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34
序论:在您撰写原型范畴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范畴 本质 原型 相似
经典范畴理论以西方古典哲学,即客观主义哲学为依托的,遵循二元互斥,every A is A,各从其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即一个事物若存在于一个范畴,它就不能同时存在于其他范畴,那一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是不是可以驳斥这个观点呢?作为社会中的个人都会有多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出去代课身份就变成了老师。如果我们用这些例子来批判二元互斥就太肤浅化了。在子女面前,当身份属于父亲这一范畴时,就否定了不是父亲的可能性。在父母面前,只能归属于儿子的范畴。所以,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构成范畴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为什么范畴内部成员是平等的呢?因为它们享有共同特征被划分到同一范畴内部,不存在典型或非典型成员。大象和老鼠都属于动物范畴内,大象是动物,老鼠也是动物,在这个范畴内,他们地位平等,你不能说因为大象的个头大,体积大,而老鼠个头小,体积小,大象就比老鼠更是动物吧,动物要具有的属性,无论是大象还是老鼠,都具备了。说他们地位不平等,这样太不科学了。同样,一匹高大健壮的马并不比一匹矮小瘦弱的马更是马,正常的人也不比残疾人更是人。
经典范畴理论还涉及到一个另范畴化的问题。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为基本点。二元互斥才是我们把握世界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对于人来说,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畴内,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畴内,它应该自成一家,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另范畴化,它是范畴的重组。另范畴化与范畴化并不矛盾,另范畴化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
自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对范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以体验哲学为依托,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范畴不是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而且,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构成同一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边缘”之分。那么,范畴中的这个原型是怎样确立的呢?根据家族相似性足以进行范畴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划到一个范畴内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原型的确立只是以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以经验、感觉、认知等因素作为重要标准。这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纳入了主观性因素,和排除主观性因素的经典范畴理论截然相反。亚里斯多德说:“范畴是抽象的容器”。 范畴是抽象的,范畴与原型处于不同的层次,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畴指涉思维规律;原型适于识解方式。比如,说到鸟这个范畴,美国人想到的是知更鸟,中国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鸟还是麻雀是鸟的原型呢?难道说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原型还不一样?再者,提起宠物这一范畴,每个人家里养的不可能都一样,我们从主观性出发给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样。可见,原型范畴理论中确立中心成员这一概念是游离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个人经验的影响,根本不科学,不能拿来当为分类的标准。只要属于同一范畴,成员地位就是相等的,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区别。像上文所说,不能说大象比老鼠更是动物,那狮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谁又更是动物?不仅如此,原型范畴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认二元互斥,但是原型与非原型,边缘与非边缘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论并不统一。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催生了原型理论。范畴不是因为共同特性而是因为成员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结合在一起的,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范畴的成员。可见,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于所有的范畴化过程。这本身就是在否认范畴的边界,人们对范畴边界的判断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现实性和直观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现实性并不是心理真实性,直观感知也并不等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抛弃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那就不成其为科学。所以,人们对范畴边界认识的不统一并不等于范畴边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认知能力不够时并不能说世界是不可认知的。根据“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纳入同一范畴,那么这个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种程度才把它划入同一范畴的边缘成员而不是范畴外?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比如说明星的“撞脸”,娱乐圈中有很多刚出道的小明星因为和大明星外貌形气质相似被拿来比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个人觉得房祖名和张默简直太像了,难道就因为相似说房祖名和张默是一家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即本质。本质是一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属性,以相似来瓦解本质太荒谬了。
以上的论述表明了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论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的曲解和亵渎。只有坚持经典范畴理论,通过对认知事物本质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从其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1959a.《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 隐喻 原型范畴 认知
一、引言
转喻,作为语言修辞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某一事物基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的相关、相邻性而从另一事物中获得意义的行为,其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事物在推理过程中从本来事物转换到另一种事物。在语言学研究中,相对于隐喻研究,转喻研究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转喻更具本源性,在很多情况下,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探讨转喻的生成机制及其分类,有利于加深语言认知语义研究。
二、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首先要建立在一系列所谓的充要条件的基础之上;一个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特征是一分为二的;范畴里所有的成员都具备相同的范畴特征。这种抽象的二分法方式很难解释词语的多义性。
认知语言学家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原型”在范畴化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原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和她的同事们提出的,其后经过一些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补充,其理论日趋成熟。其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中有一些中心的或典型的成员,也有是不那么典型的、边缘性的成员,“原型”指的就是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一个范畴的边界是可变的、模糊的、不明确的。其特点表现为:1)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2)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不同成员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大小是不同的;3)具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的成员是典型成员,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并非所有成员都具有同样的代表性[6]。
原型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型和范畴。人类一般从两个基本层面去认识世界,第一个是基本范畴,人从中间层面开始,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第二个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边缘成员甚至是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9]。基本范畴和原型紧密结合,基本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原型在基本范畴层次得到最好的体现。
三、转喻的本质及认知原则
转喻的定义最早出现在《修辞和解释》一书中:“转喻是一种修辞格,它从邻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但大部分的转喻研究都集中关于Jakoboson的横向轴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转喻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1987)指出转喻是“理想认识模型”(ICM)的一种形式,构建了转喻认知模型[2]。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认识域。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即人们通过一个实体建立起与另一个实体的联系。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参照点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与语篇中其他不那么凸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8]。
Lakoff和Langacker分别强调了转喻的两个不同侧面,但是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即用凸显、重要、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凸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
综合分析各种关于转喻本质的论述和观点,可知转喻的认知原则为邻近性原则、相对凸显原则、可及性原则。邻近性是大多数转喻定义中最核心的概念。在认知上,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视为一个单位,因此,在同一认知域的两个事物常属于同一或相似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转喻的凸显性是指人的认知常常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中最突出的、最容易理解的属性,即相对凸显的属性;可及性是指说话者会在所说的话语中使用表示不同属性的可及性的指为词语,而听众解读该指为关系的重要过程就是要构建起间接语境。
四、原型结构范畴角度的转喻分析
Peirsman和Geeraerts认为转喻是一个具有原型结构的范畴(a prototypically structured category),概念邻近关系是对其进行分类的重要变量。在这个范畴中,部分-整体邻近性是范畴的核心或原型。转喻依据接触力度(strength of contact)、有界性(boundendness)和认知域(domain)三个层面向外拓展,形成转喻范畴。接触力度由部分—整体的包容关系到物理接触再到没有接触的靠近,有界性由部分-整体拓展到无界的整体和部分,认知域从空间到时间再到时间认知域拓展。Peirsman和Geeraerts详细梳理了各种转喻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原型结构范畴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分析研究。
1.空间和物质域中的转喻
Peirsman和Geeraerts假设原型的空间邻近性关系由部分和整体性构成。接触力度和有界性建构了空间和物质转喻的分类。接触力度使我们在包容、接触和邻近的方向上拓展原型的核心,有界性可以使我们把有界的客体概念化为无界客体的一部分[5]。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将接触力度与有界性结合起来,得出空间与物质转喻以原型为基础的分类:部分—整体、包容、接触、邻近。
邻近性是转喻定义的核心,概念邻近性中的空间和物质邻近性是原型的核心。许多转喻模式都以空间和物质邻近性为基础。
(1)Tony Blair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2)George Bush is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3)There is cat all over the road.
(4)glass代表“眼镜”,iron代表“熨斗”。
例(1)中,英格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句中被用以指整个联合王国,属于部分—整体的转喻类型。而在例(2)中,美洲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在此它用来指称美国,是属于整体-部分转喻类型。例(3)是客体代替物质,例(4)是物质代客体。
2.时间域中的转喻
时间的概念化和空间的概念化是密不可分的。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时间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概念化的。Perisman和Geeraerts指出,空间认知域中发现的邻近性在时间认知域中则以隐喻的形式体现出来,邻近性的空间类型与时间类型是相互对应的。
(5)9-11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例(5)中,时间9-11表示发生在当时的时间,具体指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
3.行为、事件和过程域中的转喻
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与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参与成分结合起来:一方面邻近性包括了行为/事件/过程的时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的空间参与者。
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action/event/process & participant)转喻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沿着“接触力度”向包容方向的拓展。这一转喻中,容器不是时空实体,而是行为/事件/过程,参与者是内容。这一转喻模式最典型的参与者是施事,积极的参与者可以转喻地指称其实施的行为;反之亦然。例如在行为/事件/过程代施事中,“教授”原只是指教授的行为、事件、过程,后来转为指称这一行为/事件/过程的施事,即具有“教授”这一指称的人。由于行为可以有一组参与者,因此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转喻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施动者代行为,如“编辑”、“看守”、“调度”、“警卫”等;受事者代行为,如“摆设”、“穿戴”和“负担”等;与事代行为,如“同学”、“同谋”和“相好”等;工具代行为,如“补贴”、“救济”、“开头”“绑腿”等[8]。
五、结语
转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转喻化过程是人类语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语言中所体现的转喻模式有着内在和自然的联系,是一个内部连贯的范畴。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参考文献:
[1]Alac,M.& Coulson,S.The man,the key,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Cognitive Online,2004.
[2]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1991.
[3]Lakoff,G.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Cognitive Linguisitcs,1990.
[4]Panther,K.-U.&Thornburg L.,L.&Barcelona,A.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
[5]Peirsman&Geeraerts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
[6]Taylor John.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s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Ungerer,F&Schmid,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8]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广告翻译;原型理论;家族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72-02
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经典范畴理论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论”,接着心理学家罗施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至此范畴理论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与发展。原型范畴理论常被简称为原型理论,其哲学基础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最先的经典范畴理论仅仅是基于先验猜想而得出的,有很大的不足。原型理论对其做出了修改和完善。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人们理解意义实际上就是对源出语的认知理解。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视角来分析广告翻译,并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为广告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力求实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等值效应(金胜昔 2006)。
一、原型理论与范畴化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将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归纳在一起,并且采用同一种语言符号去加以记忆,这个认知的过程就称为范畴化,被赋予的语言符号就被称之为范畴。认知语言学里所说的范畴不同于传统的范畴理论。我们通常认为的传统的范畴理论指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时期的经典范畴理论。该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近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发现经典范畴理论的缺陷后提出了家族相似论。
之后心理学家罗施在家族相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在每个范畴中,总有一个特征最明显的中心成员,当我们说到一个概念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那个中心成员即为这个范畴的原型。例如提到鸟,中国人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麻雀或者喜鹊。而其他的范畴成员所具有的典型性程度都不太一样,就是说在相比之下某些成员更符合“鸟”的范畴,而另一些成员又较为不那么符合,因为成员之间具有鸟的特征多少不尽相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边缘成员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就不属于该范畴了,这说明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侧面还说明范畴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边界就好像数学中的“虚线”一样,随时都有成员进入或退出。此外,范畴还是一个连续体,就像色谱图那样连续不断(Ungerer & Schmid 1996)。
二、广告翻译的原型观
翻译毫无疑问是一个原型范畴(王仁强 章宜华 2004)。作为翻译的一种,广告翻译同样也具有原型范畴的几个特点,即经验性、规约性和动态性。
(一)经验性。广告翻译具有经验性。认知语言学中的经验观认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描写包含着客观的部分,同时还会提出一些更为丰富和自然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围绕着意义展开的。在翻译广告时译者要设身处地,把V告的受众放在首要位置。好的广告翻译能使受众群体在听完或阅读完广告词后将自己的经验与对商品在生活中的原型的认知相结合,在此基础之上产生购买的意愿。
例1 [原文]Don’t Dream It. Drive It.(捷豹汽车广告)
[译文]告别梦想,尽情驰骋。
英文广告词的创作者用了简洁的两句祈使句来告诉消费者拥有捷豹汽车不是梦想,捷豹汽车带给人们的是速度与激情。原文非常具有体验性,能够激起购买者购买的欲望。译者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用了同样的句式,告诉购买者要马上行动起来。仿佛就能看到自己驾驶捷豹汽车在尽情地驰骋。
(二)原型具有规约性。原型的规约性主要是体现在约定俗成性上。自然中的内在规律致使人类形成原型认识的概念结构和在此基础上的固定表达模式(王斌2016)。很多东西我们知道但是有时无法解释,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然后经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形成的特定的约定俗成的事物。约定俗成,就是有些约定的事,时间长了,被大家接受了,就成了风俗习惯。
(三)原型具有动态性。原型的动态特征可以理解成特定的社会语境对文本的 (不断)提炼,是精益求精的发展过程(李和庆 张树玲 2003)。原型和社会情景之间是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平衡,二者是在不断地磨合,磨合的过程中翻译文本的稳定性和所处的交际情景的特殊性需要同时考虑,不能顾此失彼。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各有特点,行文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广告翻译时,译者一定要把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体现出源语言和目的语的特点,让二者保持动态的平衡。
三、依据原型理论为广告翻译提出的翻译策略
(一)原型对等。当广告语和译语的原型相同时,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对等翻译。采用原型对等的方法,这样就能够传达出源语的意义。
例3 [原文]The taste is great!(雀巢咖啡广告)
[译文]味道好极了!
雀巢咖啡这则广告的原文和译文显而易见原型是相同的,因此采用对等翻译的翻译计策是最直接的方法,因为无论是源语言还是目的语都给目的语者带去了同样的感受和效果,使得消费者产生了购买欲。
(二)弱化源语原型或者强化译语原型。当直译效果不理想时,译者应该抓住源语和目的语原型的特点,进行弹性的选择,或是尝试弱化源语原型又或者采取强化译语原型的策略,让原文和译文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意义和功能对等。
例4 [原文] There Are Some Things Money Can’t Buy. For Everything Else, There’s MasterCard.(万事达信用卡广告)
[译文]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
万事达信用卡这则广告的译文中突出了原文并没有直接提出的“情”这一内容,并且调整了一下语序和句式,使得万事达信用卡实用的特点跃然纸上。与金钱挂钩的信用卡广告在译文中却不失温情,符合了目的语人群的认知心理。
(三)原型替换。有时因为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会出现一些不可译的情况,也就是说当广告源语中的原型完全不能被目的语使用者所理解时,译者只好用目的语文化中的另一原型来替换源语中的原型,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使得目的语人群凭借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广告,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和熟悉商品。
例5 [原文] The Forbidden Fragrance (香水广告)
[译文]:凡人禁用的香水
原文中的原型是《圣经》中的forbidden-fruit(禁果),对于西方人来说很有诱惑和吸引力。但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圣经》的人来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典故并不构成他们所认知的原型,如果直译为“禁用的香水”会让国人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对这款香水望而却步(颜萍 2015)。因此译者将其译为“凡人禁用的香水”,这样的译法就和中国人的文化背景贴切起来了。我们所谓的仙凡有别,在此时看来凡人禁用的香水只有“神仙”能用,在中国文化中又有谁不想成为长生不老而令人羡慕“神仙”呢?
四、结语
与传统文本相比,广告文本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它带有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经济社会人们体验认知的特点。本文仅是原型理论的视角去研究广告翻译,为广告翻译提出一定的翻译策略。这些研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和补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断更新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广告翻译活动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金胜昔,.从原型理论视角看广告英语的翻译[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30-32+52.
[2]李和庆,张树玲.原型c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09-12.
[3]王斌.Prototype:原型Vs.典型――认知范畴观对科技翻译及教学的作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2-15.
[4]王仁强,章宜华.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105-109.
[5]颜萍.认知原型理论视角下广告幽默的解读与翻译[J].韶关学院学报,2015,(09):86-89.
[6]Ungerer,F &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 一词多义 不足
【Abstract】Recently,many scholars have proved Prototype theory’s explanation to analysis of polysemy.However,there is no perfect theo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its shortcomings gradually appear.Meantime,more scholars focus on this aspect.This paper aims to find weaknesses of this theory in its analysis of polysemy through examples.
【Key Words】Prototype theory; polysemy; shortcomings
一、引言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近几十年来在经典范畴理论(classical theor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主流范畴理论。国内语言学界对该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语言学者运用原型理论阐述在语义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介绍和评述、语义的历时演变和多义词语义范畴的原型理论分析、语义模糊探究。原型范畴起先只用于研究单个原型特征的概念范畴,如birds,cups,colors等;后来,Fillmore等把原型理论用于多义词,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存在的理据,并试图揭示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近些年国内语言学界在该理论下对于一词多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词多义的认知分析、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研究、认知角度下二语多义习得等。迄今,原型范畴理论也招致了国内外学者的质疑,如针对反训词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就证实了原型理论存在许多片面性,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本文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之下,通过对于“exchange”和“organ”的认知分析,望形成鲜明对比,证明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二、原型范畴理论下对名词exchange的认知分析
以下是exchange的义项:
1.交换;互换;交流;掉换
2.交谈;争论
3.兑换;汇兑
4.(不同国家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互访
5.交易所
表1 ④①②
③⑤
表2 (政府机构) ⑤①②(人体重要器官)
⑥(政府机构下属部门)
见表1,义项(1)是中心的、典型的义项,而义项(5)则属于边缘义项。(1)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其他意思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向外扩展,以辐射型或连锁型模式构成意义链或意义网络。以上分析强有力的证明了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解释力。但原型范畴理论并非完美,请看下例。
三、原型范畴理论下对名词organ的认知分析
以下是organ的义项:
1.(人体或动物的)器官
2.阳物;
3.管风琴
4.风琴
5.(官方的)机构;机关
6.机关报刊;(某团体的)宣传工具
见表2,义项1是该词的中心、基本义项。义项2作为男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凸显了义项1作为生命器官重要性的一面。义项5与基本义项1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即都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身体中的器官映射到政府部门的机构、机关,由于它们二者所处的域不同,即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可以被认为是隐喻。义项6作为义项5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代指整体,则带有转喻的色彩。义项3作为义项4中的一种同样向我们传达了以部分代指整体的转喻词义延伸模式。但是,义项3、4与organ的其余义项有什么联系,原本属于乐器的两个义项为何会属于organ的义项,对于此处的疑问原型范畴理论却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四、结语
原型理论解决了语义上诸多难题,但它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它为语义范畴描写提供新模型。与此同时,它也存在很多局限。如上文中对于名词organ第三、第四义项与其余义项的关系,原型范畴理论给不出合理的解释。任何理论提出以后都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原型理论也不例外,它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客观地反映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改进或修正语义范畴理论方面的研究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Fillmore,J.Towards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Spatial Deixis[A].In R.J.Jarvella and W.Klein(eds.),Speech, Place and Action[C].New York: Wiley,1982.
[2]刘兆沿.原形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2011(6).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翻译 非原型
一、引言
范畴化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家Rosch提出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在翻译实践中,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语法和语言结构的翻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源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翻译中也出现不少非原型表达。
二、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基本特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提出的。根据经典范畴理论,范畴由充分必要条件决定:同一范畴内各成员地位相当;范畴边界是清晰的。20世纪50年代,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此后,Rosch首先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将其视为认知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Lakoff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提出可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解释原型范畴。根据该理论,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Langacker认为“原型是指范畴内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典型程度各不相同,有一个或一些成员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它(们)处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一些成员不是该范畴的典型代表,处于边缘地区。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特点: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并不相等;同一范畴存在家族相似性,或其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范畴的界限是不确定、模糊的,范畴具有开放性,这反映了人类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我们需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范畴词方面的区别和空缺。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两民族对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英语的hair可指汉语的“头发”或“毛”,brother可指汉语的“哥哥”或“弟弟”等。也可能是语言构词方式的差异影响了对范畴的认识。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词”,被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词”常用基本层次词来担当,可直接运用它们来构词,这是一种常见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词具有直接表明生物或事体范畴属性的功能。如:
[1]猫——花猫——狸花猫
[2]树——桃树——蟠桃树
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基本层次词:树、花、草、鱼以及馆、室、场等,都可在其前加上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英语的tree表示汉语的“树”,fish表示“鱼”,可用其来构词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英语构词常注重词的词类属性,词本身就可显示词性。英语中大部分单词的后缀就表示这种词类语法范畴,如名词常用诸如-tion、-sion、-ship、-ity、-ness等后缀结尾;大多数形容词用-ous、-ive、-ary、-able、-al、-ful、-ish等结尾;很多副词以-ly结尾;一些动词以-en、-fy、-ize、-ate等结尾。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在寻找源语和译入语的对等词时,除了查阅词典等参考工具,也需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范畴有所了解。在英译汉时避免观词生义,生搬硬套;在汉译英时注意词性的变化和配合。这样,才能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啼笑皆非的错漏。
四、翻译实践中的非原型表达
在很多语言中,一般降调表示确定含义,升调表示不确定或疑问,这是其原型用法。但也有例外,如反诘句虽用升调,但并不表示疑问:
[10] Is it all likely that he’s really sick? (肯定其相反命题:他其实没病。)
英语的beware不是一个典型动词,它表示“谨防、小心”,但它在句法上仅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可说:
[11] Beware of the dog!
I will beware.
但一般不说:
[12] He bewares of the dog.
也没有bewaring或bewared的形式。
英语中大部分被动句和主动句可以对应转换,这是其原型属性,但也有边缘成分。如:He was born in 1979(他生于1979年)。因此,在翻译英汉主动句和被动句时,要注意按译入语的习惯用法灵活转换。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Taylor.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进行体;多义性
一、进行体的“多义性”
在语法范畴中,英语动词的“体”(Aspect)是一个表示动作或过程在某一时间内处于何种状态的动词形式。章振邦[1991:426]认为进行体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所表示的动作具有持续性、暂时性和未完成性。所谓持续性,指动作或短或长有个过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所谓暂时性,指动作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限度,是与不受时限的动作相对而言的;所谓未完成性,指动作在某时尚在进行中,即侧重于动作的进行而不是它的完成。所以有人这样归纳“进行体” ,即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持续性、暂时性和未完成性等基本属性。因而,英语进行体主要是表示进行着的、未完成的、能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然而其句法功能所显示出来的意义却非常复杂,其语义功能及语用功能由于语境的复杂性而显得非常灵活,决定了其基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即其“多义性”。现代英语中进行体的使用频率相当之高,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语言不断得到更新,在日益频繁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体的“多义性”更显突出,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使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就进行体的体义层面进行解读,以探究其语义实质及语用功能。
二、原型范畴理论及其特征
1.原型范畴理论
六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致力于范畴理论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Wittgenstein认为,同一范畴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Rosch率先使用了原型(prototype)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 所有概念的建立都以原型为中心。”对范畴的界定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
英语中的category即“范畴”。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的属性并非是一些与主体无关的固有本质特征,它与人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范畴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理、心里和文化因素的作用。自然类的范畴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也就是类中最具典型性的成员。认知语言学把原型理解为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里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
范畴是由集合了范畴成员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即范畴的三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员以及范畴边界。范畴模糊不清的边界使其具有开放性;原型理论同时揭示了范畴的向心性和开放性。由于具备以上特点,原型理论能够满足信息认知要求的信息密度、结构稳定和伸缩性。因此,原型理论在语义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例如:
(1)The baby is sleeping.
(2)Ours is an epoch in which heroes are coming forward in multides.
例(1)表示“宝宝正在睡觉”,此句中的进行体表示说话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便是进行体的原型用法。我们也常用be的某种形式+ -ing分词的形式来代表进行体的原型,这也是我们认识进行体其他用法的认知参照点。(2)句表达的语义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该动词come是一个终止性动词,表示瞬间发生而又瞬间结束的无持续性的动作。但在此句中用进行体与复形的主语连用,表达了特殊的语义,即用进行本表示“一个接一个”或“不断”之含义。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例(1)代表原型意义,即核心意义为“正在进行的动作”,而其余几个例句则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这一意义,家族相似性似乎并不太多,所包含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往往只有一个进行体标记-ing使其最边缘成员与最典型成员关联着,使其仍为进行体的范畴,但相对于进行体的原型意义来说,其语用功能随着进行体范畴的不断扩大而扩展,从而使进行体的语义更加丰富多彩。
2.原型范畴理论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
(1)范畴成员以具有相对的相似性而概括在同一范畴,各成员间不一定具有共同特征, 如:①He is eating meat now. 句中eat动作正在进行。②He is eating more meat now. 句中eat动作并非正在进行,而是与过去相比。
(2)范畴成员以与原型成员的相似程度划为不同的等级,边缘成员与原型的相似程度较低。例如:Our team is leading at present. 目前我们队领先。以上两句是进行体的原型成员,即进行体的原型用法: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试比较以下句子:
(3)Oh dear! I was writing him a letter this morning and forgot all about it. 哎呀! 我本打算今天上午给他写信来着,后来就全给忘了。(此处是过去进行时表过去未实现的愿望或打算,助动词was须重读。)
(4)Will you be having some tea? 喝点茶吗? (此处使用将来进行时表示委婉客气的语气。)
(5)I’ll be forgetting my name next. 我下回连自己的名字也要忘掉了。(用将来进行时表示对自己的警告)
由此可以看出,后面三句并非正在进行的动作行为,而是进行体范畴的边缘成员。
3.范畴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
同一客观情状由于表达的需要,可能划归不同的表达范畴。例如,同样要表示“我快要做完了。”却有以下两种表示:
(1)I’m finishing.
(2)I’ll be finishing it.
例(1)是典型的进行体的原型,但表示的并非动作正在进行,而表示动作即将结束。例(2)是用将来进行时表事情的发展,附带的含义可能是:过一会儿你就会拿到它了。
又如:I was hoping you could send me some books.
在这里,用一般过去时也是表示客气的请求,但用过去进行体更加婉转,更加有礼貌。以上四例只有婉转程度的区别,而无时间关系的差异,这四种动词形式都表示现在的请求,可以说是心理距离的远近来决定你使用哪一种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进行体的原型意义与非原型意义是以隐喻的方式,沿着时间、心理和空间距离,不断向外扩展,从而形成更大的范畴,使进行体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越来越丰富。
三、原型范畴的开放性和向心性决定进行体的多义性
模糊语义观揭示了范畴的开放性,同时,原型范畴理论也揭示了范畴的向心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进行体的多义性。
进行体的原型,即:be+v-ing,原型意义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1)The telephone is ringing, would you answer it, please?
(2)George is studying in the city this year.
这两句也体现了范畴的向心性,即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当然有一些只是与原型相似而已。如:
You don’t believe it? You know I’m telling the truth.
I don’t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例(1)和例(2)代表像tell, talk, say, exaggerate等表示说话的动词,这些动词的进行体与其它边缘成员一起连用,表示刚刚过去的动作。
(3)I was wondering if you’d like to come out with me one evening.此句代表hope, want等动词,用过去进行体表示婉转、礼貌的请求。
除此以外,过去进行体还可能用来表示主观臆想的情况。如:
(4) I’d rather you were going at once.
进行体通常只用于动态动词,而不用于静态动词。动态动词包括三类:即表示持续动作的动词;表示状态改变或位置转移的动词;以及表示短暂动作的动词。一般来说,动态动词既可用于进行体又可用于非进行体。如:Someone was knocking at the door/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
静态动词是表示静止状态的动词,这类动词通常用于非进行体。但是章振邦提出了动态/静态动词的跨类现象。其实,这是范畴的开放性的一个体现。如:
He is being foolish.(=is acting foolishly).
薄冰提出,现在进行体表站起来,有时含有“决心”的意思,多用在否定结构中,有时也用在肯定结构中,如:
(1)I’m not going.我不走了。
(2)I’m backing out. 我要打退堂鼓了。
而以下例句中的现在进行体用在与对方讲话时便成了命令,不过语气比较温和,如:You’ re staying.你留下吧。
四、结束语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义范畴的多义性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借用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对进行体的“多义性”现象进行分析,解读进行体的体义层面,对进行体的语义实质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关键词:家族相似性;反本质主义;原型范畴;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13—02
前言
维特根斯坦为了批判曾经深深影响了他早期思想的本质主义的哲学传统,在代表其后期哲学思想的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的“语言游戏”观。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概念影响深远,被封为对形而上学教条的重大理论突破,但是同时也收到颇多的争议。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具有重要的哲学史意义和思想魅力,它不仅成为哲学家们争论的话题,还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美学、文学、翻译学等等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家族相似性”对语言学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认知语义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本文试图在介绍“家族相似性”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谈谈对两者的粗浅认识。
一、家族相似性
为了解释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及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之间的复杂关系,维特根斯坦引入了“家族相似性”概念。综观他的后期著述,我们看到,他不仅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游戏、语言游戏概念,而且也将它应用到其他一般概念之上,并由此得出了如下一般结论:并不存在一般概念所刻画的诸多事物所共同具有的什么本质特征或属性,在它们之间仅存在着这样那样互相交叉重叠的相似性——家族相似性。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他是如何解释这一概念的。设想有一个具有下述谱系的家族:该家族的祖先是A和B,他们的儿女是AB1和AB2;而AB1和AB2又分别和C、D结合,他们又有了儿女AB1C1、AB1C2和AB2D1、AB2D2;如此类推。AB1和A可能是体格上相似,而AB2和A则可能是面部特征上相似,AB1C1和AB1则是气质上相似,而AB2D1和AB2则是步态上相似;另外,AB1C2F2虽和AB1C2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而与B便无什么相似之处了,AB1C1E1虽和AB1C1还有相似之处,但和A却无明显的相似之处了。也就是说,虽在直接相邻的两个成员间(即父子或母子和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而在只具间接的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间则不存在着什么明显的相似了(当然,不排除“返祖现象”)。由此看来,并不存在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所共具的特征。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我们称为“游戏”的诸多活动便构成了这样的一个家族。“我认为‘家族相似性’这个词绝好地刻画了存在于众游戏之间的相似性。因为存在于一个家族的诸成员间的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体格上的,面部特征上的,眼睛颜色上的,步态上的,气质上的,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叠交叉在一起的。——我要说:‘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很显然,维特根斯坦认为,各种不同地语言游戏就像一个家族相似的不同成员,它们不存在一般或概括的可能性,即不存在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他还特别强调,“对本质东西的追求是一种‘哲学幻想’,真实的东西只有语言中的所谓‘家族相似性’。”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包含四层基本含义:(1)在各种语言现象中,不存在一种“共同的”特征,而只有以种种不同方式相关的“语言游戏”,因此不存在语言的本质;(2)在一个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也不存在某种“共同的”东西,而只有各种“交叉重叠”的“相似性”关联,因此也不存在所谓事物的本质;(3)某些事物之所以被我们用同一个概念来指称,缘于它们以类似于一个家族中各成员间的相似关系相互勾连而形成一个整体,而并不是由于它们拥有“共同的”本质;(4)在以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其边界是模糊的。维氏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取代并否定传统哲学所认为的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性”联系,即事物的“本质”。
二、原型范畴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提出后,在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语言学界,语言学家 Labov 和 Rosch 先后发表了他们对于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以此证明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原理适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许多范畴,即许多自然范畴都具有维氏所说的“家族相似性”。Labov和 Rosch把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即具有原型(范畴的典型成员)的范畴。
认知语言学家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
认知语言学家目前对“原型”主要有三种解释:
第一,指范畴内典型代表,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
第二,指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几种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
第三,另一种是“原型加转换”的观点,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操作的规则,这似乎是对以上两者的综合。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原型范畴由原型(尽管对原型有不同的解释)和边缘构成,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则由非典型成员构成。原型范畴理论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它认为二分法是不全面的,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范畴内所有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此理论还认为,范畴的属性不具有普遍性,例如,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会因语言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三、对“家族相似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