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8:19
序论:在您撰写测绘硕士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量、投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工程测绘、海洋工程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矿山工程测绘等。开展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基于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2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借鉴我国的测绘行业目前正处于升级转型期,各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单位都亟需掌握基础理论、能从事高新技术工程的人才。从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两方面入手,设计以下培养模式。
2.1“高校+企业+项目”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与企业联合培养。以校企共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以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共同完成生产项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营造真实的工程氛围,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赢。这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得到利益,尝到甜头,弥补企业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投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2.2“培养+就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兼顾研究生和企业双方利益,保证企业能引进需要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双方有合作意向后,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企业投入一定的培养经费,指定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企业任职若干年。这样,如果是在职学员就读新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更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非在职人员也能较好地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
按照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课程设置文件精神,以培养测绘工程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参照国家“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色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因其生源的特殊背景,所应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特点,导致了其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规律:课程教学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课程体系从单一教材转向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的整合;关注学生职业背景及工程体验,在课程教学中加重职业的色彩,强调理论性和职业性的完美统一。
3.2课程体系构建
1)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作为具有显著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入手,认真分析行业背景、企业技术现状和人才需求,根据国家及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为主线,对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目标设计;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明确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和学位论文方向等内容,以此构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2)按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为此,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在组织课程体系时,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1)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外业、知识产权课程。与此同时,设置信息检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公共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基础、较好的职业素养,重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和必要的知识修养。2)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高等应用测量、现代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工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夯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为专业课学习创造条件。3)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适当把“注册测绘师”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凝练,融合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应试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一些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生可能的就业去向,设置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信息工程、GNSS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4)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模块:这一模块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践,结合自己所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进一步锻炼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
3.3与职业任职资格对接
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指导与训练研究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依据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认证标准,以“测绘工程案例”教学及以满足“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补齐测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困难之短板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顺利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任职资格,同时提高他们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3.4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课程教学,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以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为避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不能兼顾的矛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继承测绘工程学院办学传统,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利用合作企业测绘工程项目资源,产学研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及管理,构建测绘专项设计实践、工程项目设计实践、工程项目实施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测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全面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4结束语
【关键词】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
一、国外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环境代价评估的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发展及对环境价值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发达国家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的代价意识较中国早。
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马歇尔首次在其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具体概念,庇古在其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与内容,并指出市场机制自身无法消除外部性,应该实行政府干预促使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庇古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促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互持平,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随后帕累托、卡尔多、希克斯、西多夫斯基等人也相继提出了系列性观点,并与庇古形成了外部性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成为环境代价的评估的理论基础。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已开展了环境代价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和实践,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初美国政府委托相关的研究机构就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经济影响开展了定量化的评估和计量工作。并已将由马歇尔、庇古等人形成的一系列外部性理论应用到了水、大气污染代价定量评估中。
自产业革命开始后,由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污染,而且还有比之更为严重的生态系统损害,这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和关注热点,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在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下,发达国家政府提出了要求环境破坏者补偿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损失的评估计量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之带来的是有关的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得以滋长生根。而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为评估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或者说是不可直接计量的非使用价值(如存在、选择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学界逐渐完善了环境代价的评估体系。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还开展了重要污染物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以市场价值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代价评估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在不同层面逐渐开展,挪威、法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国民核算体系(SNA)的研究工作,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组织力量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制定核算办法。提出进行环境经济核算,建立环境卫星帐户,对国民经济帐户进行调整,把环境数据和经济数据统一起来,在各种案例性研究成果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原则、概念、方法,并提供了包括SEEA―1993、SEEA―2000、SEEA―2003在内的三个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而作为环境成本核算的核心―――环境代价评估在计算对象的内容上,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全球系统层次,从环境资源核算扩展环境服务核算,从经济效益核算扩展到人类福利核算。形成了以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代表的新一代环境代价评估技术。
虽然不同的环境代价评估方法的得到了应用,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多是发达国家针对水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开发、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的估算,研究方面理论方法比较成熟、案例分析较多。而将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代价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是因为国际上在注重环境代价核算时的这一、二十年来,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开发一般都没有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研究及其政府管制。因此,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在国际上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的深度也不够。随着世界各国环境意识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控制环境代价的制度问题一般被假设由市场机制所包容,并放在环境与资源框架内分析,缺乏对资源环境空间负外部性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分析,明显不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监测和量化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国内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开发和利用非再生资源,不仅会消耗资源,而且还会带来生态破坏,产生环境损失,国内有学者已开始对资源自身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的补偿进行定量研究。雷明围绕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核算这一主题,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从投入―产出核算出发,提出一套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应用问题如绿色GDP核算、绿色税费、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进行了深入分析。王广成对此一体化核算体系还进行了实证。这些成果总的来讲仍是理论太强,可操作性太低,而且对矿产资源与环境资产价格的确定、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价值帐户的设置以及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连接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徐篙龄认为中国环境价值损失评估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对环境经济损失计量的目的和用途没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及这种计量缺乏充分而完备的可计算性。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进行环境损失评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曹凤中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为了对污染损失的价值进行货币化,一般采用了基于成本的方法如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旅行成本法等评估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失的程度。他认为这样基于成本的方法对支付意愿的估计偏低;二是计算环境污染损失必须确定环境污染程度与健康损害间的剂量―反映关系,但我国却缺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源,因而使环境价值的评估缺乏真实性;三是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因而他主张加强中国环境法律估算的方法学和综合研究。
此外,张金屯、黄广宇、青卫平、张坤民、陈妙江等则从区域或者城市的角度对其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这些研究虽然考察了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区域内生态和环境损害,但没有考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折耗和补偿问题,更没有考察跨区域的环境损失以及补偿问题,以致没有形成对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代价的全面核算。
目前,环境经济学家已开发出了不少对环境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价的方法,新的文献仍在不断出现,并且其中的一些评估结果已被决策部门作为其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进行绿色GDP核算的依据。虽然这些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都根植于传统经济学,但它们又都包含了环境经济学家的创新。在核算环境损害价值的过程中,传统上主要有三种核算技术:即总量假设估算法、结构分析法和综合总量分析法。这一思路虽然有用,但由于它省略了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中间规模层次,无法解决物质稀缺性与经济稀缺性不一致的矛盾,再加之,它存在不能贯彻“穷尽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等问题,因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最近有学者还提出了新的环境价值估算思路,目的是对己有研究思路进行完善。新的研究思路主要有由于江涛(1998)从宏观层次上提出的环境价值估算的索洛方程法和赵景柱等人(2004)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等中观层次提出的环境产品和服务经济价值的评估体系。张云(2007)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损害价值补偿进行了研究。余振国、冯春涛、赵冉(2007)对煤炭开发的环境代价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我国明确尚没有出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和核算制度方面的系统、全面、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现有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评述与展望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从国内外环境价值评估的实践看,常用的进行环境损害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环境价值的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包括改进的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基于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价值的旅行费用法以及基于假设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价值的意愿调查法(CVM)等。虽然这些基本方法对准确评估环境损害价值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这些基本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需要大量的数据、经费及时间等,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基于上述相关方法衡量的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估计类似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的方法―成果参照法或称转移效益法((transferbenefit method)在环境价值评估中也被广泛使用,这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
在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代价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国内外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计算结果均不全面。如世界银行(1997)在研究我国环境损害经济价值时,都是围绕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而没有对生态退化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而且它计算的主要是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而对其他污染基本没有计算。美国东西方中心(1990)在计算中也一直强调由于数据和信息缺乏,其计算结果是高度保守的;二是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的环境代价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造成损失,而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害没有综合的予以考虑;三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生产力的破坏在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但从研究结果看,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对污染引起早死的经济损失计量方法不同。国外主要采用WTP,而国内则主要采用人力资本法;四是对生态破坏的损失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且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评估的主要内容又是围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害进行的,对生态服务价值或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0―2002年会同国家测绘局、国家统计局、各省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等开展的西部和中东部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西部和中东部分别相当于其GDP的13%、5%~
12%。因此,从己有的研究结果看,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全部GDP的7%~20%。
近一两年,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学者对1949―2004年间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了核算,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我国针对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有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仍处于探索阶段。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06800);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 00811044)。)
【参考文献】
[1]徐嵩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叶兆木:环境损失与环境成本评估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J].四川环境,2007(1).
[3]李宏: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郝红彬:生态公路建设环境损失经济评价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李红莉:十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姜涛:山东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7]陈葵容:煤炭企业资本补偿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8]郑文莉:我国农业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田华:高速公路环境损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刘文明:山东省沂蒙山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1]李瑞俊:山东沂沐泗流域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2]俞林、徐立青: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纺织行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参考文献的格式是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参考文献应该参照GB/T7714--2005著录,我们在精选相关的著名的文献资料,按顺序编码标注,依次列在论文的末尾。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据库论文国外参考文献,给大家阅读欣赏。
数据库论文国外参考文献:
[1]艾孜海尔江·艾合买提.基于Web数据库的数据库挖掘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4(27):217——219.
[2]刘霞,赵鑫,吕翠丽.数据库挖掘技术在网络安全防范中的应用[J].动画世界,2012,20(06).
[3]尚世菊,董祥军.多数据库中的副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2009(05).
[4]吕安民,林宗坚,李成明.数据库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技术方法[J].测绘科学,2010(04):123——130.
[5]曾霖.基于Web数据库的数据库挖掘技术探究[J].软件,2013,27(02):174——176.
数据库论文国外参考文献:
[1]宋安,习勇,魏急波.基于μCLinux的NAT设备的设计与开发[J].电子工程师,2005-05-15.
[2]徐叶,袁敏,李国军.嵌入式Web服务器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02-27.
[3]王俊,郭书军.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及其CGI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1-11-05.
[4]高建国,崔业勤.ARTs-EDB的内存数据存储管理[J].微计算机信息,2010-01-25.
[5]陈嘉.嵌入式主存数据库索引机制的研究与改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6:278-282.
[6]刘志东.基于嵌入式Web技术的远程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04-01.
[7]贺永恒.基于IAIDL的信息家电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04):154-156.
[8]陈一明.嵌入式数据库的智能家居网关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04-15.
数据库论文国外参考文献:
[1]余明辉,胡耀民.基于SQLServer2008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2-3):178-180+192.
[2]张克友.基于SQLServer财务数据库安全技术的探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587-590.
[3]胡家汉,李景峰.对SQLServer数据库的安全和管理策略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01-102.
[4]胡登卫.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SQLServer数据库安全策略研究与实施[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5(3):96-99+106.
[5]吴可嘉,姜莉莉,刘昌祺.Delphi下利用ADO技术实现对MSSQLServer数据库存取[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20(1):75-78.
关键词 :排水管网 地理信息系统(GIS) 管理 信息可视化
城市排水系统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维护城市环境的“静脉。近年来大连市的城市化进程保持高速态势,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大量住宅小区、商业区、工业区、高新区等迅速形成;与此同时,管网数据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存储和管理,未建立有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排水管网的查询和管理效率较低。寻求新的技术来对排水管网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必然。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本文运用GIS技术对大连市排水管网信息进行数据转化,查询和选择,属性编辑,使人机交互界面更为人性化,为规划设计、维护管理、评价分析和决策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1. 管网数据建库
分别对管线、地名信息、地形图等矢量图形数据入库,数据必须位于同一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格式必须是DWG、DXF 或SHP。系统支持添加新管线、更新原有管线、管点数据等功能。系统能同时修改多个同类管线、管点的属性数据,可以一次选中几十条管线,把它们的“所属道路”属性统一改为同一个路名,或者统一修改它们的权属单位等。
2. 地图显示子系统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地理相关数据都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显示子系统来实现图形化显示、测量及输出等操作。
2.1 视图操作模块
支持地理形图与其它管线其它专题要素的叠加显示,可以控制图层是否显示、并按指定的比例尺自动控制图层的显示。支持鹰眼和放大镜窗口,进行整体的查看和局部放大。支持图形对象的符号化,可以自动为图形对象配以线型、符号和面状填充符号进行显示,并可以方便地改变线型、符号和面状填充符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和删除显示图层。可以进行动态无级缩放、可中心缩放,框选缩放,漫游、刷新、恢复和全局显示。
2.2 测量与动态标注
可方便地测算坐标、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任意两条曲线的夹角和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随意选择颜色进行自由注释、标注任意点坐标、管点属性及两点的距离等。
2.3图形输出模块
系统提供了多种地图模板,可输出符合地图公开出版质量的图件。
3. 管网查询系统
系统可以按使用者的需求对系统中的管网数据进行分层管理,便于查询、施工、决策。主要查询功能有:按地名查询、按视图查询、可选区域查询、按节点编号查询、条件查询。
4 .管网分析子系统
4.1 数据统计分析
可以根据管线、管点的类型、材质、管径、埋设年代对管线数据进行统计。可以针对各专业部门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统计。统计的结果可以按表格形式、专题图形式直观地输出显示。
4.2 网络分析模块
系统基本的网络分析功能有 “缓冲区分析”、“汇水区汇水情况分析”。
(1)缓冲区分析。分析统计某一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排水设施。区域分为矩形、圆形区域,或自定义区域范围。分析结果存表格中显示,并同时可以定位和查看全部分布情况。
(2)汇水区汇水情况分析。选择某一个排水区,根据排水区边缘的管线水流方向分析此排水区的主要进水管线、主要出水管线、相交管线。分析结果在表格中显示,并同时可以定位和查看全部分布情况。
5.结语
运用GIS技术开发建立大连市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为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简化管理方式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平台。该系统主要具备以下技术特点:
1、良好扩展和维护
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对需求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以适应业务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变化造成的系统需求的变化。在功能扩展方面,系统充分考虑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等各方面的功能扩展;在软硬件升级方面,系统充分考虑关键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以及管理功能的增加,具有灵活和平滑的扩展能力;此外,系统采用集中的、智能化的维护方式,尽可能减少手工维护工作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方便实用性强
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最大可能地满足城市供排水输配管网管理的业务要求,做到易于使用、便于管理、数据更新简便和系统升级容易,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
参考文献:
[1] 张春森. 城市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数据质量控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997:4~5
[2] 王志宜 大连市排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王学军. 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预警分析模型;支持向量机;诊断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6011-04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arly Warning Analysis of Oilfield Model
WEI Ju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Karam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aramay 8336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most of the oil producing region has entered the mid-late production mining, at this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io of oil to meet the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must be early warning analysis for oilfield production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oilfield early warning analysis model, the model us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ethod for early warning oil block in the proces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And for single-well pump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and thus can detect abnormalit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bnormal ev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in order to be alert and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in adv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oil production the high-y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Key words: early warning analysis model; SVM; diagnosis
1 概述
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产量预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油田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产量做出准确地预测。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准确的产量预测是合理调整油田规划和制定方案,实现优化开发和管理的重要依据[1]。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部分油田已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了自己的网络管理平台[2]。但是,现有的产量预警系统是利用本地系统数据库中从油田公司的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进行预警,这样就使得产量监控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虽然已经达到了预警的效果,但在实时性上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油田油井、井区、作业区及采油厂的石油采收率,缩短发现生产状况异常状态的时滞性,及时诊断与发现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影响程度,本文提出一种油田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在油田异常事件的初期能够给出预警信号,提前分析处理潜在隐患,以此来提高油田的采收效率。
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预警目标的确定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于单井和区块的预警分析模型,不难看出其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预警算法模型从大量历史数据之中挖掘出预警相关知识,获取的预警知识存入专家知识库中以便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然后根据设计的预警策略就可以对实际井况采取是否生成预警信息的决定。基于预警知识挖掘的油田产量预警机制如图1所示[3]。
2.2 油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影响油井单井产量的主要因素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将其分为地质因素、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等[4]。地质因素主要包括井段长度、组合厚度、组合层数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注采井距、注采比、储量动用程度、水驱控制程度等;外部因为主要包括天气因素、机械故障、线路停电等。油田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图2所示。
2)选择核参数
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的参数γ与c的选择本文主要采用3-折交叉验证法[8],通过训练样本集训练支持向量机,得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通过测试样本集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测试,最终分类准确率为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将测试结果准确率高的参数组合作为最优值。
3)经过样本数据测试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块预警模型。
3.2 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的建立
油田预警分析模型对单井的预警主要是采用对抽油机的预测诊断技术,其主要思路是对井下泵功图进行识别和分类,但是这种方法常常只能在异常情况已经发生的时候,示功图特征有较大改变的时候才能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此时产量已经大幅下降。本文希望在油井产量波动初期给出异常预警,所以仅仅依靠示功图的特征提取和判断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本文主要采取的预警思路是通过计算实际井和标准井的抽油机设备在当前井况下各子系统的效率,然后对两者进行对比并结合示功图进行异常判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抽油机效率产生较小波动时就可以发现,比单一利用示功图方法能达到更高的预警效果[9]。
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抽油机井各子系统效率计算
抽油机井各子系统效率包括地面各子系统效率和井下各子系统效率。地面各子系统效率分析包括带传动效率计算模型、减速箱效率计算模型、四连杆效率计算模型、电机效率计算模型;井下各子系统效率分析包括抽油杆效率计算模型、抽油泵效率计算模型[10]。
2)标准井井上功图计算
在获得标准井井下功图之后需要预测标准井井上功图,这时需要改变波动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已知抽油杆完整的数学模型如下[11]:
由表2可知:仿真计算所得抽油机各子系统效率与测试所得各子系统效率较吻合。标准井计算公式准确性较高,和实际标准井误差小,所以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油田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区块预警和单井预警两个部分。有效的预警了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变化,并且油田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产量做出准确地预测。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准确的产量预测为后期合理调整油田规划和制定优化方案给出了重要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志超,刘志斌,赵正文.油田产量监控预测预警系统[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8,60(4):30-31.
[2] 常彦荣,李允,彭炎,等.油田生产产量监控体系及预警系统[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3):34-37.
[3] Y. Hong , R. F. Adler.Towards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global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rainfall and earthqua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7(7):3713-3719.
[4] Wang Yubin,Gan Zhengting,Su Kehe,Wen Zhenyi.An adjustable contracted CI method[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9(6):649-655.
[5] GPoupinet G.Sauvage,J.P.Cauzac.Development of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remote volcanoes [J].Annals of Geophysics,1996(4)24-25.
[6] 黄琼英.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学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7] 王惠文,孟洁.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建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4):500-504.
[8] 黄培之.具有预测功能的曲线矢量数据压缩方法[J].测绘学报,1995(4):316-320.
[9] 马立平,任宝生,赵明.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特种油气藏,2010(4):62-65.
关键词:数字线划图、质量控制、检查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数字线划图(DLG)是已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表达目标。我国全国范围内的不同比例尺的DLG数据比较庞大,其数据质量检查的技术复杂、工作量大。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一方面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质量,另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影响工程进度。因此,结合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一个既能提高数字化生产,又能保障数字地理信息准确性的DLG质量检查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二、DLG数据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DLG数据质量的特点,影响DLG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从矢量数据的特点、生产和使用出发,对数据误差产生来源进行了探讨。
2.2 对DLG质量检查的具体部分进行了阐述。质量检查部分包括:说明信息和地理实体数据。
三、DLG数据质量评价的验证
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包括基础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总面积约100KM2,采用数码相机(DMC)进行航空摄影。
本文通过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实例,验证研究的理论知识,提出方法,并对质量检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应进行设计相应的质量控制的技术指标,配备相应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人员,落实质量管理的措施。生产分院检查率要达到100%;院级检查对资料、作业方法、成果要进行全部检查。对于外业检查部分要达到30%以上;局级验收对资料、成果检查要进行全部检查验收,外业部分检查验收要达到10%以上。
质检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质检流程图
4.1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质量问题是数据应用的保证,为确保数据的质量,将对提交数据做严格检查。
4.2影响DLG质量的因素
作业数字化测绘最重要的产品之一,DLG不仅要正确表达要素位置信息以满足制图要求,还要建立合理的拓扑关系、方位关系、度量关系以便于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从而满足从行各业的需求。
本实例DLG数据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现罗列如下:
1. 产品本身的复杂性。要处理要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兼顾出图的要求。
2. 数据源的质量。DLG的数学精度受到扫描矢量化所需的纸质地形图质量、扫描仪器质量、DRG制作质量的影响。DLG数据质量还与DWG格式的基线数据和图形数据质量有关。
3. 资料的质量。所利用的资料本身的质量以及这些资料能否正确使用决定着DLG的质量。
4. 作业方法。作业方法的完善是DLG成果质量的基础。
5. 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能力、技术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质检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对DLG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4.3数据检查内容
1、数据完整性检查
(1)数据层的完整性检查:分层数据的检查,即使图层没有数据也应以空层存在;
(2)数据层内部文件完整性检查:数据层内部文件包括空间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
(3)要素项完整性检查;
(4)数据范围检查;
(5)要素完整性检查:检查各数据层应有的要素是否有遗漏或多余。
2、逻辑一致性检查
(1)要素一致性检查;
(2)格式一致性检查;
(3)数据分层一致性检查;
(4)拓扑一致性检查;
(5)要素空间关系检查。
3、接边检查
主要检查是否接边、是否正确接边等,主要包括:
(1)图形接边检查;
(2)要素属性接边检查:检查相邻图幅接边要素的属性是否一致。
4、不同数据格式间的一致性检查
打印输出符号化DLG图件与调绘片内容对照检查。
4.4检查结果处理
对于被检查出来的错误,用户可以用编辑工具改正这个错误,也可以将错误输出待后续修改。对于其它检查出来错误,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要素丢失就应将要素添加到数据库中,要素多余就该删除。但数据在删除时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删除,如检查出重复的高程点,如高程值一样且重复就可删除;如查出重复的居民地,若属性和代码都一样的情况下也可删除等。这个功能可以提高数据检查和人员编辑的效率。在检查过程中要根据发现的错误及时修改数据属性模板和代码映射模板,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五、小结
本文结合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阐述了数据质量检查的方法。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了较丰富的数据库,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可在规则库中增添新规则从而满足特定行业数据检测需求。
2.用户自定义属性模板数据设计研究。按照DLG数据国家标准和地区规范,研究和建立空间数据的属性数据检查标准规则模板,运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DLG数据属性质量检查。
3.质检方案可灵活定制。
4检查过程中提供人机交互检查功能。通过自动检测功能,可大大降低数据检查人员和数据监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库建库建设的效率。
5.自动化修正功能。
DLG数据检查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完成多源数据叠加检查;在对地物比较复杂的繁华地段进行拓扑检查时,检查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研究的方法在进行CAD数据检查时只能对单个图幅检查,不能满足作业批处理的要求。
矢量数字地形图(DLG)数据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在生产、检查、验收、入库等环节的检验工作仍然普遍使用了传统测绘产品的检查方法和模式。因此出现了检验工作多、易出错、结果不规范、不全面、可视化程度低等许多弊端。从长期的生产和质检经验来看,只有正确分析各产品的质量元素,结合现有的软件开发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程序进行自动检查,才是控制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地完善DLG数据检查技术与方法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彦彦.基于规则的DLG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5月,第3页
关键词:高层住宅南方cass预售面积公摊面积
中图分类号: P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高层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采光较好,日照时间长[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都购买高层住宅楼。但高层住宅一般都是施工修建的同时就开始销售,在售楼过程中,绝大多数待售房屋的面积都是暂测面积(预售面积),公摊面积也是暂测数据[2]。最终公摊面积为多少,还需在房屋竣工验收后,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根据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审批文件,按照技术要求和国家规定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套内建筑面积和公用建筑面积等数据,最终得出测绘报告。
由于房价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单价较高,所以房屋的面积直接影响着房产公司及居民住户个人的利益,因此作为我们测绘单位,本着为双方负责,公平的原则,对房屋面积的测算一定要正确处理[3]。
为了确保预售面积与实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内,房屋预售面积的测量以施工图纸为准进行测量。
2、量算方法
2.1 收集资料
收集高层住宅面积预售测量的全部资料,包括:由房地产公司负责施工的工程部提供高层住宅施工图电子版文件(一般都是CAD文件)、施工蓝图,以及其他特殊的要求,如施工过程中已经修改和准备修改的部分(以书面的形式说明并加盖公司名章)。
2.2 操作流程
仔细查阅施工图(又称为蓝图),标注需要公摊的设施。公摊的设施在《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中有明确的规定,需要公摊的设施主要是墙体、楼梯、电梯、地下层中的管井房、配电室以及楼顶储水池、伸缩缝。另对施工中实际改动的地方,如阳台改为落地窗等影响面积变化的部分,必须由开发商出具加盖公章的相关证明,作为最终面积统计的依据。
对于有地下室的高层楼,一般分两大类进行测量,即地下室和标准层。
2.1.1 利用南方CASS软件对施工图的操作
(1)利用南方CASS软件打开由开发商提供的施工蓝图(由于大多数施工图都是多重块插入,所以对图块的分解可利用appload加载下列小程序进行分解)
将下面的代码复制在记事本内,另存为unlk.lsp文件,打开这张不能修改的图纸,在命令行键入appload选择加载程序文件unlk.lsp,命令行键入unlk,选择不能修改的图形
(defun c:unlk (/ en ent)(setq en (entsel "\n请选择图形:"))(if en(if (= (cdr (assoc 0 (setq ent (cdr (entget (setq en (car en)))))))"INSERT")(progn(setq ent (entmakex(list '(0 . "INSERT")(assoc 2 ent)(assoc 10 ent))))(command "_.explode"(entlast))(entdel ))))(princ "\nOK")(princ))
(2)利用南方CASS软件下的“工程应用”下的“计算指定范围面积”将图件中涉及到的套内面积、楼梯面积、管井房面积、楼间伸缩缝面积、墙面及保温层面积等分类统计,并对涉及边长进行标注,总之所涉及统计面积要将本楼层全覆盖。
由于各层的设计有所区别,所以要分层统计,特别是对一层和顶层所涉及到的规程中需要统计的面积一定要计算在内,如封闭的通道口、和门厅等。
2.1.2 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最终的统计
利用电子表格将各分类面积统计,并将公摊面积按比例分摊到套内面积,合计后形成最终的预售面积。
2.1.3 编写报告出具量算图纸
打印各层面积标注图以及不同的户型图,并编写报告,说明计算过程中所包含和特别处理的内容,以便开发商及住户能够明白面积的分摊情况。并加盖单位公章来更加权威地说明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结论
利用南方CASS软件统计房屋预售面积,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情况。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高层住宅立面设计地域化表达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周运丰,王建玲. 房产测绘中的共用面积分摊问题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2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