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01 16:33:08

序论:在您撰写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第1篇

现阶段,国内信号传输方式分为卫星传输、地面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等。其中,数字电视通过对数字电视技术的辅助应用,将画面与声音等信号进行编译、压缩及处理,并通过存储和直接广播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电视服务。数字电视技术作为地面无线传输技术的范畴,可简化为DTTB技术,主要采用机顶盒信号接收的形式,将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用于和模拟电视连接。关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传输标准,涉及ATSC标准(美国)、DVB-T标准(欧洲)、ISDB-T标准(日本)三种,并经多年的改进与优化,成为当前世界上较成熟且先进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传输标准。而我国于2007年,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究的数字电视技术传输标准,具有高效接收、单频组网与高清广播的优势,并在同步速度、天线接收、频谱利用等层面具有显著价值。此外,针对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应用的优势,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一是效率高,传统信号传输技术的应用,8MHz宽带信号仅可用于1套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而数字电视技术可同时传输4-8套;二是传输可靠,传统电视技术在信号传输中,难以消除附加噪音,并经多次传输,信号质量相对较差,而数字电视技术选择,不仅具有噪音消除的优势,还可实现信号无损传输。

2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2.1天线选择。电磁波空间辐射作为发射天线功能指标评定的衡量点,其原因在于:发射天线是信号发射、辐射的关键结构,其选择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地面数字电视发射质量。因电磁波干涉性、方向性与衍射性的特点,使其负载信号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传输质量。为此,在进行发射天线选择时,应以垂直极化、水平极化为天线发射质量的基准,在覆盖区较广的情况下,发射天线应选择遵循水平极化高标准的原则;若覆盖区域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对垂直极化要求较高。2.2发射地点定位。针对广播电视天线,其诸多架设位于高层建筑顶端、山顶等位置较高处,排除对发射天线架设垂直距离问题的思考,气候环境良好的地界也是发射地面定位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在于:雷电降雨高发地带,信号发射质量相对较差,还易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天线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关于发射地点的定位,应以覆盖区中心处最为适宜,进而有效避免区域遗漏问题。而经济因素也是选址的核心要素,因发射天线定位点不同,其架设成本也会相应有所差异;天线架设阶段,应协调架设天线、其余天线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区域重叠,以此实现数字电视信号覆盖区域的综合利用。2.3发射频率。发射频率是影响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另一因素。数字电视试验阶段,覆盖面积相对较小,发射频率的重要性随之得以凸显。其中,常采用UHF表示发射频率,而LDMOS作为发射模块,可在某种程度上对信号发射线性动态范围予以控制;FFT为信道解调装置,存在速度慢与信号延迟的缺陷,随着发射频率的增加而有所放大。对此,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应避免选择高频信号,将信号发射频率控制在700MHz,但针对水域、丛林区域,高频信号接收效果较差,需在实际发射频率调试中,对地形地貌问题予以综合分析,用以对高频信号、低频信号的择优选择。

3结语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作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在具体使用中,对数字电视技术的原理予以高度重视,立足其必要性与传输优势,结合天线选择、发射地点定位、发射频率调试等应用方式,促进数字电视技术逐步完善,以此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米吉提•吐尔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6):81,84.

[2]吴香玲,孙光华.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215-216.

第2篇

在我国最开始的广播电视系统中,由于转播的频道和渠道都比较少,所以广播电视控制系统也相对比较简单,仅仅依靠简单的转播系统就可以完成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并且在播放的过程中极少会出现故障问题,即使出现问题,由于系统原理、结构都比较简单,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解决,以保证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广播电视播出频道的增加和传播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转播发射系统就满足不了正常转播需求了,于是衍生出了后来的多频道播控系统。多频道播控系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系统的单一传统的转播模式,而是设立了智能化的总控制系统,通过播控系统对多套频率的节目进行播控,保证了广播电视的正常播放,并且由于广播电视内容的增加,一时间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为了能够使广播电视播出信号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又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了固体化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过传播功率更大更强的广播电视信号,对广播电视播出多套节目进行控制的同时使更多的人能够收听和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视的普及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但是,由于开始的时候我国引进的急速还不够成熟,不仅耗费成本巨大,还极为容易发生问题,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播放,也加大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难度。而发展的现在,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主流,以往的模拟信号渐渐的都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并且,广播电视的监控系统、传输系统以及播放系统都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建设。同时,广播电视播放系统数字化技术的实现,也极大的带动了图像、信息、声音等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播放功能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全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应用的特点

2.1系统越来越复杂

随着数字化广播电视播放技术的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数量和频道一直在不断的增加,而为了保证对所有的频道和节目进行灵活控制,保证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字化广播电视播放系统也跟着不断地改革和更新,导致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难度。

2.2系统传输容量不断扩大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就一直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也跟着不断进行提升,而广播电视播放技术同样如此,播放系统的播放手段一天比一天先进,数字压缩量和系统传输容量越来越大,于是,对广播电视播放系统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2.3广播电视播放系统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时代,在这种时展形势的带动之下,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也逐渐的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所以,为了能够迎合广播电视播放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中应用的维护系统也应该逐渐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2.4提升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虽然广播电视播放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信息化,播放和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非法入侵信号以及外来干扰风险也跟着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维护人员除了要重视对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之外,还要对来自外界的非法入侵和干扰进行严格监控,以全面提升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5保证设备安全和播放安全

想要有效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安全以及设备运行安全,首先就要保证设备和播放的安全性。因此,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中,除了对播放系统和传输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之外,还要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广播电视播放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在广播电视播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广播电视播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应用对策

3.1明确设备和系统工作原理,及时有效解决故障

想要做好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工作,首先就要对数字广播电视播放的设备以及播放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了解,一旦数字广播电视播放真的出现问题,尽可能保证在第一时间找到故障所在,并对故障进行有效解决,降低停播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对故障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电路运行以及数字技术的特点,在结合设备以及播放系统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对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利用专业的设备仪器对故障进行详细的检测,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对故障进行合理解决。

3.2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检修

跟所有系统的维护工作一样,对数字广播电视播放设备以及播放系统进行定期检修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受到损害,比较容易受到温度影响的设备和元件的维护,更是会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播放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故障发生的频率。所以,在对数字广播电视技术进行维护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设备和系统的定期检查工作,以此来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数字广播电视播放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形成更好的保障。

3.3对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和所发生故障进行详细记录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和所发生故障的记录,这样就使维护工作人员可以对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特点进行详细了解,有针对性的做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工作。如此一来,当维护工作人员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经常发生的故障拥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之后,一旦出现故障,维护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初步确定。并且,在遇到相同故障的情况下,维护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参考纪律档案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合理排除故障,更好的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广播电视播放技术也在不停的改革和更新,作为维护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够通过学习和总结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就会因为自身能力所限而满足不了数字广播电视维护工作需求,进而导致广播电视不能够稳定、可靠进行播放。所以,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维护人员一定做好通过对每一种故障出现以及解决情况的记录,并对其进行不断摸索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一旦日后发生相同或者是相似的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合理解决。除此之外,维护人员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最新最先进的数字广播电视播放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习最高效的维护管理方法,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对所学知识和技术进行验证和巩固,最终实现能够完美胜任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目标。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字]数字化 广播电视 技术 信号处理 信号传输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长远发展和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也给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程度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这样的契机下,我国电视业也蓬勃发展。在现阶段,世界已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进而为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和数字化广播电视业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为了尽快与世界接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数字电视标准草案,包括条件接收标准和业务信息标准等,同时还公布了与之相适应的电子节目指南、用户管理系统等标准。同时配以码率压缩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其范围包括数字信息的发射、传输和接收等。到目前为止,我国所有的省份和地区均有自己的卫星数字通讯,这也加速了我国数字电视时代的全面到来。

一. 概述

1.1起源

传统的电视节目,其图像等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及接收等均为模拟信号,都是采用时间轴取样的接触上进行的,并以幅度调制的方式传输。为了使人眼对图像信号能够更好的呈现视觉接收,一般分为奇、偶两个场。但是这种形式的电视信号受影响因素较大,包括噪声积累、色度畸变等都严重的阻碍了它的整体接收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数字体制信号电视逐步代替的模拟体制信号。对于数字广播电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其初衷主要是满足人们对于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在1984年,日本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清晰度研究方案,并着手进行研究,于1988年试播。

1.2优点

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发展,不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同时其本身也含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是数字信号在多次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能够保证抗干扰和保真性,使图像的质量不受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数字化广播电视的信号更能够实现实时处理,改善了图像的质量、压缩频带、二维滤波等。并在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实现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重复使用,突显其优越性。

二.数字化技术流程

数字化的广播电视顺利实现离不开学习技术,主要体现在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上。

2.1取样

根据Nyquist定理,对于数字信号频率的选取,必须大于信号宽带的两倍,这样才能够实现在取样信号中完全恢复原始信号。因此,数字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抽样也要同样遵守Nyquist定理。在数字的分量编码阶段,亮度抽样可选择13.5MHz,以达到525/60与625/50等两大制式行频公倍数2.25MHz的两倍。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关的色差信号、亮度信号等参数。确定标准取样和非标准取样所适用的范围。

2.2量化

对取样信号进行处理,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时间上的离散的脉冲信号。但是这个时候的脉冲信号仍然是模拟的,因此必须进行离散化处理,对其中用数码进行分值的过程,成为量化。一般来讲,经过A/D转换的脉冲信号串被称为传输数字信号的数码率,这个数码率随着抽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数决定,抽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也就越大,而数码率也就相应的提高,这时就需要传输设施的宽带更宽。

三.传输流程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仍要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处理过程,才能够真正使用户接收到正确的数字信号。

3.1码率复用

为了方便信号的传输,同常将一定数量的低速信号复接为高速率的信号,这也实现了传输容量的扩大,提高了传输速率。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数字速率系列,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码率复用,满足不同的需求。

3.2QAM调制

数字调制包括多个种类,数字化广播电视则通常使用MQAM调制,即正交幅度调制,它是一种能够将载波的振幅和相位同时进行数码调制的具有复合性特点的调制形式。在广播电视的数字技术领域和范畴中,经过频道调制器对模拟信号处理后,能够适应如微波、光缆等传输设施的频域。

3.3机顶盒

数字有线电视机的机顶盒的基本功能就是接收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它与数字卫星机顶盒的原理相同,仅仅在于信号传输的介质不同。而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却可以支持几乎任何广播和交互式的多媒体应用,包括数字电视广播接收、电子节目指南等。

结束语

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巨大,不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着重对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介绍,同时又对其数字信号的发射和传输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进行阐述,对于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第4篇

数字发射覆盖技术之所以能够促进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依托其自身技术优势。数字发射覆盖技术主要由通信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软硬件共同组成,正是因为这些设备的可靠性才保证了其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的可靠性,对于促进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有积极意义。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将原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变为现实,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先进可靠,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生命力,且通过多年探究实践与发展,目前技术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广播电视系统运行风险被极大的降低,系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得到了强力保障。目前广播电视系统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约束下可实现数字设备的无缝接入,保证了系统的延展性与功能的可扩充性,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服务空间与层次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系统运行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在保障系统顺利运行的同时可通过建立完善的系统访问权限机制、专用网络、备份恢复机制等确保系统运行安全,规避用户及工作人员或有意或无意的破坏,为系统的持续、健康运行提供可靠支持。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所容纳的用户越来越多,为满足用户数量增加、需求增加现状应用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可提升服务的前瞻性,通过灵活构建系统、改动系统构架等途径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动力。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本身的实用性与扩充性为广播电视系统与时俱进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本身数字网络的建设是一项耗时长且复杂的工程,这个过程中利用本身的实用性和扩充性可消除系统建设滞后带来的诸多问题,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减少停播情况,保证数字信号的优质覆盖,更深层次的挖掘受众群体资源,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的数字发射覆盖技术以ATSC技术、DVB技术、ISDB技术与DMB-T技术为主。ATSC技术服务广播电视系统主要是依靠自身组成层面、构成层级的清晰配合实现,第一层定像层确定图像形式,第二层依照MPEG模式压缩图像,第三层完成信号数据传输,前两层图像数据最终由第三层完成发射覆盖。DVB技术是典型的欧洲技术,利用卫星、地面数据交换机数字电视完成信号发射与覆盖,不仅能够接收传送音视频文件信号,还可接收传送图标图像及TRD等节目,不过DVB业务传送条件受限制,需支付一定费用,其业务开展有利有弊,国内参考该技术对广播电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ISDB技术来源于日本,核心在于利用计算机与无线信息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系统信号传输覆盖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尤其是在3G、4G业务方面有出众表现。DMB-T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可更好的实现数字信号的传导与接收,其采用的FJL技术促使数字电视传输网络逐步向多载波技术领域发展,可在多径时拖延信号扩散避免来自乱码的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准确与顺畅,其采用的循环前缀填充技术可有效实现保护间隔,并极大的提升了数字电视信号发射覆盖的效率。实现了20dB以上同步保护增益,对于促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更好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3结论

第5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实践运用

作为主流的电视技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使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而想要更好的进行该技术的运用,还要加强对广播电视中该技术的实践运用分析,进而有效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1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所谓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其实就是利用地面发射和接收设备实现数字信号发射、传输和接收的一种电视技术。应用该技术,需要采用数模转换器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1]。在实际生活中,该种转换器其实就是数字电视的机顶盒,能够利用原本的电视机进行数字信号连接,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此外,利用该技术能够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号发送,并通过转换器完成数字信号接收。相较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所以能够为受众提供高容量和高质量的节目。

2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运用

2.1发射天线的运用

在广播电视中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首先需要做好发射天线的选择。通过发射天线,才能使电磁波发挥辐射功能。而借助电视台装置,数字电视信号能够产生辐射。但在实践运用中,受电磁波方向性和干扰性等因素的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会有所降低。所以,还要利用单极化天线进行信号发射,并采用高塔或高山悬挂的方式进行天线运用,以免电磁波传输过程中遭遇阻碍。而相较于垂直极化天线,水平极化天性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但同时也存在近区场强分布差的问题,所以难以在多林和潮湿等环境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还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完成天线的合理选用。

2.2发射地点的选取

在实际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时,还要做好发射地点的选取。按照要求,天线需要在高层建筑或高山上安装。但实际上,如果安装的位置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就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所以,还要从天气因素角度进行发射地点的选取,以减少雷雨等恶劣天气对信号发射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信号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继而避免信号死角的存在。此外,还应从经济性角度进行考虑,尽量避免信号交叉重叠。

2.3发射频率的设置

在信号发射方面,信号质量将受到发射频率的影响。所以在实践运用中,还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发射频率设置。目前,多数数字电视主要进行LDMOS功放模块的应用,并未开展相关试验确定发射频率,仅仅是为了扩大线性动态范围进行YHF频段的选择。在信号解调方面,我国主要利用芯片实现信号处理,无法满足多径信号发射需求[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频率的提升,多普勒频也会随之增大,从而给数字信号运用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视在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业务接收时,还要将发射频率控制在550-700MHz范围内。

2.4发射场强的确定

在利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实现信号发射时,还要认识到信号能量和信噪比大小与发射场强有关。所以,还要进行发射场强的提高,以便使信号覆盖性能得到改善,从而获得更好的技术应用效果。就目前来看,相较于模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需要的场强较小。因此,在相同的功率下,地面数字电视能够获得更大的信号覆盖范围和效果。

2.5接收设备的安装

在信号接收方面,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还要合理进行接收设备的安装。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采取车载安装方法,比如在公交车上进行移动电视的安装,以实现信号的高效接收。但就目前来看,采用移动信号接收方式,将导致汽车承受较大用电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直接进行移动电视终端设备的安装,进而更好的完成信号接收。此外,在电视广播单频网建设中,还应进行GPS设备的安装,以确保系统时钟等信息能够保持准确[3]。安装该种设备,则能使接收设备与GPS卫星保持信号的同步接收,所以能够使信号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但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还应使用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备,以确保信号能够在无法同步的状态下得到及时接收。

3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进行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能够使信号得到可靠传输,从而为用户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而在实践运用中,想要达到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目的,还要做好发射天线、发射地点、发射频率和发射场强的管理,并科学进行接收设备的安装,进而获得更好的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米吉提•吐尔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6:81+84.

[2]王建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技术及实践[J].数字通信世界,2015,5:5-8.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微波技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应用

中图分类号:G2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6-0198-01

数字微波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通信技术,主要通过改变和传输微波频率来完成传输任务,微波本身作为一种频率在具体的应用中能显示较宽的频段和较高的频率[1]。微波主要是通过设置抛物面天线和更改天线口面积来对波长进行调节,以此完成信号的传输。

一、数字微波传输的优势

1.防侵害能力强广播电视是当今信息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有些敌对团体不愿意某些对他们不利的信息被传播,可能对广播电视信号和无线频道进行恶意干扰,甚至破坏卫星、光缆等传播介质,阻断信号的正常传播。但是如果利用微波技术进行信号的传播,其特点使不法份子难以破坏信号的传播,能有效保证信号传输的安全。2.基本不受环境限制微波不同于光缆,在山区等偏远地区传输不稳定且建设成本偏高,微波几乎不受环境和地区的影响,能轻易穿过海峡、山区和沙漠,另外,微波技术不仅能传输广播电视信号,还能传输其他的通信和通讯信号,微波传输容量大、频率高,传输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具有较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微波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成度高、互相干扰小、天线的方向性极强以及移动性更强等特点。当遇到突发事件,微波通过使用摄像微波传送一体机,在事件现场传递某一固定微波站信号,并且时效性强、信号及时和传送可靠。另外,与其他技术相比,微波的建设成本更低,维护相对简单,使用比较方便。4.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数字微波技术不同于传统信号传播技术,其传播一般采用的是数字滤波、储存和再生中继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能避免失真积累和噪声对传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使图像的噪声比得到了改善,避免在传输中出现亮度干扰,即便需要远程传输,信息的也能保证无损伤传达,而且图像质量不会因为多级的中继或转发而降低,利用数字微波技术传输的电视图像质量远远高于传统的模拟电视传输的图像质量。

二、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具体应用

1.数字微波技术网络系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一般将SDH作为传输电路,另外干线中要保证对应的保护波道完成配置。通过环路方式的利用在干线组网时完成传输电路的布置,干线传输网的连通通过光缆和节点的利用来完成,最终保证形成互为备份的传输网。支线微波传输电路多采用星型或者树型完成组网,这样有利于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电路波道在设置时要保证波道符合与其有关的各项规定[2]。网络管理中心不仅要设置好干线微波传输电路,还要完成网络管理的相关备份工作,保证网络管理工作的安排在主业务信道内进行,另外,还要根据主业务的具体情况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换。将应急指挥系统建立于微波总站,电路的所有连接工作通过公用通信网络的使用来完成,另外还需要完成对应通信设备的配置,在每一个微波站内都要配置一路外线电话。2.电源系统微波传输站需要采用不同的路由器接入两路以上的外接电源,另外还需要设计供电和配电系统,保证设计的内容都在相关规定范围内。3.配置信号系统上节目微波站的配置必须有合理地信号源,配备好传输信号是下节目微波站的主要工作。在规定下完成配置备份设备是上节目或者下节目微波站都需要做到的,另外还需要配置应急人工跳线端口,从而保证信号切换设备能进行主线路报警和自选,信息处理设备的管理通过本机数据管理接口的利用来完成。4.配置监控系统故障自动报警监视系统是在上下节目微波站的重要环节中必须配备的,在微波首站中完成监测信号码流的设置。监测微波站信号系统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是相应监测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完成电力集中监控系统的配置,另外形成对供配电设备相关参数的实时监测,保证机房温度一旦出现异常,警报就能通过监测系统及时发出,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进行相应处理。

三、结语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广播电视不仅功能有了变化,业务也有了变化,通过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行业有了更加显著的进步。现代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通过对数字微波技术的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数字微波技术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也推动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其朝着数字化方向前进,有利于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田清华,邓毅.广播电视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2).

第7篇

【关键词】网络 数字化 广播电视技术 对策

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际上就是当前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新兴起的广播电视技术,其与传统的有线电视技术相比,具有效益优、易于维护等优点。此外无线数字电视也同卫星数字电视以及有线数字电视共同写作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系统介绍与分析

1.1 网络技术与电视

一般而言,网络在电视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包括电视节目本身的剪辑、包装,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素材的融入。

(2)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传统电视的载体,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之后的宣传和包装,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在电视台的运用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管理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传统媒介确实可以为广大百姓带来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但在网络数字化出现之后,广播电视的职责已经逐渐转变为媒体宣传,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其推动与加快更新传播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当前信息发展的快速性。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实际上是单向的,人们是被动接受其所带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技术之下,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新闻资讯,且伴随着网络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与完善。

1.2 系统介绍

1.2.1 DAB系统

所谓DAB系统,主要是指数字音频广播中主要包含的制式格式。其常见的制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欧洲的尤卡里-147DAB、美国的IBOC DAB以及日本的单套节目DAB。不同的系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且其各自的音质、发射载体等均有差别。

1.2.2 DMB系统

在网络信息背景之下,DMB系统是在数字音频广播平台之上建立与形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其具有音频、视频以及数据等的多业务广播。在这一系统当中可以对音频以及业务进行编码,这样便于音频处理与传递。

1.2.3 CMMB系统

这一系统是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且最终被定夺为行业标准的系统要求。其采用了微型以及地面增补的网络结合体制,并且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多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以与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相连,支持多业务以及不同范围的业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是当前我国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选择。

1.2.4 DVB系统

所谓DVB是指数字电视中,在电视信号处理、发射、传输以及信息接受过程中,所使用的电视系统设备,且根据不同的电视系统选择,其传播的媒介以及编号系统都会有所差异。

1.2.5 DMB-TH系统

这一系统代表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针对新的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而言。其可以有效地将电视信号在时间领域以及频道领域进行信息的传输整合,且通过扩频技术,实现信号的同步,最终满足其跟踪的性能。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前景与具体应用对策

2.1 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数字电视以及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主要应用与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电视节目播出。而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节目中所赚取的广告费用。故而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进步与拓展,努力在电视传媒也挖掘更多的商机与潜力,进而推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2.2 应用对策

2.2.1 解决好网络问题

若想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应用,首先就需要解决好网络基础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好改善宽带网络IP的工作。对网络的建设速度要不断加快,而对联网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也必须相应开展与进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专用的光纤网作为我国互联网的核心,其运用成本也应该实现相应的降低,但其传播速率以及传输效率都应该实现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开展必须要以解决网络基础问题为出发点,实现IP技术与有线电视网的结合,这样将会使得有线电视网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且为其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 解决好信息源问题

在现代信息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电视行业若想取得进步,就必须要与网络实现有效的资源互补。因为传统媒体已经受到了新媒体这类网络媒体的冲击,所以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携手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促使电视行业将业务分为基本业务、拓展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常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属于基本业务范畴,而其余的业务既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中拓展出的部分,也包括网络媒体环境之下电视行业所实现的多向传播。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各自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促进,进而使得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影响与帮助。

3 结束语

网络数字化背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必须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更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需要各自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共同促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5,13:52-53.