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4:05
序论:在您撰写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大连市普兰店区森林公园管理处;共青团基层组织;创新建设
大连市普兰店区森林公园濒临渤海的普兰店海湾,它是人们度假休闲、观光游览、回归自然的又一个好去处。普兰店区森林公园管理处的共青团基层组织虽然在森林公园的发展中不容忽视,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动的开展,因此,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创新建设势在必行。
一、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认识模糊、不重视
在大连市普兰店区森林公园管理处不少人在思想上认为共青团工作有人负责就可以了,对团干部随意调换,使用不够重视,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在这种状况下,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处于被动、消极的境地,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热情;其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只注重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来进行,忽略了团员的需求,凝聚力较差,缺少有效团结、教育、服务青年的举措,使得工作开展形式化严重,另外现阶段,对于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还是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造成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文章,缺乏务实性。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中制度存在弊端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墙不上心”,对团员青年的约束力不足,导致工作缺乏热情。首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调动不起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不出个人的内在潜力,即使制定了一些奖惩制度,也形同虚设,起不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其次,培训工作不到位,培训渠道狭窄,难以满足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另外,选拔机制缺乏竞争,很大程度上对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制约作用,优秀的人才难以进入共青团基层组织,难以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很难发挥其职能作用。
(三)团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但在工作中沿用老办法、老模式,工作缺乏创新,不够灵活,存在重学历轻团务、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轻视理论的功用,又不注意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在开展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明显不足。其次,服务意识不足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中比较突出,为青年团员的服务意识欠缺,工作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没有将青年团员的需求放在首位,使团员对共青团基层组织提供的服务不满意。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创新建设途径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增强团的基层工作成效
首先,坚持党建带团建,增强团的基层工作成效。普兰店区森林公园管理处要把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日常工作,尤其是党建总体规划,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真正认识到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指导和带动团组织紧跟党建步伐,扎实巩固和创新团建工作。其次,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为团组织工作和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推动普兰店区森林公园团组织更具活力。另外,健全基层组织的职能部门设置是发挥共青团基层组织作用的首要前提。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要明确分工,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体系。
(二)加强完善各种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
首先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力资源建设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人才的培养、选拔、聘用要有完整严格的方案,为他们创造公平的、公正的、公开的竞争环境,给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激发出其工作潜能,使工作充满活力。其次,建立起综合评价机制,在多种活动中调动工作积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互评、自评相结合,形成一种由多方参与的科学评价体系,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另外,建立起长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式教育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工作中设置评比奖项,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培养青年团员们的道德品质,以此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三)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共青团基层组织保持青春活力的必然前提。大连市普兰店区森林公园管理处团委要找准功能定位,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围绕青年团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找准青年思想认识形成的关键点,及时掌握它们的思想动态,推动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强和同行业团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牵头举办不同规模的研讨会,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成功的工作方法,寻找到与本单位相适合的切入点,从而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实现普兰店区森林公园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创新建设。
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普兰店区森林公园管理处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增强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成效,树立森林公园新形象,使之成为大连市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涂敏,等.构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有效模式:从香港青年服务模式谈起[J].中国青年研究,2010(09).
一、制定了《XX中小学支部关于开展以双诺双述双比和双亲双信双晋为载体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具体。成立了领导小组,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在XX小学设有活动办公室,有专人办公、经费实报实销,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党员认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总体要求、方法步骤和主要任务。充分利用标语、墙报、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按照五个是否(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查找了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了三清(即:底数清、问题清、思路清),建立突出问题统计台帐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并进行了公示。
四、认真落实5+2+X考评标准,支部按照5+2+X模式,结合支部实际,进一步细化了考评标准,组织教师代表对支部工作进行了评定。
今年以来,按照省社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们启动了全市15家基层供销社的恢复重建工作。为此,我们对15家基层供销社逐一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市社明确了分工负责的领导,县区社也实行了明确的责任制。到目前看,15家基层社的启动工作有喜有忧。喜的是已经有了部分基层社按照规划开始实施,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忧的是部分基层社还找不到感觉,特别是部分县区没有破题,没有真正把基层社启动工作摆上日程,致使启动工作缓慢。到年底还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定思路,明确任务,探讨研究新时期市供销社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我们决定召开这次基层社工作现场会议。上午参观了三个基层社的现场,刚才进行了交流,下面结合我们的实际,代表市社党委、理事会讲几点意见。
一、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形势
我市基层社在经济转型时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多改制重组,没有改制的也实行了内部承包,部分基层社甚至实施了破产。政府和上级交付的许多工作任务,只能依靠社会上的资源和力量来完成。现在推动的基层组织建设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部分县区社认识不高,工作不会干,基层社体制机制不灵活,思想观念不开放,工作思路不清,人才缺乏,实力偏弱等等。在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政府需要供销社。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在农村积聚了大量的经营服务资源,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供销社作为农村商贸流通主渠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加强,将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各级供销社找准自身工作定位,不断开拓进取,赢得了各级政府对供销社工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供销社承担的“两进工程”、“放心农资”、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的流通等服务民生项目,领办创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都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既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农民提供了安全、实惠的消费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设立的省市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和全国总社的“新网工程”资金等也重点向基层项目倾斜。如果说有的政府对启动供销社基层组织不够支持,除去一些客观原因外,主要是我们没有做好工作,没有做出成绩,或者成绩不大,没能引起党委政府足够的重视。如果我们有一批和沂水县姚店子供销社、莒县夏庄供销社或者上午考察的六合、新户、义和供销社一样,能促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健全完善的基层组织,各级政府怎么会不支持供销社工作?这个问题,请大家会后好好地思考思考。
(二)农民需要供销社。农村发展到现在,已不再是过去的农村,农业也正面临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的农民朋友现在正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自然灾害带来的对生产造成影响的风险,二是市场对农民增收的风险。这两个风险对于目前农村经济体制下的农民来说,没有组织是无法想象的。供销社的办社宗旨是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致富农民,广大农民群众对供销社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农业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在这些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供销社肩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双重任务,供销社发挥独特的网络、资源和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形成新的农村经营管理方式,引导和扶持各类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快捷适用的服务,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利用完善的农村购销网络,能够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服务,在保障农业生产物资供应、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带来的风险。
(三)有了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典型,即一批代表新时期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方向的基层供销社。区六合供销社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和资源,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良性快速发展。已拥有生产资料销售中心、日用品超市、棉花加工厂、专业合作社、废旧物资回收站、再生橡胶加工厂等六大经营服务项目,年创产值80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县虎滩中心社、垦利县新安供销社在棉花、芹菜、食用菌等产业链条建设上初步实现了产业化、标准化、合作化、品牌化,为探索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区龙居中心社、广饶县街道办丰泰供销社,通过能人办社,成立专业合作社,构建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运转模式。基层社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供销社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加入我们的队伍,老的基层社人员也急于参与基层社的创建。基层社建设正在启动并已经取得良好发展,基层供销社缺少服务平台的局面很快将得到改善,供销社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深切地认识和十分清醒地看到,作为供销社的根基和最本质体现的基层供销社组织,到了加速其改革发展实现重点突破的时候,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基层组织体系启动建设的速度、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将是难以预料的。
二、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和途径
(一)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两个体系”的实践,使我们确立了新时期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那就是将基层供销社建设成为一个有阵地、有组织、有功能的基层经营服务平台,打造致力于建设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服务链、供销社发展需要的产业链、统筹城乡需要的经营服务体系。基层社的阵地在农村,就是通过打造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的各类载体,日用品网络、农资网络、再生资源网络等的经营网点、商贸中心等形象实体都是阵地所在;新时期基层社的组织可以有若干体现,可以是专业合作社,可以是基层社主导的公司,也可以是各种协会等服务类组织;它所拥有的功能必须是为“三农”特别是为农民能够提供服务的手段。基层社发展的重点是按照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要求搞基地,建合作社,创品牌,为农民提供系列生产生活经营服务,在服务中营利,在服务中发展!
(二)组织建设原则。要坚持整合资源,开放办社,典型带动,重点突破的原则,立足基层组织实际,围绕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恢复与提升,把基层供销组织建设置于“两个体系”之中,用“两个体系”建设带动基层供销社,以基层供销社支撑和促进“两个体系”建设。各县区社要尽快研究确定基层社“恢复阵地、打造平台、完善功能”三项紧要任务,因社制宜,以服务功能恢复为切入点,从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单个或多个方面逐渐弥补供销社对区域村庄的服务缺失,推进基层组织的恢复重建。要进一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坚持开放办社的原则,只要是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自身有一定发展实力的企业或社会能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吸收他们入社,促进我们的发展。要善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广饶县供销社新成立的金峤再生资源公司就是成功的例子。下一步,县区社成立的农产品公司可以和基层社、市社公司合作,真正运转起来,发挥作用。要着重培养好典型,不搞一刀切。
(三)创新体制机制。要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在发展中形成和完善基层组织的体制和机制,尤其要通过产权设置,确定基层组织在经营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增强基层组织的实力和控制力。县区社对基层组织原来主要是行政管理,随着形势的发展,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基层社建设的需要,而是要通过产权和经营,通过服务和指导将县区社和基层组织连在一起,而且首先要在基层组织之间、基层组织与县区社之间解决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的问题,为全市供销社的联合与合作奠定基础。县区社对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服务、监督和管理。但应注意两点:一是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基层组织,要有不同的标准和管理办法;二是对基层社的资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应该有不同的评价和管理办法。总之,随着基层供销社的启动和推进,逐步形成和完善其体制和机制。在此,我要强调一点,供销社现有的土地,不管是划拨地还是出让地,在处置前,必须要报经市供销社同意。各县区社要把它作为一项纪律严格遵守。
(四)选准发展模式。基层社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按照搭建平台、建设体系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模式,这是基层组织顺利启动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每个基层组织要立足自身优势,整合资源,通过项目联合、资本联合等方式,合理设置安排各方利益,形成农民增收、职工收益、企业发展、供销社壮大,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服务体系。六合供销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他们通过职工集资入股,按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先后建设了棉花加工厂、再生橡胶加工厂、日用品和农资超市,开发了房地产项目。每个项目都成为了供销社发展的增长极,每年收入总计8000多万元。在壮大为农服务能力、提升集体效益的同时,职工也得到了切身利益,增加了收入。现在我市的基层社的建设有了几种模式,有原有基层社继续存在的,有原有基层社改制而来的,有依托原有基层社主任或职工恢复重建的,也有依托社会能人完全新建的,这些模式都是可取的,关键是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结合体系建设进行改造和完善。
(五)选好领导班子。首先,要根据新时期供销社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对基层组织负责人的要求。一个合格的负责人,是构建基层组织这个平台的核心,是乡镇党委政府最器重的人才和最得力的助手,是全乡镇农民的领头羊,还应该是供销社公司或企业的老总。基层组织既搞工业品又搞农产品,既组织农民又连接市场,还具有融资功能。为此,负责人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有驾驭经济活动的能力,二是有整合各方面资源的能力,三是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围绕中心工作搞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其次,要在推进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鉴别、培养、吸纳人才。要通过先进的典型予以引导,以明确的目标任务提出要求,在推进发展中建设班子,对走不上轨道、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作出调整,启动一批,带动一批,调整一批。
三、加强组织领导
基层组织建设已成为全省供销社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市社今年以来抓的主要工作。目前,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基层供销社,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基层组织建设在建立连接城乡经营服务体系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是评价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县区供销社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因地制宜,从一到两个产品做起,搭平台,建体系,为基层社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高认识,转变作风。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要看到政府的期望,农民的期待,要看到全市供销社系统职工的期盼,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转变工作作风,不要认为我们已参照公务员了,就不要去抓基层社建设,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我们要参照还有什么意义呢?县区社要真正深入一线,扎根基层,抓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三)加强指导,重点扶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各个县区已基本展开,但发展很不平衡,今后市社将根据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充分利用参与新农村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省市改革发展资金,积极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做好争取工作,集中力量,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力争扶持一个、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带动一个,努力形成启动工作的良好局面。各县区社要逐一分析各基层社的现状、问题,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按照规划,今后两年,基层社的恢复和重建,宜控制在15个以内,县区不搞平衡,发展得好的,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数额,发展得不好的,削减数额,全市予以调剂。
(四)严格标准,评价和激励措施。各县区要根据省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启动标准,选择合适的产业,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并在不同阶段和时期,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加推动工作的力度,达到启动一批、带动一批,准备调整一批,形成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的工作局面。
一、2019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情况
(一)新建、改造相结合,推动基层供销社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县供销社根据省社《关于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实施“3368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一是按照合作制原则,以现有基层供销社为依托,以村组和农村能人为骨干,联合供销社下岗职工和农民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村级基层供销社,2019年全系统完成了4个村级供销社新建任务,其中,村供销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全省示范村级供销社。二是按照巩固一批、改造一批的工作思路,对现有基础薄弱的基层供销社进行分类改造升级,完成了对供销社和供销社的改造,自身实力及为农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供销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省社基层社标杆社。
(二)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
围绕特色产业,抓好典型培育,注重示范引领,在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我县程集供销社创办的帮民油茶专业合作社,利用油茶基地放养鸡、鸭、鹅,发展“林下经济”。新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领办的顺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养猪场,开展红薯种植、红薯粉和红薯粉丝加工,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茶叶公司创办的罗汉尖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机茶示范基地,新建茶叶加工厂,让利收购、加工贫困户
茶叶,指导他们科学种茶、采茶,带动了山区茶农种茶热潮,推动了特色产业扶贫,被当地乡政府列入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三)突出公益特性,增强农村综合服务社服务功能。
我县现有4星和5星农村综合服务社7家,各自结合本区域农民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在生产经营服务的同时,开展面向农民和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公益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2020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在2012年上半年以来,我社区支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淮口镇党委的各项决议、决定,针对淮口镇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搞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组织开展了社区支部“组织建设”创建活动。组成了以书记为组长、支委成员和居委会班干部为成员的组织构架,我们社区支部制定了“上半年打好基础,下半年完成创建”的 “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制度,健全各种工作措施,坚持按照组织规定,开展创建活动,做到每季一次党课、每月一次组织生活、每周一次党员讲评。
二、社区党员科学发展观教育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经常化。1、深入开展了党员培训工作和支部情况调查活动。2、2012年上半年共培训6次,参学党员200人次,入党积极分子10人次,做到了有培训记录,有学习记录。3、做好了党员发展工作,今年我社区支部发展2名党员、一名党员按期转正,并及时进行组织考察。4、认真做好基层组织工作情况调查和实施,针对社区工作实际和存在问题多开座谈会、村民议事会、组长会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实实在在做好基层组织工作完善组织工作制度。
三、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坚持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支部工作制度。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了干部在高学历中选、在实际工作中练、在组织生活中育的指导方针。以先进为载体、以事迹感召,持三联系活动既先进联系后进、坚发展好的联系发展不好的、党员联系群众和干部联系党员。发挥组织在社区中的核心作用。
四、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支部的各项制度在入党方面我社区党支部严格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职党员坚持每周一次党课、每月一次组织生活会、每季度一次支部大会、每半年一次支部讲评会;不在职党员定时开放社区党报、党课、党会学习让每个党员牢记使命,同时社区及时为党员办理党员证为流动党员建档和党员服务。使党员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先锋带头作用。
五、做好我社区以党员为骨干促经济的各种组织和协调工作。我社区有养殖业专业全作社二个,个体加工业四个,在生产、管理、发展中不管有什么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他们做好各种组织和协调工作。
六、做好我社区以党员为骨干开展联勤。1、联防工作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2、充分利用普法宣传月、禁毒日进行深入宣传,共集中宣传了3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3、做好了我社区的安全和稳定工作4、做好了社会事业与计生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和做好了我独生子女奖励换折工作。5、加强社区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
七、在支部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我社区劳动力培训工作。2012年我社区组织招聘会四次,参加人员50人次,使我社区群众能够多了一个就业的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八、做好了党务公开工作和支部一班人我党风廉政工作。我社区党支部每一个季度定时公开支部和居委会的开支和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每半月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各种纪律。建设好基层组织的核心堡垒。
九、围绕构建和谐社区在支部的领导下我社区定时召开组议事会和社区议事会定量了解群众最想了解的情况、最关心的事情、最想得到的帮助是那些,建立应急协调小组及时为居民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
按照党委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新淮口,加强核心领导作用和坚强的党支部”的工作思路,积极做好社区内支部的各项工作,发挥支部的堡垒作用。
一、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
1、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解决村干部待遇,增强村干部抓工作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机遇,完成了36个村的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阵地。
2、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将各支部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实行单项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对抓支部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与干部补贴相挂钩,有效解决了干好与干坏一样、干与不干一样的现象。
3、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互动性培训、年终述职等形式,把教育培训贯穿到全年始终,通过培训,着力提高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政策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达到到以培训促工作、以工作促党建的目的。
通过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村级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大大加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涌现了椿树沟村渠景萍、小河村宋志亮、小城子村陈建国等一大批带头致富能力强、群众拥护的支部书记队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能力偏差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已不相适应。
2、村级经济基础差、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3、上级政策和要求与当前农村现实状况有差距,致使工作难度加大、工作不到位。
三、建议
1、加大投入,落实村干部待遇。
2、严管干部,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从严从重处理。
由于我镇地处县城,对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尤其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县城的改造开发,我镇大量的土地被征租用,土地矛盾、村级财务矛盾、失地农民就业矛盾短时间内大量涌现,带来了较多的困难。**镇历届党委、政府面对困难,立足实际,始终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做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连续四年被县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2004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下面我将我镇的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镇党委近几年来一直把强化村级班子、健全奖惩机制、实现后进村转化升级做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突破点。一是村级班子上配齐配强。利用上次村两委换届的机会,对全镇的农村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人员结构进行了大面积调整,目前,全镇376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1岁;其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70人,占70%以上,致富能手型干部占到73%,双高双强型干部占到85%。同时,着重从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人中选拔村后备干部,进行着重培养,及时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去,全镇各村长期保持有2-3名后备干部。二是奖惩机制上逐步完善。根据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重点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并根据不同村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使内容重点突出,目标责任明确,并把目标考核与实际工资挂钩,在村干部中达到前有目标后有压力的效果。同时,对村干部的工资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突出对实效工资的奖罚,将重点放在维护稳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等方面上,严明奖罚,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抓好典型村培养和后进村转化。在村级班子建设上确定了“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对“无人可选”的支部班子,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回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任职等途径解决;每年按照20%的比例,倒排出一批后进村,派驻由科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按照“查、建、树、帮、管”五个环节进行集中整顿。同时,实行了镇直部门包扶联系后进村制度,对后进村进行重点帮扶;结合“小康文明村”的创建,搞好典型村的培养,通过政策倾斜、重点帮扶等方式,全面提升典型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村级文明程度和村级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档次,着力培养出一批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双强村”。
(二)加大转移支付,保障村级正常运转
根据农业税取消后,财政收入少,村级运转难的问题,我镇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机关财政支出、加大村级财政支付,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保证了村级正常的运转。一是进行机关内部机构改革,压缩财政支出。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在全镇机关内部实行了机构合并和改革,将全镇原有的30多个部门、单位合并为两委、六办、十个农工商公司,分流精减了部分人员,压缩了镇级财政支出。二是提高村“两委”兼职率,减少村干部工资支出。结合村“两委”换届,提高村干部的兼职率,缩减村干部职数。全镇农村“两委”班子经过换届由原来的736人,减少到418人,减少43%,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4%和91%。大大减少了村干部工资支出。同时在全镇实行农村会计制,取消原来的村会计和保管员,只设一名报帐员,仅此一项就减少干部职数318人。三是加大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干部工资发放。针对税费改革后针对全镇有75个规模较小,村干部工资难以保障的村集体积累薄弱村的实际情况,对这部分村的干部工资实行镇级统筹,统一核发,2002年镇财政转移支付25.5万元。2003年转移支付资金56.5万元。2004年,转移支付资金133.4万元。
(三)创新工作思路,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我镇几年来把健全村级制度,扩大村级民主,提高村务透明,融合干群关系做为规范村级管理的主要措施,在工作做法上力求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实行村务管理程序化。根据以往在村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广饶镇村级工作程序》,内容包括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党员发展、土地调整、印鉴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印发到各村,同时向村民公开,要求村干部必须依照“程序”管理村级事务,使村级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二是实行村务决策双向化。根据过去在村务决策中出现的部分村干部一人说了算,大搞“一言堂”,群众对村务的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无法保障的情况,在全镇深入推行了村务“双向决策”工作法,通过提出议题、制定草案、上报审核、民主表决、公布结果等步骤的严格实施,使村务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公开转变,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使群众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融入到村务执行的全过程,使村级工作更加规范、民主、透明、公开,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借此赢得群众对干部的信任,融合干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三是实行村级财务透明化。针对个别村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村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我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会计制,在镇经管站设立了中心,在全镇各公司设置了专门的会计网长,每周到所辖的村中现场办公3-4次,对各项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一月一公开。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使用收款收据;统一收支手续;统一张榜时间;统一资金账户。通过会计制的实行,加强了镇级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使村务公开真正的落到实处。
(四)拓宽增收渠道,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我镇在几年的基层建设工作中注重搞好村级组织在产业调整、劳动力转移和村级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一是发挥组织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根据部分村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按照支部领办、支部联合、支部介入、支部带动四种模式,在全镇部分村探索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为主体的农产品销售中介协会。各中介组织联系农业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签订农业订单,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的风险,保障了农民收入增加。二是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根据我镇失地村多,失地农民增收难,就业难的问题。我镇在全镇建立了“广饶镇人力资源库”,将全镇各村中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特长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发挥政府在协调方面的优势,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和用人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发挥区域优势,搞好房地产开发增加集体收入。利用地处县城的优势,在搞好旧村改造的同时搞好城中村沿街商品房的开发和专业市场建设。在近几年中已经组织一村、七村、八村、南三里等村成功开发了迎宾路商品房、广饶商贸城、南三里批发市场、乐园商贸广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今年也在五村和十九村的改造开发中取得了突破,旧村改造开发将成为增加城中村集体积累,增加城中村农民收入,繁荣城中区商贸的主要途径。
二、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