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资料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6 16:02:59

序论:在您撰写资料管理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资料管理实训总结

第1篇

教务处及实训中心是关键的两个综合职能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好,建立一支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实训档案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加强实训资料技术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实训的潜能,为学生实践学习活动提供现代化的实训环境。对于专职档案资料管理专业人员,应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人员同等对待,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工作。并逐步改善工作条件,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为档案部门添置必要的管理设备,以便于开展工作。档案资料室的设置,可设在实训中心办公室,设保管专柜、多媒体室的影象信息资料专柜等。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室也应设实训档案专柜,负责保管好院系的各种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料,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细化。实训指导教师,除完成本部门本室的实训工作任务外,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材料,要对与本部门的实践教学资料包括学生实训实验报告归档。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身业务建设,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社会上的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和管理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使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其它工作服务。

高职院校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要把实验实训讲义备齐备全,缺少的讲义及时组织编写,并把学生的实习报告作为短期实训档案保存。全面普查更新补充由于我院列入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验收,实训仪器设备投入量大。学院合并组建初期,一些仪器设备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已在更新淘汰之中。在搬迁过程中,有些仪器设备没有资料,或有的资料混乱。资料不全、遗失缺少不可避免。因此全面普查实训仪器设备管理资料,更新补充,有的要上网收集,或厂家重新提供,补充齐全。这是实现我院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注重收集,加强管理高职院校的实训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把仪器设备管理众多资料及时汇总存档的工作,归档的过程方法管理很重要。首先要整理收集资料,并剔除淘汰设备的无用资料,才能避免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实训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是以二级学院为划分单位的管理档案,分设仪器设备资料档案、实验实训中心仪器设备存档资料表。列好档案宗卷计划号,按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等。制定仪器设备存档资料(表),以及电子档案(设多版本保存,防止损坏数据遗失)。按统一标准标好仪器设备的采购日期、仪器设备名称、产地、规格型号、产品资料留存明细(驱动盘、保修期、说明书)、存放地标示清楚。由于大部分仪器设备要长期实验、实训使用,设备不淘汰,相应的档案资料也应长期保存。存档的具体技术资料:对操作说明书、合格证、检定证书、保修卡、软件光盘、使用说明书进行存档保管。

高职院校实训仪器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化

第2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3.06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方面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技能,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制能力。目前,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形成一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符合职业教学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种理论,我们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进行了课程建设探索,以提高学生编制工程资料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能人才。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施主要是从课程标准制定、职业工作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学习情境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条件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1、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建设理念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以实际的工作需求导向,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1]。在明确企业的工作过程后,找到源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利用系统化分析方法来研究课程结构[2]。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实践行动中的知识和技能;并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教学,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同时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能力及岗位需求相对应,根据资料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来展开;结合对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

1.1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师在完成企业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教师、毕业生、在校生反馈的信息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将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转化为相互独立的工作项目,使课程的设置处于动态的调整中。教师将收集的信息及时补充到课堂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体化教学。

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证主要是资料员,因此课程标准以岗位需求能力为核心,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能力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校内实训室与校外企业结合、职业能力与岗位证书的融合。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编制,管理建筑工程资料的能力。学生应了解建筑工程资料的分类、组成,熟悉建筑资料的管理流程,掌握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写方法,了解工程资料归档的程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完成对学生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进行设计的主线是将以知识为主线构建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教学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同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注重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相结合力求权威性、实用性。

1.2课程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由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面向专业,因此在具体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时,先安排专业教师下工程企业实践锻炼,请企业专家讲座培训,了解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根据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转化为项目独立的工作项目。将实际工程分解后的工作项目安排学生实施,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实践活动,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由于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工程资料员,该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包含以下几方面:及时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加强对工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各类图纸以及补充资料,做好工程资料收发、运转、管理等工作,做好文件资料管理规范、完整;参与施工生产管理,做好资料的管理和监控;做好工程图纸的收发和审核,对工程资料和图纸等进行独立组合案卷和归档;处理好各项公共关系,包括与业主、项目经理、技术主管,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处理好与档案管理部门的关系。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包含以下几方面:

工程资料分解划分能力;建筑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综合管理资料的收集管理能力;质量控制资料管理能力;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资料管理能力;5、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管理能力;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管理能力;资料管理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企业标准化管理有关资料管理的能力(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四大体系);《资料员》职业资格证的获取率90%以上。

1.3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学习情境设置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建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保持一致,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

学生通过掌握实际建筑物的土建安装施工全过程,用project软件进行模拟制造,产生相应的整套验收资料,将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还原。学生通过实操工程项目对常用的工种和工序的验收资料及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形成系统的概念。顶岗实习和毕业工作时,能立即进入工作角色。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共设置七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建筑土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土建安装工程施工综合管理、工程质量控制过程、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检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程序、ISO 2000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及归档管理。以上学习情境分别涉及对应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内容及施工综合管理程序、各工种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

学习情境设置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学习领域中,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加强,教师指导的成分减少。学生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分析、获取信息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得以提升。

2.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2.1教学方法

本课程指导学生阅读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建筑图、结构图、给排水图、电气安装图),深入了解具体的建筑物从基础开挖到竣工的全过程,介绍相应的验收规范和标准,由此引出相关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各个验收批的划分和相关联的资料。通过资料管理软件,学会各个验收批表格的填写和分类整理归档,为将来发展成为建造师打下基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自由工作法、引导文法、角色扮演法、任务设计法等,本课程将其中的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实施。

2.1.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项目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教师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上课前做好教学准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纸、多媒体、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设备和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更直观易懂。整个过程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学会学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资料、自己动手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及学习工作的方法体会。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把学生识读懂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图纸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图纸了解工程施工安装的整个过程,正确进行项目的划分,查找收集相关规范文件,按照工程资料编制的流程,编制完整的一套资料,并组建归档。在内容设置上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引出关键的知识点。例如对于地基基础检验批资料的填写,作为一项典型的任务,以实际的某工程项目图纸为载体,学生自己查找规范、标准、识别关键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的表格并掌握标准和规范、检验批验收的要求。

2.1.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探究讨论案例,解决问题。《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在课程教学中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对案例展开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例如对地基基础工程主要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分解划分及检验批的划分,在这个学习情境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图识图,具体的操作方式采用如小组讨论等。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学生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互相启迪,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方案着重从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来考核学生,评价方案依据实际工程项目来进行设计。课程考核根据学生对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形成资料的类型和规档的实操能力,考核操作步骤、操作的成果、平时的表现(例如出勤、课堂表现)、团队协作等,促使学生按照操作指导完成步骤的任务[4]。

在任务完成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并展示自己的成果,先同一个小组成员之间互评,再进行不同小组之间的评分,最后是教师评定来进行,采用不同的权重确定最后成绩的办法。每一个工程项目学习完后,进行一次过程考核评价,并提交成果作业,教师依据学生提交的成果、平常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实操占总评成绩的80%。课程学习完,进行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20%,最后根据实操成果和笔试考核得出考核成绩。

3.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教学实践条件建设

课程的实施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校内外实训等手段营造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其中教学与实践条件是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建设的支撑。

课程在实训条件方面完成了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3.1校内工程资料实训室的建设。工程资料实训室是能够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实训室。通过真实、仿真、虚拟手段,专业技能实训室实现“工作过程”技能训练要求,配置足够的工位和设备,保证学生实操需求。工程资料实训室配有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中控台、交换机、VGA分配器、电动投影屏幕、视频展台等仪器设备及规范、工具书、实训课程资料、图纸文件等共若干册。学生通过查询、观摩和学习各类工程技术资料,掌握各类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各类工程合同文件,其它技术资料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3.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分别与五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完成初步职业技能的学习基础上,到校外企业实践锻炼,真正体现了工作、学习、工作的一体化教学理念。

4.总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了以岗位需求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关键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在完成任务中思考和学习,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魏秋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价值工程2011年05期:274-275

第3篇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与现行的建筑规范、规程、标准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文件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相关要求和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知道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熟悉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掌握施工资料、建设监理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2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个建设阶段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训练、案例学习、综合实训,掌握编制整理土木工程管理资料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使学生到岗后能很快熟悉工作内容和要求,并迅速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人才。

2.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去伪存真、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及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

3以往教学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是:(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员的工作责任要求,结合教材和资料软件,采用讲练结合,即一次课一个内容,学生按照范例,机上练习填写一个或几个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2)学生虽然在其他的课程里学习了建设程序等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相关的内容,如果老师们认为讲过的东西到该课程就不提了,如:施工过程等,学生们一是忘记了;二是不会横向联系,因此资料综合实训往往混淆施工程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理顺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实训要求。(3)由于该课程的工程特点和资料员的工作特点,该课程成绩考核确定为过程性评定考核,没有有效杜绝学生作业的复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高。

4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大学扩招,我们学院学生的生源差异性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大学的学生也有很大差异。表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到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实习时,一是独立填写资料较困难;二是遇到一些与工程测量有关的技术资料整理困难。分析原因认为:一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开设较早(与施工课同时开),学生还没有基本的工程施工素养,对施工工序了解的还没到位,到了工程施工现场不知道资料员该从什么地方干起;二是学生只是在施工课上机械的了解了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要求,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尚不明确,对建筑规范了解较少,填写资料时和工序不一致,感觉混乱;三是由于授课过程中由于学时的关系,所有专业课老师没有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应用告诉学生,同学们不会学以致用。如前导课《工程测量》和《工程CAD》在一些技术资料里应用较多,遇到利用线路测量原始数据绘制和导入图形时,不能顺利完成。而目前地区性的土木工程较多,对技术资料的需求也较多,我们以前没做过施工和线路测量整合资料实训,这方面是弱项,需加大实训力度。

(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实践性训练,教师只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来帮助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木理论与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缺少感性认识,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木文的课改的初步设想和计划,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下,强调了实践和职业属性的教学思想;认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建筑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的职业人才。

5教改情况

(1)基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原则,应首先确保课程对学生主体的“受用性”,应以工作(情景教学)导向为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思路,为此,可以联络当地城建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并组织学生深入到一线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授课,因为一个项目或者建筑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现场观察对各项施工措施和实施情况的了解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实践经验和积累有着现实意义;对于施工验收的过程中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的每一项工程的检查、维护、改造、扩建进行充分了解: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到哪道工序该做什么资料、)只有通过“现场学习”进行这门课程的改革,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和熟悉了解工程施工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对工程的施工进程能有具体到位的认识,并且建议让学生步步跟进,紧跟工程进度确保更加全面的学习效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鼓励学生并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体地领会各种专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同时开课,在授课时尽量使施工资料的内容与施工课相联系,实时的给同学们讲明土木工程各个分部的施工工序和验评规范,并多次提醒强调,使同学们尽量做到耳熟能详。

(2)布置课程平时作业时计算机填写和手填相结合,分层次教学,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避免了抄袭和不思考乱填资料的不良毛病,特别强调资料造假也属于职务犯罪。

(3)尝试问题导入式教学。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复杂且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问题导入式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手段之一。对部分教学内容从新的角度局部系统化,使教学目标在局部内容中更加明确,学生对明晰系统的理解和长期记忆会加深。通过先导入问题,再讲解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氖“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意见,可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不够,因此课程调整和更新往往不够及时。该课程引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以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要求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方式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要求的能力、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或顶岗实训,直接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培训和产品的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6)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育市场运行机制。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牵头与相关企业制定实训基地有效运行机制和实施办法,引入生产企业合作经营,使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市场化。

(7)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土木工程中技术资料的要求把《土木工程测量》和《土木工程CAD》结合起来。如给出一组线路中线测量的数据和横断面测量数据,测量课老师耐心辅导学生完成地面高程的计算,手工绘制线路的纵、横断面图,《土木工程CAD》老师辅导绘制线路的CAD纵、横断面图,并导入相应的资料位置,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做一份较完整的技术实训资料,否则期末成绩不予通过。

(8)采取就业辅导法,对已经有实习地点的资料员,根据该生所从事的工程是房建类、水利类还是路桥类,辅导她们从资料员的职责出发,进场开始应该怎么做、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过程中一般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竣工验收时应该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现场还有哪些不归档的日常文件也属于我们资料员的职责。满足了同学们到任何土木工程单位都能胜任资料员工作的需求。

(9)期末课程总结时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理顺土木工程建设程序,对分配在不同参建单位的资料员,帮助同学们分析资料员工作和其他工种的关系,使他们很顺利的融入工作环境。

6教改效果

该课程通过上述教学探讨和改革与实践,尽可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查阅规范、应用规范的能力和认真细致、虚心请教、尊重事实、诚信求实的工作作风。同学们对于工程资料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施工现场填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凡是认真完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学习任务的学生均能胜任土木工程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任务。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不到一周便能独立完成资料的填写整理工作,学生们积极向上、认真负责、不断进取的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7不足与继续努力方向

(1)部分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适应较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较慢。表现为浮躁不安,手机不离手,耳机不下头,学习态度极端社会化,认为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手段摆平。漫不经心听讲,稀里糊涂作业,张口瞎说,随手乱填,随意性较多,客观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要求情绪化,高兴就接受,不高兴全盘否定。这种普遍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学习任务很好的完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2)每个班级中,以前的学生是主动学习和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的占多数,现在则是少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坐下来安静学习,优质的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和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们在学校的辛勤培育,实在难以抵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想做管理者、指挥者,不想实实在在做事,说明大人们本身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3)虽然老师们做了很丰富的教学准备,也有一些工作经验,但是还不能满足个别好学的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这就要求老师们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扩大知识面和不断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

8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课题项目】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建筑与房地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4-0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作为贯穿工程建设过程的一条重要主线,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记录建设过程、监控工程质量、实施安全管理、监督及协调建设各参与方的重要作用;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更是认定事故责任、还原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鉴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近年来陆续开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根据资料员岗位的需求进行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资料员的岗位能力,拓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1.课程概述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最初是根据资料员岗位的需求而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资料员的岗位能力,拓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该课程涵盖的专业知识面非常广泛,建筑工程中所有的子专业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资料系统。通过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工作特点分析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课程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培养资料员岗位能力,还具有对其他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的作用。因此,唯有对此课程进行正确定位,并根据定位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与设计,才能使该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通过近年的教学实施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存在相应的问题如下:

(1)理论内容抽象杂乱,实践环节难体现岗位能力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体系通过教材结合规范,配合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随后进行知识能力板块实践,结合相关资料管理软件进行实训,但多数以填表形式为主的实训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在校学生普遍反映理论内容抽象、杂乱、缺乏感性认识,实践环节单一、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毕业生建议增加实践性训练课时,并结合岗位特色调整课程结构及内容。如何将分散、复杂、实操性强的专业知识在有限的课时和条件内传授给学生,是本课程需探索的问题之一。

(2)教学方法待探索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虽结合相关资料管理软件模拟真实化的工作环境,但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导致毕业生难以快速胜任资料员工作岗位。如何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是本课程需探索的问题之二。

(3)各学科之间联系性不强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对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书面记录,能够反映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技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学习有助于综合应用专科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具有专业知识回顾、总结和加深认识的作用,这是其他课程难以实现的。所以,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达到串联整个学科知识,使学生完整、系统化地了解与掌握学科的主干及其分支,是本课程需探索的问题之三。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实用型课程,在课程内容中应注重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知识的培养,通过结合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项目的工作任务,训练学生具备真实环境的工作能力,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化,从而使毕业生无需培训即可上岗,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完美对接。

3.课程改革方案内容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探索和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资料员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知识。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方案,并按照改革方案编写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及能力考核标准。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梳理

根据用人单位对资料员岗位能力要求情况调研及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基于资料员岗位工作过程的综合性强的工作特征,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结构进行梳理,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资料管理理论知识传授、表格填报及档案管理实践技能训练。实施改革如下:

①减少纯理论教学比例,部分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中渗透;

②实践部分以真实工程案例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资料的形成与编制为主线,增加施工计划编制实训内容,通过施工图识读、施工技术及方法、施工进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知识点向专业知识面拓展;

③将实训内容划分为几个学习情境,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使教学实践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保持一致,学生实训过程中逐步掌握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岗位职业能力。

④增加职业素养的培养环节,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责任意识,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自主学习、分析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打破原有的较为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基于资料员岗位工作任务,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场景认知等教学方法具体化学习领域,实现理论和实践环节相互渗透。主要改革如下:

①采用真实工程案例结合工程图纸讨论、施工计划编制的案例教学;

②学生分组完成、组内成员按照参建各方进行角色模拟,以真实工作情景促进知识吸收;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具备资料员岗位职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知识运用能力。

(3)各学科衔接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作为贯穿工程建设过程的一条重要主线,建筑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工程项目的逐步成型过程,其工程资料管理与工程施工是同步的,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各方主题的互相配合和协调。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之一,课程与工程实际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学生毕业后的各个岗位(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等)工作任务都与工程资料的形成、收集、编制有所关联。所以,课程设置方面通过着重考虑如何使学生实现对土建专业各学科之间、建设行业各岗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得以巩固和加深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建筑施工现场的各技术岗位和贴近第一线的管理岗位。部分体现如下:

通过图纸“讨论”和施工计划的“编制”使学生熟悉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学科间承上启下;对工程资料的“填写”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巩固、拓展和思考;通过对工程资料“收集、整编”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于工程中施工依据、施工控制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结论

通过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借以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为载体,根据资料综合反映多专业、多岗位、多单位的相关性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土建类高职毕业生能够适应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岗位和贴近第一线的管理岗位。同时,也相应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及分析的能力。

针对资料员岗位的职业能力主要培养文档的分类和管理能力、施工过程中事件的记录能力、资料的整理装订能力和施工图的阅读能力等,通过对工程资料中对试验检验,方案编审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的记录和反映,培养或进一步巩固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建设行业通用能力。使毕业生无需培训即可上岗,缩短其适应时间,促使学生更快地在工作岗位中进行自我提升。

第5篇

现代职业教学的理念强调了对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其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建筑工程专业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改革后的教学,能够更加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该文分析了教改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教改情况和教改效果,特别是结合其他课程的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认可,并指出了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与现行的建筑规范、规程、标准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文件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相关要求和基本方法。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知道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熟悉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

(3)掌握施工资料、建设监理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2 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个建设阶段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训练、案例学习、综合实训,掌握编制整理土木工程管理资料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使学生到岗后能很快熟悉工作内容和要求,并迅速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人才。[4]

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去伪存真、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及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5]

3 以往教学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是:(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员的工作责任要求,结合教材和资料软件,采用讲练结合,即一次课一个内容,学生按照范例,机上练习填写一个或几个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2)学生虽然在其他的课程里学习了建设程序等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相关的内容,如果老师们认为讲过的东西到该课程就不提了,如:施工过程等,学生们一是忘记了;二是不会横向联系,因此资料综合实训往往混淆施工程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理顺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实训要求。(3)由于该课程的工程特点和资料员的工作特点,该课程成绩考核确定为过程性评定考核,没有有效杜绝学生作业的复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高。

4 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大学扩招,我们学院学生的生源差异性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大学的学生也有很大差异。表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到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实习时,一是独立填写资料较困难;二是遇到一些与工程测量有关的技术资料整理困难。分析原因认为:一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开设较早(与施工课同时开),学生还没有基本的工程施工素养,对施工工序了解的还没到位,到了工程施工现场不知道资料员该从什么地方干起;二是学生只是在施工课上机械的了解了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要求,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尚不明确,对建筑规范了解较少,填写资料时和工序不一致,感觉混乱;三是由于授课过程中由于学时的关系,所有专业课老师没有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应用告诉学生,同学们不会学以致用。如前导课《工程测量》和《工程CAD》在一些技术资料里应用较多,遇到利用线路测量原始数据绘制和导入图形时,不能顺利完成。而目前地区性的土木工程较多,对技术资料的需求也较多,我们以前没做过施工和线路测量整合资料实训,这方面是弱项,需加大实训力度。

(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实践性训练,教师只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来帮助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木理论与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缺少感性认识,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木文的课改的初步设想和计划,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下,强调了实践和职业属性的教学思想;认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建筑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的职业人才。

5 教改情况

(1)基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原则,应首先确保课程对学生主体的“受用性”,应以工作(情景教学)导向为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思路,为此,可以联络当地城建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并组织学生深入到一线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授课,因为一个项目或者建筑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现场观察对各项施工措施和实施情况的了解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实践经验和积累有着现实意义;对于施工验收的过程中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的每一项工程的检查、维护、改造、扩建进行充分了解: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到哪道工序该做什么资料、)只有通过“现场学习”进行这门课程的改革,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和熟悉了解工程施工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对工程的施工进程能有具体到位的认识,并且建议让学生步步跟进,紧跟工程进度确保更加全面的学习效果。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鼓励学生并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体地领会各种专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同时开课,在授课时尽量使施工资料的内容与施工课相联系,实时的给同学们讲明土木工程各个分部的施工工序和验评规范,并多次提醒强调,使同学们尽量做到耳熟能详。

(2)布置课程平时作业时计算机填写和手填相结合,分层次教学,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避免了抄袭和不思考乱填资料的不良毛病,特别强调资料造假也属于职务犯罪。

(3)尝试问题导入式教学。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复杂且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问题导入式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手段之一。对部分教学内容从新的角度局部系统化,使教学目标在局部内容中更加明确,学生对明晰系统的理解和长期记忆会加深。通过先导入问题,再讲解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氖“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意见,可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不够,因此课程调整和更新往往不够及时。该课程引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以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要求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方式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要求的能力、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或顶岗实训,直接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培训和产品的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6)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育市场运行机制。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牵头与相关企业制定实训基地有效运行机制和实施办法,引入生产企业合作经营,使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市场化。

(7)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土木工程中技术资料的要求把《土木工程测量》和《土木工程CAD》结合起来。如给出一组线路中线测量的数据和横断面测量数据,测量课老师耐心辅导学生完成地面高程的计算,手工绘制线路的纵、横断面图,《土木工程CAD》老师辅导绘制线路的CAD纵、横断面图,并导入相应的资料位置,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做一份较完整的技术实训资料,否则期末成绩不予通过。

(8)采取就业辅导法,对已经有实习地点的资料员,根据该生所从事的工程是房建类、水利类还是路桥类,辅导她们从资料员的职责出发,进场开始应该怎么做、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过程中一般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竣工验收时应该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现场还有哪些不归档的日常文件也属于我们资料员的职责。满足了同学们到任何土木工程单位都能胜任资料员工作的需求。

(9)期末课程总结时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理顺土木工程建设程序,对分配在不同参建单位的资料员,帮助同学们分析资料员工作和其他工种的关系,使他们很顺利的融入工作环境。

6 教改效果

该课程通过上述教学探讨和改革与实践,尽可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查阅规范、应用规范的能力和认真细致、虚心请教、尊重事实、诚信求实的工作作风。同学们对于工程资料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施工现场填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凡是认真完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学习任务的学生均能胜任土木工程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任务。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不到一周便能独立完成资料的填写整理工作,学生们积极向上、认真负责、不断进取的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7 不足与继续努力方向

(1)部分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适应较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较慢。表现为浮躁不安,手机不离手,耳机不下头,学习态度极端社会化,认为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手段摆平。漫不经心听讲,稀里糊涂作业,张口瞎说,随手乱填,随意性较多,客观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要求情绪化,高兴就接受,不高兴全盘否定。这种普遍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学习任务很好的完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每个班级中,以前的学生是主动学习和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的占多数,现在则是少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坐下来安静学习,优质的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和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们在学校的辛勤培育,实在难以抵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想做管理者、指挥者,不想实实在在做事,说明大人们本身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3)虽然老师们做了很丰富的教学准备,也有一些工作经验,但是还不能满足个别好学的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这就要求老师们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扩大知识面和不断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

第6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工程;教学改革;资料员岗位;职业能力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高技能、高质量人才的省级示范性专业,本专业立足于培养从事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安全管理、试验检测等满足生产工作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通过对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分析,于2011年开设以资料员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资料管理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生不出校门,就可掌握一线工程实际操作知识,增加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施,发现存在相应的问题如下:

1)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导致毕业生难以快速胜任资料员岗位工作;

2)课程知识点较为分散、知识面较广、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大,课程实施难度大;

3)课程设置较难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分析及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结合建筑行业现状,开展了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课程改革[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应当有可靠的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作为保障,培养学生具备与工作过程直接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做到学生不出校门即可掌握一线工程实际操作知识,增加社会竞争力。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高低无疑是决定高职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2]。

1、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指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总和,是个体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3]。概括起来讲,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两个方面,专业能力主要指专业知识和技能;非专业能力主要包括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不同情境中的不同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社会能力。

通过行企业调研、实践专家访谈、毕业生问卷调查反馈意见收集,结合资料员岗位职责,提炼出资料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资料员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整合形成资料员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一览表(如表1-3)。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提供设计思路。

2、职业能力指导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完成,以培养学生成为资料员岗位的职业能力为重点,内容分为建筑工程资料整编的有关知识及专业技能训练、档案管理能力的训练、职业素养培养三方面。本课程的涉及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全过程,内容繁多、所包含的专业和工种也很庞杂。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内容,采用基于工作工程的案例教学法作为总的设计思路,采用真实工程案例,利用进度计划软件(如Project软件)编制该工程土建安装施工全过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介绍相应的验收规范和标准,由此引出相关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各个验收批的划分和相关联的资料。通过资料管理软件,学会各个验收批表格的填写和分类整理归档,还原实际工作过程。

在学习领域方面,采用划分工程的方法设置循序渐进的学习情境:如地基与基础工程环节、主体工程环节、屋面工程环节、装饰装修工程环节、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环节、建筑电气工程环节。使教学实践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保持一致,学生实训过程中逐步掌握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岗位职业能力。

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一栋具体的建筑物从基础开挖到竣工的全过程,完成真实工程案例的资料形成及编制归档工作,对常用的工种和工序的验收资料以及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有了一个系统的概念,具备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归档及档案管理、办公室文秘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无需培训即可上岗,缩短其适应时间,促使学生更快地在工作岗位中进行自我提升。

注释:

①庄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以高职《旅行社计调与营销》课程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82-85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高职;资料员

1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长期的课堂教学观察和反思,结合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近几年该校《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总结,发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理论知识占比大,内抽象杂乱

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在课堂教学过程参与实践操作,而厌于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7],对于老师讲解的一些案例也逐渐失去兴趣。然而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占比较大,主要是文本、表格的填写,它涉及许多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内容抽象、缺乏乐趣。以往的课内实训即基于工程实例,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编制、分类和归档。但是,大量的表格和文本材料练习需要提供大量的背景信息,需要老师在项目中收集和组织,且学生不容易融会贯通所提供的综合性背景资料。学生不愿意花时间阅读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规程。在校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杂乱、缺乏总体认识,实训内容简单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毕业生建议增加工程现场实习实训,并结合各岗位特点,强调课程教学重点。

1.2先修课程的知识支撑不足

近几年,高职高专类学校的生源来自五年高职、单招和统招三种方式,生源差异性大,学生对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等先修课程的掌握情况不好。部分学生不清楚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安全和造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少部分学生不重视监理员、施工员、资料员等基础岗位,好高骛远[8]。

1.3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动态变化

建筑行业是动态发展的行业,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编制与归档要求也是动态调整的,而且还具有区域性,各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的教学团队要立足于所在省份的行业政策,结合国家行业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前几年由于教师数量的增加与学校生源的扩大不匹配,所以缺乏人手建设该门课程,导致课程教学内容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性。

1.4教学资源匮乏

原有教学资源主要是依托教材、课件、教案等材料,辅助有工程现场照片、零碎的工程资料文档和图纸。教学资源的匮乏不仅导致教师授课难度加大,对于很多工程档案资料,老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描述清楚其来龙去脉;还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加大,听老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仍然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工程文档的编制和归档流程。

1.5教学方法待探索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结合PPT讲解,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发放表格让学生填写等。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导致学生修完该门课程后仍然不能较好地胜任资料员、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等工作岗位。如何设计基于工作岗位内容的教学模式,如何将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学校教学环境有机融合,如何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生产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无缝对接,是本门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与管理是土建施工及管理类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将来在工作中不可回避,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将这项技能传授给学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资料员、施工员、监理员等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别训练学生的工作能力,做到课堂教学与岗位应用精准对接,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对应的工作岗位,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2课程改革与建设措施

2.1改变教学理念,提倡随用随学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越多,那么其将来的工作适应性更强。实际上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大部分遗忘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从个人的记忆能力上分析,这种短期记忆大量的知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抵触记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获取各种知识的途径非常多,其中,互联网就是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例如互联网上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智慧职教等平台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所以笔者提倡,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应该让学生记忆过多的专业知识,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针对该门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理解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搭建该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对于具体知识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不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2.2收集加工素材,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团队通过到工程现场实地调研、网络平台下载等手段收集大量的教学素材,包括若干套典型工程的档案资料、规范文件、案例图片等。分别针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资料员录制了对应微课视频,并上传到智慧职教平台,供学生随时学习。为期半年的课程资源建设,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

2.3改进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该门课程已经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线,无论是校内,还是在校外,学生随时可以登录网上学习;在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智慧职教平台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要讲解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知识体系、课程应用等,针对一些典型的知识点做详细介绍。在课内实训中,主要让学生填写纸质表格、归纳整理文件、操作资料管理软件等。课后,要求学生登录智慧职教学习视频课程、完成习题测试、发帖交流讨论等。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

2.4依托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培训

在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形势下,该门课程的教学团队老师依次轮流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顶岗实训3~6个月,部分老师长期在企业兼职做资料分包工作,熟练掌握了当地工程现场工程资料的编制、报批、归档等流程,同时,动态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保障了课程教学与行业生产不脱节。

3课程改革成效

在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年的改革与建设后,大量增加了课程教学资料,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该门课程在运行一学期后,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主动发言,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人数大幅度减少。(2)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普遍提高,在不改变历年考试试卷难度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课程改革前学生的平均成绩高16.5分。(3)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刻,能够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理解课程内容与对应工作岗位之间的内在关系,最为直观地反映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愿意毕业后从事资料员岗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