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5:08
序论:在您撰写姓氏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根据《BP能源统计2014》,该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的47.9%和43.2%。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8%和13%。近几年中东的石化产业依赖丰富的天然气副产NGL快速发展起来,目前是世界第三大乙烯生产地区。但随着中东地区在发电、海水淡化、石化等产业天然气需求急速增长,可用于石化生产的轻烃资源也出现供应紧张的趋势。中东地区虽然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预计2015年该地区将出现天然气短缺,过去靠低成本原料大肆扩张的发展模式也将面临挑战。尽管面临NGL短缺,中东地区的石化工业采用液体原料仍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未来几年中东地区的乙烯产能仍然保持增长。2014年中乙烯产能约3200万吨/年,比上年增长约6%,乙烯产量约为2840万吨,比上年增长约9.2%。在原料面临短缺的情况下,中东地区石化生产商开始将目标原料转向液体原料,如Sadara公司将采用约一半石脑油一半乙烷作为原料。采用液体原料一方面是基于原料可获得性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中东地区针对北美乙烷裂解大规模发展后,世界橡胶、苯系产品等供应将出现短缺做出的调整。沙特的大型石化企业还进一步提出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将在未来生产出更加丰富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占领世界石化市场更多的领域。如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埃克森美孚公司在Jubail合资成立橡胶公司,将生产丁基橡胶、EPDM橡胶、SBR、聚丁二烯橡胶等产品;Sadara公司和陶氏化学成立的合资公司,从陶氏获得13项技术的授权,将生产包括PE、环氧丙烷、橡胶、乙二醇乙醚、胺类、异腈酸酯、多元醇等产品。
2.美国石化行业业加速扩能
美国石化行业继续依赖页岩气开发产出的NGL快速发展乙烷裂解及其下游产业。2013年,美国石化产业受制于中游乙烷运输设施。2014年,部分管道建成,中游瓶颈部分消除,石化产能增加加速,并出现一定的过剩。2014年,美国乙烯产能约3100万吨/年,产量约为255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3%。美国的石化行业目前正处于井喷式增长中。根据美国《化学周刊》统计,2014年拟在建的乙烷裂解项目达11个,预计到2017年增加产能约1038万吨/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仍在不断上升,而中东天然气资源面临短缺。此消彼长,美国石化产业增长的势头在未来将可能超过中东。但是从长期看,美国乙烷和乙烯产能均过剩的情况下,上下游争相出口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美国的乙烷产品今年将有大量商品出口到欧洲,可能导致美国国内乙烷价格上涨,而乙烯产能过剩则会对下游产品的价格起到抑制作用。美国国内的化工产品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增长速度较慢,石化产品增长速度超过美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其过剩的石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产品销往欧洲和新兴市场。从目前形势来看,受地理位置影响,美国下游产品未来首选目标市场是南美的新兴市场,其次是亚太地区。
3.欧洲转换原料谋求生存
欧洲石化产业受困于原料和能源成本高昂。根据美国IHS公司的数据,欧洲石化行业原料成本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45%,用电成本是美国的2倍以上,天然气成本是美国的3倍。该地区2014年仍然陷入关闭产能的危机中。2014年欧洲地区乙烯产能为2300万吨/年左右,产量为1940万吨左右。北美页岩气产量增速过快,过剩严重,有望在近几年大量出口。欧洲石化行业已经开始裂解原料的轻质化。2014年英力士公司首先宣布,计划在北美和欧洲裂解装置之间架设“虚拟乙烷管道”,将北美乙烷运送到欧洲加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也打算改造其位于英国威尔顿的烯烃装置,用于加工从美国进口的乙烷。北欧化工与美国公司签署了为期10年的乙烷供应协议。美国过剩的乙烯原料还包括LPG(液化石油气),2014年出口到欧洲的LPG价格大幅度下降。欧洲2014年已经加大了北美LPG进口量,一些沿海的灵活原料装置已经取得较好的效益。欧洲裂解装置的原料有60%左右为液体原料,预计2015年原油价格将在较低水平波动,可大幅度降低欧洲裂解装置的成本,对欧洲石化工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中国甲醇制烯烃快速发展
我国石化产业的原料成本较高,但之前受高油价影响,蒸汽裂解产能没有扩张,多个蒸汽裂解项目延期。2014年采用甲醇为原料的多套MTO、MTP装置投产,是近年来该原料路线增长最大的一年。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约1940万吨,乙烯产量约为1800万吨,其中甲醇为原料的产量约占5%,2015年随着新投产的7套甲醇制烯烃装置稳定运行,该路线的乙烯产品所占比例将有明显提高。石油化工路线的蒸汽裂解装置进一步寻求轻质化,将LPG中能够用于裂解的加以利用,也有企业考虑进口北美的轻烃资源。而2015年原油价格预计处于低位,石油路线的石化产品盈利空间有望改善。
5.油价下跌利好化工行业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目的通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各种智慧化手段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缓解、消除城市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赋予城市空间更丰富的多维感知性,减少城市居民因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美好的发展。
1.2智慧城市智慧化的具体表现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逐步改变着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使得城市体系中的诸多因素被更加清楚的认识、辨析、判别和处理,促使城市运作过程中将更多的对自身运行的规律有所把握。以此达到城市运作更加高效、精确、便捷的智慧化目的。城市的智慧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全面感知
通过物理城市空间内部无处不在的传感、遥感装置,构建城市的感知网络,全面、透彻、实时的获取城市运行的数据。从而对城市运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②深度融合
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网络通信系统的深度互联与融合,使得城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频繁、有效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系统,或系统中的个体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③协同运行通过信息的高效获取、处理
以及高度集成化的信息实现了共享,减少了资源利用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利益相关的各方可步调一致的采取相应的行动,加强了系统、个体之间的协同性。
2徐州城市智慧化转型的必要性
紧跟世界、国家的脚步,徐州亦把城市化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根据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徐州市域总人口95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6%,预计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达到1000万,城市化水平预计达到58%。徐州以苏北“老工业基地”著称,在以往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各种有毒的废弃物,占用绿地等破坏生态资源环境的代价,为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伴随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降低了城市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徐州城市化发展方式急需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健康的“智慧化型”进行转变,以和谐、智能、方便、节约、生态生活为宗旨,为城市居民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城市的智慧化转型是提升徐州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必然选择。
3徐州城市智慧化转型的科技保障
科技的发展是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在《智慧城市之路》中曾指出“智慧城市就像是一台电脑”,没有当前的信息技术作为后盾,城市的智慧化发展便等同于无米之炊。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技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徐州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365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形成较为丰富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7家。2013年,徐州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达8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总数达196家,其中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8家,科技服务平台16家。2013年8月13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宣布:徐州列入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计划,标志着徐州市现有的科技环境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向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升级的条件。在科技大环境的带动下,徐州城市进行智慧化转型所需要的感知、网络通讯及网际融合等基本硬件基础设施也已初步具备,如:
①感知网络
近年来,徐州以传感器、自动识别、条形码、遥测遥感、卫星空间定位等为主的感知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外,中国矿业大学与市政府合作成立了“感知矿山”的国建重点研究实验室,对带动当地的感知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新一代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便于实时、全面的掌握城市运行、发展的状态数据,直接推动了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感知、互联互通。
②网络通信技术
(一)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分配的问题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向集体指导的做法,应做到既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也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在对F小学语文教师L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尽管L老师具有了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的意识和行为,但仍可以看到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分配的问题:第一,什么时候教师应该去指导学生?第二,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应多久?第三,到底是集体指导还是个别指导?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评价的问题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更多地表达,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这样的过程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给与学生有效的指导性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的意识。然而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些,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忙”: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忙于做自己学习卡片上的内容,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三)个性与共性的把握问题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但是,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对于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之间往往会形成矛盾:第一,教师放大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展。第二,教师忽视学生的共性学习,过于关注个性化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却忽视了重视学生的学习差异,重视学生的“各显其能”,以至于让学生走向“特长发展”,而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一般性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共性的东西却被教师给忽视了。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备受青睐”。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带来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并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习小组人数的问题,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学生小组的分配,或者采取“自由组合式”,或者采取“分层自由组合式”。
二、适应个性化教学的教师行为文化的影响因素
(一)固有的教学思维
1“.教师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教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不想放弃其权威和尊严的地位,不想放弃教师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不愿意真正去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此外,也出于关心学生,担心学生出错,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以及学生的思想发展,形成“学生们常问自己:为什么老师要我们做那些作业?为什么上课要认真听讲?为什么爸爸妈妈和老师总要求我们要考那么些分数?”
2.教师关注共性的思维方式
个性化教学则强调关注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选择性。由于教师在集体化教学思维的影响下,教师更愿意关注共性的内容、学生的共同学习和基础性学习,因此,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的共同学习上,而对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或者拓展性学习以及学生的差异性学习方面,教师常常是疏于指导和引领。
3.集体化教学思维
由于集体化教学思维,教师关注固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来,学校的学生座位都是“秧田式”排列的,但面对小组合作学习,面对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往往显得“手脚无措”“、无所适从”。
(二)文化习性使然
一方面,教师习性具有正向作用。习性是人们文化的“钥匙”,能打开文化这把锁。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习性能为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形成个性化教学所需要的教师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教师习性也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比如,F小学某教师由于教学习性使然,几次三番不能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接受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和行为,一直到最后自己明白和领悟才进行个性化教学行为的改变。
(三)考试文化的强势存在
“延续了千余年的考试文化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面对考试文化,需要对学生的考试负责,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正如在F小学一个从事27年的语文学科L老师访谈时被问到的:“您认为哪些因素在影响您的个性化教学?”语文学科L老师说“:我认为中高考的指挥棒片面地追求高分对个性化教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个性化教学中,我们会全面地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培养,尊重差异,重视能力。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往往会干扰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强势存在的考试文化在不断地考验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判断力,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发挥,以至于在这样的考试文化的背景下,学习的选择权也就无关紧要了,“因为考试已经帮教师和学生选择好了。”
(四)大班化教学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跟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调查发现“:从不互动”的比例为7.5%“,很少互动”的比例为22.6%“,有时互动”的比例为41.5%,“经常互动”的比例为28.4%。另一方面,大班化教学不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指导。这在F小学美术教师S老师的访谈中也可以得到体现,对于问题“您认为哪些因素在影响您的个性化教学?”S老师说“:来自大班额化教学的限制。以F小学为例,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就算分组讨论也人数太多,最少也有40多人,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和关照到学生的个别化。”
三、个性化教学教师行为文化重建策略
(一)推进小班化教学
在访谈中,参与访谈的教师都谈到了班额过大的问题,52.3%的教师认为大班额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较大”,46.7%的教师认为影响“非常大”,3%的教师认为“无影响”。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国大班化教学普遍存在。实际上,在小班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小组内和小组间学生的交流和共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还提升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人际交往的双向互动与多向交流。总之,通过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推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促进教师行为文化的重构。
(二)校长的引领
1.校长需要具有个性化教学理念
在开展个性化教学中,校长作为首席应该具有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包括具有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为其学校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2.校长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领导
一方面,校长领导教师学习个性化教学理论,并鼓励教师在学习个性化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校长为学校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进行服务。
3.校长具有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愿望与能力
校长需要具有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愿望。因为当前我国还没有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参照,所以校长需要不断学习个性化教学理论,不断研究个性化教学理论和实践。同时,校长还需要具有个性化教学的能力,从而提高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实效性。
4.校长需要将学校的个性化教学与家庭的个性化教学结合
社会、学校和家庭作为教学的三个不同的教学场所,是学生接受教学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因此,要求校长不仅能领导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家长在学校以外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推进社会教学、学校教学和家庭教学的三位一体,为学生的个性教学创造一个立体空间。
(三)考试文化的纠正
在F小学对于“您觉得考试对您的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大吗?”的教师调查中发现,考试文化与个性化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关系,90%的教师认为,考试文化对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具有较大的影响。既然考试文化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极力去纠正考试文化的负面影响,积极去规避考试文化所带来的危害。具体来说,需要正视考试文化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并努力改变考试文化,去构建评价文化,重新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制度和评价行为,从而形成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教师评价文化。
(四)还给学生选择的权力
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正如在F小学进行教师访谈时,教师所指出的那样“语文学科进行尊重学生的差异和选择难度大。第一,学习任务的分层。教师要对每一堂课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层,分为好的、差的、中间的,进行保底任务,进行基础性学习和挑战性学习。第二,学习时间上分为长的和短的课时,在阅读区域,更好的内容从整体上进行分更多的层次。对那些不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第三,开放空间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另一方面,还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力也要凸显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不同的个性和差异进行选择自己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任务—完成和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只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帮助和指引的作用。
(五)促成教师个性化教学品质
1.教师需要具有个性化的人格品质
第一,教师自身需要充分认识到形成个性化人格品质对开展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形成和培养自己的教学个性,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教学个性品质,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第二,加大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权力,转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权威为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权力观。
2.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品质
在当前的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创新是当前比较受到重视和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中之重。因为教师才是课程的实施者,才是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推进者。
3.形成教师开放的教学心态
新课程实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师生的个性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语文教学要尽快突破樊篱,开放语文课堂,让学生生命潜能爆放出熠熠生辉火花,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自主选择,弘扬个性
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不能搞“一言堂”,直接把结论塞给学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要抓住疑点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争辩中获取真知灼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敢于向权威或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在讨论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多向互动,尊重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尊重时,才能把聪明充分地发挥出来。7至14岁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进入高年级后,更是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为了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在语文课堂上非常尊重学生,尽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以学生意向为教学导向。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心中的想法成为教学的资源,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但他们说想“演一演”,我采取了他们的意见。结果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他们不但能演现代话版的,还能演文言文版的。经过几个学生的表演、评议之后,全体同学都对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故事时能脱口而出且讲得生动有趣。同时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互提问题”,形成课堂互动。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就说:“我考考大家……”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就说“我请教大家……”学生在其间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喜的,从而语文课堂实现了多向互动合作。
三、自由展示,彰显个性
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许多超乎老师想象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要从自己的“圈套”中解脱出来,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审视孩子们的创造火种,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并帮助他们收集火种,点燃成功的火炬。在语文课堂上,我喜欢站在讲台旁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学生在讲台上展示着自己。因为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给他们一个舞台,便会给你许多的惊喜。
从事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一个思想基点。这个基点既涵蕴着文化建设的基本特质,也规划着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它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点上,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潜久远、广博深邃,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新绎、内化为国家本质和民族性格的基本方面,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十报告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关叙语中,明确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观点显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所起作用的肯认。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文化资源值得重估和鉴用,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道文化等。在这些文化资源中,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一直占据着国家文化和士人文化的中心。民本文化是指以民为邦本、辐射民生基本需求为模式构筑的文化体系,其核心要义是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也就是说,治国平天下需遵循爱民、贵民、富民、教民的基本方略,形成以勤政为民、忧系天下为主要内容的民本思想。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孟子的“民事不可缓”、贾谊的“民为万事之本”等主张,都突出了对民心、民时、民事的重视,视民为治国安邦的根本。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文化的描绘与追求也很显明。《礼记》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其中有许多关于人生仪节、器物制度的论述,而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尤为引人注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种理想主义的描绘激起后世对理想世界的无限憧憬和不懈努力,并一以贯之地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历程中,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以理想国度为最终价值目标、覆盖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理想文化体系,成为引领各族民众前进的精神旗帜。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的这些思想特质,构成国家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士大夫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方向和行为轨则,希图以自己的心性修养和行为努力为实现大同理想社会、成就个体德性提供坚定可靠的内外保障,并最终使士大夫文化和国家文化融为一体。尽管有国家层面的不同努力和士人集团的积极作为,然而中国传统社会里的这种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却只是部分的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已经实现了的部分文化目标,被当作思想珍宝承传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时代因素;没有实现的,则在人们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叹惋,由此也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并辗转成为当今国家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追求。我们所说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吸收、融注已经成为国家本质和民族性格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那些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中还未曾变成现实的文化目标,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条件把它们变成现实。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可以穿越时空的烟云,成为当今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点、实践准则和追求目标。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继承并发展开来,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展示有其生动而具体的过程。需指出的是,从古代到当代,关于民本文化和理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有较大区隔,即便是在不太长的时间段,这种内涵亦有可能呈现出不同侧重。然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勤政为民、小康社会、大同理想等——一旦被确定下来,它就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我们可以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赋予这种精神内核以新的考察视角和衡量尺度,以便这种文化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不显得保守僵硬。更何况在关于大同社会理想的描述中,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内涵也正是现代社会孜孜以求并力图使它永久保存下来的珍贵社会因素。这种社会因素并不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出现断裂或被弃置。当代中国社会,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就在于以天下为公的作为,为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安居乐业的外在环境,特别是对于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需要给予更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关注和帮助。这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必要职责,也是当今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当代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是一脉相承的。这也表明,只有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核,文化建设就会有可靠的思想根基和行为着力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内涵之一就是以新的时代眼光对仍具有时代意义与发展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复兴,这种文化复兴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思想基点。
二、文化建设要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
当今时代,海外华人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执着于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对中华文化的宣扬起着种子般的扩散作用。尽管身在国外,海外华人的生活世界很多时候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教育、习俗、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留有中华文化的痕迹,表现出他们对于故国家园的依恋与期待,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浓缩成对于故国家园的精神渴望。即便到了今天,这些方式与情感大多依然顽强的保存在他们的内心之中。因此,我们的文化建设,不仅要现代性的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亲情般地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为他们寻找、重铸、创造中华文化之根,建构共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内涵上具有多义性、交叉性和跨时空性,但它们始终建立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之根上,如血缘宗法系统的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仁者爱人”的仁爱文化、“正谊明道”的谊道文化等。这种文化之根对人的影响是多重的,它往往渗透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成为人的精神性格和行为指向的内在构成。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的影响较为特殊,它既能确定自我血缘宗族关系,又可以找到情感施发的落脚点。其实,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大而扩之,可以延升为地域文化、华夏文化;小而凝之,则可以内聚为返祖归宗观念、个人身份认同意识。因此,海外华人认可家庭文化和宗族文化,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支撑这种文化的地域文化、华夏文化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华人对待中华文化之根的这种态度,折射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肯认,表明他们在异国他乡希图找到一种属于自身文化归属的精神渴求。这种精神渴求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的迁移显得弱化,相反还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趋于强化,如遍布华人世界的家谊会、华乡会、形式各样的华夏教育等。此外,新形势下大陆文化建设的幅度、方式及其内涵所指,对于海外华人的精神吸引亦具有重要影响。换言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究竟如何展开,是华人世界关注的文化课题之一。海外华人固守中华仪规、积极投身家乡故园建设、为国家发展贡献新知、为祖国统一大业进行文化交流等举动,实际上都可以纳入到整个中华文化建设的大氛围中来。在华人世界中,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希望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民族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他们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程度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主动维护祖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另一方面,国家的建设成就和政策主张也通过海外华人的言传身教散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海外华人为祖国繁荣富强、民主进步所做的努力,实际是海外华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象征,反映了海外华人普遍存在精神渴望。海外华人的这种精神指向,要求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对此作出及时呼应,大力加强具有家庭文化、宗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的国家文化建设,筑就可供精神栖息的文化家园,形成能给心灵安慰和力量支撑的精神港湾,使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在中华民族这面旗帜下,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身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从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力量和作为华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归属感。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也需积极创建有利于海外华人精神表达的文化机构和文化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也意味着当今的文化建设,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之根的养育与护持,更要注重国家文化实力的整体提升,让海外华人在中华文化的不断进步中找到精神的依靠和自愿贡献的精神源泉。在关于华人贡献的评价上,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华人离开祖国,他们就不爱国了,或者说爱国的成分减少了。应当指出,华人对于所在国的身份认同并不影响华人的族性认同。只要他们心系祖国家园,为国家的繁荣进步有所作为,他们都是爱国的。在各国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一个人的贡献可以跨越地域和国别的界限,单纯地以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作为是否爱国的依据,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实际上,许多在国外的华人所做的贡献并不比在国内的某些人要少。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圈,中华文化之根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华人文化之中,在大陆文化和海外华人文化之间表现出民族和文化基础之上的高度认同性,也表现为一种精神的互相依托和支持,这其实也是家国文化的一种呈现。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使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也指向海外华人文化,让华人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显明其中国元素,为华人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空间。
三、文化建设要展示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互动
文化建设除了以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现海外华人的精神渴望为着力点外,同时也需着力于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实现交流互动,在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充分吸收、融合其精神特质。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曾成功地吸收、消化和融合过印度佛教文化中有益因素,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现代以来代又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尤其是,使之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理论的基本构成。它们已成为中国整体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同样,西方在古代也融汇了希伯来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亚西文化,在近现代也吸收了中华文化,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入了西方文化之中,成为西方文化世界的重要资源。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较以往更为频繁。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要在顺应世界文化历史发展的整体交流互动中,以民族文化建设为主体,充分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充实中华文化的主体内核。同时,也要发挥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质,积极主动地影响他国文化,提高文化自身的软实力。世界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文化的总汇,具有几个鲜明特点:
其一,共同的文化本质。世界文化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别文化,但这些国别文化都反映了文化的某种共通本质,都是人类自身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念集合,都是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生活方式的观念反映,都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验总结。
其二,具有多样性。世界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其实在于各国文化所独具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增添了世界文化的整体意义,也显示了国别文化的独立价值。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感知,可以细分为城市的政府形象、经济形象、人文形象等。作为主观感知,城市形象植根于城市文化,换言之,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涵,而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因此,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要素的显影,城市文化要素特征越明显,城市形象的区分度和识别度就越高。不难看出,打造优异的城市形象的关键在于强化城市文化的内涵建设。跨文化传播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处于不同文化情境的文化群体交换信息的过程,而正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个文化群体在解读另一个文化群体传播的信息时,容易产生偏差、扭曲、缺失等问题。毋容置疑,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必须具有足够的跨文化敏感度,以此重构城市文化要素,传播易为目标受众感知并接受的城市形象。在米尔顿•班尼特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中,人们对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差异的认知经历两个阶段,即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又进一步细分为拒绝阶段、防御阶段和差异减少阶段。人们在拒绝阶段对本族文化以外的异族文化持有否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往往是由跨文化传播的途径缺失或方式不当所造成。当跨文化传播使异族文化的进入不可避免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跨入防御阶段。出于本族文化优越感,人们会对异族文化加以诋毁。可是,当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发现异族文化优于本族文化时,就会出现文化倒置现象,即推崇异族文化、贬低本族文化。通过跨文化传播者的努力,人们会更为理性地看待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且更愿意发现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减少阶段。
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由接纳阶段、文化调适阶段和文化融合阶段组成。接纳阶段顺承差异减少阶段。正因为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异族文化实现了,异族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被视为认知世界的另一种工具或手段得以接纳。接纳异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本族文化体系进行添加和补充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文化调适阶段。文化调适成功的标志是人们不再区分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而是对融合而成的文化具有归属感,这意味着人们进入对跨文化传播完全自省的状态,达至文化融合阶段。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归属于民族文化的城市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困难的过程,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成败。为了缩短、乃至跨越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让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快捷、更顺利地进入民族相对主义阶段,弗雷德•卡斯米尔提出了第三方文化建设的概念。所谓第三方文化建设是指,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与目标受众在感受文化差异后,不是采用依赖定势思维否定对方、回避、敌对等消极策略,而是将文化差异化为交际动力,以为前提,传播者依据对目标受众的交流需要、习惯、偏好等要素的认知,凭借积极的传播策略与目标受众协商,建立起介于双方文化之间且可以被双方理解和尊重的第三方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文化建设过程中传播策略的运用旨在防止文化特权的出现,即双方对比文化的优劣,处于劣势一方接受优势一方的文化,同时,避免落入文化适应的误区,即传播者为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对本方文化进行本质调整。综上所述,基于城市文化归属于民族文化,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的相互关系,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入手,秉承第三方文化建设的理念,探究符合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策略,以确保传播的成功率和长效性。
2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
做好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传播怎样的城市形象”,“如何传播这种形象”和“传播的效果如何”。因此,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可以相对应地从定位策略、操作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2.1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也就是说,随着传播过程的推进,其目标定位应该体现出阶段性差异和渐进式变化。合理的目标定位应当基于准确的内涵定位,只有这样,以内涵为核心的外延定位才能配合目标定位,为逐步实现成功的城市跨文化传播创造条件。
2.1.1目标定位策略
所谓目标定位,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从全面了解目标受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民族文化背景入手,据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传播意图,按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确立传播目标。根据第三方文化建设理论,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可以分为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目前,顺德正处在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但是顺德“半城市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吸收科技、人才、文化和生产业方面的高端生产要素造成了障碍,同时,顺德城市形象的国际辨识度偏低,目标受众对这类城市往往表现出高离散性和低接近性。为此,顺德在城市升级过程中应该结合目标受众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定位策略。
2.1.2内涵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内涵是多维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概括:第一层面为管理层,主要通过城市各级层面的行政、管理、执法等公共行为体现出来;第二层面为物质层,主要涵盖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各种实体与虚拟表征;第三层面为思想层,主要指城市的文化传统、市民素质、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这三个层次的内部诸要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内外力的作用对其重新组合或更新升级,可见,城市形象内涵是可以塑造的。为了推进城市升级,顺德提出了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目标,即通过城市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为人才聚集创造良好环境,为创新社会管理开辟道路,推动顺德发展全面转型。基于这一目标,可以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进行意向性构建,采用城市DNA立项、城市形象立义和城市文化释义的内涵定位策略挖掘顺德城市形象的本质,提升其辨识度。只有当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透析出城市形象内涵,才能累积强有力的传播源,对外产生清晰的影像投射,也才能与目标受众的总体感知形成文化交融,在共建的第三方文化中勾勒出预期的城市形象。
2.1.3外延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外延是指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记忆和认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内涵解读容易产生偏差。为了避免错误解读的发生,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立足于城市形象的内涵,把握好城市形象外延定位。以顺德为例,在外延定位策略上,首先,要对目标受众的抽样调查,即向调查对象展示预设的城市形象,并在互动交流中收集他们的解读疑难,以判断他们是处于跨文化传播的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还是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提炼便于目标受众感知的城市形象要素特征,生产出利于目标受众记忆的城市形象符合标记;最后,向调查对象展示完成定位的城市形象外延,并通过分析他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评价以及到此城市出行、投资、工作、消费等意愿倾向,判断他们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度高低。
2.2操作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操作以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内涵定位和外延定位为导引。作为操作主体,城市的政府、商企和公众各具功能。因此,制定出操作策略就是要协调好三方的功能,形成合力,为与目标受众共建第三方文化,在文化共融中向其传播高保真、易识别、受欢迎的城市形象提供保障。
2.2.1媒体先导策略
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媒体是城市形象内涵的承载与传递工具,是城市形象外延信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而言,媒体在目标受众的三个认知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具体而言,在整体认知阶段,目标受众正是通过媒体初次接触到传播中的城市形象,并在媒体传播组合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对其加以关注,产生获取更多、更详细信息的欲望;在迁移认知阶段,目标受众会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评价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若其评价倾向正面,就会激发出接受的尝试意愿;在融合认知阶段,目标受众在媒体的导引下,以尝试验证其评价的准确性,若其验证与评价相符,就会促成其对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的全面接受。基于上述,顺德政府应该对媒体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先导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其策略可以体现为:在整体认知阶段通过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收视率高的媒体传播顺德的城市形象标志和城市形象口号,借助专门类别媒体进行顺德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人文形象的言语叙事与图像展示,这样,就能以广度宣传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方式促使目标受众从“知道”向“了解”形成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合记忆;在迁移认知阶段积极利用媒体的互动性,有效引导目标受众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的正向解读,力求做到与预设的顺德城市形象外延相符,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行为兴趣;在融合认知阶段向目标受众重点报道双方政府间、商企间和人际间交流的成功事例,引发其对双方城市文化交融的感知,同时,有针对性、有时间性、有计划性地交流信息,激发更多目标受众参与有助于烘托顺德城市形象的第三方文化建设。
2.2.2商企跟进策略
商企是城市形象塑造最重要、最活跃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与坚实基础。从角色分工上看,政府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设计者、原则制定者和方向管控者,而商企则是这种总体设计的践行者。研究表明,利益交换是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始与持续的直接动因,而利益关联越密切,则越有助于己方城市形象在对方城市公众具象认知中的美化与优化。政府在媒体先导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已经为目标受众构建了利益期望,商企自然应当积极跟进,将利益期望转化为利益交换,以满足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具象认知中各种假设的验证需求。根据顺德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顺德商企理应制定与媒体先导策略形成前后紧跟、步调一致的跟进策略。“顺德制造”一直以来都是顺德商企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集体品牌。为了支撑目标受众在整体认知阶段对顺德城市形象形成的符号记忆,顺德商企可采用整合媒体策略加大“顺德制造”商品在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品牌宣传力度,以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并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在目标受众消费群中树立起“顺德制造”的良好口碑,实现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号记忆向对“顺德制造”的共同价值追求的正迁移。随着这种正迁移的强化,顺德商企应该在迁移认知阶段适时地推出招商引资、招贤纳士的商业推广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目标受众全面真切地了解顺德政府为政的公平与效率、顺德商企经商的诚信与进取,以促进其以资金投资、技术转让、智力支持、合作研发等方式参与到“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来。在平等交换、利益共享的交际动力学原理指导下,顺德商企可以优先将“顺德智造”商品优先投放到目标受众所在城市,并施行配套的优惠方案,以此在融合认知阶段逐步将顺商文化发展为目标受众完全接受并乐于共建的商业文化,成为其具象认知的顺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
2.2.3人际强化策略
城市内部公众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所谓人际强化,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在融合认知阶段大力推动其所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人际沟通与文化交流,强化双方的联系纽带,为第三方文化建设注入精神文化动力,使得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具有可持续力。人际强化策略强调点、线、面结合。点是指双方城市文化的交点,例如,顺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顺德与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专家学者、民间机构、爱好者等合作开展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对象,并通过研究找寻双方人文精神的同源性;线是指以城市事件为连线促进双方内部民众之间定期的文化交流,例如,顺德可以以“中国美食名城”的名号与目标受众所在的城市举办年度或季度市际美食节或厨艺赛,吸引目标受众参与到顺德的民间文化活动,以此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面是指双方城市内部公众到对方城市的出行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组织的,对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涉猎,其目的在于让目标受众感受顺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让顺德的城市内部公众了解目标受众的城市文化风貌,以求借助审美与消费制造文化认同,依靠交流与借鉴形成文化共集,构建并维护双方认可且推崇的城市形象。
2.3评估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保证传播效率,有必要在传播流程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评估手段,对传播效果加以客观检验,并以此为据肯定正确的传播导向,纠正无效的传播活动,整合有效的传播手段。在顺德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评估的对象由认知效果、接受效果和行动效果逐步转移,而采取的对应评估手段为辨识度调查、倾向性调查和离散性调查,这些调查围绕目标受众是否能够通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在三个认知阶段依次回答“您知道顺德吗?”“顺德是怎样的城市?”“您愿意购买‘顺德制造’的产品吗?”“您欣赏顺商文化吗?”“您希望你的城市与顺德结为友好城市吗?”“您想到顺德做些什么?”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及其延伸问题,调查数据可为客观分析判断顺德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各个阶段的效果所用,使传播者可以据此对上述的定位策略与操作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求获得策略组合的最优化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结语
(1)构建良好文化环境发挥群众文化功能。积极发展和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并建设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要的场地。因此,要在全国各地构建群众文化站或者文化馆。广场街以及群众艺术馆等公共设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促进先进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提升群众的文化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和谐的群众关系。通过群众文化来进一步加强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指导社会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广场的活动,并积极推动青少年和妇女、学生等不同职业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垂直细分的模式来促进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的娱乐活动模式,并让广大群众在具体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受到文化熏陶和感染,因此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进而培育群众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的积极文明。
(2)突破群众文化建设难点和重点。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了要重视城乡和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要重点推动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进城务工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就是说这些群众文化的建设往往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这些群众在我国人口占比中,比重极高。相对于城市在社区文化站,文化科技馆的广泛建设来说,乡村的文化生活和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普遍落后,而且由于很多农村地区分散居住,想要聚集农民参与群众文化生活本身就较为困难,而且农村地区的工作劳动强度较高,往往在一天劳作之后,就会想着更好的休息,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参与群众文化。再加上群众文化组织者本身能力相对较差,这些都会极大的造成了农村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落后问题。因此,针对这个现状,就需要通过统筹协调,通过以城带乡,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方式,不断消除城乡在群众文化建设上的差异,对于农村地区要加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大力的宣传来促进农村居民意识参与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到一定的教育。
(3)搞好人才培训工作提升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由于群众文化建设属于基础文化建设,正是如此要想促进群众的积极参与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基层文化队伍长期的努力推动和积极的宣传,并组织多元化的文化娱乐形式来吸引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这点上来说,如果基层文化队伍的业务素质不高,或者自身的动力就不够,那就很难做好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工作。所以要对基层员工做好培训工作,通过组织优秀人才到专业院校或者是社会培训机构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帮助这些基层文化工作者构建交流平台,让他们在这个交流平台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者的综合业务能力,成为当地能够独当一面,或者是一专多能的专业性人才。另外还要通过激励措施来鼓励这些基层文化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只有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才会自我主动的努力提升的自身专业素质。这种主动是提升要比被动式提升效果更好,这个激励措施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稳定性的作用,这些都会对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4)创新群众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古至今文化虽然有传统基因,但是也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优秀文化,从而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的内容,所以繁荣我国文化,同样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要改变当前单一化的文化活动状况。例如,当前很多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形式上就比较单一,往往只是通过组织一次或者两次活动,就算是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很多地方的文化馆仅仅成了一些专业演出团体的场所,并没有体现出群众的文化建设功能。要想发展和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就需要充分群众文化的基础功能,以贴近生活和基层以及群众为核心,从这些层面挖掘素材,从平凡的群众中,寻找能够激励人积极向上,或者是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通过一定的加工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发展群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外有些地方通过文化竞赛的形式来推动民间文化的积极发展,通过组织村室文化以及游园活动,都是展现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内容创新原则,同样也要遵循形式创新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而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水平。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