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8:03
序论:在您撰写工艺培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一,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结合。在学校里我们早就习惯于“礼义廉耻”的说教,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学会“先做人,再做事”。学会做人,才能游刃有余;学会做事,才能在工作中厚积薄发。简而言之,大家都要立志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才智杰出的人,可从来都没有用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标准来要求过、衡量过自己,这让大家时感困惑。现在中国移动给了我们一把很好的钥匙——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八字虽少,但意义非凡。正德厚生,即正身之德、厚民之生;臻于至善,即不断追求完美,是从优秀到卓越的有力体现。它至少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更明确了我们的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因此,我们移动人只有坚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使命,在工作中勇担责任,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不断超越,才能打造中国移动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养卓越的人才。只要这样,中国移动必将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第二,具备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职业化的员工。职业化最感性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忠诚;敬上级、敬同事、敬客户。不难体会,实际上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记得米卢大师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要有正确的工作心态,对我个人而言,我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的每一件工作都是我的作品,凝结着我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之后,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藉此成就与满足形成了快乐工作的本源,形成了工作的动力。而良好的工作技能或方法更是一名职业化员工不可缺乏的,比如:待人接物的技巧、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组织安排的技巧、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技巧、表达能力与合作技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职业化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地去积累和磨练,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工作者。
第三,加强和同事的沟通,形成团队作战的强大力量。在团队合作中,加强彼此的沟通是激发团队最强力量的主要途径,因为我们由木桶原理知: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发挥最短板的最大效应。那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沟通呢?我们知道,中国移动的服务理念就是:沟通从心开始。即要我们从内心去信任团队成员,并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其实,我们在南山湖拓展基地的一天体验已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切。在团队中,没有个人英雄,只有团队成员,大家要互帮互助,多些奉献和宽容。因为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基石就是奉献和宽容。所以我们团队之间要大力、有效地沟通,讲究奉献和宽容别人,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巨大力量。
第四,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以前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新的发展动力,中国移动也是如此。在关于中国移动需要什么样员工的论述中,集团王建宙总裁已重点指出:一、强烈的创新意识;二、艰苦奋斗的精神;三、尽善尽美的追求;四、谦虚谨慎的态度。由此可见,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从点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有这样,点点滴滴的聚集才能汇聚成河流,从而川流不息。简言之,只有我们中国移动的每一位员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中国移动的事业生生不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培训已过近一周,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让我铭记在心的是,各部门领导的介绍讲座,使我们迅速了解了各个部门的概况和发展方向。
一、紧紧围绕办学宗旨,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紧紧围绕“服务于中小学校,服务于社会,以提高学生文化知识”为宗旨,以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严格按照市教委和民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依法办学。 课程设置按照市教委批准科目;报名以学生自愿为原则,自愿报名,自愿选择科目;教学有教材、有计划,任课教师有备课,期末有小结,学期有总结。
三、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年,我们着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师资力量,对个别教师作了调整,新聘请了部分海曙、江东、江北区资历深、具有突出特长的教师执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组织有教学特长的教师有针对地编写了不同年级的教材,起到了与学校课程拾遗补缺的效果,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良好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基础好、接受快的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采取巩固提高学校所学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提高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加接受能力。
四、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今年主要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对学校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事故,注意抓好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和学校安全。课前课后都有能做到对场地、电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五、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安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让师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教书、学习,我们在各教室全部配备了大功率空调。
长期以来,尽管我市对艺术教师也进行过多次短期学科间技能交叉的培训,但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所取得的效果甚微。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为了使艺术教师的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教师更好的服务于教学,xx市教育局于2009年7月17日——26日,7月29日——8月7日分两个时段对全市小学艺术教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科专业知识交叉培训。
本次暑期培训,参加培训的专职小学艺术教师共44人。
为做好本次培训,从培训初期考试摸底到培训计划的制定,到授课教师及培训内容的确定,以及培训过程的管理,教研室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安排。20天的暑期小学艺术教师培训,由于计划周密,措施得力,管理到位,又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多样,因此,受到了参培教师的高度评价。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前,按市教育局统一要求,由相关学科教研员出题,对全市小学教师进行了统一摸底考试。在了解教师综合素质同时,主要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及教学需求。在此基础上,教研员崔波和市级小学艺术教师骨干一起制定了音乐、美术两班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目标具体明确、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主要突出前瞻性、互动性、实效性。
二、精心确定主讲人。
为了使参培的教师通过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确定主讲人上,教育局本着立足全市艺术教师,面向小学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外请专家学者的指导思想,形成多层面,立体型的授课队伍。授课教师队伍中,除了有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艺术教师,还请了银川市教科所的所长张建才、副所长王炜光等专家来灵为培训班做专题讲座。
三、加强培训管理。
为了保证本次培训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确保参培教师按时如期参加培训,教研室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培训过程中,采取课前、课后一天多次点名,确保了教师的出勤率。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在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教育局于7月24日邀请宁夏银川市教科所所长张建才及教科所部分专家对全市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实施中若干现象的分析及建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的专题讲座。要求教师真正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增强学习和实效性,要求大家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自己的感悟。
五、培训体现实效性,考核具有导向性。
从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培训操作的可行性出发,本次培训主要设置了以下内容:
音乐教师学习班:
素描基础练习、儿童画(油画棒)创作、水墨画基础练习。
美术教师学习班:
乐理知识、视唱练习、电子琴指法练习。
为检查学习效果,于培训结束前分别对音美教师前进行了专业考试,其考核成绩记入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册。
六、一些思考
本学期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初衷是让艺术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初步掌握一些相应艺术的艺术技能,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为后续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奠定基础。
培训尽管有一定成效,但问题依然很多,归纳一下,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既如何转化为课堂教学。
2、强调了公共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忽视了教师个人特长的发挥。
3、对培训意义宣传不到位,个别青年教师对培训重视不够。
200*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六部委及重庆市关于做好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研究制定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定点培训基地,督促、指导各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阳光工程培训的政策和意义,造大声势,让广大农民了解、参与阳光工程培训。截止6月25日,全区已举办焊工、电工、电子维修、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美容美发、厨师、手工工艺、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36期,共招收农村学员2108人。现已结业1597人,转移就业1574人,在培511人。发放培训“代金券”26.433万元,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报帐48.139万元(其中200*年发放的代金券28.015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为进一步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区划调整归并后,调整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的成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将扶贫办、移民局纳入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了“阳光工程”的领导,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抓制度管理汇编。自2003年“阳光工程”在我区实施以来,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大,急需规范、完善管理。因此,根据国家六部委和重庆市对“阳光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上半年狠抓了本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基地认定办法、代金券发放及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以规范相关部门和定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3、抓培训计划及方案制定。根据重庆市“百劳、阳光工程”要求,结合万州区工作实际,拟定了《万州区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训10000人,重点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上报重庆市劳务办、阳光办。同时,向各培训学校下发了《万州区关于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意见》。
4、抓培训基地建设。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今年培训基地认定继续实行招投标的形式,由办学单位申请,并按照《2005年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规定和程序,参照去年阳光工程培训检查验收的情况,经劳务办、阳光办组织评审小组实地踏堪调查、评审,择优确定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等28所培训机构为2005年“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其中:新增培训基地7所。
5、竞标分解阳光工程培训指标任务。根据定点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能力及输出渠道,结合区委、区府着力打造“三峡缝纫、万州保安、万州电焊”三大劳务品牌的构想,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标,劳务办、阳光办领导小组评标、定标,报区政府核定,将8130人、41个工种的“百劳、阳光工程”示范培训任务指标分解到了28所定点培训基地。
6、抓培训质量管理。首先是及时与各定点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督促培训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和资金使用台帐。其次是严格参培学员的身份审查。只能是持重庆市境内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学员,有身份证的出据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的由当地派出所出据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和户口复印件,以此界定学员身份,为发放代金券提供依据。三是坚持到培训现场发放代金券,严禁冒领、代领。四是坚持培训月报制,每月30日前向各承培学校收集《“阳光工程”培训进度月报表》、《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重庆市阳光办、全国阳光办。
7、抓宣传引导。一是利用“科技赶场”、“送科技入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一批转移就业、“劳务致富”的学员典型,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示范效应,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影响力。三是抓阳光工程专栏、板报,引导农民如何报名、学什么、学后去向、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四是组织承培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上新台阶。半年来,累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白纸3.6万余份,组织召开培训研讨及经验交流会2次,编发简报3期,建立跟踪服务卡40张。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资源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大的拳头或品牌。
2、招生困难。万州区虽有农村劳动力85万,急需转移的13.5万人,但农民意识不到位,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交钱、化时间参加培训学一技之长,“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转移就业难。承培学校一般按照所接用工需求订单来组织招生培训,但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向外地转移安置时,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不愿输出到外地务工,而本地二、三产业容纳量有限,造成转移就业安置困难。
4、培训收费困难,经费不足。万州属贫困山区,农民意识差,还处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初期,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采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但财政补助资金每人每期不足200元,远远不能支付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导致提高培训质量难度大。
5、宣传报到力度不够。各承培学校在“阳光工程”培训中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涌现了大批培训就业致富的学员典型,但在宣传、报到上较保守,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致使“阳光工程”培训效果和影响不显著。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大力开展培训,加快培训进度。今年区阳光工程计划转移培训10000人,目前才培训2108人,与完成全年任务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下半年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培训工作进程;及时调整完成任务困难的承培学校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培训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继续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监督承培学校建好培训台账和转移台账。培训台账一定要说明农民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转移台账要说明农民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检查和核实。
3、强化培训质量。“阳光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更是“德政工程”,重点抓好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200*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六部委及重庆市关于做好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研究制定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定点培训基地,督促、指导各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阳光工程培训的政策和意义,造大声势,让广大农民了解、参与阳光工程培训。截止6月25日,全区已举办焊工、电工、电子维修、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美容美发、厨师、手工工艺、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36期,共招收农村学员2108人。现已结业1597人,转移就业1574人,在培511人。发放培训“代金券”26.433万元,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报帐48.139万元(其中200*年发放的代金券28.015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为进一步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区划调整归并后,调整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的成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将扶贫办、移民局纳入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了“阳光工程”的领导,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抓制度管理汇编。自2003年“阳光工程”在我区实施以来,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大,急需规范、完善管理。因此,根据国家六部委和重庆市对“阳光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上半年狠抓了本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基地认定办法、代金券发放及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以规范相关部门和定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3、抓培训计划及方案制定。根据重庆市“百劳、阳光工程”要求,结合万州区工作实际,拟定了《万州区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训10000人,重点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上报重庆市劳务办、阳光办。同时,向各培训学校下发了《万州区关于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意见》。
4、抓培训基地建设。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今年培训基地认定继续实行招投标的形式,由办学单位申请,并按照《2005年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规定和程序,参照去年阳光工程培训检查验收的情况,经劳务办、阳光办组织评审小组实地踏堪调查、评审,择优确定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等28所培训机构为2005年“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其中:新增培训基地7所。
5、竞标分解阳光工程培训指标任务。根据定点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能力及输出渠道,结合区委、区府着力打造“三峡缝纫、万州保安、万州电焊”三大劳务品牌的构想,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标,劳务办、阳光办领导小组评标、定标,报区政府核定,将8130人、41个工种的“百劳、阳光工程”示范培训任务指标分解到了28所定点培训基地。
6、抓培训质量管理。首先是及时与各定点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督促培训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和资金使用台帐。其次是严格参培学员的身份审查。只能是持重庆市境内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学员,有身份证的出据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的由当地派出所出据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和户口复印件,以此界定学员身份,为发放代金券提供依据。三是坚持到培训现场发放代金券,严禁冒领、代领。四是坚持培训月报制,每月30日前向各承培学校收集《“阳光工程”培训进度月报表》、《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重庆市阳光办、全国阳光办。
7、抓宣传引导。一是利用“科技赶场”、“送科技入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一批转移就业、“劳务致富”的学员典型,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示范效应,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影响力。三是抓阳光工程专栏、板报,引导农民如何报名、学什么、学后去向、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四是组织承培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上新台阶。半年来,累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白纸3.6万余份,组织召开培训研讨及经验交流会2次,编发简报3期,建立跟踪服务卡40张。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资源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大的拳头或品牌。
2、招生困难。万州区虽有农村劳动力85万,急需转移的13.5万人,但农民意识不到位,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交钱、化时间参加培训学一技之长,“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转移就业难。承培学校一般按照所接用工需求订单来组织招生培训,但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向外地转移安置时,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不愿输出到外地务工,而本地二、三产业容纳量有限,造成转移就业安置困难。
4、培训收费困难,经费不足。万州属贫困山区,农民意识差,还处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初期,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采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但财政补助资金每人每期不足200元,远远不能支付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导致提高培训质量难度大。
5、宣传报到力度不够。各承培学校在“阳光工程”培训中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涌现了大批培训就业致富的学员典型,但在宣传、报到上较保守,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致使“阳光工程”培训效果和影响不显著。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大力开展培训,加快培训进度。今年区阳光工程计划转移培训10000人,目前才培训2108人,与完成全年任务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下半年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培训工作进程;及时调整完成任务困难的承培学校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培训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继续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监督承培学校建好培训台账和转移台账。培训台账一定要说明农民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转移台账要说明农民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检查和核实。
3、强化培训质量。“阳光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更是“德政工程”,重点抓好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新员工岗前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让新员工了解医院概况,提前熟悉医院管理制度及工作环境,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凝聚力,培育福州市第六医院医人的主人翁意识。我院于2018年月6日至10日对新员工进行了系统、全面、严格的岗前培训。参加本次岗前培训的人员是我院招聘的2018年新员工,含本科生、大专生,共计28人 。
8月6日上午,院领导及医院行政中层干部出席了2018年附一医院新员工见面会暨岗前培训开班仪式,人力资源科王科长主持了会议。陈副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对新员工加入附一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能和您成为同道,我很荣幸、很知足!能和您携手同行,很快乐,很幸福!”,他还提出四点希望寄语全体新员工:1、认识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走进六院,融入六院。2、做人要为善,做事要为真,做到大爱无疆,敬业奉献。3、每个人的目标有多远,路就有多长,度量有多大,成就有多大。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先是跟跑,再是并跑,力争达到领跑。4、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冲着理想而去,要有定力,弯道超车,经得起失败,浩然正气,铁骨铮铮,不要随波逐流,要坚守好底线,原则。同时勉励新员工努力做一名为人民、为社会、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好医生、好护士。陈伏祥代表全体新员工发言,表达了走进附一,融入附一,精益求精,努力攀登,走好从医路坚定的决心和信念。
员工培训拉开了序幕,主要有省公司的各部门领导和专职培训师就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概况、规章制度和现代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在以下几个方面感悟颇多:
第一,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结合。在学校里我们早就习惯于“礼义廉耻”的说教,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学会“先做人,再做事”。学会做人,才能游刃有余;学会做事,才能在工作中厚积薄发。简而言之,大家都要立志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才智杰出的人,可从来都没有用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标准来要求过、衡量过自己,这让大家时感困惑。现在中国移动给了我们一把很好的钥匙——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这八字虽少,但意义非凡。正德厚生,即正身之德、厚民之生;臻于至善,即不断追求完美,是从优秀到卓越的有力体现。它至少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更明确了我们的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因此,我们移动人只有坚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使命,在工作中勇担责任,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不断超越,才能打造中国移动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养卓越的人才。只要这样,中国移动必将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第二,具备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职业化的员工。职业化最感性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忠诚;敬上级、敬同事、敬客户。不难体会,实际上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记得米卢大师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要有正确的工作心态,对我个人而言,我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的每一件工作都是我的作品,凝结着我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之后,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藉此成就与满足形成了快乐工作的本源,形成了工作的动力。而良好的工作技能或方法更是一名职业化员工不可缺乏的,比如:待人接物的技巧、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组织安排的技巧、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技巧、表达能力与合作技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职业化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地去积累和磨练,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工作者。
第三,加强和同事的沟通,形成团队作战的强大力量。在团队合作中,加强彼此的沟通是激发团队最强力量的主要途径,因为我们由木桶原理知: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发挥最短板的最大效应。那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沟通呢?我们知道,中国移动的服务理念就是:沟通从心开始。即要我们从内心去信任团队成员,并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其实,我们在南山湖拓展基地的一天体验已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切。在团队中,没有个人英雄,只有团队成员,大家要互帮互助,多些奉献和宽容。因为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基石就是奉献和宽容。所以我们团队之间要大力、有效地沟通,讲究奉献和宽容别人,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巨大力量。
第四,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以前xx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新的发展动力,中国移动也是如此。在关于中国移动需要什么样员工的论述中,集团王建宙总裁已重点指出:一、强烈的创新意识;二、艰苦奋斗的精神;三、尽善尽美的追求;四、谦虚谨慎的态度。由此可见,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从点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有这样,点点滴滴的聚集才能汇聚成河流, 从而川流不息。简言之,只有我们中国移动的每一位员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中国移动的事业生生不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培训已过近一周,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让我铭记在心的是,各部门领导的介绍讲座,使我们迅速了解了各个部门的概况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