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33
序论:在您撰写旧建筑改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立面改造。旧建筑立面改造遵循总体改造原则,在不破坏旧建筑立面肌理的同时,体现时代感,是一种折中的思想态度。通常的立面改造有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是按照原先的形式进行复原,补缺补漏。后一种方法则是根据旧建筑的历史所留下的烙印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结果既能联想到旧建筑的历史感,同时又能体现现代的时代气息。(2)屋面改造。屋面改造按屋面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通的混凝土屋面,一类为桁架式坡屋面。坡屋顶桁架的改造要按照民用建筑防水和保温的要求,将镀锌铁皮屋顶进行重构,并初步考虑彩钢夹芯板的转换处理,并在表面覆以瓷砖表面,同时要求整体风格、包括屋面和立面风格的统一。大型厂房中的普通混凝土屋顶,屋顶改造除了在防水,防热方面处理,还必须在屋顶改造时增加采光顶棚,用来改善室内光环境。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锯开屋面板,保留屋面的主次梁结构作为玻璃顶棚的结构支撑。同时在现有的主次梁体系,通过增加支撑钢梁,减少玻璃顶棚的跨度,并形成一个方形网格系统。(3)室内空间分隔。在旧厂房改造中,人们都希望把旧厂房建筑的单一大空间改造为灵活多变的可使用空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对原有厂房的大空间进行垂直的和水平的灵活隔断,使得室内布置多样化。关于室内空间的分隔,可分为以下两种:(1)水平空间分隔。在水平空间的分隔上,旧厂房改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轻型混凝土空心隔墙材料。通过考虑原有厂房的结构的安全性下,且不对结构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如果使用传统砖墙进行厂房室内空间的水平分隔,不仅限制了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布置,同时由于砖墙材料本身的自重过大,会加大结构的重量,因此不利于改造,而采用轻质混凝土空心隔墙本身强度高,自重轻,不仅有利于结构荷载的降低,隔墙抗冲防震的整体性能好,建筑平面还划分灵活多变,尤其能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去改变平面的布局。利用该材质的墙体去灵活分隔室内的空间,管线布置方面也很方便,加上轻质混凝土空心隔墙的构件本身的截面尺寸非常小,大大增加了使用面积,提高了使用率。(2)垂直空间分隔。之所以能够进行垂直空间的分隔,是利用了旧厂房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较大,原结构体系的荷载预留相对充分的原因,通过在室外或者室内进行加层处理,竖向空间的分隔通常有两种方法:对于那些中小型的桁架结构厂房,通过在原厂房内加柱加层,形成室内回廊空间,同时利用通透敞开的楼梯间,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空间。对于那些大型混凝土的厂房,通过采用整体的加层,再结合设计的需要,在室内中设置大型的中庭。垂直空间的划分手法一般是采用钢结构进行划分的,通过钢结构的连接,简单而又灵活,并且在垂直面内比传统的结构能更好的应用到错层、跃层的加建改造设计。
2旧建筑改造的美学特征
2.1层次性作为嵌入式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体系之一,建筑具有层次结构。这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旧建筑的转型必须有一个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从技术到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层次的过程通常对应于感性,创造性和开放意识的强大的过程。总体来说,从体系结构技术的理想发展成建筑的情感与文化的结合,才算完成了整个改造的过程。设计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个层次的追求。“真”即人工环境与自然和谐的“真实”,“善”强调施工活动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美”强调建筑外表皮与文化环境和当前审美层级相统一。它强调的是一种符合人类审美意识的潜意识的不可争议的特征。2.2整体性在生态环境中的旧建筑改造中,整体性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其特征在于与旧建筑的各种要素的整体协调。其中,既有“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外部环的因素,也包括老建筑形式本身的维护;不仅是建筑使用者—人与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的协调。通过追求旧建筑的整体性,改造并非强加于自然,而是将其融于自然,“空间”代替“生态秩序”,“有意味的形式”代替“共生”形式;“永恒”代替“超越”。这一切也表明: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已经结束,与老建筑的生态现实统一的审美理想是基于目标之上的。2.3动态性一方面,旧建筑的改造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中,运用交流方式,在全球性旧文化与旧地域性文化融合中,逐渐形成自己新的环境下的建筑文化,从而使得旧建筑与城市设计在新陈代谢中永远保持永远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环境的旧建筑改造,其改造目的明显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旧建筑的改造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在动态中逐渐发展并不断提高才能符合美学标准。动态性作为一种旧建筑未来的标识语,其美学特征是在不断发展,不断修正自我,超越自我的进步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的。2.4文化性从二十世纪至今,随着建筑艺术日趋活跃,建筑文化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文化性的建筑,更加侧重于设计语汇对建筑地域性特征的描述,文化孕育建筑中已成为文化性建筑的共识。
3旧建筑改造的审美标准
3.1使用功能改造是为了给使用者使用的,旧建筑的空间环境承载着使用者的使用场所,它必须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环境。一个充满活力的室内外空间是改造设计者始终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从生态观念出发对旧建筑进行改造,给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使旧建筑“活”起来“动”起来。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对改造的使用方式进行正确观念的树立。通过寻求合适它的使用功能,并且促使他成功。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改造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就是通过发电厂的功能的更新而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3.2健康功能老建筑大多是在城市环境的长期沉积中,通过大量的无序扩张,建完后往往分布杂乱,不仅道路十分狭窄,环境还十分肮脏,再加上旧建筑本身设计未考虑清楚。旧建筑改造的健康问题非常的严重。中明确提出:建筑必须为身体健康而设计,改造必须从建筑空间方面,空气质量,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水环境,光环境质量,提高人体的健康指标”。柯布西耶的“阳光,空气,绿色”的理想也是该观念的直接反应。3.3场所功能场所感的意义在于人工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生态意识被提取,注入到功能需求与人工系统的生态特征中,相辅相成,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工与生态共生和谐的场所。在旧建筑的改造中,这种共生应体现出物尽其用,即对土地和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利用。空间功能的和谐是旧建筑空间的生态意义的具体表现。在现代主义建筑观植根于世界的动态视图,通过第一次世界战争和的影响,是机械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老建筑被理解为文化的衰落和破坏。生态危机,生存环境的恶化,LED在旧楼改造的新思路的迫切需要,雅可布开始提出了旧建筑的意义,从社会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生态进行了鼓舞人心的倡导,这在他的书中“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体现的淋漓尽致。自那时以后,路易斯康,文丘里,科林罗,相继推动了雅可布的思想,他们一致倡导老建筑与城市的共生思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都强调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和老建筑的概念和方法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强调历史,区域,国家和环境方面的整体性,当今社会的共生性,重新唤起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审美标准。
4结论
建筑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其原有的功能不再适合现代使用者的要求,或者由于遭到破坏及侵蚀导致无法更好的使用,但是又不至于拆除重建。旧建筑本身依然有再利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旧建筑与文化、场地以及新建筑的关系的分析,总结出旧建筑更新与改造的一般性原则,使得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中更具合理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原则;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旧建筑拆除重建 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也违背了现如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反,对建筑改造再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还降低了资源的消耗。目前,由于人们缺乏对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意识,导致旧建筑一律拆除重建,虽然也有少数建筑进行了改造,但因对这方面的研究及经验不足,其结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甚者,经过改造后的建筑已经面目全非,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如此种种, 对建筑改造的探索已经迫在眉睫。
1.文化的传承性
建筑的文化价值在改造中是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也是衡量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尺。旧建筑的文化价值是旧建筑价值的精华所在,与场地的人文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改建再利用与新建建筑的重要区别。当然,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类型建筑中体现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历史性建筑、地标性建筑、一般性建筑。历史性建筑的改造应该采取比较相对协调的的方法。地标性建筑以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集体记忆为主要准则。而一般性建筑则没有太多的原则可循。
2.场地的重塑性
旧建筑的改造,有可能改变了其使用人群,原有的场地条件肯定在某种情况下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了,这必然要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达到。重塑新的场地环境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功能下新人群对建筑周围环境的需求。对旧建筑场地的重塑是通过加入新的环境标准与服务设施,使建筑所处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基地本身所具有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利用有利因素,减少能源的消耗,创造出更好的与改造建筑相协调统一的场所。实现场地重塑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满足人流组织和疏散的要求。
2.2.满足使用人群高标准的心理需求
2.3.对建筑新的功能条件下的协调统一
2.4.与城市的发展的步调相一致
3.功能的适应性
旧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的修复,通过对建筑功能的改变,重新调整建筑内部空间,使原有建筑能够被合理地继续使用。旧建筑在被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 建筑的功能性质前后发生变化, 是旧建筑再利用中最常见的形式。比如教堂成为音乐厅, 工厂变为文化中心, 仓库用于商业用途等。对旧建筑的改造目的是适应新的功能,使得建筑能够重新利用,在改造之处,就应该考虑新旧功能的适应性,如果功能之间差异过大,这就会给改造带来困难,甚至改造后利用起来不方便等问题。
在改造之初,首先分析旧建筑的功能,以及与即将改造成新建筑的功能加以综合,一般情况下,改造成与原来类型相一致的建筑是最有利的,比如说旅馆改旅馆,原来的旅馆由于缺乏相应的功能设备,导致不能适应现代高标准高要求的星级酒店。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太大的变动,原来的大堂不够气派,拆除临近房间的墙,扩充大堂的使用空间,如果是整栋改造,或许要加入一些娱乐用的房间,如酒吧,ktv包间,这些都是小空间,只要拆除同层旅馆客房的隔墙,重新按照要求加以组织就能达到要求。但是如果要改成能适应现代化办公建筑的要求,相对来说难度就大了。其次,改造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当然,也不能不考虑空间使用的舒适性,流线的清晰性等问题。功能的合理与否依然是判断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尤其对单一功能的建筑改造成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建筑。综上所述,旧建筑在功能的再利用问题上的措施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3.1功能的持续
3.2功能的更新
3.3功能的置换
3.4功能的综合
4.空间更新的多元性
建筑空间更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转化与再利用;另一方面是对建筑所处的外部空间的重塑。对建筑内部空间的重新塑造要建立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双重重要性,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同时,以人的文化、心理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从人的爱好、愿望、审美情趣、民族习俗、民族风格等方面入手,创造出适宜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使人们在使用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在考虑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时,可以运用许多已有的理论,如沙里宁提出的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灵活的运用这些原则与方法便于创造完善的场所联系及原有的文化脉络。同时,要强调外部空间的完整性、流线的顺畅、节点的控制以及动静的结合。旧建筑空间更新设计和再利用涉及的面复杂而广 ,不同的旧建筑,其空间更新有着具体不同的手法,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种手法:
A.对原有建筑空间的拓展
B.保持旧建筑空间形态及体量
C.改变本来空间形态及体量
D.外部空间及景观的处理
5.新旧的交接性
如果旧建筑的空间不足以满足新的要求,扩建就很有必要。 扩建部分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扩建部分本身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还要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老建筑的内部空间及外部形象的联系与过渡。而插建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特定的建筑,而是一组多建筑的空间。在设计新建筑时要时刻考虑它周围的历史环境,并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以实现对传统的延续。要达到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具体的设计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列出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5.1形式与风格的统一
5.2体量及材质色彩相协调
5.3特定元素的提取与移植
5.4以新衬旧
6.方法的可行性
建筑的改造是对已存在环境及形态的变更,因而比新建受到更多的条件限制,处理的问题更庞杂旧建筑的更新设计,更需要对原有的建筑与场地给予充分的了解,充分发掘原有建筑在空间构成,材料运用、结构特色、功能特点、环境特点、经济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改造设计也是一种多目标的决策过程,在每个设计阶段都会提出的多个思路和方案,每个思路和方案的提出基于当前因素和矛盾的不同考虑,这些子方案最终会深化发展多个结果。这就要求对每个阶段产生的结果要加以评估,其考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文化传统、近期目标、长期结果、以及对建筑正负面的影响等等。
建筑改造合理性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A现实性原则
B地域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E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语
随着国内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对旧建筑改造原则的探究分析,希望可以给建筑改造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宁,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D],重庆大学,2002 年4 月。
【2】 于立波.周立军.蒋玲,旧建筑再利用设计中文化因素的探讨[J], 低温建筑技术2007(1)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 改造 内外空间 功能 整合划分
1.内外空间的改造融合
旧工业建筑自身规模大、空间宽敞,比一般的民用建筑要宽敞很多,平立面的设计整体简洁、整齐划一,外墙一般为围护墙,可以利用自身材料特点进行利用或者重建,并且厂房内存大量原有旧工业零件和材料,为其改造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观性和重塑性,可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更多的空间设计或者用在建筑本身进行修饰或者增建。如“蓝顶”简单规整的空间就很便于艺术家进行自我重新规划设计,开敞的进深也有利于创作(作画时经常需要远观画面整体效果以进行修改)及作品展示。
在旧工业建筑的基础上,要保留能够反映原建筑特点的室内、外元素的想法,运用设计师独特的想法与创意去支配原有建筑的特点。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尽可能打破常规,不用吊顶,沿建筑立面完整地保留,充分保留原建筑立面的总体风格,比一般旧建筑改造更实用,也更加具备历史传承价值。建筑空间开阔、平立面规整、立面简洁、改造的范围广。如悉尼一座旧的发电厂,虽其貌不扬,但本身的体积庞大和开阔让它保留了下来改造为实用艺术和科学博物馆
2.功能的置换
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中最基本的模式是使用功能的转换,寻找新的功能与原有功能进行相互置换,来满足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纵观全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标志性案例,可以从中发现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各式各样,有展览馆、创意产业园、博物馆、办公、住宅、艺术中心和学校等等,其中创意产业园是最多的。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功能置换应以原有建筑空间结构改造的可能性为基础,一般以下两点为依据:空间改造的可能性和结构体系的相似性。
2.1空间改造的可能性
老工厂本身特点就是宽敞并且毫无分隔可言,所以可将原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以满足新工业建筑空间里新功能的需求,就是将厂房宽阔空间分为多个小空间进行再重建和再利用。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将旧的仓库、厂房等进行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建造出了风靡一时的“LOFT阁楼”,就是将原有大空间中进行多次分割,让其拥有更多个小空间以进行再建再利用。
德国最早包装工厂本身空间狭长,所以造成办公室的空间更为有限,这种空间类型正和大部分老工厂有区别。抓住这个狭长的特点,就是在原工商本身墙壁外隔板取下运用在空间结构内部当做小空间的隔板,分割出多个小空间,因此办公室转变成半秘密半开放式,取代了原有死板的走廊设计,让其更美观更实用,并且更具设计感。而且交通空间和新设备墙分为一边,另一边是私人的独立办公室。同时,墙内安置空调、供电和照明设备,限定并归档了不同的空间。最终使所有的房间都聚合到中心空间
2.2结构的相似性
所需新旧功能在建筑空间结构大体相似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完成新旧功能的置换。这对于所有建筑类型都是适用的。并且老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工业园、学校、图书馆等的再利用项目,则这些特点更加一应俱全。厂房自身具有的宽广空间结构正好和市场或展览的所需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建筑空间结构基本不需要进行改造,即可和新功能相结合或直接被利用。
3.新旧特点的联系
建筑表层以及外立面的加建是通过老建筑旧功能和新材料新结构的相结合,当对旧工业建筑原有空间结构改造未能满足新功能需求时,则可以考虑通过对外立面顶部、侧面或地下进行扩建增建,在其原有旧工业建筑的结构进行变化修饰改造等办法使改造后的建筑本体和新的使用功能相融合,也运用最多最常见的改造形式。 保留建筑自身全部元素有时会起到反作用,而完全取而代之全新又会失去原有旧建筑的历史特色,因此,运用现代材料与技术去表现建筑本身原有历史特点的手法,经常被用在改建与设计中。
4.内部空间的整合划分
4.1横向空间划分
可以运用室内的家具、楼梯、坡道等任意可以利用的材料对原有的宽广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最后效果既达到一种既多不乱、新老结合交替的视觉空间效果。
4.2竖向空间划分
可以运用老工业建筑的高度要比一般建筑高出许多的特点,可以竖向空间分割,把原大空间的整体一层分成为两层或多层进行再利用再分割,这样既能让空间更有层次,也能使得竖向空间得以更为充分的利用。
关键词:旧建筑物改造;观念;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1-02
一、当今旧建筑物改造行业的发展
正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许多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然而一些建筑物建成后,寿命多至百年以上,少则几十年,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学校会因规模问题而被扩建,厂房会因企业的倒闭被闲置,办公楼会因机构的迁移而被遗弃等。这些建筑或者仍坚固如初,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或者本身沉积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将这些建筑合理改进,对于减少社会财富的浪费,使建筑物继续创造经济效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经济的到来及中国加入WTO的驱使,使得国内许多城市对原有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由原来一直以生产为主要职能,工业用地比例大且集中于城市中心,城市用地畸形化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发展迅速,这些给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改造提供了契机,同时时间、利益的驱使也使更多的人在接受建筑改造。新发展产生新行业,新行业需要新空间与其适应,在文化观念之外,经济利益可谓商业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换言之,经济效益是目前旧建筑改造行业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发展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人们也提出了一些疑问。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旧建筑的改造设计由于是对现有建筑的空间及装饰的变更,因此常常比设计一座新的建筑物更受到制约,创作自由度减小;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制约也为新的“作品”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机会,创作时可利用的素材增加,原有的空间特色也可以成为改造设计过程中灵感的泉源。对此,像中国古典文化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一位著名建筑师指出:“有人争辩说设计的限制条件抑制了正在萌发的真正的创作性,而我要争辩的是,真正有创作性的建筑师是以排除约束为乐的。这些制约仅仅扰乱了那些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人,而这些人缺乏内在的应变能力。”
二、旧建筑物改造的环境分析及其相对新建建筑物的优势
旧建筑物的改造在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的房产开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关数据显示,在英、美等国,改建项目占到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0%~50%,甚至有人预言,建筑改造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1世纪将是建筑改造的世纪;然而在中国,旧楼改造像西方的“跳蚤市场”与中国的“二手市场”一样,还处在发展阶段,正逐渐被人们关注,并且目前也少有这方面的专注,因此,对从事建设和设计行业的人来说,将之作为一种行业现象,并逐步付诸行动,也是不无裨益的。
当然上述所提及建筑师说的设计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设计,对旧建筑物的设计,需要对原有建筑与室内空间及改造后的用途有充分的了解,对其潜在价值有敏锐的洞察力,像一些专业人士所讲的那样,能充分发觉原有建筑在空间结构、结构体系、材料运用、光影变幻、功能组成、环境特点等诸多方面的潜在价值,总之,像一句古话“知史而明理”。而我们认为,在设计时,首先根据新建筑的需要对旧建筑物的空间、材料、结构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整体做一下把握,保证改进后建筑的安全与实用,进而再考虑经济和美观。
通过上述旧建筑改造的意义、环境及现在的发展状况,我们对旧建筑物的改造有了一些了解。仔细想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设计师们可能会注重改造的创意、价值;但开发商等则会更注重时间和利益,无独有偶,旧建筑改造也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这种经济优势体现有三:工期短,可以提早运营;投资少,开发成本低;改造花费少,据以往统计数据,对原有旧建筑的改造,比新建同规模建筑的标准楼可节省20%~50%的费用,除此之外,还省去了拆迁过程的花费。
三、空间改造的八种方法
目前,建筑改造在建筑物室内外装饰上应用很广泛,比如在商业类店面、文化旅游景点等。然而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物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空间构成了装饰的基本骨架,而在中国外部装饰的发展较内部空间的改造更有优势,因此,我们在此文中重点关注旧建筑空间的改造。
通过了解,我们对旧建筑空间改造总结了几点想法:
建筑扩建过程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关联。建筑物扩建过程注重运用姊妹建筑,对称空间,使得新建筑中有旧建筑的影子,旧建筑中能找到新建筑中的一些东西,这其实是建筑之间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形式的改造和再创作。像日本著名建筑师古谷章成设计的隔河流的小学新校区。
覆盖――给庭院加顶。中庭是一种在建筑内部贯穿上下各层的共享空间,由于其特有的物质精神功能,中庭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旧楼改造中因地制宜地采用这种空间形式,容易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环境和空间氛围。
挖空――拆掉楼板,挖出中庭。将原本对采光要求不高的建筑改为民用建筑时,必然要改善其内部的通风采光条件。常见做法是将腹地地空间部分楼面拆除,形成中庭,减少进深,同时也形成了空间的变化。
加层。许多旧建筑设计以工业生产为主,一般在4.2米~9米,当这些建筑被赋予第三产业新功能时,常常采用夹层的方法加以改建,一则将高度降至适当的位置,二则可以成倍的增加使用面积。许多利用夹层的改造方案,常采用局部夹层,使空间高度富有变化;也可以利用错层,使建筑中不同部分的标高相差不多,然后通过踏步连接,使建筑物不失层次性,化被动为主动。
升降――改变地面标高。旧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当地种种条件的限制,空间组成形式往往单一,地面高差变化不大,要想满足现代人丰富的视觉需求,建筑日益复杂的趋势,可以通过具有独立性的地面标高予以实现,结合新的功能需求提高或降低旧建筑中某些部分的标高,以形成几个相互贯穿,又有一定限制的新空间。通过对抬高和降低地面的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对空间整体进行软分割的效果。
旧建筑中大层高的空间比较常见,利用上述原理加以改造,不仅可以划分出不同功能的空间,而且有些旧楼在改造时可以把更新后所需要的设备隐藏在顶棚中,从而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使顶棚的装修设计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穿插――插入异质元素。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难免有单调乏味,缺乏变化的空间,因此,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建筑内部穿插一个形式完全不协调的实体空间,作为点睛之笔,打破原建筑物格局,给新建筑物注入新活力。入的空间可以分别作为楼电梯间、采光塔等,一举两得。
嵌套――嵌入独立实体。对于一些加层处理有困难、或需要保持原空间完整性的高大空间来说,最妥善而方便的办法是嵌入一个完整独立的新房子,形成“屋中屋”的嵌套格局,给人一种空中楼阁之感。新房子的顶层往往没有遮盖,而是利用原建筑的屋顶,这样空间的内外关系变得模糊不定,新房子像件巨大的的家具,占据着空间,又提供着空间。
分割――让空间流通起来。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空间观念的变革,现代建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划分形式,流动空间就是集中而典型的空间模式,这些空间营造方式被较多的用于公用建筑,以适应其功能和精神需求以及现代生活方式。而工业建筑及较早年代的建筑在空间处理上则没有或不必进行如此处理,他们往往有多个单一空间并列形成,空间之间由墙体完全分开,这种格局无法与现代公共生活及新的功能相匹配。因此,在旧建筑改造中引入现代空间概念及其分割方法,增加空间层次,丰富空间感受。诸如可以通过改变墙面形式以取得空间的变化,采用特殊形式的楼梯,运用各种形式的隔墙灵活划分空间等,从而一改单调气氛,使改造后的建筑物富有现代气息。同时还需要设计者匠心独运,考虑或恢复、或仿古、或完全更新、或新旧并置,把握其设计风格,赋予旧建筑物新的内涵。
四、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1世纪成为建筑改造的世纪或许在中国同样适用,但正如上文提到,经济效益是目前旧建筑改造行业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对待旧建筑的思想、观念,对待历史的态度。像我们的教材中常提到“国外先进的理念”,但殊不知别人是从我们这学的,比如老子和孔子的一些思想就贯穿在许多“国外理念”中,正如在多次中日战争后,我们在“以一个被打败的老师身份向胜利的学生学习”。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旧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工作非常受重视,在那里,建筑如同生命,其存在权利也受到尊重,不可随意被剥夺。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建筑的认识从未达到这样的高度;相反视建筑为草芥,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被毫不留情的拆除。不良的城市开发模式,对历史的曲解,对利益的追求及急功近利的心态将许多建筑的生命结束在壮年。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像在国外一些数学家以为是第一个推算出π时,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已经推导出来了;而非亦步亦趋。
当然,随着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经济利益的驱使,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公众观念的变革等诸多因素的推动,旧建筑改造在中国强大的生命力也正逐渐体现出来,人们也对先前的建筑、城市发展方式作检讨。作为检讨的一部分,旧建筑的改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改造的对象在扩大,历史性建筑改造方法在变化、创新,不再局限于对建筑本身的改造,而是通过加进了新的环境标准与服务设施,单一功能的旧建筑在被改建成混合功能的建筑,改建后的建筑对象由原来只重视体积巨大的公用建筑转向几乎所有人们日常用途的建筑。慢慢的,旧建筑改造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五、结束语
西方国家走过的路,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让我们看到方向,也有助于我们走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我们自己应该有所为。而当今,尽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余热未尽,但可以预见,旧楼改造必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从事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人员来说,它将带来一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吴良镛先生曾提出,旧城更新包含了三个定义,再开发或改建;整治;保护。而旧建筑改造作为旧城改造的组成部分,也可因循这三个定义推进。对那些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言,过去一贯采用的推倒重建的做法,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历史保存的角度都不大适用。整改并保留当时代的历史痕迹,使其成为新建筑品味历史的脉络,则逐渐成为了旧建筑改造的新突破。在这场有关“新生”的演练场中,一直以软装配置见长的设计共和,从陈设的视角相继完成了万科紫台1912Club改造项目的软装配饰、上海静安区The CommuneSocial食社改造项目的陈设软配,前者见证了世纪之交的建筑征途,后者则是在英式风格的建筑上创造了一场有关西班牙美食的盛飨。在这两个个案中,设计共和通过家私的选配,将现代美学理念置于重新改建的建筑中,焕发出富有对比之感的融合之美。食社中大片的墙面或是天花富有工业的怀旧感,搭配上工业时代气息浓烈的现代家具,表达出自由、互动的空间感受。而紫台中,百年老树被设法保留了下来,厂房在整改后成为1912Club的主体,为了让室内外的陈设能与厂房层高相匹配,设计共和更是花了不少精力去评估该改建项目在软装配置上的可行性,强调历史与现今感受的情感连接。
那么,以陈设的视角介入旧建筑改造,这是设计共和为我们提供的新的剖析角度。紫台的旧与新
长沙机床厂,始建于1912年,1938年文夕大火后,它成了长沙市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之一,直至2010年全厂外迁至麓谷新区起,长沙机床厂在这里的时代使命虽然紫台项目的最初预想是作为置业人士的样板房使用,但是开发商希望未来的紫台能打破销售空间的单一功能,成为一所高档的餐厅。室内三个空间的设计皆呈现出紫台的创作理念:大厅是由暗色调和多种材质所构成的,其灵感来源于世纪之交的法国;模型水吧的空间则借鉴了艺术作品的样品;通透的玻璃房从内部一直延伸到户外,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内部的装饰也同样独具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紫台原地保留了老厂房旧址内百棵百岁原生大树。社区的整体规划顺着原生坡地,洋房、高层,层层后退,构筑成“台”的独特形式,保证了居者观景、览江的最佳角度。建筑规划的同时,也为生活的成长预留出空间。紫台真正的主角,是树、建筑、老厂房遗物与居住者生活相融产生的“情感磁场”,人与历史彼此依存成为需要,这便是建筑感动人心的根由。通过以上概念与空间的呈现,紫台融合艺术,建筑,实用,成为建筑于历史的记忆之上的新建筑样式。
食社,打造视觉新鲜感
The Commune Social食社位于上海静安区江宁路,是米其林星级厨师杰森・阿瑟顿与如恩设计研究室及新加坡著名酒店经营者Loh Lik Peng的最新创作。它是继上海的Table No.1外滩第一台,香港的22Ships和新加坡的Esquina等多项成功前例之后的又一力作。
西班牙小吃餐厅名为“食社”,与设计共和同处设计公社内。空间的设计概念强调西班牙餐厅用餐的“分享”概念,餐厅的四个区域,小吃吧,用餐区,甜品吧及隐秘吧正是为了提供不同的风味与食材让客人分享,鼓励他们在隐秘吧先喝一杯,接着去小吃吧或到用餐区享用晚餐,最后再至甜品吧。同时,四个相邻的空间一以贯之“公共与社交”的概念,提倡移动的用餐方式,让客人在餐厅中不仅更为活跃,也能寓社交活动于用餐中。这与位于伦敦的Pollen Street Social及香港的22 Ships餐厅的概念如出一辙。
设计师注重运用自然材料以突出视觉的“新鲜感”,让人自然联想到新鲜的食材。生铁、回收木料、清水混凝土及砖块的结合呈现出充满质感与线条的效果。不同于其他空间彰显出的工业原始感,甜品吧的白色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定制设计组装的灯具系列让人想起牙医诊所,目的正是在整洁的背景下享用甜品这“最后一道菜”,体验烹调技巧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喜悦。当然,因为太喜欢吃甜品,又难免让人想到了牙医诊所。
《现代装饰・家居》对话设计共和
据悉,紫台的建筑室内设计是万科团队与设计共和共同完成,在改造的过程中,它极好地实现了旧与新的融合。设计共和是在哪个阶段介入此案?谈谈在接手该案时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设计共和:设计共和在建筑尚在装修的过程中应万科团队的邀请开始了软装设计。我们除了到现场实地考查之外,在接手该案之前还详细了解了长沙机床厂的历史,本案所代表的住宅项目本身的特点及其目标市场的特点。
在软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共和家团队在亲赴现场实地考察之后,着手思考售楼中心的定位,考量其日后的服务范围和标准。虑及大多数的售楼中心在房型销售结束后,都无法很好地继续使用,对紫台这一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的项目,更当在日后结合生活态度将其发展成为小区内富有特色的一个场域。经过反复的推敲,最终我们确定将其定位为时尚餐厅,相信这一构思也有利于日后的发展。
紫台的前身是长沙机床厂,改造后的建筑看上去富有工业气息,那么,设计共和在承接其室内软装陈设时,将旗下现代风格气质的家私融入工业气息的建筑中,该如何考量二者的融合度?
设计共和:我们在选择家具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需要有工业感粗犷的家具和进口家具的细腻张力结合在一起,在部分家具中,我们选择了带有金属结构和木质相结合的感觉以表现十足的工业效果,而进口家具的设计感和做工的独到则无不体现出精致和细微。
设计共和团队对紫台项目的哪几个空间进行了软装布置?能否详细介绍下这几处空间在软装设计上的准则?
设计共和:在设计规划中,我们同样也对建筑空间划分出了几个部分,如洽谈区、水吧区、影音区和户外区,每个区域的摆放也是非常讲究的。水吧区使用了西班牙品牌Bd Barcelona Olvidada系列的吊灯,在影音区我们使用了非常舒适的Neri&Hu的Solo系列的休闲椅,让客户在观赏影片时得到舒适度的提升。洽谈区域则以沙发系列组为主,因为紫台的老建筑层高非常特别,我们使用了大体量的moooi品牌Random系列的吊灯,这个吊灯因为是特别的做工工艺,呈现半透明的视觉效果,同样这组吊灯在这个空间里面体现的感觉十分惟妙惟肖,既是灯具又不会阻挡任何视线,也不会破坏建筑物原来的特色。
关键词:建筑设计;旧建筑改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我国的城市建筑也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仅仅依靠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已经无法解决城市的建筑建设问题。因此,现在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一些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旧工业建筑的使用价值,在功能利用、节能减排及感官意识上与城市发展步伐保持一致,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对城市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显得很有必要,也是我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下,改造旧的工业建筑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较好的选择。当然,旧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地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及维护,而是指通过创新的方法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力,从而使得旧工业建筑具有更加深层和广泛的创新意义。
1、旧建筑改造基本原则
1.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旧建筑实施改造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求改造能够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的功能或特殊要求加防水、防潮、防震、保温、隔热、隔声等在进行改造时必须要予以保障。这就要求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时,必须结合相关技术知识合理进行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选择美观、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
1.2、有利于结构安全原则
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进行改造设计时首先要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确保建筑实用、坚固要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安全可靠。依据建筑物结构要求和荷载大小确定构件基本尺寸伺时对于地面、墙面、顶棚及栏杆等部件实施装修、抗震加固时都必须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旧居住建筑改造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时要注意改造经济效益问题。在降低改造成本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材料等能源的消耗,尽量减少管理、维修及运行费用。进行改造设计时选用材料要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往意节约用材在实施改造设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改造成本。
1.4、整体性原则实施
旧居住建筑改造必须要遵守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建筑自身的整体性外,要保证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建筑虽然各有特性胆各个特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具有相互倚赖的联系实施改造设计时将个性纳入共性框架中,表现建筑统一的特质。
2、旧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意义
2.1、具有对保护历史的意义
建筑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了许多社会的记忆,对一些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是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的记忆。把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的用地紧张,同时也增加了用地的可识别性。
2.2、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将旧的厂房、仓库作为现存的环境资源开发再利用,不仅避免了因拆毁重建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垃圾及粉尘污染,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与建筑相协调的景观又会使环境质量提升,因此,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是一项对城市环境有效的环保措施。
2.3、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建筑重建的费用,同时一些具有创意的改造设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这是其显性的经济效益;而改造好的旧建筑同时会促进地块内部和周边的经济,甚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复苏,起隐性的经济效益更大。
3、旧居住建筑改造设计策略
3.1、建筑屋顶的改造
屋顶是建筑的“第五立面”,在旧居住建筑中屋顶形式大同小异,基本上都为平屋顶经常出现漏水现象。部分旧居住建筑的屋顶采用预应力空心板通过设置刚性防水层、铺设钢筋混凝土隔热板来实现屋顶功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设计、施工及材料问题导致屋顶时常出现渗漏问题。屋顶包含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基本形式,从渗漏率来看坡屋顶的渗漏率为10%,平屋顶的渗漏率高达70%。在进行旧居住建筑改造时为解决屋顶渗漏问题,可以通过种植屋面、倒置屋面等技术来改善屋面热工性能。伺时设计特殊的坡屋顶屋顶形式既能提高住户舒适度,又能改善建筑形象。在不影响原有建筑日照条件下,对坡屋顶的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将多层旧房的顶层通过改造变成复式住宅。
3.2、旧建筑坡屋顶呈现高低错落的形式
同时增加建筑轮廓的丰富性通过实施整体改造,能够同周边新城市住宅保持一致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由于旧居住建筑屋顶为平屋顶,经常出现渗漏本次进行改造时将屋顶改造为坡屋顶。
3.3、改变建筑外立面饰面材料
旧居住建筑的外立面通过饰面材料进行改造。利用块状、条状的材料美化旧居住建筑外立面修补旧居住建筑外立面的不足。针对旧居住建筑外立面的空调外机盒以采取此种方式进行遮档。由于旧居住建筑在建成时未设置外立面空调位置而建筑外立面零零散散的空调外机成为影响建筑美观和城市景物美观的重要因素。在不影响窗户功能及日照要求基础上投置金属百叶栏或金属栅栏对立面进行装饰既能对建筑外立面空调外机进行遮档,同时又能确保建筑外墙整体协调。通过此种方法进行改造,既能保证通风性同时又不会对建筑采光造成影响改造成本较低。
3.4、旧建筑的低能耗改造
在进行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师还应该考虑改造的能耗问题,从而处理好旧工业建筑的空间利用、形态把握、材质处理等问题。但是,在进行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很少有人关注节能减排等生态问题,导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首先,设计改造。旧建筑的设计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墙的保温性能设计。外墙保温性能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日常运营中的能耗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师通常把外墙作为厂区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然后采取清洗、修复和改善保温性能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温保护。同时,利用原有厚砖墙的蓄热性也是降低旧工业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还能提高室内环境气候的舒适感。第二,外窗的保温性能设计。一般情况下,旧工业建筑的外窗气密性、隔声性和保温性较差,因而需要将原有玻璃替换为中空低辐射节能玻璃,同时,也可以在窗台内侧增设一道窗,从而改善外窗的保温性能。第三,屋顶保温性能设计。目前,建筑工程师在设计旧工业建筑改造时,一般需要将生态节能与屋顶形式结合起来考虑,从而提高旧工业建筑的生态性。其次,技术改造。为了保证旧工业建筑改造完成后能够正常使用,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配备一些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墙脚干燥、墙体蓄热测定和红外线热辐射等技术,这些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旧工业建筑的热能需求量。
3.5、空间调整
3.5.1、外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外部空间整治目的:a.疏通交通,使建筑遗产更易到达,更易与社会生活无障碍地紧密联系,创造更为人性、富有个性、设施完备的城市空间,如绿地、街道、广场等;b.使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氛围更为清晰、纯化。
3.5.2、内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在对旧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等)进行改建的时候,为了满足其新的功能需求,就要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大体分为两种:a.不改动原有建筑结构,只对非承重墙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通过夹层,获得新的内部空间分隔;b.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有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这种难度较大,但适应性广泛,更加合理,而通过一些新元素的外延,又会产生有趣的空间感。
4、结语
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普通的旧建筑改造计划已势在必行。对旧建筑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转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在以前的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建筑所处的新时代和新的社会背景中挖掘出老建筑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确保改造旧建筑的本质时重新审视和利用旧建筑的新价值。在新的时期和标准规则变换中,更复杂的是我们要通过建筑形式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旧建筑改造,在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前提下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晶磊.建筑改造中“地域表情”的表达及延续[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郭银丽.基于老旧建筑改造下卫生服务空间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关键词】旧建筑,旧建筑改造设计;实践方法
一、当今旧建筑改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代表着都市文明发展进程的建筑已经千疮百孔。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与灿烂。我们经常看见映入眼帘的“拆”字,证明了它们命运的脆弱。
老建筑伴随着推土机带给我们巨大的轰鸣声在尘土中轰然倒下,变成等待运输的建筑垃圾。目前,这种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影响了地域性建筑符号、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关于旧建筑的改造作为建筑设计师研究的新课题是极富有挑战性的。
二、旧建筑改造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是现代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予以完整的保留与守护。
旧建筑改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有些城市因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轻易把些没有历史纪念性的旧建筑拆除了,这样做是对这个城市的不负责,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长远的意义,一些没到年限的旧建筑的消失,不但是这个地区历史的消失,同时也更大的浪费了建筑资源。
三、旧建筑改造的表现形式
1、主体整体结构改造
如“八号桥”以打造设计创意产业为目标,将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上世纪50-80年代的八栋车间大楼重新规划布局。由于厂房不是保护建筑,所以在改造中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2、旧建筑材料有效利用
旧建筑材料是在建筑拆解中而产生的,应该做到将这些旧材料被回收,经过处理,在旧材料市场出售,以实现再利用。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旧材料市场发展较好。
四、旧建筑改造的结构分类
1、木结构
木结构指竖向承重结构和横向承重结构均为木料的改造形式。它由木柱、木梁、木屋架、木懔条组成骨架,而内外墙可用砖、石、木扳等组成,成为不承重的围护结构。木结构建筑具有自轻重、构造简捷,施工方便等优点。多用于寺庙、宫殿、民居的旧建筑改造。
2、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包括墙承重和框架承重,现浇和预制施工。此结构优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耐久、耐火性能较好。多用于多层或高层的住宅或高度在24CM以上的旧建筑改造。
3、钢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均用型钢制成。它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平面布局灵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目前主要用于大跨度、大空间以及高层旧建筑改造。
4、特种结构
这种结构又称空间结构,它包括悬索、网架、壳体、索—膜等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多用于大跨度的旧公共建筑的改造。大跨度空间结构为30M以上跨度的大型空间结构。
五、旧建筑改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原则
在旧建筑改造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的功能要求和某些特殊需求(如隔热、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防震等)。给旧建筑改造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在旧建筑改造设计时必须综合有关的技术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选择经济、合理、美观的旧建筑改造方案。
2、有利于结构安全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中首先考虑建筑的坚固、实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经久耐用。除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及结构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必须尺寸外,对一些部件(如栏杆、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门窗与墙体的结合以及抗震加固等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措施,以确保旧建筑改造使用后的安全。
3、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在旧建筑改造中,应注意整体建筑的经济效益问题,既要注意降低改造成本,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减低运行、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要考虑其综合的经济效益。在选用材料上应根据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注意节约用材,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在满足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4、整体性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必须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这种整体性的要求是来自于多方面的。除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虽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将个性纳入共性的框架之中,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特质。
六、结语
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设计,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对于设计师来说,一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旧建筑改造设计必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从事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人员来说,它将带来一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