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5:04

序论:在您撰写认识图形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认识图形教案

第1篇

一、画一画

1.课前准备: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套几何形体的积木或学具。

提问:你能把你们小组的积木介绍给大家吗?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过的?(板书图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组织学生收起还没认识的积木,留下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2.激趣:想用这些积木创造一些美丽的图形吗?(想)我们先看看花园小学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出示主题图(课件演示画的过程)

提问:他们是怎么做的?你会用积木的面画一画吗?

学生动手画图形,教师行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展示作品:将作品在小组里展示,说说分别是用哪个积木画出来的?

4.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旧知,同时又给新知的展开搭建了一个平台。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喜欢动手,这样的设计正好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又将知识穿插在动手操作中,让孩子感受今天认识的图形是从以前认识的物体上画下来的,体会面与体之间的联系,并在“动”中感受“面从体来”。

二、比一比,认一认

1.比较分类。

(1)你能将画出的图形贴在相应的物体的下面吗?

(2)组织各小组按顺序将画出的图形贴到黑板上对应的位置。

(3)指两个图形问:这个图形为什么贴在这里呢?

2.认识图形。

(1)这些图形都是从长方体的面上画下来的,我们把它叫作长方形。(板书:长方形)

(2)你能给从正方体的面上画出的图形取个名字吗?(板书:正方形)

从圆柱底面上画出的图形叫作圆。(板书:圆)注意纠正孩子说的“圆形”。

3.从画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特征。

(1)同学们的手真巧,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创造出这些图形的?

(2)用这些物体的面描图形时,画出的线是什么样子的?

(3)小结归纳:描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画出的线是直直的,描圆柱的底面时,画出的线是弯弯的。

(4)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由几条线组成的呢?(4条)它们的线都是直直的,怎样分出谁是长方形,谁是正方形呢?

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产生分类标准,并根据分类标准加深对每个图形的认识。这样的设计比较开放,但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这里没有让学生摸物体的面,原因是学生对摸出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是从体到面的过程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与面的区别与联系。

三、辨一辨,说一说

1.教师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图形摆出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拿相应的图形。

3.完成试一试:

(1)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2)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圆?

讲述:看来这些图形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添了很多光彩,同学们,数学就是这么奇妙,只要你用观察的眼光看待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将刚形成的认知模型回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解释和辨析,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四、想一想,做一做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老师先示范一次。

学生先自由地画,再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

说说你在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强调正方形的四条“线”都一样长)

设计意图:正方形和长方形对于学生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他们已经能自己围出来了,并且画出来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但画正方形对于学生来讲还是会有点瑕疵,有的学生凭感觉画正方形,这样画出来的自然不太准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画出四条长度相等的直线,进而引出数格子的方法,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学生必须要对正方形的特征有了透彻的理解。

五、拼一拼

小组合作,用长方形、正方形、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设计意图:在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进行了“再创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进行讨论,充分散发各自的思维,发挥出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们建立起空间观念,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

怎样“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一)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画出图形后,要组织和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和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借用孩子的语言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如长方形看上去长长的,上下两边和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正方形看上去正正的,上下左右都一样长)。这样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加深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表象,而且渗透本质特征,为接下来的操作作好铺垫。

(二)在动手操作中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钉子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用具,由于学生在围正方形时要涉及到数间隔,利用间隔的个数渗透对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是再好不过的了。这点正符合新课标提倡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逐渐地上升为数学认知的要求。学生对正方形的认识属于“意会但不会描述”,通过钉子板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描述的淋漓尽致。在方格纸上画是建立在对围的理解上的,如果围没有处理好,那么画将无从谈起。

(三)在练习中巩固图形的特征,强化空间观念。

第2篇

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讲述、讨论,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幼儿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幼儿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一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此次活动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讲述、讨论,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

【活动目标】

1、通过拼贴,进一步熟悉圆形、长方形、梯形的特点,以及各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多解性。

重点:用已知的图形概念来判断。

难点:初步感知能拼和的图形之间的特殊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长方形、梯形娃娃各一大小半圆形若干,大扇形1个背景图一张。

学具:能相拼的大小半圆形、扇形、正方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若干浆糊、透明底板、擦布。

【活动过程】

一、今天来了三个图形娃娃,请你猜猜它是谁?

1、第一个图形宝宝说:我像小朋友爱玩的呼啦圈,我像奥利奥饼干。(出示圆形)

2、第二个图形宝宝说:我像一本书,我像教室的一门。(出示)

3、看,第三个图形宝宝是谁?(出示)你从那里看出它是梯形?

小结: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有两条边是平行的,有两条边不是平行的。

二、呀!多美的一片草地呀!圆形说,我要变成一朵小花打扮草地长方形说,我要变成小石头铺条五彩路。梯形说,我要做个小蘑菇,让小兔吃个饱。可是,我们的朋友太少了,怎么办呀?(我来帮助你)等会儿,我们要找一些和它们张得很像的朋友,找的时候看仔细,看看像不像,如果不像,就想想办法,等变像了再贴在底板上,送到它的朋友那里去。

三、幼儿自由操作。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变化图形。

2、鼓励幼儿多找几个图形宝宝。

3、引导个别速度快的幼儿用拼好的图形搭成一定的造型,装饰花园。

四、讲述、讨论。

1、谁帮助圆形宝宝找到朋友啦?你是怎么找到的?

讨论:怎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教师演示两个不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拼圆形,引出讨论〉

小结: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拼成一个圆形。

2、这些都是长方形的朋友吗?你用那些图形拼成长方形?

3、你帮梯形找到朋友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引出讨论:1是不是梯形?为什么?(引导幼儿用梯形的概念进行判断)

五、延伸。

今天,我们拼了圆形、长方形、梯形,把它们变成小花五彩路、小蘑菇,把大草地变得美丽多了。下次,看看能不能拼成其它东西,把大草地变得更美丽。

幼儿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二

活动背景

在一次看图拼画的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图样,要求孩子照样去拼图。由于是操作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都能按要求去拼,拼好后我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片都用了几个,然后再记录下来。这时班上一位叫王志鹏的小朋友问:“老师,我拼的小人和图上的不一样,行不行呀?”原来他拼的小人的脚用的是长方形,而图样上是用三角形拼的。当时我想: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三角形呢?于是我就有了下面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

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

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

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

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王志鹏说:

“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

(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下还不能明白,但经孩子这么一讲解,当时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欧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2)拼一个房子

幼儿有的拼了三角形的房顶,有的拼了梯形的房顶,有的拼了长方形有房顶……有一个窗子的,有两个的窗子的;有单扇门的,有两扇门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呈现在你眼前。

(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拼房子该用什么图形来拼,而随幼儿用什么来拼,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幼儿都好像是建筑师,造出了各式各样很美的房子,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延伸活动

小组合作拼一个“我们的幼儿园”,拼好后各小组可进行交流。

活动后的反思:

1、我真正体会到瑞吉欧的《其实有一百》,儿童有一百种

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我们要给幼儿足够时间和空间,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

2、在数学活动也应多给幼儿交往合作的机会。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操作活动,为幼儿创造了合作的机会,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如第六组的殷涛小朋友是本学期来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不会数数,各种图形的名称也搞不清,通过小组活动,其他小朋友帮他数数、认图形。

3、数学活动中也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让

幼儿说一说自己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孩子都会说,而且都抢着要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

4、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3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

出示立体图形

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

(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

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长方体:

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

a.长方体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

(点、线、面)

长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体:

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从那几方面进行总结的呢?

2.教师完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十二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对比.

共同讨论:

(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

a.“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的棱分别是相对的4条棱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b.“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复习圆柱体与圆锥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圆柱体:

1.请同学共同讨论圆柱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提问:

(1)这两个底面有什么特点?(圆柱体的两个底面积相等)

(2)侧面又有什么特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个正方形)

(3)底面与侧面又有什么联系?

(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2.出示圆锥体:

请同学共同回忆圆锥体的特点:

教师提问:同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四)分类,建立知识网络.

我们所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四个立体图形中你能够给他们进行分类吗?

三、练习.

1.填空:

(1)一个长方体有()条棱,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2)一个长方体有()组长度相等的棱.

(3)一个正方体有()个顶点,()条棱,()个面.

(4)正方体有()个相等的面.

(5)圆柱体有()条高,圆锥体有()条高.

(6)圆柱体有()个面,这些面中有()个相等的面,它们分别是圆柱体的()面与()面.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0厘米,其中长5厘米,宽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如果把这样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米?

4.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相等,它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你知道和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

分类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第4篇

    9555人死于交通事故 时间多发于晚6-9点

    《消法》处理交通事故 乘客获赔精神损失

    11月24日下午5点,在北京长安街的闹市口路口发生了一起五车相撞的重大事故,一名交警右腿骨折,一名正在纠正违章的保安殉职,另有多人受伤。交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长安街上交通极为繁忙,一名男子却违法横穿路口,正在维护交通秩序的保安员和值勤民警当即加以制止,没想到一位新司机却驾车将三人撞飞。原本是通衢大道,顷刻间一片狼藉,不仅几辆车撞在了一起,连骑车经过此地的女学生也被“夹在了两车中间”。

    闹市口的这起交通事故虽然事出偶然,却很有代表性,它几乎涵盖了城市交通中所有令人忧虑的“元素”:机动车发展迅猛,行人违章屡禁不止,新手上路如同杀手,外地驾照良莠不齐。当这几个“元素”汇聚在同一个地点和同一个时段的时候,交通事故的发生几乎带有必然性。

    早在两年前,当北京机动车拥有量呈现加速上升趋势的时候,行人违章的危害性就开始凸现出来。由于行人违章的整治和纠正极为困难,北京交管部门曾经委托本报刊发相关报道及社评,呼吁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规、珍视生命,时隔两年,北京交通状况进一步恶化,而行人违章的严重性也毫无改观,行人违法横穿机动车道、翻越护栏、闯红灯等现象屡见不鲜,外来人员闯入封闭高速道路的事情也不时见诸报端。新交法出台之后,机动车全责条款一度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论,由于新法与城市交通状况的隔膜,“以人为本”的立法本意出现了异化现象,行人强调路权、忽略生命权的现象有所抬头。更让人不安的是,尽管新交通法及其实施办法详细地规定了行人违章的惩罚条款,但在现实中,这些条款形同虚设。

第5篇

关键词:甄选 人事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49-01

人事档案是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人事档案曾一度是人员甄选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弱化,很难发挥其参考价值。

一、人事档案作用弱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蓬勃发展,促使人事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用人方式的转变打破了人员流动的桎梏,使人员流动成为一种常态。与之相适应,人事档案管理也由以前的单位管理转变为单位管理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两种方式并存:即由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独立管理本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由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对于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而言,档案在人员的录用甄选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人事档案现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但是也存在不少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相关人事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整理不规范,缺乏对档案资料的有效鉴别等情况,使人事档案的价值降低。

对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而言,现阶段主要特征是人档分离。对于寄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由于人才交流中心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信息数据的交换,致使档案内容缺乏延续性。人才交流中心仅仅是一个保管单位,对档案资料没有实现及时更新,使档案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和以备查考的实践意义。

二、现阶段人员甄选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人员甄选主要采取的方式有:初步筛选、面试、笔试、评价中心、背景调查等。一般而言只有初步筛选通过的,才会进入面试、笔试、评价中心等环节,有时在确定录用人选后还要进行背景调查,进一步确认其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由此可见初步筛选是人员甄选的首要环节,其质量高低直接对甄选后续环节产生影响,并由此影响整个招聘录用效果。

2.现阶段人员甄选存在的问题:个人简历缺乏有效证明材料,真伪难以鉴别。

现阶段对人员进行初步筛选的依据主要是应聘人员填写的求职申请表或个人简历。由于求职申请表和简历由求职者个人填写,求职者在趋利性诱导下,对其个人职业经历、能力和过往表现往往会有夸大润色倾向,甚至出现伪造学历、工作经历等现象,而用人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简历证明资料进行参考,因此很难鉴别简历内容的真伪。

在人力资源实践中,个人简历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文过饰非,简历中只突出自己以往学习工作中的成绩,对工作中曾经出现的事故或过错避而不谈,从而给有效招聘甄选带来一定的障碍。

第二,简历往往突出其业绩、能力部分,而无法体现其职业道德。尽管其能力和业绩是真实有效的,同时也能辅以相关的能力业绩支撑证明材料,但是简历中却无法体现应聘者的道德品质,有可能使企业招聘到有能力但缺乏职业道德的员工,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三,伪造经历。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实行电子注册制度。一般来说,只要在网上能通过姓名、毕业证编号查到毕业证信息,就能证明存在其学历,因此学历造假现象相对减少。然而工作经历伪造现象依然存在,并且缺乏有限的监管方式。

3.失败的招聘甄选对企业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证明材料对个人简历进行鉴别参考,招聘甄选的有效性大多时候只能通过实际聘用以后才能检验,如果招聘的仅是能岗不符的人员,企业损失的主要是招聘成本。如果招聘的是欠缺职业道德的人员,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当然现阶段招聘甄选中背景调查对简历真伪鉴别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背景调查本身具有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招聘甄选的成本,从而影响用人单位招聘甄选的有效性。

三、改变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是提高人员甄选有效性的途径

从第二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源头上确保个人简历的真实性是提高人员甄选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人员招聘甄选亟需可供鉴别人事档案真伪的参考材料,而人事档案就成了不二之选。

从人事档案的本质意义来说,它应该是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和工作表现的。只是由于现阶段人事档案多头管理以及人档分离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人事档案内容和个人实际情况的脱节,从而使人事档案丧失了以备查考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改变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价值。

改变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具体思路是:建立起社会化、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1.实行人事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由各地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管理责任,实现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从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来看,自1996年我国确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制度以来,全国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中普遍设立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和设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各地人才中心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也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从技术、管理还是人员上,都具备了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应该改变现有人事档案多头管理的局面,将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都集中交由各地人才中心统一管理。

2.管理方式上,建立人事档案信息采集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交互传输,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在人事档案管理上,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可以借鉴社会保险的管理方式。允许个人根据户籍或工作地选择人才交流中心托管其人事档案。人才交流中心依据个人身份证号,为个人建立终身唯一的人事档案账号。同时人才交流中心应该搭建全国联网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

在人事档案数据交换方面应该建立起人事档案信息收集制度,要求各用人单位按规定定期向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传递人事档案数据,人才交流中心负责进行数据收集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3.提供利用上,建立人事档案开放查询平台,实现档案信息查询和信息监督功能。通过简历人事档案开放查询平台,针对企业的利用需求,在保护个人隐私和审核企业利用需求的基础上,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及时的信息帮助。

同时个人也可以输入自己的档案账号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通过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透明,避免档案暗箱操作及无中生有现象。同时建立人事档案申诉机制,当个人查询到单位档案信息与事实不符时,可以进行申诉,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

综上,通过建立社会化、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人事档案内容的不断更新,充分反映个人的德能勤绩,确保人员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为企业进行人员甄选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人员甄选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孙静.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乐利珍.浅淡企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08

第6篇

一、“认识图形”案例描述

师: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图形是几边形?请学生认真想一想,动手试一试.

同桌两个人相互琢磨起来.对于教了这么多年数学的教师,这样的题目见得也太多了.脑子里马上就想好了几种应对的答案.我信步在课堂上走来走去.片刻,课堂上小手如林了.

生1:我是这样对折后,再剪的.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还是一个三角形(如图1).

图1图2图3这是个学习认真,性格内向的小男孩.我高兴地说:“对,想到先对折再剪,想得不错,很有方法.”

生2:教师,我觉得可以从这个长方形的点这儿剪,斜着剪,发现剪出的是一个四边形……(如图2)

生3(急切地):我跟他剪的不一样,干嘛非要沿着点剪呢?我就随便剪,剪去一个角,发现剪去的是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有五个角,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如图3).

了不起,四个角的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反而会变成五个角的五边形,这个都被他发现了!我禁不住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多角度、多渠道地发散开去,看目标已达成.我心中惬喜,赶快进入新课下一个环节.

“老师,老师,”我放眼望去,看见一只高高举起的手,不由得心里放嘀咕:怎么是他?――上课左顾右盼,下课惹是生非,绝对是个人物!难道他又来前言不对后语,瞎说一气,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再看看他微微泛红的脸蛋,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莫非他真的有什么新的看法,听听吧!“你说一说呢!”

“传给我的这张纸是破的,我就从这儿剪的,剪出了一个七边形.”我仔细一看:好家伙,这回他可没胡说!说得有板有眼.太出乎我意料了,幸好我没有剥夺他的发言权,这个孩子的想法多么与众不同,多么难得呀!(如图4)

我微笑着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全班学生也一起热烈地鼓起了掌!

图4图5师:孩子们,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得都很有道理,看来剪的方法还真多.特别是华俊鹏……没等我说完,又有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还可以这样剪,剪成了一个六边形……”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如图5)

二、教学反思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因教师而灵动.课堂应是师生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上学生生动热烈的讨论、深入透彻的思考、生成问题的多种多样,绝不是仅仅来自学生个性的张扬,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引领和关怀.特别在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时,教师应满怀期待,携一份信任,鼓励的心境,走进学生的心田.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更要关注那些特殊的个体,在上述的片段中,这个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差,经常惹是生非,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讥笑,教师的冷淡,课堂上长时间坐着冷板凳,这无疑在他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尊重每个学生,赏识每个孩子,这只不过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良心.而有时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第7篇

关键词: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9-02

《工程制图》课是当前高职高专师生普遍反应较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难点是学生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将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图形以及把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立体思维活动,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在制图的学习中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原因。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解决好哪些关键因素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认识能力、立体思维和识图绘图的技能呢?以下笔者从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结合来做一个探讨。

一、传统板书教学的特点

在传统的板书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挂图、一个模型、一块黑板完成整个识图与绘图过程。这种方法注重的是绘图过程的训练,老师在黑板上画图,是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即“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由点到线到面再到体而形成图形的。学生在老师的一笔一画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投影规律,清楚整个图形的形成过程。具有示范性好、互动性强的优点,对于绘图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但这种传统的方式对于识图有其不足之处。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能力是指物体与视图之间的一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读图与图解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模型很有限,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划,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因此传统方法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效果较差。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要学好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一些概念,然而模型具有吸引力低、不易操作等缺点,同时把本课程中大量且不断更新的二维图形都制作成模型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传统的模型已无法满足本课程的现代化教学要求。

随着多媒体技术特别是三维设计技术在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画出其平面图形(视图),即由空间到平面,再根据平面图形想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完成这种训练,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例如:采用AutoCAD中的三维实体造型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要快得多),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任意放大、旋转(这在黑板和挂图上是不能实现的),我们就能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视图,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对制图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组织教学,具有生动、高效的特点。但其教学内容多,再加上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缺少肢体语言,容易将多媒体教学变成机械的放幻灯片、念讲稿,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导致学生疲劳,反而降低教学质量。

三、将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优点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了传统板书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再配合用三维模型演示,发挥各自优点,追求最佳效果。下面以讲解“平面立体的投影”为例,谈谈体会。

(一)课前必须充分备课,写出合理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是首位。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却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教案除了纸质之外,还可以有多媒体课件。当前工程制图的多媒体课件较多,可以直接选用,也可以亲自制作针对所授班级学生特点的课件。笔者选用了湖北水利水电学院制作的“水利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上课时,先介绍“平面立体的概念”

由于所选的多媒体课件有3D模型库,且每个模型都可以用鼠标进行3600任意旋转,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观察此模型,学生有很强的兴趣,从而加深对平面立体形状特点的理解与记忆。此过程中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总结平面体的概念,教师适当引导,并板书在黑板上。接下来,在3D模型库比较多个平面立体形体特征,把平面立体进行分类,并归纳出各类的形体结构特征,也将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在3D模型库中以六棱柱和六棱锥为例,在黑板上画出各自三视图。在绘制图形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师可以先画出六棱柱的二个视图,然后把3D模型进行左视方向的投影观察,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其第三个视图。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实现奖励机制,即上台画图正确加平时分,画错不扣平时分。每到此环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意见是对完工后图形的是否正确发表意见,有的是对绘图顺序提出意见,还有的是对视图中图线线型提出意见。汇总意见之后上台同学自我总结,最后由老师给出答案。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也掌握了该绘图技巧。且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笔者只是把投影制图部分做了介绍。对于专业图部分,则更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如从网上下载共享视频,让不能亲临现场的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结合图纸中图样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图示建筑的了解,减少识读困难,并节省课时。教师也可以把图纸中的投影图用三维软件绘制出来,增加学生由图到物的认识过程中的立体感形成等等。

总之,工程制图作为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完全的板书教学和完全的多媒体教学均不能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直观性强,有利于学生接受,从而用较少的学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与学双方均有新的起色。

参考文献:

\[1\]曹辉,梁飞华.“工程制图”组合教学法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8,(1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