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14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师范毕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 要: 实施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思想和从教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师资紧缺问题,为基地学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学前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方向包括:完善规范制度;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实习基地;加强科研,努力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向顶岗置换迈进。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产学研合作 教育实践研究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邢台学院具有107年的师范办学历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数万名师范毕业生,师范教育是邢台学院发展的根基。2002年,学校升格成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师范教育数十年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再加上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统一考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突出应用型、地方性并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认识到顶岗实习是教育形势发展与专业改革的需要,是将学前教育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向深入的最好措施。
一、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学院实行的“精实课程制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多次论证,并不断修改。为了满足当地教育发展的要求,基本上两年就要对课程、大纲及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当前正准备对2015版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在2015板的学前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主要设在“两个平台+四个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前者主要有思想政治模块、外语模块、科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后者主要包括军训、教育见习、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学分等。四个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教育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技能课程有:简笔画与手工、教师书写技能、幼儿教师语言训练、幼儿舞蹈创编、儿歌伴奏与弹唱、幼儿歌唱与训练、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有:大学数学、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国学概论、学前儿童文学、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幼儿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乐理视唱、钢琴基础、舞蹈基础、声乐基础、蒙台梭利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法 ;教育类课程有师德与法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艺术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有:婴幼儿健康教育、婴幼儿保育概论、婴幼儿家庭教育、婴幼儿营养学婴幼儿素质训练游戏、亲子教育、儿歌创编、学前教育法规、特殊教育概论、中外学前教育史、家庭教育学、学前教育名著选读、儿童心理咨询、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育评价。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为顶岗实习做好了准备,因为要空出一个学期的时间要到一线去上课[1],也就是将8学期的课程压缩成7学期。
二、 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从教技能,学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对幼儿舞蹈、儿歌弹唱、幼儿活动设计的考试内容、评分标准都有严格的要求。职业技能测试合格者发《学生基本技能合格证》;成绩优秀者发《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特长生》证书,学院还设有大量实训室,如手工教室、形体训练室、蒙台梭利实验室等,为学生从教技能的提高提供方便条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考核方案如下:
1.对幼儿舞蹈技能测试要求。
考试内容:考生自选一段幼儿舞蹈,既要有舞蹈的表现力又要体现出该舞蹈的特性,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
A 99―90分,舞蹈动作熟练,舞蹈风格把握准确,节奏清晰,可以很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现力。
B 89―80分,舞蹈动作较熟练,舞蹈风格把握较准确,节奏较清晰,能较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现力。
C 79―70分,舞蹈动作不熟练,舞蹈风格把握不够准确,但节奏尚可,不能较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
D 69―60分,舞蹈动作不熟练,舞蹈风格把握不够准确,节奏不清晰,无法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
2.对儿歌弹唱技能测试要求。
考试内容:考生自选一首伴奏儿歌,能连贯流畅、富有表地情地弹唱,时长在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
A 99―90分,富有表情地弹唱,能准确表现歌曲内在的情感及场景,弹奏流畅,不中断,节奏、节拍、指法准确;速度适中、稳定;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B 89―80分,能完整弹唱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准确;速度适中、稳定、弹奏流畅、不中断;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C 79―70分,基本可以完整弹唱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基本准确;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D 69―60分,不能完整表现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不准确;弹奏得不够流畅。
3.对幼儿活动设计技能测试要求。
第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第二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详细、清晰,与活动目标相对应,能体现活动目的和要求。第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设计要关注幼儿活动,要层次分明,^渡自然,活动方式要机智灵活,过程要完整。第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安排合理,保证幼儿活动完整,有师生互动环节,能完成活动要求。一般时间要求在110分钟内完成。
三、学前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思想和从教技能。
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之后走上讲台,才准确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讲台上的实战,实习生的胆量、自信心、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关爱之心、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都得到提高和升华;实习生在研究教材、观察学生、备课、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考试命题、教研活动、社团活动、保教活动等从教技能方面得到强化,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的学生说:“顶岗实习一个学期,让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广大辅导员感慨:“实习归来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正如2014级学前本科四班的叶焕林顶岗实结的那样:“这学期我在佳美阳光幼儿园完成了我的实习工作。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满满、感受颇多。首先我要感谢的是这帮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她们单纯的想法、天真的笑容,以及他们在学到知识后开心满足的样子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和他们在一起的点滴将会是我未来日子回味最多的珍贵记忆。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中还是在社会的历练和与人的人际交往中,我都以为自己一直在认真地学习、生活着,我让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改正并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自身要求也很高的一个女孩,可是当真正看到这帮孩子的时候,坚硬的心开始慢慢融化,他们那么小,却有着那么大的力量,他们的简单、纯真震撼着我,我开始审视自己并渐渐明白,在我不断地寻找机会想要在社会中历练、成长自己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同时也丢失了一些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孩子身上的真,这使我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去反思自己的初衷。再次拾起初心的自己对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会带着敬畏谦虚的心去看待这些小精灵,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2.提高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W生要走向社会,接受检验。通过顶岗实习,让实习生提前了解并学会适应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交往,消除书生气,强化耐挫力;在基层顶岗实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强化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自理技能。实习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顶岗实习为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
原来,学生撰写论文,实践性论文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质量不高。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完成教育观察、调查报告等环节,在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初步进行教育调查,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选题不再无所适从,不再空对空。顶岗实习为本科生的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自然毕业论文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4.顶岗实习为最急需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紧缺问题,为基地学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教师教育学院已进行了五个学期,安排了近千名学生,到邢台市的11个区县的64所小学和42所幼儿园开展顶岗实习、开展支教活动。有的实习基地是刚刚开始一个学期,有的是连续进行了5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基本保证了实习的连续性。这些实习学生服从基地单位的安排,任教所需的课程,做好了基本的保教工作,还为部分中小学把社团活动、广播站、广播体操等课外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
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的表现,反映了我校的培养质量,所以顶岗实习中的信息反馈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因此,我们学校边组织顶岗实习,边思考校内育人体系的改进,学校服务地方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得到提高。随着顶岗实习的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四、学前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方向
1.完善规范制度。
急需制定《邢台学院顶岗实习支教管理办法》,明确顶岗实习的管理职责,明确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部等部门的职责;明确巡回指导、教学指导教师的选拔、职责、待遇、管理等内容;明确顶岗实习中辅导员职责,学生的任务、待遇及奖惩等问题;明确在实习基地聘请指导教师的办法。明确各项相关经费的标准,对实践教学经费合理划分,保证顶岗实习经费及时到位。用制度规范工作,完善管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推进工作[2]。
2.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实习基地。
使既有岗位需求又有指导能力的基地逐步稳定下来,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对需求不急迫、没有指导能力的基地进行调整,既要照顾到面又要重点照顾地双向促进。
3.加强科研,努力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与基地单位联合,做课题立项,开展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有关学前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省级、市级课题有6项,有的结题,有的还正在研究之中。
4.建立“三位一体”机制。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基地“三位一体”机制,共同负责实习的计划、组织、督导、考核和评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宏观协调,高校负责把关实习生的培养,基地中小学幼儿园负责实习期间的生活、教学任务安排协调和教学指导,与高校共同评价考核实习工作。
5.向顶岗置换迈进。
结合顶岗实习做好延伸性的在职教师顶岗置换。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探索实施顶岗实习与置换研修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按照各个学校所需实习生人数的1.5~2倍安排,让顶替下来的多余的老师参加由市教育局统筹的置换培训。可以让置换的老师来邢台学院培训,这样在校学生就有顶岗实习的空间和机会了。
教师教育学院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五个学期的积极探索,正在走向全面开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需要市教育局、邢台学院领导从客观上整体把控;有的问题需要基地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有的问题则需要教师教育学院沉下心来在认真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去改进。为促进师范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邢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相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度研究成果顶岗实习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姜莉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09(26):89-90.
关键词: 双导师制 高师教育 新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国务院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希望培养出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由于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担,因此探索高师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理学中,实践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实践智力,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实践智力的研究最为深入,他认为“实践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是个体在实践生活中获取潜隐知识和背景信息、定义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较好地预测个体未来的工作表现”。为此,我们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高师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把“双导师制”的应用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近十年内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而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意见》从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课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等十个方面对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特别是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方面:“各地、各师范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承担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在此之前,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多采取以本校教师教学为主的单一导师制,导致师范毕业生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要求脱节,师范生走上教育岗位后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方能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行双导师制的新举措,有利于师范毕业生更好地与教育教学岗位相衔接,有助于培养更加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优秀教师。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要机构,直接承担着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任务,为我国基础教育机构提供了大量教师。可以说,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坚实后盾。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及新改革的逐步深入,高等师范教育质量与基础教育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
1.1高师为基础教育培养的教师与现实需要出现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扩张阶段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而高等师范学校应把培养合格教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培训,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为标志。因此,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切实训练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初步养成准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为在岗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高质量的培训。但是,由于我国高师与基础教育机构一直以来处于分离状态,高师不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情况,在准教师的培养上难以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对在岗教师的培训也难以对症下药。即使知道在岗教师期望获得哪些指导,由于高校教师的局限,也难以有本质变化,出现了高师教师教育现实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状况。
1.2基础教育教师迫切希望专业化发展,却难以认可高师组织的培训。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由于对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核心是教学能力,而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直以来以自我反思和同事的交流为主,理论提升和疑难问题解答难以得到指导,基础教育教师希望得到指导的期望很强烈。一直以来,高师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以理论为主,虽然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根本,但多数基础教育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从而对高师组织的培训形成抵触心理,即使高师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也难以得到基础教育教师的认可,高师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在提高自身教师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因此,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并相应地在教师培训和加强高师与中小学联系方面寻求具体的解决途径,是高师面临的现实选择。
1.3教师教育实施双导师制,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探索,更是教师教育模式的新尝试。
导师制起源14世纪的英国,在牛津大学率先实施,其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也陆续采用本科生导师制,想以此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就师范教育而言,我国师范院校的导师制一般采取的是高年级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导的双导师模式。中外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培养数学教育类本科生教学与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当下师范教育盛行的高年级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如何突破传统模式,寻求数学教育类课程实行“双导师制”的有效途径还未见详细报道。
另外,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在教育类课程中试行“双导师制”的有关文件,特别强调了“双导师制”主要是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也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中小学学生和幼儿的机制,蕴含三种“双导师”制度:对高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授课教师既有大学教师,又有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对进行教育实习的高年级师范生,既有来自高校的跟踪指导教师,又有来自实习中小学校的辅导教师;对中小学生,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又有来自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这也为我们开展“双导师制”在培养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思路。
2.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标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前提,构建数学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教师教育技能,努力培养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技能精湛、锐意创新的优质中小学师资,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1)数学教育类双导师课程拓展研究;
(2)高师数学专业“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3)高师数学专业“双导师制”具体操作策略研究;
(4)与中小学、许昌市教研室形成实施双导师制的长期合作方法的研究;
(5)双导师制”的评价机制研究。
3.具体应用
本研究在初始阶段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举办知识讲座、利用网络平台、参观学习考察等方法,及时了解教学中与“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在实践研究阶段主要采取校内导师微格教学,校外导师实践指导等行动研究法,通过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观察学生活动、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合作观察、自我观察、录像观察等手段,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情况,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在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取经验总结法,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包括个案资料的整理、专题课堂观察的研讨,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对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反思,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为构建师生互动的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撑。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并注意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合作;建立与许昌市教研室的定期交流,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做法如下:
3.1建立了与中小学实施双导师制的长期合作的机制。
在数学教育类课程中,由大学教师承担学术导师,由中小学选出优秀教师承担临床指导导师。临床指导导师主要为师范生提供听相关课的机会和教学设计指导的机会。
3.2在教育实习中,开展教学技能训练。
以学术导师为辅,中小学一线教师指导导师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开展教学技能训练,促进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初步养成。为此教育类课程教师深入教育实习基地,作为教育实习的高校导师,改变了原来只是管理学生的局面,深入实习学校,定期与临床指导导师对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指导。
3.3密切了高师与基础教育的教研联系。
原来高师教师(尤其是教育类课程教师)的教研大都缺乏实践支撑,基础教育教师教研流于形式或过于零散,二者如果能结合起来,则对高师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我们尝试将高师教师的教研与基础教育教师的教研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教育实习期间,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参加基础教育教师的教研活动,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有力地提高了高师与基础教育教研的实效性。
3.4做好二者教研的结合。
下一步我们打算采取高师教师以挂职锻炼的方式深入基础教育,委派的挂职锻炼的数学教育类课程教师至少在中小学进行一个学期的基础教育教学与体验。相信挂职锻炼对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是教学与教研相互学习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钟启泉,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芳,邹俊.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4):277-276.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质量提升;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必须根据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为了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提出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意见”。可见实践教学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新审视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实践教学,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为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本研究对福建省师范院校中有开设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和网上在线填写等形式,获取问卷276份,其中有效问卷258份,有效问卷达到93.48%。调查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到实践教学重要
但实践能力弱师范生对问卷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237人选择“很重要”,占91.86%;12人选择“一般”,占4.65%;9人选择“不重要”,占3.49%。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师范生清楚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对教育实践基地的小学校长及一线教师的访谈,多数校长和教师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当前师范生实践能力比较薄弱,绝大多数被访者提到“要给师范生多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少一些空话套话”“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等。调查结果表明,五年制全科型小学教育的培养要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
(二)实践课程学时安排不足且内容单一
师范生对问卷里“实践教学课时是否足够?”这一问题的回答,240人选择了“否”,占93.02%。对“你认为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是否丰富?”222人选择了“否”,占86.05%。数据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偏少,课时不足,内容单一。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要适当增加,给师范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师范生访谈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师范生认为一些课程理论性太强,与小学教育实际联系不紧密。与小学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访谈时,很多教师提到一些课程脱离当前基础教育实际,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小学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使师范生能更好胜任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三)学生教学实习时间短课时严重不足
师范生对“将教育见习实习贯穿五年全学程,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小学见习实习”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下:“赞成”的225人,占87.21%;“无所谓”的21人,占8.14%;“反对”的12人,占4.65%。可以看出,多数师范生认为要将教育实习贯穿五年全学程。对第四年下学期为期4周的集中实习调查表明,师范生认为实习课堂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很多师范生实习期间只上4-6节课,个别师范生才上2节课。对小学实习实践基地的调查和访谈情况表明,师范生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课堂调控能力比较差,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教学机智。
(四)师范生教学技能总体水平不高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从教的核心技能,是从教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四个项目的教学技能展开调查,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总体水平不高。不可否认,师范生“三字一画(话)”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说明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对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基本功的训练还是比较重视。但是,大部分师范生在实习时备课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上课时只“顾教案”不“顾学生”,只是把教案中设计的几个环节“读”完而已,无法充分利用自身情况、小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气氛等自然生成的课程资源就地取材,一旦小学生出现异议,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与实践基地一线教师访谈时,许多教师指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薄弱,无法将所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计划对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形式等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培养目标中,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导致实践教学方向不明,随意性较强,形式化现象严重。再次在对实践教学理解上存在分歧,有些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教学基本功训练,有些人则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教育实习。事实上,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包含了各种从教的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目前遗憾的是实践教学所包含的这几个部分都是单独开设,缺乏逻辑性、系统性,没有整体规划。由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零散杂乱,各部分不能有机整合起来,造成无法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整体效果。
(二)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实训脱节
实践教学与小学实践基地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学校平时很少与实践基地联系,缺乏双边互动,沟通交流严重不足。师范院校一般在需要见习、实习时才联系实践基地小学,根据院校单方的计划需要安排见习或实习活动,致使实践基地的小学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很多基地小学被动签订实践基地协议,被动接纳实习生,缺乏积极主动配合,使得师范生的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在见习或实习过程中,很多小学校长和教师担心师范生缺乏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打乱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影响小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产生不大愿意配合的情况。另外,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偏大,指导师范生实习增加额外负担。一些家长认为师范生经验不足,课上不好,也管理不好班级,影响孩子学习,就会到小学提不满的意见。这些都是缺乏与实践基地常态化的联系,师范生很少到小学进行各项实践锻炼造成的后果。
(三)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指导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的很多任课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缺乏亲身体验。调查表明,很多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对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小学生心理特点、规律不是太了解;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不熟悉;对小学教材和教学方法鲜有研究。教师的教学过于理论化、教条化,脱离小学教育实际,难以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指导。此外,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工作量过大,既忙于教学又忙于科研,安排指导的师范生数量过多,一位教师往往要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师范生,不可能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只能以集中的形式对师范生进行一些纲要性的点拨,无法做到具体、深入。再加上工作量计算不合理,指导教师的工作得不到肯定,降低了积极性,导致在具体的见习或实习指导中,教师一般以完成任务为主,并没有真正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效果。实践基地校的小学教师指导工作热情不高,有的小学教师只是让师范生帮忙批作业、改试卷、管理学生自习,并没有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方面的认真指导。
学校和系没有形成对指导教师的完善监督体系,指导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监管到位。实践教学一般是在实训室或小学实践基地开展,学校往往缺乏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和评估,指导教师没有到场,或者有到场但没有进行指导,院校都很难把控。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制定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既简单又没有严格执行。有的师范生经常不去见习或实习,不去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抄袭网上资料应付了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很多师范生并没有真正到小学实习,而是呆在家里复习考教师资格证、考编制,或者攻读专升本的课程,实习成绩鉴定托关系找小学签字、盖章,师范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升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树立全程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教学
五年规划首先要树立全程实践理念。实践教学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综合体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在全面梳理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所包含的教学基本技能实训、毕业论文撰写、社会实践等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需要经过论证,制定实践教学五年规划,明确五年实践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指导方法、时间安排以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学校要与小学实践基地共同讨论,编制《五年制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南》,让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师范生都清楚地了解五年实践教学的具体项目,时间安排,及考核评价标准等,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做到与理论教学双向互动、共同跟进、交叉上升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相融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两者共同构成整个课程体系。其次,实践教学重在实践力度上。实践知识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两次短期的实践就能获得。因此,在时间安排上,要将实践教学贯穿在小学教育五年学程中。在全程实践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保证实践教学时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浓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类课程,增设教育调查、模拟教学等实践课程。把实践教学有序、系统地贯穿于全学程,使师范生从感知性见习———逐步熟悉性见习———比较熟悉性见习———模拟教学———集中实习———顶岗实习,五年从不间断。这样可以让师范生置身于小学真实的教学情境,感受教育情境的真实、丰富和不确定性,观察、思考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全程体验小学教师的角色。
(二)建立校校合作关系,与实践基地常态化对接
高校要与小学实践基地建立校校合作关系。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而小学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两者可以互补。小学教育专业要办出专业特色离不开小学教学实践;而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深入小学实践基地校,可以参与课程开发,参加学校管理,与小学教师共同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是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而小学的教育实践也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与实践基地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减少了小学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为师范生提供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机会。师范生到实践基地小学参加教学实践,在本专业教师和小学教师双重指导下,学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评定、班级管理工作等方面受到锻炼,快速成长。此外,将丰富的学术资源向小学开放,邀请实践基地小学教师参加师范院校的科研活动,利用学术资源优势,为实践基地小学教师接受前沿教育思想,以及培养专家型小学教师创造条件。学校与小学实践基地的校校合作、彼此帮扶、共同提高,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深入小学教学一线,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师资
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应倡导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亲临小学,充分了解小学实际,才能懂得如何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要定期到小学听课、兼课,深入教学第一线,把教育理论与小学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反思理论,创新教育理论。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小学调研,努力把科研与小学实际紧密结合,提升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聘请小学优秀教师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兼职指导教师。优秀小学教师给师范生上课,能让学生把所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次,充分利用师范院校“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的校内资源,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骨干教师形成合作共同体,共享资源,面对面学习、交流,既能感受小学一线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小学骨干教师也能在专业教师前沿理论指引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全程监控实践教学过程
学校要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成立教学评价机构,全程跟踪实践教学,组织专家设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实施细则,定期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教务处要牵头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由系部领导、学科带头人及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等组成,宏观指导、调控实践教学,实施考评工作。各系部负责做好实践教学的常规管理,协调校内外组织联络工作,使实践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同时配合教务处搞好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工作。要有效监控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需要颁发实践教学的一系列过程性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等。还要制定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的制度,如实训室工作制度、教育见习、实习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工作条例等;编制实施实践教学的配套资料,如实习报告、教学技能训练手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实践手册等。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的资料都应按要求认真完成,归类建档,统一管理保存,从规章体系上保证实践教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并严格执行、全程监管,才能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正常运作,使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要成立以专家和老教师为主的教学督导组,定期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督查,促进督导工作顺利开展。专业教研室负责详细了解、检查和掌握实践教学进展情况,保证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践基地小学、师范生、督导教师、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及时反思,以提升后续实践教学的质量。这样的监控、指导、反馈才能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在改进中不断提高、在动态中不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刘庆华.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5).
[3]范丹红,严文清.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4]孙宝源,郭海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概念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5).
关键词: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卓越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建设是基石.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担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主体力量的重任,面对社会转型对高师院校的挑战和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高师教育必须进行自身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使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高师本科院校改革教师培养的趋势.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卓越教师的培养是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重新构建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的优秀毕业生,以M足社会对卓越教师的需求.
1 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1.1 构建“五环节+四模块”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完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师范性和教育改革的适应性为特色,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为了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等4大模块必修课程及相应系列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必修课和通识教育系列选修课;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等必修课和教师教育系列选修课;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必修环节;专业教育课程由各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教学技能类、教学实践类3大模块;教师教育选修课包括教育学系列、心理学系列、学科教学论系列、其他系列等4个系列,要求师范专业学生选学8学分,实践环节在总学分中约占15%.成功地构建了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和课时,学生在大学生一、二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进行学科课程和教师技能课程的学习.
1.2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教师教育“行知实验班”建设
为落实《黑龙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示范区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以构建职业化、专业化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为培养“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技能娴熟、仪表儒雅”的卓越教师,2011年成立了“行知实验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学院坚持引领发展原则,引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积极投身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前沿理论和重大问题研究与实践.学院坚持突出特色原则,集中学校优秀教师教育资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不断拓宽卓越教师的培养路径,实现我校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实现由“大师范”向“精品师范”过渡和转变.教师教育学院负责学生的学科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养;组织和指导学院学生教育实习与实践活动;负责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院将在我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教育实习基地,搭建我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合作平台,组织省内名校名师建立双师型教学指导队伍,实现基础教育和高师院校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师范生应用学科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能力和水平.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体现“精品师范战略”和“培养卓越教师”指导思想,积极尝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职业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重新设置模块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实习实训和考试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技能娴熟、仪表儒雅”的卓越教师.
1.3 推进教师职业教育模块化建设
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示范区建设,根据学院开设的实训课程及实训项目,划分了四个实践模块:职业基本技能模块、教师专业发展模块、学科探究模块、实践与创新模块.分别完成基础性训练、综合性训练、设计性训练三个层次的训练项目: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包括三字一画、普通话、教师口语、课件制作、教具制作等训练项目,主要完成的是教师基础职业技能的训练,主要在教师口语训练室、三笔书法训练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室、教具设计与制作等实验室完成;教师专业发展模块,主要包括学科课标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训练项目,主要完成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教学设计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室、教学技能考核室完成;学科探究模块,主要包括理科实验的技能训练项目,主要完成的是理科的实验探究及实验教学探究能力训练,主要在学科实验室完成;实践与创新模块,主要完成的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的科研指导等,主要在 “G-U-S”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师教育以职业基本技能模块的训练为基础,教师专业发展模块和学科探究模块的整合为支柱,实践与创新模块为应用基地,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最终达到人人过关,走向卓越的目标.
2 依托“G-U-S”教师教育联盟,实现联盟单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黑龙江省教师教育联盟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服务教师教育发展,通过整合黑龙江省教师教育资源,实行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实现联盟单位人才培养、课程资源、教师培训、合作研究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联盟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由黑龙江省教育厅牵头,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试点,适时建立省教育厅、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等基础教育单位组成的“黑龙江省G-U-S教师教育联盟”,标志着我省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教师教育联盟各单位之间通过合作开展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技能培养,共享共建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打造我省教师教育品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上,依托黑龙江省“G-U-S”教师教育联盟,地方政府、师范大学、中小学三方优势互补、彼此支撑、互利共赢.地方政府、中小学给予实验中心大力支持,形成了我校与二百余所中小学教育实习示范基地的联结互动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以“一体化”、“研究型”、“参与式”的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3 结束语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行知实验班”为培养实践主体, 提升课题研究实效性.2011年以来,我校组建了“行知实验班”,五年来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通用技术、化学、地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11个专业统招生中遴选1390名优秀师范学生进入行知实验班学习.这为有效开展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优秀的主体, 提升课题研究实效性.教师教育学院“行知班实验”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教学模拟比赛和教具制作展示中获得100多项奖励.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培养的毕业生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师范特色:策略构想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逐步形成了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共同培养教师的多元开放的新格局,部分综合大学以其强大的学科和学术优势介入教师教育领域.给师范院校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师范院校为了赢得竞争优势不得不走综合化的道路,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术性”来提高“师范性”。然而结果却是“学术性”没有提高多少,师范特色却在逐渐减弱。综合化本身没有错误,问题在于没有处理好综合与特色的矛盾。因此,师范院校应当继续坚持教师教育的主体地位。坚守和弘扬师范特色.探求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但在开放化、综合化发展背景中的师范大学,举全校之力办师范教育已不可能,有必要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力量,组建一个新机构或新组织来履行这种职能,如教师教育学院。目前国内许多师范院校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尚未形成一个成功的范式。那么教师教育学院能否组建,应如何组建,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机构.如何发挥应有的职能等,的确成为我国师范院校谋求教师教育发展思路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学院的角色定位
教师教育学院应当是在师范大学综合化进程中,顺应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具体承担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使命的专门的办学机构,也是在“学术性”基础上强化“师范性”、在学科专业基础上融人职业教育内容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模式。因此教师教育学院整合教师职前培养、人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种职能.将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一般由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学院)整合各师范类专业的学科教学法教师组合而成,因此,它的角色应当是:
(一)专门的教师培养机构
专门培养有了一定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意欲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大学生,它承担学科教育之后和入职之前这段时间的全日制教师教育,不承担教育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教育。时间可以是1.2年。因此,师范大学的学生只有进人教师教育学院方可称作师范生,师范生的招生计划也相应地落实在教师教育学院。
(二)教师教育研究机构
教师教育学院与其他任何办学实体或二级学院一样,同时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因此,它要立足于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类别和层次,致力于教师教育发展规律与改革的研究。
(三)教师专业发展基地
教师教育学院不仅承担职前教师培养任务.还要依据人才培养条件和优势。承担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为教师的在职培训、进修和提高提供便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加油站”。
(四)教师资格认证机构
基于教师教育学院在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它在教师资格认证方面应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只有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的人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因而它也成为当地的教师资格认证机构。
(五)师范大学与中小学互动的桥梁
教师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只有建立在与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教师教育学院应成为师范大学与中小学互动的桥梁,也理应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智囊团”和“咨询站”。
二、教师教育学院模式的意义和优势
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问题,设置教师教育学院的必要性,显然与传统的分学科分散培养教师的模式弊端是分不开的。那么教师教育学院的设置有何理由和优势呢?
(一)完善职业教育环节.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只重专业教育.忽视或忽略职业教育的弊端。职前教师在校学习的多为专业知识.而作为教师职业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十分缺乏。高师师范类专业虽然开设一定数量的教师职业养成课程,但由于该类课程多为大学通识课,即传统的“老三门”,很难引起师生的重视,教育效果较差。在国外,教师职业教育主要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之后进行,时间一般在八个月到一年不等,主要对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集中培养。
该环节在我国教师教育中至今没有实行,因而导致了新任教师对职业岗位的极度不适应。完善教师教育模式.突出并强化教师职业教育,现实急需,势在必行。
(二)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强化师范特色
师范大学综合化是历史的必然,但师范大学综合化的目的是提高师范专业的学术水平,但目前很多师范院校在综合化的过程中丧失了对师范特色的追求,而是“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企图挤入高校名牌,因而有不少学校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抽调师范专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这就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与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师范大学转型的实质是利用综合学科的资源来加强教师教育。然而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均衡发展,并不意味着平均用力,而是寻求一种更为恰当的运行机制,教师教育学院这种专门机构的建立为师范特色的强化提供了思考、研究、规划、管理和组织实施的主体。学科教育依然分学科在各系院进行,而教师教育则集中在教师教育学院进行,由分散学习到集中培养,便于管理.便于有效地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三)探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八次较大的改革。自2001年以来实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堪称教育系统内继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教育革命。
从课程目标、结构、标准、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高师院校已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其模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单一化的课程体系.使其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需求.很多师范毕业生存在职业适应困难,甚至影响后续发展。这个问题在全国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种不对应、不同构的师资供求状况甚至成为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瓶颈。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师教育学院的设置,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和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为探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四)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了教师角色认知、角色实践和角色品质的提升,其质量是由教师个体素质、高校培养质量和岗位培训质量共同决定的。培养和培训应是一个前后贯通、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当前教师培训与教师培养基本脱节,培训单位良莠不齐,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重复,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师范大学大多存在重教师培养、轻教师培训的倾向,缺乏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综合研究和科学设计,使得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事实上,师范大学应该而且有责任承担起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将教师培养与培训进行一体化的研究与设计,最大可能地避免内容的重复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促进教师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师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显然,集培养与培训两种职能于一身的教师教育学院的设置将更加有利于探索和实施这种新模式。
三、教师教育学院模式的实施路径
教师教育学院是具有综合性质的实体办学机构.承担着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范生职前综合培养任务,还承担着教育类学科学生的培养。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研究需求.既要传授理论还要加强实践。因此,应当克服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采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一)教师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1.分层次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虽然教师教育学院的设置承载着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重任,但在实践上依然存在一些盲目性和不适应性。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师范院校的发展要求,模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高师院校自身所属的类别层次和自身所处的区域特点,形成分层次培养的格局。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教师培养可以尝试走“精英化”的道路,向研究型大学发展,主要培养硕士、博士学位以上的高水平教师.并成为中国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基地,可以采取“4+2”(教育硕士)和“4+3”(教育学硕士)等方式;地方性重点师范大学教师培养可以走精英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道路,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以培养初高中教师为主,满足服务区域内多层次的教师需求。可以采取“3+1”(学士)、“4+1”(双学位)、“4+2”(教育硕士)等模式;地方师范学院教师培养可以考虑走大众化的道路,向教学型大学发展,主要满足服务区域内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的需求。同时,与这种分层培养的格局相适应,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高中教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形成灵活性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以普通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为例.简要构想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可以推行“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通识教育、学科教育、融合教育和就业教育四个阶段进行人才培养。
第一阶段(大学一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不分学科,不分专业,以大文大理或学部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突出外语、计算机、普通话三门“丁具”课程的能力培养.为后续学习打下文化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
第二阶段(大学二年级):以学科教育为主,分专业进行.学生分散在各学院接受自己所选择的学科教育。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
第三阶(大学三年级):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阶段,也是学科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过渡阶段.该阶段还是以专业方向课程为主,但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融入部分教师教育基础课程,以照应教师教育课程的逻辑体系。学生还是在各系院接受教育。
第四阶段(大学四年级):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经选拔后(数量按师范生招生计划),作为师范生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学习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学生在这个阶段完成学科教学类的毕业论文和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该阶段也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专项培训培养。本阶段学生在教师教育学院获取毕业资格、学位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
(二)教师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1.构建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教师教育“四段式”培养模式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思路,合理构建课程模块,形成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均衡发展的,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积累、智慧增长和技能养成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例。调整后的各类课程比例应当大致为:通识教育课占30%左右,学科专业教育课占45%左右,教师教育类课程占25%左右。第二,将教师教育课程由过去单一刻板的“老三门”变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师素质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各模块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每类课都有学分的要求.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课程的设置可以本着“多门数,少课时”的原则进行。
2.强化融人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教育改革脱离了实践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重视和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增强传统的教育见习、实习实效外,还需要引人“实践智慧”的理念,构建融人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融人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各阶段,将实践体验与理论学习相互交融。克服毕业前一次性的“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形式.将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活动根据需要分布到各个学期,而且计算学分,力求三年(或两年)不断线。同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小学实践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以教师的身份体验教学过程,把教师培养的职业性落到实处。
3.打造专兼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给教师教育的师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对“谁可以成为教师之师,教师之师应该有具备什么素质”还缺乏深入研究。教师教育师资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理论性水平偏低而实践性又不强的问题.需要本着“脱产进修与在职学习相结合,攻读学位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分层次培养,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教育理论课教师、学科教学法教师、教师素质养成与技能训练教师(专兼职)和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专兼职)四支队伍的建设。为保证师范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可以聘请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或教育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并努力建设好和使用好这支队伍。
4.激活与中小学校的互动机制。
一、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期经济和教育改革使地方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经济转型升级给予地方师范院校更多挑战。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劳动力结构升级,必然大量需要应用技术人才。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专业陈旧雷同,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脱节。”[1]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存在着脱离现象,如人才培养规格与基础教育师资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相脱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新课改要求相脱离,培养模式与强化实践应用要求相脱离,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相脱离。教师教育体系改革使地方师范院校受到冲击。自1993年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其他高等院校也要积极承担培养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任务”以来,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地方师范学院在这种层级化、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格局中,办学层次较低、教师教育学科相对薄弱,竞争的压力大,发展空间受局限。教师资格认定新规为地方师范院校带来新的压力。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厅[2015]3号),“决定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市场更趋开放,各类专业人员参加教师职业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参与更增添了地方师范学院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压力。
(二)新一轮教育改革又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政策为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件。这些文件,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明确教师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为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师范学院面临的挑战,更是发展机遇。转型发展要求地方师范院校把内涵发展放在首位,地方师范院校必然把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当作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必然把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当作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把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当作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必然把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当作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地方师范学院内涵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策略
坚守教师教育是国家对师范院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师范学院立命之本。师范学院将来无论是走综合大学发展之路,还是提升层次成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始终是其强势的、特色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师范学院的传统和优势,其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求强化教师教育,加强内涵建设。面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地方师范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思路和方向,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强化内涵建设。
(一)内涵建设的方向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从国家层面讲,主要是完善体系、分层指导、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校内涵建设是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内容是广泛的,角度是多维的。“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分别代表着一所高校的‘高度’、‘长度’、‘宽度’。”[2]地方师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体现在“精、特、强”三个方面。精,就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专业精炼、课程精品、人才精英。特,就是内涵建设的突出表现是培养模式独特、教学方式特殊、地方特色鲜明等。强,就是内涵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教师教育学科实力强、师资队伍力量强、师范生核心竞争力强、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强、提升办学层次的后劲强等。
(二)内涵建设的策略教师教育内涵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主要有8个方面:1.精心设置专业:面对转型要求,教师教育专业要根据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根据人才需求适度控制培养规模。从学校整体来看,为了形成学科专业集群,有些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可以融合、打通、调整。有的师范专业的数量、招生规模的调减,其目的不是削弱教师教育,而是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教师教育。2.科学设计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培养过程质量,确保毕业要求的实现,即:提升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符合度。在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专业要求、社会需要,科学确定培养目标,满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内在要求,制定明确的、细致的、准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体系上,要注重优化结构,结合行业需求,开发创新型、实践型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认真研究落实教育部有关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明确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规格的对应关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在质量评价上,培养方案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师范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建立对有师范专业的各学院的教师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环节上,要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按要求确保实践学时、学分达到基本要求。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文件指出,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因此,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①在培养对象方面:除抓好各师范专业学生培养外,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一是实施“卓越教师计划”,二是主动承担“免费师范生培养”,三是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四是开办“教育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工作。五是有针对性地强化特岗教师职前培养。②在培养主体方面:要构建“UGS三位一体”教师培养共同体。要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优质中学的合作,共同加强在校师范生、高校教师、中学教师的培养培训。③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和提高职业发展水平。可探索试行的模式主要有:A.“3+1模式”。这是指在高师本科学制4年的情况下,学生在前3个学年系统地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利用最后一年时间集中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并进行教育见习、实训和实习,完成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B.“1+3模式”。所有师范生入校后第一年学习通识课程,后三年按卓越教师培养的模式培养。C.“3.5+0.5模式”。即非师范专业学生前三年半学习本专业,最后半年集中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D.“4+1+1模式”。这是指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培养教育硕士,后两年中一年在校学习理论,一年在中学实践,接受“双导师”指导。经过两年学习,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后担任教师。4.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严格执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的特色,而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在于课程的设置。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中,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开足、开齐,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必须有接地气的教育实践。因此,要注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①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突出体现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②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与行业、中学合作开发课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③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要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真实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④开发优质课程资源:落实“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5.加强教育实践教学: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切实解决“践而不实”的问题。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要使优质的实践基地相对稳定,长期发挥作用。要完善教育实习“双指导教师制”,加强“中学教师—实习生—高校教师”三方的深入交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承担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要重视学科教学论教师的遴选和培养培训,激励有中学教学经历和研究的教师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和教育实习。引导、要求年轻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要聘请中学骨干教师承担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其人数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7.强化教师职后培训:职后培训要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重点采取置换研修、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有效途径,大力开展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注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良性互动,共同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8.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转型要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不能忽略研究创新。地方师范院校既要以教学为中心,同时需要重视教师教育研究。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开发研究,较少关注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是围绕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的。”[3]比如: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高师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等都应加强。
三、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建设的保障体系建设
地方师范院校的内涵建设要落地生根,必须有配套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因此,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一)思想保障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研讨,统一思想认识,正确认识高校转型的意义和实质,明确内涵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高校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需要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转型,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观。要树立育人为本观,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开展教书育人;树立师德为首观,强化学生师德教育,培育奉献乡村教育的精神;树立质量第一观,以提升质量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制度保障1.专业结构调整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这一机制,对师范专业申报论证、师范专业的数量调控、结构调整及培养规模调整、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的融合等问题,都必须深入研讨,并经一定程序审定。2.培养规格及质量标准:要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规格的对应关系。要严格执行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尤其要严把毕业生出口关,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3.教学各环节运行制度:要根据新时期转型发展和教师教育工作要求,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尤其要注意抓好微格教学、教育见实、教育实习等环节。要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4.评价标准:要认真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要打好基础,创造条件,申请师范类专业认证。要不定期地开展师范类专业评估,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小学教师培养由传统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迅速转型为以本科高校培养为主,不仅是高校扩招的原因,也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质的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小学教师培养中问题不断,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教师培养实践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什么样的人似乎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越来越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小学教师本科培养的模式,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高等学校一个发展势头迅猛、为数众多的专业。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早在2006年,顾明远先生就曾指出:“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1]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什么说在师范教育改革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师范教育改革中优质的中师教育资源大量流失,而一些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关于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规格,在教育界几乎已成共识,小学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但是,人才培养实践中,在培养目标上,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现在人们逐渐在认识层面达成共识,即这两者可以兼容和共生,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特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两方面,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在这两方面进行构建,达成平衡,实现融通。然而,高师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纷纷加盟小学教师培养的行列,这些学校中有许多原本以培养中学教师为己任,本身就有追求学术性、忽视师范性的顽症,加上对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难以甚至不屑加强师范性目标的构建。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另外,教师准入机制的低门槛以及频频发生的非师范毕业生与小学教育毕业生同台竞争小学教师岗位的现实,也在不断削弱人们对师范性目标构建的认识。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高等学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甚至混乱,如有人认为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性人才,提出培养合格型的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性,降低了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小学教育师资培养为己任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者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与中等师范和师专培养的人才素质应该具有质的差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秉持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应然追求。具体而言,卓越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研究者的特质。
(一)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优质的师资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优质的小学教育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是优质教育。卓越的或优质的小学教师培养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已受到高度重视,如芬兰早在1979年就认为教师职业是具有研究性的职业,小学教师应具有硕士学位,自1980年起芬兰教师教育从技术性转向学术性,采用以研究为基础的方式培养未来教师[2]。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带动了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2011年,美国教育部又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提出要改革教师准备计划,对国家教师质量予以改进、问责和重建[3]。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澳大利亚在2000年以来几届政府持续推动优质教师行动计划[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起步较晚,但对优质小学教师培养也已提到重要位置,高度关注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同年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改革,明确了教师教育中的卓越化目标指向。
(二)儿童的优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的成长应该优质化,即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优质化发展的实现既需要良好的学校制度与环境,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保证,“教师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关键的变量”[5]。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因素常常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柯尔斯腾·奥尔森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创造力、人格等方面会造成伤害。“学校的伤害导致我们作为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我们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很多这样的创伤都需要花费终身的时间去平复。”[6]因此,学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学校因素对学生的伤害,同时高素质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三)本科教育的追求应是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指向
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使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该是达标的。基于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应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应然追求。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以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的。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是高中起点,在激烈的高招考试中能够达到二本分数线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特别是在河南省,意味着学生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和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学生的教师素养应该能够达到卓越的标准。目前,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与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产生矛盾呢?我们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应是并重的,这样的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才会更强,发展的潜力更大。作为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指向本身就是清晰的,并不因为学校转型而发生改变。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卓越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应一以贯之。
(四)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性要求职前培养应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内在品质而言,教师职业是高尚的人才能从事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社会的楷模;从教师承担的任务而言,培养人的任务的有效完成依赖于教师不断的职业成长与追求,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专业成长的动力。已有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体验的职业幸福感更多,更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尊严。但是目前的小学教师中,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职业倦怠,职业冷漠,职业病态行为经常出现,导致学生发展受到伤害。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追求中,确立卓越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入职后的迅速适应,也有助于入职后的专业成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活中经常获得职业内满足,拥有完整的、幸福的教育人生。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以及职业关怀出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也应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为成就的对象。综上所述,同时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追求。我们认为,卓越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指向是研究型小学教师。具体表述为:具有良好的专业情意,正确的教育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上,教育理论界有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强调教育理论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价值;生态取向,强调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情境性。但不管哪种取向,都要面对小学教育的实践情境,小学教师面对的情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研究者的心态和行为,研究应贯穿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才能使教育教学具有理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王智秋认为,“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7]。教师研究者的意识与实践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在工作过程中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实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分析,卓越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径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模块化的可选择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依据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通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成为胜任多科教学的研究型教师提供课程支持。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精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严格要求,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重视开设提升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门为学生设置研究课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与指导等,使学生形成对研究型教师的认同接纳与实践[8]。
(二)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的互动机制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对于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小学合作。高等学校要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沟通,与基础教育多角度地深度融合,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的深度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三方互信工作机制。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高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使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义务;积极主动地与小学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促进参与卓越教师培养的学校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管理者及教师对培养卓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导向,全程实践,实践教学理性化
小学教师工作是实践性工作,教师实践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彰显。”[9]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形成和发展的。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品质,实践课程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每一阶段实践教学应实现的目标,以目标驱动实现实践教学有效化。注重提升理论学习的实践品性,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紧密结合小学教师工作实践,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上吸收一线优秀教师承担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获得小学教育的直接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审视实践过程,反思研究实践过程,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有明确要求,做到实践前有计划,实践中有指导、有研究,实践后有反思,使实践置于理性控制之下,提高学生实践的理性水平。集中到小学进行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本专业学生以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选题,以实证的方式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四)“双导师制”师资模式有效化
双导师制是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但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目前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双导师制指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共同参与培养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与一线名师应该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形成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等;建立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互换机制,引导、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教师教育类教师到小学一线顶岗实践,鼓励高校教师到小学名校学习,每五年有不少于一年的兼职任教、挂职实践,获得小学教育的感性经验,理性审视小学教育,研究、引领小学教育发展;为一线名师到高校进修,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提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形成实践智慧。通过四年不间断地有效实施双导师制,使学生全程接受双导师的影响熏陶,树立职业理想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研究性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五)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卓越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先进性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反映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理解小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性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紧密结合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技能;研究性是指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素质为指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实施以小班化为主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项目驱动、任务中心、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课程模块为中心完成小学课程或课堂设计,撰写具有实践元素的课程论文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小学教师专业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理论的实践价值,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品性,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理性平台。
(六)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卓越教师的培养依赖于被培养者的主体自觉,即学生应形成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在行为上有追求卓越的实践。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卓越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沙龙等形式学习,到小学一线中学习,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七)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