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3:51
序论:在您撰写雪绒花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雪绒花》,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2、在聆听、对比中记忆旋律,并通过柯达伊手势辅助音乐学习,提高学生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3、欣赏与歌曲有关的视频,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欣赏《DoReMi》,学生演唱。
教师导语:《DoReMi》这首歌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我们一起唱一唱。
二、师生交流。教师介绍歌曲背景
教师提问:歌曲出自哪部影片?你们还了解什么?
教师介绍:这首歌最早出自美国歌舞剧《音乐之声》,由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与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二世于1959年合作完成。这部歌舞剧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1965年改编成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设计意图:从演唱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歌曲的节拍和快乐的情绪。
教学建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演唱,用歌声与教师、同学进行情感的交流,并通过知识的交流,相互启发,获得对音乐作品更深的了解。
三、歌唱体验
1、演唱音阶(柯达伊手势)
教师提问:《DoReMi》这首歌表现了修女玛利亚与冯・特拉普上校的7个孩子用7个音符唱歌的情景,你们知道是哪七个音符吗?
2、音乐游戏
(1)教师做柯达伊手势,与学生合作演唱(学生分3组,每组唱一个音高)。
(2)提示歌唱方法,熟练演唱。
(3)做手势唱谱,加入力度变化。
教师提问:两行旋律有什么特点?(相似)结尾有什么不同?(上行、下行)这种变化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渐强、减弱)
(4)加入三拍子伴奏,分组比赛。
(5)教师演唱《雪绒花》主旋律,与学生合作演唱二声部。
教师提问:仔细听一听,我演唱的是哪首歌曲的音调?(《雪绒花》)
设计意图:从体验学习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柯达伊手势感知音高的变化。通过对旋律的分析了解乐句间的重复与差异,再通过强弱的对比演唱、力度渐强、减弱的变化,使学生加深对歌曲低声部旋律的记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为学生二声部歌曲的演唱提供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为完整演唱歌曲的二声部奠定基础。
教学建议:1、学生在做柯达伊手势时,动作要到位,要表现出音高的变化。2、学生心中要建立好声音的概念,演唱中保持提笑肌的状态,口型打开,气息支持好,声音到位,力度不要太强。3、旋律中出现的3、4两音,是小二度关系,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演唱的音准。旋律中的长音较多,拍子要唱满。4、学生在与教师合作演唱二声部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学生:先唱好自己声部的音准,再聆听教师的演唱,与教师进行合作。
四、新歌教学
1、欣赏歌曲视频“1”,揭示课题。
2、与《DoReMi》进行对比、分析。
教师提问:冯・特拉普上校演唱的这首《雪绒花》,与我们唱过的《DoReMi》有什么不同?(情绪、节拍……)
3、教师范唱中文歌词,学生划拍指挥。
4、学生听琴演唱。
5、划拍唱谱。
(1)练唱难点乐句,解决休止符的唱法。
教师提问:歌曲的哪句旋律与众不同?这是第二乐段的前两句旋律,谁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方法提示:八分休止符快速敲两下手背,声断气不断。
(2)分3组演唱余下的旋律。
教师提问:三个组演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相同还是相似?
(3)完整唱谱(划旋律线)。
6、了解“雪绒花”花语,有感情的演唱歌词
教师提问:(看图片)“雪似的花朵深情开放”,你们知道雪绒花的花语吗?(雪绒花是奥地利的国花,它的花语象征着意志和勇敢。因为它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山之上,只有具备超常毅力和勇气的人,才能爬上高山见到这美丽的花。)我们用怎样的歌声来赞美它?
7、教师用IPAD中的吉他伴奏,师生合作演唱英文歌词。
教师提问:谁来教大家读一读英文歌词?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件特殊的乐器,请一位同学弹奏一下,大家猜一猜。(师生接龙演唱)
8、欣赏歌曲视频“2”,了解演唱背景。
教师提问:在影片中,冯・特拉普上校还唱过一次《雪绒花》。听一听这次的演唱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当时,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他的祖国和家乡,爱国的上校不肯为敌人工作,只得离开祖国逃往瑞士。在即将离开的时刻,他和家人再次唱起了这首《雪绒花》。
9、二声部合唱。
(1)听二声部录音。
教师提问: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歌曲的录音,听听有什么不同?(二声部)
(2)听录音划拍演唱低声部歌谱。
教师提问:低声部旋律熟悉吗?最后一行的旋律与哪句旋律相似?(第二行)
(3)听录音演唱低声部歌词。
(4)师生合作演唱,并进行评价。
教师:我来扮演上校演唱高声部,你们扮演玛利亚和孩子们唱低声部,我们一起来合作。
(5)小组合作演唱
10、完整演唱(中文、英文)。
教师:冯・特拉普上校一家人的歌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让我们把这首动听的歌曲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设计意图:用视频做情感的主线。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冯・特拉普上校两次演唱时情感的变化。再通过学生听教师范唱、自主演唱、视谱演唱、分组演唱、分角色演唱、中英文完整演唱等方式的学习,解决旋律中的节奏难点、音准难点,达到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效果。
教学建议:1、注重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如:视谱能力、音乐分析能力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音乐旋律中的特点,找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主动性。2、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尤其是学唱二声部歌曲时,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尤为重要,在学唱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边听边唱、边唱边听,适时地调整音量及音准,达到声部问声音的和谐统一,音色的自然优美。3、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展示。作为教师,弹琴、唱歌都要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它是连接音乐作品与学生内心重要的媒介。运用除钢琴之外的乐器或艺术形式为学生表演或伴奏,更能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学生中较为出色的孩子,更要为他们创设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引领着其他的孩子共同进行音乐学习。4、多进行师生间相互的评价,在评价中建立学生内心歌唱的标准,使学生更准确地演唱音乐作品,表达作品中的情感。
五、小结。唱着歌出教室
师:“雪绒花,雪绒花,为我祖国祝福吧!”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福,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知识目标: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实例,并整理归纳溶液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特点;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学习,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含义,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做好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现推荐几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权作参考。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试管中的水适当多加一些,高锰酸钾固体取一个小颗粒,而不是若干碎屑。这样可以使高锰酸钾沉入水底是留下一道清晰的紫色线条,增加实验的视觉效果,同时便于进一步的观察它的扩散过程。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实验是为了揭示“物质的溶解性主要是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的”这一原理。
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本实验应该是用较稀的溶液,所钾硝酸银也不能过多,若反应已开始就生成大量沉淀,就会对“悬浊液放置后会发生沉降”的现象产生干扰。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本实验未采用“喷泉实验”,而设计了较为建议的做法。主要使是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尽量少,使学生集中观察按其的易溶性。同样原因,水中也不要加入指示剂。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建议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2.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关于溶解的教学建议
1.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比较来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例如,学生对气体之间的相互混合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过程与气体间的混合是相似的,他们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了解物质之间混合的过程特点,以次来理解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会得到向对统一的认识。当然应该注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一个水合的过程,热效应液与此有关,但这里不必予以强调。
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
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
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与上面的过程类似,都是自发地进行的。
[板书]第一节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讲解]很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注意最终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观特点。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高锰酸钾溶于水
[讲解]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地溶解、扩散,最终所形成溶液的每个部分颜色都一样,说明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讲解]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讲解]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讲解]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图2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
[讲解]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一般认为颗粒直径大于10-7m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悬浊液或乳浊液,发生沉降或分层。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
[板书]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4]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图3植物油跟水的混合
[讲解]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板书]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讲解]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板书]3.气体的溶解
[讲解]炎热的夏天,当你打开碳酸饮料或者啤酒瓶的时候,会发现液体中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说明液体中溶有气体。有的气体是很易溶于水的。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讲解]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图4氨气溶于水
打开胶塞后,水会急速进入试管,说明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讨论]液体里溶有气体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板书]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
[学生活动]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学生活动]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讲解]以上实验说明,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教学手段:实验、学生活动(包括动手实验和同伴之间的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一节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高锰酸钾溶于水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板书]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乳浊液: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3.气体的溶解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思考]请你说说向鱼塘中的水里补充氧气的方法。
[讨论]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水中溶有气体吗?
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
NaOH固体溶于水: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硝酸铵晶体溶于水:
溶解前
溶解后
温度(℃)
结论: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探究活动
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比较
1.做下列实验:
(1)将少许碘放入水中,振荡,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
(2)将少许碘放入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振荡,观察碘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3)在碘的水溶液中滴加几滴四氯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跟什么因素有关?(可能的话可以讨论物质相溶的规律)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或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
物质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
36
36
37
39
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实验内容
可行性论证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培养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建立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
2.难点:(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疑点:透明是不是溶液的宏观特征。
4.解决办法:
(1)通过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溶液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利用挂图(或模型),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三.教学过程
[讲解]:本章重点研究有关溶液的知识,那我们先来了解溶液的概念。
[板书]:一.溶液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1:把泥土、植物油分别加入少量水中,振荡后静置。
[板书]:实验7-1
刚加入水时
振荡
静置
泥土+水
上下分层
浑浊
又上下分层
植物油+水
上下分层
浑浊
又上下分层
[提问]:实验现象有何异同?(启发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填表。
[总结]:1.刚加入和静置后,均上下分层。
2.振荡后液体变浑浊。
[板书]:1.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
2.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讲解]:悬浊液浑浊是因为固体小颗粒引起的;而乳浊液变浑浊是因为液体小液滴引起的。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教师活动]:继续演示实验7-1:将蔗糖、食盐分别放入少量水中,振荡后静置。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描述:蔗糖、食盐加入水中,在振荡后液体澄清,静置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发生变化。
[设问]:为什么蔗糖、食盐溶于水后和前面所做两个实验现象不同呢?
[讲解]:(可利用彩图或画简图)把蔗糖溶于水,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随着振荡,蔗糖分子就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同理,食盐溶于水,也是构成食盐的小微粒(Na+、Cl-)均一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目的]:利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微观世界认识以上实验。
[总结板书]: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5.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9-130有关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内容,思考:(1)如何根据溶液名称来确定溶剂跟溶质?
(2)理解溶液概念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练习]:(1)教材P131第二题。
(2)区别以下液体是不是溶液:
a.硫酸铜溶于水;b.牛奶;c.高锰酸钾溶于水;d.醋。
[目的]:加深学生对溶液、溶剂及溶质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并随堂解决,启发学生总结:
[板书]:注意:a.溶液并非全是无色,无色不是溶液的特征。
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剂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c.水为溶剂,不论多少,水均为溶剂。
2.溶液的应用
[学生活动]:自己阅读教材P132,并用语言概括(举例说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并启发他们举出更多生活中的实例。
[板书]:(1)在溶液中反应可加快反应速度。
(2)溶液对动植物生理活动有很大意义。
如:生理盐水、眼药水、CO2的输送。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34第3题
2.判断:
(1)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
(2)均一、稳定是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
(3)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的浓度变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实例,并整理归纳溶液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特点;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学习,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含义,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做好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现推荐几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权作参考。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试管中的水适当多加一些,高锰酸钾固体取一个小颗粒,而不是若干碎屑。这样可以使高锰酸钾沉入水底是留下一道清晰的紫色线条,增加实验的视觉效果,同时便于进一步的观察它的扩散过程。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实验是为了揭示“物质的溶解性主要是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的”这一原理。
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本实验应该是用较稀的溶液,所钾硝酸银也不能过多,若反应已开始就生成大量沉淀,就会对“悬浊液放置后会发生沉降”的现象产生干扰。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实验6]气体物质的溶解
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本实验未采用“喷泉实验”,而设计了较为建议的做法。主要使是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尽量少,使学生集中观察按其的易溶性。同样原因,水中也不要加入指示剂。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建议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2.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关于溶解的教学建议
1.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比较来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例如,学生对气体之间的相互混合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过程与气体间的混合是相似的,他们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了解物质之间混合的过程特点,以次来理解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会得到向对统一的认识。当然应该注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一个水合的过程,热效应液与此有关,但这里不必予以强调。
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
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
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与上面的过程类似,都是自发地进行的。
[板书]第一节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讲解]很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注意最终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观特点。
[实验1]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高锰酸钾溶于水
[讲解]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地溶解、扩散,最终所形成溶液的每个部分颜色都一样,说明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讲解]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讲解]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讲解]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教学难点: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学情分析:溶液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溶液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分组实验
课前预习作业:
1、你接触过哪些液体物质?举例说明。
2、一些物质(如:食盐、蔗糖、泥土、植物油、面粉等)分别放入一定量的水中,然后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3、什么叫溶液?你上面举出的例子中哪些是溶液?
4、溶液有几部分组成?指出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5、观察一下溶液,从外观上看有哪些特征呢?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收集溶液的相关资料从自己家中寻找常见的溶液,带少量样品到学校创设趣味性化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要求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图9-1及图9-3看图片思考让学生在欣赏精美的图片中感知化学的魅力。
【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中的溶液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液体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们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溶液世界,领略化学的魅力。结合图片中有关溶液的介绍,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学习溶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一、溶液
做【实验9-1】分组合作创设实验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溶液就在我们身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溶质?
2、什么叫溶剂?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介绍】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实验9-2】、【实验9-3】做练习
分组实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液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溶液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小组讨论,交流资料。引发学生对溶液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液有关的现象或事例。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溶液与浊液的区别【实验9-4】
小组讨论,提交结论让学生在猜想、解疑中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创设情境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与探究】
一些物质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小组实验,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学生总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板书设计:
一、溶液:
1、什么叫溶液?
2、什么叫溶剂?
3、什么叫溶质?
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5、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本节课达标自测
A组
一、填空题:
1、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稀硫酸:,②澄清石灰水:,
③碘酒:,④锌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⑤氢氧化钠溶液:。
2、少量的碘加入到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所得到的溶液名称是。
3、少量的植物油加入到水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混合物叫做。做完实验后,这支试管用洗涤,因为有的功能。
4、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用滴管缓缓加入少量酒精,不要振荡,现象是,然后振荡,现象是,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水银B.蔗糖水C.石灰浆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2.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
A.均一B.稳定C.无色D.透明
3.组成溶液的溶质()
A.只能是固体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D.无法确定
5.溶液一定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D、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7、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
A、两种块状固体接触B、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
C、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D、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
B组
一、选择题:
1、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石灰水B.泥水C.碘酒D.牛奶
2、一种液体是否是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
B、一种物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均匀进入另一种物质里
C、液体是均一的、稳定的
D、长期放置不分层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溶于水是扩散过程,所以溶解都是要吸热的
B、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多久,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向图中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活性炭B.氯化钠C.硝酸铵D.氢氧化钠
二、简答题: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剂的名称
碘酒,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硫酸铜溶液,医用酒精。
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1,你的预测;
因素2,你的预测。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社会实践:调查干洗衣服的原理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练习]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时是36克。
(2)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3)20。C时,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C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为18克。
(4)10。C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10。C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
2.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24克,填表:
课题:溶解度
溶质溶剂溶液状态温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3.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0。C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2)20。C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讲述]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什么关系呢?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与溶剂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所能溶解的不同质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他们溶解性的区别。
[填表]20。C时
溶解度(克)<0.010.01~11~10>10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练习]1.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种类C.溶液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
2.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
3.20。C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A,40。C时,20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