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12
序论:在您撰写桃花源记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资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五单元第三篇文言文,此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在初一初二以及前两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译文已不是困难的,难的是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更好地解读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层次地阅读。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感受和认识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正确评价世外桃源,认识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我利用《资源学案》(学生配备的导学案资料)本课阅读题――结合《饮酒》、《归园田居》体会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作为预习题切入对本课的学习。课堂检测利用《练习册》(学生配备的练习作业册)本课《桃花源诗》的阅读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检测。另外,通过钻研教材,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环境美” 、“生活乐” 、“故事奇”,引导学生抓住“美” 、“乐” 、“奇”三个字探究课文。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配套读本、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面对这些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深刻的内容,才能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 、开发网络资源,激感。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学《桃花源记》时,我从网上找出本课的动画朗读,这就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一种冲击和感染,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课前的预习作业,我让学生上网查找陶渊明的简介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便课堂学习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思想内容。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顾及作者本人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课后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百家讲坛”2011年第30期张大千教授的“但恨饮酒不得足”,了解陶渊明的无奈、落寞、超凡脱俗与回归自然。这样真正达到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生境界:陶渊明让我们在纷纭杂乱的社会人生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
网络给语文课提供了教学信息的渠道,使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当然这里的用多媒体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舍本求末,使课堂教学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的核心。
三、挖掘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解读化语,借助这些解读化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时空连线,走进桃花源,了解桃花源”的模拟现场采风活动,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且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关于桃花源的话题对其他同学采访。这样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还很有价值:你们为什么要来到桃花源?你们这里的生活怎样?打算一直隐居下去吗?
本课的作业我让学生给桃花源里的人写一封信,可以谈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可以给桃花源人讲一讲世外的故事,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建议。这样将课堂的讨论延伸下去。
在认识陶渊明的“桃园情结”后,我做了这样的拓展:“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桃园情结。陶渊明增加了无数人的梦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将课堂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四、比较阅读,适度拓展。
教材中有相同元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本材料,这种资源对文本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学生思考。教学中我设计了“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桃源胜境”时,我引导学生回想初一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一文,得出这是不满现实,借助想象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课堂检测环节将本课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勾连多篇,巧妙整合。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文本所潜藏的资源点,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把握教材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语文知识的支撑力更强、容量更大、形成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过程。
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注重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补充、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这样的尝试会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课内所学。但这样的开发与拓展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挤去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否则会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石晓星大打折扣。
关键词:备课;教案;教学效果
所谓备课,指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学校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备课情况,主要是针对教案进行评分。此项活动促使我再一次对备课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与认真学习。
一、几种常见的错误认识
备课总是和写教案连在一起。有不少教师认为,写教案很刻板、很麻烦,没什么用。甚至有人称“90%的教师写教案(或匆忙补抄教案)是为应景(应付检查)”。备课的必要性,在理论上未必人人皆知,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自以为从中、高等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知识丰富,而中小学教科书内容并不难,“这点知识还不好讲吗”“小孩子还不好糊弄吗”不重视备课;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是动态的、不可预设的,教学质量主要靠课堂临场表现,备课没有太大意义,应该简化甚至不要备课。有的老教师从教多年,经验相对丰富,思想上逐渐放松要求,又不止一次遇到他人反问“你还要备课?都教了这么多年啦”,认为无需再认真备课……凡此种种,都影响到教师备课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备课的必要性及原因
从教多年的教师必对上课深有感触,有时感到一堂课上得顺畅愉快。为什么?因为课备得翔实,心中有数。不备课教学效果会怎样?课堂上语言干瘪苍白,思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举例胡拉乱扯毫不贴切,内容冗长乏味,师生都觉得累。因此,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的仗”。有的教师知识丰富,也学过教学法,但备课马虎、草率、敷衍了事,教学效果欠佳;有的教师知识掌握得一般,教学经验也欠缺,但下了工夫备课,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可见,备课是弥补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不足的手段,也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备好课,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每一位教师工作责任感和教学态度的具体反映。
三、备课的类型
根据一些学者和教师的提法,备课有不同的情形(形式)和名称,备课的深度、广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学习型备课
就是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和教具,最后形成教案的过程。通常是教师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既定的教材并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已存在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是一种学习和吸取、重现和模仿,被认为是最基本、最初浅的备课。譬如,讲《桃花源记》前,教师先反复阅读课文到烂熟,再仔细翻阅多种教学参考书,从中摘录有关文本、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资料,最后依据它们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写成备课笔记和教案。这种吸取现成结论,重现他人见解的备课,属于学习型备课。
2.研究型备课
研究型备课也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钻研对象,却不局限于熟悉,追求教出独到的见解。还以教授《桃花源记》为例,熟读课文,阅读教学参考书;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归去来兮》《五柳先生传》等,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与思想;再翻阅《晋史》,从第一手材料中了解时代背景;翻阅《陶潜传》,把握原始材料中记叙的事实和评价观点;根据有关材料中提到的“乌托邦”思想,进一步检索“社会学词典”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阅读欣赏《桃花源诗》;最后,根据学生实际,形成心得体会,写成教案。这是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备课。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经常涉猎如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法学、社会学、宗教学、行政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等相关知识。
3.个人备课
广义的个人备课是指教师应广泛地提高教学理论修养,积累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每天、每时、每处,运用毕生精力为教学做准备,有人称之为“长备课”或“软备课”。狭义的个人备课,也叫“短备课”或“硬备课”,根据教学计划、教材和学生情况,设计出学期教学计划(开学前的备课)和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计划(上课前的备课)。
以上三种备课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并无明显界限,往往相互渗透,需要我们仔细琢磨并综合利用,以提升备课质量。
四、备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教学指导思想
要求正确、全面地理解课程的教学任务、目的要求,懂得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如此备课才有灵魂,方向正确。
2.教学内容
要求深入钻研和准确掌握教材。
3.教学方法
要求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
写教案是备课活动的收尾和总结,是将备课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形成文字,成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不论时代怎么变,教案都必须写,这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为什么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教师对教材认真分析理解,精心加工处理,最后体现在教案中。
教案可以不拘一格,写出风采。评价教案,不能只看形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齐全,书写是否端正,字数是否足够。而应着重于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关键词】语文课堂 《桃花源记》 激趣 教学尝试
最近“杜郎口模式”、“少教多学”课题研究的呼声越来越紧,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模式正不同程度地引起更人们的质问: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成绩为何停止不前,或者收效甚微。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已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的热门话题。
从传统课堂中走来,《桃花源记》虽已教过好几遍了,总是走不出传统课堂的老路子。这次我不再习惯性地准备重复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我到湖南桃源县旅游,因为我喜欢单独行动,跟团队走散了。到了世外桃源,见一山,从口入,但跟里面的人言语不通,我想打电话跟团队联系,但总是找不到信号,桃源人看我一个人拿着手机讲话,哪怕由于信号原因,对方没有回应,桃源人开始笑我,我终于被吓醒。”
我是想用这几句话导入课文,谁知一同学“盯”住不放。开始质疑,怎么语言不通呢,怎么会没有信号?我说,大家看课文,希望同学们能提出像刚才那同学一样的问题。
赵秋鱼站起来质疑:“老师,我怀疑根本就不存在桃花源。”我反问:“为什么?”赵回答:“没有人能为武陵人作证,也许是武陵人瞎编的,初一时我们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还有斯科特为阿蒙森作证。”我说:“那你怎么不怀疑是陶渊明瞎编的,因为他连武陵人的名字都没记下。”学生都说:也是。
这下可热闹了。接着进入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对课文中值得怀疑的地方大胆提出。”
几分钟后,学生抢着提问:
张小雨:“男女衣着,几百年与世隔绝,还能‘悉如外人’吗?‘外人的’衣着改变了,桃源人的衣着也改变成一样,就会这么巧吗?”
李秋霞:“武陵人‘寻向所志’,为何‘不复得路’,是桃源人不信他,随后悔其标志吗?”
杨连鲁:“桃源人怎么让‘外人’进去,他们没有寨门吗?平时不会堵住洞口吗,怎么还让外人看到‘仿佛若有光’?”
李东杰:“刘子骥的死怎会这么巧,是想问津桃源被诅咒死的吗?还有,他是陶渊明的什么人?”
“太守又是谁,怎不留下姓名?”
“既然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又为何‘乃大惊’?”
“桃源人学习文化吗?还用小篆吗?如果不用,怎样记录知识?”
“往来耕作,他们的劳动工具改进了没有?‘外面的’已经改进了。”
……
“老师,是不是陶渊明也像你一样,做了一个梦,而把他写成文字?”我说:“对,只是陶渊明的梦是理想,我的梦是骗人罢了。因为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太黑暗了,他梦中的社会模式在他笔下‘活’了起来。我昨夜的梦,可不是我的理想,连信号、电都没有,你们说我会向往那样的社会吗?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太好了,桃源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怎么会追求呢。”简单一句话,达到了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接着我又问,为什么我做的梦你们不相信,而陶渊明的文章却能千古传诵呢,就在于作品本身。古人宁信其有,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浪漫的虚幻色彩,强烈的真实感人的力量,这是艺术生命,这就是文学作品不朽的原因吧!
反思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未能达成,还是课堂结构也显得很混乱,甚至不能称为课堂,简直是吵闹,如果按常规课堂的标准,这节课是彻底失败的。但却产生了许多我预设之外的问题,就连我的教案也基本被否定了。下课铃响起,学生的兴趣似乎还没有收起,特别是平时经常打瞌睡或心不在焉的同学,显得异常兴奋。我只好说,下次有机会,我们再组织几次这种类型的课堂。
是啊,教无定法,也许这种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还愁学生听不懂吗?何止听懂,学生还想着下去找更多的资料把它弄清楚。甚至比我们的要求还想钻得深一些。如能这样。何愁学生不乐学,教学质量的担忧也就成了多余。关键是学生要动起来。
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得再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的独角戏。学生昏睡,质量又从哪里来?也许传统课堂,真是让学生被动,改变一下课堂模式,给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我们不能扼杀学生的激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牛不吃草强按头”,效果肯定不会好。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我们仍在强制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压制下不得不学的感受,其效果打折是毫无疑问的。
教育专家说,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总之,要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出现起死回生的转机,就得让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基础稍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才有出路。而教学或学习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少教多学”也好,“教知识不如教方法”也好,“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也好,都倡导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进步中得到锻炼。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不要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才会有新突破。
语文课堂应该是无所不包的大课堂,只要课堂上有知识点的生成,就是有价值的尝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发利用;本地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7-02
一、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1.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文物古迹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在备课时发现文中注释提到“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武陵”是指今湖南常德一带,因此,正好可以利用我们家乡本地优势—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引入课堂教学,于是在课前,我动员学生把曾在桃花源拍摄的风景图片和抄写的桃花源诗歌、传说,经整理后编入了教案和课件中,通过我的穿插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这篇古文时身临其境,兴趣大增,也为自己身在桃花源故里深感自豪,结果在课堂吟诵比赛时更是争先恐后,气氛热烈。吃惊的是,一堂课下来,已有多数同学基本能够背诵全文。
2.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又如讲授语文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乡愁》,备课时我发现作者余光中的晚年经历与我们家乡常德竟然有不少渊源。作为“惟楚有才”的楚国领地,我们常德以市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自1991年开始历时10年修建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载入世界文化工程史册。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首次来常德,惊叹后称其为“诗国长城”“半部中国文学史”。余光中第二次来常德是参加中国常德石门茶文化节活动,他彻底感受了来自桃花源故里的禅茶文化的魅力,并欣然题诗留念。我于是根据这些资料图片整理成一个专题《余光中的常德解愁之旅》写入教案,并编入课件中。在讲授这首诗时,我有意加入了这段课程资源,顿时让整堂课耳目一新,拉近了学生与这位台湾爱国诗人的心理距离,尤其是我还加入了当前的时事材料,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连战、宋楚瑜的破冰之旅,大陆与台湾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样的乡愁将会越来越淡,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既能促进课本与生活的融合,更能拉近语文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校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本身和课堂学习的范围上,还要在学习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整合,以体现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1.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走向家庭,争取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如在语文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中,学生需要自己制作礼物。由于我校是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每个班级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也是各学生家长定期培训学习提高的基地,是家长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互动。如果能利用这一学校优势特色,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礼物,这既是一种亲子教育,也是一种感恩教育,于是我动员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此项活动,结果“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很多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亲自参与了祝福贺卡的制作,最后一张张美轮美奂而又寓意深刻的贺卡作品展现在班级的文化墙上,成为鲜活的极富教育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又如在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感受”征文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也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征文,评出优秀作品,在学校文学刊物和网站上刊登发表,这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说,让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搜集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能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无形中又收获一笔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
2.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内走向校园内,拓展语文课程的容量和空间。如我校在2004年曾发动所有语文教师编了一套校本教材《德育》,其中的“文化篇”涵盖了我们语文版教材《语文》中熟知的成语典故,分别从出处、释义、感悟三个方面再加工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每年进行班级或年级识记诵读比赛,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反过来,这套校本教材又成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的新途径和窗口,成为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们的欢迎。又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新闻单元,其中的篇目《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等按新闻时效性来看,明显过时,学生已毫无兴趣。当时正值我校每年一届的体育艺术节,于是我动员学生按照新闻的写法,以体育艺术节为内容自行编写此单元教材篇目,同学们竟然真的仿写出了较高质量的消息、特写、人物通讯,自然又形成了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单元课程资源。
其实,全国各地区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形成和运用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就能逐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职的学生多数中考失利,他们学习基础薄弱,对于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且养成了没有压力不努力学习的心态。针对以上情况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上届学生做出的椭圆实物以及生活实际应用及数控专业的专业要求等所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降低难度:知识点中的每一步继续拆分成更细化的具体步骤,以便于学生的操作;(3)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一些小的压力游戏等,促使学生学习。
【学习目标】
1.理解椭圆长轴、短轴的含义。
2.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基本作图的常用方法:垂直、平行、连接等。
4.理解“四心圆法”的含义。
5.最终通过“四心圆法”作出一个完整的椭圆。
6.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教学设计思路】
1.实物引入:椭圆球。
2.课本阅读,动画演示。
3.细化拆分,内容讲解。
4.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5.团队协作,上台展示。
6.强化练习。
7.归纳总结。
8.知识拓展。
【学习活动】
一、情境引入
谈话导入:谁能举出椭圆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
生1:橄榄球。
生2:跑道。
师:对,下面大家请看一个实物(拿出上届学生所做出的椭圆实物),这是你们的师兄在技能大赛中所做的工件“椭圆球”!
生:(略)
师: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椭圆球是怎么做出来的?
引出本节内容。(板书:椭圆的画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椭圆的认识来源于生活。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识认了椭圆的生成与用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阅读
师:好,请大家将书翻到第29页,先看看书中有关椭圆画法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阅读书本3分钟。
师:同学们,能看懂吗?
学生不说话,甚至有的学生低下头,生怕老师点到他回答。
师(微笑):不要紧,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来完成一个椭圆!
【设计意图:通过此方式,使学生对椭圆画法的步骤方法有一个粗略的认知,同时对于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观看PPT
师:下面请大家观看一个动画,在这个动画中演示了椭圆画法的详细步骤,请大家仔细看。
师:通过PPT演示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
【设计意图:针对书上椭圆画法的方法步骤,老师通过动画来演示“四心圆法”画椭圆的具体步骤方法,使学生有一个更具体的认知。】
四、任务分解
师:好,动画看完了,下面要请大家把刚才动画上的步骤自己画上一遍。首先请大家把目光切换到书本第29页,大家看到了,对于椭圆的画法步骤,在书上一共有4步,那么老师把这四步细化为14个更小的步骤,下面就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这14个步骤,首先老师把任务布置清楚。
1.画出相互垂直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
(1)画一条水平线,并在其上任意标注点O:两位学生完成。
(2)过点O做水平线的垂线并延长:两位学生完成。
(3)利用圆规在水平线上截取长轴OAOB和短轴OCOD:此任务交给赵样(化名)来完成。
2.连接AC,并在AC上取CE=OA-OC:
(1)连接AC,并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OC于点F:两位同学完成。
(2)以点C为圆心,CF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E:两位同学完成。
3.做AE的中垂线,分别与长、短轴交于点O1、O2,再作对称点O3、O4:
(1)以点A为圆心画弧,以点E为圆心画弧(两弧半径相等,且半径大于),两弧相交于两点,连接这两点,并延长,分别交OA于点O1、OD于点O2:两位学生完成。
(2)以O为圆心,OO1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O3:两位学生完成。
(3)以O为圆心,OO2为半径画弧,交OC于点O4:两位同学完成。
4.以O1、O2、O3、O4为圆心,O1A、O2C、O3B、O4D为半径画弧,即得近似椭圆。
(1)分别连接O1、O2、O3、O4,并延长。
(2)以O1为圆心,O1A为半径画弧:两位学生完成。
(3)以O2为圆心,O2C为半径画弧:两位学生完成。
(4)以O3为圆心,O3B为半径画弧:两位学生完成。
(5)以O4为圆心,O4D为半径画弧:两位学生完成。
(6)四条圆弧相交,擦除多余线段既得完整椭圆:两位学生完成。
师:好,任务给大家布置清楚了,现在老师给每组学生10分钟的时间,用来自主学习,当然期间允许大家相互讨论、向老师咨询、也可以翻看刚才的PPT。但是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待会儿有学生画不出来,那么就要接受一个小小的惩罚,每个人10个俯卧撑!行不行?
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利用相互讨论、咨询老师、翻看PPT。
【设计意图:首先要将书本上的4条步骤细化为14个更细的步骤,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强绘图的可操作性;同时对于每一步要明确到人头上,让每位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考虑到学生基础差的情况,尽量以两人为一组,使学生在心理上互相有所依靠,不会紧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相互帮助、探讨,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在每组学生任务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小动力――10个俯卧撑,使学生带着压力去学习,使其更为主动的学习。】
五、成果展示
师:好,可以开始了吗?
师: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情况,按顺序一组一组上台来完成任务。
学生上黑板展示学习成果,逐步完成各自任务。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在黑板上进行充分的展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六、强化练习
师:好,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椭圆,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整个椭圆,从头到尾再练习一遍,当然长短轴可以自定。
学生开始自主练习。
【设计意图:强化刚刚学到的知识内容。】
七、教师小结
师:好,通过大家的学习,基本上都掌握了椭圆的画法,那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书上要把这个画法称为“四心圆法”呢?
生:四段圆弧,四个圆心!
师:非常聪明,咱们的这个椭圆明显是由四段圆弧所组成,而四段圆弧是由四个圆心决定的,所以称为“四心圆法”。那么,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我刚才在转着看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的椭圆不像个椭圆,四段圆弧相接的地方出了“岔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生:疑惑?
师:老师告诉大家吧。在上制图课之处,咱们最先讲的是制图的基本规定,里面包括的图线、标题栏、字体、绘图工具怎么用等一些标准?那么你们想想在刚才画图的过程中大家是否照着标准去做呢?比如说,铅笔的粗细、三角板做平行线、垂线等。
生:没有。
师:这就是出现“岔子”原因,因为你起步的时候就没有按照标准走,刚开始就有误差,往后慢慢积累误差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椭圆不是椭圆了而变成了“椭扁”了。所以,大家在制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标准要求去做,才能保证图形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促使学生掌握“四心圆法”的含义,明白其要点;其次,通过对图形偏差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制图方法和工作态度。】
八:作业布置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体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9
为了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承前启后”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对象自动自觉地提高语文各项能力,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将从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三个方面来阐述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选题广泛,而且都出自经典古籍,难度不言而喻,对课本中的文言到完全理解需要学生主动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和领会。通过课前的主动预习,课堂上的主动思考和课后的主动复习,加深对作者所要表达情感的认识,对重点段落反复阅读和理解,抓住其中心思想,对于之后的解题就能够游刃有余。教师在课堂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将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课前将预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初步熟悉和了解课文,收集作者柳宗元的背景资料。在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会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通过问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如对文中的“篁竹、清冽、为、怡然、m尔、翕忽、参差、寂寥、幽邃”等重难点词汇进行注音及注释,总结课文每段的中心思想,翻译段落等。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进行解答,以验证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在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复习任务,让学生反复思考复习,并不时对学生进行抽查,督促学生主动复习课文。通过不断地督促学生,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过渡到主动学习。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从课前到课后都作为参与主体,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需在课堂上由教师不停地灌输知识。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主体主动地学习。
二、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案的设计或者分组讲解课文等,使教学双方有一个位置的改变,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采用更新颖的形式,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灌输知识,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教师通过事先的安排,将课程计划分摊给三个学生小组,分别负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字词部分、大意部分和意境部分。各小组选派出一名学生充当本堂课的“小老师”,讲解诗词的大意,分析意境,而小组成员对课堂中所出现的漏洞给予补充。利用学生授课的方式,督促学生在该部分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小老师”讲课可以结合多媒体,利用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习。在这堂课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授课顺利流畅地进行,在学生小组授课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补充,对学生不理解及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分析解释,起到引导的作用。
主体参与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形式上是参与主体,而且在课程内容甚至授课上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此外,在教师的推荐引导下,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是对课内学习内容的有效补充,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药。
三、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性
在新世纪的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的填鸭式教学中,而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主体的特性,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性。
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课前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为用小话剧的形式演绎陶渊明的经典《桃花源记》,其中人物对话须引用原文,要演出陶渊明在桃花源中的种种遭遇,如“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及“诣太守,说如此”等。每组依次进行表演,由场下观众及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并给予奖励。这种方式的创新性在于学生不能照本宣科,照搬辞典或课文内的解释,而是要自己消化理解,并表演出来,不仅仅是在脑子里记住这些知识。学生在表演排练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内容,并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了创新性。
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挖掘人文内涵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这样,既让学生感到“身份”的合理性,又体现了新课程“在问题情境中实施教学”的要求。同时,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案例:有一位教师执教《我的母亲》教学片段。
思考问题1: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哥这个败家子的?
学生明确1:“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思考问题2: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学生明确2:“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思考问题3:面对五叔的侮辱,母亲是怎样做的?
学生明确3:“请了几位本家来……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表现了母亲的“刚气”,说明母亲的性格中有“柔中带刚”的一面。
思考问题4: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母亲?
学生明确4:由母亲的身份决定的。母亲的身世——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
教学这篇文章,教师一般从“恩师、慈母、严父、严师”这些品质去解读,事实上,作者是把母亲摆到中国封建礼教背景下去写的。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了母亲“身份”这一特点,用文体特征的“刀”去解读了文章所写的不一样的母亲。
二.从“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构建人文课堂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的教育过程。而和谐的课堂,就要教师能够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儿得来的各种信息,适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做有效的生成催发者,做生成信息裁剪者,使学生思绪飞扬,使课堂和谐非凡,使我们的教育精彩无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案例:有位教师执教《桃花源记》,教师按照预设讲解到第四自然段时,学生忽然站起来提问:“老师,渔人真不讲信用,桃花源中的人好酒好菜招待他,并再三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为什么还要向外人说呢?”
教师顺势引导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某位同学的回答“因为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理想的好地方,他是忍不住告诉了外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料,又有学生提出“渔人既然抑制不住好奇心,那他为什么不告诉‘邑人’,让大家有福共享,而要告诉太守呢?”这一正击中要害的问题。该教师当机立断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疑问的解决融入了同学们对文本的进一步认识,学生也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学生眼中的渴望,课堂才会闪耀创造的光辉,涌动生命的活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增强人文体验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有一位教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教师问:“从这则故事中,我们最该学习的是谁?”不料,回答“孩子”与“骗子”的声音不相上下。此时,教师没有下“权威”结论,按自己的教学步骤“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举行一场即兴辩论赛:“好,我们来看谁的理由充分。”回答“孩子”的为甲方,回答“骗子”的为乙方。经过唇枪舌剑的思辨讨论,大家渐渐明确了认识,课堂气氛和效果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