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环境监测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6 16:02:56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监测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环境监测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校企合作 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37-01

“十”的召开,预示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与投入将逐步加大,对环保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职业院校环保类专业所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正迎合了社会需求。培养具备高职业素质、熟练掌握实践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的高端技能型环保人才已成为各环保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我校隶属于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将森工总局下属的环境监测站作为合作伙伴引入我校,在设备仪器、人员场地方面达到资源共享。笔者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环境监测课程研究,就环境监测的授课内容安排、实训组织形式和学生评定考核方面进行改革尝试。

1 教学内容改革

结合环境监测站岗位能力要求及技能考核标准,对环境监测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工作中学习,淡化其重要性;增加设计性实验,侧重水体监测和大气监测内容,其他监测项目作为兴趣试验;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结合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来组织授课[1]。

(1)将环境监测课程内容设计为七个学习项目,包括:河流断面水样监测、污水厂生活污水监测、工业废水测定、校园景观湖水质监测、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2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通过这七个模块的学习,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本着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服务的原则,淡化理论内容的重要性。

(2)将环境监测课程的技能培养重点定为水体环境监测和大气环境监测。增加设计性实验,结合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内容,开发出设计性的环境监测实验[2]。具体流程为:确定监测项目。老师创造监测环境,提出监测项目的基本要求,提供监测项目所需仪器药品;下发监测任务,学生独立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老师指导实施;撰写监测报告,按照监测站撰写报告格式填写报告[3]。设计性实验是环境监测站近期工作内容、常规监测项目或监测员技能考核内容,也可是教师近期科研成果中选取的一部分研究点。

(3)结合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调整授课内容。了解监测站近期工作计划,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对环境监测课程授课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例如,监测站多在夏天到林区采样,将第三学期开设的监测课程移至第二学期开设。同时,实训小组分批分拨跟随监测站到林区实地采样,部分样品的测定在监测站技术人员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2 实训教学六个环节

(1)自学环境监测国家标准: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是所有高职教材监测实验的母板,环境监测实验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最终要与国家标准相对应,对其熟知是掌握监测技术的关键。同时,水环境监测工和室内环境检测员技能证书的实训考核部分也要依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执行。打破常规书本教学,从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学生自主学习国家标准。

(2)监测方案制定与讨论:教师下发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前期查找资料独立完成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间对比讨论、互评打分和教师引导,达到修改方案的目的。将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模拟仿真软件操作:学院已购买东方仿真环境监测软件,并在机房安装,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单独完成仿真软件的操作。前期熟悉实验的流程和解决易出现的问题。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在错误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最终是让学生构建起环境监测实验的逻辑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4)监测过程指导与评定:指导分为教师指导和技术人员指导。水体环境监测部分由森工总局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其他部分由教师负责。技术人员同时负责基本实验手法、常规玻璃仪器操作、电子仪器操作等内容的培训。将岗位标准引入课堂,每个实验都有详细的评定标准表,以环境监测员考核标准的尺度来培养学生。

(5)监测案例实地采样分析:以林区水体环境监测调查作为监测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协助环境监测站人员对森工林区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调查。内容包括:方案制定、采样、布点、保存运输、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将在校学习的各模块知识拼接为完整性监测技能,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6)监测报告撰写:以监测项目为单位总结监测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方案制定、监测流程、数据处理和整体评价等方面的总结。注重学生监测逻辑性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抄写实验步骤。

3 考核方法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考核标准也应以岗位标准为原则。考核主要围绕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环境监测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进行,把考核重点落在技能掌握和工作完成能力方面上来。因此,将单一的笔试考核转变为动态的考核模式,考核的目地转变为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学生考核分为四个阶段。

案例分析考核阶段:小组间互评学生拟定的监测方案,评定的过程就是相互提高的过程,占15%的比重。现场操作技能考核阶段:当一个项目完成后,截取监测过程的一部以技能大赛的形式考核学生。也可以口试或答辩的形式让学生叙述监测流程,增强学生监测的逻辑性,占15%的比重。实地采样分析考核阶段:学生独立完成现场分析工作,监测站技术人员作从职业技能考核角度对学生监测过程进行评定,占50%的比重。基础知识考核阶段:常规卷面考试,侧重知识原理、标准法规和实验方法等问题的考核,占20%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邢翔,张小葵.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2):34-35.

第2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环境监测 实训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这种“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授课,不同程度的学生听同样的课程内容,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及“学”“用”脱节等一系列问题。翻转课堂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翻转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即学生课前在家里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做作业、交流、讨论、做项目或实验的一种教学形态。每个学生课前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定时间与进度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由传统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参与学生研讨小组,回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全面加强课堂互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课堂。

翻转课堂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环节:一是学生课前通过教师事先提供的视频学习新知识。视频制作能否吸引学生?是否方便学生观看?知识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知识点的讲解是否透彻?知识点训练的交互功能是否较强等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从而对教师在知识体系的把握、视频制作技术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实现知识内化。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案例、项目的挑选、研讨问题的设计、课堂活动组织过程与形式等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二、微课的优势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记载,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具有以下优势:①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乐学习。②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③微课程均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三、当前环境监测实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在实训环节投入不足。

虽然大多数高校已加大实训课时安排力度,但实训实践过程很难实现,学生无法实现仿真演练。大多数学校拥有环境监测仿真演练实训教室,然而实训室的布置不符合模拟演练的规定,软硬件滞后,没有完整的环境监测模拟数据系统。又或者实验室数量不够,同一个实验室,多个班级要共用,导致学生做实训时还需要转移大量的实训资料。

(二)开展校外实践走形式。

很多高校在校外都建立起自己的环境监测实训基地,但是实习单位的环境监测工作环境并不适合许多学生同时实训演练。这就导致学校派出学生到基地实训,完全走形式,要么安排多人同时进入一个单位,做的事情完全与环境监测工作不沾边,要么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属于无管理状态。

(三)专业实训课程安排欠妥。

虽然很多高校已重视实训课程的安排,并已加大实训课时的比重,但实训课时占总的专业课时比重还不够。而且在实训教学项目上安排过粗,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通常的做法表现为单个实训在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中,配有相应零星的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则安排在基础环境监测和中级环境监测课程结束之后进行,单项实训中,多数教学目标是纯粹的单一理论演示,而没有为综合模拟实训做准备。综合模拟实训安排上,时间过少、任务太多,学生无法实现学习目标。

(四)实训教学项目细分不够。

大多数高校的实训课程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单项实训针对环境监测课程设计,但在真正的综合实训课程里学生的实训课程目标涉及多方面,所以有必要在设计教学项目时,细分课程、顶岗实习等具体项目任务,分别安排模块时间去完成。

(五)专业课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实习经历,影响教学质量。

实训课程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很大一方面取决于专业课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否满足社会需要,能否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目标相一致,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的专业课教师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强大的科研任务,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下到企业实践,也就不可能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教学任务,而只能更多地来源于书面知识的传递,影响到教学质量。

四、翻转课堂的内涵与优势

翻转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堂讲课、学生课后做练习或做作业的形式,将二者颠倒过来,让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答疑解惑、分享学习收获的场所,让课外变成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具有以下优势。

主体转变与模式创新。传统课堂教学呈现的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翻转课堂呈现的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借助教学视频和网络媒体等信息化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负责答疑解惑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关注学习过程与多元化评价。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总结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而翻转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将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试情况、讨论交流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其更早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课程结束后,综合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学习中的各项记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结语

课程知识决定教学模式,环境监测手工实训课程的基础理论已由前述基础课程铺垫完毕,所以在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做,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少犯错。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从目前各地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来看,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基础课教学、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仍嫌粗糙,不够精细和详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两大突出特点,在相关学科和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尚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整合,以期求得某一时期内的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判断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1.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

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应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就要需要有机结合。石河子大学依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结合“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分析学生专业实际情况后,确定以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程序和基本内容为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但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侧重内容有异。新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了“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对环境监测能力的培养,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1]。如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结合[2],农资专业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为培养具有农业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等方面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2.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按照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建立四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基础型实验教学,以课内实验教学为主,根据专业要求设置实验,为专业教育服务;二是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以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区别设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三是综合技能训练教学,以就业需求和专业职业需求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设置技能训练项目进行教学;四是开放型实验实训教学,以学生科研和创业实践为主,搭建课程平台,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是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学生锻炼机会不够,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校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密切相关,因此,近几年学校加强了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投入。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包括环境实验室和生态实验室。近年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有土壤碳氮循环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大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环保局、蘑菇湖水库、南山水泥厂、玛纳斯河、石河子市污水处理厂。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锻炼和学习,进一步突出了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认识。

4.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认识

完善基础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基础技能训练和学科交叉意识。从实验课程的设置目的来说,主要是为其它环境科学实验的顺利、高效进行做好铺垫和准备。从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来说,主要是掌握监测方法的规范统一及数据的可比较性。因此,这部分实验着重点在于强化基础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以及忠实于实验数据的基本科研道德训练。从实验的内容和过程看,环境监测实验更强调样品的处理,引导学生站在环境科学的层面上理解和学习化学的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学科理念和学科交叉意识。

完善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之后,就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个层次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选题、设计实验、实施、讨论和总结。这些实验可以突破国标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的想象,最大程度地允许失败。同时,以环境监测方案设计项目和社会服务为任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做”各个教学环节,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实践锻炼,强调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学生受到综合实践锻炼[3]。

5. 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和创业实践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将环境监测理论、实验、技能、实践操作之间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个人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依据生产实际情况,开展课题研究和创业实践。近几年,课程组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项,大学SRP项目10多项,校“三下乡”重点项目2项,取得全国创业实践大赛金奖2项。课程组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而提高个人主动性、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培养和加强个人能力锻炼。

石河子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和兵团精品课程资助。

[参考文献]

[1]王开勇,张凤华,杨乐等.“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研究探索.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0?:100-101.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74-02

近年来,随着新疆各级政府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各类企业加大环境控制措施和投入,社会对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加大。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于2010年秋季开始招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需求,结合高等职业的特色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特点,我们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上,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污染监测能力和污染治理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按照工学结合教育思想,初步构建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1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初步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1]。

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核心能力即污染监测能力和污染治理应用能力展开。学生在入校第一年,主要通过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育平台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构成,开设了基础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环境学概论、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并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有基础化学实训、分析化学实训、环境微生物实验实训等。并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有一周的专业见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到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单位参观,访问等。认识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环境专业相关单位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与工作要求,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感性材料,同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现场工作人员,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劳动观点。

学生在校第二年,主要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课程构成。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室内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有环境监测综合实训、水污染控制综合实训、室内污染检测与治理技术实训等。在第二学年每一学期分别安排有校外一个月的环境监测课程实习和污水厂运行与管理实习,实习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地区地州市级环境监测站和污水处理厂等单位。

学生在校的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是根据学生就业意向,学生自己联系好实习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综合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第二学期学生返校后,根据学生兴趣与就业意向,主要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与此同时专业教师指导、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通过这种形式,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外环境与资源,弥补了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学生获取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根据互惠互利原则,只有企业在工学结合中也有获益,企业才有积极性,这种合作才能够长久。为此,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合作单位着想,学生到实习单位后能为这些单位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在校内教育教学中从多方面为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做好准备。首先,学生校外实习时间安排事先需与合作单位协商,选择他们最需要人手的时间段。另外,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也积极配合实习前各项准备,例如:学生到校外进行环境监测课程实习前,已完成了基础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等课程理论及实验实训,而且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培训获得了化学检验工(中级)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其次,为使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的工作态度,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我们从入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都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以便学生能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最后,需要与合作单位一起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及实习成绩的考核工作。

2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企业,推进工学结合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使自己的员工在理论上不断充实,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吸纳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的根本目的[2]。

目前,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合作单位主要是学校周边地区地州市级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些单位性质多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具有硬件设施完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较高等特点。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在单位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其先进的设施和设备,逐步掌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与工作人员接触中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感受到与同事融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检验自己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

按照工学结合教育应具有的一些特征,工学结合的合作企业最好就是用人单位,即毕业学生可以就业的单位,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此。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合作单位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般均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且需要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统一招考考试录入,而我院培养的专科学历学生很难进入此类级别单位,仅可能在一些新建的县级环境监测站就业。为学生提供能满足其就业需求的足量的企业生产实践岗位,我们需要广泛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使学生能够实现毕业即就业。另外,还需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学生的教育计划由学院与企业双方共同商定并实施与管理,用人单位生产工作应是教育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占有合理的比例,而且也是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部分。合作的范围包括课堂教学与涵盖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结合,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员参与相应的社会工作活动。只有这样,工学结合才有旺盛的生命力[3]。

3 以服务求支持,建立校内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在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兼顾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利益。应该针对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一方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自己的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所服务的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尽己可能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职业院校建立校内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可以更好服务企业,工学结合有了更为牢固的合作基础。

职业院校通过建立校内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创造真实的现场环境,将企业的工作环境、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模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提高学生服务企业的能力。例如:在学校环境监测实验室我们按岗位监测任务,设COD岗、BOD岗、挥发酚岗、矿物油岗、氨氮岗、重金属岗、环境大气岗、土壤和噪声监测等,学生轮岗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时,因实习期短而采用定人定岗,岗位单一,学生无法得到全面锻炼的弊端,学生得以更快适应各类工作岗位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校内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也是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基地,利用职业院校自身人才优势,能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还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只有职业院校在为企业的服务中才能求得全面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 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双师型”教师不仅要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行业道德和行业素养。不仅要清楚各项操作,还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内化吸收以传授给学生。

通过工学结合的开展,教师能更好地从实践的层面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技术水准,从而最终促进教师的成长。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我们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环保公司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参加实训锻炼,学习实践经验。同时,还聘请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每年举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另外,依托职业技能大赛,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今后还要通过引进、下厂、培养等途径,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6.

[2] 耿洁.构建工学结台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3] 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12-15.

第5篇

【关键词】高职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人才尤其是环保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现实中却有不少环境专业毕业生面临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困境。这一“矛盾”现象必须通过加强环境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来解决。而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为例,对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析。

一、原课程体系概况及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原课程体系概况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从2004年开始招生,原有教学计划于当年制订完成,之后作过几次小的调整,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公共选修)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详见表1。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理论课时数 实训课时数 考核学期

程 工程测量 3.5 70 46 24 1

工程制图 3.5 70 60 10 1

无机与分析化学 6 90 74 16 2

建筑材料 3.5 85 47 38 2

园林植物 5 68 44 24 2

有机化学 3.5 60 52 8 3

公路工程 6 102 80 22 3

园林规划设计 3 68 52 16 3

植物造景设计 3.5 60 40 20 4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3 96 60 36 4

专业

核心

课程 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 3.5 60 50 10 4

环境微生物学 3 51 39 12 3

环境监测技术 5.5 72 60 12 3

公路环境评价 4 48 36 12 4

生态学 3.5 60 54 6 3

节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1 1周 2

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实训 1 1周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 2 1周 4

绿地规划设计实训 1 1周 4

毕业综合训练 5 5周 4

专业顶岗实习 23 36周 5,6

CAD辅助设计 2 34 17 17 2

环境工程经济 1.5 51 33 18 4

公路环境监理 2 48 42 6 4

桥梁工程概论 3 51 42 9 3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保护法规 2 36 36 0 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3 51 42 9 3

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未在表中反映。

(二)原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

结合这几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信息,我们认识到上述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方面存在不相符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面较窄,课程结构不太协调,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今后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基本要求,应删减植物造景设计等与环境科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增设环境科学导论、水污染控制技术等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如园林植物和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可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专业课程课时分配不够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时偏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实训环节设置没有很好地考虑专业针对性,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第五,一些课程的上课先后次序不够合理,应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做到统筹安排。如应在学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学习,等等。第六,部分专业课程学时数偏少,可适当增加,保证对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方案

(一)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以上总结归纳,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的原则,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从环保职业活动的需求出发,考虑所设置的课程能满足污水处理工艺调试管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操作运行、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检测、环境监理、环保设备调试与维护管理、化学分析操作等多项环境工程相关活动的要求。

第二,从学生在校期间或工作后能更好地获取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来考虑,如学生通过学习,可考取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化学检验工、室内环境检测员、环评上岗证等,基于此可适当增设相应专业课程或增加该门课程学时数,确定课程标准等。

第三,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调整原有专业课,提高专业针对性,减少重复性。另可适当增设与公路项目相关的课程,如公路环境保护工程等,使专业定位更合理。

第四,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实训环节,淘汰部分对专业技能提升帮助不大的实训项目,并增加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实训课时的比例,优化实践内容。

第五,选修课的设置应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专业方向上的拓展与文化素养、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

第六,考虑学院交通行业特色,适当保留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方向,但课时和课程类型可适当进行调整。

(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依据以上提出的改革思路,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工程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6个基本模块,总计134学分。各模块学分分配情况见图1。

图1 各模块所占学分比例示意图

具体阐述如下。

1.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6门课程,这与原课程体系一致,但为增大后续专业课程模块所占比例,此模块的课时分配由原来的570压缩为450,共计27学分。

2.专业基础模块所开设课程是环境专业的基础课,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此模块增设了环境科学导论,保留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共计15个学分。在课时分配上,调整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如两门化学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内实训课时分别由原来的16 和8增加为36和35,比例分别增加了23%和31%。

3.专业核心模块立足于职业活动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设了水污染控制技术、公路环境保护工程两门课程,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根据专业角度,考虑到园林植物、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两门课程部分内容的重叠性与实用性,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园林植物及应用;另外,取消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加上原开设的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技术、公路环境评价等三门课程,共计22个学分。此外,在课程授课时间安排上,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衔接,将环境监测技术从第三学期调整为第四学期进行,并加大了该门课程的课内实训课时比例。

4.工程基础模块结合学校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类人员所需基本技能,开设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公路工程等4门课程,共计19.5个学分。在课时分配上,增加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课内实训课时数,相应地总课时数由原来的70分别增加到90和80。

5.专业拓展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就业方向,开设了CAD辅助设计、盆景与插花艺术、公路环境监理、桥梁工程概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保护法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Photoshop辅助设计等14门选修课程,共计16.5个学分。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6.实践教学模块增加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并根据课程内容、社会需求等因素,将课程设计时间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并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绿地规划设计实训,保留原开设的工程测量实习、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实训、毕业综合训练、专业顶岗实习,共计34个学分。

调整后所形成的6大课程模块使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得以优化。首先,课程的设置更具专业针对性;其次,绝大多数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都加强了实验和实训教学,实践与实训环节课时比例基本保持在40%以上,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实现了更好的有机结合;再次,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与取舍;最后,调整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且凸显了环保职业活动特色,基本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总之,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还将不断地被充实而更加完善,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环保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亚民,陈向平.能力为本素质为魂――高职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

[2]纪振,田丽娟,朱其兆,等.高职环境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3]宋卫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南平师专学报,2007(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47)

第6篇

关键词: 环境监测课程 教学改革 理论课 实践

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的原则;了解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到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1]。

但是在环境监测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论教材内容繁多,而课时数不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疲于奔命,教学效果很差;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较少,并且受到实验场地和教学时数的影响,一般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仅仅完成样品分析测试这一环节,学生明显缺乏实验兴趣。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两大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课教学改革

1.整合理论教材,精简授课内容。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为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三版),该教材注重系统性,涉及的内容既广又深,如果课堂授课内容完全参照教材内容,则课时数明显不足。因此我们本着“够用、会用、能用”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首先认真分析教材和其他先修课程中的雷同之处,对于其他先修课程中学到过的知识点进行删减,如有关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的基础知识在环境科学概论等先修课程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过,在环境监测课程中就不再讲述;对于在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中应用较少且深的理论知识,如空气采样器每一部件的具体工作原理、标准气体的配制等知识点也略去不讲;对于教材中自身各部分相互重复的内容也避免反复讲解,如同一监测项目,在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土壤监测中只是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不同,而所采用的检测方法相同,那么具体的检测方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只讲解一遍。

对于保留的教学内容再进行分类,分为教学部分与导学部分。重难点的知识采用教师讲解教授的教学方式;简单的知识采用导学方式,即教师提出学习具体要求,给出相应的习题,并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通过上述对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大大缓解了教学时数不足的压力,并且让学生对于整门课程的重难点知识了如指掌。

2.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由于精简了课堂教学内容,缓解了课时压力,我们转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一是对比教学法。由于监测的对象不同,但很多检测的具体项目相同,各部分教学内容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如:水质监测和空气监测,二者在采样方法、采样仪器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可以对空气采样中的部分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而对于空气和水质监测中具体的监测项目,只是样品采集及前处理过程不同,具体的检测方法都一致。这种对比教学能引导学生对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这门课程。

二是图片教学法。对于某一具体项目的监测,教材中都是采用大段的文字叙述,并且涉及大量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某一项目的监测流程在课件中都是采用框图结构,对于某些监测项目还采用自己绘制的简单图片,在授课过程中对照简单的流程图,讲解分析原理及分析步骤,将教材中非常抽象的文字叙述形象化、直观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流程图对于书中复杂的文字叙述进行简化,进一步缓解了教学时数不足的压力。

三是启发式教学法。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互动无疑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在环境监测的理论授课中,始终坚持启发式的互动教学。如在讲解空气污染物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时候,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通过提问的方式很轻松地讲解风速、风向及排放高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再如在讲解降尘测定过程中,采样时间较长对采样过程影响较大的问题,我们采用连锁提问方式:天气对于样品采集有无影响?雨天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这种影响?连续晴天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通过这种互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天气状态对于样品采集有影响,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并随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穿插在教学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课堂氛围轻松生动。

二、实践教学改革

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一般的分析化学实验,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环境中不同污染物的监测。监测实验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化学分析,还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和预处理等,应该说环境监测实验是一个全面的和全过程的实验[2]。但是在现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课时数的限制,往往是采用教师准备好样品,学生仅仅在实验室完成样品检测这一过程。和以往分析化学中的实验差不多,学生明显缺乏实验兴趣,在实验课堂上都是照方抓药,被动地完成实验操作,对与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任何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大胆的改革,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转变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改变了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学生提出实验预习的要求,每次进入实验室之后,采用抽查的办法,让一个学生讲解本次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处理的全过程,讲解完之后由教师对于其讲解错漏的地方进行简单更正,然后全体学生开始实验操作。这样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让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对于实验过程有一个非常透彻的理解,对于实验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会主动去查阅理论教材,对于理论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复习巩固过程。同时,采用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对于耗时较长的样品采集及前处理过程很难保证学生有操作的机会,我们会在课堂做一个模拟现场,准备好采样及前处理过程所需要的仪器,让讲课的学生对照仪器讲解实验步骤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增加课外实训教学。

课堂实验教学由于场地及时间限制,一般学生真正完成的只是样品检测的阶段,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在理论课和课堂实验教学结束之后,开放实验室,进行2周的课外实训教学。主要实训项目为校园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空气、噪声三部分内容的监测,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完成一个大项目的监测。监测方案设计、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前处理、样品测定、质量状况评价等全过程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对于实训中的难点问题,如方案设计、采样点布设等问题,先让学生讨论拟定,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在每组学生完成监测任务之后,再组织全班学生集中讨论,交流自己这一部分监测项目的实训经验。最后以一个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自己这部分监测内容的报告,并将这个论文作为环境监测整门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课外实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工作过程 专业建设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实践基地 教学团队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要想让企业对教育质量满意,职业院校学生应当具备一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为此,许多职业院校正着力探索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理念。我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引领课程改革与实践、构建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和教学团队建设,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1+1+1”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世纪,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给高职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探索高职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广泛调研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通过与企事业单位专家及一线技术人员交流讨论,定位了专业职业岗位群,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分析。提出以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室内污染检测、土壤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为专业主要职业岗位,辐射岗位为化工分析、废水处理操作、废气处理操作、环境管理与监察执法。

以职业岗位群、岗位职业能力、支撑岗位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来重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项目开展“教、学、做”一体教学活动,通过摸索与实践,创立了以就业为目标,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1+1+1”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学习能力+基本技能”培养、1年“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1年“企业顶岗实习”,该模式也可称之为“就业引领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1+1+1”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设了供需默契的桥梁,一端基于学院的培养,一端深入企业的顶岗,具有如下三特色:

“三接轨”:专业与市场接轨,课程与岗位能力接轨,教学内容与工作项目接轨。

“三真”:真实工作项目,真实实训环境、真实实训报告。

“三双”:教学有“双师”:“双师型”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实践有双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学生持双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1.课程体系重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是上世纪后期在德国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我们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参照职业标准重组课程体系。

以熟悉岗位工作过程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环保专家为主体,对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由本专业实践经历资深的专业教师牵头,在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基础上,梳理、归类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职业能力拓展课、综合实践环节、顶岗实习8个模块。

2.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

开发专业课程是课程开发的核心,由企业技术骨干和有实践经历的资深专任教师联手以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废水处理、环境监督与执法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管理与环境监察》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编写教材。根据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调整公共必修课内容,如把高等数学与环境统计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从拓宽和延伸职业能力方向设计拓展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特长来设置公共选修课程。

校企合作积极有序地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先后建设了4门院级精品课程和《环境监测》1门浙江省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带动下,各课程逐步形成了项目化、职业化、岗位化的课程特色。

3.融“教、学、做”一体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改革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使教学地点和实践地点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在学生实践中教,达到理论、技能与实践有机融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和《环境CAD设计与应用》教学过程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水污染控制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通过仿真实训和现场设备、实际操作相结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重视过程监控,吸收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多年探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建立了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

(1)形成性考核:由考勤、平时讨论与作业、实训实习、期末考试四项按照一定比例综合计算课程成绩。

(2)实践考核:采用项目操作、口试+操作、论文+答辩等考核方式,建立实践考核试题库和详细的评分细则。

(3)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在实训或顶岗实习阶段,由校内指导教师与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别打分,综合评定学生的实训实习成绩。

(4)课证融合:对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课程,课程成绩评定与职业考证成绩融合。

三、创立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创立了“2个部分+5个层次+2个补充”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接近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1.2个部分

实践教学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教学优势,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

(1)校内实践教学:在开设基础实验实训基础上,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训、自选实训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资料检索、设计实验实训方案、开展实训和撰写实验实训报告。实训过程中,按照“思考设计实践总结”的学习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创造力。

(2)校外实践教学:为实现毕业即能上岗的职业教育目标,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实训和顶岗实习,充分共享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际的生产过程,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深化。

2.五个层次

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主干支撑作用,从实践教学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为层层递进的五个实训层次。通过这五个层次的实训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

(1)基础实验实训: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培养学生实训素质与提高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基本专业技能,要求撰写实训报告。

(2)综合设计性实训: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践能力,要求撰写设计方案与实训报告。

(3)自选实训:结合环境热点、环境污染、学习兴趣和技能拓展需要,由学生自选实训项目,在校内实践基地开放时间内完成,要求撰写实训方案与实训报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职业技能训练: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根据考证项目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能取得1~2门职业资格证书。

(5)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实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零距离就业。

3.2个补充

(1)假期自主实习:学生利用寒暑假期自主进入企业参观、调研、实训等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尽早接触和了解企业岗位职责及工作程序,巩固和实践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及社会沟通交往能力。

(2)第二课堂:定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环境热点演讲、主题班会、环保社团、环保志愿者等活动,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四、建立工学结合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

拥有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训设备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条件。我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已建成化学分析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大型仪器室、天平室、微生物实训室、土壤监测室和环境工程仿真7个实训室,形成了仪器设备齐全、实训实习开出率100%,体现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践基地。

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已建立涵盖本专业岗位群范畴的8个校外实践基地,其中2家已挂牌为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形成稳定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五、“双师型”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保障。我们通过校内培养、校外引进和企业聘请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建立提升教师素质的激励保障机制,倾心打造了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结构优化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

1.建设专兼结合的省级教学团队

从企业生产一线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不仅承担实践教学而且参与课程开发、实训教材编写,使教学团队实现了梯队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特色。

2.建立提升教师素质的激励保障机制

(1)建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新引进的教师开展培训讲座,实施老教师“传、帮、带”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如教案交流、教学观摩和教学法研讨;举办各项教学比赛,如说课比赛、技能比赛、教案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尽快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

(2)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教师攻读在职硕(博)士学位和职称提升。

(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院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和奖励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赴企业研修、顶岗实践和职业培训。

(4)激励教师参与科研、教改及技术服务:学院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将教学、科研、教改和技术服务四项考核与年终奖励挂钩,鼓励教师把科研和教改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德]费舍尔(M.Fischer).杨琳,赵志群.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03(23).

[2]李志伟,崔力拓.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3).

[3]李学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1):30-32.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赵明珍.基于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探索“技能包”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25):9-11.

[6]李文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例[J].高教探索,2008,(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