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6:12

序论:在您撰写计算机教学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计算机教学现状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

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社会信息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断前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我国普通高校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计算机课程已被引入到各个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旨在加强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方式与教育体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丰富扩充,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大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加入计算机教学,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计算机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定和教学目的与非计算机专业实际学习情况不符合

在我国,计算机教育课程进入校园的时间较早,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很多计算机发展史和基础知识。鉴于此,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时,需要避免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的重复设置[1]。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不能等同于计算机专业,如果计算机等级考试课程设置违背了高职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高,则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这样违背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因此,高职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的课程安排上,应与学校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定。

1.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欠妥

为了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很多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忽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2]。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计算机基础知识而应付应试考试,实际情况下并没有真正掌握运用知识。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以听老师讲解计算机相关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大多使用黑板+笔记+学生自由上机操作的模式,学生几乎没有动手能力的训练环境,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某些高职高专院校在训练动手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无计划、无目的上机实习,学生大部分处于放羊式管理,操作随意,甚至出现打游戏、聊天,这些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实际上,计算机学习不同于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若按照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出的学生尽管能够在应试中获得计算机职业证书,但在工作后出现的实际计算机操作问题,由于动手能力的缺失而出现无法解决的情况。所以,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改善。

1.3教材更新速度快,教师队伍计算机专业技能欠缺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计算机知识的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技巧,完善教学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事实上,高职高专学校计算机教师队伍相比普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较落后,难以完成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规划要求。另一种学学计算机知识的方式是通过自学,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计算机相关书籍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下,自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计算机教材有较多弊端,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很多计算机书籍不能及时完善和补充,知识机构不成体系、内容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造成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自学计算机知识的困难。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身教学发展需要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计算机书籍作为教材,课程要由易到难科学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教师教学任务,计算机教师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1.4计算机教学硬软件设施投入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安排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率,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但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政府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资金投入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跟不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然而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比较快,学校计算机维护工作由于资金等问题不能及时跟进,导致大部分计算机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政策帮助和支持。

2.解决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

2.1依据计算机特征重新规划教学工作计划

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不是培养理论人才,如今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不能准确定位,盲目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对计算机课程结课考察也不合理,仅单纯学习计算机课程,而没有将非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所教学计算机知识有效结合[4],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计算机课程也不会受到学生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在对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计算机课程安排上需要结合社会就业需求合理安排计算机课程,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计算机教学设置。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需准确定位,对非计算机专业注重开设计算机基础实用课程,课程安排尽量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高职高专院校动手实践课程比较多,学校应考虑怎样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专业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调整教材结构体系,真正做到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培养,能够适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方案。

2.2依据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科学安排计算机课程和教材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课程安排上,过多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虽然学生学习到了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实际上只是学习到了计算机知识皮毛,对于相关操作软件和应用程序一窍不通,这种计算机教学方法违背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素养的提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安排上,不能盲目照搬其它院校教学课程安排,需要严格根据专业差异设置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比如,数控机床专业主要开设与操作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开设绘图、计算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有利于扩充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知识和提升其专业技能[5]。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计算机课程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计划需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教师需要选取适合学生发展的计算机知识,切忌将目光局限在某几本教材上,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提高教材质量,把更多有用的计算机知识教学给学生。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计算机课程安排,丰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就业优势,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3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操作能力

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是从计算机教学内容来说,该学科知识更新快,受社会发展影响大,如经常有很多落后操作软件被更高级操作软件取代,这都要求操作者重新学习新技术。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时,不仅仅要确立丰富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目标,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或者校企合作,完善学校教学硬件配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到更多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计算机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动手学习计算机知识,充分发挥好计算机教室指导教学的作用。因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巩固获取的计算机知识,要比在教师手中学习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知识,通过不断联系巩固,适应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日常观察能力,在自己生活学习身边发现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把学习到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4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

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加强对计算机教育工作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教学设备,重新购买新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寻求与企业合作,实现定向培养计划,利用企业丰富资源,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高职高专院校还需优化校内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对旧设备改造升级,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大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提高计算机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充足计算机教育研发资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加强学校和学校、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及时掌握计算机教学最新动态,改进和调整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计算机教师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保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目标。

2.5提高计算机教师队伍计算机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离不开教师辛勤的付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所以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非常重要。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惊人,短时间内会出现很多新的计算机技能知识,这都需要计算机教师及时掌握,教学给学生。学校还要与计算机教师签订惩罚奖励制度,对负责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给予经济物质奖励,对那些不负责、懒散的计算机教师提出批评警告或者开除,此举措有利于调动计算机教师教学积极性,也有利于计算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中的非计算机专业也需要教学一些计算机课程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这类教学任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职高专院校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工作,不能盲目照搬其它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还要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教学水平高的计算机教师队伍,合理科学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知识应用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丁秀琴.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学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0-11.

[2]徐燕文,董峰.关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与网络,2015(10):15-16.

[3]陈长印.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改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21-22.

[4]涂显政.浅析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J].职业时空,2011(05):18-19.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改革 改革目标 教学现状 软件维护

一、计算机教学改革宗旨以及改革目标

改革促进更好的发展,时至今日,信息的发展一日千里,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时展,这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能力与创造力。明确了这个目标,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科技精英。计算机教育应该以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进作用,并充分体现学生参与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设置的课程时间也较短,上机操作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由于教材的选择的局限,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无法系统和完整的学会现学计算机知识,也不能掌握并跟进计算机系统的新知识。另外,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参次不齐。许多学生在小学时学习了计算机初步操作,有些知识看似掌握,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另一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课余时间接触计算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知识较弱。

2.教学条件受到限制。计算机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部分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而不能及时配备,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脱节。另外,由于机房电脑配置太低,键盘鼠标失灵,网速过低等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无法实现系统教学。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从而改变目前硬件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教学落后的被动局面。

3.理论与实践脱节。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理论为基础并对实践操作要求很高的专业基础课。而部分学校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学生得不到上机实践的机会。而一些上机实验课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没有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使用计算机。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三、软件方面维护

1.给计算机进行瘦身。计算机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产生大量的垃圾,计算机的转变为运转迟钝,所以平时利用一些软件的功能,比如360的清理功能进行定时清理;很多软件,我们只是暂时使用,长时间不用的,把它删除掉,免得占用大量的空间,加大了系统的负重。此外,Windows在运行中产生的大量垃圾,也要进行及时地清除,以加快系统的运行速度。

2.定期进行电脑健康检查。像360的健康体检功能,经常进行体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让自己的计算机始终处在健康的状态。

3.定期杀毒。计算机病毒能够让系统瘫痪,破坏力之大,令人震惊,所以要进行定期杀毒,以预防为主。比如使用360进行全盘扫描,病毒、木马和恶意程序无法隐遁,从而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4.磁盘碎片整理。磁盘碎片整理,就是通过系统软件或者专业的磁盘碎片整理软件对电脑磁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和凌乱文件重新整理,释放出更多的磁盘空间,可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速度。系统“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使用方便,建议至多每月作一次到两次磁盘碎片整理,使硬盘的读写速度保持在最佳状态。

第3篇

一、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对计算机教育认识不足,管理环节薄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计算机教育认识不足,没有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来对待,认为计算机教育无关紧要,甚至是可有可无,导致计算机管理环节薄弱,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机房的管理松散,多媒体教室配套设备不全,直接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实施。

2.教师方面:专业技能不强,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的计算机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业务素质不高,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这直接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运用上力不从心,往往是应付了事。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得也是云里雾里,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3.学生方面:学生对计算机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也只是把计算机当作一门休闲课,认为上计算机课就是画画图,打打字,玩玩游戏,没有把它当作一门重要学科来学习,更不要谈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掌握,只是把它当作紧张学习后的放松课,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只是局限于玩,而没有把它当作真正的学习。

二、加强计算机教育的策略

1.以素质教育为导航,加强管理。中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计算机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加大管理力度,在软硬件配置上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计算机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效率,因此当前加强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校从教。另一方面对现有教师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使用与管理机制。计算机教师不仅要专更要博,即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又要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将各科知识进行优化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是权威,严格地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是典型的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知识只是在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传递。教师是严格地按照教材教,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毫无学习的主动性而言。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个体,受先天条件、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其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进行分层教学法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教学目标分层。把每节每章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层次将教学目标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学过程分层。通过组织有差异的教学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教师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教学检测分层。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训练,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平台。只有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的分层,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找准自身发展的基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与学习的方法。

5.改革教学方法,精讲多练,丰富课堂内容。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时我们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讲多练,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课堂练习。有效的练习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精讲多练,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电脑技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大学生作为未来世界的开创者,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探究。本文是在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措施的探究。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获得不断发展,而渐渐成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计算机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掌握,及对工作信息的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一、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大学生个人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较低

计算机教学中,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大学的生源地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城市学生相比相差很多。虽然很多学生在高中对计算机课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因为高中的教学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因此,我国的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偏低,甚至出现对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够了解,阻碍了教师的教学的预期目标,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知识匮乏,专业素质较差

在目前大学计算机的教学中,在对计算机教师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方面的老师都是由其他老师兼任,因此造成大学的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较差,综合能力较低,是导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要具备非常强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要能够将相关的知识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难以具备这些素质,致使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开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落后

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基础课程相对较多。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祖师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水平,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长期分离的老旧教学模式,让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的灌输,而在实践课程中又对学生采取“放养”。这种教学模式既起不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信息素养上也没有任何影响,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探究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科目,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研究,明确大学计算机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大学计算机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专业性的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在某个领域中,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一)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教学

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是大学生走向这样的重要技能,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实践机遇,通过充分利用学校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实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加强学生计算机的实践练习,这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加强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如今,高校也在进行教育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有效推动计算机课程教育的改革。学校还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修班等活动,从学校自身的管理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不定期举办交流会,加强计算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强化计算机教师的服务意识,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沟通交流,更好的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

推进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推动教学水平的发展;另外,在理论教学的过程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采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等;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课堂管理,避免学生利用电脑玩游戏、看视频等。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通过测验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将班级学生分成两到三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降低教学速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谢琳 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变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63-0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促进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学校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是影响新时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指导,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培养目标,即是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的技能。在中职学校,学生上机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即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氛围枯燥,教学效率低下。计算机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有限的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完全没有体现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色,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困难。

(二)教学内容陈旧且设置不合理

1、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但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却没有与之同步。现在的计算机教材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实用性不强,要找到一套与中职计算机教学配套的教材有很大的难度。教师采用陈旧的教材进行教学,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帮助不大。

2、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文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一般都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层面,如办公软件应用与基本操作系统;对于理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一般是基础理论知识之上,添加对C语言课程的学习。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仍然没有实现与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步。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所谓的学习结果,通常是在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结果与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程度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使部分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习过程与平时表现,导致实际学习效率低下。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仍以期末进行笔试或者机试的考核方式为主,包括闭卷与开卷两种形式,而考核成绩则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标准。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由于教师主要以期末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平时表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常常在期末考试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而实际上学习效率低下。第二,在进行考试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与机房布局的限制,学生极容易作弊,而在补考的时候,教师则会适当降低考试标准,考试丧失了其本身意义。第三,这种评价体系不够规范化,对学生的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差,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中职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由于很多中职学校的建设经费未能及时落实到位,导致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未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其次,学校现有的计算机配置较低,因此很多新型软件都无法安装、运行,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再次,由于维护资金短缺,导致学校计算机实验机房与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没有及时升级换代,影响计算机正常教学。最后,缺乏相关的配置外设,如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等,很多学生都不会使用。

(五)教学与就业脱节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很大的行业。然而,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高,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在从事网络维护、数据录入、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与销售之类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时间长。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从事程序设计与网站建设之类的专业性强的工作。这是由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导致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

(一)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模拟考试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层次的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班级学习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这样一来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还有,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需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五笔打字时,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进行游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快速掌握打字技巧,不断提高打字速度。

(二)更新且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1、更新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时展的需求、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特点以及学校教学实际需要,开发出具有学校计算机专业特色的教材与课程,并且选取实用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或者建立计算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突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克服了单一的纸质教材来源,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实用、丰富。另外,教师还应当适当增加一些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专业课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人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将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一项目标,使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因材施教,因岗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岗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教学模块进行教学,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习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关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与进步,综合衡量上述指标。其一,可以结合采用自评、他评与互评几种方式。其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学习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三,可以通过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综合上述三点,使评价更加客观与公正,更加规范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四)注重实践教学

中职计算机教学成功是否,主要取决于其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时展的需求并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紧跟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现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计算机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由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表现自己,还可以检验学生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与思想水平的双重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计算机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机实践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时间。

2、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不仅需要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真正实现教学、实践与就业一体化。中职学校应当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计算机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合理选择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锻炼平台。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中职学校应当与企业协商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生的实习内容,为学生的实习项目进行规划。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当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指定的实习内容,并且按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项目的进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职学校方面也应当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教育,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通过开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尽早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还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对培养适应时展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还需要加强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其内容更新速度也很快,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跟上时展的脚步。同时,学校也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与进修机会,加大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师资的投入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颇多问题,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改革势在必行。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还要结合考虑现阶段中职学生的个体素质特征,还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对于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成为学生人格力量的榜样与学习的指导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并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使中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更具有实用性,使中职计算机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真正实现教学、实践与就业一体化。通过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使学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145-146.

[2] 卞正林.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3(06):46-48.

[3] 苗春玲.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对策[J].信息通信,2014(04):283.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3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占据一定的位置。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率,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中职计算机教学就要在目前的社会要求下,去培养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为建设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中职计算机教育现状

1.1 教学方面

一些教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没有确定的课程进度、计划,对于学生的课下练习并不重视,没有规律的去锻炼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关心。课堂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其实计算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练习并重的,但是一些教师并不了解这种情况,在他们的内心中觉得理论重于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也是错误的,让学生的实操能力弱,不能满足职业要求。因为一个班级中,学生数量多,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学习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因为这种差异去进行不同的教学。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一些软件硬件更新换代快,但是某些中职学校,对计算机教学需要的硬件设施配备低,也没有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计算机教学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就是边讲边演示,学生在课堂上看起来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但是其实并没有学会内涵[1]。教师应该利用现在信息的发达,利用互联网去找到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让学生逐渐会解决问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够具体。

1.2 学生方面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可能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只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不重视课下练习,久而久之其学习能力并不会提高,自己面对问题时并不会解决。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根本没有用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构成都不清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吃力,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的想法很少考虑,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2 中职计算机教育对策

2.1 学校教学方式改变

教师要认真安排教学进度和进度,按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容去除,把课堂时间留给重点知识的讲解上,不能在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而要注重和学生沟通,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练习,让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发展;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尽量给学生将一些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景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设定一些情景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定期举行关于计算机知识的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2];因为计算机专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学校要尽量更新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让学生不至于脱离社会,可以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教师要勇于对现在的考核方法进行改变,不能单凭考试成绩去评定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鼓励,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

2.2 学生自身的提高

中职教育的工作核心是培养出具有技能的应用人才,现在虽然企业对于计算机人才需求很大,但是一些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就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要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学生要多和教师进行沟通,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在课后多练习,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需要有扎实的能力[3]。目前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师要做到尽职尽责,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去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对学习要有极大的积极性,懂得在学习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真正的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燕,浅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23:46-48.

[2] 王艳玲.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145-146.

[3] 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138-139.

第7篇

我国高校应该根据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教学的教学现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后,针对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改革,提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许多多的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始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的教学,而各个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利用能力和计算机办公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的能力。在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及时的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从而为我国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1.1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较低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客观存在的原因即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低,使得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课程目标,而且,因为大学班级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由于教学水平的不同,不同地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参差不齐,在这其中,来自于农村和城市的同学操作计算机的水平差距较大,这也增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虽然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开始进行了计算机的教学,但是,在高中学校时,普遍比较忽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从而使得较多的学生对掌握计算机操作有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进而不能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学习目标,从而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1.2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结构不科学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学的内容结构较不科学,例如,在文科类大学中,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操作为中心的教学,而在理科类大学中,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内容只是在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之上进行了C语言程序的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现阶段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滞后,教学内容没有达到高校学生的应有水平,同时这样的教学内容结构容易使得同学们对计算机学习产生轻视,由此可见,由于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不科学,以至于无法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产生反感,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结构的不合理对提高大学生计算机能力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3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不合理

高校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是,高校教师在进行大学计算机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相对不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集中教学和实践教学这样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计算机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时比较生硬和乏味,不能充分的激发同学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降低,使得学习效果降低。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不科学,将会影响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4高校计算机教材的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教材内容基本一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本身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发展特点,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教材并没有重视这方面。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时会影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水平。与此同时,在我国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都会进行一些计算机操作教学,而经过翻阅这些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不同书籍可以发现,这些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这一现象,将会严重的影响学生们计算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建议

2.1运用层次教学法

在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采用层次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具体做法为: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任务之前在全班进行一次计算机知识测试,根据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知识基础较弱的学生全体,应加强基础教学,针对知识基础较高的同学,应努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发掘他们的计算机潜力,促进他们计算机技术的提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统筹规划,快慢结合,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计算机教学要求,从而促进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全面提高。

2.2设置合理的计算机教学课程

大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该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计算机课程,在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来设置计算机教学课程,并努力的设置多种多样的课程,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来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行业所要求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3选择合试的计算机教材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材是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料,高校计算机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前应进行严谨的选择,不仅这样,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网络资源,寻找适合计算机教学的资料,例如搜寻优秀的教学模块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生兴趣,提升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我国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4计算机教学时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计算机理论的教学,还要紧密的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计算机的教学基本上是依靠实践进行教学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也是依靠实践来进行的,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该注重进行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提供优良的环境,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时间等措施,同时也可以采取举办各种比赛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语

总之,发现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存在这一些问题和不足,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以及采用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者:马春雷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向华,王志超,李延红.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