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范文

时间:2023-03-06 16:01:44

序论:在您撰写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第1篇

X镇中小学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认真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一、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措施具体。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一种激励机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X镇中小学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以前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在这方面着力不多。普九实现后,由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加之全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认真系统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

为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X中心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总结了以往成功的经验,并借鉴外乡镇、外校成功的做法,逐步理清了思路。确定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节、运动会、少先队活动等校园活动为载体,在充分挖掘和吸纳学校所在地周边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历史文化,共同推动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校园文化的思路。

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X中心学校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于X年X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各学校相应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结合各自实际,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教育,使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X年X月,我镇在水城完小组织召开了校园文化建设交流研讨活动,X年又组织全镇中小学校长主任到芒棒镇中心学校、腾一中、猴桥中学学校参观,对他们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受到了很多启发。

二、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突出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突出文化内涵,强调自然和谐。

把校园硬件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如我镇X中学聘请云南理工大学专家专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学校建筑布局科学合理,功能配套齐全,同时为各种校园文化建设留足了空间。

二是认真抓好校园的绿化。

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做到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郁、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并做好绿化植物的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三是加强管理,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

使教育场所、生活设施做到干净整洁、设备摆放美观有序。使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四是重点打造教室文化。

我镇水城完小班级教室文化的打造很具有代表性,该校班级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在“新”、“特”、“实”上下功夫。努力让班级文化建设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内容有与学科同步,让学生愿学、乐学的学习园地;有让学生一展特长的书画区域;有催人奋进的名言天地、有点燃学生智慧的阅读一角等。特别是学习园地,实效性非常的强。教学中有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有时讲完就擦掉了,学生忘记得也非常快。但充分利用好学习园地后,把知识简单化、形象化,让学生采用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的方式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了。

五是做好校园重点部位的美化。

学校的走廊、过道和室内,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规章制度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如X中学、龙泉完小的景观池,在建设石板护栏时,在石板上雕刻《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美文,就有上述效果。

六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各种形式的兴趣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如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文艺表演、开展大课间活动、召开运动会、组织小制作比赛、成立琴棋书画兴趣小组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水城完小的大课间活动把傈汉文化相融合,创建了别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在活动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傈僳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传统文化得到继承的同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它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也各具特色。

七是各学校结合实际,总结提炼了自己特色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

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全镇学校三风建设均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平时通过国旗下讲话,校班会培养师生对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组织教师培训,规范教师管理,培养教师优良的教风。通过建章立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如X中学的校风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教风是敬业博学、善诱求精;学风是团结进取、明理创新、勤学善问、深思笃行。水城完小的校风是:求实创新、和谐发展;教风是:为人师表、因材施教;学风是自主合作、乐学善思。

第2篇

校园文化建设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我校坚持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的办学育人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育人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桐溪小学位于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太平山南麓山坡脚,陶山至温州

、湖岭至瞿溪客车从我校门口经过,随着高桐公路、瑞枫公路的先后建成,桐溪小学离温州瓯海潘桥火车站约10分钟的车程,离瑞安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又是瑞安南门至桐溪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是名副其实的温州、瑞安城市的后花园

。她又坐落于瑞安市桐溪风景区,校园环境清幽秀美,校园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施教区涉及桐浦乡的桐溪、桐星

、桐西

、根溪

、陶岙

、丁岙

、丁岙山

、高河

、小岭

、后龙

、坳头

、桐岭

、二平

、山外等14个行政村。学校现有6个班级,学生246人,教职工14人。

桐溪小学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原为中小学部的乡镇级学校,1992年撤扩并后成为一所完全小学,隶属于桐浦乡中心小学。xx年年3月经瑞安市教育局批准为升格学校,即独立的乡镇级学校,学校有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制度保障,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一日常规》等等,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和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教师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对师生、家长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周碧辉校长担任组长,书记张松虎为副组长,工会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等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制订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到常抓不懈。

3、统一思想认识。

正是因为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全校师生形成

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办好学校

的共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又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校在新建校舍初就对校园合理布局,对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食堂、厕所、传达室、花坛、门台、校门、操场等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为了达到最好的环境育人效果,使校园突出

绿

字,强化

字,讲究

字,保持

字,学校于xx年年,在市教育局和陶山教育学区的

第3篇

“禅风竹韵,乐享宜丰”。宜丰县城职业高中创办于1985年,1988年列为省级示范性职业中学,1992年评为江西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评为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现在在校学生968人,开设有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等专业班和“三校生”高考班。这些年,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社会形象在不断好转,社会声誉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这些成果的取得归结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找准了学校发展与校园文化的契合点。现就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部门职责,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宜丰县城职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宜丰县城职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并以各种形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从而使全校师生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转变了理念。

二、紧扣目标任务,科学设置建设内容

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形势,结合我校作为农村中职学校自身实际和家长学生的愿望,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探索,最终确立了“三有”“一训三风”,“三有”:“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办学思想;校训:“求知,明德,务实,创新”,通俗易懂又规范科学;校风:“团结、文明、勤奋、活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敬业、爱生、奉献,创新”的教风体现了老师们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谦虚、刻苦、博学、多思”的学风,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是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也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还就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建设,教风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及相关的保障机制明确了软硬性建设内容。

三、创新制度载体,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证,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和教师评价上,我们制定了《教师考核方案》、《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方案》、《教师教学成绩考评办法》、《教师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研组常规工作及考评细则》等制度体系。

在人员管理上,我们制定的《教职工评优评模考评方案》、《教师师德考评方案》、《教工考勤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奖惩暂行规定》等。

在学生管理中,引入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建立晨读,出操,值日,上课,课外活动等规范性要求,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管理及操行评分细则》、《学生请假制度》、《纪律处罚条例》等,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状。

四、创新环境载体,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主阵地。学校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上下功夫,让师生在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到美的熏陶和感受。教学楼,实训楼悬挂着紧扣我校特点的富有教育含义的名言警句格言。如教学楼镶上的“挫折与挫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放弃与堕落”,“为灿烂明天而学,留一个无悔年华”,实训楼镶上“技能改变命运,本领点亮人生”,学在苦中求,技在勤中练等等格言励志学生学好知识,学好技能,在宿舍内悬挂“优美环境你我创,温馨宿舍齐共享”,“珍惜同窗的缘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等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在学校的食堂里,花坛中,围墙上,一草一木,一墙一角,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各种人生哲理名言,安全提示张贴出来,潜移默化引导规范师生的一言一行,同时做到绿化,美化,花化。

五、创新活动载体,保持校园文化活动常青。

近年来,学校着眼于文化育人,不断丰富创新活动载体,激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

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示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有重要作用。每年的迎新晚会,游园会,田径运动会,元旦文艺会,书法大赛,学生才艺大赛等,展示了学生的运动天赋和艺术才华,既锻炼了学生自己,又提升了学校品位,使学校校园文化呈现多样性,群体性,艺术性。

2、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以每周一升旗,班会,学生表彰大会,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活动。

利用宣传栏,班会,宣讲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加强法制教育。

3、开展感恩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板报,感恩征文活动,让学生懂得去感恩,懂得付出与回报,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开展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一是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养成教育专题活动,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做文明健康有技能的学生”等专题,通过这些专题活动,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文明自律,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二是通过宣传橱窗,教室走廊的文化牌的提示语,名人名言,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

第4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问题 建议 调查研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1932年,“校园文化”这一词最早被美国学者沃勒提出。我国学者曲宗湖和杨文轩对校园文化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见解,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解析。广义的校园文化从教育意义上理解,即为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可以理解为,以课余文化活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空间环境下,学生、教师作为其参与的主体,在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既反映了学校环境设施等硬件建设,也体现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等软环境的建设,是学生学习和成长必须依赖的重要环境。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了解校园文化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升一所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实际被调研人数为150人,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回收率为97.5%。

二、结果与分析

(一)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被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学校科学发展软实力中的主要作用的看法,主要集中于发展和丰富校园人文底蕴方面,占到总数的54.5%。此外,各有18%的同学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凝聚师生人心以及坚持特色办学理念。由此可见,同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比较全面。

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创新问题上,有51.3%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应该不断有所创新,27.6%的同学认为不受欢迎的传统文化活动应该取消,21.1%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活动应该做大。这从侧面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性,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既没有做大,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更没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不符合时展的传统活动取消掉,只是一味的传承下去,表明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层面上,现有活动与学生的期待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

图1:校园文化在培育学校科学发展软实力中的作用

针对校园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72.4%的学生希望学校多组织大型的校园活动,参加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为全校性的活动,以此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这样的校园活动,53.8%的同学认为一般以一周一次为宜,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提升机会,又能使学生劳逸结合,突出学校的特色。在校园活动的举办中, 2/3的学生更倾向于参加兴趣活动和体育活动,而学生社团(包括学生会和艺术团)也成为学生中最受欢迎的组织。

(二)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物质文化不单指物质资源本身,而是包括了物质资源所蕴涵的思想和观念,如建筑造型、雕塑、体育场地设计等都附加人类的灵感与智慧,体现着人的情操、意志和观念。

调查中被问及校园体育场地是否够用时,有53.2%的同学表示经常因场地紧张而打消运动念头,还有部分同学觉得体育场地开放时间过短,导致运动未尽兴或者在时间安排上有冲突,如表1所示。这充分说明学校在基础设施上还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需求。

表1:对体育场地是否满足需求的调查

如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发展。为了增加校园人文气息,调查显示,有39.7%的同学认为学校应多增加雕塑的数量,也有27.6%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刻字景观石来增加人文气息,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学校人文气息够浓,已不需要再增加其他东西来增强人文气息,如图2所示。阅报栏、公告栏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也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阅报栏、公告栏放置的位置也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力度,在对阅报栏、公告栏放置位置进行问卷调查时,有2/3的同学认为阅报栏、公告栏应放置在教学楼前和宿舍楼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放置在图书馆或者食堂前合适,如图3。放置在教学楼或宿舍楼前,可能考虑到学生更有时间观看信息,学生自习、上课等都需要去教学楼,而晚上回去睡觉,宿舍也是学生必经之处,相比较图书馆和食堂,在时间上或者人数上更占一定的优势。

图2:要增加学校人文气息,优先考虑添加的人文景观

图3:阅报栏、公告栏放置在哪里方便浏览

(三)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保障。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表2:谁组织的活动最受欢迎

表3: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引导工作满意程度

调查中问及“谁组织的活动最受欢迎”,见表2。学生更喜欢参加学生自发举办的活动,而对学校有关部门举办的活动兴趣不大。为何学校有关部门举办的活动学生不感兴趣?首先,大部分同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引导工作不太满意;其次,校园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为活动成效不大,资金紧缺,活动经费筹措困难,如图4所示。对于活动经费的来源,图5显示,有57.1%的同学认为,活动经费应该由学校拨款赞助,28.2%的同学认为应该由社会赞助获取。实际上,学生活动都由学校拨款赞助并不可行,学校只有少部分的经费用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如果学生活动由社会赞助,商家必然会提出诸多要求(冠名、横幅宣传等),而此时学校有关方面能否配合学生工作而取得这部分赞助费用,则需要有关部门拟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便更好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图4:校园文化活动存在问题

图5:校园活动资金的来源

(四)制约因素

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师生参与面不广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也不仅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广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接受调查的40.4%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参与面不广、可操作性不强,排在问题的第一位(见表4)。

表4: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另外,调查还显示,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见表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机会不多。

表5:学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态度

2.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辐射性和传承性不够,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不够丰富,档次不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低,导致校园活动虎头蛇尾,成效不大,降低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大都由学生组织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开掘。

3.大学里所开设的公共课中,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屈指可数,学校举办的报告、讲座等都存在诸多问题,如图6所示。这些问题表现在:时间安排不尽合理,与学生正常上课时间存在冲突,导致很多学生未能参与进来;或者是讲座过于专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不愿再听下去;还有就是讲座层次过低,缺乏高水平讲座,学生不感兴趣,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校园文化建设只在有限的课外活动时间里进行,没能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微乎其微。

4.网络的影响

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使得一部分学生沉湎于网络世界而荒废了学业,甚至还可能影响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是无法过滤的,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侵蚀,这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还与校园文化的主题教育意义背道而驰。

图6:报告、讲座、论坛等突出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持肯定的态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也基本正确,但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引导。

2.学生对于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满意度不高,尚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一些硬件设施利用率低、开放不合理,学校环境及宣传设施方面也有待改善。

3.现有的文化传统活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学校尚未根据自身现状建立适合自己的条例,许多方面还未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局面。

4.对校园文化活动,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表现积极,但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缺乏。

5.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呈现多元化,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

6.制约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主要问题是经费来源不足、师生参与面不广、校园文化活动层次低、网络影响等。

(二)建议

1.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协调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不仅要保证文化活动硬件设施的需求,还应该结合精神文化,开展有内涵、高层次的创新活动。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化又是物质文化建设的条件。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促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发展。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它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在德、智、体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现出教育的全面性,从而有效的建设与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有有效的执行方能显示其价值。

3.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校园文化反映了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等。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爱校的热情。学生的文化兴趣是提高文化意识的重要因素,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是其培养兴趣的最佳途径,富含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利平台。

[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教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G07)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

[2]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

[3]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4]方志华.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5]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6]张斌,韩立新.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J]校高等农业教育,2011(11).

[7]曾学龙,周晓燕.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8]蔡立彬.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9]冀伦文,朱先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10]谷贤林.校园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江苏高教.2005,(6).

[11]张桓,马振山,陈名虎.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7).

[12]叶汉钧,陈建新.试论大学形象与校园文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第5篇

一、建立健全机构。为提高消防站干部及消防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意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将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成立以消防站指导员为组长,站长、副站长、副站长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加强基层消防站党风廉政建设抓紧抓实,努力抓出成效。

二、党务公开栏制度的执行。利用党务公开栏,将党支部的各项决议、决定及时进行公布,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三、在图书室设立廉政建设书籍学习专栏。组织指战员在党日、党课进行廉政建设的读书学习,增强全体指战员的廉政意识,提高警惕。

四、开展廉政教育授课。利用周二、周五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进行廉政教育授课。

五、在四楼走廊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标语、名言警句等。

第6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机制建设;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17-02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大批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同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

1.对理论探索的深度不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经验、成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设机制以及国外的经验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不少研究成果仅停留在对大学校园文化提出几种特征、总结几条规律、界定几个范畴、树立几个观点、澄清几个看法上,而没有深入探讨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层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增强,研究的学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2.对新现象、新问题的研究不够。当前,文化的开放性和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非主流文化对校园文化安全带来巨大的冲击,多元文化冲击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激烈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正面交锋,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此消彼长,加剧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冲突,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时代困惑。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讲的那样,“传统的大学信仰正在为人们所遗忘或者放弃,传统的行为准则正在被实用主义所取代,大量的师生涌入世俗‘名利场’。”[1]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理论研究的速度明显滞后于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进程,无法满足文化实践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迫切需求。

(二)缺乏均衡的整体发展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内涵不足。精神引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相对于物质文化建设,当前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倾向。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是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校园文化主旋律不够突出。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则是其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教育对大学的要求。加上一些学校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不足,致使出现了校风涣散、教风不严、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等问题,这又反过来制约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提升。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急功近利。新世纪以来,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空间的拓展,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但部分大学过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出现了重硬件、轻软件的急功近利倾向。虽然学校在大兴土木后不乏高大雄伟的建筑,但由于缺乏精心完善的规划设计,校园建筑缺乏文化底蕴,缺乏对校史、校友、办学特色的深入发掘和利用,致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难以形成清晰直观的外部形象特征。校园建筑大都缺乏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本身应具有的艺术性、感染力也大打折扣。像北京大学的“燕园”、清华大学的“清华园”、中国人民大学的“静园”等耳熟能详的景点少之又少。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缺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的生成和作用发挥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内在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有助于用正确的理念教育师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组织保障和导向作用。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大学对制度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制定了大量的校园规章制度,但在制定、贯彻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不重视广大师生的主体性作用,缺乏师生的广泛参与,削弱了师生对规章制度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致使校园制度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影响校园制度文化功能作用的发挥。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直观反映出校园的水平和特质。当前,大学校园文化体系呈现出多元化、低俗化的倾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学生宿舍文化出现精神状态消极不振、环境氛围单调乏味、管理体系刻板僵化、行为习惯低俗混乱等问题。二是校园活动文化的艺术性不强、学术性不高、政治性趋弱,偏离了主流校园文化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三是学生组织文化在学生群体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客观上制约了校园活动文化的发展。四是校园网络文化尚未形成明确的思路和体系,主流校园文化还没有在网络这个重要文化阵地上占据主导和优势。

(三)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误区。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几乎每所大学都在积极研究制定校园建设规划,努力拓展办学空间,谋划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建筑设计、建设风格。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忽视校园的具体情况与特色建设,单纯地求大、求量的粗放式的建设误区。许多大学没有认真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学生生源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不再有明显区别,趋同现象严重。例如,在“”以前,我国大学中只有6个法律系,可是现在,不仅普通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建立了法学院,而且师范大学、农业大学、海洋大学以及各民办大学,也都建立了法学院[2]。

2.升格并校导致个性丧失。每所大学建校的历史背景各不相同,办学的方针路线也各具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也各有千秋,每个学校应根据自己实际,建设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行业特色,学校的类型不同,其校园文化也会有所差别。比如,文科类和理工科类院校、综合类与专业性院校、医学类和艺术类院校、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院校,其校园文化就因为院校种类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然而,在大学改名、升格和合并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大学放弃了自己的特色发展,走上改名、升格、合并之路。究其原因,就是追求“大而全”,同时也导致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又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还要调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创设校园文化品牌。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应结合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一是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本质、内涵、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二是积极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对策、经验,明确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探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三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研究和实践研究,使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二)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1.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和长远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学校各阶段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相适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条件,在专家的指导下,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远景和近期规划,然后根据现实需要,合理设计校园文化设施的基本布局。所有这一切,既要符合经济适用的科学要求,又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还要有利于学习和生活。

2.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会自发产生和发展,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培植和引导,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认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实现有专人、专门机构负责,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做到常抓不懈,避免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走过场。学校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学校优良传统和发展现实,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在全校进行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实施,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机制,对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实行有效评估,督促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

特色校园文化是一面旗帜、一座灯塔,能够引领学校师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聚焦点,没有文化的个性,就难以富有特色的办学优势。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每个学校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设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强调差异和特色,突出卓尔不群、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比如,理工科院校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工程师、科学家;文科院校应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医学类院校培养的则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生、医学家;师范院校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家等。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不同类别的学校要结合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自身的特点入手,发掘出有价值的特色内涵,进行高度概括提炼,使之成为学校积淀校园文化的重要根基。同时,对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要不断加以丰富,使之既具有自身特色,又体现时代要求,产生更大的教育与启发力量。大学只有建设适合自身特点的特色文化,才更具有活力、生命力,这样的校园文化对其组织成员也更有感召力和号召力[3]。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变革的时代呼唤宁静的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8-03-20.

第7篇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校园文化

一、导言

校园是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推进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客观要求,对于全面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促进医学院校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建设以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校园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将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下去,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性不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但是在一些医学院校中,校园文化建设依旧面连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医学院校为了提升硬件方面的实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有形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说的多、做的少,缺乏长远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有的甚至将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规划上,具体实施的则很少。诚然学校的发展需要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但是过分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医学特色

作为以培养医疗卫生战线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突出体现这一特点,将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医学院校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格局时,并未充分认识到体现医学特色的重要性,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应有的医学精神。这些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充斥着浓厚的实用主义,将社会需求作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这与建设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部分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当做是娱乐活动,没有充分意识到校园文化的教育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缺乏能够反映医学院校特色、能够引导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学校自身的特色便难以体现出来,建设一流医学院校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三)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一些医学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制度管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引导、激励、凝聚和约束等方面的作用,把强化制度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未能将制度管理提升到文化层面,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缺乏人文内涵。这就导致学生们对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认同感,有的甚至抵触这种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出现了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大学校园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人文修养与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门科学属性较为明显得学科,医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但同时也应注意对于学生们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从学生们的思想特点出发,挖掘学校自身的文化资源,并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尤其是网络平台,在信息传播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将网络作为弘扬医德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空间。例如可以开通网上展览室,将学校的校训、先进典型事例、学校动态、学生的交流互动情况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们观看和学习。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又方便学生们及时浏览,可谓一举多得。

(三)以社会实践促职业素养形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校园十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但也不能忽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医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他们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应当重视社会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把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拓展实践范围,创新实践形式,使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专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