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1:18
序论:在您撰写手术室护士工作展望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现状;发展
手术室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随着近代科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和麻醉学等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手术相关学科的发展[1]。再加之各种最新技术及新方法均最先集结于手术室,均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且随着经济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手术室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已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旨在回顾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并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提出展望。
1我国手术室护理专科发展的动力
1.1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部提出,我国医院在完善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管理企业化、水平现代化及服务整体化的医院,向着质量效益型、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发展,实现效率、质量和待遇的提高[2]。随着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广,旨在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对护士的岗位管理,推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局面已经到来。对于手术室护理而言,护理模式的改革给原有手术室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也对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意识带来了挑战。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需要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护理专业化入手,响应手术室医疗改革。而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化培养是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提高专业化的重要方法。
1.2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
医学一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临床中运用先进的科技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人们的健康。在手术室,微创手术,如各种显微手术、介入治疗、内镜治疗等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应用,临床中在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追求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此外,各种高风险手术已经开展,如人工脏器、器官移植等,推动了新设备的应用。因此,手术室中手术方法、手术室模式的改变均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有效配合医生,以促进手术室高效运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素质
2.1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
在美国最先流行高级护理实践,以顺应护士专科化发展和提高护理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护理专家是高级护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护理研究生毕业且获得专科护理能力认证后的护士才能成为临床护理专家[3]。而在日本,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护理领域,具有熟练护理技术和专科知识且完成了对专科护士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则可以获取专家护士资格[4]。多数学者认为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两个概念,专科护士是指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且经过某专科系统培训后获得资格认证的护士;而临床护理专家是经过系统实践和理论培养且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专科理论知识并具有护理研究生及以上学位,并通过统一资格认证后的护士。因此可以看出,二者在学历要求、专科领域深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5,6]。
2.2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素质
因护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能素质有一定的规定。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导致其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与普通病房存在差异,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定位为具有一定的学历条件,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并累积一定的手术室实践时间;再接受系统化的专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后,具备独立解决护理工作中难题和良好评判性的工作能力。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这一理念就要求手术室护士既要参与到手术中,高质量配合手术的完成,还要求护士作为手术环境的“维护者”,手术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者”,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保障患者安全。手术室护士还需要作为院内感染的监控者。相比较以往的手术程序,护士已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手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在一定领域已发展为技术助理,如专职内镜护士、医生助手镜等。而在国外,已经设有麻醉护士或者护士麻醉师来负责患者的麻醉工作。专职麻醉护士需要有熟练和扎实的麻醉配合技术和抢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麻醉机、监护仪、自体血采集和回输器、血气分析仪、神经刺激器以及各种药品,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气管导管、喉镜及支气管镜的使用方法[7]。虽然对于麻醉护士的设立在我国还未开展,但也表明手术室护士承担具有专科性的角色职责已成为一种趋势。当前国内外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培训模式及培训时间要求不同、对专科护士的准入资格要求不同、专科护士认证方式不同、专科护士角色及工作内容不同等。在德国,成为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单位出具两年的工作证明,然后再接受2年的专科职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再通过州政府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获得专科护士职业资格。而在美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接受3个月的培训课程,并通过一定的资格能力测试后才能取得认证[8]。
3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在一些护理领域开设了专科护士的培养,如已开展了对糖尿病、造口护理、重症监护等领域的专科护士培养。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也更能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其必要性已在护理界得到了重视。而当前我国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欠统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也较长,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显著制约了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卫生部最初于2005年委托中华护理学会启动“手术室护理师资培训项目”,其目标是为临床手术室培养护理骨干,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次,已有500多名手术室护士参与了项目培训并通过了考核,取得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资格。随后,全国各省市也逐步开展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班,使得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及认证逐渐标准化。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两部分。(1)理论授课:专科管理理念、专科设备和手术器材的最新应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的要点和护理重点,手术室常见基础操作技术,手术室急救技术及手术室教学管理等。(2)临床实践:手术间手术配合,包括所有配合流程、仪器使用等;在手术供应部学习敷料和器械的准备、消毒灭菌、保养流程等;在麻醉恢复室学习各种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以及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等。卫生部计划在今后加快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以期为临床培养更多的优秀专科护士。实践表明,专科护士实现了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和教育的目标,促进患者康复和自我护理能力,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并为其提供专科领域的建议[9]。当前的专科护士在手术室工作中承担多项配合工作,包括负责各种高精尖、特大手术的配合工作;并兼顾手术室护理培训工作和科室的教学科研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化,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人民对护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4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培养的展望
当前国内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培训仅在2005年才开展,存在培训机构不统一、资格认证标准不统一、专科护士岗位设置和职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全国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仍需要加大合作,共同探讨适合我国的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通过对我国专科护师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4.1明确护理学科定位
国务院于2011年明确护理学已不再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是一级学科。因此临床护理需要明确护理学科定位,建构适合护理学科发展的体系,加强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护理学仍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应做到互补合作,实现共赢。
4.2发展多元化培养模式
我国各地区护理管理者应在充分借鉴国外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经验上,联合院校的师资力量,逐步开展专科护士培训,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应该在依据高等院校系统的理论研究上,依托医疗机构的临床师资队伍,发挥较好的人才培养作用。在专科护士的培养形式上,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学制式培训和分期学分积累模式等。规范化专科护士的培训制度,促进护理专科化的健康发展[10]。
4.3逐步扩大专科护士的培养规模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预计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且素质能力优良和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2],该目标已得到了部分实现。但由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起步较晚,当前专科护士的培训机构标准不一致,导致全国无统一权威资格认证标准,因此逐步完善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标准仍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应加快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以实现对手术室护士多角色的转化,促进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推动手术室护理的全面和协调发展。
4.4强化手术室护士的在职培训
当前,对于手术室护士培训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在职培训,因此,医院需根据手术室专科化护士的培训标准,制定专科化护士的准入标准、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等。
4.5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
根据美国手术护理协会1969年的报道,手术室护士的雏形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时期有关手术助手的记录,当时手术助手的主要任务是陪同患者、看手术、准备器械、协助医师做一些简单的操作。19世纪60年代,南丁格尔创立现代护理学的同时,也将外科医生助手配合的训练正式纳入护士常规课程中,并且安排护士去手术室进行实习与轮转。在当时,手术室护士主要负责术前准备必要的设备、控制患者所处环境、防止术中感染的发生、在手术期间提供患者照护,而协助麻醉及术后恢复的工作是由患者所在病房的护士承担,从而保证术前、术中、术后连续性照护的提供。手术室护士需要有细致的工作作风且需要对外科手术过程和手术医生的操作有很好的理解,因此手术室护士曾一度被认为是护理界的专家。同时,伴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外科技术、治疗设备也随之迅猛发展,医院对手术室护士的需求也同步迅速增长,从而使手术室护理队伍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手术室护理被学者称为是护理的第一专业。
2手术室护理内涵的转变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各国手术室护理人员过剩的现状引起了管理者的注意,不断有人质疑手术室内是否需要那么多护士的存在;另外,病房护士认为与外界隔绝的手术室护士更像是技术人员而非护理人员,不需要经过护理专业培训也能胜任其工作。面对这两种质疑,美国成立了手术护理协会,紧随其后,英国也成立了手术护理协会。美国手术护理协会与美国护理协会共同出版了《手术室护理实施基准》,其中将“手术护理”改为“围手术期护理”,并重新定义了手术室护理的内涵,该组织认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护理是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的确认,同时是基于自然和行为科学知识的运用,从而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健康与福利进行重建与维持。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工作已不仅是患者在进行手术期间的护理,还同时涵盖了术前、术中、术后的生理、心理、社会护理,这与护理内涵相吻合,并与病房护士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双方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连续性护理。随着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患者照护的不断深入,至1967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推动下,首次出现了“手术团队”的概念,指出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是团队不可缺少的成员,至此,手术室护士在护理界的地位再次得到了认可。
3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消毒灭菌技术、手术技术、麻醉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使手术室护理岗位从过去简单的岗位,变成现今专业化的岗位分工与体系。
3.1中心供应室护士
手术技术的复杂化、消毒无菌技术的现代化促使大量手术器械的产生,对消毒灭菌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于是集中规模化的中心供应室代替了分散个体化的手术室,为手术室甚至整个医院提供大量的无菌器械及物品,这种变化减少了手术室护士许多家务式的工作。另外,中心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也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其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安全,所以中心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都以注册护士为主,同时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证后方能上岗。
3.2手术室护士
3.2.1器械护士
器械护士在国内也称为洗手护士,与早期手术助手岗位相同,其工作范围主要集中于手术期间,职责包括洗手上台;准备、传递、消毒外科医生术中所用到的器械;保持手术台的无菌状态;术中对外科医生提供技术支持;术后清点并清洗手术器械等。器械护士在战争前后曾一度被认为是护理的第一专业,但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一些护理学者质疑器械护士的专业性,认为其工作由技术人员即可完成,让注册护士承担此岗位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于是,在1978年,美国将外科技术员协会从AORN中独立出来,并致力于推进外科技术员的教育与培训,旨在使外科技术员履行手术室中器械护士的职责。但是,外科技术员由于其学历要求仅限于准学士学位,整个培训时间也只持续9~18周,因此,在手术室中,须在由注册护士担任的巡回护士监督下进行工作。现今,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传递器械岗位既可由注册护士担任,也可由外科技术员担任,但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只能由注册护士担任,且须经过三年的培训,我国国内器械护士岗位也只能由注册护士担任,且具有专科性。
3.2.2巡回护士
早期的巡回护士主要负责监督手术的进程以及补充术中所需用品,但随着“围手术期护理”概念的提出,巡回护士更加注重对患者的照护。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各医院手术室十分重视患者围术期护理的连续性,所以,美国大部分州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巡回护士必须由注册护士来担任,外科技术员没有资质担任此项工作。在法国,情况却与之相反,其管理者认为器械护士应该是专家,而巡回护士只是在术中添加无菌物品及器械的技术人员,所以在法国,器械护士更多地承担了围术期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而巡回岗位可由外科技术员所代替。另外,英国不仅存在外科技术人员,还包含手术室从业者,其职责范畴包含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手术的统筹与安排,可代替巡回护士完成其围术期的工作,虽然没有文献表明巡回护士或手术室从业者谁更胜任此项工作,但双方教育背景及文化不同,其角色功能也有所不同——巡回护士更偏重于围术期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的照护,手术室从业者更偏重于保证患者围术期流程的顺利运行。
3.2.3注册护士
一助由于美国医疗人员的紧缺,美国外科医生难以承担过重的医疗任务,于是注册护士一助的角色在美国手术护理协会的推动下于1983年得到正式承认,是手术室护士的拓展角色,其准入标准不仅要具有注册护士执照,且需要有3年以上的手术室护士工作经验,并且要顺利完成注册护士一助的培训课程,方能通过注册护士一助的认证。注册护士一助与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相比,更像是外科医生的助手,在术前与术后,可在外科医生的授权下,直接管理患者;另外在术中,可在外科医生的监督下,对患者执行外科干预操作,如处理组织、暴露手术野、使用手术器械、进行吸引和止血操作等。至今,全球只有加拿大在2002年仿效美国提出并承认了注册护士一助这一角色。
3.3麻醉护士
由于麻醉学科早期特性偏向于医技科室,很多国家并未有护士参与麻醉诱导及复苏过程,而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也是由病房护士协助麻醉师对其负责的患者进行麻醉机复苏。二战时麻醉人员的缺乏以及围麻醉期护理的缺失,促使美国在1931年成立了美国麻醉护士学会,使麻醉护士得到认证,从而保障了手术患者围术期专业护理的连续性。此举很快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效仿,在1989年,全球成立了国际麻醉护士学会,现今成员国共34名。但各国间麻醉护理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麻醉护理管理模式,麻醉护士的教育水平高、资格认证体系完善,故具有高度的临床自主性,部分州允许经认证的注册麻醉护理师在没有医生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操作,其角色等同于麻醉医师,只是其角色所蕴含的哲学概念有所不同;第二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麻醉护理管理模式,麻醉护士的教育水平也较高,但临床自主性受到法律法规限制,规定麻醉护士须在麻醉医师或其他医生的监督下开展工作,通常一个麻醉医师负责2~3个麻醉护士的监督,每个麻醉护士分别负责一个手术房间的麻醉。在我国麻醉护理仍处于初步阶段,围麻醉期的临床工作主要由麻醉医生一肩挑,而围麻醉期的护理工作主要由巡回护士负责。
4启示与展望
4.1国内外手术室护理岗位拓展的启示手术室护理岗位从原先手术期间单纯面向外科医生的助手角色扩展成围术期面向患者的照护角色,从传递器械的单一角色发展成由中心供应室护士、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护士、外科技术员等构成的专业化岗位体系,这样的发展过程不仅顺应了外科学与麻醉学不断深入的专业化趋势,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围术期的手术及麻醉相关健康需求,保障了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手术安全,并且促进了患者围术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舒适感受。
4.2对国内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的展望在我国,由中心供应室护士、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组成的手术室岗位体系已经较为成熟,但近年来,随着国内护理管理者对围麻醉期护理连续性缺失问题的不断重视,临床上逐渐出现了麻醉护士的身影。随着手术室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需要进一步通过工作分析及流程重组等科研方法来重新整合手术室护理的岗位设置,从而构建最适合国内现状的岗位体系、职责及标准,最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术室护理专业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术前访视 新模式 影响效果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传统仅仅配合医生手术为主的单纯操作或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而是在手术室的内容和程序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将人的关怀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在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我院手术室开展对择期手术患者运用新模式进行术前访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采用对照方法,选取86个病例,皆为我院于2011年6月至12月选择性手术病人,男50例,女36例.手术类型:骨科手术37例,普外手术29例,妇科手术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病人均由同一名护士进行术前访视。
2.具体操作
2.1方法: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访视内容标准进行访视;实验组采用新模式的术前访视内容进行访视。
2.2术前评估和查阅病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方式和内容均一致,手术室护士仔细查阅患者病历后,与主管护师、责任护士联系,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身体状况、健康史、过敏史、手术史、药物应用状况辅助检查结果,手术的一般信息,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
2.3访视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宣教,实验组采用新模式的术前宣教,[3] 具体的访视方案如下;
2.3.1先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的目的。
2.3.2介绍手术室环境信息、手术室的具置、手术室内的温度,借用多种方式介绍无影灯、麻醉机、手术床等仪器的功能和作用、手术室人员的组成。
2.3.3介绍手术流程信息,手术当日的接送人员及方式,入手术室的大致时间,入手术室后的主要流程及术后苏醒的时间和地点,术中留置导管的作用。
2.3.4介绍手术过程中的感觉以及不舒适的信息,如进入手术室后,输液时,由于针头比较粗,感觉会比较痛,但可以忍受,手术室内有些仪器会发出较大的声响,如电刀、超声刀、吸引装置等,属于正常现象,椎管内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手术过程中意识是清醒的,只是手术区域不会疼痛,但会有感觉。全麻苏醒后,因气管插管刺激,咽喉会感觉不舒适,如有插尿管,会产生尿意的感觉。效过后,可以给手术后镇痛泵持续镇痛。
2.3.5根据患者的疑虑和担心,给予解答及心理疏导,尽量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使患者积极主动应对手术,并告知家属手术期间在何处休息等候的信息。
3.结果
3.1患者满意度调查。术后随访患者,发放并填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4.讨论
4.1手术室护士宣教内容,主要是从患者离开病房到术后回到病房这一段时间的相关信息。
4.2新模式术前访视,增加了对患者心理状况和手术流程信息,感觉及不舒适信息的详细介绍,删除了与病房护士重复术前宣教内容,如术前禁食禁水期间,术前摘除假牙,不要佩戴任何装饰物,女性病人不化妆,沐浴更衣,贵重物品不带入手术室,特殊情况,如发烧、咳嗽及女姓病人来月经需及时告知。另外还删除了与麻醉医生重复宣教的相关信息。
4.3对患者的影响。通过手术室护士新模式术前访视,从而让患者在术前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解除患者的疑虑,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保障术中各项指标平稳,使手术顺利完成。
4.4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新模式的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术前访视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丰富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通过术前访视增加了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感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显著增加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4]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实施新模式的术前访视,增强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使手术患者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护理,不但可以增加患者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手术室护士实施新模式的术前访视,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晓敏、哈梅芳 术前访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第03期。
[2]陈慧丽 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展望[J] 临床护理杂志. 2008.7(2);47—4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发展;展望
1 手术室护理面临的变革
1.1医疗技术的发展给手术室护理带来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医学从出现至今,一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连。人们运用科技手段诊断、治疗乃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通过在医学领域应用科学技术,人们也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手术领域,当前以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为主要特点的微创手术得到了较好发展与应用,如各种显微手术、内镜手术、介入治疗等;各种高风险手术得以开展,如器官移植、人工脏器的应用等;转化医学的产生和应用加速了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推动了手术设备的更新,也对手术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型的手术室--复合型手术室(hybrid operating room),它整合了标准化的外科手术设备、介入及放射仪器、临床信息系统与成像系统,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内既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够有效利用各种临床信息,高效地进行介入治疗,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手术方法、手术领域以及手术室工作模式的改变要求手术室护士能够与手术室团队中的所有人相互协调、配合,保证手术室平稳高效运行和各种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1.2医疗改革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对手术室护理的推动。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卫生部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应当是在完善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向着管理企业化、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和模式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在投资方向上,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进而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待遇。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为核心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推进,并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开展延伸服务,进一步深化护士的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对于手术室护理来说,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改革一方面冲击了原有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考验了手术室护士护理服务意识与水平,手术室护士要从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角度入手,积极应对医疗改革。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手术室专科护理,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2 手术室护理的未来展望
2.1明确护理学科定位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修订学科目录,新增护理学为一级学科,护理学不再是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成为与临床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护理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完整、更适合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领域,以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虽然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中独立出来了,但是它的发展仍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二者间应该形成合作、互补、共赢的关系。手术室护理专业作为护理学科一个重要分支,也需要明确的定位,以利于专业发展。
2.2强化手术室护士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培训形式。各级医院应针对不同年资的手术室护士,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形式与内容,并强化实施效果,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保证培训效果,以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促进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
2.3加快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和人才培养 应加快手术室专科化发展及专科细化,尝试建立亚专科,拓展护理服务领域,赋予手术室护士更多角色功能,以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推动手术室护理乃至整个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和研究 依托护理院校和国家级手术室护理培训基地,推动手术室护理专业建设,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和研究,形成手术护理实践指南,用以指导手术室护理实践,提高手术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
2.5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水平 手术室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死亡和并发症,解决重要的手术安全问题,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恰当的手术治疗和护理。通过实施手术室岗位管理,完成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明确手术室护士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完善与手术护理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可行的考核指标、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稳定护士队伍。通过实施岗位管理,调动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到手术室管理当中,共同做好手术室环境、人员、流程和安全管理以及感染控制等工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安全规范管理的同时提倡提高效率和创新。
2.6推动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手术室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欠统一、地区间差异明显等问题,制约了手术室护理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13786名手术室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在今后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由卫生部聘任专家负责基地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多年的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教育,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等重要作用。专科护士有能力对本专科领域进行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所在领域,从而促进自身和所在护理领域的发展进步。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承担了各种高精尖、特大手术的配合工作,承担了手术室护理培训、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直接或间接承担了部分手术室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鉴定一:手术室护士自我鉴定
三个月的实习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踏出学校大门时的失落与迷茫,到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实习期间,虽然我换了两次工作,但是对于任何工作一贯谦虚谨慎、认真负责。如今的我在现任部门多次受到主任的称赞。
在手术室实习期间,通过各位老师的帮助指导及自己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手术室要求的无菌操作原则,熟记各项常用手术操作流程标准。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实际手术配合经验。
首先:熟悉了手术室的特殊环境要求,手术间设备的使用。加深了对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知道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分工,并根据分工不同所应完成的工作。了解了怎样配合麻醉师工作,及发生意外时的处理方法。掌握了各种手术卧位,根据手术的不同备齐所需物品及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
其次:进一步掌握了无菌概念及无菌技术,学习了各种消毒方法,无菌物品的分类原则及原理。多次练习了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台上传递无菌物品。知道了手术前所做的准备,手术过程中手术护士及巡回护士的配合,手术记录单的填写。术后器械、敷料、手术间的消毒处理。
通过在手术室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前辈的悉心指教,我会牢记她们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将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自己的优点,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鉴定二:手术室护士自我鉴定
20xx年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同志的辛苦栽培和指导帮助下,我在思想和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现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拥护医院的各项方针和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一名优秀合格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视病人如亲人,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精神。
二、积极学习各项新技术、新业务。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无菌观念,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加班加点,树立高度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志,凡事以工作为重。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与手术医生积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三、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配合各科室做好抢救工作,工作中团结同事,积极进取,严格查对,严谨细致,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手术过程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新业务的开展。参加工作一年来,我在科室同志们指导下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掌握了各科手术配合步骤如:普外、骨科、胸科、妇产科及脑外科等等,加深了自己的无菌观念和操作要求。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感慨万千,展望20xx年我信心百倍,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将克服20xx年度自身的一切不足,取长补短,戒骄戒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争取在新的一年在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取得辉煌业绩。
鉴定三:手术室护士自我鉴定
短短4周的手术室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我感受很深。手术室是我来本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在这个科室里,有两个老师带过我,她们都很耐心,教会了我很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模式
Clin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in Operation Room/LIU Ling,ZHANG An-mei,LI Jing-h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2):099-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 new model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to realiz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to cooperate nurse with operation doctor and anesthesiologists,and to reflect the value of the nurse.Method: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rules and regulations,strengthened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care,nurse grading management,explored the scheduling model,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and improved the methods of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Result:The nurs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was substantially higher.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doctor and nurs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nurses in the operation room.It also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achiev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goals of the surgery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hysician satisfaction,operation room nurses satisfied.In a word,this model is useful to carry out high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High nursing quality; Model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in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Weifang City,Weifang 2627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38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工程示范活动,通过“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据北京市卫生局所做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点优质护理病房患者满意度上升至99.3%。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方式仅仅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很少与手术患者接触。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手术配合者,而且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
目前,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大多数还采用功能制模式,与病房的优质服务存在脱节。因此,转变思维模式、探索适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探索和实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前,在全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每日平均实施手术12台左右,具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条件,并于2011年10月开展此项工作。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标准、岗位职责及流程 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重新修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流程等,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注重的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忽略手术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修订则体现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规范、方便、快捷为原则,同时兼顾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感受和需求。
1.2.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护理培训,特点是分层次、多方式,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等。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与考核。
1.2.3 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核定护士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1.2.4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探索排班模式 护理部根据手术量、手术难度、手术床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实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与动态使用,实行专业护士准入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负责排班,护理人员按手术专业配合分组,每个组由主管护师担当负责人,其职责组织组内病例讨论、解决组内疑难问题、临时协调组内人员等。每台手术安排专门的巡回和器械护士,对每位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式护理,每台手术的配合护士全面负责手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连续工作中途不换人,责任全面落实。必要时组内人员相互协助,实现对手术患者护理的无缝隙衔接。而器械护士要全神贯注做好台上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2.5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护士手术工作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生、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1.2.6 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
1.2.6.1 实施手术访视 根据手术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手术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手术访视指导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里疏导,利于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3]。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全面了解病情(探视患者,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手术前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手术后第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做满意度调查。
1.2.6.2 患者交接方面 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1.2.6.3 细节护理服务 巡回护士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刀口冲洗用温盐水,并制作肩颈部马甲为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颈肩部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各项操作前耐心解释取得合作,并陪在患者身边进行辅助,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患者安放舒适。麻醉、消毒时,注意适时遮盖患者,充分尊重患者,做好隐私保护,使其尊重感和满足感明显增强[4]。手术中途无特殊情况不交接,手术间物品配备齐全,减少护士离开手术间的机会。手术后擦净患者体表残留的消毒剂、血迹等,尽可能给患者穿戴整齐地送回病房[5]。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仔细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
1.2.6.4 手术配合专业化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个性化需求。熟悉掌握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操作特点及手套型号,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专业细化,为各科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6]。同时定期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3 实施效果评价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手术室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上述每类满意度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为1~10分,每类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及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7]。管理者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规范了护士行为,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有效途径[8]。针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分层次、多方式护理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
3.3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会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9]。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体验到感动服务。通过访视,护士可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并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10]。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护理和配合计划,为患者提供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理水平;为手术医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术配合,使手术团队合作更加默契,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了护士科学管理,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加大护理培训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患者、医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12]。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 求真务实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58.
[3]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周雪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0-6321.
[5]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10(29):2757-2758.
[6]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7]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
[8]姜雪,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416.
[9]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10]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31-132.
[11]刘静雅,王玉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心理需求调查及优质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16-117.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术前访视; 综合素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50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反应,甚至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1]。通过术前访视,可以大大提高应激力,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对手术的耐受能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士自2006年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术前访视内容
1.1 收集资料 通过查看阅读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诊断、临床表现、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既往史、手术史、术前用药、药物过敏史试验结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血型及配血报告结果、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并填术患者护理访视单。
1.2 探视患者 (1)访视时首先做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介绍手术室布局和各种保证手术安全进行的仪器、设备,如手术室所在的位置、手术时着装、手术间的温度等,为患者适应手术环境做好心理准备。(2)交代术前注意事项,是否禁饮食,手术的目的,简单的手术过程,手术大致所需时间,如何配合麻醉和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3)检查手术部位皮肤完整、体温是否正常、血压是否平稳等情况,否者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停止手术。(4)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手术成功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手术。(5)查对确认患者,避免因手术患者多而引起差错事故。
1.3 访视结束 访视护士回到手术室后,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信息资料,与器械护士及护理小组共同讨论,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术前准备,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急救措施。
1.4 术后回访 巡回护士在患者术后三天到病房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恢复情况及切口敷料情况,评估镇痛泵使用情况,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提出问题进行改进。
2 访视方法
2.1 采取定期专人访视 访视者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联系,取得配合,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访视,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下午。手术当日晨会由访视者将重点和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做交班。
2.2 制作访视手册 改变单一的术前访视形式,访视手册采取文字介绍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含手术室环境和人员介绍,患者入手术室后的治疗程序,留置针的特点,麻醉方法,配合,宣传禁饮食、不化妆、不戴首饰的彩色图片等,使患者更直观生动地理解各项配合要点,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种疑问和顾虑[2]。
2.3 术后回访 术后三天进行回访并填写护理访视单。
3 术前访视注意要点
3.1 访视时间适宜 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谈话时间一般为10~15 min,不宜过长,达到探视目的为宜,以免引起患者紧张和疲劳。
3.2 访视交谈方式 访视时应正视患者,态度要和蔼,语言轻柔,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提出问题,以免患者对手术室护士产生不信任感,加重其恐惧心理。对患者提出问题不清楚时,了解掌握后再回答患者提出问题。
3.3 访视时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对癌症、心理脆弱、传染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4 开展术前访视的体会
4.1 术前访视使患者转变角色 通过访视沟通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认识,并对手术室环境有了进一步了解,缓解了恐惧心理,能尽快地完成角色转换,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迎接手术。
4.2 术前访视改善了护患关系 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士改变了以往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传统做法,从关注手术部位转为关心整体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多层面的护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可使患者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3],充分展示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对手术充满信心,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麻醉师麻醉,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力,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4.3 术前访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消除了患者对手木室的陌生、神秘感。改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冷漠心狠”印象,充实和完善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内涵,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4]。
4.4 术前访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 通过术前访视,阅读患者病历,了解临床表现及病情,能掌握各种生化检查结果,能促进手术室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领会新内容,有利于手术室护士知识更新,并促进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手术的全过程做到胸有成竹,对手术中出现的应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大大促进了手术室护士求知欲,提高了沟通技巧,从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4.5 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通过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情况及手术方案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能积极、默契配合手术者、麻醉师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访视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邱丽琴,杨旭云,张研,等.术前护理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急反应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6):28-29.
[2] 周爱芹.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18.
[3] 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6-1837.
[4] 谢倩.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