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学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4:43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学理论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心理学理论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汉字教学,活化

 

正文

随着课外阅读的兴起,小学起始阶段对汉字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与同仁的交流中,我发现更多的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采用各种办法让孩子海量识记生字,开展课内外阅读上,而对生字书写的正确与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但是易记也易忘,回生率很高,伴随着识字量的增大,错字、别字大量增加,而且一旦写错,要想纠正往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仍是收效甚微。因此一定要在教学生字伊始,就让孩子建立牢固正确的书写印象。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在阅读了一些心理书籍后,我发现要想让学生获取知识,就必须使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将教学设计从“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我采用了下列做法来提高孩子们识记汉字的正确性。

一、利用组块教学,提高识字效益。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的组块概念认为,对信息进行组织,使其成为组块,会扩大该系统的容量。组块思想认为,越是把学习的材料组成组块,储存量就越大,提取的效果就越好。

依据汉字的理据性,我组织孩子对不同类型的汉字进行了不同的组块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汉字形声字中的部首、部件形成了汉字内部结构的系统性。以“青”为声符的字“清、情、晴、蜻、请”为例,韵母都是“ing”,属于由共同的声符为中心构成的系统,将之作为组块,对它们进行组织加工,他们就掌握了音、形、义。

“品、森、淼、磊、鑫”等品字结构的字,字形具有系统性,把它们作为一个大组块,在基础字的字义上加深程度便可轻易理解字义。

一些汉字往往因为某部分与别的字混淆而时常写错。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汉字的表义特征将之分解组块。例如“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孩子们经常把“九”写成“丸”,我在教学时把它分解为“氵(水)、木、九”三个组块,染东西要用“水”,染料的来源是草木,“九”表示要染很多回,这样就不易写错了。同样“熟”字教学时可将“丸”当作是锅中正煮着的肉丸来记。

这样依据汉字的系统性,以义符、声符、本义为中心把汉字组成一个字组,大大提高了识记效率。

二、提供记忆线索,加强感性认识。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大脑对于抽象记忆对象的记忆时间往往十分短暂,这也是孩子们识字回生率高的主要原因。让汉字教学的课堂活跃起来,根据生字设计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从多种方面提供记忆线索深化感性认识。

1、让身体动起来

心理实验表明:身体各个器官的充分调动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利用这一规律,我在教学一些会意字时,常常请孩子们根据字形做出相关动作,在实际过程中让他们对生字进行积极的思维,帮助他们意义识记论文开题报告。如讲授“闻”时,请孩子站在门中,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表示“闻”的本义是听;讲授“看”时,让孩子把手放在眉毛上眼四望,表明上半部分是一只手,“目”是眼睛;教学“休”时,请一位同学靠在模拟的树干上,明白“停止、歇息”之意;讲授“解”时,通过演示“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解”就是用两把刀把牛拆成一块块,所以由“?”、“刀”、“用”、“牛”构成……在动动说说中,他们不仅很快记清了字形,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字的本义,学会了拆字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让生字活起来

检索信息,要依据一定的记忆线索,它可以打开、激活有关记忆的痕迹,打通搜索通道。谜语短小精悍,趣味盎然,将它们与汉字教学相结合,可以让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对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更易于被记忆库保留。

字谜从古有之,在孩子对字形结构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之后,我便将这一活动引入识字教学中,让形象生动的谜面,成为回忆生字形音义三要素最可靠的线索。

针对三年级孩子总将“碧”的“石”写成“王”的情况,我引用了自己孩提时接触过的谜语“王先生,白先生,坐在一块石头上”,使学生回忆起字形(下面是“石”不是“王”)的线索;书中“告”的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字形(上面是“?”不是“牛”)的线索不但使学生在生动的认识中记住了这个字,也给了我这个教育者很大的启发:“向前一直去”,他们知道了“句”的写法;在“八九不离十”中,他们明白了“杂”字的组成……随着兴趣的调动,那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成了生动的谜语,智慧的火花即时闪现,遇到“明”,他们能编出“日月同辉”;看到“朝”,他们能想到“十月十日”……

3、让冗余信息多起来

信息论原理告诉我们,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一种是新信息,一种是冗余信息,其中新信息才是信息量,已掌握的知识就是冗余信息。在识记生字时,冗余信息越多,要学习的新内容就越少,就越容易学。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下列办法提高信息的冗余性,降低孩子们的识记难度。

1)创设情境:例如“疑”字,有“迟疑、犹豫”的意思,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战士在战场杀敌,他想:我该用“匕”首去刺杀敌人,还是用“箭”矢去射杀敌人,是用长“矛”穿透他们的胸膛呢,还是看形势不对干脆逃“走”呢? 有了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孩子在识记和书写“疑”字时就轻而易举了。

2)编顺口溜:例如“嚷”——张开嘴巴乱嚷嚷,一点一横长,两口在中央,“衣”字没有点,一口水井当中放;“德”——“阿十和阿四,是对好朋友。两人很团结,做事一条心。”朗朗上口的歌谣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一下子就突破了这些生字的教学难点,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会口诀后,孩子们在书写“嚷”时没人将撇遗失,书写“德”时再未有人将“四”下的短横漏掉。

孩子们很快掌握这种识字方法,甚至模仿编出了“司机讲话”——“词”,“山上的石头”——“岩”之类的口诀。我便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做老师。一次,语文基础较差的张某在教大家识记“赢”时这样说:“我死亡都不怕,张开大嘴巴,吃掉了月亮,吃掉了贝壳,吃掉了凡人”。这一了不起的创新立刻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有时孩子编的儿歌、口诀十分牵强,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本身就是他们的再创造,正是在这种再创造中,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对这个字的感性认识也更为深刻,能让他们更为持久的记住生字,理解含义,这不就是我们汉字教学的目的吗?

三、利用加工线索,辨析形近汉字。

汉字识记难在记字形,汉字的识记过程就是信息的储存和检索的过程。其中,加工和线索起着重要作用,认识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事件的记忆,将随加工的增多而增进,加工愈充分,记忆效果愈好。识字时因形求义,建立音形义内在联系就是对汉字而深刻的加工,可以大大强化记忆。例如教学形近字“拨”、“拔”,在辨析时我结合“拨”的本义是“用手轻轻动”,对“拨”字进行加工,告诉孩子“拨”字留有一个小短撇,就是给别人拨弄的,而“拔”需要很大的力气,因此没有短撇,要使劲就得拉着右边的长撇。有了这种有意义的加工,学生可以马上在辨析时推论出正确的选择。

汉字的数量庞大,可供探究的内容很多,我觉得自己还需在教学中继续探索,让汉字教学更为生动化,形象化,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出规范、正确的汉字。

第2篇

心理学论文4900字(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挫折教育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儿童承受挫折能力弱,缺乏面对挫折的平稳心态和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路指导。据此,本文提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策略,包括引导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积极的挫折预防教育、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挫折教育。

〔关键词〕挫折教育;积极心理学;小学生

当代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家庭与学校为儿童成长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呵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已养成遇到问题就寻求家长老师帮助的习惯,缺乏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儿童在小学阶段感受挫折情境,学会应对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一、小学生挫折教育及其不足

(一)小学生挫折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挫折—奋进”理论认为,在挫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加努力,行为效率也会提高。挫折教育是一种带有人文关怀性质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难情境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1]。因此,挫折教育可以视作挫折与成功之间的“高速公路”。

综合来看,挫折教育是基于遭受挫折的主体对挫折事件本身或者是对受挫情境的感受和产生的不同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培养摆脱困境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既包括解决问题的技术技巧,也包括面对问题时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儿童受挫之后,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能够获得个人成长,更加奋进,从而在正确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挫折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当儿童面临挫折情境时,父母和老师要在家庭和学校中为儿童提供及时、恰当的指导,使儿童经历从挫败中感到积极情绪体验的完整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小学生挫折教育的不足

1.家庭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当前社会,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尤其独生子女家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代替孩子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1]。很多家长只是注重儿童的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儿童自身的个性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处于不受重视的位置。

由于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养成平和面对问题的心态,因此,当儿童必须独自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便会对挫折产生一种恐惧感,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在挫折事件发生时,家长仅仅抚慰儿童失落、害怕的消极情绪,而没有教会儿童面对不同的挫折时如何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致使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家长在帮助儿童面对挫折、解决问题时,安抚儿童的情绪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对儿童提供成长性的帮助,使儿童在消极的情境下有积极的发展。

2.学校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目前在小学阶段,学校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在班级中进行心理健康建设活动。虽然这两种方法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但也有弊端。一方面,這两种途径都建立在传统的教学班级的基础上,而传统的教学班级人数较多,笼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达到最初预想的学习效果。并且,这种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关注到个体的发展,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和克服挫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配备不齐,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班主任一人承担,老师难以有充分的精力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现阶段,挫折教育的重点大多还停留在事情发生后的问题解决上,而忽略了挫折发生之前的发展教育,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长远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挫折教育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挫折情境中的学生,指导其如何摆脱困境求得生存,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学生,引导其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线[2]。

二、积极心理学及其对挫折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3]。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类功能的积极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们的积极情绪、积极行为和积极的人格特质等[4]。在积极心理的影响下,个体能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创造力以及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5]。个体通过找寻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而从中获得乐趣,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生活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幸福水平。

(二)积极心理学对挫折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的四项基本研究内容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二是心理幸福感的体验,三是社会幸福感的体验[6]。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可以自我感受的对于过去发生事情的满意度体验,对未来探索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以及对现在所处环境的快乐体验。心理幸福感体现在,人们可以接纳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的完整的自我;对自我的行为有执行力和控制力;建立友爱的、和善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社会幸福感指的是人们可以适应并且融入社会环境中去,在社会群体中有存在感和认同感,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有信心并且能够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的积极情感。

儿童积极情绪的发展既可以通过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得到实现,也可以从生活经历的成功事件中得到实现[7]。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挫折事件作为一种生活经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体验,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体验[8]。失败、受挫的经历带给儿童的直接情绪往往是消极的,但是如果此时父母和老师给予其关怀和爱护,并帮助儿童找到失败的原因,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完善自己并获得成长。从最初的消极情绪体验转变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挫折事件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快乐的体验,还有乐观、勇气和毅力等更多积极的情感。因此,挫折事件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由此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也成为人们增强主观幸福感所必须拥有的情绪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引导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

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儿童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好?”“我怎么这样笨呢?”等自责、懊恼的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这种消极情绪会降低儿童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而自我教育则会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挫折,增强战胜挫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为提高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改造,充分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9]。

应加强引导儿童自我教育,学会接纳完整的自我。在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使儿童逐渐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改造,接纳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的自己。家长和老师协助儿童学会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分析挫折事件,加强对挫折事件两面性的认识,引导其不仅看到事情本身的难点,更要看到克服挫折之后的自我的成长点。引导儿童重点关注挫折的成长点,并协助其抓住成长契机自我发展,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其真正的自信。

加强引导儿童自我教育,使其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儿童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重要的不是想方设法避免遇到挫折,而是如何去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相信自己拥有战胜挫折的能力。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10]。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引导儿童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不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逐渐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进而调整好面对挫折的心态,学会以积极的情感来扭转消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积极的挫折预防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是挫折预防教育的有效手段。积极的人格特质犹如一层具有弹性的保护膜,在个体遇到挫折等消极事件时,能够维持个体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助其以从容、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由于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该阶段培养儿童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有效地进行挫折预防教育。积极情绪能够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而积极情绪是可以培养也是值得培养的,它不仅代表着人们情绪感受的状态,也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心灵成长和改善幸福感的手段[11]。通过激发儿童积极的心理潜质,对乐观、勇气、热情、自信等积极情绪进行强化和及时的积极反馈,进而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增强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对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主观感受影响着幸福感体验,通过提高积极情绪体验能增强主观幸福感。因此,积极情绪的不断发展能促进积极人格特质不断完善,进而能够有效开展挫折预防教育,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

挫折预防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创设挫折情景,引导儿童积极思考解决方法。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力量和向积极状态发展的潜力,教育则可以挖掘这种潜力,更好地培養人。老师在挫折事件发生之前给儿童设置挫折情境,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之后,每个人将自己想到的方法与同伴交流,寻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通过不断创设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儿童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鼓励儿童参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挫折,在实践中寻找最适合自己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的解决方法,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将内在的潜力挖掘出来,发展出应对挫折的能力。由此,促进儿童在逆境中体验积极情绪,在挫折中发现积极意义,久而久之便形成开阔的胸襟,使其具有积极情绪反应,拥有更强的能力以战胜挫折。

通过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创设挫折情境的方法,可以将以往以补救教育为主的方式转变成为以逐渐渗透、循序渐进的途径为主的挫折教育方式。在挫折发生之前,通过创设挫折情境,使儿童掌握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以提高挫折预防教育的有效性。

(三)家校配合及时干预

家庭与学校是小学阶段儿童主要的活动空间。根据亲子依恋关系理论,学龄期儿童对父母有较强的情感依赖,父母的爱能给儿童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儿童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学校与家庭应紧密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抗挫折能力。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行为表现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父母与老师应耐心地观察儿童,运用适合儿童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瑞吉欧教育系统非常强调教师作为“儿童的观察者”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码[12]。通过解码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行为,使父母与老师能有序、细致地观察儿童。细心观察是父母和老师对儿童进行挫折干预的前提和基础,恰当的沟通是挫折干预的有效手段。由于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肢体语言的运用会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因此在与低年级儿童沟通过程中,丰富的肢体语言能使交流更加准确、灵活。

充分挖掘家庭、学校的积极教育功能,双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高效率的手段对儿童展开一系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维护身心健康,建立稳固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3]。

四、结语

学龄期是心理发展阶段中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逐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过渡期。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积极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儿童接纳自我,提高战胜挫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对儿童进行挫折预防教育,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后,家校应该联合形成教育合力,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挫折教育。

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出现了全新变化,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为此,班主任除了要掌握全新知识和技能,也要从中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心理习惯出发,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将心理学与日常工作、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相融合,充分发挥心理学的指导优势,实现班级管理与学生培养的全面融合。本文分析心理学对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相关启示,从细处关心、全体成长等多个视角探究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细处关心;全体成长;心理学;中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班主任理解并熟练应用心理学理论,深入学生成长内心,构建高效互动沟通机制,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成长难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不同,利用心理学指导班级管理,能让班主任有效转化思考立场,更好地理解学生成长、学习存在的具体难题,为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实现全体学生成长的预期目标。

一、心理学对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具体启示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类型多样的重要工作,传统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心理变化缺乏充分了解,影响了班级管理实效。因此,系统化应用心理学,帮助班主任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以艺术化的策略和思维来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拉近了师生关系,改善班级管理效果,为中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有效启发。

(一)细处融入,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在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承担了重要职责,既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成长动态,也需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种问题,通过及时有效干预、科学合理引导,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引领。但受认知局限和管理精力等因素影响,以往班主任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违纪、是否存在困难等问题,缺乏对细节的有效考虑。在心理学视野下,要求中学班主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思维出发,通过关注班内学生的细节问题,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二)全体成才,为学生共同成长提供有效帮助

以往中学班主任工作主要采用“抓两头”的管理思维,即重点关注班内“学困生”和“优秀学生”,缺乏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充分考虑,未能真正发挥班主任的应有职责。在心理学视野下,要求班主任关注班内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局限,使班内全体学生均能获得应有关注和指引,符合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生本理念”要求。

(三)正面指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传统班主任工作实施“问题导向”,即采用“收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思维,多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负面因素,对学生幸福感、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积极理念培养缺乏有效关注,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心理学视角开展班主任工作,既关注学生的消极情绪,也重视挖掘学生的成长潜能和积极情绪,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积极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在心理学指引下,中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关注的新思维。因此,班主任通过塑造正面形象,规范个人行为,聚焦学生成长的细节,关注全体学生成长需要,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引和精准服务。

(一)完善基础: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管理环境

从心理学视角看,环境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直接影响。因此,班主任想要有效改善管理效果,提高管理质量,需要为学生创造温暖、生动的教学环境。第一,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特点和班级特色,融入学生兴趣、爱好等积极心理导向,为班级管理打造积极、温馨的氛围环境。比如,利用班内墙面为学生表达情绪、展现自我提供空间,为师生沟通开启新平台。第二,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师生关系,营造班级管理柔性氛围,引导学生获得愉悦体验。通过尊重学生需求、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比如,在开展班级管理时,构建学生合作、相互尊重的学生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班级管理机制。

(二)夯实力量:重视选拔学生干部,消除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差距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也是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关键力量。在心理学视野下,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要重点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优势,有效收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需要,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班主任要重视选拔负责任、善沟通的学生干部,通过倾听学生干部的相关建议,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有效解决班内学生学习管理的各项问题。此外,重视激发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尤其要消除班主任的“疲惫”心理。要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重视改善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加大精力投入,通过品读班级管理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使班主任实现个人价值与工作价值的全面融合。

(三)关注细节:结合心理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环节

细节是班主任開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普遍“短板”和薄弱项。因此,在心理学指引下,中学班主任创新管理工作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中学学生心理多样性,重视探究学生学习成长中的细节问题,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指引。班主任要重视利用观察法、交谈法等多种心理学方法,真正融入学生内心,有效收集和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班主任要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了解学生的具体需要和个性化心理特征,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同时,班主任要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将心理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级活动、校园文体、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沟通优势,以多种途径、多个平台高效开展班级管理。

(四)全体成长:优化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在心理学指引下,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需求和个性化需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化管理方案,通过实施“因材施教”的学生管理思维,真正实现班内学生全体成长。首先,班主任在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时,需要从构建全新、高效的师生沟通关系出发,通过遵循中学班级工作规律,掌握沟通艺术,全面了解学生成长心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有效对接班内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的各项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乐学的积极心态。其次,班主任要学会使用各种科学、合理的心理学理论,发挥心理学的指导优势。班主任要理解并熟练应用“罗森塔尔效应”,为班级管理设定合理期望,认可班内所有学生,对全体学生学习成长给予充分信任和行为指引。要合理应用“关爱心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长愿望,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最后,班主任要形成正确的班级管理心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变化、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班主任要从学生心理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实现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全面融合。

第3篇

一些“元”问题也还存在分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比如何为新闻伦理,这是新闻伦理学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新闻职业伦理的简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伦理包括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容,着眼于道德现象;还有观点认为,新闻伦理应是宏观层面(整个新闻领域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中观层面(具体的新闻媒体机构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微观层面(新闻工作者对本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履行情况)三个层面的综合。学界目前对新闻伦理的定义和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争鸣固然重要,但是理性的、有根据的思考之后的共识也必不可少,特别是一个学科的关键概念。只有弄清楚了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解决了基本理论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才有可能推进。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反思、讨论中不断推进、完善和超越。我国伦理学者万俊人说,“伦理学不能只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次上,而要为道德经验和道德规范提供更深刻的基本理论说明。”③应用伦理学更是如此。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句名言:“伦理学不在于呼吁,而在于论证。”④新闻伦理的本质是什么、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伦理规则,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如何等,不是在新闻活动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程序,通过长期的总结和理论化的过程,在学术研究中达到学界的广泛共识的结果。那么如何有效改变目前的现状,促进新闻伦理理论的研究呢?这就需要把理论提升当作新闻伦理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以优先的方式推进新闻伦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具体来讲,首先应该从理论伦理学中吸取营养,找到强大的理论根基,全面深刻地反思新闻伦理学学科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另外也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吸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开放的态度提升新闻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其次,在一般伦理的背景下研究新闻伦理的个性,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方式,借助学科研究方法论来思考、讨论、论证新闻伦理学前面讲到的基本问题,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研究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再次,工作上要在新闻伦理研究队伍中集中力量攻关,讨论一些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举行大的以理论为目标的学术研讨会,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一些理论性强的重大课题,出版一批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专著。只要学界普遍重视,研究者动员起来,经过数年的努力,就能从理论上增强新闻伦理理论的深度,向着建立新闻伦理体系的目标迈进,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二、从规范伦理学视角来看:新闻伦理规范之本在于理论

规范伦理,狭义上说,指道德体系中涉及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伦理,旨在为人们的道德生活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广义上说,规范伦理因人们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理解而有所不同,一般凡是运用理论研究,论证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提出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伦理,都属于规范伦理。广义的规范伦理包含或部分包含了理论伦理的内容。目前,我国对新闻伦理规范研究较多。就专著和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军的《新闻工作者与法律》,王天定的《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的《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等,这些专著涉及到的新闻职业伦理的规范比较系统。同时,一批学术论文对新闻伦理规范的探讨也比较多,特别是从新闻伦理规范的角度来评价和解读新闻实践,成果比较突出。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应当说这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仅仅就规范研究规范是不够的。比如目前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研究多是在自律和他律的阐释框架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多是用现有的新闻道德规范去评价相关实践。那么,为什么应用自律、他律的框架而不用别的框架,自律、他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发挥效用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条件、记者素养、媒介场域、制度基础等是否具备,以及各因素之间如何互相影响,还有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中为何自律、他律常常失效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用理论的思维去研究,不能仅满足于制度的制定与解释。新闻伦理规范是指导新闻伦理行为的准则,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但是,伦理学理论才是新闻伦理规范制定、研究和评价的前提。只有理论的提升才能为新闻伦理规范研究找到合法性空间,进而增强其有效性。比如说新闻伦理规范的制定需要遵循一系列社会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显而易见,只有在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是真理的条件下,所制定的道德规范才能够与道德价值相符,从而能够成为优良的道德规范;相反,如果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失误,甚至出现了谬误,那么,在其指导下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则不一定能起到抑恶扬善的引导作用,甚至会纵容不道德的行为。那么,这种新闻道德规范就是恶劣的道德规范。⑤新闻伦理规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规范,属于实践规范。“合理的实践规范既是‘是’与‘应该’的统一体,又架设了一条由‘是’转变为‘应该’的‘桥梁’。同时,合理的实践规范架设的‘桥梁’为实现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社会需要提供了观念保障。”⑥如何判断规范与价值相符与否,如何使规范有效而不失范呢?“人在社会中为什么愿意交出一定的自由,接受、遵守某种规范和约束,或放弃某种规范、另外选择其他规范,这是需要论证、需要充足理由的。这种关于规范之前提、基础的探讨,关于规范确立的原则、方法、程序的探讨,是伦理学‘讲道德’‘有道德’的核心”。⑦新闻伦理学研究不只是单纯地将各种规则和价值标准简单地应用与推广,而是一种再研究、再创造、再构建,将新闻伦理理论具体化的过程。任何一种伦理规则的生成、生效、失效都有其社会历史上的根据。伦理学的分析工作即理论的反思和观照,在于发现一种伦理规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研究一种伦理规则能够有效的客体性条件和主体性条件。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理论提升才能使规范本身具有合理性,以增强新闻伦理规范约束力的有效性。

三、从实践伦理学视角来看:新闻伦理实践提升依靠理论

实践伦理,实质是指规范伦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理论伦理经过规范伦理向现实的道德生活的转化,同时也是检验理论伦理和规范伦理是否真切实用的标准和尺度,是形成和产生新的理论伦理和规范伦理的伦理场所和领地。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中,新闻职业道德中的问题较多,所以新闻伦理实践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界的研究中,论文很多,著作也不少。但是从问题方面来说,相当多的新闻伦理实践研究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没有从理论上深刻分析。比如“就当下的新闻道德研究来看,更多的是对有关新闻事件中道德问题的个案分析,而这些个案研究,大多是用现有的道德规范说明有关新闻行为的道德与否。”⑧这样就会造成道德判断没有合理性的理论支持,对案例的解析也缺乏理论的深度和依据。再如研究新闻伦理失范的归因和对策的文章较多,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普遍停留在新闻伦理表征研究,而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⑨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研究新闻伦理实践中的问题,让理论建设来指导学科实践。新闻伦理理论不仅是新闻伦理实践价值的提炼,更重要的是它指导着新闻伦理实践,能为新闻伦理实践提供合理性的根据,也会使新闻伦理实践的研究不流于表层。正因为这样,更要求新闻伦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在这方面学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对现在的新闻道德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的,有以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为代表的论著,这些研究就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和误导广告等新闻职业道德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再比如对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的研究,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王卉副研究员从关系角度研究失范现象;还有近年来伴随着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发,一些研究者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思索,指出应不伤害、不侵权、生命至上等超越一般伦理规范的原则意见等等。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尚有提高的余地,亦即能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上给予提升。

第4篇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之,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为积极参与,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远远不够了,迫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思考,善于发现创新。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把创新教育与考试创新结合,从而到达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第5篇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

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

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之,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为积极参与,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远远不够了,迫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思考,善于发现创新。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把创新教育与考试创新结合,从而到达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第6篇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第7篇

所谓德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性,是指德育学、心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面分别从德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考察二者的相关性。

(一)

首先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考察。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德育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整个教育思想理论是同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则晚于教育学产生在近代。现代的德育学理论是传统德育思想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成果。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思想理论,还是近现代的德育学,从来都是重视研究德育客体的心理现象,注意吸收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异常丰富,构成了一幅以儒家为主干的各种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长画面。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很早就已不自觉地涉足心理学问题。比如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又比如,贯穿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的人性论问题实际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德育要培养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决什么是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人性的构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产生较完备的心性学说,这是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还处于彼此交融的状态,二者的相关性还更多地为融合性所遮掩的话,那么到近现代,当德育学和心理学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二者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了。下面仍然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论述。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德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列举几部以说明这个问题。早在1986年全国六所院校教育系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对于德育学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为德育提供心理依据,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学要吸取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第3页)在1990年上海杨德广著《大学德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又明确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页)该书还专门列出一章,应用心理学理论来论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1993年南京大学张锡生著《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随着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第100页)该书还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国台湾七十年代由龚宝善编著的《德育原理》(国立编译馆出版)中也谈到了德育理论要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第40页)。

再就外国而言,德育学也一直注意心理问题。比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学》中专列了一章论述“心理的训育”,阐述如何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认识、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的培育。当代美国德育学是西方德育学的集大成者,它也继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传统,当前美国大学德育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又比如,和我国有类似文化传统的日本,其德育学同样注意心理问题,在日本所列的中学16条德目中,有两条是与心理有关的(见崔新录《德育新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品德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近代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出现之后,更有许多心理学家专门致力于品德发展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与德育学紧密关联。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英国有麦考莱和瓦金斯,在美国有哈兹霍恩和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30年皮亚杰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对以后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二次大战以后,又有一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专门心理学家,在美国有哈维豪斯特和泰伯,英国有斯温森,这期间比较突出而且对现今仍有影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尔柏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者。

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表明,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是关心德育学问题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辽宁师大韩进之、王宪清1986年编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从而以科学的力量证明了心理学和德育学两门独立科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规律。

(三)

上文从学理上论证了德育学和心理学之相关性,综合地看,二者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是二者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第二,德育学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学和心理学在理论上存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相关性,那么我们提出在高校德育中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种认为心理素质培育与德育关系不大的论调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事实上对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心理学要比德育学深入得多,为什么要将心理素质培育纳入到德育的体系中来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理论和实践毕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应当加以适当区分。心理素质培育,落脚点是“育”字,显然它直接是个德育实践问题,虽然对于德育客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德育学比心理学要逊色得多,但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践本质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将它纳入到德育体系中更顺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