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专业技术十三级范文

时间:2023-03-01 16:34:06

序论:在您撰写专业技术十三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专业技术十三级

第1篇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

1、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2、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

3、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林业技术;两区三化;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30-03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要求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这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改革方向,我院森林培育与利用系林业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秉承“山川有我,绿树成荫”的育人理念,积极尝试实训环境真实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和设施设备生产化,创设“林区作业进教室,课堂教学延伸到林区”,即“两区三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对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训环境真实化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与实训环境真实化密不可分。

实训环境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实现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及发展,强调实训环境的真实化,无疑是林业技术人才与行业接轨的最佳途径。

为打造实训环境的真实化,我院林业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多次深入林业基层单位进行走访和调研,与林业专家座谈、访谈,与产业、行业和企业交换思想,对体现森林培育能力、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能力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能力三大职业核心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进行了分析(具体详见表1)。

针对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林业技术专业构建了森林植物、森林环境、生物应用技术、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等7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建立了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生物技术、组培、育苗、种苗生产、食用菌栽培、经济林繁殖、林木育苗大棚等真实化的实训教学场所及“植物引种繁育实验中心”和“温室育苗中心”等4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如德宏州林科所、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红河州国营芷村林场、红河州林科所、红河州林业调查规划队、梁河县林业局等9个校外综合实训基地。实训环境的真实化,不仅使学生森林培育能力、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能力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能力三大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使学生非技术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得到了发展,为进一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训环境的真实化不仅仅表现在实训场所真实化,其课程的理论知识、实验实训的内容、项目、任务等均须贴近生产实际,力求把项目教学真实化、现场教学真实化等真实化教学思想贯穿始终。林业技术专业创新了“林区作业进教室、课堂教学延伸到林区”的“边教—边学—边练”的专业教学方式。例如,近些年,积极参与到林业生产或行业生产单位组织的项目、课题实践中,开展了生产性实训。2005年参加文山富宁县森林资源调查工作;2006年参与云南省罗平县的森林资源调查;2007~2009年参与我省永平县、华坪县、潞西市等多个县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8年参与广西大新县、凭祥市、上思县等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现了实训环境的真实化。借助真实化的实训环境,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了“学做合一”,“工学结合”。

实训环境的真实化让学生的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技能之外诸如为人处事、社会交往等非专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同一实训环境完成所有的实训内容。为此,在没有生产性实训的情况下,为达到实训环境的真实化,林业技术专业以仿真性实训作为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仿真性实训是一种高度的模拟现实社会的运行情景,其优越性在于开展的实习内容不受地域、环境、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迎合了林业生产活动具有典型灵活性的特点。在整个仿真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了解行业、岗位群运作过程,运用所学知识现实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林业技术专业自始至终对实训环境真实化的规划给予高度重视,不论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布局和建设,从内容、项目、层次、规模、地域、设施等按照“从低级单一到高级复杂、从专业基础到专业综合”将仿真与实物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把“林区作业进教室、课堂教学延伸到林区”的“边教—边学—边练”的专业教学方式贯穿于实践教学中,把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联系起来,创设了四个“一致”,即课堂教学情境与林区环境相一致,基地即教室,教室即林区;实训设备与林业生产设备一致;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实训的工作情境、运作和管理模式与基层生产一致。例如,针对林木生长物候规律,不同季节生产任务不同,实行“模块菜单,循环实训”。模块菜单即以岗位群职业能力为基本模块,以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为菜单,以工作过程任务引领导向,布设不同内容、方向、领域和层次的实训学习情境,具体布局见表2。

学习领域围绕四个“一致”力求使学习情境与学习领域有机结合。不同的学习情境丰富了职业能力的内涵,不同的学习领域扩充了职业群的范围。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努力,实训环境的真实化对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林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服务功能多元化

实训基地是学生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养、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各项任务实施的场所。实训基地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思想,将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实训环境真实化为基础,围绕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技术和森林经营三大核心能力培养的主线,在有限或同一实训基地上开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和不同类别的实训内容或多个实训项目,实现实训基地服务功能多元化。例如,在校内实训基地,提供了苗木培育从选种、制种、育苗、营养土配置,到栽种、移植等苗木生长过程的场所;针对林木生长的物候期,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进度与物候节律相适应,开展嫁接、修剪、整地、施肥等实训项目。又如,学院后山405亩实训基地,近些年相继开展了土壤调查、植被调查、病虫害调查、森林抚育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森林规划调查等项目,其资料和数据为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技术和森林经营等课程实训提供了依据,实训基地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专业课程全开放的格局。良好的实训环境,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基地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更为实际和便利。

诚然,校内实训基地的全真性、仿真性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受地域条件的限制,个别实训项目的条件不能满足。系部经过调研,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校外不同类型(采伐林场、育苗造林单位、森林经营单位、苗圃等)、不同层次(林业科研、林业经营公司、个体经营等)、不同地域(省内东、西、南、北)实训基地,如德宏州林科所、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红河州国营芷村林场、红河州林科所、红河州林业调查规划队、梁河县林业局等9个校外综合实训基地。其中,“德宏州林科所林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高职示范实训基地。

基地类型的多样化,同一基地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为林业技术“两区三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奠定了基石,为林业技术专业理解“山川有我,绿树成荫”的育人理念注入了新的内容,也为林业技术专业“林区作业进教室、课堂教学延伸到林区”的专业教学模式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设施设备生产化

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前提下,森林培育能力、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能力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能力三大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走出过去实践教学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或是局限于验证理论的传统形式,走出了理论与生产脱离,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相悖,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脱离实际的模式,进而注重的是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力推崇和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和学以致用的目标培养得到了贯彻执行,基地类型走向多样化已形成规模,基地服务功能多元化已成事实。我院升格为高职以后,学院抓住高职高专发展的契机,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加快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明确办学宗旨(服务学生、服务产业、服务地方、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办学定位(三立足、三面向、三针对——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针对目标育人才;立足林业,面向林业,针对市场和产业办专业;立足县、乡和社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针对岗位设课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技能的林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和投资的力度,相继对不适应高职高专建设和发展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和更新,对实训基地资源进行整合,把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基地建设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软件和硬件建设有了一个较大飞跃。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建立起实现校企共建和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资金引进、融资、世行贷款等多种形式,实现基地建设先进化,设施设备生产化。

随着实训环境真实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和设施设备生产化的实施和完善建设,“林区作业进教室,课堂教学延伸到林区”的教学理念已深入教师心里。课堂与林区、理论与实践找到了最适合的结合点。由于林业技术专业特色优势明显,实训基地及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近几年,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两区三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学院层面上需高度认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推进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学院应将其作为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实训设备先进并不等于花大价钱购买国际领先的高精尖设备。实训要以生产过程为导向,其设备就要与目前生产一线使用的设备基本一致,尽量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因此,实训设备应该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未来三五年内能体现本行业较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在实训内容方面,既要强调高新技术的含量,又须兼顾常规技术;既要适当考虑超前性,又要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避免出现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两区三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在林业技术专业建设和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坚持了“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实践育人”的观念,使学院办学方向更加紧密结合云南林业发展方向,使学院育才兴林的特点更加鲜明。林业技术专业将在学院各方面建设发展的推力作用下,把“两区三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工作推向新的。

参考文献:

[l]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郭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5]邱同保.从高职教育文本政策的解析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轨迹[J].教育与职业,2008(6).

[6]李建滇.云南省罗平县森林资源特点及林业发展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

第3篇

第一天的实习,我有些拘谨。毕竟第一次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忙碌的样子,我只能待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手,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入进去呢。虽然知道实习生应该主动找工作干,要眼力有活,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迫切需要学习的实习生看待,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尴尬,当即有些气馁的认为,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束?难道大家都信奉那句教会小的饿死老的那句话?可是一想到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似乎都是这样时,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之前在家我在网上曾查了一些资料,我想应该会对我实习有帮助。

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总兼,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我很幸运,跟了一个从业多年的注册会计师,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第一天去那里的时候,那里他交代了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刚开始我还觉得蛮紧张的,再和他的交流之后,我渐渐的放松了自己。。他就叫我先看他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模拟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朱会计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步入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细心跟耐心。其实会计凭证的填制并不难,难的是分清哪些原始凭证,就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发票。我除了公共汽车票外一个也不认识,什么机打发票,手写发票,商业,餐饮,更别说支票和银行进帐单了。连写着礼品的发票我也不知道怎么走账。想像平时我们学习的都是文字叙述的题,然后就写出分录,和实际工作有着天壤之别。大家都很忙,一天做几家帐,没有人有时间交我辨认,于是我就去图书馆找这方面的书,找到一本《发票知识问答》,看完以后,再区分那些票据,思路清晰多了,后来我自己也练习了登记帐凭证,做完后让前辈帮我订正,几天下来,我的业务熟练了许多。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所有的帐记好了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朱会计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曾有几次想过要放弃。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老板和同事给的“气”,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想着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慢慢的坚持下来了。刚开始。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不然,想念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也不是很难,毕竟自己还是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会,早晚要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现在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一点总比没有学的好,花同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学,对以后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再说回来,在工作中,互相谅解使我很感激他们。

范文三:

一、实习目的:

我学的专业是会计,为了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x011.x.x0-5.x0这段期间我在太原一家公司进行了专业实习。实习期间要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等。在实习的这段时间也是我大学里生活很充实的日子,每天挤公交车到高新开发区西口,然后还要走一段路程才可以到单位,工作吃饭休息工作下班,生活很有规律。它检验了我在三年来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让我接触了社会的各种情况,学会了怎么分析社会的很多情况,让我更快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起了很大的触进作用。

二、公司概况

我所在的公司叫山西彤辉科贸有限公司,它是一家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范围是家具及木器制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家具设计及室内装横;软件开发及应用;数码产品、五金交电、家电、针纺织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煤制品、生铁、钢材的批发零售;酒店管理咨询服务;机械设备的销售及租赁。财务室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李会计。

三、实习经过

刚到会计部李会计就叫我先看他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李会计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实习时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会计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此外还认真学习了《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三门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x、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让我感到感动的是,领导让公司的前辈教会我处理公司的综合事物。例如营业执照的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关事项。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以及如何进行企业合法节税的运用。等等。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渡,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几个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请教领导同事,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达到了这次实习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内部控制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制度执行情况,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方面也不容乐观。然而在现实的小规模私营企业这种情况可能普遍存在。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

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技术扩散 产业梯度转移

技术扩散与产业梯度转移的涵义

(一)技术扩散的涵义

所谓技术扩散,就是技术在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通常指技术从发明或发现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过程。但不可否认,技术扩散的路径也受技术本身的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有些技术从发明后就没有继续往前发展。先进技术的扩散还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中,引致技术和生产力在当地溢出的情况,通常技术溢出是技术领先者带来的,是技术外部性的一种表现。例如,自从我国发展航天事业以来,航天事业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基础科学的发展。应用数学、高能物理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地学、微重力物理学、材料学、空间生物学、空间医学、信息学、微电子学等,均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壮大起来。航天技术发展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其发展要满足国家对航天产品的各种需求,并且满足国内外的各种商业需求。

(二)产业梯度转移的涵义

所谓产业梯度转移,是指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与技术会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实现区域经济优化的产业调整目标。美国经济学家弗农认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周期,这决定了生产地点的变动。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工业生产生命循环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认为一个产业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也遵循这个一般秩序,即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衰老。梯度转移以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理论为基础,一方面认为经济效率是其首要目标,另一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地区发展差异为依据,通过空间的优化配置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一国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

产业梯度的转移实现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技术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技术创新和扩散的策源地,成为技术输出口,对周边区域产生深刻影响;低梯度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缺乏结构提升的创新力,往往成为技术输入口,由高梯度产业区向低梯度产区转移的是成熟技术、衰退的产业、技术和产品。因此,可以理解为产业梯度转移实质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某些产业的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导致产业从发达区域转移到落后区域的经济现象。我国产业转移从珠三角开始,然后是长三角,然后形成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在这种状况下,国家提出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也是和客观上经济规律当中的经济和产业的梯度转移相吻合。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产业梯度转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例如,2006年,宁波某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考虑到今后国内资源性制约的因素,谋划走多元化市场和产业发展之路,开始尝试利用企业在非洲电厂工程承包中的影响力,同西非当地政府、财团开展经济合作,建设工业园区。由于西非是一个资源富国,工业基础基本空白,公司管理层认为可以把国内资源类、趋向饱和类的产品,而在当地又有市场需要的产业直接导入,利用当地资源、开发非洲市场、辐射欧洲市场;同时以此为纽带,把国内作为非洲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基地,进而实施占领非洲、辐射欧洲,反哺宁波的长期发展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产业梯度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技术不断激荡和扩散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也为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不仅加速了知识的积累和科技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也促进了国家间经济技术的合作,以及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联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日益提升,达到70%以上,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一跃成为首位,并且“内部化”的转变过程逐渐显现。经济增长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扩散依存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科技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核物理技术、信息技术、

化工技术、新材料、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技术产业群成为新经济时代主要技术类型。技术发明、创新及其转移扩散和普及时间的缩短,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也因此加快。近30年的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硬技术转移周期由平均10年缩短为4年,第二产业从6年降低为3年,第三产业的硬技术和软技术平均2年降低为0.5年,而信息技术从过去的平均1年缩短为2个月。创新、发明和产品技术更新及技术转移的时间日益缩短,引发了新一轮经济变革和管理变革。产业梯度转移的意义是,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产业的技术升级创造了有利经济环境,为区域经济增长积极贡献力量。

提高技术扩散能力促进我国产业梯度有效转移的措施

(一)以知识经济和科学发展观为挈领,全面评估和实现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的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石油、煤炭、电力等资源的压力、环保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应对。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和环境面临巨大的承载力,完全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契机,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对于产业承接地区来说,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思维观念之外,更应该厘清产业转移的一些误区。其实,产业转移绝不是简单的设备转移,承接地区固然要重视劳动力、资源的比较成本优势,但更应关注自身的“后发优势”。要达到两个目的或者双效果—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如果光有量的增长没有质的提高,或者光有质的提高而没有量的增长,都没有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协调发展,整体统一。要做好项目准入关、环境评估关、投资强度 “三关”评估和审核。投资与利用资源、附加值的增加、投入产出的效益,都要进行全面的计算。要从空间上集中建设,从资源上集约利用,从服务上集成配套,从产业上集中打造。用集约的办法,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这种承接的过程当中,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来发展区域经济,合理选择承接产业做好产业梯度转移。 (二)注重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首先,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在引进过程中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其次,鼓励中小科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共同构筑产业链条。通过以产业链组成策略联盟,企业就能形成集合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开办不同行业的 “技术交流市场”,不同领域技术资源相互融合,利用互补性资源和互补性技术,协同开展创新,可以降低创新成本,减少创新风险。再次,鼓励国外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基地,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对低产业梯度国家适时转移相对先进的技术,提高对外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第四,加快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拓宽协同创新源泉。大力推进高校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体制和机制,促使大学、研究所的科研资源优化整合。淡化学科概念,通过利益机制鼓励大学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设置,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组织专门的科研队伍对涉及国计民生、及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进行联合攻关。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建设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大部分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和市场之外的局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三)产业梯度转移要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规划高度结合

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我国应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和推广关键技术,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同时,根据区域和城市发展的特点,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承接适合的产业。以山东蓬莱为例,在二十一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不断升级和优化,产业竞争不断加剧,蓬莱这个海外三山也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抉择。如何依托蓬莱城市的品牌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孕育蓬莱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形态,是值得思考的课题。基于此

,蓬莱政府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节能环保产业园绿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未来五年,蓬莱将分成三个层面建设七大特色经济园区。一是建立经济开发区;二是集中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船舶重工产业园区;三是建设潮水机场航空经济圈。未来的蓬莱,将成为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

(四)充分发挥金融投资的力量,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金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握好主体投资策略首先需要明辨经济走向。现在我国转型进入关键实质阶段,转型主体受益方向会日渐清晰,新兴产业崛起、文化复兴和制度创新等表明经济领域已表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预计“十二五”末,全国环保业产值将达2万亿元以上,2020年,环保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前景毋庸置疑,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应推进节能环保产品的创新,开发新的融资新渠道,例如排污权、产权的抵押,鼓励符合条件的环保公司上市,探索环保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多渠道环保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社会捐赠、国际援助、商业银行的投资等。有些投资公司的管理团队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在项目资源、政策把握、企业价值判断、交易设计、投资后管理、监管层沟通、企业上市及投资者关系维护等方面具备优势,有着良好的政府合作资源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利用产业金融投资,是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

另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来补贴企业支出,例如节能减排专项基金是基于节能减排领域的绿色投资基金。我国还应成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从税收、财政等多个方面保障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压力与机遇并存,解决新旧经济增长方式、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产业梯度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这种空间的扩散与转移是不可逆的历史过程。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必须正确认识技术扩散与产业梯度转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秉安,陈振,叶穗山.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2.黄玮.产业集群视角下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模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5篇

关键词:市场;专业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即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结合场设置专业,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特色求发展,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将职业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本质落到实处,必须结合三个市场设置专业。

第一,恶劣的社会招生市场现实迫使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专业等次设置。

近年来,由于受几千年来的"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 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职教"不规范"、"没前途"几乎是普遍的社会认识,认为职校生品行差、成绩差、落榜生,甚至一些领导千部、教育部门对外大力宣扬职教办学社会效果,其实内部也存在着轻视职教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得不到好的落实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过于注重学历,不注重技能.严重挫伤了中职教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由于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教和职教比例明显失调.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以上几个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出现了火爆的高中扩招和高校扩招,中专热已经成为历史,高校所培养的大量的只懂理论的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已经严重过剩的现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与高等教育相比,作为职业培训机构,一些过去主要培养管理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历史,只能面对不仅文化基础知识差,而且思想品质也差的低劣的生源质量,由此导致的原有的教学无法实施的现实。面对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学习一门技术是其最佳的选择。如果这类中等职业学校依然还坚持过去的办学方针,继续培养中高级管理范畴的职业,结果只能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浪费学生的青春,毁灭学生的前途。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冷静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结合就业市场,把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应岗能力的技术工人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把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作为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从而不但扩大生源也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二,具有竞争和活力的就业市场促使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专业课程模式设置。

专业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它更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在目前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企业更渴望从中等职业学校招募到大量与特定技术岗位相匹配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初级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开设和特定技术岗位相匹配的专业,严格进行专业管理。目前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是以工科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它们借助工科专业所具有技术性以及需求量大的特性,规划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现代化专业, 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得到了企业的欢迎。但是,另一方面,许多中等职业学,特别是一些过去主要培养管理人才的中等文科职业学校,许多专业设置根本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依然依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办学,有什么条件就开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所开设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实训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可以说,这种处心积虑减少投入,降低成本的办学模式,导致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最终导致学生在职业学校学到的技术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所以这种封闭的,不补充新鲜活力的办学,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做到"以生为本"也必将失去专业的吸引力和生源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一些过去主要培养管理人才的中等文科职业学校, 应当了解清楚社会需求,创新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认清"教育经济"的新观念,围绕支柱产业开设新专业,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增设专业,围绕新兴产业凋整专业,培养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紧缺性"特征的专业人才,追求长期效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施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以取得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为学校在市场中找到支撑点,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和效益。

第三,在教学市场中,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践,培养宽口径人才,特别是改革文化课的设置,侧重文化课的应用性,倡导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和搭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落到实处。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教师是是商品生产厂家, 学生是顾客,知识是商品。所以,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当学生工作之后如果发现在接受教育期间所学到的知识与专业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就会感觉到被欺骗,会对学校产生憎恨。对学校来说,就是欺骗消费者。衡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关键在于立足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社会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就业领域的宽广性与多变性。尤其是在目前人才流动频繁、就业难的时期,专业设置面要宽,基础要厚,以增强适应性,不必苛求专业名称的规范化,要淡化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计划的约束性,强化课程的独立地位增加选修课,在教学上做到理论适度、够用,着重强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专业近生产而不近科学,让学生多学几手丰塞的技能结构,增强应变能力。其次,积极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技能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是改革文化课的设置,侧重文化课的应用性,倡导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和搭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然停留在单纯的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没有多大的联系现实中,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教学如出一辙。例如,语文教学依然停留在诗歌分析与背诵、古文分析以及背诵以及散文分析方面。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语文课的时间基本一年左右, 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学到许多语文知识是不可能的。但是, 如果转而开成与专业紧密相连的应用文写作,则能学到许多知识,对学生未来工作大有裨益。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以具体语法、单词教学为辅, 以跨文化教学为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课程安排当中,应当重视文化课的应用性,去掉与专业联系不大的文化课程,使之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添砖加瓦, 锦上添花。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毕业后在不同领域大显身手。

总而言之,专业不仅是学校的个别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与社会职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适时、灵活地设置专业有利于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能否生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

[2]戴炜栋.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4]刘丽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J].职业技术,2006,(4).

第6篇

关键词:离散数学;辐射作用;辐射体系;编译原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4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所以又称为计算机数学[1]。离散数学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不但可以掌握离散结构的描述工具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而且可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将来参与创新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离散数学课程所传授的思想、方法与工具,广泛地体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诸领域,从科学计算到数据处理,从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到计算机硬件及体系结构,从人工智能到知识系统与工程,无不与离散数学密切相关。由于计算机本身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对象及对象关系,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本身,还是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的其它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进行数学建模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考虑如何将已建立的离散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应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程统考的实行,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离散数学的教学投入开始缩减,减少课时,降低难度,避重就轻;学生也无法认识与理解离散数学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致使离散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在计算机专业越来越边缘化。实际上,离散数学在各学科领域,特别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许多专业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人工智能、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软件工程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2]。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数学基础的离散数学,对其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有很强的知识辐射作用。本文致力于从一些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内容中还原离散数学知识,从而体现离散数学核心内容在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中的辐射作用。通过对离散数学辐射作用的介绍,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重新认识到离散数学对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本科生学习离散数学的兴趣,重视自己数学理论基础的巩固和形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1 离散数学辐射体系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不是一门纯数学课程,而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离散数学是应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对数学的一些基本要求。广义的离散数学主题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关系理论、图论、代数结构、数论、信息论、组合数学等,甚至包含拓扑学、运筹学的内容。有些高校将除拓扑学、运筹学等内容外的主题分为三门课程,即集合论与图论、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本文谈到的离散数学内容只涉及到数理逻辑、关系理论、集合论、图论以及代数结构。

离散数学课程与后续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中都会涉及到离散数学知识。无论计算机软件系列专业基础课程,还是计算机硬件相关基础课程,例如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本文选择这六门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来阐述离散数学在专业系统知识中的辐射作用,如图1所示的离散数学辐射体系。

在图1中,编译原理的课程内容中就可以还原出全部的离散数学知识结构;数据库的课程内容则可还原出离散数学内容中的关系理论、代数结构、集合论与图论等内容;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路中都有离散数学知识辐射的印迹。

2 离散数学辐射作用

2.1 编译原理中的离散数学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3],旨在介绍编译器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课程内容除了形式文法、有穷自动机等编译原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外,其它内容基本上围绕处理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应该具有的各功能模块展开,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离散数学的数理逻辑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逻辑推理,由前提事实出发,采用相应的逻辑恒等式、永真蕴涵式、推理规则、推理方法等进行不停的推导演绎,最终得到想要的结论,这是一个严格的演绎分析过程。在编译原理中,与这一演绎分析过程相对应的则是语法自上而下分析方法,即从形式文法的开始符号(前提)出发,利用文法规则产生式(永真蕴涵式),采用相应的推理方法(最左或最右推导),最终得到想要的句型或句子(结论)。在推理证明中还有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那就是从要求证的最终结论出发,依次为其找到相应的逻辑恒等式、永真蕴涵式、推理规则等作为最终结论或中间结论的依据,即从结论出发追本溯源到前提事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归纳逻辑。在编译原理的语法分析中,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则是归纳过程的代表,即从要得到的句型或句子出发,利用文法产生式规则和推理方法,进行不停的归约,一直到开始符号或失败至,这是一直明显的归纳逻辑推理过程,对应最右推导。

在离散数学的关系理论中,等价关系尤为重要。而在编译原理中,处处有等价原理辐射的痕迹,例如形式文法等价、有穷自动机等价、中间代码表示形式等价等。在编译原理的内容中,有关等价的部分还包括正规文法与正则表达式的等价性、正则表达式与有穷自动机的等价性、正规文法与有穷自动机的等价性。实际上,有穷自动机等价是进行非确定有穷自动机确定化、确定有穷自动机化简的理论基础。

编译原理的很多内容中都使用了形式化技术,最典型的就是状态图刻画有穷自动机、语法树表示语法分析过程,当然在LL(1)文法FIRST集与FOLLOW集计算、算符优先文法的优先函数关系图以及基本块有向图中都体现了离散数学的集合论与图论。在编译原理全部内容中都贯穿了符号串运算,符号串与其上的运算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代数系统。

2.2 数据库中的离散数学

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4]。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的关系模型就经典地体现了离散数学中的关系理论,尤其是关系模型中的参照完整性。数据库概念模型描述中使用的实体-联系模型(图)更是生动地呈现了实体型之间的关系。在离散数学中,函数是一类特殊关系,而关系数据理论中的函数依赖则描述了关系模式属性(集)之间的语义关联。数据库中的查询处理与优化的理论基础则是离散数学中等价原理,查询被处理或优化前后在功能和语义上必须满足等价关系。

与关系模型紧密相连的则是关系代数,这是一类典型的代数系统。关系数据结构是其运算对象,关系操作则是定义在关系上的具体运算,如选择、投影、连接、除等,这些运算都满足封闭性,关系操作的输入与输出则都是表示关系数据的集合,因此集合运算中的并、交、差、笛卡尔积等也是关系操作的一部分。关系数据模型中常用的SQL语言则是关系代数的一种具体实现,即一种具体的代数系统。

数据库理论中被集合论与图论辐射到的内容包括:(1)一个关系数据库是关系模式(二维表)的集合;(2)一个关系模式(二维表)就是一个实体集,表中每一个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体元素;(3)在概念世界中描述实体型以及实体型间关系的实体-联系图;(4)关系查询处理与优化中的查询树。

2.3 其它课程中的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5],也是计算机存储与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因而,数据结构课程中很多具体的数据结构都是集合,如队列、栈、线性表等。数据结构除描述集合中数据元素的特性外,还要刻画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结构课程内容中的树、二叉树以及图等结构则是离散数学图论内容的延续,基于图结构的各种算法,如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关键路径等,在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中都有不同深度的描述。

操作系统课程中的进程状态图为典型的图论内容;操作系统在对进程等对象进行管理时,很多内容涉及到对象间关系,如死锁中进程间时序上的先后关系;操作系统中很多算法都使用到了集合概念,如死锁的解锁算法等。离散数学的核心内容辐射到了操作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中。

软件工程最终的产物是软件系统,既然是软件系统,在进行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时,不可避免要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有自顶而下和自底而上两类分析方法,自顶而下对应数理逻辑中的演绎逻辑,而自底而上则表示数理逻辑中的归纳逻辑。软件工程内容中同图论有关的包括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模块间关系表示、软件测试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方面的基础课,在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组成单元“逻辑门”等以离散数学中的命题逻辑为基础;计算机处理器的结构形式化等都离不开集合论与图论的参与。实际上,在让学生认知软件与硬件的功能等价性时,则充分体现了软硬件的逻辑等价原理。

3 结论

针对离散数学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的问题,本文以编译原理、数据库、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为例,论述了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综合知识体系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体现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傅彦,顾小丰,王庆先等.离散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耿素云,屈婉玲,王捍贫.离散数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素琴,吕映芝,蒋维杜等.编译原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胡慧君(1976-),女,讲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刘茂福(1977-),男,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

第7篇

[关键词]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62―03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是整个计算机学科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计算机数学”。它不仅是许多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和人工智能、形式语言及自动机、数字逻辑的必备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离散数学的内涵而言,它包括了一切以离散量为对象的数学分支,它是许多数学科目的统称。它的内容具体包括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图论等。由于离散数学课理论性强、抽象内容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看不到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因而不仅不重视离散数学的学习,而且怕学这一门课程。对此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分析难点、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结合我们多年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实际,从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 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该课程是于1977年被IEEE确定为计算机专业核心主干课程,2001年又被IEEE和ACM确定为计算机专业第一核心主干课程。目前国内同类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少数名牌高校(清华,北大、南京大学等)为强化基础理论,将离散数学课程分拆为多门课程,如北大分成三门: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与组合数学,他们的学时达200余学时。(2)大多数重点院校的离散数学课程,兼顾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内容较为宽广深入,讲授课时大约在64―96学时。(3)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要求稍低,只讲授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离散结构数学模型。我校开设离散数学课程已有多年历史,开设对象有两大类:一是面向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另一类是数学及经济管理专业。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使用的教学大纲就其内容和教学要求而言大致相同,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学课时数的限制,书中代数结构部分是要求学生自学的,教师只是简单介绍。但我们发现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理解并应用抽象代数的知识是必不可缺的,必须应予以重点讲授。而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我们认为可将内容顺序进行如下调整,即:1.数理逻辑2.集合论3.图论4代数结构。于是我们着手修订了面向计算机专业方向的教学大纲,从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必讲内容教材第一部分的数理逻辑、第二部分函数与关系中第六章集合代数和第七章二元关系,对第八章函数只是讲清函数及映射的定义,介绍函数的两个基本运算一复合和求逆。第三部分代数结构中引进代数系统建立、重点讲授格与布尔代数。第四部分图论重点讲授图的基本概念及后续关于树、平面图着色及支配集的内容。而我们现有教学时数只有48学时,与教学内容远远不能匹配,本着“精、广、实用”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系列化的有机整合,既要考虑到相关内容的层次衔接、与后继课程的联系,又要突出内容衔接的主线;既注意纵向与横向之间的联系,又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方法。现行大多数教材,主要是集中在从纯数学理论角度教授基本内容,这也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的,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讲授中可以适当补充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的内容,将之与离散数学理论结合介绍给学生,这将是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1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由于离散数学中的定义、定理比较多,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备课中要注意查阅不同版本教材中对同一定义的不同叙述方式,找出一种最能使学生接受的定义方式,对不同的定义、定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一些比较相近的定义、定理还要找出之间的相互区别。如在数理逻辑中的简单析取式、析取范式、主析取范式;简单合取式、合取范式、互合取范式这几个定义以及图论中的通路、连通性、连通分支、割集这几个概念,它们既相互有联系,又相互有区别。如: 《数据结构》课程中也有树的概念,数据结构中的树和离散数学图论中的根树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涉及的许多概念是统一的,只有“树的高”其含义不一致,数据结构中的树高=离散数学图论中的根树的高+1。所以在备课中,要吃透教材,把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放在首位。

2 提高学生对离散数学的认识

随着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深入,现今在计算机的研究和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技术方面的理论问题。因此,无论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开发,都应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它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所以它充分地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离散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离散数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严格的训练,逐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字化。离散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学科,在人工智能、程序理论和数据库理论等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集合论、布尔代数和图论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他们为数据结构奠定了数学基础,也为许多问题从算法角度如何加以解决提供了进行抽象和描述的一些重要方法。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离散数学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离散数学课程中数理逻辑和代数结构既是学习中的重点,又是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学好《离散数学》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在提高学生对学好离散数学课的认识之后,要增强他的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像能力和对离散数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等组织教学。在课堂讲授中要和学生交互,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原积极性。另外要注意发现离散数学相关的知识中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的地方、没有学过的地方,要适当地加以加介绍,如在学习图的同构概念时,

复习关于函数中一一映射的概念,从而扫除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障碍。再者要遵循“兴趣是学习之母”,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动力。我们认为在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讲解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学科应用,这无论从学科的本质特点,还是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考虑都非常重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知识点在其他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密切关系。例如在相关章节引进离散数学中的一些富于历史趣味的故事或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过河问题、一笔画问题、周游世界问题、地图着色问题等,唤起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欲望。有关的介绍不必全面和深入,而是侧重讲解它们的意境,侧重讲解它们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联系实际提出扫雪问题就是著名的欧拉图问题,介绍灾情巡视的数学模型,就是著名的汉密顿回路问题等.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理论的理解、注重学习的过程

离散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定义、定理、规则,对学生而言,几乎每一节课堂上均要接受数十个新的术语或定理,这显然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产生枯燥甚至畏难情绪。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不用大量记忆定义、概念,重在理解,注重学习过程。在整体上分析之后,对部分知识可以删减,例如一阶逻辑中很多的公式无非是将命题逻辑重的公式进行了量化,要求学生注意使用量词的消去和添加规则,于是一阶逻辑的推理也完全建立在命题逻辑推理之上,只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全称(存在)指定规则,讲清其目的是在于将一阶逻辑进行个体指定,从而使其变为命题;再通过正确使用全称(存在)推广规则,将已经不推出的命题进行量词化,继而达到一阶逻辑的推理证明。注重对于问题的完整理解过程,而不是只告诉学生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离散数学的内容虽然“散”,但可以用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离散数学讨论的内容大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一个系统中涉及组成元素二是研究其运算、操作、推理,如集合论中是集合元素及其上的集合运算,数理逻辑中是逻辑公式与推理,代数结构中是集合与其上的运算,而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是建立系统,添加运算再讨论运算规律。并将此与整个计算机学科的本质思想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清晰思路。

5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传授离散数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讲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将学科最基本方法、计算机问题求解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要点、研究思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加大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相应的章节中引进一些典型的离散模型,讲解其建模思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对课程、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通过追究老师的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探索兴趣与解决问题能力。

6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图示化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到状态与状态的变换作为图示的一个规律,在增加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同时,注重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思路的理解和拓展。如用点线图分析特殊图的特征、复合关系的形成,区域图描述集合关系,图表表示关系的性质特征等。图示法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启发思考,可以解决复杂繁琐的理论知识。对这些内容可以采用直观、生动和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达到利于学生理解、减轻紧张程度、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另一方面用对于庞大的教学知识点,若按每一章节学习记忆内容太多,不易掌握,若能利用多媒体中的超链接可对表面上看似不相关但实质类同的知识,通过类比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时间,并且以更加整齐、鲜明、美观、生动和可重现等方式展现课程内容。于是精心制作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尤为重要,并在授课时提倡课件于黑板结合的方式,这样可对学生制造一个只是缓冲时间和区域。

7 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

由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难度、课堂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进行的较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通过设置学生交流平台,开通公共信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课外学习需求,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讨论也可以集中参与讨论,教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而且,学生可以非常自由发言,这均是传统方式远远所不及的。

三 结论

进行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通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探讨了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有利于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