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6:32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目的的对比研究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张宏成教授,对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曾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目前教师对体育新课标认识不够,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其次教师对我国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了解不够,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感觉到教学难度加大的情况,但是从新课标本身讲,新课标总体是促进学校教学的。

总结其原因就是我们体育教师对我国体育课标改革的目的不清楚,要想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精神,真正了解不同阶段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并且要了解不同的学习阶段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哪个方向为主体,小学体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校体育,给他们以正确的体育学习思想和方向意义重大。我们小学体育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要充分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1.小学生的生理方面,它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季,身体柔韧素质比较好,相反他们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等都处于初期发育段,所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它们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习惯上。2.小学生的心理方面,体育教育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适应从家庭迈向学校的第一步。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的地位,造成了他们在心理上优势感。由于很多体育项目其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的合作精神,所以通过体育课积极地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为他们将来跨入社会成为真正的人才做好第一步的铺垫。

中学体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从生理角度来说,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顶峰,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强的阶段,在中学阶段,学生最容易掌握新鲜事物,掌握体育动作和健身方法的能力也处于高峰,正确积极地传授健身方式和方法,能对学生将来的终身体育和我国的全民健身工程做出积极的贡献,正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对中学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的重点阶段,也是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从生理角度讲,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结束,身体形态基本定型,身体素质处于最佳状态。从心理方面讲,大学生心理趋近成熟,接触新鲜事物越来越复杂,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通过体育课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实现大学生由学生时代向社会迈步的重大转折打好基础。

二、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

根据我国不同阶段体育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在不同的体育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体育要把自由还给学生,由“传授”转向“发展”,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初步接触正规体育教育的阶段小学生,接受新事物和自控的能力比较差,加上小学生本身掌握得健身方法和知识的有限性,可以说放任自由的体育课会让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必须要以教师的积极组织作为前提。同时要注重,在以教师组织为主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创新模式,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保姆式”教学,我们要手把手的给他们介绍和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所以小学体育教育要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置上课内容还存在分歧,还存在着实施上的困难。

中学体育则是处在小学体育教育结束后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健身活动方式和方法,并且中学生的自制能力等都已经得到了提高,所以中学体育课的“放”与“收”应该是相对好调整,加上中学生的身体特点是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在中学采取的教学模式要义“传授式”为主。大学生体育课的开展相对于中小学更具有开放性,大学体育面对的是具有相当自主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育观。在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我们要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上要采取“朋友式”的互动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终身体育观”,同时注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创新,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最好一步准备。

三、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对比研究

小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要注重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形态的发展,为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应我们的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们要安排柔韧性、娱乐性的体育舞蹈、健美操、韵律操等为主,同时要注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上的积极作用。小学生是伴随着体育游戏长大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而且它通常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人际交流的开放性构成了对竞争、协同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的独特功能。

中学生由于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强,我们要积极的、及时地向他们传授体育技术和技能,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保证健康的身体打好基础,也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下转第120页)

(上接第104页)

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体育活动,这对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做了铺垫,同时大学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都为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创造了机会。所以在大学体育课中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积极的体育参与观,大学体育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生转折点的导师。体育是我们现在在社会当中加强交流的中介,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活动,能为学生在刚迈入社会的阶段更快的适应他。大学的体育教育思想更能在学生踏入社会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的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终身化和体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化,大、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从内容、形式到考核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育来说改变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情况。体育作为贯穿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如何来适应这三个阶段的需求,并实现完美的衔接呢?小学是打基础阶段,中学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阶段,而大学是保持运动状态积极提高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世界观和终身体育观。做好各个阶段的良好衔接对实现我国全民健身工程和终身体育计划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成,魏磊.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发展

近30年来,语文教学一直遭遇人们“高耗低效”的责难。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源于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当时语文教学状况提出批评:“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应该承认,当年吕叔湘先生是针对“”给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极大破坏这一事实而言,其提出的目的是摆脱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普遍心声。正是因为此,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在当时被誉为语文教育的“一声春雷”。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近30年来,人们一直在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仍是“高耗低效”。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批评更是直指语文教学的“低效”,认为语文教学简直一无是处,甚至“误尽苍生”。但是,我们无法漠视的是,近30年来,语文界已有不少人在殚尽竭虑地改进“高耗低效”,同时在客观上也取得了大家公认的成就。这使人产生了如下疑问: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语文教学一直都摆脱不了人们所谓的“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进一步需要去辨明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是否“高耗”?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一、追问之一:语文教学是否“高耗”

吕叔湘先生依据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计算出学生在中小学共10年的时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从所占课时量的比例这一角度来看,我们的确可以说语文教学耗时很多。但是,吕先生的这一判断是基于当时学校的教学实际条件、背景和学生的生存环境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存在一定前提和背景的。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却不顾近30年来学生语文学习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客观事实,一直在简单地套用吕先生的以上标准,仅仅只看到语文课时量的比例高便断定语文课“高耗”。

当前判断语文教学是否“高耗”,不应仅仅立足于课堂这一较狭隘的视野,而应立足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和生存状态。若立足于后者来考察,其结果恐怕是另外一回事。在当前,不管哪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了课堂之外,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条途径:一为科任老师利用自习课或其他课来教学本门学科;二为学生在家里的自学;三为学生参加的各种学习辅导班等,包括校内组织的以及校外组织的;第四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是否在课堂上按要求学习该学的学科,如上语文课时学生是在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学科。若依据以上几点来考察如今的语文课,至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在平常自习课语文老师补课的次数有多少?占多大的比例?有多少学生在家里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有多少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在语文课上有多少学生真正在学习语文?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对不同地区的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访谈,结果表明: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持不太乐观的态度,语文老师利用其他时间为学生补课的次数远低于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在家自觉学习语文的学生不多(只是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基本没有(只有极个别学生请某个教师辅导应考作文);在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的课上主动学习语文者基本没有。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愈发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真正花在语文课上的时间实际上并不多,尤其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外语等相比而言。有研究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9.7%的学生不读书,23.2%的学生一学期只读一本书,32.3%的学生一学期读三本书,34.8%的学生一学期读五本以上的书”[2]。也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其阅读量严重不足,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极其有限。以初二年级为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附录的“课外读物建议”中列有14本具体书目,阅读过其中的五本及以上的学生的比率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54%、城市普通中学32%、农村中学13%。再以高二年级为例,通读过《三三国演义》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43%,城市普通中学21%,农村中学19%;通读过《红楼梦》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32%,城市普通中学9%,农村中学4%。[3]引以上虽仅涉及到课外阅读,但众所周知,阅读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主渠道,不读书而成天从事写作或其他语文活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进入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的课时已被大幅削减:现在是高中每周4课时,初中5课时,小学7课时;中小学平均约占总课时的16%,小学约占20%;个别地方,小学语文每周只有5节课,仅占15%。当前语文教学的课时量已不是吕叔湘先生当年所称的占全部总课时的30%之多。

综合考察以上各因素,与其他主要学科相比,立足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存环境,语文课并不是通常被人所理解的所谓“高耗”。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所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难怪近来不断有人呼吁应增加语文的课时量。笔者澄清这点并不是在为语文课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开脱,人们长期不加区别地视语文教学为“高耗”,进而把“高耗”与“低效”联系在一起对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横加指责,的确是有失公允的。

二、追问之二: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不管对语文教学的“低效”理解为效果低、效益低、还是效率低,也不管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学生“学”的角度,其实都必然涉及到其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人们正是依据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达到以及是否达到某一目标,来判定语文教学是“低效”或者高效与否。

在吕叔湘先生看来,语文教学的“低效”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差。“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主要是针对“”结束初期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太低而言,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种指责是十分有必要的。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语文教学是低效还是高效,当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摆脱了“低效”的困境。正如当前不少研究者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比以前提高了,作文写得也比以前好了。然而,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人对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不断吸纳,随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从分裂逐渐走向融合,随着20世纪末对语文教育大批评的深刻反省,人们早已不再局限于用30年前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当前的语文教学。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更是明确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这就意味着,当前人们判定语文教学的依据已是依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定义的语文素养(这比较以往已大大拓宽了)。正是依据“语文素养”,时下人们发出感慨: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语言使用不规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差,语言运用缺乏个性、对母语缺乏必要的情感,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整体上仍未完全摆脱“低效”之困境。

当前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已不同,这势必导致当前语文教学的“低效”与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所说的“低效”在内涵上的明显差异,可是不少人们却未认清这一点,生硬地套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不加前提地批判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对整个语文教学进行否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认清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语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的,所以语文教学的“低效”远非一个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判断。改观语文教学的低效也绝非一个简单的技艺问题,它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的明辨澄清问题。第二,语文教学的“低效”必然具有长期性,同时也异常艰难,其原因正是在于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第三,也正是因为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不同的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加杂着一些非语文的成分),与此同时又用这些要求来评判语文教学的高效与“低效”与否,这便使得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人们也只能在主观上将其减至到最低或者说合理的限度。三、追问之三:当前如何才可能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

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绝不限于停留在语文教学的某一或某些技巧技术之上,而必须立足于整个课堂教学生态。随着当前教学论的研究主题由“工具论”向“发展论”的转换,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4]。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的问题已随着时展演变成“学生发展”的问题。通过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其真实的、真正的发展,语文教学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低效”的遭遇。总体上说,“学生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方面。

“发展什么”的问题实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鉴于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的混乱与纷争,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应首先进行“语文”与“非语文”的清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重新澄清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内究竟应获得怎样的发展。语文学科因其以母语为教学内容,这便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而始于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并沿袭至《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使语文学科与文化纠缠不分。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很自然地在经典的选文问题上、传统的诵读问题上、语言技能的训练问题上、系统语法知识的传授问题上、文本的多元解读问题上、作文的真实表达问题上陷入各种纷争。这些纷争集中表征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质之争。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无非是在面临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冲突时的一个有意或是无奈的平衡。立足于语文素养的“面”上的整体把握就会忽视、掩盖其在“点”上的必要区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素养的主次倚重上未作出明确的厘定,这为人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握语文与非语文之上预埋了一个极大隐患。这样,语文教学便时常陷入如下的尴尬境遇: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干的?所以就语文教学目前的问题来看,在语文与非语文之上的适当分野,在语文教学的主观性价值目标和其客观之间的必要澄清,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最为紧迫的任务。总体思路是立足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实现语文教学从传统向现代的真正转型,在现代教学论的视野下构建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以此为基点合理把握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和“语文意识”,而不是简单地由汉语言的特点直接推演出语文教学该如何实施。

如何发展的问题可以表征为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机制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置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特定语境之下、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矛盾(人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和汉语言的本质特点,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进程以及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在以上基础之上着力思考:个体言语学习的独特性及其言语能力的差异性发展,个体经验基础上言语理解和表达,学生言语技能的有效训练,语言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特色与言语学习,言语互动的学习机制、对话交往与学生言语能力的生成,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学生生活实践中言语学习的积累与领悟,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学生生存状态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等等。

以上“发展什么”的问题侧重于“是什么”与“为什么”层面的哲学思维;“如何发展”侧重“怎么样”层面的科学思维。正是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教学论主题,并依据“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问题的统整,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走出长期的“低效”之困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3)

[2]王俊英,北京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1(2):32-37

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目前,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长期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暴露了不少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因此,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

1.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1.1 为活动而活动。不少课堂搞得很热闹,各种活动频频"闪亮登台"。然而,一些活动与教学明显无关,在教师认为,好像不开展活动就不能突出"学生为中心"。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很少考虑该项活动究竟与该课的教学有多大的关系,而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参与作用。

1.2 以本为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

1.3 评价的廉价与单一。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但是课堂上,我发现评价少,形式也单一,通常是教师简单地对学生作一模糊性的、随意性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的很少很少。

1.4 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教师的课设计得很好,可一上起课来却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差不说,还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当属"罪魁祸首"。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甚至想闹就闹……有的教师说,这是为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我想,规矩还是要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展,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1.5 教师知识匮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这一点非常好。不过,有时候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把老师给难住了,暴露出我们教师知识面的相对狭窄与匮乏,知识内容的陈旧,知识运用的僵化。长期以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较多,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因此,教师当务之急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当然,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几点。

2.小学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

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2.2 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

总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有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作为教师也要努力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结束语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蔡俊洁.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应走出三个认识误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91-192.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有效方法

一、为什么小学英语教学要采用“情景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年龄大约在6~12岁之间,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强,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和教育的可塑性,但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次是喜欢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喜欢单一单调、刻板呆板,因此教师为他们设定一定的情景帮助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2.“情景教学法”符合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规律

中国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单一语种的国度,平日学生除了学习汉语之外,很少接触外语,外语学习普遍缺少语言环境。其二,学习资料来源有限,主要局限于教师和教材。其三,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中国学生,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很大。其四,我国经济还不发达,教育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其五,家庭与社会没有外语交流的语言环境。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是在英语课堂,所以“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在较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操练英语的机会,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的几种操作模式

1.把身(肢)体语言带到课堂

这是“情景教学法”最基本的一种运用形式。在教单词或句子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会比较喜欢。比如在教单词“big、small、short、long…”等形容词时,就可以教学生做动作,“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表示很大;“small”用两个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等等,学完单词以后,我们老师一旦做出这个动作,学生就很容易地说出这个单词。

2.让学生当“小老师”、“模拟秀”,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

比如说“Talkabout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amangry.(可以作生气状);”“Iamhappy”(可以作高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老师平时上课的表情、动作、声音等,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verygood”;“sitdown,please.”等等。

3.模拟表演,创设语境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例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Icome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ismyexercisebook.”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对内容的理解也便不感到困难。再如在学习同学间的相互介绍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扮演从外地转学来的新同学,让其他同学向他表示欢迎、问候并询问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如“whati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areyoufrom?”等等,让这位学生一一加以回答。这些对话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培养了英语学习的能力。

4.编排英语短剧

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地下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可以鼓励他们编排英语短剧,虽然刚开始编得不太好,甚至还夹杂着很多汉语,没关系,练多了自然会好起来。还可以通过班与班之间,进行表演交流,把(1)班的“英语短剧”推荐到(2)班去表演,(2)班的也到(1)班来交流。慢慢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会有很大的进步。

当然“情景教学法”还有很多其它方法,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利用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到活动中来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使用英语,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英语,这些都是“情景教学”的好处。但在活动设计时,老师要特别注意下面的内容。

三、“情景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最佳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师仍然是“情景教学”中的灵魂。不是把“情景”给了学生,教师只让学生去练,而自己就没有什么大事了,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示范表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在学生表演中,教师也要全身心投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从单词到句子、乃至整个的英语水平,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2.“内化”与“外化”

内化和外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所谓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素质就是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它显然蕴藏在体内,一旦需要,可以按主体的意志转化为行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前三年(六年制小学)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1850字,目的在于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负作用。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资料,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一是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全面,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的核心,是优化内化与外化的进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第6篇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是主要的五个教学环节。它的作用是:“启”,即提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包含激起学生自学的心理动力,引起思维的渴望。“读”,把在启这个环节上提出的中心问题作为思维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独立看书学习。“练”,由看书阅读转入到做练习,是对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信息反馈过程。“结”指教学环节结束或教学总体结束时进行的小结。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以要素角度看似乎不够完整,如从教学功能角度看,五要素已包含了其它诸要素。如,“启”、“结”可以采取学生“议”的方式,又可以采取教师讲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议”、“讲”融为一体的方式。至于读、练、知三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更是离不开议、讲、写等要素的贯穿与交融。再者每位教师都十分清楚“导”的重要性,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启”和“结”是以导为主的,读是导读,练是导练,知是导知。在自辅教学中,离开导的教学,就从根本上歪曲了自辅教学,从实质上背离了在教师引导、激发下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这一学和导的关系。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又是与其它诸要素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课型特点、训练要求、学生差异等实际情况,将五要素相互调整,随时组合出许多不同形式的课堂模式。

下面举例说明。小学语文第五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第三件事,弟弟在艰苦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可采取“启读练知”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提出启发问题,“启”:“从哪些词中可看出弟弟在狱中学习条件很艰苦?哪句话写出了弟弟学习很刻苦?”接着带着问题安排“读”。学生读后教师以“启”中的问题,向学生检测,就是“知”。第一句中的答案,是“一支笔,一张纸,不容易,太珍贵”等。第二句中的重点句是“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完成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再把理解引向深入,利用“启—读—练”的模式。“启”:“狱中闷热时会什么样?寒冷时什么样?弟弟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接着安排“读”。“启”是引导,“读”是实践,再安排“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议论,在议论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弟弟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条件是何等的艰苦,学习态度如何的刻苦。通过学生之间的认识及情感的交流,达到阅读从理解内容到体会思想的深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再如,小学语文低年级中的《归类识字》教学部分。已往的生字教学,是教师一个个领教,学生一个个地跟着学,反复进行音、形、义的大合唱,形成学生的机械识记,效果较差。经过教改实验可采取启读练知结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前一组的生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寻找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的规律,引起学生思维的渴望,从而把教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后面的几组生字是学生思维的渴望,从而把教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后面的几组生字是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运用由熟字学习生字的规律自己学习。要求读的过程要达到两个目的:一要借助熟字、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二要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书写时的关键几笔,这是读—练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组讨论学习在前,个人学习在后的方式,同时每个环节中又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时的调节,使学生知道对错。这是“知”的环节。最后教师的小结应是进一步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它是思维深化的过程。通过这种实验我们明显地感到,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不但形成了自学生字的能力,而且形成了有意识记的思维品质。

以上的例子可以说明“启、读、练、知、结”五要素组成的课堂模式的具体应用,可以使教师自觉地发挥“导”的作用,而学生又能被引导进入学习的实践。使用与不使用这个模式,其课堂结构是明显不一样的,使用了这个模式,就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从而使课堂教学能以训练为主。

怎样才能使教师使用好“五要素组合”模式呢?大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片面追求分数第一的观念,是不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学习的实践。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越强,其实践的效果越好。“五要素组合”模式实质是“教”与“学”的组合,而教是在于导,放是在于学,是以“教”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2.“五要素”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其中“启”、“结”是以教师为主的活动,“读、练、知”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同时既有学习活动(读练),又有检测活动(知),既有读书活动(读),又有解题活动(练)。每一次组合都是教与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要合理搭配,调整五要素之间的联系,要素之间具有最佳联系才能发挥最佳效益,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其它素质得以明显的提高。

3.组合起来的模式,一定要适应于具体的教学环节,具体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应“大纲”规定的年级重点和教材的具体要求。要具有可行性。

4.教学过程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学生的心理品质,使操作“模式”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第7篇

[关键词]教育创新;学生发展;课堂文化

学校教育创新,指以创新为主导的学校教育,具有创造力的现代学校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新的创意、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行为来构建有变革创新能力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学校教育创新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大小,最终在于是否使学校得到了在新的平台上的发展。笔者以为,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是否使受教育者——学生得到了新的、更优良的发展。教育创新的归宿,也往往是教育创新的主要依据和评价,就是教育者及其团队是否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积极的、健康的发展。就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发展而言,课堂文化的构建是最基础性的建设,对学校教育创新的实现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也在观念和行为两个层面上实际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最终呈现结果。

一、学校教育创新必须使学生个体充分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使一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从而使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可以说,人的个体如果失去了个性,社会、家庭就失去了情趣,学校、班级就失去了新奇的色彩。作为一名教师、一所学校,要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创新,就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所有学生在学校中充分展示他的个性,积极参与学校实施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压制、不打击,使其各尽所能、各展其才。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而又富于创新意义。

同时,作为尊重个体的保证,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名教师、一项活动,要使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能够奏效,尤其要使教育创新能够落实,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的鲜明个性的个体,只有尊重了他的人格,顺应了他的个性,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就是再好的老师、再好的目的、再好的内容,也无从谈起有好的结果。现实中,因为不尊重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发挥,而使教育教学受到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次,要理解学生——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由未成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学生容易偏激,好因好恶而盲目行动,有时难免有过激情绪和行为出现,这都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因而在实施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青少年中发生的过激言行、或矛盾冲突而不大惊小怪、如临大敌,这本身就有一种创新意识。最后,还要相信学生——教育创新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层面,有一个全新的变化,这势必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和波动,学生要适应一段时间。为此,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很快适应这一变化,相信他们能完成创新教育交给他们的任务。

二、学生个体充分发展的主渠道在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良好发展的主要途径。

从学生的成长时间看。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青少年大约要在学校学习和生活9~14年(义务教育9年。有的读过幼儿园,有的没有;有的读高中,有的不读)。这一阶段,是他们人生的黄金发展阶段。他们从懵懵懂懂的幼年,到充满好奇与想象的少年,再到充满激情与理想的青年,其思想的历练、品德的养成、身心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学习,甚至对社会的初步理解,绝大多数依赖于学校的教育。而每天学生在学校的、不超过8小时的学习过程中,又有接近6~7小时以班级在活动、以课堂在学习。所以,学生的绝大部分学习和活动时间在课堂。

从学生的课堂学习看。学生在课堂不仅仅学习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进而传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从世界文化传承看。学校开设的每个学科,其内容都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们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科学结构和人文精神。同时,世界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浓缩、交融、碰撞和激荡,所谓“课堂小世界,文明大舞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感受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和脉搏。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教育、引领作用,而且能促进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体现学校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旨趣。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的主渠道一定发生在课堂。

三、课堂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取决于课堂文化构建

课堂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最主要、最直接、最适宜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决定性场所。但目前我国学校课堂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教师教学类——用整齐划一的内容、单调固定的教学形式、唯一标准的问题答案、考试升学的终极追求来从事课堂教学,完全忽视或大部分时间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类——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浅思辄止的思维习惯、囿于书本的知识视野、单一发展的素质提高来从事学习,绝大多数时间处于等待状态,甚至消极抵抗的学习状态。师生交往类——用表面轰轰烈烈的合作讨论似乎神秘莫测的简单问题、绝对天衣无缝的异想天开、不分对错的一律表扬、全部“赏识”来处理课堂交往,使课堂充斥着虚假的繁荣。由于此三类问题和其他问题的共同影响,使得当前绝大多数学校课堂还不能够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课堂文化的迷失。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指在课堂教与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师生自觉遵循的共同精神、思想、方法和行为。课堂文化具有独特性、生成性和陶冶性。积极的课堂文化,可以使师生在课堂中享受愉快;反之,则产生痛苦,甚至放弃课堂。

当前学校课堂文化的迷失,就是指在课堂活动的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文化精神、思想、方法和行为上的迷失。由于对良好课堂文化精神的漠视,导致课堂人文精神的丧失;由于对课堂价值追求理解的错位,导致教师和学生成功体验的集体缺失;由于对良好课堂文化在思想观念上的冷落,导致师生过度关注单纯的知识教学、知识学习,忽略了对广阔资源的有机整合;由于教与学行为习惯的扭曲,导致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僵化。一句话,失去了良好课堂文化的构建,师生从开始时对课堂的满怀希望与憧憬,演变为对课堂的失望与厌倦。

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创建是当前现代学校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可是,我国还缺乏对课堂文化建设的专门理论研究,学校文化更多指的是课堂外的文化,大多数学校把学校文化“实际”锁定在课堂之外的制度建设、硬环境创造和课外活动等环节,缺乏对课堂内部的课堂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于是出现了课堂与文化脱节,课堂外文化开放多元,课堂内文化封闭单一的现象。没有良好的课堂文化滋养,课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树。因此,加强课堂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重新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成为从根本上实现学校教育创新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关键。

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文化

如上所述,学校教育创新的结果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文化的优劣,因此,课堂文化的构建是决定学校教育创新成败的关键。

课堂文化由三种互为依存、互相联系的文化有机组成:教师、学生共同对客观事物(含学习的知识)认识的理解文化;师生、生生之间共同认知、产生人际交往的对话文化;教师、学生自身内省、提高,产生人格提升的自我超越文化。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良好的课堂文化,必须是开放的、对话的和审美的文化。理解文化要求课堂要不拘一格、海纳百川,提供足够大的空间,让师生共同挖掘学科内容产生的背景、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科的本身结构、学科的思维特点,从而体会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话文化要求在课堂中进行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四者之间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使最合理的结论自然呈现;自我超越文化要求师生在共同学习中体验精神的愉悦、成功的欢欣和审美的情感,从而让自我在内省中完善和升华。理解文化需要科学的态度,这就是求真;对话文化需要人文的情怀,这就是求善;自我超越文化需要个人素养的升华,这就是求美。我们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就是要追求、并努力去实践,使课堂文化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课堂文化,让课堂充满激情、智慧与理性。它萦绕于课堂之内、贯通于师生之间、伴随于人生之旅,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学校教育创新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设想一下,如果学校的课堂充满着师生互相启迪智慧的科学理念,洋溢着师生生命与生命撞击的澎湃激情,流淌着师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会心微笑,课堂就会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那么还会出现师生对课堂产生厌倦的情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