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5:55

序论:在您撰写我国高等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第1篇

(一)着眼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刻分析高等教育阶段特征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大规模扩招以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而有序发展的阶段,即马丁·特罗所指的大众教育阶段。从当前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虽具备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过渡的认识基础和科学内容,但在大众化教育向更深层发展背景下,如何做到形成与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能够广泛适应各种不同需求,并成为当前不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说到底,它实际上关乎到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的渗透及变革,这也是办成人民满意大学的方向性问题。在过去,我们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依照走一步看一步的发展路径,没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清晰的定位,其结果不仅导致学科发展缓慢、视野狭窄、学科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也与“人民满意大学”的办学宗旨发生偏离。作为一个将长期存在的发展阶段,大众化发展阶段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此阶段的发展规律,结合不同的教育形式不断地总结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其阶段性特征,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

(二)着眼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处理好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大学”必须遵循当前自身发展规律的思维,让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要求下,就是要处理好教育与市场的关系,在教育与市场中协同共进。一方面,必须强调高等教育的基础目标是育人为本,依照人的全面发展来培养人。高等教育如果一味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自身的发展要求,忽略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单纯地依附于“商品意识”的培养理念,造成的结果势必会形成人才过剩和资源的浪费,因为市场总是先于教育的变化发展速度。在此条件下,就应该注重教育的内化功能,把教育形成的生产性劳动包括知识、技能和教育服务,经受教育者内化后,转化为相应的生产能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也是马克思指出的“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的认识要求。高等教育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律,就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立足点,决不能丢弃。另一方面,要强调“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发挥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虽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表明的是教育活动中的客观必然性,相较于市场经济规律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不同变量关系及其发展态势有着本质不同,但两类规律共同隶属于整个社会,都是以社会发展为关键要素,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而同时,市场经济规律又通过若干中间环节与教育规律发生着联系。由此,当前坚持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整体思路应着手以下内容,即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自身发展的同时,结合市场经济规律,促成高等教育的深层改革和协调发展,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的外部规模改革与发展,如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加大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等。

二、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须审时度势提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思路,着手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转变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去行政化”管理方式

尽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各有其不同的表现,但是大学有其普适的发展规律,即以人为本、文化多元、协同并进。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影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领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行政人员官员化、管理方式行政化、教师边缘化等行政管理的各种陋习[2]。这种因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行政权力的扩大和滥用导致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功利化严重,大学精神日渐沦丧。对于在民主文明和权力保护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特别需要政府转变其对高等教育直接进行行政干预的传统管理方式,实行未来高等教育实践管理中的“去行政化”形式。这里的“去行政化”并非意味着不要行政管理,而其中关键在于“化”的解决方式上,形成在学科研究中按照科研发展规律展开研究,让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参与到教育决策中,从实质上实行决策民主化,让公众有序参与到教育决策中来,使得最终的决策真正体现各方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形成教育中的公平与正义,拒绝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行政的角色是管理、是服务、就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谋划高等教育发展上的“生态文化”价值的定位

21世纪将是生态文化繁荣的时代,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同样需要不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特别是生态文化的熏陶,增强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崇尚和谐精神的生态文化品格。[3]大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荟萃场所,其教育发展既有共同的总体目标,也有个体发展特性的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要符合“生态文化”价值观作为指导原则,它注重整体、兼顾个体、强调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追求上需要把握的目标要求。高等教育要求走“生态文化”发展之路首先应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章程上,在内容上要做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在综合能力上,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的目标追求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管理手段;从方法和效果上,“生态文化”价值理念抛开以往过多地关注整体,强调个体教育对象的特色发展模式,更符合时展要求。生态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但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生态系统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不然个体在其中就可能面临丧失“生态位”的风险[4]。这些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同类型的高校应该秉持契合自己的办学定位,适时调整在发展中的空间和条件,既要明确发展内容,又要强调综合化能力乃至方法和效果的协调并进,同时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展谋划,争创“生态位”上的“首位”。只有如此,让不同的高校在各自的“生态位”上科学谋划、高等教育的协同并进,才能突出特色,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循环共生”。

(三)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内涵式发展”

近1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一直是以注重有形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其应有的时代意义,但由于此种模式下对生产要素过度依赖性,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品质的观照等众多后遗症,致使现今高等教育面临诸多的信任危机。结合现状,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根本要求就是要改变过去偏重规模上的扩张和数量上的增长形势,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及打造内在软实力为内涵的发展道路。相较于过去的“外延式发展”,以提高有形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结构的平衡为立脚点,高等教育中的“内涵式发展”则更加注重无形生产要素的使用。在有形生产要素的使用中更多地以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品质为发展方向、更加广泛地关注无形生产要素的挖掘和利用,用综合先进的理念、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学科课程、深厚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科学的办学结构等全方位、立体式地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三、突出特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使得办学特色愈发成为高校办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高校必须把办学特色放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并努力形成和凝练自己的特色优势。在此特色形成的过程中,既要处理好满足社会需要和开发高校自身潜能的关系,同时也要兼顾学科发展规律与特色优势凸显上的关系。

(一)处理好满足需要与开发潜能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但并非仅中国的大学才需要这么做,其实,它对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大学在管理和办学中都具有普遍意义。大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政府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①。这些需求实质上反映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育观念的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克服不利因素积极努力的探索等方面。因此,为达到满足需求,一方面必须结合现实需求,摒弃一窝蜂地追赶潮流、盲目攀比的做法,立足于自身和外部环境,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应该有开放的、包容的胸襟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借鉴和吸收时展中合理成分,创新原有的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无外乎于适应两条基本规律,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人才以及适合社会外部环境发展需求。从个人的角度讲,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有差异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需求。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为其提供成长的土壤,充分开发其潜能,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此种需求以社会分工为背景,必然会对人才的培养规模、学科专业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以此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注意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也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中,若某些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势,确立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同样也会惠及其他学科的改造和重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处理好人才培养模式与求真务实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要从教育实践出发,强调教育结构的协调,突出教育质量,并紧密结合时展。同时,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承载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必须认真思索、潜心研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发现新真理,构建社会的理想模型。为达此目标须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求真务实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方向,探索自身发展的特色,最终为培养特色鲜明的人才和促进社会外部环境的发展服务,达到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谋优势,在发展中确立个性化办学理念、在服务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比较中凸显自身特色,在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革新,确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方式和途径,形成独具一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应当把“求真务实”当成办学特色道路上的首要精神驱动力,是学科教育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指引着人的精神世界,以批判的精神塑造和引领先进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有利于营造优良的社会办学环境,促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只有“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作为思维定势和氛围存在于一所高校群体中时,其实它已成为一股力量支配着“满意大学”的发展方向。

(三)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育发展理念

创建大学办学特色绝不是偏离大学教育中最本质、一般性规律和普遍性规律而标新立异去搞另一套东西,大学教育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如更多地关注学术性、追求教学的科研的创新、始终着眼于长远利益、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科技的探索和发展、注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而不能急功近利,这是教育发展中普遍规律和一般属性,是不可放弃的、“不可为的”,也是大学教育发展中的根本和核心。而办学特色则是建立这一般性规律和普遍性规律之上的,由每个大学根据自身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和办学优势,形成鲜明的个性。大学的办学特色说到底就是一个大学文化问题,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文化。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比如大学就好像一个有机体,各种类型的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遗传和环境。大学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一有机体的遗传属性。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在继承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思想和经验而不断创新的一种文化,这是“有所为”的。若在办学中抛弃“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搞胡子眉毛一把抓,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凸显办学特色,也体现不出办学优势,也远离了“人民满意大学”的办学目标,最终定将会淹没在大众化办学形式的浪潮中!

四、结语

第2篇

(一)高等教育多元化、特色化

从主办机构看,美国大学主要分两种类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公立大学是联邦、州或市政府投资举办,其中联邦政府举办军事等特殊院校,州和市政府办综合性或专门性大学。私立大学是指个人投资举办的大学,私立大学又可分为盈利性大学和非盈利性大学。私立盈利学校需向政府纳税,税务以外的收益不受制约。私立非盈利大学不向政府纳税,因此学校的全部收益都要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基于卡耐基高校分类法,美国大学被分为以下六种: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四年制本科学院和大学、两年制大专学院或联合学院、专业学院和印第安部落学院,不同层次的大学根据其定位不同,追求的目标也有所不同。美国大学一般都致力于特色办学,并不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或是“一流大学”。如博士学位授予学校主要侧重于研究,科研在学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者治学,高度自治

在治学上,美国高校的大部分校长都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长期工作经验的。新颖的办学理念和富有特色的办学规划一直是他们秉承的宗旨。许多著名学府也是同样,各具特色,鲜有雷同,并都成为它们的制胜法宝,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工科见长,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以培养IT人才见长等等。经营管理上,美国高校大部分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即由董事会负责经营和管理中涉及的所有问题,特别是筹措办学经费问题,使学校既可以按照办学特色规划教学计划,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进行运营,如开办新的学科,高薪聘用新人才,学校获得经济利润等等。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还能不受政府干预地自主确定规模、结构。

(三)成熟、权威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由自愿参加的私立院校协会或专门职业协会下的独立认证机构(必须是获得教育部或民间性质的高教认证委员会认可的机构)认证的一种高校自我管理手段。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质量保障机制,也成为了学生选择学校的参考指标,因为学校只有通过了认证,在校学生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如贷款、助学金),他们的学分在转学时才能被承认和接受。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利益关系,全面、客观、准确、动态评价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反映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不高

基于教育部的《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是3460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高职院校1321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其中高等学校548个,科研机构282个,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这样的数字相对于中国13.54亿的人口总数来说,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太少,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口比例太小,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是目前存在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在教学方面,学科管理不当(基础学科不扎实,实用学科不突出,前沿学科无领先优势);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安排不恰当,片面强调大而全;教学模式简单落后、培养方法固定死板,灌输式和填鸭式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思考、研究、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检验方式是只看成绩和证书,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发生变化———取得学分万岁、拿到证书平安。因此,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并未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盲目追求“大而全”,特色优势弱化

中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习惯于追求“大而全”,导致目前的高校,不管什么层级、什么类型的院校,都设有文科、理科、工科、经济、法律等大学科,且专业齐全并谋求协调发展。这种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是却因此出现了许多院校主业不精、辅业不行的现象。国家确实需要一定数量的综合型大学,但是更需要的是大量特色突出的专业性高校。在中国,成功的特色院校也有不少,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但是这些特色并没有成为本学校的主流办学理念,更多的是特色院校逐渐被合并、更名而失掉了原本的特色。同样,在高校里的特色专业,也因上述原因逐渐失去特色和优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有趋同化的倾向,这种现象是极其危险的。

(三)高校管理体制僵化、低效

中国的绝大多数高校,是套用国家行政机关的层级性管理,自身尚未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规律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者是官员、政客,而不是学者、教育家,管理机构臃肿庞大,造成运营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学术自由受到限制,过多行政力量干预教学、科研活动,学术研究被行政化、官僚化、低俗化。教师受制于不合理的评职机制,为职称“仕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职称论文和书籍,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现象也“应运而生”,正常的教学、科研受到影响。总结起来,僵化的体制影响学校高效发展和师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学校管理层的官员压制学术,用各种方式占用和侵吞了本应批给教学、科研人员的资源和经费,另一方面,教师、学者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受到腐蚀,为追逐权力、利益,煞费苦心去经营权术,无心教学和科研。

(四)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不科学、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还不科学,评估方法也尚待完善,缺点具体表现为简单划一、政府管控、静态僵化。全国各大高校类型众多、起点不一、专业特点和优势不同、发展速度也不一致,用同一个评估去衡量,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原理,有失客观、公平、公正,也不能全面反映每个高校的整体实力、专业优势,更不利于高校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全面发展。比如“211工程”虽然是政府主导的评价体系评估确定的高效工程,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实施至今,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简单划一的评估标准和不适当的操作,使一些实力平平、学科无特色、专业无优势、毕业生就业前景黯淡的高校,因为某一条件符合,跻身于该工程,而一些综合实力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仅仅因一个条件不符合被排除在外。这一工程的评估体系无法与国际通用评估标准接轨,也对社会形势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趋势缺乏灵敏反应,无法指引大众对高等教育产生正确的需求和期望等。YUWAISAOMIAO域外扫描

三、中美高等教育对比后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启示

(一)适度加大高校数量和规模,着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高校数量是中国为提升国民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工作。为此,首先,要坚持稳步、适度、有序的原则,保持合理的增速步伐,做到既不急速冒进,也不畏首畏尾、停滞不前;其次,要防止徘徊在低水平的办学层次上,要创建以本科及以上院校为主的高校;再次,要突出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师资力量和科研总体水平必须有相对优势;最后,要合理地分析和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实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加大建校力度,使西部、边疆地区、人口大省、二三线城市成为新校的主要建校地点。在扩大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中国高校多年扩招,事实上已经是降低了门槛,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学校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对未达到培养目标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求将其不合格科目重修或延长学年。第二,学校更要深化教改,使教研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可以被广泛使用于实验、讨论、独立作业、学术活动、考察观摩之中。第三,培养学生完成学习类型转变,向研究型学习、创新型学习和实验试验型学习方向转变。第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研究,在注重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五,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简单的资料汇总式的研究,要使师生积极参与,综合运用科学模型和合理假设,通过系统论证、实际调查、实验试验、实证分析等方法进行独到性、创造性的创新研究。第六,科研人员要拓宽视野,加强区域性、国际性的合作交流,借鉴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经验以及教学、科研方法,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情的办学方法。

(二)以多元化、特色化办学理念为主,培育特色院校和骨干专业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必须要基于我国的社会需要,以多元化、特色化为办学理念,重点建设一批具备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特色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要改变现状开拓创新,就要做到:第一,如今名不副实的综合型大学改回到原本的特色院校;第二,将学校盲目设立的以及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和水准的学科、专业进行整合、改进,甚至是摒弃掉;第三,对特色院校和特色专业给予支持,比如,扩大招生规模、增加硕博点设置、重点扶持特色专业,在课题申报、经费审批、教学评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四,鼓励和支持具备特色的私立学校,例如大型企业或民间组织、团体、个人等根据市场需求所创办的民办高校。

(三)建立符合教育和学术研究规律的高校管理体制

改变高校管理体制僵化、低效的现状,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要“去行政化”。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改变行政权力主导高校运行的局面。首先,要实行教授治校、专家治校,保障学校高度自治,确保学术自由,成立完全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教务委员会,对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各项事务进行研究和决策。其次,要改变原有的教师考评体系,更侧重于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特色、讲授方法以及原创性研究成果等。再次,要精简高校各个部门及人员,避免机构臃肿,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学校重视教学和科研,保障教学科研人员掌握科研资源和经费,使资源能够合理充分地运用到学术研究上,避免教师看重权术而轻视学术的现象在校园内出现。

(四)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第3篇

1.1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教师的老龄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状况,不论是高等职业学校还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年龄都比较大,受传统教育方式熏陶的时间比较长,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今的教学需求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教师虽然有着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基层的实践锻炼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讲授的内容大都是以理论为主,比较枯燥,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办学经费短缺

因为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很难置办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得实践教学受到了影响,严重的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学校补录时无论在师资力量方面还是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很难有效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2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方法

2.1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

想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对质量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所以,教师就必须要对相关的质量管理理论有着明确的认识,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本质很规律有着明确的认识。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两点:第一点,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学校的立校根本就是对人才进行培养,而教学质量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坚决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发展的中心,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的制度,正确处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点,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工作认知制度,在全体教师的心中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质量意识,对教学质量进行掌控,保证教学质量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

2.2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直接关乎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所以学校应该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和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进行不断的完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监控,以此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为了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定要对教师素质、专业设置、时间环节考核、教材建设以及学业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要与实际的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以及连续性的教材。

2.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对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师资队伍的力量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为此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招聘具有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教师。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信息动态以及技能操作要求。同时,与企业进行商讨,让企业将优秀的技术人员派遣到学校当中兼职教师,将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做到合作办学,将学生按期的送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更多的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之中。

2.4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

就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学来说,基本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政府的财政很难进行支撑,如果想要使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国家就必须要调整经费投入的比例,确保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足够的资金支撑。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投资,改变传统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拓宽融资的渠道,使学校的资金得到有效的保障,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正常的进行。

3总结

第4篇

云南参与GMS20多年来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得较大成就:①GMS教育合作体系中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训项目以及培训费用由云南省承揽,旨在为GMS国家输送更多高精尖技术人才;②每年云南如期参与“金边培训”、湄公学院等学习培训项目。为了促成更多的教育合作项目,省政府专设政府奖学金,鼓励GMS国家的学生来云南留学和参观,每年接收约八千人留学生;③云南省多家高校与GMS五国的高校分别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就课程共建、学术交流、科研攻关等项目展开深度合作;④云南还加大了为GMS国家培养汉语人才的力度,建立了一批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和孔子学堂。

2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其中S为优势,W为劣势,O为机会,T为威胁。

2.1优势分析

2.1.1具有独特的地缘和人文优势

云南与GMS五国山水相连、民族同源,语言风俗相近,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省借助区位优势,从GMS五国招收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GMS五国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较低的学费、生活费和旅途费用,将吸引越来越多的GMS五国学生来华求学。

2.1.2相比GMS五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虽然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不占有领先地位,但是相比除泰国外的GMS国家,还是具有比较优势。就目前GMS五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云南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政府也高度关注教育合作项目,并且在资金、技术、信息交互等领域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云南省的教育规模、市场及人文环境对深度开展教育合作十分有利。总体来说,云南的教育合作情况在GMS五国中仅次于泰国,比较优势明显。

2.2劣势分析

2.2.1开展教育合作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国内尚有一些法律法规不利于深度推进教育合作项目。比如高等教育的学历和文凭的对等互认工作还没有在GMS次区域中形成统一的体系。

2.2.2合作规模小、专业分布不合理

从招生规模看,云南与GMS五国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中十几个人一个培训班的情况比较常见,五十人以上的培训项目很少;从专业设置上看,云南与GMS五国合作办学项目多集中在语言、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缺乏理工类专业。

2.2.3语言教学师资严重缺乏

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水平不高,师生间交流互动困难。GMS五国留学生对金融、旅游和教育等次区域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十分向往,但由于云南高校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的许多教师属于兼职性质,导致目前云南高校开课以语言类为主,专业课教师双语交流沟通水平有限,制约了留学生专业选择的范围。

2.3机会分析

政策支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省教育对GMS国家开放水平、构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机遇。随着GMS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基地,已经成为云南省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迫切需要。

2.4挑战分析

2.4.1来自广西的竞争

广西毗邻越南。为了促成更多对外交流项目,广西建造了水陆空交通网,旨在通过发展西南出海大通道进军东盟。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纷纷落户于南宁,这恰恰为广西增进与GMS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广西一带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与GMS五国比较相似,而且广西有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学费标准较低,因此也受到了GMS国家留学生的广泛关注。在不久的将来,广西高校必将发展成为能够与云南省齐名的对外教育合作基地。

2.4.2来自GMS国家华文教育完善的挑战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我国与东盟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交流与合作,外汇不断涌入。在商贸合作的推进下,华文逐渐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通用的商业语言。精通华文的专业人才,其薪酬待遇更高,就业前景更好,因此GMS国家的政府机构对华语教育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华文教育开始在国际社会大放异彩。云南省抓住时机,以较低的学费标准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专业化的华文教育和培训项目,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常驻,有力地推动了对外教育合作。

3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严谨的政策体系和规范的法制环境是顺利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重要前提。云南应该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对教育合作项目给予更多关注,完善教育合作法律体系,使高校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引导和服务项目,在“请进来”和“走出去”上下大功夫。同时,适当调高来滇留学门槛,鼓励更多学生来滇学习,优化留学生专业结构,为实现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增砖添瓦。

3.2加快学历学位互认进程

要使GMS各成员国之间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就必须在学历认证上谋求统一化。在GMS次区域统一贸易框架下,实现各成员国之间的学历学位互认,为合作办学免除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应该与GMS成员国积极对话,以促成成员国之间学历互认。

3.3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

随着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各国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外语翻译,而是既懂外语又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云南高校对留学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上也应由以学习、进修汉语为主,逐步转变为进修专业课程和进行学历教育为主。课程设置应围绕物流管理、加工技术、会展、旅游管理、东南亚语等专业人才需求来开设,构建适应GMS次区域需要的国际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4有力推进涉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必须将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尤其要针对当前云南高校涉外专业教育任课教师匮乏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政府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加强青年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适应GMS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骨干教师团队。

3.5有效提升留学生专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云南高校需将涉外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放在重点关注的位置之上,以云南高校原有的优质专业、特色专业,尤其是对GMS国家极其有用的涉农适农专业作为涉外专业建设的核心,制定一系列推动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人才培养规划。

4结论

第5篇

关键词: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思考

Abstract:ManagementaccountingwasfollowedTaylor’sscientificmanagementproductiontoproduceatthebeginningofthecentury,andalongwitheconomicaldevelopment,butobtainedthepromotedutilizationandthedevelopmentintheoverseasenterprise.Theresearchdemonstratedthat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thehighereducationfarhasnotbeenabletomeetthebusinessmanagementneed.Didthisarticlepresentsituationofanalysisthehighereducationembarkfrom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howelaboratestransformed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thehighereducation,andmadesometentativeplans.

keyword: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Highereducation;Thereformpondered

前言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兴起而展开的,其历史并不长。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将使得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管理各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然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的管理会计落后于时代要求,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需要,管理会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一、中国管理会计教育落后之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

美国的约翰逊和卡普兰两位教授,他们在1987年合写了一本轰动西方会计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对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这两位美国教授在该书中认为:近年来的西方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甚至管理会计现在必须要从属于财务报告,从而对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规划与控制的决策已不再具有相关性(孟焰1999)。这种与决策不相关性的现象在我国仍十分突出,调查显示,我国管理会计教育主要侧重于对管理会计基本原理、方法等的理论传授上,忽视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分析,普遍缺少对本国管理会计经典实务的分析,与我国管理会计实际联系较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孟焰1999)。

(二)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我国传统会计教育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会计规则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故其狭窄的内容和僵化被动的形式远远落后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这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调查显示,“讲课+讨论”是中国管理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师生缺少互动,学生不仅不能主动发现和发掘问题,即使有问题,教师也未必知晓并做出回应。调查显示,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大约四分之三的课堂时间系“教师讲、学生听”,7.2%的课堂时间用于公开讨论课后作业中的习题与问题,有6.7%的课堂时间用于讨论课后作业中的案例,约4%的课堂时间用于考试(周齐武等2005)。

(三)教学内容陈旧

为了促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卡普兰教授(1998)对西方高级管理会计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其《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一书中,强调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改善成本法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对传统的以净利润或投资报酬率为主的经营业绩衡量指标与方法进行了重大的变革,提出以经营业绩平衡表来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四项综合指标:财务经营业绩指标、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业绩指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业绩指标、员工学习、产品创新与成长的业绩指标;同时为了便于理解与操作,将该书在第一版、第二版中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全部删除,从而将数学方法的应用降至最低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增长数学方法的卡普兰教授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的重大变化(孟焰1999)。实践表明卡普兰教授的改革是对的,在他与他同事的倡导下,西方管理会计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进行了改造,而且还产生了管理会计的一些分支学科,如作业成本管理会计、适时制生产系统、制造资源计划、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增值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以及人理论、组织行为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我们曾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管理会计教材中,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法、预测分析、短期市郊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和责任会计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约77.82%)(张海涛张琳李安琪2003)。实际上根据历史资料编制预算或计划、标准成本控制、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化决策等内容和方法都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了(黄晓波赵红娥1999)。

二、管理会计高等教育之变革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资本和劳动力为核心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契约化、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大型化和组织结构垂直化。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动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较少关注风险管理,以制订标准成本和预算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经济批量原理进行采购决策

(黄晓波赵红娥1999)。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以核心要素是知识,产品的非标准化,生产规模的小型化等为基本特点。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市场变化研究,具体包括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更新、培养目标更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

(一)基本理论更新

管理会计视野的拓展和管理会计人员角色的转变,对管理会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管理会计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旨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其立足点在企业内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创新,管理会计有必要拓展其视野,关注和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为管理决策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相应地,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现行管理会计理论一般地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市场的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个市场中人们取得信息是没有成本,不存在交易费用,不存在市场障碍,市场价格由低要求决定等。上述假设与客观实际已经是越来越不相等了。例如管理会计中的许多市场预测方法就建立在上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而技术不变假设和边际收益递减假设等更是支持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假设,而基于此假设的管理会计在提供决策依据时,就难免出现决策的失误。(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首先体现在正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将管理会计教育的重心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其课程开发采用“整合取向”,重在考虑多元化知识和现有课程的融合、彼此间的接触、作用和相互渗透以及对现有课程的补充、拓展、加深等。我国不少高校的本科会计专业,专业课时几乎占总课时的1/4,在专科层次上,这个比重更高。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等知识,会计核算知识并不缺乏。因此,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在囊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涵盖相关专业知识,如税收、金融、管理学、法律、工程技术等。

孟教授(1999)根据自身的体验认为,总的来看,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但就管理会计教学本身而言,绝大多数管理会计老师(89.7%)采用中文教科书为教材,有4位(约占10%)采用英文教科书,有3.6%的教学资料选自英文学术期刊,2.08%选自英文实务期刊。由此可推定,如果那些被选用的中文教科书能有效地掌握西方管理会计实务或制度,否则它们对于西方管理会计创新的全面介绍仍然有限。当然,本文的观点并非主张中文的管理会计教科书必须涵盖所有西方管理会计技术或制度。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于1990年9月的《状况报告第1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提出,会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终生学习,并主动适应职业要求的变化,具体内容为:①技能。包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智力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②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③专业认同。指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认同会计专业,乐于掌握作为会计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能进行价值判断,随时准备探讨与会计人员专业诚实性、客观性、适应性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问题。可见,管理会计教育必须正视管理会计人员的这种角色转变,改进教学以使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工作,除了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外,还必须学习和发展商业管理、战略分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关于我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于1996年结束的美国管理会计协会(IMA)的调查表明美国的企业高层经理对管理会计师期望的变化(J布洛切爱德华,H陈康,W林托马斯2002):经理们希望管理会计师不仅要关注短期财务成果的管理报告,而且能够整理并解释有助于企业成功的信息,包括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制定和实施成功的竞争优势战略提供关键因素的信息。为了推动管理会计教育的改革,IMA提出了一项四步行动计划,以促使教育界对会计课程进行修订,使主修管理会计的学生毕业后能满足企业对他们提出的技能和素质上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1)举办企业界与教育界的交流会,商榷共同的需要;(2)由IMA发起的会计教育改革小组定期会晤,以敦促会计改革项目的开发以及实施;(3)由IMA负责的“管理会计的实证分析”;(4)促进IMA研究成果的交流(任忠奇,夏鑫2003)。

当然,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就为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表现在,学术界特别是大学的研究人员很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中国管理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办法,也不能等中国建立起管理会计师协会和开设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再动手,有据于此,本文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几点改革设想:

(一)、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早期的实证会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研究,后来又转向研究会计选择的动机及考虑的因素,到70年代末实证会计研究兴盛起来,80年代即已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方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既存在人们的认识问题,也受客观事物规律性暴露得不够充分的影响。积极响应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配合下,发起了“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开展“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开拓性尝试。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成本管理重心

、拓展成本控制视角。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价值将更多地取决于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有技术上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的掌握在企业增值中占较大的部分,生产制造则占增值中相对较少的部分。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企业为确保长期竞争优势,不得不在信息、知识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

参考文献:

1、周齐武,杜荣瑞,王斌,肖泽忠.中国管理会计教育现状分析[J].会计研究2005,7

2、黄晓波,赵红娥.经济形态变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研究1999,12

3、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9,10

4、张琳,周建伟,李安琪.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与中国管理会计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张海涛,张琳,李安琪.关于我国管理会计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资;高校评估;自主办学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公立高校来进行的,因此,我国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政府的财政投资。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政府对教育的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国总的公共教育支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和世界相对的合理水平不尽符合,高等教育支出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尽合理。

在1998年高校根据国家的发展要求开始扩招之后,高校的财政问题一年好似一年,但是,总的来说,多数高校自身仍然感觉经费短缺,高校希望国家能够投入更多的经费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而这两年,国家准备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很难再分出更多的资金投入高校,这就是当前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和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所面临的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与西方国家之比较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同西方各国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下表,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比较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经费主要是以间接形式向学校提供资助,而美德俄则是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来共同承担,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很单一,而且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资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在欧美发达国家,其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甚至普及化教育阶段,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它们或早或迟地都选择了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其中,美国“在公立高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财政资金约占高校经费的50%,其他投资约占50%左右;而其私立大学的学费、学校服务收入、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产业和金融资本等收入所占比例更高,学费收入达到43%,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达14%,学校的服务和其他创收约占21%”[1]。

在英国,高校和政府之间存在一个大学基金委员会,作为两者的中介机构,对高校的经费进行评估,然后向政府提出,“政府通过大学基金委员会每5年给大学分配一次拨款,由大学自主安排和使用”[2]。这样,英国政府对高校的投资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客观性,政府对高校的投资就不会盲目,也使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够发挥较为实际有效的作用。

在我国,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是全面的,对高校的投资也是直接的,教育部门实际上仍然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因此,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资便是“分内”职责。政府主要根据国家的发展要求来确定对高校投资的重点和数额,而不是根据高校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进行投资的。另外,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还是不够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需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

三、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

第一,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占绝大多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投资体制下,国家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极大地限制高等教育的投入,甚至带来高等教育与国家义务教育争夺资源的问题。

第二,政府的财政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整体发展要求进行预算的,忽视了各高校的实际需求,导致资金在各高校之间的分配存在较大不平衡,有的高校资金过多,而有的高校却缺乏资金;另外,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益问题,其原因在于,高等学校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在制度安排中漠视了成本效益在高等学校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政府财政投资效益不高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资源,有许多没有花在教学与科研的“刀刃”上,而是花在与教学科研无必然关系等方面,比如,大量的用在行政方面甚至后勤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政府拨款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的拨款制度深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主要依据国家计划进行,这种政府拨款方式对高校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励不足,政府拨款基本上起到的只是“输血”的作用,而对高校提高成本效益、提高自主融资能力的激励不够。同时,“政府拨款在缩小高校间固有的地区差距和历史背景而造成的不平衡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够”[3]。例如,近年来,由于非竞争性因素造成的东西部地区高校间的投入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因此,当前的政府拨款制度没能很好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

第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调整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比例。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根据高校实际发展的要求适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根据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对美、英、日、印度等38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国家教育投资与人均GNP之间的数量分析所得的结论:我国目前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应该达到GNP的4%左右,而实际上,我国1998年仅为2.55%”。这个数字远低于“1992年发达国家的5.7%,中等收入国家的4.4%以及世界3.6%的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1992年低收入国家2.6%的平均水平”。我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体现为“科教兴国”的目标。

第二,建立高校财政评估机构,即高校和政府的中间机构。建立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中介机构,可以使其站在高校和政府之外,“旁观者”的立场上,在更为客观的基础上对高校财政投资数额进行评估,从而使政府的投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效用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教育腐败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大学基金委员会的做法,政府通过大学基金委员会对高校每5年进行一次财政资源分配。另外,我国政府还应该在增强对高等教育拨款的灵活性和效用性方面做出努力。

第三,完善政府的财政拨款制度。我国政府的财政拨款制度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而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我们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改善和完善我国的财政拨款体制。

(1)对教育的政府投资要本着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市场机制为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其中,政府应当摆正自己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当中的位置,“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对高校办学的直接干预,积极发挥正确的服务和宏观调控职能。

(2)要把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作为财政拨款的重要指标,发挥评估激励机制在拨款中的作用。努力缩小政府投入在高校间的不平衡,应通过地方政府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共建的方式,加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倾向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和办学条件先天禀赋不充分的高校。

第四,要切实落实高校的办学自和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真正尊重高校的办学主体和融资主体的地位,使高校真正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融资主体。对于学校运行的各项成本开支标准,对于如何制定融资战略,高等学校应当具有最终的决定权。高校通过合理运营获得资金赢余,应当受到鼓励。国家应当鼓励学校将赢余投入到改善师资待遇、提高师资水平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中去。

另外,一些公立高校还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建立对外合作机制。“政府不应‘大一统’地行使本应由民间力量行使的高等教育投资权利与义务,应当允许公立与私立并举、非营利法人和营利法人共存的办学格局的存在。在明确产权、权利、责任、义务的条件下,高等学校的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完善了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支出体制,既能提高高校的办学自,多渠道的动用社会力量进行融资引资,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政府财政投资的效率,使政府能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缓解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矛盾,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唐忠旺,等.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7).

第7篇

(一)学科合法性基础尚不牢固

学科合法性是指某个研究领域或学科作为一个学科何以可能,即合乎学科的标准、规范,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为高等教育体制所接纳,在大学里获得建制,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资助。换言之,一个新学科的合法性可以分为行政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和学术合法性三个部分,其中学术合法性是一学科区别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是该学科合法性的基础。有专家指出:“学科首先是一个以具有正当资格的研究者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个体为了利于互相交流和对他们研究工作设立一定程度的权威标准,组成了这个社群。”无疑,整个学术社群或学术共同体对于高等教育学的认同,是其作为一门学科合法性的关键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直接以学科设置切入,是以学科建制发轫,使高等教育学在事实上成为一门“学科”,已具备作为一门成熟学科的外在建制的支持与保障条件,达成了一门学科的行政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但其内在建制尚未建成,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规范性、科学性等还没有得到学科同行的充分认可,学术合法性这一最为根本的层面尚未达到。毕竟自己称自己为“学科”或被政府设置为学科,并不是学术界判断相关研究能否称为或成为一门学科的充分条件。学科设置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或政治行为,与学科自身的学术合法性关系并不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学虽然在制度上已经学科化了,但在质量和内涵上并没有完全达到,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是还没有达到学科成熟标准的“应然”学科。

(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确立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要的推动下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建立起来的,而非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发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高等教育学很快就确立了其在教育科学界的学科地位。但“由于缺少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建构学科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带有明显的模仿特征”。考察中国高等教育学产生的历史不难发现,模仿的对象是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高等教育的工作体系,特别是其理论体系直接脱胎于普通教育学,从研究对象到学科内涵都相当一致,只是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增删,原创性较少。这种理论体系的模仿性反映出自身理论研究的匮乏,表明其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再就是,近10多年来,不少学者围绕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理论体系建构上存在思路单一问题,总容易陷入‘逻辑起点’的误区”。多数学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找寻上,以便从抽象到具体,进行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实践表明,这种僵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和单一的体系构建模式成效并不大,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三)方法体系规范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多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也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却很少运用于学科建设。虽有学者尝试利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学科问题,但由于缺乏理性的选择、学科间理论与方法兼容性的考量,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简单套用、移植和复制现象十分普遍。试图把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接往高等教育学科这个“筐”里面装,结果导致多学科的资源无法被有效利用。再就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问题研究交叉融合不够,甚至存在着相互排斥的现象。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引导着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方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以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是理所当然的,它在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合法性来源。但仅仅是围绕着问题转,而没有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便会失去方向和灵魂,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和“泛化现象”,回答与解决实践问题难以有说服力与穿透力。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者的心中只有“纯粹的学科”,无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直面高等教育实践不够。脱离实践的理论往往苍白无力,以至于研究出来的成果空洞、晦涩,对高等教育实践作用甚微。其实,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理论基础,而后者则可以为前者注入新的实践源泉,有助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

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是一门学科得以立足、成长和获得学术共同体认可的根本所在,是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分析高等教育学科已有知识体系的正当性和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元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在进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时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关注高等教育学科的规训制度。只有从制度化学科的角度,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和反思高等教育学科的现状,才能清醒地认识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第二,关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高等教育理论要走向“高等教育实践”,不过要超越“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心态,要在教育实践中保持理论高度和自身的批判向度。第三,关注高等教育学科观念的转变。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模式的不唯一性,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学科认识多样的时代,指望形成统一的学科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与其冥思苦想去找寻逻辑起点,不如致力于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吸纳其他学科知识为高等教育所用。

(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历史短,对高等教育研究本身进行系统反思和学术建构的历史就更短,因此很难说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方法体系,需要在反思中进行不断建构。“毫无疑问,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很不明智的”,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发展规律也预示着,仅仅运用学科范式将不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特别是难以解决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正由于此,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采用多学科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多学科交叉的高等教育领域“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各门人文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了解和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可以站在高等教育学的“内立场”上,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的营养为高等教育研究所用。潘懋元先生力主运用多学科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在其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事实上,多学科研究范式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中,必须继续倡导多学科研究,它不仅可以丰富高等教育学的内容,也可以为高等教育研究注入活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多学科研究范式在保持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独立性、提高高等教育理论的严密性、统合研究兴趣的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因而,在把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移植到高等教育研究时,要有所选择,严加分析,遵循适用性、有效性等原则。当然,高等教育研究走向多元范式,绝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终结,“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保证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把握高等教育研究的全局和方向、整合多学科研究、聚集和培训高等教育研究人才等方面继续发挥其他范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在未来的高等教育多元范式研究中,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科学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需要对不同范式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对教育问题既需要追求“局部的、片面的深刻”,更需要进行“综合性、整合性的思考”。

(三)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的学科建制

学科建制是保证学科活动展开的外在制度,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可以为学科发展“争取外部社会资源”。为获取更充分的社会资源保障,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建制。首先,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在强化实体机构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先进的网络和通讯技术提供的机遇,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同行提供快捷的学术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平台。其次,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培养制度。“在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激烈竞争中,天才学生,作为基本的符号资本,成为不同学术机构/不同国家争夺的智力资源。”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生产和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智慧苦行,完善的学科培养制度可以使天才学子不断地汇聚。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研究队伍的泛化庞杂,中国每年数以万计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大多出自一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之手。毋庸置疑,这也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能够保持长久活力和繁荣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要在未来世界学术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则必须拿出达到国际水平的、有原创性的理论和学说,这些成果的生产仅仅依靠高等教育研究的“业余选手”显然不够,应该主要依靠高水平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团队,“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方兴未艾的潮流中,走专业化道路是巩固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完善高等教育学科评价制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研究内容与方式的导向器。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更好地为不同的对象服务,必然需要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同行评议制度,发挥学术同行特别是校外学术同行在学术成果质量认定中的关键作用,并采用国际学界通行的“论著(论文)—质量制”。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