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5:46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进餐礼仪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对于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饮食问题也开始进入社会民众的视野。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首次被上升为中国优先发展的国策。幼儿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健康教育更应从幼儿抓起。由于国内教育机构和家庭对食育这一观念的关注度不足,使得许多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没有得到完整的食育,存在大量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健康教育不仅旨在饮食健康,更应该有良好的就餐礼仪。本文即是在分析思考我国当代社会部分幼儿园幼儿食育现状之基础上,结合笔者目前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幼儿就餐礼仪培养经验,对幼儿园幼儿食育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饮食;食育活动;幼儿就餐礼仪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改善,让我们有注重孩子高品质的膳食结构、营养搭配的机会。尽管由于物质条件匮乏所带来的儿童营养不良等问题逐渐改善,但其他儿童营养问题,如能量过剩、嗜食垃圾食品、饮食行为不良等问题却日趋突出。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在幼儿身心健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上出现偏差,甚至以身示范地养育着一个“小皇帝”、“小公主”,让孩子成为了礼貌修养的“绝缘体”,持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因此,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礼仪不容乐观,亟需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一、幼儿就餐习惯培养的原则
幼儿就餐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学校、家庭和幼儿共同参与和提高的过程。教师和家长们捧到餐桌上给孩子享用的不应只是美味的食材,更应把优雅的餐桌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让优雅的进餐礼仪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一张明信片。幼儿时期正是养成教育,礼仪培养的关键期,良好的就餐习惯和就餐礼仪,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若能在幼儿时就习得良好的礼仪教育,未来孩子也将终身受益。
为了指导幼儿食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于2012年制定和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在健康教育领域中提出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使其受益终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笔者所在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即采用该指南提出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实际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意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等。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可显著提升幼儿饮食习惯教育的质量,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幼儿就餐礼仪培养要求
英国一位家庭教育家说“教育始于餐桌”,我园在开设食育活动中,就把餐桌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关注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更进一步具体开展了大量就餐礼仪的培育工作。教育始于餐桌,就餐礼仪在这里开始。笔者归纳整理了我园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就餐礼仪培养方式,其中对幼儿的实际要求具体如下:
(一)餐前礼仪
1.用餐前,要洗手,手洗干净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手,然后双手互握去拿毛巾擦手。2.致感恩词,感谢小值日生为我们发碗、发勺子、拉椅子。3.就坐时走到椅子右侧坐下然后缓缓转身面向餐桌。
(二)进餐礼仪
1.师长说完“请用餐”,方可进餐。2.食不言,进餐时不交谈。3.播放古典轻音乐,随音乐优雅的进餐。4.一手扶碗一手拿勺。5.吃饭时细嚼慢咽,勺子和碗不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6.打喷嚏不对准食物或人,大臂内侧掩住口鼻。7.不浪费食物。8.添饭时,保证自己碗里和嘴巴里吃完了方可,不能占有食物。9.餐中保持桌面整洁,餐后人走桌净。
(三)餐后整理
1.餐后自主送餐具,椅子归位。2.用擦嘴巾以正确的方式擦嘴(方巾亲亲小嘴巴,两手相中挤一下,方巾变成长方形的啦!两手拿起再擦擦。)3.取适量水漱口,而后水杯轻放回原处。
三、幼儿就餐礼仪培养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总结实际经验,提出一些在幼儿园的幼儿就餐礼仪培养中的具体可行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餐具选用助力就餐礼仪培养
选用瓷碗作为进餐工具。瓷碗本身特点易碎、有重量感,这就使幼儿不自觉地轻拿轻放、小心翼翼,进餐时精力集中。
(二)创设优雅的进餐环境
环境是一个绝佳的隐形教育资源。餐桌上摆放典雅的瓶花,瓷制洁白的杂物盘,小抹布等,给孩子营造一个VIP的就餐环境。我们给孩子一个尊重、优雅、高品质的环境,孩子在这里学到的也将是高雅的文明。
(三)教师榜样示范引导幼儿
喜欢模仿是幼儿的特点。崇拜自己的老师更是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教师有意无意的言行就可能引发孩子的模仿。如果我们教师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幼儿,那么我们孩子将在不知不觉中学得良好的餐桌礼仪。
(四)在食育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要想孩子悦纳刻板的礼仪规则,就要让孩子参与到礼仪的制定中来,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而在食育主题活动中孩子从头参与食物的择、洗、切、制作、摆盘、上桌等,引发食物就是幼儿“小宝宝”的爱护情结,从而自发的思考爱惜粮食;餐具的摆放及对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表达爱的方法。
(五)家园共育―家长进课堂
在幼儿教育中常常有“五天小于两天”的问题,在进行就餐礼仪教育中,如果家园规范不一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现象。所以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离不开家园观念方法一致。
邀请家长以小组形式进课堂,在教授孩子制作简单的食物的同时,家长也在和孩子共同学习进餐的礼仪,从而让家长把我们幼儿园良好的礼仪氛围带到家里去,家园一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食育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在改变,就餐礼仪的教育已悄然渗透到孩子的心里,u渐成为常态化的生活。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教育部门认识到食育对于我国国民的重要性并已经逐渐开始推广各年龄段学生的食育课程,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幼儿饮食礼仪的培养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所幼儿园都会有一整套完整的幼儿食育体系及活动,来帮助幼儿更好更健康的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培养完满的人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Abstract: As the etiquett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able manner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tiquette, does not get the deserved attention. Now, most of kindergartens have developed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to let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it and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and respect arising from observing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to improve children's moral level and etiquette awareness.
关键词: 幼儿;就餐礼仪教育;调查与分析
Key words: children;table manners educa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76-03
0引言
我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在此时侯打下基础。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是在六岁前培养的,所以,从幼儿来到幼儿园之日起就应尊重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幼儿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1相关概念及意义
1.1 礼仪礼仪,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通过人的外在表现,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与场合当中,形成整体的社会规范,进而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学说。其后的荀子,更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明训,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学习和践行礼仪可以与他人更好地和谐相处,宣传和推广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祥和、安定。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一个人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幼儿也是个体,更是国家新一代的希望。幼儿礼仪是人类礼仪的基础,正如人们所说的“三岁看长,五岁看老”,所以应该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礼仪教育的重中之重。
1.2 就餐礼仪就餐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就餐时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以及应注意的礼仪。然而就餐礼仪又包含了很多内容,如:按时间前后分:就餐前的准备和就餐中的礼仪;按不同的用餐种类分:中餐礼仪和西餐礼仪,而西餐又分为3种类型(包括东方型,印度、阿拉伯类型和西方型);按不同场合分:学校餐厅就餐礼仪、家庭就餐礼仪、宴请礼仪、自助餐就餐礼仪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而就餐礼仪正是生活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就餐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乃为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能够充电人生,引导人生。我们应该知道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都是最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顺应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难能可贵的良机。
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简而言之,通常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第二个作用,外塑形象;第三个作用,增进交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都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更会帮助你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礼仪意识和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潜在都资本,成为参与激烈竞争的精神营养,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规范,就能使大家相处得和谐、愉快。从表面上看,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技巧,是艺术;从本质上说,人际交往更有赖于人的内在修养。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言语礼仪,能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能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能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定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现在不少家庭忽视对孩子应有的礼仪教育,导致的不良影响在用餐时表现为孩子只顾自己、旁若无人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知道,习惯对人的影响极大,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的,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
礼仪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也使得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途径
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幼儿园开始重视品德教育,但幼儿园礼仪教育多半以教育活动为主,教育生活化显得较欠缺。幼儿园课程是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幼儿良好的礼仪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
针对幼儿就餐礼仪教育现状问题,我认为幼儿园在就餐礼仪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观察、模仿、示范可以看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如下两条措施来优化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2.1.1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
2.1.2 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我们轮流让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担任小小司仪员,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在班级里放置一块整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利用好社会环境,在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同时必须选择、发掘和利用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有很的深的影响,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把握,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完美结合,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合理的成长环境。
2.2 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3 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可以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提供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就餐礼仪教育,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就餐礼仪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和情景表演的方式丰富幼儿的就餐礼仪认知。
2.4 积极评价,促进内化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遵循强化的原则,采取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们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2.5 家园共步,强化良好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家园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强化幼儿的就餐礼仪。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现实的状况是,“社会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仅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中,学校往往孤军奋战,缺乏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等,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此外,礼仪教育还可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会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3创造条件,提供幼儿实践机会加强就餐礼仪知识教育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重要的环节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为此,我们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3.1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过家家”这个游戏中体验“宴请礼仪”和“西餐礼仪”。让一个或几个幼儿去另一幼儿家“做客”,在幼儿游戏中,老师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引导幼儿遵守礼仪。
3.2 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教师和小朋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教师提前设置好情景,向幼儿讲解情景并让幼儿选择角色参与表演。如教师提前将教师布置成西餐厅,让幼儿选择顾客、服务员等的角色,然后开始表演,包括点餐、用餐在内的就餐礼仪都亲身体会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遵守正确的西餐礼仪。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对使用正确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没有正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予纠正和鼓励。
3.3 任务活动为了使幼儿的礼仪认知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体现,使知行统一,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给幼儿分配“任务”,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如在设置好的自助餐厅的情景下,教师让幼儿完成取餐、就餐、离开餐厅等一系列行为。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并且针对不同幼儿的礼仪问题给与评价。对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使其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并且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遵守就餐礼仪的次数,并使其固定下来成为习惯。
3.4 社会活动让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增加经验,丰富其情感体验。如组织全班幼儿到餐馆内,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既实践已学餐馆就餐礼仪,又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总之,幼儿就餐礼仪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加强幼儿就餐礼仪教育,并提高幼儿的道德和礼仪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晨辉.好礼仪好人缘[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谭洛明,徐红.礼仪与形象塑造[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140-142.
[3]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3,(1):72-74.
[4]蓝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J].生活教育,2006.
[5]碧冷.一生要学会的100种礼仪[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6]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关键词 激励性言行 幼儿进餐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58-02
著名幼儿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好的遗传和好的环境结合才能导致好的发展。幼儿在园进餐是一个集体用餐,用餐习惯好坏将影响到幼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宽松、民主的用餐环境能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泌,消化液的分泌量越多,食欲就会大大提高,而一旦幼儿游乐食欲一切积极、有利于幼儿用餐的因素就有了。所以,老师要为幼儿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的良好进餐环境,同时及时培养和正确的引导。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用餐氛围
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干净、整洁的进餐环境。比如对进餐表现不错的幼儿,教师及时给以表扬,进行适当物质或是精神奖励(摸头\大大的拥抱等)来激励幼儿积极用餐。对进餐中表现不太好的幼儿一定要包容,倘若有孩子不小心把饭或是汤泼洒在地上,我们老师不能不问原因就开始训斥、命令、批评;而要蹲下来亲切问问孩子“有没有烫着?”等,再进询问和批评。幼儿进餐是否有食欲与情绪好坏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要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或做错了事,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进餐的情绪。
二、积极语言和行为刺激幼儿愉快进餐
小班的幼儿喜欢模仿,于是我们就用积极情绪感染他们,利用积极班级氛围进行渲染,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在进餐前,有意识地吸吸鼻子,夸张地说:“哇,今天的菜好香啊,看, 还有海的的味道――紫菜鸡蛋汤,多香啊!营养很丰富,肯定好吃极了” 教师热情、亲切的语气引发了幼儿的食欲,这样,小朋友们也学着我的“馋”样,动手吃起饭来。班里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碰到吃蔬菜时,很多小朋友桌子上就是一片狼藉,老师怎么劝说就是不愿意吃,很有办法的刘老师看到班上喜欢吃蔬菜的豆豆,趁机说:“你们看豆豆,他最喜欢吃蔬菜,他的眼睛就像小兔子的眼睛水汪汪的,手臂好似小小象,很有力量……。”孩子们一听来劲了,都低下头吃起了韭菜。对于幼儿来说,老师利用同伴间的榜样来诱导或是激励,内趋势力动机下也会不由自主习得。班级的老师很有才,根据菜的特点给它们取了好听的名字激发孩子吃的欲望;刘老师很有办法,经常利用利用幼儿爱模仿动画人物的特点,来引导幼儿挑食的孩子。有一次是炒吃猪肝时,班里有小朋友不爱吃猪肝,甚至还哭闹,刘老师就问了几个问题激励幼儿:“小朋友有没有看过《西游记》的动画片啊?” 你认为谁的本领最大?”“那么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呢?” “是啊,他吃了猪肝有了火眼精睛,能够看到十万八千里外的东西,耳朵也特灵,顺着风的声音听辨许多声音等,吃了猪肝它能腾云驾雾……”,听了这些话幼儿,都争着吃猪肝,从此班级的不论卤猪肝、炒猪肝等都是抢手菜。以后班级出现孩子挑食、偏食等问题,我们积极尝试运用孩子喜欢的形象来激励孩子,鼓励孩子尝试吃不喜欢的食物,孩子由开始的不愿意、不喜欢,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孩子开始愿意尝试一点点,逐渐有所好转……,只要老师的不懈努力及孩子的积极配合,就可以保证幼儿均衡营养,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改掉偏食、挑食的习惯。
三、善于利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影响作用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自我为中心,同时自制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如果老师主观性的进行打压,不尊重孩子的兴趣或是表现欲望,只是追求鸦雀无声”的纪律,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对进餐逐渐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孩子,如果是我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又会怎样,如何做才是有效的是严厉的打压还是积极了解孩子内心?鼓励幼儿,启发幼儿帮助树立他们的信心:“我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可以做的更好。体态语比口语更能表达情感,尤其是对幼儿来说,这一方式尤其重要。其主要原因,一是对幼儿来说,直观具体可见的动作比语言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拥抱、鼓掌等等带来的效果却是语言的好几倍。二是幼儿生理的需要,渴望得到成人的身体接触,或许是一个亲吻或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等有助于幼儿得到、并建立初步安全感,消除不安等。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抑制了他们注意力不集中、随心所欲、没有坚持性的习惯。
在这样轻松、和谐的进餐环境中,一个简简单单的个拥抱或是轻轻的鼓掌就会让幼儿备感到老师的亲切、感受到进餐的温馨;同时幼儿也会从无形的爱意中获得了内心的自我满足,此外还可能体验到一丝丝鼓励带来的力量。培养了他们的自制力,促进个性的有利发展。善于利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影响作用,比如孩子在用餐时掉饭菜行为,教师在一旁看见孩子不小心泼洒饭菜,轻轻地走过去摸摸头“小心,不要踩着,小心滑倒”,并立即重新盛一份饭菜,“乖乖好好吃饭”,老师的行为也在无声中提醒幼儿。对于弄脏桌面的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和示范。
因此可见,点点滴滴的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行为习惯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老师激励性言行对幼儿的进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需要家园合力,多使用激励性言语和行为,多发现进餐中闪观点,多激发幼儿进餐的兴趣等,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此外还可以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同时从幼儿心理的角度上将还会影响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及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长江.巧用多媒体激活思维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5).
在活动中我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幼儿进餐不良行为的短片,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孩子的目光未在看短片,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自己玩。提醒了个别幼儿后效果并不明显。在请幼儿讲述短片中的不文明的进餐行为中,孩子能说出比较明显的不文明行为(如:互相讲话、打闹),有些比较细微的细节未观察到(如:进餐时脱鞋、摇椅子)。在归纳了怎样进餐才是文明的之后,就请文明小天使和小朋友一起翻阅、解读文明进餐公约。在翻阅时小朋友坐的是小椅子,我发现有的小朋友离书太远根本看不到书,有的小朋友则偏着头费了很大的劲在看。小天使在讲解公约内容时有的小朋友也听不清。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看不见。”当我调整了一下位子后,问题仍然存在。
接着我用儿歌对文明进餐公约进行了讲解。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比较认真。孩子们真的理解了公约的内容吗?我心里真的没底。活动在幼儿进行文明进餐中结束了。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发现有很多问题存在。首先,在观看短片中,教师没有适当地引导幼儿观看,而是任幼儿自己发展。未对观察得不认真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关注。由于观察不仔细,在后面的回答问题中,孩子们回答不积极,气氛不活跃。其次,在同小天使翻阅解读公约时,由于小椅子摆放的关系,未能照顾到每个孩子,没有营造出翻阅解读的氛围。再次,老师解读大幅公约,只是我说你听的一个过程,没有真正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孩子未必都能理解公约的内容。
怎样才能解决以上的问题,同老师们讨论后,对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调整,对自己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1. 在观看进餐短片时,我蹲在孩子的身边,适时用温和的语言、轻柔的手势引导幼儿观看短片。我发现孩子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能够发现很多细节。在接下来的回答问题中,孩子们发言积极、争先恐后,气氛非常活跃。孩子回答的问题都能说到点子上。
2. 不坐小椅子,改坐地毯。在同文明小天使翻阅解读公约时,我把孩子们分成五组,每组一个文明小天使。五个小朋友一组围坐成半圆共同翻阅。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能看到公约,也能听到小天使的讲解,有了一定的氛围。在小天使讲解完后,我请小朋友自己讲讲公约上的内容。这样,小朋友对公约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3. 我对大幅的公约进行了讲解,使幼儿对公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当然不够。添加文明使者表演文明进餐礼仪,让孩子在小天使的进餐中感受文明礼仪,对孩子的心灵有一定的触动。在接下来的进餐中,我发现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按照公约要求执行,做到了文明进餐。
通过两次活动的不断展示、反思、调整,活动的各环节和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幼儿的自主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规范意识,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首先,我利用日常进餐短片和《文明进餐公约》,形成文明进餐的规范行为准则。在进餐过程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容易被孩子们忽略。短片的播放放大了幼儿不规范的进餐行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能够观察到进餐中各个细节之处,能够辩别出不文明的用餐行为,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随后而来的《文明进餐公约》的出现,归纳提炼出文明进餐规范行为。公约以儿歌配图示,儿歌朗朗上口,图示直观生动,孩子们理解起来更加浅显易懂。
摘 要:幼儿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要明确良好的用餐礼仪能够带给幼儿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打好营养基础,培养起良好的用餐习惯对于他们一生的健康大有裨益。改进传统幼儿园中用餐礼仪教育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并能不断创新教学和实践,结合时展的新特点提高幼儿的用餐兴趣,真正发挥礼仪教育的功效。从实际的幼儿教育经验分析,论证了新课程体系下幼儿用餐的礼仪教育,为广大幼师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培育工作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营养常识;良性循环;礼貌;好奇心;交流合作
一、传统幼儿园中用餐礼仪引导方面的问题
1.体系设置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学龄前的幼儿也开始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压力下,端起课本进行专业学习,所以早期课程教育是幼儿园中幼儿教育的重点,故幼儿园的用餐礼仪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在学校层面历来得不到有效重视,常常伴随着幼儿教师的个人安排,也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体系,所以一个不完备的体系自然就无法真正调动起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这在教育体系设置方面需要进行改革。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和掌握比较肤浅,所以幼儿的用餐礼仪教育需要专业的幼师进行指导才能有效完成。体系设置是和幼师密不可分的,幼儿教师的配备不尽合理,因为有些幼儿园的师资条件还达不到标准幼儿用餐课程开办的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不少幼儿园的老师是中专毕业甚至未毕业,由其他科目的老师甚至食堂阿姨兼职的情况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幼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这尤其体现在非科班出身的幼师身上,无法系统性地讲解用餐礼仪、食物营养等知识,对幼儿用餐程序缺乏科W认识,既无法对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儿童及时开展生理卫生的讲解和情感方面的疏导,也无法做到在幼儿发生食物伤害如食物中毒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等。这些基本却十分重要的能力缺失,都反映出体系设置存在问题。
2.用餐礼仪教育环节的问题
在具体用餐礼仪教育环节,传统课堂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量”,从幼儿园用于用餐礼仪教育的时长和安排来看,排课长度和位置应当更加合理,很多用餐礼仪教育课程被排在了一天当中的最后一节,临近幼儿用餐,表面上看起来与他们的进食处于同一个时段,效果会更好,但处于这个时段的幼儿在经历一整天的玩闹和学习后往往筋疲力尽,不愿意进行相关礼仪教育,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此外,通过大量幼儿园教学实践来看,用餐礼仪教育课程的频率保持在一周三次左右,课时非常少。
3.好奇心引导的问题
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对外界事物敏感且充满兴趣,好奇心比较强,大部分幼师却不能有效抓住这一特点,用餐时间的放任自流容易让儿童养成无法专注于吃饭的坏习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二、幼儿用餐礼仪教育的创新途径
1.均衡膳食,夯实基础
用餐礼仪的架构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即用餐食物本身上。所以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十分重要。幼儿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均衡膳食、平衡各类营养是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膳食健康的创新可以从国外一些实践中获得启发。例如日本,他们的幼儿教育就十分重视各类蔬果的搭配、高品质肉类蛋白的摄入和各型号维生素的补充,启动行之有效的“膳食提高计划”,配备具有专业素养的膳食营养师,全程监督指导幼儿园的用餐工作,让孩子们懂得吃。越来越科学地进食,这在用餐礼仪中也应得到不断的加强和重视。
2.快乐交流,开心用餐
交谈是幼儿快乐的源泉。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生活的时间中,教师掌握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幼儿用餐礼仪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积极引入适当的共同就餐模式,让幼儿充分交流,并把交流上升为礼仪。因为在交谈中,孩子有了倾听对象,一番倾吐后,孩子们心情愉悦,伴着食物飘来的阵阵香味,让幼儿食欲大开。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表扬那些和自己及其他小朋友互动的幼儿。破除自我封闭式的进餐环境,让幼儿结识更多小伙伴,收获友谊和快乐,真正让“礼仪”的核心“礼”,变得通人情,变得可交流、可感触。
3.卫生用餐,扎实常规
幼儿生性好动,接触外界物体较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细菌、病毒等沾染。从小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将终生受益。用餐礼仪要教导他们养成餐前、餐中、餐后的良好就餐习惯。老师们可将习惯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如进餐前三字经:好宝宝,吃饭啦。一双手,搬椅子。先如厕,再洗手。握小手,静等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就餐习惯。
4.家园共育,习惯持续
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为此幼儿园、幼师和家长要有效沟通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将幼儿用餐礼仪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家长做好榜样作用,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让孩子感受到用餐必须是在餐桌上做的事,并能和家人一起愉快地享受用餐时光。家长和老师一起引导孩子,对孩子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习惯同步培养,认真对待幼儿用餐礼仪教育,切实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他们的兴趣,孩子们的兴趣有了,积极性提高了,饮食的效率也随之提高,更加喜爱文明用餐、礼貌用餐、健康用餐,体质也渐渐转好,带动成长的其他面,构建起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将良好的礼貌意识和健康认知根植于幼儿的内心深处,这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幼儿用餐礼仪对他们的健康和身心发育都十分重要,幼儿园和老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新课程体系下更多探索创新途径,真正惠及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中午十一点时,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幼儿餐厅,还没进门孩子们就自觉地开始排队。看到孩子们有序地排队取菜、熟练地使用公用餐勺、取到食物后安静找座位就餐。我感觉星光园的孩子就餐礼仪太棒了,个个都讲文明懂礼貌。站在我身旁的星光幼儿园保教主任张主任介绍说:“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就餐礼仪,班级老师可是花了许多心思和功夫的。”幼儿园的孩子需要遵守的就餐礼仪是什么呢?张主任介绍了以下三条:
一、正确使用餐具,文明进餐
学会用不同的餐具盛取不同的食物,排队前去餐盘区取好一只食盘,轮到自己取菜时应用公用的餐具将食物放入自己的食盘之内。用餐时不随便讲话,离开餐桌不留残渣。可是在自助餐活动才开展时会见到以下现象:
案例:浩浩小朋友直接用手拿了猪仔包,还嫌这个小了,换个大的;文文小朋友直接用自己的勺子舀罗宋汤喝,舀了一口喝一口;顺顺小朋友边吃西瓜边说话,把汁水喷到对面小朋友的脸上等等不文明的现象。
为了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不同餐具、懂得文明进餐,老师们纷纷在班级里设置了角色游戏“自助餐厅”,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餐具的使用要求及方法,潜移默化养成进餐礼仪。
二、懂得排队,学会等待
吃自助餐时首先要懂得排队,不插队。还要学会耐心等待前面一个小朋友取好食物。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孩子却做不到,特别是中小班的孩子。
案例:3岁的妞妞喜欢吃鸡翅和牛肉,她看到好吃的食物摆在面前,忍不住一下子插到队伍的最前面了。后面的队伍立刻有些乱了,几位小朋友喊了起来:“不许插队,不许插队!”值班的杨老师看到这个情景赶紧拉妞妞到队伍的最后,一场插队的风波才平息下来。
这些镜头也被值班主任及时拍了下来,有的班级就会运用镜头回放活动形式,请孩子们看看、找找自助餐活动时不文明的行为,自己纠正自己,让文明用餐礼仪进一步内化。
三、合理安排饮食,营养均衡
每次自助餐活动前老师都会讲解各种食物的营养,强调要求幼儿在选餐时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合理控制自己的食量。
案例:壮壮是个超重的小男孩,他就喜欢吃鸡翅,取餐时老师又一次提醒他先吃一些蔬菜,鸡翅不可一次吃很多。壮壮心里还真明白呢,他吃了不少蔬菜和水果,只吃了2根鸡翅。
关键词:幼儿;生活礼仪;培养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国内外诸多科学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德育素养、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应从培养幼儿生活礼仪方面入手。
如何开展培养幼儿生活礼仪的课题?我们拟定从这几方面进行培养,如,来园礼仪、离园礼仪、来园整理、洗手礼仪、进餐礼仪等。通过儿歌说唱和律动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养成乐于助人、互相谦让的好习惯,并让幼儿养成文明有序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我们也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接触和学习文明生活礼仪。
一、开设生活礼仪区域,学习礼仪
开学初,我们在班级内设立了生活礼仪区,为幼儿提供学习生活礼仪的材料,幼儿在区域中学习了《小小手》《进餐歌》等儿歌,幼儿们通过儿歌的学习,学会了如何洗手,如何排队;学会了如何吃饭,饭前需要做哪些事情以及饭后如何收拾碗筷等,生活礼仪的学习让幼儿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懂得了文明生活礼仪。
二、教学活动中体现生活礼仪特色
本学期,我班在教学活动中将主题课程与礼仪课题研究相结合,开展了众多的生活礼仪课程。如,通过开展常识活动《迎春花儿开》,让幼儿懂得走路要轻轻的,不能踩到小花小草,要保护花草树木;通过开展语言活动《一起玩》,让幼儿知道在外面玩要懂礼貌,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通过开展语言活动《自己吃饭真能干》,让幼儿懂得自己要独立进餐,进餐时不讲话,要保持桌面的干净;通过开展音乐活动《儿童节》,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的生活礼仪。
三、精心布置生活礼仪环境
环境就像一面镜子,它既可以折射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将受到有益的熏陶。
1.设计生活礼仪教育环境
在幼儿园外墙饰的设计上,我们制作了“乐学礼仪”,让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就仿佛进入礼仪的殿堂。楼道里的“礼仪墙”选用了许多图文并茂的成语故事,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或来园、离园的时间里,感受生活礼仪的熏陶。
2.在各班级的活动室内开辟礼仪教育主题墙
老师们开辟了礼仪教育的主题墙,“我是礼仪小天使”“礼仪小明星评比”等等,让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中,逐步养成规范的言行。
3.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制订了教师和家长的礼仪行为规范,老师们从我做起,做孩子们的礼仪榜样,并引导家长提高礼仪教育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活动中。
四、创编幼儿礼仪操,学习生活礼仪
运用律动儿歌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开展。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他们进行生活礼仪的培养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大家都知道,小年龄的孩子最喜欢唱歌跳舞,因此运用律动操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育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时候,我们创编了律动操《找朋友》;在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的时候创编了律动操《高兴见到你》等等,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你好”,就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养成了文明礼貌的习惯。
五、开展家庭生活礼仪教育指导,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除了平时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外,我们还进行了有关生活礼仪问卷调查,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和家教能力;开展小班年级组的生活礼仪讲座,请家长走进课堂,开展“西方用餐礼仪”等活动,学习一些有关西方国家的生活礼仪知识等。
总之,开学以来,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孩子们能主动地使用礼貌用语,安静地进餐,用餐时能做到“三净”,初步学会了排队等候等。相信通过今后不断的努力,孩子们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实抓好礼仪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引导幼儿形成礼仪习惯,是我们将要继续进行的工作,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勇于实践,礼仪教育一定会在我园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小红花图书工作室.幼儿礼仪教育.新时代出版社,2011.
[2]弟子规.1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