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7:18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 关键词: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 自然 的 历史 的进程。当今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回避全球化的浪潮。从我国的改革开放,到申奥成功,再到加入wto等,都是争取或者自觉地融入全球化过程的反映。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的文化领域同样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在这种格局下,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观,把握

     第三,

第2篇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

首先,会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都具有社会性;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监控、管理、调和手段,它反映了一种社会组织能力;再次,会计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与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会计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会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会计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体系;(2)会计文化是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的文化体系;(3)会计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管理学、文学、行为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4)会计文化是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规范性、国际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5)会计文化是在会计行业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业管理手段。

(二)会计文化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会计文化能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直接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使之融会于会计整体的行为之中。这是由于会计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制度性、物质性、精神性导向),会计文化会通过积极、明确的导向,把明确的会计目标、强烈的集体意识、合理的会计行为、鲜明的社会责任、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诸因素渗透到会计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更完善、合理、有效。如果会计人员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与会计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会计文化会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良好的会计文化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无形的接受共同的会计价值观念的引导,并自觉地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目标追求,脚踏实地的为实现这个共同价值观而努力。

2.约束功能

所谓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所体现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包括有形的“硬约束”和无形的“软约束”两种,会计物质文化限制了会计人员的活动,而使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制度文化以会计法律、法规章程的形式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起到了约束作用。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是刚性的、直接的且具有外部性的,是一种有形的“硬约束”。特别是会计制度文化,它的约束功能通过制定各种约束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而起作用,它运用刚性的制裁手段,强制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而使其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了会计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会计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不仅依靠纪律、各项规章制度及生产工具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还通过一种“软约束”体现出来。会计精神文化就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会计精神以及会计职业道德、义务感、责任感、归属感等无形的因素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产生制约,这种约束是柔性的、间接的并且只有内化到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价值中才会发挥作用。这种约束是除了物质式和制度式“硬约束”之外的一种无形的“软约束”。会计精神文化的这种约束弥补了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约束所存在的缺陷,只有“硬约束”和“软约束”两者相结合才共同构成了会计文化的约束机制。会计文化的“软约束”力更有利于会计人员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会计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

3.凝聚功能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会计文化通过会计人员之共同价值观,增强会计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会计组织内部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劲合力量,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激发会计人员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整个会计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凝聚力。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行为势必与会计组织与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由于会计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会计人员行为的过程中会将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为聚合在共同的会计行为取向上,从而将会计人员的行为团结一致。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思想的凝聚力。会计人员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支配会计人员行为的是会计人员的思想。会计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思想层面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凝聚在会计文化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中,使会计人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把分散的个体力量凝结为一个整体的力量,促进会计组织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会计文化有效地将会计行为和会计思想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了会计组织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应。

(三)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而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就会呈现一个多层次目标、分阶段目标的阶段。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包括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陈兴述(1994)认为“中国会计文化的目标模式应是:以我国传统会计文化为根基,以时代精神和现代会计价值观念为核心,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计现代化要求的开放性会计文化体系。笔者认为,会计文化建设总目标是会计文化建设目标的最高层次,它是以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兼容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文化体系。通过营造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合作、亲密和睦的文化氛围,使会计人员在会计组织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得到归属感、自豪感,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实现会计人员的全面发展。

会计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会计文化构成要素的目标,即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目标、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物质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会计工作手段、会计工具、会计技术,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为会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制度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内部的稽核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强化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促进对会计行为的激励,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会计形象。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精神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培育一种以诚信为核心,客观公正,积极进取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精神、会计心理,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会计人文环境,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引导和规范会计人员的群体行为,增强会计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会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会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的发展处于一种民主法治、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的营造离不开会计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会计文化环境的标准是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三者之间互为促进,同周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能够和谐共存。

会计文化在会计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会计文化的变迁。建设“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是推进我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它立足于对人的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会计人员价值观的不同,社会上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会计舞弊,而且涉及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大,会计文化建设可以加强会计人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减少经济犯罪,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

(二)会计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文化长河是由众多的分支文化组成的。而会计文化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若将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会计文化就是树枝。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会计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去,会计文化同其他分支文化和谐共处才能更好的丰富文化内容。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法制文化、市场竞争文化、科技文化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因而,会计文化建设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与此相伴随的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文化的建设,是体现法治、公平、诚信、有序的总体要求,是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先进文化相承接,与构建社会先进文化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体现了时展的进步潮流。我国会计文化建设要朝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但却不能失其民族个性与特色。在提倡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渗透高科技、现代管理艺术的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成一种“完全”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丰富文化的内容。

(三)会计文化建设能够为防范会计风险提供支撑

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监督制度在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会计法》中规定了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律基本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防范监督作用,防范差错与舞弊,提高审计效果,可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制度文化的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必不可少的内容。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己成功地引入到会计领域,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办公,一些重要的会计资料,比如会计报表,企业战略等资料都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机密。因而,对会计工具、会计资料的限制使用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计精神文化的基础是会计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往往最先从会计信用关系中体现出来。不管是美国爆发的信用危机,还是中国爆发的失信事件,大多数都牵涉到会计失信。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己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危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从会计思想、会计精神入手,从会计人员的内心出发,解决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

会计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对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会计人员精神生活、提升会计人员思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四)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会计可持续发展

构建会计文化的最终目标提高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会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涉及到会计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这要求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与会计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同时,会计文化是同其一定的文明程度相联系、相适应的,会计人员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的同时也是为会计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会计工作是所有会计人员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会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会计文化变迁、会计文化冲突的过程,是寻求先进、文明的会计文化的过程,是发现自身会计问题、解决自身会计问题的过程。会计文化建设,是高层次科学管理模式的再造,它使各项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促进了会计管理由“硬管理”到“软管理”,由“控制式管理”到“支持式管理”,由“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因此,要强化会计文化对会计的积极影响,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需要。

(五)会计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来源于直接参与人,这种真实性需要会计人员有能力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及加工,同时也需要会计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会计文化通过实践、会计手段的丰富、会计物质资料创新,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胜任能力,通过责任感、使命感的加强,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可以说,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能间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具体来说,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物质文化的重点在于会计工具的改进,比如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及准确,这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会计制度文化侧重于会计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会计人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这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会计精神文化则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当会计人员的价值理念、价值系统与会计的环境相适应时,会计人员就能够做出符合会计需要的行为。同时,会计文化将会计的目标、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会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为会计行为准则,它将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以“软约束”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由上述论述可知,会计文化建设无论对一个企业,还是国家来讲,都具有具体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当前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会计工作的深入,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需要做出全面规范,一方面为各基层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要求,加强会计基础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努力方向,以此推动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另一方面,为管理部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和检查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提供政策依据和考核标准,督促各单位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二)加强会计机构的建设

会计机构建设的内容除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规定以外,还包括了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等。通过会计机构建设,可以在会计工作环境和内部分工方面对强化会计职能起到促进作用。会计机构建设是会计工作规范建设的实施机构,它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是会计人员自律的约束机构。会计机构一方面执行了组织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使其他部门执行会计相关制度,就需要会计机构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宣传。在组织中,会计机构以事后核算反映企业全部经济活动,重视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核算工作,为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机构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确立会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它是会计制度执行的制约机构。

(三)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对制度进行规定,但重要的是会计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会计准则的建设关键在于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准则的实施比准则的制定更有难度。制度再完善,没有执行力也是枉然。Becker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指出,当预期效用超过时间和其他资源用于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一个人才会去犯罪。在会计行业里,很多人都存在着寻租的可能。会计监督一旦弱化,会计寻租行为的成本就会降低,收益空间就会增加,会计人员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背离会计目标,把信息失真的成本转嫁给社会,使资源配置发生偏差。因而,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就必须建设高效的会计监管,在会计人员内部形成自律的机制,消除道德风险,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只有行政、民事、刑事三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违法违规成本。同时,为了促使会计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可以实行“问责制”,建立责任中心,明确责任中心的范围、考核、评价、控制。

(四)加强会计法制的建设

会计法制建设涉及了会计法制建设的机构及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会计法制的效力。会计法制建设目的是为会计制度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它是一定阶段调整会计工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文件和制度统一体。没有法律的保证,容易造成会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备,账目不清,核算不实的混乱现象。会计法制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相互制约的完整体系,它的制定涵盖了工业、农业、商业、合同法、财政法、经济法、审计法等。会计法律建设与其他的法律建设有着相互的联系,在法律制定的同时要考虑其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不能只考虑本部门的情况,各行业之间要有衔接,而不矛盾。

四、总结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通过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分析,了解了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了反思,希望能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作者单位:

第3篇

1、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社会心理还不成熟

“汽车社会”(Auto Society)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下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变革。毫无疑问,汽车的快速普及,给普罗大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大众汽车消费将带来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不仅出行更方便快捷了,而且改变了时空观念,可以尽情地享受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而又舒适的生活。同时,汽车社会的到来,还将改变我们的城乡关系、就业结构、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但是,正如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汽车社会的快速形成,也必然带来一些负面的、滞后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社会心理的不成熟。比如,把汽车由代步工具异化为奢侈享受的追求和向人炫耀的资本;比如,以不文明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野蛮飙车来吸人眼球,显得自己多么英雄;比如,先入为主,乱停乱放,不讲公德;比如,在高速公路堵车时,心态烦闷,情绪急躁,口吐污言秽语……凡此种种,都是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的过渡期中社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2、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基础设施还不配套

无容置疑,近些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不要说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其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即便是国道、省道乃至乡村公路建设也有相当发展和长足进步。但是,由于中国体量太大,幅员辽阔,且过去基础太差,历史欠账太多,所以,即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很快,效率也很高,但总是跟不上汽车普及的速度和形势的变化。尤其表现突出的是停车场地的规划不足,建设偏少,以至于有车一族常常为寻找停车位而苦恼费神。此外,一些路段的建设质量也不敢恭维,不管高速还是低速,常修常坏,上了高速公路,大部分时间不是堵车,就是跑半幅,交高速费,跑低速车。还有,收费站的人为堵车,收费站口挺多,但大部分时间仅仅开几个,只要出省进市,就要排长长的队蜗牛行进。此外,我们还要看到,汽车业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要牵扯众多社会问题。很难想象,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的国家,汽车业竟会成为支柱产业。[ LunWenData.Com]

3、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汽车社会。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交通法规也不算是很健全,还没做好进入汽车社会的充足准备。比如,驾驶员培训需求的旺盛带来了驾驶培训学校的兴旺,但由于发展过快,驾校师资不足,加上法规漏洞,管理不当,结果培养出大量不合格驾驶员,成为潜在的马路杀手,酿成太多的交通事故与人生悲剧。比如,由于相关环境保护法规的欠缺,使得很多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上路行驶,其结果,汽车的数量上来了,我们享受着汽车带来的快速,却又让汽车带来了野蛮和污染。因此,如何使用汽车,如何保养汽车,如何节约用水,如何节约用油,如何低碳生活,如何保护环境,如此等等,也都是汽车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汽车文化还不匹配

前之所述,是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种种不适的客观外在表现,而内在的不适应则表现为汽车文化的不匹配。换言之,客观外在的表现只是种种表象,论文格式而内在的汽车文化的不匹配则很可能或很大程度上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诸如,人们对汽车的快速普及带来的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适应与否,对汽车大众化给人们带来的城乡关系、就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认同与否,对行车公德和交通秩序的肯定与否,对汽车普及速度过快和基础设施一时跟不上的包容与否,以及对严守交通法规,实行绿色出行赞同与否。等等等等,莫不属于观点理念的汽车文化范畴。因此,所谓的汽车文化,其实质就是人们特别是有车一族对待进入汽车社会的基本思想观念与社会理念。我们必须客观认识汽车社会,积极培育汽车文化,做好迎接汽车社会来临的准备。这便是我们当下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建设的汽车文化应该是理性文明的、安全规范的、先进环保的汽车文化。

一是要培养理性文明的汽车社会心理。毫无疑问,汽车社会的到来,意味着汽车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弄清楚汽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着力培养理性文明的社会心理。而今年首个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其实就是对中国汽车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次大考。就汽车本质属性而言,它就是一个代步工具,是一个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我们要为这一时代的到来而高兴,为能拥有一辆私家小轿车而自豪,为能享受这一现代物质文明成果而兴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进步而欣慰。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持理性消费,不要把汽车这一代步工具异化为奢侈享受的追求和向人炫耀的资本。依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买车还是不买车,以及选择买什么档次和品牌的车,而不必盲目攀比,甚至贷款买车,过度消费。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提倡买国产车,以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工业发展。与此同时,要大力开展文明行车的宣传教育,以文明开车为荣,以野蛮开车为耻,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荣,以开“英雄车”为耻,以遵纪守德为荣,以乱停乱放为耻,并且辅以诸如“全年开车无扣分的驾驶员现场摸大奖”等活动来加以引导,长此以往,理性消费、文明驾驶的社会心理与风尚就一定能够形成,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开车人的素养也越来越高的“景象”一定会呈现。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 文化担当

【作者简介】 林利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经管学院教师、硕士;杨昌明,中国地质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3-0010-0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严密部署。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传承文化文明、创新文化知识、弘扬文化传统、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中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一、高校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引领社会风尚,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传承知识和价值的社会组织,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殿堂,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播先进、优秀的思想文化,既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先进的知识体系,更是优秀的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传承不是简单的重复、重述,而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高校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通过对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梳理、研究,将其学科化、专业化、科学化、学术化,融合在相关学科和课程之中,整合到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之中,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广大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他们把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兴趣,从各自的学科对这一价值体系进行研究,并在相关课程中作出新阐释,才能推动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其次,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高校是学科群集、知识密集的地方,既有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及人才队伍,也有门类相对集中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学科群及人才队伍。这是高校独特的优势,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无法比拟的。高校强大而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品格、刻苦钻研的精神、克服困难攀登学术高峰的勇气,既推动了各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密集的学科环境,客观上使各学科的进一步分化和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的交叉融合成为可能,促进了大量分支学科的产生和交叉综合学科的出现,各学科在不断的分化和整合中,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的纵深发展和全方位拓展。

再次,高校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高校不仅传承和传播着先进的思想文化,也以自身创造的高品质的思想文化积极影响、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高校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一方面,高校通过对社会文化进行学科化、专业化的梳理,使社会文化中最先进、最前沿的部分得以系统记录、广泛传播,使社会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得以积极扬弃,使社会正气得以弘扬,社会文明风尚得以提升,从而成为社会先进思想文化、优秀价值精神的传承者;另一方面,高校在对社会文化进行学科化、专业化的梳理过程中,广大师生求真求实,艰辛探索,积极创新,创造了许多领先时代文化成果和文化产品。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各种途径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转化为社会文化,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

二、高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首先,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拓展深化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外在形式——文化环境和氛同的总和。当前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两部分。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升华为与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同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相伴而生的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改革创新精神。高等学校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载体效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精神的力量端正学生的理想追求、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真正起到弘扬和培育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具体来讲,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爱国歌曲比赛等活动,并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促使学生了解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熏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利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围之情和报国之志。此外,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高品位、高质量的科技文化活动,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于教育活动中,倡导和鼓励大学生求科学真知、树文明新风、强综合素质,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其全面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高校课程优势,主动担当文化传承和传播工作。高校课程具体可以分为人文课程、“两课”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这些课程都会涉及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人文课程不仅要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而且在内容方面也应当彰显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高校人文课程内容中,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中国化的相关理论,中国杰出的历史人物事迹,国外的进步文化思想等内容都会给人丰富的启迪。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大量人文方面的选修课程,举办人文素质讲座,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加强实践训练等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端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作用。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把民族精神教育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增强其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高校还要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积极进行文化教育和传播。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无论是文史类专业还是理工类专业都包含有介绍中外文化知识的课程。一方面,高校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利用中外文化的差异,挖掘不同课程中不同的文化教育内容,将中华名族文化精神教育渗透到学科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差异,以国外进步文化为动力,以本民族文化现存的不足来鞭策自己不断进取,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选择,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励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再次,有效利用高校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许多高校除了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外,还常有诸多潜在的特色资源,包括高校创办以来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资源和高校所处的区域文化资源等。因此,高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入挖掘这些潜在的特色资源并加以整合,将校本文化融入到区域文化发展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来,不断拓展大学文化的魅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人才资源是高校巨大的资源,也是高校真正进行文化担当和作为的保证。高校的人才不仅包括高水平的教师、知名学者,高校学生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也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来讲,应该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努力动员高水平的文化人才参与文化建设,比如重要的文化发展规划、重要的文化项目、重要的文化场所建设方面,高校的文化人才应该主动介入,积极贡献,建言献策,做好高水平文化战略的设计论证工作,高水平文化工程的咨询服务工作,切实为思想艺术水平高的文化产品创制、推行和普及发挥关键作用。高校的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比如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是学生。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基地,亲身体验与实践,促使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文化体验和感知,大学生也可以将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从而繁荣和丰富文化艺术形式和内容,这同样是一种文化创造和作为。

三、高校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担当与作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化具有承袭性,是变革和坚守的综合作用过程。高校作为一个文化组织,作为思想文化的创造阵地,应科学定位,因利利导,发挥作用,务出实效。

一是在立场上要坚守文化本位。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时的产物,其使命在于作为对人类知识和价值进行社会传承的学科化和组织化机构,促进社会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发展,其产生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新文化的萌生与发展。也就是说,文化构成了大学存在的依据。大学或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心,应该坚持文化品格,坚定文化信仰。特别是在高校实现办学功能的时候,要用文化进行功能实现的整合。特别是当今社会,高校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主动参与经济建设,给人以逐利的色彩。高校参与经济建设,服务社会,这是必须和必然的,但是高校要牢记自身的文化定位,要在参与社会中转移和普及科学文化,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含量,进而增进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

二是在参与上要突出优势特色。文化是包罗万象的,也是多层次的。高校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凝聚力量,取得实效。一是要结合高校的办学定位。高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文化创造的基本格调,决定了文化创造行进的方向,比如一些高校的办学是瞄准国家重大前沿课题的,那就应该创造高端的文化产品。二是结合学科特点。学科特点决定了文化创造的内容。比如,以文科见长的高校,应该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作用,艺术院校则应该在文艺方面进行精神创造。三是要结合学校师资优势。在高校,高水平师资是办学的关键,高校要进行文化创造,履行文化担当的责任,离不开高水平教师的参与,要发挥其聪明才智,调动其文化创造激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是在方式上要综合推进。当前,高校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越来越频密,科学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各项工作必须统筹协调。文化建设对高校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建设更显功力和定力,对高校谋求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力量。很多时候文化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立竿见影,需要较长时间的智力和精神投入。特别是比较大的文化工程,往往需要不同学科、不同资历、不同代际的人共同参与。越是如此,高校越是要注重统筹推进,做好项目的设计、规划、人员配置和保障服务工作,在重大关口应该特事特办,根据文化建设规律特点运用综合方式,为学校参与文化建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肖雪慧.回应挑战与保存大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职责[J].江苏高教,2008,(5).

第5篇

关键词:锅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18-02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各民族民俗舞蹈已逐渐活跃在都市。迅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质量有着更广泛的要求,讲究文化、健康、时尚、和谐的生活。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往往令人紧张疲惫,忙碌之余经常会选择很多的方式放松解压。在都市,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锅庄”舞蹈,它充实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的享受。闲暇时间,在广场上、社区里、校园中,总会听到悦耳动听的歌曲,看到优美舒展的舞姿,人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心里载满了快乐。“锅庄”舞驻入都市后,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一、“锅庄”舞的基本概况

“卓”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拉卜楞地区,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卓即“果卓”,汉称为“锅庄”,藏语即舞的意思,意为圆圈舞蹈。“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果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果桌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果卓就有多少舞姿。”这是人们对“果卓”舞的朴素赞誉,从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果卓”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舞蹈,无论是词、调或是舞姿,都有着多样性的特征。藏族民间舞蹈主要可分为两种形式――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文中所提到的“锅庄”即是一种自娱性舞蹈形式。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顺时针起舞或载歌载舞。多以手臂的撩、甩、晃来变换舞姿,再加上谐调的步伐顺时针舞动。大家胯着同样的步伐、做着同样的动作,有时手拉手,或单手搭在前面一人的肩膀上舞蹈,具有很强的沟通性和群体归属感。

各民俗舞蹈,都会与当地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息息相关,“锅庄”也不例外,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类型,其中的舞蹈元素来自于他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传统节日等。它深植于民间群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舞蹈是一种文化,通过这种文化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值得长期发展的。正如一段文字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能够抒发人们的情感。同样,“锅庄”舞可以健身美体、怡情益智;拜师结友、切磋交流;展示才艺、完善自我。这正是人们针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活动。

二、“锅庄”在都市民俗舞蹈中的发展样态

近几年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都市民俗舞蹈”在大多民众的生活中已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种类繁多,亦可称为“广场舞蹈”。人们之所以会踊跃参与,其中原因也有很多,不同的人群会有不通的解答,重要的是它存在着普遍性,随处可见即可随处而舞,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舞蹈类型,吸引着很多民众的关注。笔者发觉,众多民众在关注的同时都又会情不自禁的被感染,在环境的带动下,当然少不了自己置身于其中,于是在都市中逐渐广泛流传。“锅庄”在都市中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社区“锅庄”

今天的都市社区里,人们经过长期的交往、生活,必然少不了文化的交流,而社区舞蹈则是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男女老少,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份愉悦的心情。于是在固定的某个场地,利用闲暇而聚集在一起,享受他(她)们的精神生活,并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融入其中。“锅庄”不但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能够深入人们心灵的交流。在弦歌幽幽的音乐声中愉悦身心,提高民众对艺术的更深认知与文化享受,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二)休闲娱乐、舞中取乐的广场“锅庄”

相对社区与校园,广场“锅庄”有更充足的活动条件,比如说光照充足,除了清晨的活动也可以在夜晚共同起舞,不会因为影响视线而导致无法流畅的活动。有了固定的场地和设备,还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完成整个舞蹈的组织工作。每个不同的队伍,也会有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时而简单美观,时而热闹宣泄。很多人通过这样的一种运动方式,来解压一天的忙碌劳累、愉悦身心。于此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锅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它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三、“锅庄”在都市生活中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都市是一地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有着较多的、集中的、不同职业身份的居民。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文化发展的象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人们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同样需求精神文化的氧份。白天奔波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中,闲暇之余必然少不了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放松解压,选择健康的解压方式,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部分。舞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积极的、能动的、多样的。起到了较多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功能

1.认识作用

中国古代,孔子就主张“乐教”,曾说:“移风易俗,莫过于乐。”舞蹈能够生动的表现不同时代、地域的文化特征。时代背景与生活条件下,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习惯,在众多民间民俗舞蹈中可以看到多样的舞蹈生活场景,表现各种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们扩宽眼界。这种视觉艺术,有很强的形象性和鼓动性,能通过直观的表现方式感染和教育。多样的舞蹈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着行为的示范意义,能成为人们直接模仿的形象和学习的对象。

“锅庄”舞迅速在都市中受到认可,成为一种时尚的娱乐活动。通过舞蹈的传播与认知,使都市民众对藏族地区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舞蹈中传递,得以交流。加深了不同地域之间,人与人的友谊,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作用。

2.娱乐作用

舞蹈的娱乐作用在社会功能中极为重要,“乐者,乐也。人情之必不免也。”这说明人们通常会以舞蹈来表现自身愉悦的情绪,同时也起到了愉悦周围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喜庆佳节,婚嫁宴聚,还是驱邪打鬼,求神还愿,生产劳动,都把舞蹈作为鼓舞精神、增进团结、倾诉心愿、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已不再是单一的物质享受。“锅庄”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

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把舞蹈当做交往娱乐的重要手段。娱乐是人们追求快乐、缓解压力的一种天性,舞蹈活动多以娱乐为出发点,民众纷纷参与在“锅庄”的健身活动中,通过这种社会娱乐形式,满足了人们所需要的娱乐要求。群体间的关系也更加频繁、密切。

3.健身作用

根据生理学“用则进,废则退”的规律来说,每个人都应当保持适当的健身,长期坚持可以使各脏腑器官得到增强,由于机体充满活力,就可以使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无论是青少年儿童或是成年、老年人,都应当坚持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同时,肌肉的动作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均能够提高,从而保持肌肉的灵敏性。

“锅庄”在也属于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类,具有着体育运动的健美、舒展、明快等特点。在都市,民众自发式的带动大家,运用既简单又舒展的舞蹈动作活跃在圆圈中,开始很多人觉得有点难,但在氛围的带动下,哪怕是不规范的动作,在队伍里也会显得各具特色,跳上几圈也便熟能生巧了。不知不觉中,人们对自身的四肢支配也加以锻炼,从而更加协调。

(二)文化价值

1.历史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多民族发展的中国有着多元文化的特点,在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与生活知识,引导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推动精神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集中在一些活动中得以表现。经过循环的时间传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融合,证实了多元文化的可传承性。

“锅庄”在传入都市的过程中,保留了藏族原始的“锅庄”特点,也融入了都市民俗舞蹈元素。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藏区或是都市,两个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精神生活的享受都有着同样的定义。例如,我们所偏爱的“锅庄”舞蹈歌曲,是没有藏区与都市之分的,《青藏高原》、《北方大草原》、《扎西扎西》等,不存在任何地域之间的偏爱问题。总的来说,在大体形式没有改变的基础之上,只是都市呈现出的舞蹈动态相对藏族地区有一些韵味和动态情愫细微的差异。“锅庄”已成为都市文明的象征,星罗棋布于祖国的大小都市,它验证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多元文化的凝聚

人类群体在社会历史的生存中创造文化,在生活中享受文化,并娱乐于文化的海洋之中,不知不觉,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具有凝聚力的业余活动。佛教文化中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名词――“众缘和合”。释义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众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单独成立,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单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有事物的存在发展都与其他事物之间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发展的祖国,文化就如同一条条脉络,融汇贯通了所有的知识与智慧。如同“锅庄”的音乐、舞姿、体态、情绪,显而易见,几十或上百人能在同一时间、地点聚集在一起,参与同一个娱乐活动,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广大群众自发性的参与其中,又验证了“锅庄”内在的魅力与凝聚力。

经过历史漫长的考验,藏族与汉族的睦相处,延伸至今共同创建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大家园。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相互吸收、共同进步,促进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所谓的“共同文化”。在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之下,使各民族文化各显其才,共同繁荣。

第6篇

论坛开幕式上,贵州民族大学校长张学立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校长赵心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先生分别致辞。张学立首先代表贵州民族大学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就论坛召开给贵州民族大学相关学科发展带来的推动意义进行了阐述。赵心愚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共谋学科理论发展,共同推动学术服务社会现实的一个开放性学术平台。张昌东指出,本次论坛从区域、社会与文化角度来探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田野方法,对深化当代的民族研究,尤其是西南民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另外,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作了题为“学科兴衰的原因”的主旨报告。报告以我国著名民族学家闻宥先生留下的一份64年前的会议记录为例,回顾并反思了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开幕式由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杨昌儒教授主持。研讨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关于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与对话。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提出并阐述了“主体民族志”的新概念。“主体民族志”以对人类前途的终极关怀为目的,是目的论意义上的民族志范式。云南大学瞿明安教授从其主持编写的《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民族学西部学派的问题。重庆大学彭文斌教授以九寨沟旅游业为例,反思了旅游人类学的发展。大连民族学院李鸿教授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探讨了推进民族地区文化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贵州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从西江苗族丧葬仪式的元话语的角度,揭示了核心符号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罗红光研究员以大瑶山瑶族的亲属制度与“族内婚”为案例,讨论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民族研究》编辑部刘海涛博士对二战后ethnohistory(历史人类学)在美国学界的表现作了翔实的历史考察,为研究西方历史人类学的兴起提供了新的视角。

2.关于“藏彝走廊”与西南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探讨了《南诏德化碑》的立碑目的,认为南诏立此碑是在为阁罗凤歌功颂德,同时向吐蕃示好,表明其继续维持与吐蕃结盟而与唐保持对立的政治态度。四川大学石硕教授论述了新时期藏彝走廊研究对认识西南民族格局的启示与意义。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袁晓文研究员以藏彝走廊一个人口较少的族群“多续人”为研究对象,指出“多续人”的藏族身份认同是具有历史渊源的。云南财经大学陈刚教授以泸沽湖地区落水村为例,讨论了藏彝走廊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饮食文化的变迁。西南民族大学郎维伟教授通过对那曲村落社会的调查,分析了藏北牧民传统畜牧生计方式的转变。云南农业大学秦莹教授就云南藏区维稳建设中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大学平措教授以《格萨尔》为例,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了藏语中的模拟词。

3.关于民族认同与宗教。四川大学张泽洪教授介绍了其对西南少数民族《指路经》研究的部分成果,认为《指路经》反映出西南各族群沿藏彝走廊、南岭走廊迁徙的真实历史。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讨论了民族民间节日的价值体系与保护问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教授以东巴教“还树债”仪式和同名口诵经为对象,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经书与口诵经之间的关系。云南大学高志英教授通过对傈僳族以王骥崇拜为核心的下火海上刀山仪式的考查,探讨其多重认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及其动因。厦门大学王平副教授以甘肃临夏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个案,分析了城镇回族聚居区传统与现代社区的互动与整合。西南民族大学李玉琴教授对安多藏区山神信仰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山神崇拜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社会、神灵、宗教之间的关系。

4.关于民族地区的流动人口与中国的民族识别。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讨论的是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分析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多态性”的成因;朴光星副教授基于对朝鲜族城市化进程的考察,探讨了“压缩型城市化”下的民族共同体的“离散危机”与“重构运动”;张曦副教授研究了了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四川邛崃市油榨乡直台村移民问题;关凯副教授作了题为《制度与理性的选择:不流动的草原牧民》的发言,关注的是草原牧民的流动问题。云南民族研究所沈海梅教授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了民族识别问题,认为民族国家的民族识别工程实质上是归属政治的建构,归属的性别政治重新确定了少数民族女性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秦和平教授通过对云南“民族识别”工作的再认识,指出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海南师范大学王献军教授将贵州黎族与海南黎族进行了对比。

5.关于民族走廊与贵州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探讨了道路与族群关系的一体多元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杨筑慧教授从环境人类学视角探讨了西南民族糯文化变迁的政策因素。贵州民族大学陈玉平教授将国家通道的路线与傩文化传播的路径联系在一起进行了思考。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以贵州黎平黄岗村为田野点,讨论了国家控制与地方互动中的普适性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徐赣丽教授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用三方面分析了侗族老人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幸福指数高的表现和原因。广东民族宗教研究院陈晓毅研究员重点探讨了西南民族地区都市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问题。

第7篇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大众文化;社会恐慌;关系

一、家庭伦理剧导致形成社会恐慌的原因

1、电视节目的社会化作用

施拉姆曾提到“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有教育意义,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例如,在2009年有一部电视剧叫《蜗居》,剧中的女主角海藻大学毕业后,与公司职员小贝相恋,两人也感受到攒钱买房的辛酸。因为工作关系,海藻结识了市长秘书宋思明,宋对她一见倾心,如有神助般化解了海藻各种难题。最后由于生活的种种波折,海藻最终爱上了宋思明成了他的情人。此电视剧多处传达出来的大众文化中,无可避免提及了社会敏感话题“小三”、“房价”等问题。

许多家庭伦理剧传达出来的不是真善美,而是社会的假恶丑。就例如《蜗居》,女主角不堪重负,被有背景的宋思明拿钱拿权砸昏了头,抛弃了相恋多年的穷小子。这些电视剧虽然也都来源与生活,但这样的文化传播无疑也将对社会价值观有所影响。电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存在的,《蜗居》让我们看到,“小三”也是被逼的,“小三”也是有真爱的。然而这样为“小三”摇旗呐喊的电视剧真的好么?“小三”的行为需要抵制,在电视剧中,更应该减少这样对于“小三”的刻画,这些坐享其成的社会风气,不应该在电视剧里一而再再而三的播出,虽然这样的电视剧大众喜欢看,但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有可能会使更多“小三”找出更多道德上说服自己的理由。

电视对于大众文化形成的影响,问题不在于是否引起社会恐慌,而在于让人们看到的是世界以及生活与其中的人民的哪一种景象?让他们效仿的是什么样的榜样?鼓励他们期待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我们没理由担心电视让人们看到一个暴力的世界,因为我们知道世界本身就充满着暴力。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他们是否会看到或经常看到暴力受到奖赏,犯罪者逍遥法外。[1]

2、拟态环境下的真实缺失

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拟态环境包括外层的媒介环境与内层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2]家庭伦理剧对于现实生活中个案的提取,在电视荧屏上放大、夸张、以艺术的姿态形成虚拟的现实生活。这样的拟态环境,可以使看电视的人身处其中,同时拿电视中的生活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比较,甚至有些人会沉沦于电视剧情中,认为电视中的刻画是真实存在的,把编剧描绘的电视世界当成自己的现实生活。

电视剧中营造的虚拟场景,夺取了许多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的生命。电视剧营造的环境,让人完全背离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有一切生活的好与坏都是由自己决定的,跟有没有嫁给一个“高富帅”毫无关系。电视剧中的“高富帅”总是那么优秀,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让许多少女痴迷不已。然而现实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即使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之后如何幸福还是要靠个人。

“拟态环境”是把双刃剑,与现实契合部分可以帮助受众认知环境,而与现实偏离部分则可能误导大众。电视剧中描绘的拟态环境,可以让受众陷入痴迷,也可让大众产生普遍恐慌,减少的方法一是在于传者本身,二是在于受传者自己。

二、大众文化与社会恐慌的关系

1、权力的规训

福柯的观点认为,大众文化应该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训工具之一。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在社会大众实际生活中的渗透性以及它与人的身体和生命活动的紧密关系。由于大众文化的无所不在性,使现代人身体的各部位及其实际活动,无不笼罩在大众文化的游戏网络之中。[3]

家庭伦理剧的大量投放,其中蕴含的是权利需要我们认同的社会秩序,比如我们的生活需要有车有房,婆媳生活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婆婆、媳妇、小姑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纠结,甚至都成为中国独有的大众文化,这些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再由电视剧表现出来,在看电视剧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带入到情景当中,让我们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产生恐慌。

再如电视剧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现出,对于高富帅的追捧,以及没有房是万万不能的这样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何尝又不是现如今中国人人感受到的贫富差异。电视剧让我们感觉没有房的儿子难娶媳妇,没有钱的情侣生活困难。这些电视剧中的情况很容易就会影响到人们的判断。

2、心理控制

洛塔尔文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工业的控制就是反向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借助催眠、自由联想等疗法使精神病患者被压抑在心理底层的无意识内容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解除心理障碍的目的。文化工业的心理控制则反其道而行之,它鼓励人们把外在的社会规则内化为超我人格,然后借助这个超我的力量把那些为社会秩序所不允许的欲求和愿望压抑到无意识的深层,并对它们时时进行管束。这样,大众文化就成为社会统治的帮凶。[4]

电视剧作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在大众文化鼓励把外在的社会规则变化为超我人格时,仅仅是靠灌输和说教很难达到说服的效果,因此它需要采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我们欣然接受。家庭伦理剧的主人公,和生活中的我们很像,让我们存在心理上的角色接近性。他让我们做梦,让我们感觉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是个普通人,有一天我们也会灰姑娘变成公主,只要遇到一个帅气多金的男主人公。这种隐含在电视剧中的拜金心理,逐渐影响我们的超我人格,把社会中的有钱人有权地位越抬越高,才会形成现如今有钱人有权人自持甚高的局面。

阿多尔诺认为,正是这种平易近人的可自居性使大众文化对大众来说变得魅力无比,文化工业也是利用大众的自居心理来控制和左右大众。

三、总结与展望

根据上述分析,电视剧将升华为一种社会现象,被一再的夸张、夸大,最终深深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所代表的意思就是这种文化是广泛的且可以传播的。大众文化与社会恐慌是相生的,正确的大众文化可以洗涤心灵,端正价值观。当然不良的大众文化,将会把文化工业的触角深入到我们的思想当中,成为超我人格,渗透到我们的情绪和生活中。

文化工业控制下的个体不仅在文化消费中是无力的,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无法形成自己的权戚,就只好依附于外在的权威,并在对权威的自居中获得。他惧怕权威对他的抛弃,甘愿受权威的支配、控制甚至虐待。

【参考文献】

[1]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2.

[2]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