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师范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6:01:46

序论:在您撰写师范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师范教育论文

第1篇

德国美术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启发性的统一。开放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方法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指开放式的教学能够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美术教育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更具有艺术性特征,而在绘画技艺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要从绘画技巧上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线条的对应、明暗的配合、对象的比例、动态中的侧重点等;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上,更加注重师生的平等与和谐,课堂分组探讨与交流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对待艺术的认识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根据自我的认知畅所欲言,而这种对课堂互动的友好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发挥其想象力。课堂探讨只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观念的认识上,教师是课堂探讨的引导者,将问题作为探讨的中心,并依此来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学生不受过多的思想限制,可以依据自我的思考来形成对艺术的认知。对于探讨后存在的问题,教师并不作详细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以自我的体验、自我的思考来把握课堂教学的主题。对于课后作品创作,多由学生自己与相关技术工作室建立合作,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技术,学生可以从技术工作室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创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则多由学生通过与工作室教师进行探讨来加以解决。其次,注重美术教育过程。从教育目标来看,德国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即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增强民族文化艺术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增强艺术的社会功能。从艺术的发展来看,长久以来,对艺术的质疑是争论的焦点,但同时,在不断的否定与争论中也促进了艺术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德国美术教育尊重人的心理、生理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的具体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德国教师往往尊重学生自己的艺术思想,鼓励其在绘画创作中去体验、去体会。再次,注重对教学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德国的多数学校都会从环境的营造上来促进对学生的艺术感化和影响。同时,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德国美术教育具有全民性,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艺术品位的提升上,既要体现求真、求异,又要突出创造性。对于德国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无论是民族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国际的,都能够从环境中见证统一与和谐。

二、德国美术教育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包豪斯美术教育理念为德国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对学生天真情趣的激发,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展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并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艺术来源于创新,更源自对审美态度的培养。德国美术教育关注学生的感受,倡导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更关注学生各自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其从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探讨,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辅导课的方式,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小组,并在小组的学习与交流中明确教学内容,锻炼能力。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德国美术教育多融入项目教学法,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确立研究方向。需要强调的是,德国美术教育注重从美术这一基本概念上来构建美,并在对美的探讨中融入对人的综合性的培养。而我国美术教育往往忽视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与行业发展、企业融合上缺乏有效衔接,大多停留在素描、手绘、色彩上。因此,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引入更是改善美术教育的关键点。

(二)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效衔接

德国的美术教育理论大多源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德国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康德提出实物与图画能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借助于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席勒从审美理念上将艺术与感性、理性建立联系。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时,将婴儿状态与赤子之心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明代思想家李贽也提出童心论思想,这些思想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术进步开启了创造的思想动力。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生与德国美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大多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在技巧的运用上更为娴熟,而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其技术只能成为艺术创意的工匠,缺乏个性与灵性。如对于线条的训练,西方绘画多注重基本元素的造型训练,德国美术教学中对于线条的运用更具特色,教师鼓励学生从线条的长、短、曲、直、交错中来体现出艺术化的节奏;而我国美术教育则限于对体系框架的学习,学科性太浓,难以从艺术与技术教育的协同上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对美术教育内容及学科范畴的延展

从美术教育的实践来看,作为艺术科学,应该在教育中体现渗透性。德国美术教育实施的是模块化教育,为了凸显学科综合素质,在课程开设上有绘画、素描、陶艺、影像、自由绘画、玻璃艺术、木刻艺术、摄影艺术、印刷艺术、雕刻艺术、拼贴艺术、木材教育、纺织教育、多媒体教育以及美学、教育学、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其课程范畴的广泛性与学科独立性并列,足见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科拓展课程上,还融入了音乐、美育、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从美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上建立融合。德国的美术教育环境也是丰富的,在艺术馆、美术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群来参观与学习,有拍摄的,有临摹的,有写生的,他们在对美的发现与体验中感受创造美的快乐。在课程设置宽度上,德国美术教育注重课程的广泛性;而我国美术课程则多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的认知结构来设定课程宽度。因此,在我国美术教育课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美术延展课程,如金属艺术、木材知识、玻璃艺术、纺织课程及装饰画等知识;在艺术修养课程上,应加大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德国的探究式课堂,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三、结语

第2篇

1.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2.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3.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再出发:方向与措施

4.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

5.“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

6.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建议

7.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

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9.论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制度重建

10.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

11.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 

12.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前瞻与预防——基于综合实验区的探索

13.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14.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15.嬗越与创新: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意蕴——基于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的思考

16.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

17.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8.试论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

19.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荷兰的案例

20.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21.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 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

22.师范教育研究30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23.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24.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5.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策略与措施——基于《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俄罗斯竞争力的基础》报告解读

26.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27.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

2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29.新世纪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

30.国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及其启示

31.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

32.毕生探索为师之道——管窥张敷荣先生关于师范教育的思考

33.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目标及制度设计

35.后师范教育时代下我国师范生培养路径的构建

36.师范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与对策

37.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述析——兼谈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8.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研究

39.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40.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

41.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化与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存废

43.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44.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45.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

46.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

47.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

48.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9.师范教育的人文性与专业-教育学双重性

50.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51.台湾师范教育转型探析——以“师资培育法”的颁定为界点

52.师范教育的市场危机与国家的有限干预

53.教师角色转换及其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54.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省思——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55.关于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模式的思考

56.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57.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

58.高等师范教育应突出实践取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

59.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观照

60.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61.西方国家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成效及动因

62.高等师范教育付费主体变更的政策诉求及逻辑

63.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

64.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65.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66.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

67.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

68.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69.新世纪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转型

70.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71.公费师范教育:兴邦强国的重要建议和国家设计

72.近现代我国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研究

73.从“三个学制”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74.美国重视师范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75.重新审视师范教育 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兼论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76.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

77.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78.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79.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80.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8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82.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83.重视职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英国DfEE1998(4)号文件及其对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的启示

84.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85.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86.近代我国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内在逻辑及特征探析

87.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

88.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

89.论师范教育的特性

90.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

91.民国时期免费师范教育的衍变

92.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研究

93.日本的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培养

94.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95.论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96.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9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挑战

98.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教师信念研究

第3篇

本文作者:张存霞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厘清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比较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是伴随着第一届本科专业的招生而开设的。从理论上讲,外国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是学好外国文学的理论指导。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相辅相成的。但又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不能混为一谈或颠倒主次。所以厘清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也是促进外国文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的状况是学生还没有彻底厘清两门课的关系,感觉两门课有交叉重复的内容,但又对比较文学中一些理论陌生,甚至不能和外国文学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起来,只是就理论而学理论,不能将其作为分析指导外国文学有力的理论工具。这种模糊感在于根本没有搞清两门课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学习两门课程的意义。厘清二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及耐心解释。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不可回避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时时会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做比较,这恰好说明外国文学的教学要具备“比较”的视野,有比较才有区别,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能感受中国文学的古老和深邃,才能体会外国文学的经典和不朽。杨义先生曾说:“……想在世界文化对话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可脱离这种优势,要看出西方理论的所谓世界性是‘有缺陷的世界性’,也不可不依凭这种优势……回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是为了认识‘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是谁’的认识,必须在与文化他者的异同比较中才能看得清楚,甚至必须借用文化他者的眼光才能激发我们的对话的欲望,启发创造性学理的潜能。”[2]既然如此,“比较”的意识是一开始就伴随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自然有其必要性,是指导和引导学生“比较”思维的工具箱。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一方面强调比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两门课的性质和关系做明确区别,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理解不透的内容多做解释。基于我们学生基础差,分析水平薄弱的现状,教师的多引导和多解释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环节,甚至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方向的关键。现在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兴趣较浓厚了,也有相当学生决定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研究生,这说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思路方法的调整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选择方向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加强外国文学师资队伍建设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师队伍薄弱,多年来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教师在支撑。由于学生多、班级多,教师周课时达14节,甚至更多。这样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疲于应付上课,对教师个人和学生其实都有负面影响。所谓的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等几乎不可能形成。没有同行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心得,都是教师一个人摸索,这样的现状势必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首先,一直都是一个人摸爬滚打,教师个人发展缓慢,有闭门造车之孤陋。其次,教学效果很受影响,教师多年的教学方法需更新,教学思路需拓展,专业知识也需提升,如不加强这些方面的打造,教师仅靠自己的老本,会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至少要有一支较健全的教师队伍,能抽出人力去学习和补充,而且还能使教学不受影响。最后,与学科建设大不相符。宁夏师范学院目前外国文学教师队伍现状还与学科建设尚有很大距离。教师只有2人,平均年龄30岁,均为硕士,最高职称讲师,这种低职称、低学历、人员少的现状急需改变。只有不断引进拔尖人才,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注重青年教师培训,建设成形的外国文学教师梯队,才能与学科的建设相同步,尽快使外国文学这门历史悠久且较为重要的课程逐渐形成为重要学科。多年来人文学院也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但从补充师资的过程看,引进拔尖人才和建设团队还是比较困难。第一,外国文学方面的硕士、博士相对较抢手,毕业生大都流向条件较好的高校,对于地处偏僻、经济不太发达的宁夏师范学院来讲愿意来的的确不多。第二,学院自己培养打造。多年来人文学院也动员部分教师选择外国文学方向,但许多教师不愿选择,觉得它难以出成果,且容量大,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胜任,因而大多教师都不愿承担。所以目前人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急需补充。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对此问题的探索仍需不断坚持,因为外国文学教学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而且也能凸显它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第4篇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源于之后,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数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于1897年所设的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是1902年在京师大学堂所设的师范馆。历经了艰难历程而形成的以各级各类正规师范教育为主体、多种教育机构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元化的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正负担着世界最大规模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任务,仅1980年至今,已为中小学培养教师近700万,接受学历培训教师500余万,在师资培训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科研上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2]江海燕、龚国勤、冯增俊主编.世纪之交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第二届粤港澳台教育论坛文选.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第5篇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源于之后,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数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于1897年所设的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是1902年在京师大学堂所设的师范馆。历经了艰难历程而形成的以各级各类正规师范教育为主体、多种教育机构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元化的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正负担着世界最大规模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任务,仅1980年至今,已为中小学培养教师近700万,接受学历培训教师500余万,在师资培训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科研上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2]江海燕、龚国勤、冯增俊主编.世纪之交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第二届粤港澳台教育论坛文选.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第6篇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对于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教学反思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反思能促使实习生在教学方面有所提高。叶澜(2001)和姜勇(2004)均指出:职前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既需要课堂中理论的灌输,须要通过教学实践将其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教学反思是联系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通过反思会促使实习教师在经验方面有所增长。进入实习学校之前,大多数实习生缺乏教学经验,学生须要有效地利用宝贵的实地接触教学的机会,通过反思最大限度地利用获取的教学经验,汲取富有创新意义的智慧和力量。最后,通过反思可以促进实习生的专业化发展。师范教育是职前教育阶段,应届毕业生进行教育实习是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准备,是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只有使实习生尽早进入角色,培养其自我反思能力,使其自我察觉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才能进行自我教育,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反思方法主要包括:录像反思法、教学反馈反思法、行动研究反思法、课堂观摩反思法、教学日记反思法、讨论探究反思法等。本研究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有课堂观摩反思法、教学日记反思法和讨论探究反思法。其中,课堂观摩反思法可以从上课教师的体态语态、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可行性进行反思,教师本人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反思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教学日记反思法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的反思日记的内容涉猎应十分广泛,既可涉及到专业自我方面,如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他人的对话等;有关教学方面的,如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或对课堂上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可吸取的教训。

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反思能力发展记录

本研究通过对7名在小学二年级进行教育实习的实习生进行观察与访谈,分析这些实习生的实习日记(包含其课堂观摩反思和讨论探究记录等),发现教学反思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一)实习初期———反思能力初步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第一周到第四周的教学反思主要体现在听课反思和作业批改反思两个方面。实习初期,实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接触以听课为主,通过听课可以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观摩和了解学生。该阶段须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为自己走上讲台作好准备。通过对听课后进行反思的实习生进行访谈,发现实习生的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实习生发现优秀的课例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会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遵循“引出新知———呈现新知———操练新知———巩固新知”的过程,每一节课都要围绕一到两个知识点展开,该知识点则为本课的重点。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课堂,尤其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因此,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的设定。然而课堂上并不是游戏越多越好,课堂上的游戏要既有趣又能与所学的知识点衔接。第三,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课堂教学中有“热身”这一环节,它能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运用,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运用也十分重要。若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直以平缓无变化的语速讲课,学生易产生疲惫心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学生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批改是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作业批改能检测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习初期,对于实习教师来说,作业批改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刚刚实习的学生不适应这么多的作业量,只想尽快地完成指导教师任务,对于练习册中出现了哪些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缺乏了解和探究。但以速度为前提的作业批阅方式不会增加教学经验。经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生逐渐认识到: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丢三落四,反映的是粗心大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题错的多,反映的是基础知识不牢固等等。同时,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写评语,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二)实习中期———反思能力迅速发展通过听课和作业批改,实习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掌握了一些教学技巧,在实习的第五至八周,实习生的反思进入下一阶段———发展阶段,即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反思和对习题课的反思,逐步深入课堂。反思教案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教案进行反思和再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很好地改善了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案不仅是教师对授课重难点、授课过程的基本把握,也是对教学的设计,教案优秀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课堂效果。通过反思教案,能够反思整堂课的预期效果。教案中除了教学环节设计,还应记载授课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反应等。然而,教学是一个不可完全预测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思考问题,才能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因素,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习题课是对知识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习题课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教师处理习题课不能仅遵循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多做题”授课模式,而应积极创新。通过习题课的讲解,实习教师作了如下反思:第一,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教师不仅要关注讲课,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同时,讲解的知识点应该以课本为主,不要一个知识点拓展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单位时间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受限。第二,讲解时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习题课应该创新,应该达到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在娱乐轻松的氛围内完成。

(三)实习末期———反思能力逐渐成熟在实习的第九周之后,实习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和学生有初步了解,课堂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反思能力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通过对实习教师的观察发现,在第一次进行授课时,由于紧张,原本设计的一些有亮点的环节没有展示出来,学生的反应也不热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两节课之后,实习教师主动反思,逐渐意识到每个班级孩子的程度不同、特点不同,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习教师增加了热身环节,让学生随着歌曲做动作,但是热闹过后发现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该实习教师又在反思后想出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提出一条规定,当喊出口号“1、2、3,收”时,学生立刻坐好,安静下来;实行过程中,学生对指令不熟悉,无法配合,实习教师反思后发现指令须要多次练习。通过实习过程的反思,实习教师发现: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儿童来说,竞赛的形式能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情绪高涨,学得主动、记得牢固。

三、结论

第7篇

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师德、文化素质、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量基础教育师资靠地方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个意义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应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战略定位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使体育教育专业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质上是教师教育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除了一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无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来看,体育教师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比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为重要。所以,应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着手,建立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培养,学生除了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之外,作为教师,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程体系,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校内外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增加人文科学板块,特别是有利于跨学科和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增加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文学科特别是大学语文、体育美学和艺术欣赏类的人文科学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以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构建了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术科之外的人文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并举”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强化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关联的选修课,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加大实习改革力度,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使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实行无缝对接。

(三)全面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也体现出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不太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窄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指令性的教学课程过多,通过增设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余地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好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专业课(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学科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1.推进体育专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上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地淡化“专业”意识,避免对“专”的误解,我们培养目的不是专项运动员,而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实际上,对基础教育而言,学校并不需要单一的“专项”体育师资,而需要相对“博”,学科知识和专项上的“博”和“通”。其实,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篮球专项的老师上其他球类或田径课程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要加大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课(基础理论和术科)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素质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与社会特别是科技、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专业应注意通过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学科教育和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体育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课,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属自然科学,有大量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既有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又有人体结构、运动生理所包含的美学原理;体育实践教学如术科技能和体育竞赛,更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多方面展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成为体育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教育中推进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举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宗旨通识教育的目的。

2.强化体育专业教育中精神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用的时间最多,不能简单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术科教育,应把术科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身健体、健美心灵、提高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专项教育中动作的要领固然重要,但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体育术科除了动作的要领,还有潜能的挖掘、个体极限的发挥、战术战略的运用,这既体现了综合智力的运用,也是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比拼,也包含了如何管理和协作关系、使团队力量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管理科学的学问。术科教学和体育竞技的规则和规范,又是思想道德和精神意志最好的教材。术科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应注意挖掘和渗透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让公平公正、尊重规则、尊重对手、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培养和丰富未来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师德水平。现代教育认为,心理健康和意志力的培养不亚于智力的开发,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因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会有健全人格。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健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心态,体现为意志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是培养意志力和增强心理修复能力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体育专业教育应渗透这样的健康教育理念,使之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

3.增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和美有着不解之缘,多方面展示了人体的形式美和人的精神美,成为人们审美体验的对象。体育的强身健体、健美身心、提高人的精神气魄和审美教育对人的精神陶冶、美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既是具像化的人体美,又有抽象化的精神美,是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教材。体育专业教育中,人体解剖和运动生理学,术科教育中的艺术体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就是在这些专业理论和术科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体育和体育科学所包含的美,以及体育美的丰富表现形态如形式美、运动美、精神美、社会美,“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心灵境界,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新世纪以来,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