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培养人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06 16:04:36

序论:在您撰写培养人意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培养人意见

第1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人才培养对策

风险投资人才的基本特点

风险投资人才要具备以下的特点:

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是新兴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在可能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就包含着众多潜在的风险,风险投资人必须强化规避与锁定风险的意识,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关系。

具有强烈的投资意识。只有具备强烈的投资意识,风险投资人才能运用自己的能力与经验,大胆审视正在成长中的众多高新企业,从中筛选出富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失时机地做出投资决策。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对高新技术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对高新技术的市场走向及潜力进行准确判断,从而能对新技术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及消费者对技术的需求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会、选择很好的投资项目。

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管理才能。风险投资项目的多样化、风险投资周期长、市场变化快等特点,要求风险投资人才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与管理能力,包括掌握金融、法律、财务、管理、科技知识,甚至掌握直接运作风险企业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一定的感召力、不畏挫折的坚强毅力、过人的胆略和力挽狂澜的魄力;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心胸;具有随机应变、标新立异、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我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现状

有实践经验的却缺乏全面的理论知识。我国目前有实践经验的风险投资人才有一部分是从政府部门出来的,他们掌握了宏观管理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和企业微观、中观管理技能,也不善于进行国际化的资本运作,而且往往以政府官员的工作思维模式来从事风险投资事业。另一部分人才来自于企业,他们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但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和对资本市场的一般了解。而风险投资人才恰恰要求既懂技术理论,又懂管理创新;既懂产业运作,又懂资本经营;既能深谙风险投资的职能奥妙,又能通晓国际风险资本运作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掌握专业知识的风险投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我国目前有一部分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是直接从高校科研院所出来的技术人员,他们具有技术专长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丰富,对国内外风险投资的相关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们对风险投资的基本过程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基本不懂经营管理。培养风险投资人才的对策

加快对现有风险投资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现有从事风险业的有两类人才:一类是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让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参入具体的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另一类是有实践经验而缺乏理论知识,应对他们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如投资组合、公司理财、知识经济、法律等,同时又要引导他们将实践的过程进行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从事高科技风险投资的专家队伍。

对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一些从大型企业“剥离”出来的管理人员、高级职员和其他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以及从政府机构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也有的会从事风险投资事业。对此,政府和社会可给他们提供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式,如给他们制定训练计划,引导他们掌握所需知识,提供一个发挥的空间。

利用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海外人才。风险投资业应该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建立中外合作的风险投资公司,使我国的风险投资人员在与国外富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家进行的合作、交流中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成为高素质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吸引海外风险投资家参与到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中来,聘用在海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可以开展中外风险投资人才的相互培训。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方面主要是收入分配问题,可以给予风险投资人才工资、福利、奖金、股权、期权和收入提成制度等,这样可以激发风险投资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约束机制方面主要包括:建立完备、严格的项目选择与决策机制,减少投资人判断上的失误,杜绝投资人在项目评估与选定上的道德偏差;建立对投资人的监控机制,特别是加强财务监管力度,既可减少风险投资企业的财务失误,也可使其及时做出整顿、追加资本或被迫退出的决策;建立明确的业绩指标体系和分配办法,促进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运行。

参考资料:

1.耿庆章,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教育与人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

2.姚芳玲,美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西安金融,2002

第2篇

关键词: 青少年 责任意识 人才培养

当今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青少年的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在当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是为维持自身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对社会必须履行的义务。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就必须为自身和他人的生存发展、对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社会责任是“社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是社会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基础。责任意识是一个人在其所属的群体中的共同活动,表现出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和对所承担任务的态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影响极大,也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一、当代青少年责任意识弱化及成因

1.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的现状

(1)重自我意识、轻个人责任。一些青少年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他人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

(2)只求索取、不求回报。只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不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作的回报。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抱怨,总觉得社会欠了他什么,而不考虑自己应负的责任。

(3)缺乏公德、纪律意识。新世纪的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中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考试作弊、早恋现象,有的甚至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

2.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学校教育应将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健全人格的学生作为目标。然而,目前许多教师仍过于关注学生们知识技巧的学习,忽视与学习相得益彰的自信、独立、忍耐、责任心、耐挫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2)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当前社会,家长们对子女倾注过多的关爱,使孩子们更多体验到的是他人为自己服务。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家里什么也不用你管,只要好好读书,我们再苦再累也情愿。”这种对孩子溺爱的心理和行为,很难使学生心中想着他人,更难以热心助人。

(3)社会教育中存在问题。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诸如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言行不一等现象的大量存在,使得一些学生耳濡目染,无形之中受到负面影响,这也是影响学生责任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应具备的责任意识

1.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要懂得珍惜生命,学会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形象。学会求知,好学上进;学会生存,不挑食偏食,按时作息;学会快乐生活,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有好心情。

2.对家庭负责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是天底下最无私、最真诚和最伟大的爱。中学生爱父母,对家庭负责,就应该努力做到: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自主自立。

3.对集体负责

在集体生活中,必须遵规守纪,服从组织,积极参加团队活动、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你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你主动为班级做事,这一切都会给集体增添光彩。

4.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明代大学问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言谈举止符合文明规范。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是最真诚的爱国行为,从而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维护世界和平,共筑人类美好家园。

三、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的途径

1.在学习习惯养成中培养责任意识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然而使学习顺利有效地进行,并不是靠强制所能办到的,只有当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当成一种责任,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指导学生们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科学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劳动习惯养成中培养责任意识

在平时的卫生保洁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责任心,让学生懂得整洁,不再乱丢乱扔,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配合,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使其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每个学生都有意识地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良好情感,在平素细小的班级工作中培养自我责任心。

3.在家庭教育中培养责任意识

第3篇

一、建筑节能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三类既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活动,科学活动以探索发现为核心,技术活动以发明革新为核心,而工程活动以集成建构为核心[1]。对建筑节能也应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个角度分析认识其系统性。建筑节能科学是关于建筑节能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建筑节能技术作为建筑节能工程的要素,是建筑节能工程中的一个子项或个别部分,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存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有序、有效的合理集成,以不可分割的集成形态构成建筑节能工程整体。建筑节能工程就是由建筑节能专业技术为主体和与之配套的通用、相关技术,按一定的规则、规律所组成的、为了实现建筑节能工程目标的组织、集成活动。从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建立建筑节能的整体概念和具体内涵,进一步构建建筑节能的知识体系,为建筑节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奠定认识基础。建筑节能科学是建筑节能工程活动的理论基础,建筑节能工程必须遵循建筑节能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建筑节能科学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建筑节能工程与建筑节能技术之间具有集成与层次的关系,但建筑节能工程不仅集成“建筑节能技术”要素,还集成许多非技术要素,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环境等因素综合集成的产物。从知识的角度,建筑节能工程可以看成是以一种或几种核心建筑节能技术加上相关配套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所构成的集成性知识系统。

二、建筑节能专业教育的学科定位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学学科门类中土建类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多数二级学科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不同寿命周期阶段都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涉及到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筑设备及建筑环境营造等。从建筑工程学的角度看,建筑节能必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等应用领域密切相连,但其学科理论基础又存在显著差异。如,土木工程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是力学,而建筑节能学科理论是众多学科的综合。建筑节能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关联体现在人工环境中的建筑环境部分,关联点在空间关系上,而在空间状态变化规律、空间状态运行调控原理等方面都超出了城市规划学科的范围。此外,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工程实践主要在建设阶段,学科理论主要关注建设。建筑节能学科的工程实践是建设与使用两阶段并重,学科理论强调建设与使用相结合,且更加重视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问题。可见,虽然建筑节能学科的土建类学科特征是显著的,人才服务领域以建设行业为主,同时遍布其它行业,但在土建类学科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包容建筑节能的内容。建筑节能超出了土建类学科范围,与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类和地理科学类等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如何科学地对建筑节能学科进行定位,是影响该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系统的发展观进行指导。

三、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应树立的系统观念

整体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是当展理论的共同核心,这3个观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2]。建筑节能系统作为一种工程系统,有很强的环境依存性,其发展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和以人为本。建筑节能工程系统与自然、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于工程系统本身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体现的是工程主体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其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和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培养建筑节能的系统观念,从专门人才培养途径上看,要充分运用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人工智能和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把建筑节能复杂巨系统中众多变量按定性—定量—更高层次定性的螺旋式上升思路,将自然气候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建筑节能工程中具体问题。建筑节能系统观要求建筑节能工程活动应建立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与准则,保持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整体效能。

四、建筑节能工程专门人才的系统意识培养

(一)系统观念是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工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建筑节能的系统意识,不仅研究建筑节能本身,还要研究建筑节能的子系统以及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建筑环境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还涉及人的因素,它可以看成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环境系统。社会、经济和自然子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构成。”[3]“建筑作为一个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内部诸元素之间的联系要强于元素与环境的联系,在这种意义上讲建筑与环境是有边界的,但这种边界的划分又是相对的。”[4]这表明建筑节能与环境的边界是开放的、动态的,建筑节能系统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是建筑节能技术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行政等子系统综合集成的复杂系统。建筑节能工程既有与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技术的关联性,又有与建筑节能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关联性。从现代“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知识链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节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着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形成的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网络,需要采用综合的、集成、创新、开放的方法和手段来构建建筑节能科学体系。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服务的。建筑节能产业是建筑产业中围绕“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这一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个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是推进建筑节能的物质基础,其发展和壮大都要以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都要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也都要依靠规模经济和社会化协作来实现。

(二)整体性是建筑节能的系统观念的要求

建筑节能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相对明确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对明晰的边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相通,空间与时间上通过特定集成方式协调、综合成一个良好功能的系统。建筑节能系统观念就是从整体出发,在构建建筑节能知识体系时,体现建筑节能知识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不同层次上的完备性,培养建筑节能从业者能力在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协调性。建筑节能系统观念强调研究建筑节能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整体性要求决定了建筑节能是系统节能。曹琦认为,建筑“系统节能”理论的组成是“一个信念、三个基本观点”。一个信念即理念决定世界。三个基本观点:

(1)建筑应该是一个健康的有机系统。

(2)节能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式的创新过程。

(3)建筑本质上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5]。

这表明,建筑系统节能就是将建筑系统的整体节能和能源系统性能优化,实现用最少的能源输入获得优良的建筑服务品质。这是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整体性认识,也是建筑节能从业者的重要认识论基础。

(三)建立建筑节能的系统模式认识框架

建筑节能的系统分类,是科学认识系统结构及各子系统相互关系的基础。研究问题不同,建筑节能系统的划分结果就不一样。从系统属性角度划分,横向可以把建筑节能系统分为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和法律行政系统四个大的子系统,每个子级系统下面还可以划分二级层次子系统(图1)。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十二五”人才规划》的战略定位,以重点培育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坚持服务科学发展、突出紧缺适用、培养引进并重、注重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创新服务业人才政策体系,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贡献突出的服务业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一批既了解市情特点、又熟悉国际规则的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队伍,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适度超前。按照我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和要求,立足当前需求,着眼未来预期,提升需求层次,把握引才和培育重点,着力做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

(二)整合资源,创新抓手。把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培育引进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和活动结合起来,发挥人才工作现有的政策、平台、项目、服务等优势,不断整合优化,努力形成新的工作抓手。

(三)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部门作用,坚持市、县(区)上下联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

三、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用5年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和紧缺急需骨干人才,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具备成功创业经验的现代服务业创业人才和团队、知名专家教授和研发人才,基本实现服务业人才素质全面提升、队伍结构显著优化、地区分布趋于合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形成一支以领军型人才为骨干、经营管理型人才为重点、知识技能型人才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合理的现代服务业工作人才队伍。

四、范围对象

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两型城市要求,构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体系所急需的人才,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科技与信息、旅游、文化创意、外包、商务会展、中介服务等服务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人才引进的重点对象:1、在服务业某一领域达到顶尖水平,或带项目、带资金来淮创办企业的服务业领军人才;2、掌握业内核心竞争力资源的业务团队带头人和高级专业服务人员等服务业精英人才;3、具有较高业务水准和扎实专业知识、高学历或高职称的高层次服务从业人员。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培养、培育服务业各类人才及紧缺人才。

五、激励政策

(一)落实服务业人才引进的待遇。凡引进到我市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市引进人才智力暂行规定》享受有关待遇。

1.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使用,以及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科研经费;尽可能地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2.鼓励各类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多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困难的企业,在引进高级人才中,可向市政府提出专项报告,申请政策上的支持。

(二)创新人才薪酬分配机制。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推进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改革,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薪酬机制。选择有条件的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有贡献的人员。建立完善人才资本与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用人单位也可采取协议方式高薪聘用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年薪制、股权期权分配、协议工资等多元化分配方式。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企业及经费完全自理的事业单位对人才按照聘任的岗位、职责、业绩定酬。

(三)搞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解决职称评聘和认定问题,按照科学人才观和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原则,修订完善来淮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制度。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因岗位职数不足的,可向人社部门申请追加职数。引进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的,因不同制度没有职称的,可设置特聘岗位予以解决,享受相同岗位人员待遇。

(四)妥善安置配偶及子女随迁。引进人才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户口可随入随迁。其配偶和成年子女的工作,由用人单位会同组织、人社部门根据其学历、专业和原工作单位性质予以帮助就业;其未成年子女入学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子女入学同等待遇。

(五)提供医疗服务。建立高层次人才健康档案制度,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实行每年体检制度。

(六)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引进人才的用人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对愿意转移社会保险关系的引进人才要及时办理接续手续,不愿转移的由用人单位按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补贴。

(七)建立专项奖励制度。设立服务业人才创新创业杰出奖和服务业人才引进工作突出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在服务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先进单位。设立服务业人才创新创业杰出奖2名、服务业人才引进工作突出贡献奖10名。根据需要,适时评选、表彰服务行业杰出人才。市政府对服务业人才创新创业杰出奖、服务业人才引进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对高端服务业的优秀人才、高级人才、研发团队、经营班子给予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着眼需求,抓好人才引进

1.制定人才引进目录,引才信息。市、县(区)要对本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预期,制订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目录和实施计划。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引才目录编制的指导。每年年初,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要统一上报年度引才目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将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上报的引才信息梳理汇总后,形成全市年度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导向目录,定期向社会公布《市服务业紧缺人才目录》。

2.聚焦海内外高端人才,抢抓引才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与海内外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充分利用海内外各方资源,主动寻找、搜索、锁定海内外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注重探索和创新引才的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引才工作。对特别优秀的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可采取一人一策,实行特事特办。对海内外引进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符合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条件的,要按有关规定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并落实相应的政策待遇。

3.突出企业引才主体,打造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引进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且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科研团队。运用品牌服务企业在人才资源、人才网络、人才储备、企业文化上的优势,凝聚各类人才。

4.组织开展招聘活动,打造引才平台。各县区、各部门要抓住市内重大招商引资、商贸洽谈等活动机遇,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活动。要以徽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为平台,每年选择若干个重点发展行业,确定引才主题,有重点地组织好现代服务业人才招聘活动。大力组织赴省外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及各种服务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不断提升活动品牌和影响力。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引进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和团队。

5.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引才渠道。积极引导海内外人才以调动、短期聘用、柔性流动等多种方式来淮工作,从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带进一批先进项目、形成一批新兴服务产业,并通过自由流动,形成人才的良性置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使更多国内外专家、海内外学子,外省市的专家、学者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6.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优化引才环境。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省有关海外引才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文件中有关市场准入、融资贷款、用地保障、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各类人才关注的创业政策,要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做好宣传工作。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用足用好现有的各类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为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解决家属子女就业入学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立足高端服务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加快职教园区和技师学院建设,打造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纲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职教园区和技师学院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提供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科技与信息、文化创意、外包等方面的技能人才。

2.引导大中专院校培养方向,开展服务业人才学科建设。发挥在淮高等院校在服务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服务业相关学科建设,增设紧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培养信息咨询、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策划、国际贸易和中介服务等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3.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加快培养服务业人才速度。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聚集校企双方优势,围绕服务行业发展和企业生产急需,灵活采取“订单式”培养、冠名办班培养、“工学交替”培养、产教研一体化培养等方式,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服务业人才。

4.组织考察学习进修交流,不断提高服务业人才水平。选派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服务业高层次人才赴国外学习培训交流,培养一批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服务业领军人才。

5.依托公共人才机构,开展服务业人才培训。与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合作,以服务业管理人员提升为重点,开设不同层次的服务业理论培训班、研讨班,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管理人员管理理论、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依托我市公共人才培训机构,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实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

(三)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搭建服务业创业平台

1.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搭建服务业人才对接平台。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要求建设好人力资源市场,使其具备综合接待厅、高端人才交流厅、展示厅、洽谈室、指导及咨询室、商务中心、自助就业服务区及用人单位接待区,并设置人事(职工)档案管理中心、社会保障服务大厅等功能,承接审批服务申请、提供政策咨询、开展跟踪服务,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服务。

2.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功能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人才流动中心等平台,为现代服务业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构建有形市场、网上市场、远程面试等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

3.壮大人才中介机构队伍,多渠道引进服务业人才。鼓励社会人才中介机构专业化发展,发挥其在人才猎头、人才派遣等业务方面的优势,满足企业特殊用人需求。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业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在服务业人才集聚地区建立联络点或聘请合作机构,采取委托招聘、业务对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引进我市急需的服务业人才。

4.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载体。建立培育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信息服务业、商业服务业及服务外包业等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业园区。

(四)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市人社局为牵头单位,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地税局、国税局、工商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市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相互沟通,加强协调,全力做好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并提出本系统和行业的引才工作目标任务,指导协调系统和行业内的引才工作。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本地区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

2.优先保证人才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现代服务业人才投入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优化人才专项基金的使用结构,设立“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确保服务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5篇

[关键词]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第6篇

一、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加入WTO以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决定着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三队伍一起抓”,把实施人才战略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成为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51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45人;享受政府特贴人员及市级专家13人;市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6人;区拔尖人才70人;区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30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严重老化。在13位享受政府特贴和市级专家中,目前在岗的只有4人,而且有2人已经接近退休年龄,45岁左右的只有2人;6名市级优青中已有5人年龄在40岁以上。

2、后备人才不足。目前我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不少,但专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拔尖人才少,特别是能达到市级专家水平的更是严重不足,而且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技项目的能力较弱。

3、培养经费不足。我区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由于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组转制,管理方重效益轻科技的影响,使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进修的经费不断减少,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修,参加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的机会较少,技术更新的速度较慢。

4、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由于受到外资、私有企业高工薪、高待遇的影响,高层次人才很难引进到党政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中,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得住。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培养14名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具有市级专家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具有市、区级水平的技术骨干11名。

二、组织领导与管理实施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强管理,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

组长:朱光彤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组长:王玉敏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

何朝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

下设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孟令然区委组织部干训科科长

成员: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有关人员

领导小组每年将定期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检查培养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具体高层人才培养的落实工作由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

三、重点工作及实施步骤

(一)确定人选

为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培养对象确定为在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林果业、建筑业、教育行业、信息技术业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认真负责,年富力强,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一定科研成果,有潜在培养价值的技术骨干。

经过基层单位推荐,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的严格考察、筛选,确定了14名培养对象(名单附后)。

(二)培养目标和方向

根据培养对象目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计划从**年-2005年,用三年时间,将其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培养:

第一层次: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3人,重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研能力。

第二层次:区级学科(行业)带头人11人。通过学习培训使其专业技术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成为专业技术骨干。

(三)培养方式和渠道

1、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

第一年:主要是到相关大学或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创新思想等,同时进行外语的强化训练。

第二年:根据个人的专业,计划到发达国家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培训或做学者访问,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拓宽眼界,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年:通过参与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开发的能力。

2、区级学科(行业)带头人:

根据个人的专业特点,主要通过进修、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培养。

(四)个人培养计划(附后)

(五)考核办法

为保证培养工程取得实效,我们将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及考核办法,届时区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保证受资助人员按时、按计划接受培养。不按计划参加培养或达不到培养效果的,将取消其获得资助的资格。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每年培养计划完成后,培养对象要以书面形式汇报学习效果,并撰写相关的理论文章或学术论文。

2、每名培养对象在三年中,要在省部级(或区县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2-3篇科研论文;或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或区县局级)奖项;或有1-2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或区县局级)立项。

3、部分培养对象被评为市级专家、市级优青或享受政府特贴。

四、培养经费的来源与使用

此次人才培养工程共需资金36万元,其中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资助10万元,区委资助15万元,各单位资助11万元(详细情况见附表)。主要用于培养对象在学习进修、技术交流、考察实验、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提高和深造,鼓励他们瞄准学科或专业发展前沿,不断创新,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从而加快我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培养经费准确无误地发放,区高层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结合个人申报学习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养经费预算,并设立“**区高层次人才专项培养经费”帐户,经费由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五、工作要求

鉴于此项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涉及诸多方面,为加强对培养的有效管理,充分高效地使用好资金,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实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按照“三支队伍一起抓”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落实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要与本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已取得成就的人才,也要关注有潜能的人才,通过具体的培养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识才的方法和途径。

第7篇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水平不仅低下,而且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形状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学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开办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类课程,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每年可为社会培养近万名物流人才。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为适应市场对大量物流人才的急需,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概言之,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培训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认证培训;二是结业培训;三是研讨培训,就是由一些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是短期培训,就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物流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因此,培养物流人才,必须在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管齐下。

1.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

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同时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对操作型物流人才而言,在知识方面应具有物流通用知识和技术,掌握经济贸易、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在技能方面,应全面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吃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

2.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高校是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断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方式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学历教育的长期性和所培养人才的少量性,使得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自然突显出来。做好物流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物流认证培训。认证培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培训机构的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到:加强监管,建立统一标准;杜绝无师资、无场地,仅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扰乱市场;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对其资质进行鉴定。

对物流培训市场进行细分,正确培训的针对性。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是多种产业的整合,是强调管理实务与操作能力的职业领域,所以物流人才的培训应尽量有所侧重,对各种不同的物流认证按应用方向进行细分。从类别上分为企业物流人才、规范(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培训四等;从层次上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三等。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物流人才与信息资源,高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企业也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对各层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培训教育应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美国物流企业的经验表明,最直接的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季靖.我国物流人才培训的形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5:48-50.

[2]兰呸武,曹翠珍.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