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06 16:03:20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建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村建筑

第1篇

出现裂缝的房屋有1~5层不同高度,既包括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泥砖瓦房,也包括90年代末期至今修建的以黏土砖和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房屋。裂缝分布状况如下:

1底层靠近窗下角呈“八”字裂纹比较普遍;

2门、窗洞口上部拐角出现斜裂缝,形状为倒“八”形;

3顶层窗洞口中间部位出现垂直裂缝;

4泥砖瓦房背面纵向全墙中部有垂直通长裂缝。

二、裂缝的成因分析

该地区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可以从受膨胀土地基影响和工程措施不当这两方面来归类分析。

(一)膨胀土地基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南宁地区膨胀土成分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强的蒙脱石、伊利石等膨胀性物质,黏粒含量很高,粒径<0.002mm的胶体颗粒含量>25%,塑性指数IP在17~32之间,自由膨胀率超过40%。因此该地区的膨胀土具有非常明显的湿胀干缩效应。由于上部作用荷载不同,使得地基土体在强烈的胀缩循环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得上部轻型结构中产生超出墙体承载能力的附加拉力和剪力,墙体便出现裂缝。

南宁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300毫米。在这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下,干湿循环交替频繁,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当地建筑墙体开裂情况的发生。

(二)工程措施不当

该地区农村房屋出现大范围的墙体开裂现象除了跟膨胀土地基密切相关外,跟房屋的建筑造型、房屋选址和施工质量等也有很大关系。

1建筑造型影响

该地区农村的居民房楼房普遍不高,大多呈“η”形和“一”字形分布。出现裂缝的房子大部分长宽比>5,少数纵向长度超过30米。在膨胀土发育的地区,形状不规则和长宽比过大的轻型建筑极容易受地基沉降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

2房屋选址影响

在出现裂缝的房屋中有70%集中修建在山丘上。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场地都需经过人工挖除平整,房屋背面的土坡均呈垂直状,落差1.0~1.8米。这部分房屋周围大多既没有设散水也没有明沟排水,且房屋与土坡壁水平距离不超过1米。这种情况下屋背面排水较差,每当下雨雨水全都渗入地下,膨胀土地基充分吸水膨胀;当雨后气温升高,水分逐渐散失,地基失水收缩形成了膨胀收缩过程,长年累月的重复干湿循环就造成房屋开裂。而修建在场地比较平缓的房子,排水比较顺畅,除少数因纵向长度过长的房屋出现裂缝外,大多都保持完好。

3施工质量影响

该地区农村的居住房主要以自建房为主,属于三无产品:即无图纸设计、无资质施工、无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计量不准、随意性较大,尤其是基础部分几乎不设地基圈梁,埋深、尺寸全凭经验。“三无产品”当然也是“无保障”产品,当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很容易就会出现基础抵抗地基变形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上部墙体开裂。

三、裂缝的预防措施

墙体由于本身的特点,一旦出现了裂缝,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即便进行了加固,也不能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因此,对墙体的开裂问题应着眼于预防,把灾害消灭在发生之前。膨胀土地区预防房屋开裂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改良膨胀土地基,减轻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目前国内利用石灰对膨胀土地基的改良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小规模低投入的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并不实际。针对该地区出现的轻型建筑墙体开裂的现象,笔者提出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建筑设计方面

1场址选择:应选择地面排水畅通或易于排水处理、土质均匀的地段。竖向设计宜保持自然地形,对修建在山坡上必须挖出部分土体的建筑,应做好排水、防水工作,对排水沟、截水沟应确保沟壁的稳定,并对沟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

2简单造型建筑设计: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并控制好房屋长宽度,长度尽量不超过30米;房屋周围做好现浇混凝土散水,相邻建筑间保持一定距离。

(二)结构设计方面

1上部结构:应选用整体性好,对地基不均匀胀缩变形适应性较强的结构,宜优先选用框架结构。对砖混结构房屋,可适当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并注意加强门窗洞口部位和底层窗台砌体的刚度,提高其抗变形能力。选用的建筑材料中,对变形敏感的泥砖和无筋空心砌块不宜选用。

2基础方面: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设计合理的埋深,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或消除地基胀缩变形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一般情况埋深不小于1.5m。

(三)房屋建造管理方面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建筑;节能;对策

【分类号】:TU201.5

引言

在我国农村地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建筑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主要是在城市开展,在广大农村,建筑节能则不受重视,造成建筑的能耗比较大,形成了很大的能源资源上的浪费。为此,必须在农村建筑节能上采取有力措施,才能最终实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

1我国农村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我国13亿人口,其中8亿人居住在农村,做好农村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对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

1.1建筑规划布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筑多为个人建造筑,随意性强,建筑以独院布置为主,院中呈现农副业生产等现象。目前有些新建建筑随意占用农田,随意沿道路建设,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出现不衔接现象;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根据自身投资条件来随意决定,在原有村庄基础上无序蔓延。农村建筑整体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不能形成组团块状紧凑布局的形态;无法统筹安排新旧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村镇中绿化配置杂乱无序,大多在自家的宅基届边划分基地区域。居住、生产、休闲等各种用地分散,使用不方便。环境卫生条件差,资源不能共享,土地浪费,利用率低。

1.2 建筑设计

房屋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各种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建筑呈点状布置,平面形式单一,户型种类少,以正屋三间房、五间房为主,各功能都集聚其中,分区不明确,“三分离”(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净污分离)不到位,空间干扰较大;房间比例不合适,所有房间基本上都是单项采光(朝向自家院落),窗户面积小,通风、采光都不满足使用要求;住房层高较高。

1.3 建筑构造

农村住宅由于技术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 很多农村地区的建筑材料仍然采用的是普通的粘土砖,屋顶多是坡屋顶,构造非常简单,多由平瓦、旺砖和檩条等构成,建筑无保温措施,外墙导热系数大,散热快;能耗高,舒适度差;建筑门窗大都采用木窗和铝合金窗、3mm单层玻璃。铝合金散热快,保温效果很差,木质窗框耐久性差,容易走形,密封不好,。屋顶面积成为能量“进出”的通道,对建筑保温非常不利,建筑整体保温效果很差。建筑现状究其问题存在原因,主要是农户的建筑节能意识薄弱,对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没有形成成熟的构造、施工经验。

2提高农村建筑节能效果的对策

面对我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广泛应用现代节能技术,才能推动农村建筑节能效果的持续提升。

2.1合理利用阳光

合理利用阳光就是指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增加冬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四季自然采光充足。我国处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南向自然采光为主,建筑布置时应尽量这个基本原则,尽可能设置南向采光窗,窗户大小要适宜。窗户面积过大对于建筑保温不利,夏季太阳光会过多地直射进入室内,形成室内高温,冬季会过多通过窗户进行热交换。窗户面积过小影响室内采光,需要人工照明来补充室内照度以解决室内过暗的状况。在一些东西向的建筑中这些现象尤其明显。建筑在设计时应综合各种因素解决好采光与遮阳问题,从而改善室内环境,减少冷热耗能量,减少人工照明。

2.2改善建筑通风能力

建筑通风一般指保证室内舒适感的通风和室外内空气卫生条件的通风。在农村建筑中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各种生活习惯的影响,建筑在部分是南向开窗,根本形不成穿堂风。室内空气不流通,换气速度慢,就无法保证室内的舒适感和空气的洁净度,通过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则会损耗大量电能。在新建建筑中为保证“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通风能力,可增设北向通风窗或屋顶出气孔。合理利用风环境设计,引导风进入居住区,尽量少用采暖通风设备。

2.3 提高建筑隔热保温能力

隔热保温能力的提高主要指选择传热系数低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墙体、屋顶、门窗的热阻,通过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尽量减少室内外传热。新型墙体材料是近年来生产的用于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用以替代传统的既毁耕地耗能又高的粘土实心砖和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不仅要适应建筑功能的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还应能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不同档次建筑的需要,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农村建筑一般为1---3层,砖混结构,适用于新农村房屋建筑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多采用多孔砖、空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夹心聚苯板和填充保温材料的夹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质量轻、力学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优的特点,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也基本接近黏土实心砖。屋顶鼓励坡屋顶,平屋顶屋面做保温隔热屋面。据测算,农村建筑屋内能量的近一半是从门窗部位流失出去的,其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非常之大。为此,必须对农村建筑门窗的基本形式结构进行彻底的改变,才能有效减少能量的流失。应着力推广多腔式塑钢门窗,其拥有导热系数较低、隔热性能较好等优势,同铝材或钢材门窗相比,在保温隔热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优势;同使用木质材料门窗的建筑相比,屋内甚至可以提高5度左右。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好窗和墙的比例。对于南向窗户来说,在满足室内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窗户面积,以减小其辐射量;对于北向窗户来说,可以适当增大一些窗户面积,都可以实现不错的节能效果。

2.4提高农村建筑工匠的节能改造技术

农房节能技术问题都解决后,实施人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了。让农民聘请专业的建筑节能公司不太现实,因为花费大,农民负担不起。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工程规模小,收益低,专业的建筑节能公司也不愿承接。那么,该由谁负责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呢?

目前,农民聘请工匠建房、修房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国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必须依靠当地的建筑工匠。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既能保障农村房屋的质量,又能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工作。

为推进农村建筑工匠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对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建筑工匠的业务技术素质,力争使其成为农民建新房的技术员、农村节能技术的推介员、新农村安居新理念的宣传员,保证农民住上放心房、安全房、舒适房。

3结语

必须充分认清,提高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水平将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各级政府应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取阶段性、渐进性的工作策略,才能确保农村建筑节能建设工作获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军,邓谢冬. 新农村规划中的建筑节能措施探讨[J]. 四川建材. 2013.06

[2] 徐清浩,杜俊芳. 关于山西农村建筑节能方式及推广的探索[J]. 建筑设计管理. 2013.05

[3] 索晨霞,杨勇.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和节能改造关系研究[J]. 开发研究. 2013.08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建筑;防雷;策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buildings from lightning generation and hazards affect, some of the strategies proposed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rural buildings, thus reducing the dangers of lightning on rural buildings.Keywords: rural; building; light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电闪雷鸣,风驰电掣,冰雹龙卷肆虐大地。”这些灾难片中的经典镜头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天气现象被统称为雷暴天气。通常所谓“打雷”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现象。这种迅猛 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然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器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2 农村建筑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筑之多可想而知,然而在农村建筑中安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极其甚少。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物质需求日益增高,雷电灾害的发生越来越贴近老百姓,老百姓的认识也逐渐提升。目前农村建筑中以砖混结构的占主导地位,以建国前后所建的土木结构等其它结构为辅,而且大都数建筑是建在小溪边、山脚下、池塘边等。从未考虑过周边环境对建筑本身及建筑内电器和人员因雷电灾害所产生的影响。

3 认识防雷减灾安全的重要性

雷击灾害是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江西省是全国雷电高发区和重灾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100天,居全国之首。由于雷暴频繁发生,每年都有多起雷击伤亡人畜和其他设备事故发生。据省防雷中心统计,2010年全省共发生47起雷击事故,其中,雷击造成部分建筑物和大量电气设备损坏,经济损失达2660.84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030.14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630.70万元;雷击同时造成伤亡事故4起,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具体而言,乡村和野外仍然是雷击伤亡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在4起雷击伤亡事故中,发生野外3起,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发生在农村民居1起,造成2人受伤。由此可见,农村是防雷工作的薄弱环节,是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农村的防雷安全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农村防雷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破解农村防御雷击灾害难题、保障农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已成为防雷工作的重点。

4农村成为雷击重灾原因分析

4.1 防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雷知识

农村、农民群众的防雷知识缺乏,防雷、避雷意识差。大部分村民对被雷击事件存在侥幸心理。农村中的田野面积比较大,而田野土地潮湿,土壤电阻率较低,遇到雷雨天气,在田间作业的农民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避雨,大树下、空旷田间的窝棚都是他们避雨的首选,而这些地方又恰恰是雷电击中率最高的地方;更有甚者,眼看就要收工回家了,不顾雷雨的危害,强行在田间地头抢完最后一点工。有些农村的学生赤脚在雷雨里上学,有些农民扛着金属农具在雷雨天气下出外工作都很可能遭到雷击造成伤亡。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面某一点(包括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等)的迅猛放电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它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物体(建筑)损坏和人员伤害。例如,2010年7月遂川县泉江镇集合村村民刘某,其自家建筑遭受雷击,导致该建筑屋面“野鸡棚”墙体开裂,楼梯间楼梯板内钢筋暴露。

4.2 政策和技术支撑缺乏导致农村雷击频发

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的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技术服务支撑能力,直接影响到农村防雷减灾的成效。首先,农村防雷监管组织机构不完善。县一级防雷减灾组织机构为防雷组织机构的最基层管理组织,而在农村基层组织的乡镇、村,没有防雷减灾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基本还处于自发层面上。因此,农民自然村的选址、农民建房的设计和审批、农村野外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缺少政府的有效服务和科学引导,这是造成了农村防雷设施奇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技术支持的欠缺。缺乏针对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适应不同雷击风险区域的防雷减灾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缺乏农村地区雷电监测与预警,预警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缺乏一支为广大农民提供防雷技术服务的队伍。

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包括架空电缆、埋地电缆、钢轨、水管等)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它因过电压、过电流极易对微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伤害工作人员、使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或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例如1985年7月遂川县雩田镇下塘村村民王某,其老宅为60时年代的土木结构瓦片房,正直收割季节,其父收完稻谷坐在家中客厅吸烟,待雨停后继续收割,不料一声巨响,其父死在厅中。事后发现其屋面无雷击痕迹,但屋内有一路电源线路烧焦,经相关部门判断其父死于雷击。

4.3 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审核,缺乏必要的防雷设施。因此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大力督促农民在建房时按有关规范接受防雷设计和安装配套的防雷设施,改变他们建房时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视防雷安全的习惯思维,纠正他们“建筑物矮小不会遭雷击,没有必要安装防雷装置”的错误认识。同时改变其建房中不科学的选址观念,尽力避开雷击多发地段。

4.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防雷设施奇缺,埋下严重的雷击隐患。

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防雷设施建设要增加建设成本。除了农村建筑缺乏必要的防雷装置外,农村的电源线、电话线及有线电视接收线横七竖八、乱拉乱扯现象较为严重。在城市,电源线、电话线都会被埋入地下或墙体当中,而在农村,这些线路被“裸”的架设,没有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特别是在广大山区农村,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且多用竹竿作为支撑,一旦遇到雷暴天气,雷电极易由金属接收天线接闪,再由天线馈线引入室内,造成电视机及室内其它设施损毁以及人员伤亡。

5 防护策略

5.1 防直击雷。在建筑屋面或周边安装接闪器,如接闪杆、接闪导体、独立接闪杆。接闪器的安装应满足于建筑在有效保护范围内。与此同时接闪杆须安装一定数量的引下线(引下线的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5.2 内部防护。①农村建筑用电一般为市电,应在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安装Ⅰ级电涌保护器。引入建筑内前如条件允许,宜采用金属套管埋地引入,并做好接地措施。②电话线路应在电话入户端安装一个RJ11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③有限电视线路应在传输线入户端安装一个天馈信号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④网络线路应在路由器端口前端安装一个RJ45信号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以上是农村建筑中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基本防护措施。如条件允许,宅主还可再进行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网络线路等线路次级防护。

5.3 室外防护。①当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迅速躲进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应马上上岸,躲到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②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铁锹等农具扛在肩上。③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向前屈,临时躲避。④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及作业,如在稻田作业,打渔。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⑤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⑥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⑦雷雨交加时,宜切断自家电源。

第4篇

1.1北方农村建筑现状分析

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建筑要适应日常居住生活和农副业生产的双重需要,居民建筑类型大多为单户、双户以及多户并联的建筑类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筑大多为个人建造,农民随意建设,农村建筑缺乏规划和设计,造成建筑的功能划分不合理,用地浪费。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建房时多选用一些落后的建材,围护结构的设计仍采用传统的做法,致使其建筑能耗大,不利于节能。

1.2建筑规划布局

我国北方农村大多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建筑规划选址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地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平面的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合理地安排建筑物功能分区。

1.2.1建筑选址应避免在山谷、沟底等区域,这主要考虑冬季气流在这些区域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会使其能耗增加。建筑朝向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最有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区域,注意冬季防风和夏季有效利用自然通风,减少能耗。

1.2.2建筑类型上应多采用两户或多户并联的布置形式,减少建筑体系系数,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

1.2.3根据当地农民生活习惯,将居住建筑和农副业生产用房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将卧室、大堂宜布置在南向,饲养室、农副产品加工室宜布置在北向。

1.2.4规划中应注重绿化环境。绿化可以改善建筑群体的气候条件,可以调节气温、降低温室效应、隔热遮阳、减少噪声,是优化建筑室内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1.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3.1外墙

外墙散失的热量约占整个围护结构总能耗的25~28%,因此应在寒冷地区的北方农村建筑外墙设计中应采用外墙外保温。依据当地已有的原材料,合理选择建筑外墙材料,推广使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等节能砖。同时在建造时灵活选取构造措施,利用农村地区容易获得的材料(稻壳,麦秸等)作为外墙保温材料,使外墙获得良好的隔热效果。

1.3.2屋面与地面

北方地区农村建筑屋面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15%左右,地面约为6%。在屋面建造时应采用坡屋顶,设置架空层或平屋顶,设置吊顶层。选用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易于就地取材的保温材料。重视地面保温,在地面垫层下铺设廉价的炉渣等其他保温材料,并注意地面防潮设计,减少地面散热量。

1.3.3门与外窗

长期以来,北方农村建筑的门窗建造较为简陋,大部分为单层,而且密封性较差。外窗的热损失量,约占整个房屋的30%。为了减少外窗的热损失,在满足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要求下,减少窗墙比,应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玻璃窗,增强其密封性,以此来提高窗的总热阻。外门应采用双层,若采用单层应作保温处理,提高外门的隔热性能。尺寸较大的门窗应在室内加装门窗帘,也有利于减少门窗的热损失。

2能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

2.1太阳能开发与应用

北方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造太阳能综合利用建筑,在屋顶放置太阳能利用设备可提供生活热水、采暖系统以及照明等综合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应用,适合应用在无集中供暖的农村建筑。在过渡季节,利用太阳能热水还可以强化自然通风。

2.2沼气开发与应用

沼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等都可以作为产生沼气的原料。沼气不仅用来解决农村燃料缺乏问题,也可以应用沼气进行采暖和照明等综合利用。另外沼液和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在农田和果园里。沼气建设与种养殖业结合,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延伸了经济链,使能源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目前我国农村大多采用单户的沼气建设,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经常沼气产量不足,而且安全性较差。建议采用多户集中建造高效的沼气设施,集中管理,有效利用资源,这样能使沼气设施能源利用率高,便于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洁净、安全的沼气能源。2.3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我国有着丰富的浅层地热能源,在北方农村地区可以开发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为集中规划建造的村镇建筑群提供热源,宜于集中热水供应和采暖设施建造,从而节约燃料的使用。在北方农村的一些地区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利用其建造风力发电,供应日常的生活和照明用电,既方便又廉价,节约用电。

3农村建筑节能管理

农村建筑的节能不仅仅是在体现在节能设计,节能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制,是落实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的前提。首先,在新建农村建筑时应注重改变观念,统一规划建设,进行初期的建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以及综合利用能源的可行性方案设计。要按照节能设计和规范进行建造,加强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易于取得的廉价又节能的建筑材料。其次,在建筑建成后注重农民节能意识培养,统一管理一些集中的公用能源设施,例如集中的沼气设施或采暖系统。

4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农村建筑未能使用节能设计,这就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开发出适合在农村地区的廉价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能源利用设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农村建筑规划管理体系,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节能建筑,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牛明成,谷延霞,韩璐.新农村住宅节能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2):238-239.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 新房舍 建筑设计

做好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建筑设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针对于新农村进行建筑设计可以有效的节约农村建筑用地、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更加有力与实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等等,是整个新农村发展的坚定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建筑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的规划设计,呈显著强烈的自主性和盲目性,这对于农村的整体的合理规划是十分的不利的。所以,在当今的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充分的注重农村建筑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是新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具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对农村的建筑进行一定的设计,就可以更好的细化社会的分工,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失误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来看,合理有序的规划,更能节省建筑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可操作性。同时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新农村的建筑设计要体现其自身的文化优势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广大农民租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就表明了广大农民群众具备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在农村的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了很多的农村民间艺术,例如剪纸、年画以及泥塑等等。这些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传播我国农民朴素而善良的情感的作用,其诉说的一个又一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感触和反思,这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极为的有利的。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筑设计的过程就应该植根于丰富而多彩的农村文化之上,使建筑成为一个传达农村文化而有效表达农村文化的一个媒介。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因为受到全球的经济浪潮的冲击,很多的外来思想对于农村的建筑理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部分进行建筑设计的人员因为的追求新颖,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设计对文化的表达,使得这些建筑完全没有能力去体现出农村本身所具备的文化气息,失去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精华,使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建筑 呈现出千村一面的现象,这完全是对于我国传统的农村文化的抹杀。不过,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在我国的有些地区,对于农村的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还是有很大的体现的,这给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设计带来了一丝曙光。我市在新农村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做得就很不错,编印了《盐城市村镇康居住宅及公共设施方案选编图集》,充分根据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来对当地的建筑设计进行指导,充分的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文化性和地域性,这是值得学习和赞扬的。所以在进行我国新农村的建筑设计就必须要充分的挖掘当地的文化气息和民间艺术,使整体的建筑物在饱含文化气息的同时还具备着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以新的形势、新的面貌来展现出新农村的文化特色。

三、新农村的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利用好当地的自然景观,农村的自然景观是当地所独有的优势,是当地的特色。所以在建筑设计当中就应该对自然景观充分的利用。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这些建筑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表现着自己的历史、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所以在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的建筑设计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当所涉及地区的自然环境,这其中就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等等。然后将这些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将其合理的融入到建筑设计的理念当中,使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能够在建筑当中更加自然的体会到当地的自然风貌,可以进行的享受当地的自然景观给他们带来的感觉。但是,目前的农村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在心底有一种对于城市的向往,他们希望将农村尽快的转变成城市,是农村在建筑当中尽量的模仿城市的建筑方式,这就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建筑趋于相同,使农村缺乏了原有的感觉。这就需要,在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和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进行交流,充分的进行沟通,讲解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周围自然景观合理利用的必要性,使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美,而不是去一味的盲从于城市的景观和建筑。使他们建设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属于当地的广大农民的,属于这个地区的,让广大的城市人羡慕的建筑。这也就在另一方面对于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整个农村建筑的设计当中,充分的考虑周边环境对于建筑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利用多种的建筑方式和方法,尽最大可能使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设计有机统一,更好的为广大的农村人民群众服务。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进行新农村的建筑设计设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当中的必然选择。但是,要想做好新农村的建筑设计工作,就要在建筑设计工作当中遵循以下的两个原则:第一,建筑设计必须要充分的体现当地的文化气息;第二,建筑设计必须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使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启波,刘培芳,刘启泓.生态化理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模式优化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5).

第6篇

关键字词: 土砖墙建筑 石砌建筑砖混建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of rural people, makes it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form from the old-fashioned the soil brick wall structure, wood structure, stone structure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brick structure and frame structure.Keywords: soil brick wall construction stone building brick and concrete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8年的那场地震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举国震惊的,引起很多人对房屋建筑结构产生浓厚的兴趣,怀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和梦想,我报考了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我是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建筑物类别的分法有很多种,按照建筑结构采用的材料不同分可分为:生土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砖混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等。城市建筑美轮美奂,千姿万态,而农村住宅建筑的发展相对缓慢。

老家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的土砖墙建筑,就是把生土做成砖,在收完稻后,不等田里的土干就用牛拉上石磙,把田里表面一层土压实,压好后再用人工和一种专用的锹铲成一块一块的土砖,自然干燥后再用这种砖和普通泥浆来砌墙。在这些土砖组成的墙体上架上木梁盖上老式灰瓦片就组成了一栋房子。这种房屋防声效果好,而且冬暖夏凉,材料由于取自于农田,耗能小,不会像工业建筑材料那样释放出有害健康的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小。土砖年久了会发生老化变形,把这些砖换掉,换下来的砖就是很好的肥料,可以送到田里,回收利用率高。要是地理位置选得好,砖压实得好,房子可以供几代人使用。但是这种房屋通风性能不好,打扫卫生也不太方便,随着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提高,这种建筑的发展前景较低。

老家的街道上有部分木结构建筑物。木结构建筑物是将木材经过木榫、铁钉连接,形成结构。木结构建筑物主要由柱、梁、檩、枋等构件组合形成的框架来承重,部分墙体并不承重,主要起分隔、围护作用。由于墙体厚度较小,木结构建筑的使用面积比普通砖混结构要大,木结构更方便于运输、装拆和多次重复性的使用,并且制造工期短,采取装配式施工,气候因素影响小,不受低温环境的限制。木材最大的特点是它有着很强的韧性,在抗震性能上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如山西应县木塔和天津蓟县独乐寺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建筑物。千百年来经历多次地震至今保存完好,可见木结构建筑良好的抗震性能。木结构的弊端也比较明显,树木本身枝干不挺直,木材又容易受到腐朽菌的侵蚀,易发生火灾和自然虫害,都不利于木结构的使用。而且木材生长缓慢,铁路、建筑、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都离不开木材。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木结构建筑物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老家也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就是石材砌体结构。它主要是由人工或者机械在山体上开采出来的天然石材,经人工打磨使边角整齐后混合泥浆砌成墙体,再架上木梁,盖上灰瓦片组成房屋。它取材方便,所用的建筑材料价格低廉,所以房屋的造价较低。由于开采出来的石材体积一般较大,所以墙体厚度和自重大,使得房屋防噪、保温和隔热效果很好,可使用面积缩小,对选址以及对基础的处理有一定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的劳动量大,所以现在使用较少。

生土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所建造的房屋由于材料自身的缺陷,一般都是平房,占地面积大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老家近几年的建筑现在是以砖混结构为主的三层楼房,其墙体主要是由红砖、砂浆砌筑而成,整栋房屋的全部荷载是由墙体承重然后传给基础。在以横墙承重为主的房屋中,房间的开间不能太大,因为受到横墙间距和梁板跨度的限制,所以房间的面积相对较小。在以纵墙承重为主的房屋中房间的进深尺度比较适合钢筋混凝土板的经济跨度,房间尺寸大小设计灵活。一般砖混结构建筑物可以结合着两种承重方式,这样内部空间的划分多样。砖混结构的房屋承重墙体是不能随意改造的,否则会影响结构使用,影响房屋的安全性,对于开窗的位置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要求。房屋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同等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楼房的可使用面积比平房多,而且建造楼房时,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极其严格,水泥、钢筋必须到达国家标准,这样房屋的安全、适用、耐久性比较好,人们居住起来更加放心和舒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老家近几年新建的房屋出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建筑形式更加美观,空间布置更加灵活,房屋造型更加新颖。以此来满足人民对建筑使用功能更高层次的需求。

结束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农村人民的收入越来越多,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使得农村建筑的建设进程会越来越快,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建造更多更好的绿色建筑,这样农村人们生活得会更加舒适,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第三版)罗福午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第二版 李浈

第7篇

关键字:新农村;规划;建筑传承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我国农村建设也需要跟随社会步伐共同前进,因此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把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对城乡发展进行全面统筹,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推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能进行全面的规划统筹,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阻碍着新农村的全面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制度,导致规划成果不统一。在进行新农村用地规划过程中,最初是采用的村镇规划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可是由于该标准的取消,实行城镇规划标准后,对于很多信息没有做出明确的指出,导致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没有相关的依据可遵循,从而出现各地对规划效果进行表述时形式多样。

其次,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目标是实现小康社会,是对农村的经济生产进行促进。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三农为基准,并保持农村的乡村特色、地域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可是在发展中由于规划一味的追求物质空间发展,使新农村变成缩影版的城市小区,违背了建设目标。

最后,在进行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工作实施不能很好的落实。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虽然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可是只是进行信息公示,把既定的结果展示给人们群众,忽视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如果参与者在教育水平、经验认识方面存在不足,将严重影响规划效果。如果参与者仅仅是把城市生活“搬”到农村去,就会使得农村本身的生活形式、地域文化发展受到限制。

2. 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改进措施

2.1 保存农村风貌,并融入现代化的气息。

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处于农村生活的农民向往城市生活中的别墅洋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农民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提高他们的市场观念,发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农村需要认识到自己在环境、传统文化优势的同时,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应农村住宅的散乱分布形式,应该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在保持农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建设一些城镇中的联排住宅、公寓等,使处于交通不变的居民能够走出来。在对农村房屋进行修建时,可以运用一些接近自然的现代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同时还能保持农村原有的自然效果。

2.2 尊重农村的生活习惯与风俗习惯。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对应建筑的修建应该遵循农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这样才能让人们居住得更舒适。比如在寒冷的北方,人们喜欢用炕取暖,进行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这点,以免在以后生活中人们自行对建筑进行改造,引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3 让农民自主参与新农村建设。

在进行新农村规划设计时,让农民自主参与是最基本的要求。加之在推进的过程中,忽视农民参与抑制了其发展就更需要农民的主动参与。因为农民对于自己的生活更加熟悉清楚,当规划中出现不符合农村特色时,能够及时的指出从而提前进行修改。在规划设计图出来后,应该给每户农民进行讲解,让他们了解规划的具体内容,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的进行。

3. 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中需要融入建筑传承

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应该对建筑文化进行传承,这样能有效的延续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农家乐方式的进行对新农村建筑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农家乐的修建在地域文化方面与环境相适应。农家乐经营主要是根据乡土气息营造的,从而选择、布置建造的时候都很注重环境气候,能有效的遵循当地的村庄座落形式、自然环境。同时,建筑材料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能充分的体现地点性。建筑地点性是根据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农家乐建造基本上都是当地居民建造的,为了有效的节约成本都会就地进行取材,使用一些木材、石材等,建筑方式也比较的统一,这样就能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

农家乐的修建能很好的与当地的、风水信念进行呼应。农家乐的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和人文背景下产生发展的,能有效的表达当地的乡土文化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和与当地的、风水信念进行呼应,保证生态环境的和谐,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的风土气息、人文特色进行设计,并采用合适的规划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优实现,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珊.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7,02:70-72.

[2]王欣光.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