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9:03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服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普通病区分为2个护理单元,共设63张床位,收治患儿年龄为生后1个月至14周岁,病种均为儿内科病种。共有护士长2名,护士2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18名;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9人;护士平均年龄32岁。床护比为1∶0.3~0.4,床位利用率年平均为98.3%以上。
1.2方法
1.2.1实行新颖有效的管理框架模式
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轮班护士—辅助护士四层立体管理框架模式。儿科1护理单元设33张床位,划分成3个责护组,每个责护组分管11张床位;儿科2护理单元设30张床,每个责护组分管10张床位。每3个责护组设1名护士长,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职称。每组责任护士1名,护师职称;轮班护士2名和辅助护士1名,均为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
1.2.2改变护士责任意识与护理理念
培训责任护士,转变护理理念。要求责任护士一定要改变以治疗、处置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把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患儿入院起,认真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与交流,语言通俗易懂,文明礼貌,绝不能出现冷、硬、推现象。强调细节护理与个案护理,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对于性格偏激或多疑的家属护士要有耐性,多解释、多关心,学会换位思考,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护,消除家长的不信任心理,尽最大努力得到患儿家属的满意。
1.2.3熟练护理技能与知识
加强全体护士专科及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三基知识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护士长提前安排每周护士要掌握的护理知识,同时安排责任护士利用空闲时间组织护士学习。每日晨会后护士长抽查护士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未掌握者及时整改直到掌握为止。儿科护理操作中小儿静脉穿刺最难也是最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操作,要求年轻护士要多向高年资护士学习穿刺技巧,穿刺时面对患儿恐惧、哭闹、家长焦虑等状况,护士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安抚,对患儿操作动作轻柔,细心地呵护,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避免纠纷发生。
1.2.4增强督查力度
不断督促检查,护士长每日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病情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建议与意见,指导护理要点,发现不足及时整改。科室每周1次护理查房及讲座,每月进行1次三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试。护理部每月进行1次质控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每季进行1次三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通过层层把关来提高护理质量。
1.2.5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改善病区环境,病房内挂粉色卡通窗帘,走廊墙壁悬挂儿童喜爱的各种动物壁画及为家长准备的育儿知识宣传栏。设立3个特色病房,备有电视机、饮水机,每个护理单元备有微波炉为患儿热奶热饭。为患儿的安全着想每个床都增设活动床挡,以防患儿坠床。同时在每个床头都悬挂有温馨提示。
2结果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的三基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达到95%以上,护理连续2年达到零投诉的满意效果。
3体会
3.1责任制护理推进了优质护理的开展
责任护士对每名自己所管辖患儿的全程护理,使患儿家属感到面对一个陌生环境,陌生人群有了依靠,有困难找责任护士,有疑问找责任护士;同时责任护士也利用为患儿治疗、处置、生活护理时与患儿及家属多沟通,讲解一些与患儿疾病有关的知识,不仅融洽了护患关系,更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
3.2重视细节,保障安全优质服务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不仅贴近了每个患儿家庭,更能从细微之处观察患儿的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给医生诊治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同时指导家属给患儿正确用药(口服药),教会家属如何避免呛奶,婴幼儿喂药技巧,确保患儿的安全、健康。
3.3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均为我院女性护理人员,共4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7.5±5.3)岁;学历:中专学历0名、专科学历4名、大学及以上0名;职称:护士2名、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
1.2方法
统一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一是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专题讲座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学习培训,让护理人员领悟基础护理的基本内容以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重要性。二是实践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后,要求护理人员结合实际护理工作,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队伍主管统一考核护理人员践行优质护理理念及理论知识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分、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得分显著提高,护理技能得分、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与实施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分别对80例患者的护理服务,出现护理差错的几率分别为26.25%和3.7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8.75%、98.75%,护理前后出现的护理差错几率与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前有焦虑情绪者28例(87.5%),术后降至17例(53.1%),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患者易表现为悲观失望、自我感觉欠佳、睡眠障碍、对日常生活不感兴趣、活动减少,有的患者会产生自杀意念,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多见于乳腺切除术、颜面手术、眼球摘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绝育术、子宫全切术、卵巢术、摘除术、肠切除术、截肢等,患者因术后容貌受到影响、躯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生殖器官手术的患者可出现心理障碍和障碍,患者担心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隔绝状态而产生“感觉被剥夺感”的心理反应。四肢手术后不能行走运动的患者,易产生自卑、依赖、无能的心理反应。以上患者术后可能变为“心理伤残者”,其均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包括个人、家庭、团体与社会综合进行心理干预。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而设立的职能部门,其特点是无菌要求严格、专业技术性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能力,默契地配合手术医生,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护患者不受感染,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无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建立手术室与病房、重症监护室、麻醉复苏室、急诊室、新生儿监护室等相关科室患者交接流程,设计并制作《手术患者信息卡》,交接双方准确记录患者身份信息及手术相关信息、患者接送时间、随身携带的手术用物等,确保手术患者交接安全。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08例,其中男71例,女3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9±3.3)岁。病程为:5d~1个月。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8个月~6.5岁,平均年龄为(3.8±3.1)岁;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9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9±3.4)岁;所有患者均需在儿科住院治疗,排除其他重大脏器及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及时安置患儿床位,观察患儿病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用药叮嘱及护理宣导。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实行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实行方法如下:
1.2.1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
根据儿科病房的患者特点,结合患儿的心理及日常行为活动为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病区环境,如为患儿设立活动室,在活动室为患儿提供不同种类发散思维的儿童玩具,在病房的墙壁上为其粘贴上可爱的图画或者可爱的小动物图片,病房装饰的电视机为患儿播放喜爱的动画片等,病房的的窗帘与被褥要打破传统的白色以温馨的卡通温暖的花色为主,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服装更要打破传统的白色,以消除患儿的紧张与恐惧心理,适应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在病房设立快捷方便的传呼设置,以确保患者可以随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在病区的走廊上设立信息栏,在走廊墙壁上贴有温馨提示、爱心语、祝福语等,不仅可以为其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更容易拉近患儿与家属的距离,减轻患儿的痛苦积极配合治疗。
1.2.2加强对患者家属健康宣导
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从入院、住院指导出院后均要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大致包括:患儿的合理饮食、用药指导及疾病防治等。在病房为其摆放各种关于健康教育的书籍资料,在病区走廊的墙壁上粘贴并摆放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及健康知识,配有图文画面活泼生动,从而有效吸引患儿及家属的注意力,每月要定时进行更新。根据儿童与家属的先有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宣导方式,可以对其进行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师范教育等,在进行健康宣导时,要注重互动性,对于讲解的重点要及时给予讲解与演示,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宣导加强记忆。同时,定期与患者家属举行交流活动,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为医院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建造信息交流平台,促建医院的进步。
1.2.3优化护理服务基本流程
对常规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改变护理工作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实行责任制,将其落实到整体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例如,新入院患者接诊、检查、输液等流程进行对接,践行无缝隙的优质服务:热心接待—耐心讲解—细心观察—诚心帮助—温暖出院—爱心回访;一系列的护理模式。同时,将科内的护士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责任组长,1名副组长,2名主要责任护士与2名基础护士组成。其中,组长与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每个人均要负责护理一定数量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基本护理、病症观察、沟通、治疗、健康指导等,基础护士则承担床位分管的生活与基础护理,从而确保患者需要进行的各项护理落实到位。
1.2.4提高团队内部建设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团队内部建设,规范优化护理服务。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组织学习,学习医院的礼仪文化知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严格恪守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职业道德。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坚决禁止护士“冷淡、推脱、顶撞、强硬、拖拉”等现象的发生。对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言语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均要按照宾馆式的礼仪服务,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微笑服务的同时还要做到“六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护理治疗有请声、医患合作有谢声、病房巡视有问声、工作不足有歉声。还要积极主动的关心患儿,与患儿多接触、夸奖、拥抱,与患儿家属多沟通,请家属多配合,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
1.2.5完善护理制度
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建立完善合理护理制度是确保优质护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制定护理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是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提供护理质量,同时还要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性,对患儿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流程、儿科护理标准等制度进行量化、细化,为提高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同时,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改变以前的奖金分配制度,按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且定期开展考核比赛,设立考核项目,加、减分项,奖励先进员工,督促后进员工,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2.6完善后勤部门的保障系统
对儿科后勤部门进行完善使其工作社会化。在科室内除了配备基础的护理设施以外,增加小方凳、桶、沐浴盆、婴儿推车、电吹风、微波炉等生活必须设施,以方便患儿各个环节使用。同时,患者陪检、领取医疗物品、送医疗标本等非护理类的工作都可以由相关部门完成,从而有效的保证护士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健康宣导的时间,有效提高护理效率。
1.3评定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于患儿在入院,住院,出院期间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不急实名制,收集每个月的护理质量考核表,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评分进行对比,将其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平均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总抽查数×100%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满意率为(8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机体功能尚未成熟,自身免疫力较差,一般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为复杂,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如何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避免各种不必要因素的发生,提高患儿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已然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当今护理新模式,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要以患者为核心,以爱护、尊重患者为原则,全面落实颁布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全面推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进步。本实验表明: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平均满意率为(87.03%);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率为(66.67%),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对于患儿实施优化护理要比实施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促进医患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升医院在医学界的地位。
4结语
在现阶段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仅作为两个独立的群体而存在,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从而造成了在某些方面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误解,从而使得医患关系不良。部分医疗单位仅以营利为目的,缺乏一定的公益心与同情心,致使在医疗过程开展中,没能切身体会到患者的感受,从而造成不良的医患关系。而就患者而言,当其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误会时,其采用的方式不是合理地进行沟通,而是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进行解决,这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困扰,还会对患者自身的病情造成影响。
2患者对医院信任程度的减弱
由于相关医疗单位自身行为的不规范以及舆论的过度描述,目前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程度直线下降。患者将去医院就医当作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进行实施,甚至有些患者不顾自身病情,也不愿前往医院就医。在医护过程中,正常的医护环节在患者眼里,也是医疗机构在想方设法赚取利益。这都是信任度不良的表现。
3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要点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部门、医院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本身都应做出改变,为医患关系的改良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有效沟通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晚上等方面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要点做出了探讨分析。
3.1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在医疗护理服务中,良好的、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医患关系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的保证。在护理服务中,工作人员应该切实从自身服务力度出发,改善对待患者的态度,真正将护理的过程当作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从而用自身的态度化解医疗过程中较为僵化的医患关系。另外,理念的转变也在于医院开设目的的转变。医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盈利,更在于救死扶伤。医疗单位切实改善自身的行为,也是医患关系得到提升的重要部分。
3.2有效沟通体制的建立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缺乏是造成医患关系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有效的医患沟通体制应该得到建立,工作人员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清楚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让患者真正感受到自身在服务过程中的用心,从而起到沟通的作用,以改善不良的医患关系。
3.3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患关系长期无法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改良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社会医疗体系进行改革,将更多的公益性质引入到医疗体系中来,从而代替其盈利性质。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医院的医疗行为做出合理的管束与监控,防止以单纯盈利为目的的医疗行为的出现。"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切实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善医疗体制,从而使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