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1:29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
生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1.我校是一所乡村初中,地处宁波市偏远山区的一个贫困乡镇,70%以上为留守学生,问题学生多、学习底子薄、基础差、厌学情绪重。
2.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视听的负面影响加大,有些学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也急剧膨胀,伴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和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成人化”思想严重,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个人第一、功利至上”,学校德育面临着“5+2=0”的严峻形势。同时,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唯“分数论”,教育观念滞后,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只重教学而轻育人;教育方法单调或过于形式化,教师课堂教学钻研很深,但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研究甚少,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不知在新的形势下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也更滋长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鉴于此,我校在教师层面提出了“行动德育”的德育理念。
二、观点
行动德育是指德育过程要遵循“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原则,通过“德育活动化、德育生活化”的育人方法,发挥德育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实现德育实效。
三、实施
1.理论学习、提高德育认识
通过专家引领,加强德育理论学习,并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旨在帮助教师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空洞的说教,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显得苍白无力,德育只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结合、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与校内外各项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的表率作用相结合等,才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德育的实效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才能得以体现。同时,深刻剖析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提出了“行动德育”的德育理念,要发挥德育功能,提出“以德促智”。
2.交流互动、改进德育方法
著名教育家诺尔特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会罪恶;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将会喜爱这个世界。”因此,德育要重点关注学生健全性格地培养,要改进德育方法,强化德育技能。
我校通过邀请县内外德育专家、名优班主任来校交流指导,外出名校德育学习交流及校内开展德育论坛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德育理念,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技能。结合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德育故事,教师被专家高超的德育技能所折服,有很强的心理触动。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共同探讨,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德育工作不但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和信心,德育工作是心灵的碰撞。要通过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存,要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技能,只有遵循“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原则,通过“德育活动化、德育生活化”的育人方法,才能最终实现德育。
3.开展活动、实现德育实效
“德育活动化、德育生活化”的育人方法就是指德育过程要结合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遵循“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实现德育实效。基于此,我校开展了主题教育月(如,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读书月、安全法制教育月、慈孝感恩教育月、励志教育月等),文体类展示(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重大纪念日教育,传统节日教育等系列活动,要求各类活动都必须做到“四有”(有方案、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
(1)科学性。人的心理成长,品德形成是一个不间断的心理流程,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德育工作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活动,在组织和内容的连续性上精心设计,要遵循规律、研究差异、张扬个性、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在组织上建立了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德育从党支部、校长室、政教处、团队、学生会、年级组和科任教师自上到下形成工作网络,人人有责,个个尽职,工作到位,落实到人;在方式上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的主体模式。首先是注重学生习惯方面的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上下工夫,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也为他们的思想进入更深层次打下基础。其次是进行法律法规和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
(2)艺术性。“发于点滴,行于心田,融于交流,盛于久远,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华美德,源远流长”。中央电视台的这则公益广告充分说明学生不是“道德容器”,德育不是常规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是用丰富的情感,艺术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具体的事例去启发、引导、感染、打动学生,让学生对德育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把德育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行动,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我们要善于抓住适当的契机,联系身边生动活泼的实际,缩短师生间感情的距离,沟通心灵,分析学生产生这些思想和行为的根源,只有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时代性的教育手段、形象生动的方法去做思想教育工作,寓教于乐,才能实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实效。如,结合广播体操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对学生进行慈孝感恩和励志教育等。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教咨询,加强家校联系,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帮助家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解决目前家教存在的误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3)针对性。德育的针对性是指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活动机制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要重点关注学生健全性格的培养,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我们提出在宏观上,初一年级要注重中小学衔接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初二年级要注重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初三年级要注重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微观上要从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着手,要重点关注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研究差异,张扬个性,联系家庭和社会,寻找契机,循序渐进,不厌其烦,循环往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2]邹树梁,刘韵清.全面小康背景下高校德育观念创新[J].求索,2005,(2):132-134.
[3]张莉.试论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创新[J].教育探索,2007,(12):100-101.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30-33.
Abstract: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idea, in the analysis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idea's foundation, how discusses to act according to this idea the request perfect moral education appraisal. key word: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appraises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德育 德育评估
Key words: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appraisal
作者简介:钟玲会,女,华东师大政治学系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64-01
主体性德育理念不仅仅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所应贯彻的理念,而且在德育评估当中更应该贯彻这一理念,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德性,检测德育的实效性,反思德育方法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主体性德育理念即在教育者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创造性等,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它是现代德育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方向,体现了人本精神。主体性德育理念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育新理念,理念是一种导向,是一种灵魂,是一种保证。
德育评估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也必然贯彻主体性德育理念。德育评估是检测德育运行机制,检验德育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德育科学化,优化德育实施过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也是督促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忽略德育理念的贯彻,将会使德育事倍功半。[1]
以往的德育评估缺乏对主体性德育理念的贯彻,通常以他评为主,缺少学生的自评,也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当中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了学生对评估的不重视和反感。而且在他评中,德育评估也往往被当作例行公事,简单地做个鉴定,写出评语或打完分数之后,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提交个报告就完事。结果使评估不仅没有发挥正确的诊断与调节作用,反而削弱了评估活动的效果,甚至引起学生和评估者之间的矛盾。
德育评估是德育的一个反馈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考评对象实现德育目标。德育实施过程中哪些做的好,好在哪里;哪些做的不好,症结在哪里,应该怎样纠正、改进,这些都要靠评估来诊断。德育目标是否达到,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德育目标等问题,也要靠德育评估来调节,它可以使德育目标更具有可行性,在更大程度上调动评估对象的主动性。
主体性德育理念是 21 世纪德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它弥补了传统德育过于强调社会性而忽略学生主体性的缺陷。在德育评估中树立主体性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评估指标体系中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才能真正实现其目的;在德育评估中树立主体性理念,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更好地找准德育工作的战略位置,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讲,能否有效地开展德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所遵循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性德育理念对德育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德育评估中,贯彻主体性的与理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让学生参与评估体系的设计。德育评估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开放社会中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切实地承担选择的责任。德育评估不是一个单向的由评估者考评学生的简单活动,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复杂活动。[2]因此,整个评估过程采取公开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价值趋向,了解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指标体系,使德育评估成为评估者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其次,评估要具有层次性,突出个性特征。主体性德育虽然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但我们还要注意到每个学生又是有着个性的,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都是有差别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三化”社会状态使现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化。而传统德育评估方式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此,要充分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品德发展特点,用不同的指标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塑造。在德育评估中,不能一刀切,在设计指标体系中,应根据不同年龄、专业、院系等因素设计,突出个性特征,使评估更趋合理公正。
最后,在德育评估中突出自我评价的板块。德育评估不仅仅是检验德育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寻求自我发展及自我教育的需要。[3]德育评估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便培养他们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念去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能力。重视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我评价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单一的评价会不仅使评价没有影响力,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服气的抵制心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使评估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以学期或学年为阶段在在整个德育评估中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实践活动进行。如把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人生感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写成书面总结,由任课教师、辅导员进行评判,并与学生交流,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自我、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当前,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德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对德育对象的规范引导,德育评估是这方面的重要环节,也是难点内容。我们必须在德育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德育评估,充分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改进德育评估的方法,发挥德育评估在德育中应有的作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育;理念;失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321-02
一、道德与德育概念辨析
对德育的讨论不能绕开道德概念,在中国古代无“德育”的讲法,在古人看来教育即道德,即教人按照某种行为规范生活。西学东渐后,德育才作为一种教育的一个分支提出,蒋拙成在其专著《道德教育论》把德育定义为“精神教育” [1]而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是精神层次的形式,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道德与其社会存在、生产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每个时代遵从的道德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因此道德的概念可以从其的形成而定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2] 。德育作为道德功能的延伸,讨论德育离不开对道德概念形成的辨析。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比较集中的讨论过道德,在他看来,我们通常会狭隘的看待道德,不顾及现代社会的有效道德形式,产生形而上的绝对真善美的道德观念;而相反的又容易把道德现定于习惯和传统,明确道德的行为规范。在这两种狭隘道德控制之下,易造成道德高点冲动,用某种极端的善去要求行事,反而易造成普通行善的不可能,近期出现的“小悦悦”事件,广泛的冷漠不作为与道德谴责的矛盾的形成。而另一个方面,把道德作为简单的行为规范来判断善恶,复合传统与规范社会承认为善,而略有不同即判断为恶,易造成社会为陈腐的传统的固话,不利于新的更符合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道德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而是确定可以推动进步的概念,应源自于人类的规律和必然的认识,具有可变迁性,影响性。因此,在讨论德育理念问题,不能忽略两个问题,一个是德,既是何种“精神文化”的问题,另一个是育,及如何使“德”有效地问题。此二者皆为动态,相互影响,互为推动的关系。
二、德育理念的变迁
随着我们对德育及道德概念认识的讨论和深化,德育随着理念的突破,不断更新。“德育理念”作为一种存在样式,也随着价值体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文化传递论的德育理念;主体德育论理念;科学主义德育理念;共识德育理念。
文化传递论德育理念,注重“育”即强调把已形成的传统和价值传递给年轻一辈,使其能奉行传统。在人的成长中需首先认识何为善,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此德育理念在德育中便于执行和量化,易制定行为规范约束人。可是容易形成道德权威化,强调认同和服从,忽略了人的生存发展的正常规律。在被教育者中间形成适得其反,形成反权威的叛逆心理。
主题德育理念,是对文化传递德育理念的反思,其认为文化传递是一种灌输工具,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形成适合人幸福和自由的价值体系,主体德育认为道德不应束缚人性。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认为人性本善,教育不是强加给人价值,而是顺应其天性自然成长。此种理论明显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现代人,可是不利于形成共识的价值体系,已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群体价值冲突,个体的虚伪和不知所措,导致德育的不可行 [3]。
科学主义的德育理念,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对时代要求价值观念的讨论,试图形成符合发展规律的德育理念,人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德育需要在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下,发现促进人道德形成的规律,符合规律的进行德育,以达到德育的目的。此论的重点依然是道德传递论的深化,而且具有客观机械性,易被一些负面价值传递利用,形成反德育。
鉴于种种德育理念的优点和弊端,目前比较新的德育理念为共识性德育理念。认为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准则应为社会群体共同提出和制定,德育是指形成准则并有效传递。因此德育环境应是平等尊重的环境,并不断在实践中形成新的道德体系,永无止境发展过程。此种理论有相当的科学性,但是过分依赖于共识和平等,在特定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缺少对话语警,如幼儿园德育中的非互动性。
新课程德育理念,新课程所贯穿的德育理念是一种现代德育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关怀人,即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使德育从一种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规范提升到实现人全而发展的特殊动力,德育目标从约束人的行为提升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德育回归到其自身的本义。德育应该为生活提供支持,在生活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使受教育者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
三、大学德育失误
从对道德和德育概念的辨析及以上德育理念的变迁看,回答德育的本质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是何为“德”,一个是何为“育”。除了各自动态辩证的定义外还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引发或促进学习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或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5]。
而由此可以认识现行大学德育理念中的失误,即我们从事何种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活动而获得的实际效果却是反德育的,这是目前大学德育工作中的失误。越是赋予崇高的道德意义的课堂、活动,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反而往往适得其反。此失误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以下两种德育方式。
强制填鸭德育。这种德育的悖论在于,我们在进行德育建设的时候,强制灌输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考虑道德的价值。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粗暴禁止、强记行为规范,盲目处分会对道德教育起到相反的作用;将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念,以至高真理不容置疑的形式来宣传,如一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往往会有这种形式;无视学生的能动性,盲目树立各类榜样要求学生去学习。造成德与育之间的矛盾。
庸俗化德育。在高校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奖励优秀学生必然会设立各类评优奖项,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也有各类竞赛奖项荣誉。目的本在于奖励优秀,起到道德风气标杆的作用,而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为了实际的奖金和各类荣誉,往往尔虞我诈,相互攻击,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德育作用,反而让道德风气每况愈下。同样,在功利化高校的大环境影响下,教师工作中即有为了学校利益,种种为了应付各类检查和评奖的集体舞弊现象,违背了道德规范和道德良知。德育的失误在于,因利益驱使让德育失去了“教育立场”。
四、小结
用先进的德育理念引领德育实践,探讨各类存在的大学德育失误,让我们认真地分析此类德育失误的产生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体制根源。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和做法,将对大学德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拙成.道德教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
[2] 金望久,梁素娟.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158-160.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0-15.
1.德育理念落后,存在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长期以来,学校在中考、高考的升学率压力下,再加上德育工作难以量化,对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学科成绩上,导致德育工作在学校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另外,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管理者、德育工作者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德育的含义、特征、标准,仅仅把德育当作管制学生、训练学生、维持纪律、整齐划一的“代名词”。在许多教育者眼中,唯命是从、老实本分的学生受到赞许、认可,而有个性的孩子则被视为异类。“主流”“正确”“统一”这些标签几乎成为德育的核心目的,程序化、模式化、标准化是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至于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否端正、情感强不强烈、行为是否养成反而不重要了。这样做的做法,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依附感强,没有主见,思想僵化,缺乏创造精神。“好学生”则丧失自我,成为教师的“应声虫”,“差学生”则丧失自尊,自暴自弃。
2.德育手段僵化,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经内化等一系列心理机制自主建构的。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受教育者只有主动接受教育,主动对自己施加教育和影响,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再加上德育不仅仅指向知识,还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志、信念等更广更深层面的内容,这种主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是非观念,若适当地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思考、认识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往往更能深入人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的倾向,忽视学生的自我感悟、体悟及自主建构,把内涵丰富的德育工作窄化为单调的知识学习,把丰富多样的德育手段僵化为枯燥乏味的课堂说教。这种僵化、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主导”异化为“主宰”,严重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德育内容狭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德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一般而言,包括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等多项内容,且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教材方面来看,几乎每一项都有所涉及,但在现实德育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德育内容却存在失衡的现象。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在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专业师资、场所的严重缺失以及理念的落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这在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大背景下亟须改进。在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城市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的迅速推进催生了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而这些需要公民教育的培育。在这方面,很多中学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从教材到师资,从理论到观念仍然十分匮乏与落后。
二德育工作的突围路径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教育者、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标。
1.更新德育理念,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青少年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理念上,教育者要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家长或教师的附属品;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成长的原始动力。在教育方法上,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自由民主的教育氛围,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通过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喜欢篮球的同学,教师不妨参与其中,然后借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崇拜马云的同学,可借势培养他正确的财富观。其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包容过失、叛逆,引导他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就会使学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就能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
2.拓宽德育途径,避免空洞说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早在200多年前,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就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学科教学中要贯穿道德的培养。然而,即使到现在,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几乎还是专门的品德课、政治课的专利,而且讲授法一直是德育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德育涉及的不仅是认知问题,更主要的是态度、情感、意志、行为问题,仅懂得是非对错、真假美丑不是德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拓展德育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将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纳入到德育工作者的范畴之内,人人具有德育的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德育功能,一草一木都要发挥德育的作用。要大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减小课堂讲授的比重,加大讨论式、研究式、考查式教学的比重;拓展教学组织形式,将班级授课、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现场教学结合起来;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将电视、电影、多媒体在德育中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重视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把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建成德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如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发形成内心的道德体验,构筑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功利是指功效和利益,功利性管理理念就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为价值导向。功利性管理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伦理学说理念。但我们所说的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并非指德育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教育的育人、育德本体价值。功利性管理理念是伴随工业革命而产生的。在工业社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世俗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概念统
一、集中、规模、同步、竞争、效益、标准化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和学校生活。体现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其特征主要有:
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只注重德育的外在功能,看重社会效益。德育的短期行为严重。
第二,德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谋生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就业机会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培养良好的道德不是因为自身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当然社会也需要,但这只是外因)社会需要德才兼备,学校就要按社会需求的模式去培养。所以,“听话”“服从”就成为学校培养道德的标准。
第三,德育管理的方式是同一的、强制性的。在德育管理中主要运用惩罚的手段,激励的方法被忽视。学生就像产品,要生产高质量的合格产品,就必须用同一标准去强制要求,按照工厂化模式对被管理者进行强制性的管理,达到符合社会用人的同一标准。这种管理理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本位主义管理理念
“本位主义是一种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思想表现。”本位主义也叫小团体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一切从自己的小集体、小团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利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校秩序的有序性;第二,德育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与德育的对象相混淆;第三,在制度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不从长远出发,只顾眼前利益。
本位主义的价值理念,使学校在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中,把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列为第一位,只从学校自身的利益出发,不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德育管理需要有效地整合人、财、物、技能、环境等各种资源,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投资过程,为了眼前的利益,本位主义者一般不会去考虑的。本位主义管理理念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传播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而不是为教育者带来利益;忘记了教育首要的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教育者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如此。
3情感管理理念
“情感”一词,常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很多。但其科学定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情感及其多种多样的体验形式对人们的行为有着“调节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成为人的活动和各种动作(以及动作完成的方法)的持久的或短时的动机,从而产生追求所提出的和所想到的目的的意向和欲望。”理性固然重要,但理性不能离开情感,离开情感的理性就会失去其效力。规则、规范、制度的制定必须合情合理,当人们感情对立时,理性则常常是对抗的,这时要疏通理性,就需要从感情开始,情通理则通,情不通理则对立;管理的理性,要建立在感情通融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在感情对立的前提下获得理性的认同。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的各种感情会编织成无形的人情和感情网络,形成共同的理性认识和感情纽带,达成默契与共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要尊重人性的规律,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制度的框架里,留有一定的空间,把理和情置于其中,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做到“润物无声”。
4文化管理理念
德育的文化管理理念就是把人们所认同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德育管理的各环节中,以文化的价值观念维护有效的秩序,实现学生的德育目标。文化对现实的管理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主要是:(1)价值定位。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价值定位,价值定位的不同,会使管理出现重大差别。(2)优先选择。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优先选择。在德育管理中。如果认可“人本价值理念,那么就会在制定各种制度中,体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不会以过多的惩罚压抑个性;相反,会运用更多的激励和鼓励发展个性。(3习惯选择。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并通过文化的积淀养成习惯,建立不成文的甚至下意识的规则体系。例如,一个饱读诗书深懂礼仪的重要性的领导,不会常常把训斥、谩骂挂在嘴边,不会经常去惩罚人;相反,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领导,不会有很高的涵养,言谈举止就会欠佳,他会认为惩罚比什么都管用。新晨
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基石,是我们处理教育工作各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实践,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是民族认同的标记,因而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这些优良的传统都可以挖掘出来,用到管理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的轻松环境中内化自身的品行,加强身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5服务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