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7:15
序论:在您撰写传热操作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化工;仿真;实训
Exploration in Teaching Simulation and Practical Train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Xin Gui-qiang
(Guangxi Liuzhou Chemical Industry Technical Schools Liuzhou Guangxi 545000)
【Abstract】“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 is a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by a variety of chemical unit operation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operation teaching of chemical unit operation which is done by using DCS simulation system, laboratories, glass chemical simulation training room , thus improves th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anwhil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which is more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Chemical;Simulation;Practical Training
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化工生产基础》是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以各类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线,重点介绍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设计、调节与操作。在当今职业教育强调操作动手能力培养的形势下,对于《化工生产基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要进行化工实验、实训基本技能的训练,以满足我们培养从事化工生产合格技术工人的需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近年来,我校对《化工生产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丰富了化工生产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就此方面的探索做一个总结:
1. 化工生产基础实训室的建立与构成 化工实训室是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单元操作系统包括流体输送、传热、传质三大化工传递过程。结合化工仿真的情况,化工生产基础实训室由三个项目构成:
(1)DCS仿真室。所谓仿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虚拟环境,在此环境下,用户可以与之交互作用。DCS仿真融合了图像处理等各种技术,利用操作软件,以实际生产流程为基础,提高建立生产装置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动态特征模型以及各种设备的特征模型,从而建立起与各种化工生产操作相关的虚拟环境。其流程原理、控制手段、操作场景、操作界面与化工生产实际情况基本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互动良好的仿真实验平台上进行模拟操作,以便掌握复杂控制系统的运行和调整技术,提高对化工过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判断、调整能力。
(2)化工生产基础实验室。该室包括离心泵、传热、雷诺准数、伯努利方程式、吸收等五个化工生产单元的典型项目。
(3)全玻璃化工仿真实训室。该套设备是由天津职业大学模仿化工生产实际研制开发的,共有精馏等七个化工操作单元。该设备的特点是模仿化工实际操作装置,以玻璃制成,其透明,便于学生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 化工仿真技术在化工生产基础教学的应用 我校对化工生产基础课程理论和实操的课时、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及运行,从整体教学效果看较为明显,在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2.1 教学方式。
2.1.1 集中式教学。由于我校的实验设备有限,受场地、课时、师资的影响,我们采用了集中时间进行实训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将DCS仿真为一块内容,玻璃仿真和化工原理为另一块内容,分别由2位老师专门负责实训。DCS仿真开展精馏塔、离心泵、换热器、吸收-解吸、液位控制系统、固定床、间歇反应釜等项目的培训共56学时,实训学生停课三周,专门进行三个项目的操作实训,安排如下:
(1)课时安排见下表:
(2)学生安排: 将每班的学生分为3组,其中2个组进行DCS仿真实训, 1个组的学生进行玻璃仿真与化工生产基础实验的实训,这三个组的学生进行轮换。每个组共完成玻璃仿真实训28学时,DCS 仿真56学时。
2.1.2 整合式:其特点是将化工生产基础理论、DCS仿真、全玻璃仿真、化工生产基础实验四个内容进行整合,实施时将化工生产基础基础按基本单元拆分为流体输送、传热、蒸发、蒸馏、吸收解吸等模块,采用先理论、再DCS仿真、后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
2.2 化工仿真技术在化工生产基础教学的展开。
(1)DCS仿真教学。在学习了化工生产基础课程中的某个基本单元的理论学习后,进行DCS仿真实训。首先要制定训练计划一览表,让学生明白实训的目的、要求及掌握的程度,每一次上课要掌握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行操作训练。DCS仿真除了开、停车与正常运行外,还允许教师(或学生)自行设置故障,模拟故障现象,达到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和解决事故的能力的目的。DCS仿真软件对学生的操作会作出一个评价,学生根据成绩可以判断自己的操作水平;在现实生产中,由于操作失误会出现安全事故,但DCS仿真教学不会引发任何安全问题,学生可以直接从计算机屏幕观察到错误操作所带来的后果,通过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和纠正错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对各个单元进行模拟操作,较好的掌握了设备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以及基本的开、停车步骤和故障判断、处理的方法。
(2)全玻璃仿真教学。学生在学习DCS仿真后对化工单元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DCS虚拟环境与真实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进入真实的设备,进行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有现场意识,即有在工厂现场操作的意识。首先让学生认识装置流程、设备的结构、性能、作用护和保养。利用听、看、摸等方法,检查机、泵的运转情况和阀门的开关情况。其次注意正常的操作控制。正常操作控制包括流量、塔设备的液位控制,温度的控制调节等。再就是不正常操作现象的分析判断处理。例如离心泵的气缚现象、气蚀现象,吸不上液体,排液量突然减少,突然断电等不正常现象,让学生分析处理。在实训中,让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学习小组,在操作练习中,互相配合互相学习,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一、正确定位有效教学的理念
教师首先明确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什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从时间上来说,有效教学除促进学生当下发展,还要对学生长远发展产生影响,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学生毕业后,就能走上生产第一线,是个生产能手,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积极上进、不断钻研的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求上进是继续发展的动力,苦钻研是不断发展的保障。学生最终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发展成为技师、工程师,甚至最后成为该专业的学者、专家。
二、如何实现化工专业课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里,这三方面整合的角度和切入点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这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知识与技能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知识点和技能要抓核心,有的知识点思维价值和情感价值比较丰富,这就需要挖深挖透。
1.有效讲授
目前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将教师的讲授忽略了。其实,必要的讲授是不能少的。化工专业课的教学更是如此。化工原理课程中,许多概念、原理是人们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生产实际中探索研究得到的,比较深奥,仅仅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外,概念、原理本身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授总能吸引学生。教师教学中借助诙谐幽默的比喻、夸张的表情动作,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能将这些枯燥难懂的知识,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理解了,记住了。例如,传热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器传递的热量,热负荷是指换热器中单位时间内冷热流体间所交换的热量。从字面上看两个概念比较接近,而且它们在数值上又相等,故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很容易混淆。实质上这两个概念涵义上是有区别的。采取比喻,某个运动员可以举重150公斤,这是他的能力,相当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传热速率大小反映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他参加运动会要举起140公斤才能得冠,这相当于热负荷,热负荷是根据生产实际所提出来的。最后这位运动员举起140公斤得冠,等同于换热器传热速率与热负荷相等,可以完成生产。
2.有效提问、讨论和思考
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是有限的,学生是被动接受,学生要学到更多知识,需要老师有效地提问,以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投入自主的学习状态。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讨论。一个有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让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是无效的。因此要保证提问有效,教师首先要保证问题的科学性、逻辑性;第二,提问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给予足够时间,学生答错,也要认真剖析错因,不能打击其积极性。
3.有效实训
实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同的实训内容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有效实训,一定要突出实训的功能,而不是“走过场”,并且实训要和实际生产“零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对实训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编排。如,化工原理课程中实训内容之一“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按书本要求,学生通过实训来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在这个过程中熟悉离心泵的操作以及巩固离心泵特性这个知识点。如果按书本上来进行实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这与生产还有距离。我们对此实训内容进行了一些改变,在设备上做了一些“手脚”,在学生实训时会产生一些与实际生产中一样的常见故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有了思考,一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排障方法,最后统一意见,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排障。实训结束后要求他们进行总结,哪种方法最适合实际生产中排障,这样使得这个实训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兴趣很浓,特别在消除故障后,很有成就感,因此他们对本专业的各个学科都有很强的求知欲。
总之,化工专业课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学不再是只为了考试,而在于学生乐于学,在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在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化工行业已从传统的原料工业转变为一个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生物技术、催化技术为主体知识密集型工业[1].因此,对从事该行业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企业来说有实践经验,有动手能力人才是需要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随之转变,化学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亟待发生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人才需要.
一、化学工艺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
在目前形势下全国各级化工企业蓬勃发展,国企、合资和私营化工企业发展迅速,冶金、炼油、能源、轻工、医药等行业对人才需求很大.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本溪地区逐渐形成一个新兴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为本溪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提供发展机遇.熟练技术工人紧缺问题日益凸显,结合当前实际为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有较高动手能力、高职业素养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构建新课程体系.
二、培养目标[2]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化学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应该具有马列主义、思想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知识,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化道德素养以及良好职业素养,富有务实、创新、合作、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应变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学好一门外国语,具有初步经营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很多教学内容听不懂也不爱学,致使学生课堂上只好睡觉、玩手机、讲话,教师也感觉课堂秩序难以掌控.同时企业反馈也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联系不够紧密.以上原因需要职业教育需要进行一定改革,以便更好为社会输送更优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学校自身更好发展.
一)课程模块化[3]
课程模块是在分析本专业学生任职岗位能力基础上,将课程按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划分,通过课程模块化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这样每个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根据我校自身实际,确定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和考核达标所需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化分为基础类模块和专业类模块.
二)教学法项目化
传统教学法制约着老师和学生发展,而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既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在项目化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名引导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变成课堂中心.以我校化学工艺系开设《换热器》课程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如何能突出教学内容实用性,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目的.
(一)课程的整体设计
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选择合理的项目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以保证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练习有机结合.课程整体设计突出以下原则:职业活动导向、能力目标、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
(二)课程的实施
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典型的化工过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岗位操作技能为目标,设计了传热原理、传热设备、传热过程仿真实训和传热过程现场实训四个学习项目.在每个学习项目下,又包括若干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都要经历完整的活动模式,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素质.在每个任务中设有“知识重点”、“技能要点”、“任务提出”,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应达到的课程实训标准,将化工总控工考核内容融合于课程项目教学之中,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形成集“教、学、做、训、考”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以本课项目四传热现场实训的一个活动为例,课程实施流程组织课堂并复习检查上一活动的掌握情况;明确该活动的目标和应知应会;提出要求,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将学生分组,按照学习能力的不同合理的搭配,每组民主产生一位负责人,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分组讨论,教师则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在思路上引导学生,小组负责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再根据各组存在的问题具体详实的讲解,并强调注意要点;小组负责人向同组成员讲解并安排每名成员的具体分工;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总结.
四、师资队伍建设[4]
由于我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加着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按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要想培养出具有高质量职业素质的人才,必须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技术高超、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如何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用了以下几方面措施:招聘本科生、研究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近几年来,积极面向社会和企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性人才,改善师资来源结构,以其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来提高教学质量;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全国各职业院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在全国各职业院校的培训学习中,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重点培养有发展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以老带新到重点院校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以及专业教师的“双师型”资格培养;发展国际间的师资交流,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培训,学习国外成功的职教经验,提高教师的素质.
五、结语
因此,为了培养适合新时代的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顺应时代潮流,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符合我国化工类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又结合地方特色和社会需求,主动探索,勇于实践,认真总结,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项目化教学法,在激烈的人才培养竞争中把握先机,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化工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凝,刘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26(11):122-124.
【关键词】 化工仿真;教学;原理;操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笔者自任教以来,多次担任学校的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就我校两年制高技的学生为例,两年的学制中,四周的化工单元仿真,5周化工大工段仿真,两周的技能鉴定仿真培训,可以说占整个教学的25%左右,所以如何抓好仿真实训教学,直接影响的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让校门准确的与厂门对接,不能不说化工单元实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校采用的化工软件出自东方仿真软件公司,在该公司出品的单元仿真模块中,又分了5大模块,分别为反应器,动力设备,传热设备,塔设备和复杂控制。在5大模块中我校重点选取了反应器模块中的固定床反应器单元,动力设备模块中的离心泵单元和CO2压缩机单元,传热设备模块中的管式加热炉单元,塔设备模块中的精馏单元和吸收解吸单元共6个单元进行教学。下面我就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提出几点我的建议,也可以说是总结,仅供大家参考。在我看来仿真实训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方面,在实训之前一定要准备充足,包括实训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全角与半角的识别,精馏塔压的超压处理,吸收解析的前后阀的打开顺序,泵的入口管线堵塞等等,不能为了某个单元实训而准备,因为化工本就有“大化工”之说,换而言之任何一个单元不能独立存在。学生学不好不能都怪教师教的不好,但是肯定有教师方面的原因。我想有的老师实训之前临阵磨枪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要上好一堂实训课,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堂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直向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却往往犯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错误。在对待知识的问题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预习,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实训内容的不淘汰性,才能保证学生的积极性。
2.抓住在岗每一分中
学生进入机房,就如同进入车间,进入工作岗位,分秒间都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全,要把这种意识自始至终的贯彻到整个实训过程。
仿真实训教学的重点不单纯在开停车的操作上,可以说开停车的操作仅仅是一个载体,我们要由浅入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要教给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的包括该单元的原理,设备,流程,以及各参数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这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理论实践双到位,切实的做一个双师型的教育工作者。
我想很多教学工作者始终秉承中国的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并且完好的把该理念运用于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过程,忽视了化工单元本身的基础知识,而一味追求操作上的高分,甚至本末倒置不惜采用违规操作,钻化工单元程序的空子,但事实上却反制了我们该项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开设化工单元仿真实训的目的是为弥补化工专业学生实习的不足,通过化工仿真软件的模拟现场图,DCS控制图,辅助控制等增加学生感官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实训后的反思
单元仿真是一门理论模拟实际的特殊课程,遗忘周期可能较纯理论要长一些,但是不回顾,复习,学生还是会最终忘掉所学的知识。课后作业也不可或缺,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单元流程图的绘制,单元工作原理,单元操作事故的判断和处理等等。
(1)能力拓展
每一个操作单元都有正常开车,正常停车,事故,正常运行等项目,我们就是让学生能够及时判断事故,并作出准确的处理。在这个环节,教者要沉住气,让学生自己观察,一次次的摸索,总结,最终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回顾自己错误的原因。可以3-5人一组,大家讨论,尝试,通过操作验证,并自己实现理论上的论证。
(2)适时回顾
如何检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考试当然是一个好方法。
虽然这不能说明一切,都是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采用循环式考试,保证学生能真正掌握该单元操作。
下面我就吸收解吸单元实训教学为例,简单说一下仿真实训过程的注意事项。
笔者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把教与学分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将吸收解析的基本概念进行回顾,穿插实例,并将单元实训的知识点穿插其中,然后以简单的流程(见1-1)为例,首先认识流程中的主要设备,并且总结各设备的主要作用,并回顾设备的种类,比如最常用的塔设备为板式塔和填料塔,吸收操作常用填料塔,以此扩展到不同种类的填料。
最后介绍总结该流程。引入基本概念像洗油,富气,贫气,富液,贫液等,通过对流程的观察,得到有利于吸收的条件是低温,有利于解吸的条件是高温。根据对此流程的介绍,由易到难,再开始我们本仿真单元的引入。
本单元正常开车操作一共81步,其中操作评分64步,质量评分17步,操作界面有4个,还有两个参数界面,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单元,大部分的学生刚接触的时候首先被如此繁多的步骤给吓倒,不知从何下手,这个时候教者一定要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如何操作,如何学习,如何吸收新知识,方法最重要。
已经明确吸收解析的流程,并总结低温高压有利于吸收,高温低压有利于解吸。那么操作顺序应该是先做好洗油的初期准备及冷循环,然后调控操作条件,各工艺参数稳定后,进原料气,采出产品。然后再进行操作,和总结的步骤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并找出原因,最终完成正确的操作,由此一来,操作讲完了,该单元相关的仪表类,化工原理类,生产技术类,化工制图类的相关知识也贯穿其中。同时要留下作业让学生画出本单元的操作流程图,并思考该单元的事故,并写出书面总结。以便于第二天讲事故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仿真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异常重要,因为我们的学习载体是电脑,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诱惑也就更加大。笔者认为,责任到人,是最切实有效的方法,一人一机,一人一凳,全部落实到个人,加上电子教室,还原卡的双层监控,就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在电脑上胡乱设置,或者安装游戏程序,保证了课堂的正常秩序。另外,规章制度要完善,奖惩情况要坐实。光有制度,不执行的话就是空制度。学生从进入仿真室,穿着,言行举止全部要按照一名真正的化工工人来要求自己,教师要三令五申的强调,进机房,如同进工厂,出现任何问题都是生命与财产的直接损失。笔者将自我管理引入到仿真实训,教师统管全局,班长是执行者,下设各班组长,分班,在管理,学习方面采用激励对比式,使班级内呈现你追我赶的喜人景象。
《化工原理》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化工生产过程中具有共性规律的操作过程问题。
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并归纳在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遵循共同的物理学定律,根据所用设备相似、原理相近、基本过程相同的特点提出了化工单元操作的概念,研究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和典型设备。在传统教育中,该课程有如下特点:
①涉及的知识面广泛;②工程实践性强;③各单元操作过程相互独立;④设备类型多种多样,且结构复杂;⑤各种操作现象抽象,难于理解;⑥大量利用公式、半经验公式或关联式进行计算,学生记忆困难。高职院校的《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打破学科教育的模式。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降低理论要求,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体系,打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界限,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1 课程内容改革
化工原理课程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以流体流动与输送、流体与粒子间的相对运动、传热、蒸发、精馏、气体吸收、干燥等过程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但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并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能力强”毕业生为目标,必须对该课程的传统内容实行必要的整合。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应精炼理论知识而强化操作技能。
1.1 精炼理论知识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化工原理涉及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流体力学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对该课程理论方面的改革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重点讲解方程式的应用。例如伯努利方程式简化公式的推导,重点讲解公式在流体流动问题上的应用;精馏塔理论塔板的计算,可将之前推导操作线方程和气液相平衡关系式进而逐板计算理论板数的模式改为利用现有方程式计算精馏塔板数的模式,省去公式推导过程;传热过程可将重点放在根据传热量求冷热源的需求量、换热面积大小等实际问题上来。再者,强化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讨论离心泵常见的“汽蚀”现象危害、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离心泵灌泵的原因;精馏及吸收过程如何提高塔效率;进料量、回流比、温度、压力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等实际问题。而这些是学生在工作后常面临的实际问题,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强化操作技能
针对目前已成型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可进行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精馏、吸收、干燥、萃取、过滤八个单元操作实训。根据课程特点可开发多个实训项目,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设备操作及参数控制技能,增加学生对实际生产设备的操控能力,进而使学生在第一时间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现代化工机械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工作控制环节应用智能控制。机械化、智能化的设备控制运转系统,对操作者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化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更需要经过相应的实际训练,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要适当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1.3 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
化工原理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对学生的专业精神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认真总结化工实验原理,对实验数据要做到精益求精,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化工原理是化学行业遵循的基本理论,在化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化学材料、化学实验技术,化学应用技术的运用不断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化学实验工作的严密性,任何小的疏忽可能会造成重大失误,这就对化学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负责精神。在化学工业加工、化学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产品生产的质量,要知道在化学工业的车间加工生产过程中,任何化学成分的细微变化都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可以说,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化学领域从业人员的工作至关重要。
1.4 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结合化学领域前沿技术,加快新教材编制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领域比较基础的课程,涉及到很多化学工业当前的实用技术,因此,在教材的编写和改革上,学校教材编写负责人员要及时掌握化学领域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原理,紧密联系实际应用技术,让学生在教材上学到适应化学技术发展的新知识。当前不少学校的教材建设比较滞后,很多知识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一定要从教材的建设做好更新工作,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材。
2 教学方法改革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传统教科书+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利用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实施学训一体“体验式”教学,将教室“搬到”实训室,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具体做法是教师开出任务工单,实施 “六步骤”教学:
第一步,资讯。教师讲解本课程重点理论知识,结合多媒体教学,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掌握。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决问题,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得到学生反馈并对错误进行纠正。第二步,决策。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实践任务,例如分离乙醇-水的精馏过程,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实践内容。第三步,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及设备性能制定操作步骤,讨论其可行性。第四步,实施。按照步骤进行实训,对设备进行正确的调节、控制。第五步,检查。学生针对自己的实训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反思在理论知识及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六步,评价。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过程的掌握进行评价。并对本任务的重点给予指导性意见。
“六步骤”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方法将学生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过程的引导。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变成个体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设备的掌控能力,使学生日后能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择和调节,进而实现过程和设备的最优化操作,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学训一体“体验式”教学使每一名学生成为能熟练操作的合格技术工人,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
环境工程原理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应用课程,单元操作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各个环节之间连接比较紧密,常见的板框压滤实验、传热实验、旋风分离器工作原理、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等实训项目分别针对各单元操作来设定,合理设计各项目的实训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对环境工程原理实训项目进行设计、实训目的进行选择、实训任务进行分级、实训任务的操作和实训任务的考核时,应该进行系统的规划以保证实训教学的有序、规范。
1.1实训项目任务的设计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实训项目要围绕主干课程来设定,充分考虑学校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深入调研实际的就业岗位需求状况来设计,表1列出了几项常见任务项目(如表1)。
1.2项目任务的实施在整个工程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学习气氛的营造,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训。学生作为环境工程原理实训的主体,其应该主动进行学习,并将环境工程原理情境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分配如下:前期准备阶段中,教师具体任务是准备项目指导书、实训工具、实训场地,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主要进行相关实训资料查阅、生活实习用具,并由组长进行分工。项目实施阶段中,教师要指导实训线路和项目任务的实施,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总结阶段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总结,并进行简短评价。学生分组进行项目任务书的编制和整理,撰写总结报告,并制作PPT等多媒体课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1.3项目任务的考核指导教师依据项目任务的过程设计评分表,进行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总评等,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重点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具体内容见表2学生自评表、表3组员互评表。教师总评分数占据50%,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成员整体表现、组员对于本任务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组员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中可采取分组ppt演示比赛、教师和其他组员提问的办法来评定最终成绩,在教师提问环节,除理论知识考核外,也可通过学生实操能力来考核。在实训项目考核过程中,学生允许进行补考,并记录学生的最高成绩,以此提高学生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积极性,最终真正实现项目任务的“过程化”考核,(如表2、表3)。
2结论及展望
2.1结论首先,项目化教学法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双师”素质。指导教师必须走进企业,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熟悉常见工艺流程的要求、步骤和目的,才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场景,把握实训项目设计。其次,项目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实训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自我识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后,项目化教学法不同于基础训练,必须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基本能力训练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工作中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和岗位要求,切实成为高级技能型人才。
问题的提出
(一)《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与调试》课程特点
《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与调试》课程是中职教育“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重点培养电冰箱、房间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装置的安装调试、技术支持、维修保养专业技能。作为与社会考证接轨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强调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冷设备维修工”初级工的水平。因此操作、动手是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技能培养是该课程的核心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在全球制冷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小型制冷装置领域更是独占鳌头,已成为全球家用小型制冷设备制造中心。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小型制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新产品层出不穷,热泵热水器、红酒柜等特种制冷设备得到迅猛发展,电冰箱、空调器更是已经普及,小型制冷市场日渐壮大,社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空间增大。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这些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不上、不能与真实的工作过程相合、不能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导致中职毕业生技能水平不能达到行业岗位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共同提高,达到企业上岗要求;使学生顺利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冷设备维修工”初级工考试,取得相关证书;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将来的职业岗位,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
改革的做法
笔者根据多年来制冷专业的教学经验,从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教学项目开发三方面入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础理论课程教学
技能提高依托于理论知识,牢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制冷专业理论课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等多门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难度大及抽象化是中职制冷专业师生深感头痛的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准则。对于《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与调试》课程确定以下教学知识点为必备教学内容,在本门课程学习前要求学生进行过学习,并基本掌握。
(1)热力学知识
①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内能、焓、熵的概念;
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③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定温、定压、定容、绝热;
④热力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的概念;
⑤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⑥蒸汽的性质:过冷液体、饱和状态、过热蒸汽、显热、潜热的概念。
(2)传热学知识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3)制冷原理知识
①常用制冷剂性质:R22、R600a、R12、R404a、R502等;
②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与实际循环;
③回热循环;
④工况变化对制冷循环特性的影响。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小冷课程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单一的拥有几十台小冷装置的实训室不能满足实训课堂教学的需要。小冷课程的技能培养重点为铜管的加工与制作、铜管的连接、小型设备调试与维修,通过建设以下三个实训室,能够满足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需求。
(一)焊接实训室
此实训室用于训练学生的钎焊技能。钎焊是小型制冷系统管路连接的主要方式,该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单独设置实训室以确保课堂安全。实训设备应采用小型焊炬以降低危险,同时可以节省投资。实训室需安置自来水管,实训设备至少要有小型焊炬、台钳、胀管扩口器、偏心型扩口器。
(二)铜管加工实训室
此实训室用于训练学生的管路加工与制作技能,同时可以用于讲授理论知识。每个学生设置一个工位,且工位的数量能满足上课学生数目。工位上能够有抽屉用于存放工具,每个工位应配备的工具至少为:胀管扩口器1套、偏心型扩口器1套、弯管器1把、钢板尺1个、盒尺1个。
(三)小型制冷设备维修实训室
该实训室用于训练学生小型制冷系统的维修调试技能。实训设备为电冰箱及家用空调器,实训工具要有真空泵、三通修理阀、钳形电流表、万用表等制冷维修基本工具,并且要有足够的铜管及制冷剂等耗材。
教学项目开发
《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与调试》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电冰箱、冷藏柜、家用空调器、汽车空调等小型制冷设备,但是以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教学为主。笔者以电冰箱教学内容为例,采取以制作电冰箱模型为成品的教学方案,开发实训教学项目。
(一)实训成品介绍
制作一个具有储存、控温、制冷功能的电冰箱实训教学模型。该模型制作要求由老师给出,教学过程中电冰箱箱体制作、制冷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零部件安装、电冰箱系统调试与试运行整个制作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二)实训项目开发
方案以制作教学模型为途径,开发五个教学项目。项目的开发以实训为主,项目内容与电冰箱理论知识点相衔接,注重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强调“技能为主,学练结合”。
(三)项目任务开发
对于每个实训项目开发合适的教学任务,项目任务涉及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课程内容,通过各个项目任务的学习,完成课程内容的传授。以“电冰箱制冷系统的连接”实训项目为例,下表中列出了该部分的学习任务及任务要求。
总结
通过两年来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校“制冷设备维修工”初级工考证的合格率达到100%,学生的考核评价优秀率达到80%,先后有3名学生在天津市技能大赛制冷项目中获二、三等奖,2011级制冷专业全体学生考取了海尔集团的制冷维修工上岗证,毕业生越来越受社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