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07:06:46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课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G62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98-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遵循这一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都把阅读教学尤其是课文赏析当成中心工作来做。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无论是哪种体裁,在语言上都是意韵优美、各具特色的。比如,诗歌的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散文的言近旨远、语言优美;小说的情节动人、语言流畅……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就一定能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获得极大的美的享受,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不同的文体,不同的章节,语言赏析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段选择相应的语言赏析的教学策略。那么,小学语文语言赏析的教学策略都有哪些呢?
一、指导学生赏析优美的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很神奇的。有时候,看似平常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就能够传递深远的意义,造就奇妙的意境。入选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时光积淀的文质兼美的短文。这些短文大都是一些大家的佳作,文章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尤其是在遣词造句方面更是应该成为小学生学习课文、模仿写作的范例。因此,可以确定的说,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的是词语优美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绝不能轻易地放过这些绝佳的教学机会。从文学体裁看,不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根据其表现主题的形式、方法的不同,优美词语的使用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但是不管文学的样式如何,在赏析词语的时候都要考虑作者的情感、态度,都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仅以诗歌为例,小学语文课本里选取的古代诗歌都是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的,这些诗歌在词语使用的技巧上自是不必多说的。在诗歌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这些活用词语的范例的赏析。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的时候,我就抓住“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中的“铺”字,引导学生赏析这个词形象地把夕阳斜照的情景写活了。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赏析了诗人一改前人的悲秋之气,尽情抒发了对江景的赞美之情。
二、指导学生赏析巧妙的句式
我国的语言文字历来是很讲究句式的变化的,这是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就有骈文和散文之分。一直到今天为止,很多文章在句式的选择、运用上都还是很讲究的。比如说诗歌,如果是古代诗歌的话,那么相对讲究音韵的和谐、句式的整齐;如果是现代诗歌的话,则在这方面的要求要弱些。再比如说散文,散文通常会以生动的语言取胜,所以相对小说而言,散文可能更加注重句式的选择与运用。有的散文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散文句式则参差不齐,体现了一种错落美。所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文体的特点,并以此来指导赏析,这样才能做到指导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我就特地把“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拿出来引导学生做赏析。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只是感觉这个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可是要让他们说说好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经过指导,同学们明白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正是排比句式的使用,使得文句显得对称工整、音韵和谐、气势强烈。
三、指导学生赏析传神的修辞
所谓修辞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修饰,也就是在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利用多种修饰手段,使语言文字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的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种修辞都各具特色,起到了很好地修饰作用。因为有了修辞方法的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因此而生色不少。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的是这样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对于这些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应该把它特别地指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关于修辞方法的教学,语文老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理论、概念上的讲解。因为这样往往会给学生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对比手段去进行赏析。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语文老师在进行修辞教学时,应该坚决避免凡是赏析都由老师包办,或是让学生把教学参考里的赏析范例抄下来苦背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在学习新的修辞时,先由老师对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再由老师示范赏析。等到同学们对这种修辞手法有了逐步的了解后,再由同学们自行赏析,而老师只是进行补充、评价。在引导学生进行修辞赏析的时候,我经常引导学生先对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改写,把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改写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办法,同学们往往会很容易的发现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和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不同之处,也因此更好地领会了修辞手法之于语言优美、传神的妙处。
四、指导学生赏析表现的方法
如果说修辞手法是使句子变得更加优美的话,那么,文章的表现手法就能使文段乃至整篇课文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的紧凑、合理。这些结构谋篇的手法是应该为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们好好地借鉴、模仿的。关于这些结构谋篇的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注意得不够,尤其是那些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对于结构谋篇往往没办法顾及。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就要适时地帮学生指出来并且引导他们进行赏析。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表现手法进行赏析,久而久之就会对文章的结构谋篇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话,他们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与引导学生进行修辞赏析的方法相同,在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赏析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对比的手法的。比如说记叙的顺序,我们知道记叙的顺序通常有三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在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赏析时,我们就可以把不同记叙的顺序的特点与效果进行比较。
小学语文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本文赘述的只是其中常用的几种。随着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还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策略。但是不论如何,小学语文老师如果想要很好的践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定的话,就必须认真研究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选择相应的、适宜的策略。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文赏析的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一、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的辩证思考
作为一线的教师,对传统小学的语文教学有比较科学的认识,那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谓的传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对待传统语文的教学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对其精华之处应加以整理发扬,对其不足之处则要加以调整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即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在“文道统一”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文双基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应重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都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当然,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强调智育,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课堂中学与教的关系没有摆正,学生更多地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体现;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严重分割,造成语文课出现了成为语言文字训练课或者是政治思想教育课的倾向。
二、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走进课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得成功,情感因素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文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才能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有利条件。
1、上课开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尽快走进课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精心设计开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更何况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因此,上课一开始就可充分利用并发掘这些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如《秦兵马俑》写的是古代文物,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教师可在上课开始告诉学生要组成一个旅游团,老师当导游,带学生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这样设计,体现了语文课堂生活化,缩短了时空差距,拉近了学生与课文、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学生以游览者的身份置身于兵马俑之间,就可唤起他们迫切想学课文的情感。学生有了迫切想学课文的情感,他们就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求知的活动中。
2、上课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得到求知的满足。要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接收课本上“静止”的知识,教师必须创造使小学生乐于学习的环境,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的外部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过程,尝到求知的乐趣,得到求知的满足。如教学《麋鹿》一课,教师在学生理解字词之后,让学生再细读课文,并把书上的插图简要地勾勒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麋鹿。这样,通过阅读、观察、想象、描述,学生不仅能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主动探求有关麋鹿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 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自从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保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小学语文的文章内容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文化价值越来越高,所要求的能力也随之增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找到文化价值与教学设计的结合点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母语,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逐渐加快,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含量越来越大,一些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例如,《倔强的小》等,这些爱国主义文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优秀历史,继承中国的优良品德,而一些科技类文章又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勇于追求的品格。
二、小学语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强调文化内涵
在新课改下,我国教育部所编制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是经过一系列文化认定程序审查的,因此大部分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找到文章所讲述的文化内涵,并使之与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保证语文课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珍珠鸟》一课,这篇课文通过作者与鸟的亲密接触来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说明信赖的珍贵价值。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诚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祖先们就把诚信作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重要标准。而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通过珍珠鸟的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曾经与自己为伴的小动物,并且以此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诚信做人。
(二)分析课文文化价值
小学语文课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并不是单一的,它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体现出了地理、历史、数学等多方面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并且找准课文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使之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展现出来。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课,这一课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小司马光如何运用聪明才智勇敢救人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司马光是一个十分著名的人物,他编辑整理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教师可以在讲述该课时简要介绍一下司马光的历史和贡献,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实现课文文化创造价值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挖掘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并且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再创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西部建设者不畏困难与挑战,以顽强的毅力修筑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光辉事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发扬坚韧不拔的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时刻谨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不断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与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
(一)文化价值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师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往往会对课文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往往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选择的。此外,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保证课文文化价值的完全展现。由此可知,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它能否得以体现将关系到整堂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说,文化价值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是文化价值得以传播的保障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语文课文更加注重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是课文的文化价值实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节,为了保证课文文化价值的实现,教师必须选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向学生展示课文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只有这样课文的文化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文化价值与教学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直是教学的主要环节,语文课文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课文的文化价值要依靠教学设计来实现,而文化价值又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和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就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并找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桂玲.分析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4):46-47.
[2]李聪华.小学语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教学处理[J].新课程・小学,2014,(9):157.
[3]王焱.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J].读写算,2012,(13):244.
组织学生预习有三个方面有积极任用: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预习是学生在没有老师具的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材教材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上也更主动、高效。预习是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于教学深入开展。那么小学生如何预习语文课文呢?
一、读
即读课文,俗话说:“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四遍交朋友。”读通课文,带着问题读书,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做到精妙处多读,文章写得精妙的段落,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非常重要,只有读得正确、通顺、流利了,才能在课堂上披文入情,深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圈
指导学生在认真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建立一套标注符号,标注符号必须简明醒目,意义明确,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而定。不同内容在文中加作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词语用“-”,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以用“=”,并认真思考,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注
给课文加批注,文中的一些生字通过查字典把正确写法批在一边,难以理解的词语的注以释也可以批注,过渡句、照应句、中心句等都可以批注还有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受就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问
即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学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由大进。学生在困惑的地方提出问题,课上就会倾听或与老师、同学讨论,排除疑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
即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几句简短的话概括下来,想想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能力。
六、理
即理清课文的述顺序,看课文的按什么顺序写的,或分几部分写的,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领悟作者的布局谋篇能力。通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小学语文习有几点值得注意:
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踮一踮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习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习时要具体,要符合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习题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展性。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少成由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学生初次不接触习,不仅对习语文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习的习惯和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问题,来逐步养成学生课前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习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阅读量;现状
课文的阅读量是指课本中文章的阅读数量。教育部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量作出了明确规定,这种硬性的规定是为了给小学生的语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记忆力强,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是掌握语言的不二途径。但是语文课标只提到了课外阅读量与背诵量的标准,对小学生课本阅读量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不仅使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无章可循,而且造成了我国目前不同版本的课文阅读量的参差不齐,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文阅读量的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1.阅读量参差不齐
虽然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从它们发展的各个阶段来看,课本中的课文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新课标课本编入这么多阅读文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技巧和基本的写作能力,另外还可以起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量越大,对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帮助也就越大,但这并不是说阅读量越大越好,还需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2.阅读量安排的不合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所以阅读量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逐步增大,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在文章内容的深度上增加了,篇幅加长了,并没有较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量。没有体现在阅读量安排上的循序渐进性。
3.阅读量只是书本数字
无论是课文阅读量还是课文阅读量甚至是背诵量,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数据,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达不到的,并不是说,规定的标准有些过高,而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技巧上下功夫。
二、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1.加大对小学生课本阅读量的研究
现阶段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年段的课本阅读量上都不相同,有时还相差很大,像统编教材和新课标课本阅读数量相差就非常大,那么究竟安排多少课文数量是科学合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需要我们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个标准来,这样才能规范目前的教材课本数量。
2.教师灵活把握课文的阅读量
在目前还没有制定明确的课本阅读量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灵活把握课文的阅读量。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学习方法各有千秋,所以教师千万不能一刀切,要跟据学生的特点,合理把握课文的阅读量。教师要掌控好教学进度,在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灵活地有层次地给学生设定课文的阅读量,阅读量的大小要分层次,要科学合理,既不能让学生只局限于少量的篇幅,视野狭窄,也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惧怕和厌烦的心理。
3.保证学生阅读量的具体措施
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关键在于教师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1)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具体到阅读上,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快速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抓关键词、关键句等等,不一而足。学生掌握方法后,还需要在阅读实践中进行巩固后,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影响阅读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期培养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背诵一些典范文章,学生背得东西多了,在阅读时对熟悉的内容就会很快跳过去,阅读速度自然会提高;其次要让学生多练习对文章梗概的写作,这不仅会使学生熟悉文章的间架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触到类似的文章时能很快抓住文章的整体。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小学生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切不可以儿戏置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地设定学生的阅读量。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把理论上的阅读量落到实处。本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能从小就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储备知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探究.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
[2]王贺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76-81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教学,有效调节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插图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中插图的关注绝不会少于对文本的关注。而且,更多的学生会主动的注意到课文对应的插图,甚至会在插图中按照自己的方法和理解进行涂鸦。相对于文本的学习,学生就显得比较被动,更多的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因此,充分利用好课文的插图,能够投学生所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语文教学平添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展示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是最好的道路。一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兴趣盎然的紧跟老师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更多的老师在课堂导入阶段煞费苦心,故事、儿歌、游戏等各种激趣的手段层出不穷,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课文我们却很难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其他的导入方法可能不合适或者重复的使用极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这时,插图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导入资源。插图可能学生事先就比较熟悉,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插图与学习的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而不感觉到生疏和困难。
例如,在《少年闰土》这篇可课文的教学中,文章中有一副闰土在西瓜地里的插图。教师让学生看插图,并提问:“想想这个图中的少年是谁?仔细观察这个少年,你能够从他的动作和表情看出这个少年有什么特色?能不能借助这幅图简单的解释一下,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位小人物?文章中哪些段落是写有关这幅图上的事情,文章中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写了闰土的几件事情?读读课文,把他们找出来。”这样,通过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同时将整个文本的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导引,积极的进行其他内容的探索,从而将整个课堂完全调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欣赏插图,使情境更形象化
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展现的美妙境界,深化了解文本的中心。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文的体裁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区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制宜,因文章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境。而课文的插图是与课文完全匹配的,利用起来势必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例如,在《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同学展示课文中那个老人的插图:清晨,一位老人在树林的椅子上安详的坐着,她正静静的享受这清晨带给她的美好,清新的空气,鸟儿的歌唱,舒适的阳光,多美啊!真是美好的一天。但是恰恰这时,一阵似锯床腿一样难听的小提琴声打破这一切的美好,破坏了这难得的美。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猜猜这位老人会怎么做?看看这幅图,通过这位老人的表情你能猜出什么?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答案吧。”通过对插图的讨论,同时和学生一起感受这幅图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美好和宁静,让学生在这美好的情境中体验,享受。又问:“当这种美好的情境被打扰,同学们体验到了失落,但是却不知道图中的那位老人究竟会做出什么反应呢,会不会和我们一样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迫切的想知道那位老人的反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从课文的学习中化解自己的疑问,加深课文的理解。
三、品读插图,让课文更加丰满
课文中的插图都是根据课文内容而配上去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反应,同时由于图片相对于文字而言,更具想象力,还是课文内容极好的延伸。因此,细细的品味课文内容,感觉意在言内,却用意犹未尽,以此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的进行咀嚼,加深课文的理解。
例如,《最后的战象》这篇课文的插图:一头全副武装的大象在村民的簇拥下,缓缓的离开村庄。这幅图极其感人。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积极的认真的进行品读:大象满身戎装,脖子上系着白色的布条,腿缠黑布是什么原因?大象要离开喂养他的村民,离开生活的村庄是为了什么?大象眼角为什么含着泪珠,村民为何要如此盛情的让大象离开?既然大家舍不得大象走却为什么村民还要送它走?……从大象的眼神中读出大象的心理世界,同时通过村民的动作和行为感受村民复杂难舍的心理状态。这样一幅看似简单的插图,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丝毫不比文字逊色,使课文显得更加的充实。再如,一首古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自有其艺术魅力,短短的十几个字就能勾勒出一幅极具美感的画面,这相对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这篇古诗的插图中,阴雨蒙蒙,花团锦簇,一幅美丽的三月美景,而李白却孤独的站在江边,根本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两眼只是痴痴的望着逐渐远去的白帆。在教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并提问:“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色?你感觉怎么样?看完美景之后,我们再来看李白,你觉得他怎么样?他的表情向你透露出了什么?”美景只是短暂的让作者感到欢愉,对孟浩然的不舍却充斥着整个心灵,再也没有心情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了。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是对这个内容的一种扩展,让学生更加的接近作者的心灵,进行灵魂的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插图虽然没有文字的直接,但是却能“无声胜有声”,适当的加以利用,让课文更加丰满,能够激活课堂。
四、利用插图,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文中的插图都是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具有美的艺术,同时也具有文字所难以表达出来的美。在利用课文插图时,要让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的展开想象,挖掘插图中隐藏的故事,读懂图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让其插图具有生命力。将插图读活,挖掘出插图的意蕴,积极的发挥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课文中的插图为学生的思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任由学生想象的驰骋。
例如,陆游的《示儿》是自己生命之烛即将燃尽时的呕心沥血之作。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心中难以忘却祖国大好河山正在遭受分裂的灾难,他告诫儿子,自己死后一定要将胜利的消息告诉自己,如此的拳拳之心,感天地泣鬼神。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那短短的几个字所透露出来的博大情怀呢?其实插图就是很好的协助手段。在插图中:满头白发的陆游躺在病床上,眼神里满是不甘与无奈,但是却并没有放弃,握紧的右拳是作者驱除鞑虏的决心。这时通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病床前,陆游对儿子吩咐了什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一段对话,大家认真的想一想,将这些组织成语言,和大家一起进行分享。”通过这个画面,一个个语段逐渐形成,是学生思维的精华,同时也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使文章的学习得到必要的升华。
总之,插图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延伸,让文本更加的“丰满”,也能有效的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预习;思维能力
问题的提出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但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环节,学生宁可花时间复习或多做练习,也不愿进行预习,即使少部分学生有预习,也是轻描淡写地“翻书式”行为,预习的被忽略导致学生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而教师尽管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也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教师无法从学生的预习中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是对于口头布置的课文阅读预习任务,学生大部分都不能自觉地完成,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预习环节不但没有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学生往往因为一知半解而不再认真听讲,最终导致知识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教师和学生都更关注答案,却忽视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答案的累积”并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成答案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才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因此,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使学生解答问题时不再依赖于记忆中的“答案库”,而是靠自己的大脑理性地思考。由此可见,如何让答案的生成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储备知识,而且还可以形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预习学案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制定课前预习内容,使预习任务“具体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文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认识,西方哲学也一直关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可见,语言的学习过程与学生思维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的认识过程用图形的方式可视化地表征出来。在语文课文预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各个知识点层面深入挖掘知识,使预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不再停留于以往的“翻书式”预习方式。同时,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从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自身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而且,由于每位学生完成的课前预习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预习思维导图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文预习中的应用活动分析
在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课文预习实验中,以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年级3班的学生为实验班,该实验班从2012年12月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课文预习。从采访该实验班的任课教师得知,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语文课文预习任务通常为阅读课文两遍或者抄写生词,在这种预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学生并不能独立地获取课文的主旨、中心思想等比较深层的知识。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后,学生能够从写作背景、字、词、句、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去学习课文,而且能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试图解决问题,甚至能从预习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采访可以发现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时,找不到思维点,不知道该从哪些维度进行课文预习,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渐渐地形成了课文预习的思维导图模式,到了中后期学生基本熟悉了思维导图的使用,还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下面结合学生作品分析基于思维导图工具的课文预习学习活动的四个阶段,包括学生如何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预习活动,以及教师在预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第一阶段:开始阶段(2012年12月)
由于在PETA项目开始之前学生并没有使用过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文预习,他们表示不知道该从哪个节点切入,课文预习不完整,思考角度狭隘,无法进行知识扩展与延伸。图1是学生对课文《童年的发现》一文所做的预习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包括词、词语解析、内容和段落三部分内容,其中词和词语解析属于同一个知识节点的内容,知识的完整性、扩展性和层次性都没能体现出来。
第二阶段:熟练阶段(2013年1月~2月)
从第一阶段的作品中,教师发现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效果不显著,于是建议学生从写作背景、字、词、句、各段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七个方面进行预习。基于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式,学生预习有章可循,进而逐渐养成了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习惯。图2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文预习思维导图模式。
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式对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进行了预习,有的作品中学生就写作背景、字、词、句、各段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七个维度进行思考,字的学习中包括多音字、易写错字和易读错字;词的学习中包括近义词、反义词和好词;句分为好句和重点句。同时,还写出了各段段意,文章来源,全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以及中心句。作品内容完整,知识之间具有层次关系,可拓展性强,而且提供的例子准确典型。
第三阶段:个性化阶段(2013年3月)
从开始实验至2013年3月,学生每学习一门新课都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经过两个多月的预习活动,学生已能熟练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并能开展个性化学习,学生在预习中不再拘泥于教师提供的思维模式,而是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作图。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已掌握的知识点可以不展示在思维导图中,他们能够进行知识拓展,通过查找资料去发现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并将拓展内容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另有些学生在课文预习中产生了疑问,便可绘制出一个基于问题的思维导图,并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创新阶段(2013年4月至今)
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预习。部分学生能灵活使用多种思维工具,能在学习中将多种思维工具结合使用,同时,学生对课文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预习中的应用反思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采访得知,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从而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并对遗漏点进行知识补充。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全盘灌输、一视同仁的思想,应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差异,进行个别化辅导以及个性化教学。
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思维导图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以记忆为主的认知形式,使用思维导图后,学生的学习以理解为基础,并加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促进知识交流共享
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师都会让学生先展览各自的作品,发现他人以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时,能够进行查缺补漏。部分学生对作品进行汇报讲解,其他同学可以对其提问,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
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文预习,使预习活动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在动手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预习中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寻求新知,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具体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并用图式去同化和接受新的知识,能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知识点,深化思维,使学生形成对自我思维过程的良好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