习(出示课件):

A、 指名读合作学习要求 B、合作学习 C、反馈

(2)抓住“巴”字(老师请一名同学上台,老师演示“巴”这一动作,请一名同学说出“巴”的感受),结合第四、五自然段,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爬山虎的脚就紧紧地“巴”在墙上的。

(3)同学们,你们看过壁虎爬墙吗?大家学了文,又观察了爬山虎,能说说壁虎爬墙和爬山虎的爬有什么不同呢?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呢?根据学生回答,回归第二段“叶尖一顺儿朝下……好看得很。”再问:课后思考题(金话筒)。 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齐读三、四、五自然段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第2篇

1.通过文字了解作者观察到的爬山虎的样子和如何爬的,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

2.抓住“一脚一脚往上爬”这个学生疑惑处,仔细观察后,比较准确地表达观察所得。

3.感受作者长期细心的观察方法,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爬墙的动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聚焦观察习惯

今天,我们就向一位语言大师――叶圣陶老爷爷学习一种本领,学习如何观察的本领。叶老先生说他的写作秘诀之一就是:观察。我们看看叶老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到底观察了什么?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1.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朗读课文,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明确文章的第一段主要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第四段写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最后一段写爬山虎的变化。

2.教师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揣摩词语,体悟作者语言之精妙

(一)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感受细致观察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3~5自然段)

2.叶老观察到这脚长在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板画爬山虎脚的位置。

3.重点抓住“反面”体会叶老语言的精准与生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反面”的味道。

4.除了脚的位置,叶圣陶爷爷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叶老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争取背下来。

5.叶老是怎样观察到脚的位置的呢?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了解爬山虎之“爬”,感受细致准确,用词精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关键词语。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找到的动词,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课件。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当爬山虎的脚,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动作,说明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着重理解“触”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师生合作读文,边做动作,边体会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

5.播放视频资料,直观演示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经过。

6.重点体会“一脚一脚”的含义,与“一步一步”进行比较,体会叶老用词的精准。

7.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语中可以发现叶老一直在观察,且时间很长呢?

2.这一段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3.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不但仔细观察,而且长期观察的习惯。

四、写字指导

1.出示含有本课生字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段。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重点指导:“虎”“茎”“柄”“逐”的写法。

3.学生进行仿写。

五、反观前文,质疑文本构架

第3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方法】

疑、探、展、评、用(五元)教学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一节爬山虎。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植物,谁认识是什么(爬山虎),对,今天我们继续了解这种植物爬山虎,学习《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我要考考大家,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出示卡片)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茎。

师:看来你们生字词掌握得挺好,那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1.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

2.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老师把你们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归纳出了探究提示。

出示探究提示: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一画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句子(包括形状、样子、颜色等)。

2.找到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文中运用了哪些动词?

3.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描写得如此细致?

师: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读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交流一下。把你不懂的地方和组内同学探讨一下。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探,然后小组合探。教师巡视,不懂的地方及时给予帮助。

展 评

学生小组展评(边回答边互评)

第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它的形状、颜色、位置。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嫩红色的。

老师把爬山虎递给展示的学生,让他们边展示,边举起爬山虎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爬山虎的样子。

师:像蜗牛的触角,你见过蜗牛的触角吗?用比喻形象逼真地告诉我们爬山虎脚的样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反面,作者都看见了,说明了什么?

你喜欢爬山虎吗?我们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三自然段,我相信爬山虎的样子一定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第二个问题,他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用了哪几个动词?

师:作者通过触、巴、拉、贴几个动词形象展现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你们向老师做一做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好吗?用我们的右臂作一面墙,左手臂作为爬山虎的茎,左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用我们的手指尖触到右臂上,然后用力的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慢慢地拉着我们的左手臂就贴在了右手臂上。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时候它的茎就贴在了墙上。

师:爬山虎强有力的爪子就像( ),再形象不过了。现在我有点敬佩爬山虎了,你呢?

我想把对他的敬佩之情朗读出来,师范读第4自然段。

你想不想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那你也读读,好吗?

师:爬山虎不仅向上爬,它也向左爬,向右爬才有叶圣陶爷爷第二段的( ),既写出了爬山虎的静态美,又写出了动态美。

第三个问题: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描写得如此细致?

我想知道爬山虎向上爬离不开谁呀?那它与墙有什么关系呢?分男女生朗读它们的关系。

是啊!把触着墙的与没触着墙的对比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作者是一天两天就发现了爬山虎的这些秘密吗?

小结:作者是经过连续的观察才有如此细致的描写,才有爬山虎的变化的描写。我们在平时生活和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仔细观察,并且能连续观察,才能发现更多奥秘。

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生出题。

师补题。

照样子写句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

要是……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篇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观察周围事物。教学本课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语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爬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电脑屏幕显示:爬山虎碧绿的叶子

师:大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你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瀑布一样垂下来。

生2: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碧绿的湖水在荡漾。

生3: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地毯。

师:大家的想象丰富,描述非常生动。我们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叶子的特点的?请你找出有关的语句。大家自由读课文。

师:爬山虎的叶子有那些特点?

生1:叶子新鲜,碧绿。

生2:叶子铺的均匀、不留一点缝隙。

生3:叶尖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你什么印象和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呈现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叶子的颜色、形状,从而感知叶子的茂盛、新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我们大家先来读读课文再说吧。(生马上打开书,边读书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支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象细丝的呀!

师:是不太象。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在第四段找出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其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细丝。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爬山虎的“脚”,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学生思维的火花。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要暂缓评价,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中,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片段三]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师:爬山虎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读课文第四段,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学生读课文,圈画词语,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电脑屏幕显示――主界面上包括:动画展示区,播放爬山虎用脚爬墙的动画;文本出示区,内容为本段文字;移动文本的交互操作区,将相应动词拖入其中并点击观看动画。

学生从文中找出六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触、变、巴、拉、弯、贴,并用鼠标按顺序拖至交互操作区。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步点击交互区文本中的单个动词,观察分解动作,也可以完整观察连续动画。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词语并不是并列关系,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根本前提,合作是探究的某种方式。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

出示爬山虎的全景图,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它生长茂密的样子。请大家仔细看图,在这郁郁葱葱的叶子下面,隐藏着什么?

生:叶子下面隐藏着爬山虎的脚。

师:同学们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请找出描写脚特点的语句读读。

师:请同学说说爬山虎有哪些特点?

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1: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颜色是……

生2: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样子是……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

然后老师让学生画爬山虎的脚,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合作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的过程,理解体会“一脚一脚”。……

[案例二]

师出示课题——《爬山虎的脚》,指导审题。

师:请同学们反复读题。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

生:爬山虎的“脚”。

师:请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关段落,朗读文段,边读边想,跟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发现,如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等等,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反思]

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遵循文章的思路,步步引导,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后者则用直奔重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先研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并在读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学习课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这样设计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吗?显然,这样的设计过于简单了,未能真正触动学生内部的探究欲望。因为,教师仍未完全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自主也只能是浅层次的。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计:

在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后,教师让学生展示有关爬山虎的彩色图片。正当学生被爬山虎碧绿、浓密、生机盎然所深深吸引,由衷赞赏,联想翩翩的时候,教师出示爬山虎的仿真枝条……

师:是啊,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机,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请看,这就是“爬山虎”,我们让它也长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师请学生演示爬山虎长在墙上的样子。学生很快发现它很难“长”在墙上,一脸疑惑)

师(也一脸疑惑):咦,爬山虎顾名思义会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难能把它扯下来。是什么东西在帮了它的忙?

生:是爬山虎的脚!

师(拿着那根仿真爬山虎):假如这跟爬山虎是真的,它的脚一定能帮它爬上这块墙壁了。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几米的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墙上扎根。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你想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

除了“厉害”、“不简单”等等词语,学生大多会说到“神奇”一词。教师可借此词进一步引导。

师: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考察,以便距离接触;查找课外资料,以研究它的生长原理;钻研课文,因为作者的观察与描写都很细致……

师(商量的口吻):看来,最快的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收集到的小资料深入地研读课文了。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课文当中“寻宝”吧。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画图、写旁注……教师来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一起研读,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引导性的,帮助学生疏通思路的话语)。在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急于得到别人认同的情况下,合作探究的时机成熟,师于是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看法,通过多种途径(抓住关键的词句说,画,演等等),达成共识,如有不同见解,要以充分的根据说服对方。在合作探究逐渐成熟之际,教师及时让出讲台和投影仪,让它们成为学生的展示台,从各个角度展示爬山虎脚的“神奇”……

……

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仅互为一体,还互为促进,使小学语文课堂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呢?下面结合教学案例浅谈自己的见解。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观察周围事物。教学本课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语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爬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电脑屏幕显示:爬山虎碧绿的叶子

师:大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你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瀑布一样垂下来。

生2: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碧绿的湖水在荡漾。

生3: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地毯。

师:大家的想象丰富,描述非常生动。我们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叶子的特点的?请你找出有关的语句。大家自由读课文。

师:爬山虎的叶子有那些特点?

生1:叶子新鲜,碧绿。

生2:叶子铺的均匀、不留一点缝隙。

生3:叶尖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你什么印象和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呈现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叶子的颜色、形状,从而感知叶子的茂盛、新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我们大家先来读读课文再说吧。(生马上打开书,边读书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支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象细丝的呀!

师:是不太象。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在第四段找出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其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细丝。

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攻萎了。”(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爬山虎的“脚”,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学生思维的火花。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要暂缓评价,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中,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片段三]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师:爬山虎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读课文第四段,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学生读课文,圈画词语,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电脑屏幕显示――主界面上包括:动画展示区,播放爬山虎用脚爬墙的动画;文本出示区,内容为本段文字;移动文本的交互操作区,将相应动词拖入其中并点击观看动画。

学生从文中找出六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触、变、巴、拉、弯、贴,并用鼠标按顺序拖至交互操作区。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步点击交互区文本中的单个动词,观察分解动作,也可以完整观察连续动画。

第7篇

说起公开课,定会想到教师在课前的精心设计,教学设计一旦确定下来,教师最希望的是学生能按照教学设计做出回答,既使不会,定会努力引导学生,直到达到预定的效果为止。然而,教学设计是预设的,课堂却是生成的。学生在思维上、行动上,常常能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且洋溢着童真童趣的花火;有时甚至会生出些异想天开的新思维、新方法。实际的课堂教学远远要比预设的计划来得生动、活泼、有意思得多。

因此,这就注定了一位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教学机智。能在课堂上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智慧得以充分发挥。

一、高度重视,巧捉契机

一个对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教师定然会明白,课堂上偶尔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很有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随地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

在执教《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一位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许老师,科利亚的爸爸和爷爷去哪里了呀?为什么没有出现呢?由于当时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就愣了一下,马上就把这个问题抛向了学生:有谁知道为什么科利亚的爸爸和爷爷没有出现呢?接着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课文中的木匣是妈妈埋下的,与爸爸和爷爷无关,所以就不写他们了。”

“那为什么提到了奶奶了呢?奶奶和科利亚的木匣也没有关系呀!这又怎么解释呢?”

“那是因为奶奶和他一起转移的呀!”

学生的讨论进入白热化,而教师则在一旁认真倾听,脑子中灵光一闪:“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动脑想一想,爸爸、爷爷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转移,他们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当然是打仗去了呀!”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和科利亚一样都爱动脑筋。我们能从课文中找到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对于这个解答你满意吗?”质疑的同学满意着微笑点头。

“那就让我们一齐读读吧!”

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学生的质疑本在老师的预设之外,如此的节外生枝,可能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然而学生的问题产生于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是一种学习需要,教师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且取得了很好的效应。

二、循循善诱,巧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更需要面对课堂的“突发问题”时,能变“突发问题”为“生成课堂”,使课堂达到不曾预期的的精彩。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完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的以后,一学生提出了质疑:“平时我们都说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为什么作者却说它是一脚一脚住上爬的呀?”这个问题在预设中是放在最后讲的,转而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口味作者遣词造句的一个良好时机,于是就引导学生:“对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马上就有学生答到:“因为它是用脚爬的呀!”“那我们也是用脚走的呀!”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来就有两只脚,爬山虎的脚和我们一样的吗?想想看,说不定你就找到答案了呢!”学生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是一只一只长出来的呀,它长出一只脚就往上爬一步,它长出一只脚就往上爬一步,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两只换着走的。”教师相机引导,“所以,爬山虎要往高处爬,就必须怎么样做呢?”“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对呀,爬山虎就是这样长一脚爬一脚的,你们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齐背背吧!

三、对症下药,巧利用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通常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而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农村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常会学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室后排的听课教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时不时会有学生向后窥视。于是,教师通常会在课前让学生先观察后面的听课教师,然后结合课堂中的小练笔进行写话。

在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正值春天,那天天气极好,上着上着就飞进来了一只小蜜蜂,在窗口一直绕着。这时,平时就爱捣乱的张锋就对着它吹起了口哨,学生就有些坐不住了,根本就忘记了后面还有那么一大排的教师在看着他们。教师转念一想,随即脱口而出:“同学们,睢,我们今天多棒呀,连小蜜蜂都飞进来一起和我们上课呢!它来看同学们是怎样上课的,看谁听得最认真。”课堂顿时了恢复了秩序,在接下来的模仿课文中的排比句写小练笔时,有的同学就这么写到:今天班上的同学听课多认真呀,连小蜜蜂也来和我们一起听课;今天班上的同学表现多精彩呀,连教室后面好几排的听课教师都为我们频频鼓掌……这令听课者不禁叫绝。

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机智地将这个“干扰”转化为学生去听去想的机会,进而指导学生全面、正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化做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